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篇,再來分享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Okada Takashi)提到的形成逃避型依戀的相關因素:
#遭到忽視與逃避
形成逃避型依戀形式的主因 ,是嬰幼兒時期遭到父母忽視,當孩子向父母尋求照顧與關心,卻遭到忽視或期待落空,不斷反覆後孩子會開始放棄期待,藉以避免傷害。在生物學上是個適應過程,在過程中人會逐漸刪除得不到報酬的行為。比如當孩子發現哭鬧或撒嬌無法換來父母任何反應時,就不會再做出同樣的行為。
#缺乏同理回應
塔養安定的依戀,首先必須塑造出能讓孩子感到安全與安心的環境,也就是養育者的回應與同理心。回應指的是互動反應,在孩子提出需求時能夠獲得回應;同理心則是站在對方立場理解對方心情。若孩子有所求而未能得到回應,或是被強迫接受不符期待的回應時,就算是失敗的同理回應。在缺乏同理回應中成長的孩子,不只對他人難以抱有基本信賴,也很難養成付出同理回應的能力,甚至難以理解自己的感受與需求。
#父親的影響
對嬰兒而言,母親像是自己的一部分,而父親則是人生中第一次遇見的「他者」,父親的回應是否具備充分同理心、孩子與父親是否能建立安定的依戀,對孩子日後與他人的關係將產生很大的影響。佛洛伊德稱此為「戀母情結」,對父親的競爭心理與恐懼心理,只要在建立穩定依戀後,就能順利克服。相反地,與父親關係淡薄或被父親的存在所壓抑的人,成長後也容易把和父親相處時的不順利與恐懼感投射到他人身上,持續對人生造成影響。
#過度掌控
在太嚴厲或過度掌控的父母教養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產生不安全型依戀,也經常出現逃避型依戀的傾向。這類型人成長過程多半以父母的意思為優先,無論做什麼都必須按照父母的命令進行。受到過度掌控的人,除了無法清楚表達自我情感與意志之外,人格中往往具有雙面性。一方面與人發展親關係,另一方面卻無法發自內心信賴對方,更有甚者,表面上的態度與內心真正的想法南轅北轍。
他們從小就本能地察覺,被父母得知內心想法是一件危險的事。這類父母通常擁