辛波絲卡詩集 #波蘭國寶 #文學獎
《博物館》
這裡有餐盤而無食慾。
有結婚戒指,然愛情至少已三百年
未獲回報。
這裡有一把扇子——粉紅的臉蛋哪裡去了?
這裡有幾把劍——憤怒哪裡去了?
黃昏時分魯特琴的弦音不再響起。
因為永恆缺貨
一萬件古物在此聚合。
土裡土氣的守衛美夢正酣,
他的短髭撐靠在展示櫥窗上。
金屬,陶器,鳥的羽毛
無聲地慶祝自己戰勝了時間。
只有古埃及黃毛丫頭的髮夾嗤嗤傻笑。
王冠的壽命比頭長。
手輸給了手套。
右腳的鞋打敗了腳。
至於我,你瞧,還活著。
和我的衣服的競賽正如火如荼進行著。
這傢伙戰鬥的意志超乎想像!
它多想在我離去之後繼續存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麥提國王執政記」兒童小說介紹 專訪:林蔚昀(本書譯者) 內容簡介: ● 媲美《小飛俠彼得潘》、《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經典童話小說 ●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洞悉人性光輝與脆弱的文學巨著 ● 笑中帶淚,刻劃理想與幻滅、自由與責任的成長歷險記 ● 透過孩童治理國家的夢幻綺...
辛波絲卡詩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 32 屆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獎:田馥甄 Hebe
⠀
❝ 「最後我還想要感謝前公司華研音樂,特別謝謝呂世玉先生,謝謝你。麥克風是我的樹洞,讓我把無人知曉、不能言說的心事唱進歌裡,得以傾吐。在這個不容易的時代,我想要祝福每一個人,你們都有自己困難的地方,希望你們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樹洞。」
⠀
⠀
▍專訪田馥甄《一一》——躺在豊島美術館的那一天,以及後來:「從以前,我就沒辦法穿裙子然後直接配很漂亮的鞋子⋯⋯或者譬如說,我學長笛和鋼琴,但我也玩滑板;我可能喜歡粉紅色,但我又喜歡穿我爸爸留下的破牛仔褲。我認為漂亮不僅只是漂亮,黑暗也不只是黑暗而已,一個東西絕對符合某個單面的模樣的時候,我不相信。」 ➤➤ https://bit.ly/3j5otnf
⠀
⠀
#金曲32|#田馥甄|#無人知曉
辛波絲卡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陳黎〈舌頭〉
我把一節舌頭放在她的鉛筆盒裡。是以,每次她打開筆盒,要寫信給她的新戀人時,總聽到囁嚅不清的我的話語,像一行潦草的字,在逗點與逗點間,隨她新削好的筆沙沙作響。然後她就停了下來。她不知道那是我的聲音,她以為從上次見面後不曾在她耳際說話的我,已永遠保持沉默了。她又寫了一行,發現那個筆劃繁多的「愛」寫得有點亂。她順手拿起了我的舌頭,以為那是橡皮擦,重重重重地往紙上擦去,在愛字消失的地方留下一沱血。
*原詩可見「陳黎詩倉庫」:
http://faculty.ndhu.edu.tw/~chenli/poetry8.htm#tt
--
◎ 作者簡介
陳黎,本名陳膺文,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凡二十餘種。譯有《辛波絲卡詩集》、《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二○○五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曾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
--
◎ 小編 #Y 賞析
從1975年首部詩集《廟前》出版到2000年代的此刻,陳黎的詩一直都頗具實驗性的風格,儘管時至今日,新讀者乍讀也不會覺得這是「過時」的產物,甚至仍然會認為是前衛的寫作。陳黎的創作頗豐,早期的風格也充滿野心。從語言、形式到題材,皆是寫作者意圖不斷追索與玩賞的技藝。儘管陳黎較為人所知的代表是乒乓相接的〈戰爭交響曲〉,但從《動物搖籃曲》中的〈小丑畢費的戀歌〉、〈魔術師夫人的情人〉、〈黃昏過蘇花公路送癌症病人回家〉就已經能看出許多新鮮的文字有機體。
延續著自己相當有突破性的代表作詩集《島嶼邊緣》(戰爭交響曲也是收錄在此書),這首〈舌頭〉一詩收錄在陳黎的第八本詩集《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評論者賴芳伶認為:「這本詩集在歷史性的前瞻與回顧中不斷自我辯證,既反思了舊有的美學軌範,並努力開放更新詩的形式;當然,類似的用心早在他近十餘年來的詩作中迭番出現;不過,仍以此集為最。陳黎自創的語言遊戲,喜歡大量援用約定俗成的話語和意象,常帶有後設式的自我指涉的傾向,讀者受邀進入詩中世界,聽其喃喃絮語的同時,亦回應了詭譎的閱讀反應。」詩人意圖在此編織的「詭譎」形體,或許也可以和這個月每詩本週的「奇怪」互相呼應。當然〈舌頭〉遠遠也不是陳黎最奇怪的詩,但絕對是其「散文詩」中非常精悍準確的一首。
豪不分行的「散文」詩,本質上會是一種「奇怪」的存在嗎?但是在這個場景的末尾:「她又寫了一行,發現那個筆劃繁多的「愛」寫得有點亂。她順手拿起了我的舌頭,以為那是橡皮擦,重重重重地往紙上擦去,在愛字消失的地方留下一沱血。」卻又那麼荒謬而合理。最廣為人知的那些散文詩代表作,如商禽的〈長頸鹿〉、蘇紹連的〈獸〉或許都是如此。作為一種對於「奇怪排版」的想像,散文詩似乎奇怪又不奇怪。儘管表面上沒有分行,但當「不分行」作為一種詩人有意為之的策略,或許詩作中的節奏、畫面、情節都作為一種隱藏的分行,在寫作者心中完成了。
不同於上述兩首散文詩對於動物性的想像或運用,陳黎的這首〈舌頭〉則是將身體器官(陳黎或許是全台灣最會寫『舌頭』的詩人了)與字詞、情愛的意象交錯,拼揍出如是光景。作為某種「在逗點與逗點間,隨她新削好的筆沙沙作響」在狀聲詞裡也帶有奇妙的情色意味。
見血是正常的,那畢竟是「我」的舌頭啊。
-
美術設計:佳郁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2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奇怪 #陳黎 #舌頭
辛波絲卡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麥提國王執政記」兒童小說介紹
專訪:林蔚昀(本書譯者)
內容簡介:
● 媲美《小飛俠彼得潘》、《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經典童話小說
●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洞悉人性光輝與脆弱的文學巨著
● 笑中帶淚,刻劃理想與幻滅、自由與責任的成長歷險記
● 透過孩童治理國家的夢幻綺想,隱喻公民社會的願景與失落
「聽我說,我是一個很不快樂的國王。人們說,我統治這個國家,但我只是做別人叫我做的事,這些事都很無聊……
麥提是個國王,他才十歲。
「從今天起,我要叫改革者麥提國王!」
不願在大臣保護下當個傀儡,麥提靠著勇氣與本事爭到了治國的權力,他勇闖食人族作外交,還推動兒童議會,讓小孩也參與國家決策。
就在萬民擁戴之際,國家卻因外敵的詭計陷入了重重危機。敵軍壓境,年輕的麥提和他的國家,即將面臨生死交關的考驗……
作者簡介: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1878 or 1879 - 1942)
猶太人,波蘭醫生、作家、教育家。本名亨利•哥德施密特(Henryk Goldszmit),也被人稱為「老醫生」或「醫生先生」,為兒童人權與教育奉獻畢生,被譽為波蘭兒童人權之父。
柯札克早年擔任兒科醫生,也曾在戰爭中擔任軍醫。1912年,他擔任猶太孤兒院「孤兒之家」(Dom Sierot)院長,在孤兒院實驗以兒童為主體的教育,並時常於媒體宣揚教育理念,其教育觀念被認為是眾多教育潮流的先鋒;他也是個作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已於2016年發行中譯本)。
二戰期間,柯札克與兒童一起於集中營遇難。1979年逢柯札克百年誕辰,聯合國宣布當年為「國際兒童年」。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超過兩百個國家簽署,其精神可視為柯札克的價值之發揚。
譯者簡介:林蔚昀
1982 年生,臺北人。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 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回家好難:寫給故鄉的33個字詞》、《易鄉人》、《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合著)、《我媽媽的寄生蟲》等書,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色的歌》、《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人,你有權利》、《小小的穩定:波蘭百年經典劇作選》(合譯)等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k0DmBUeMHs/hqdefault.jpg)
辛波絲卡詩 在 辛波絲卡給我的詩的詩 的推薦與評價
辛波絲 卡給我的詩的詩 ... 我的詩啊,你會被仔細閱讀, 被討論,被記住。 差一點的情況: 讀過而已。 ... 雖然寫出來, 但旋即被扔進垃圾桶。 ... 沒有化諸文字 ... ... <看更多>
辛波絲卡詩 在 那些從未發生的事,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辛波絲卡詩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辛波絲卡詩 四首:https://closetreader.com/poems 本集內容05:30〈缺席〉(2005) 假如我的父母沒有相遇,我將會在何處?09:49〈車站〉(1967) 如果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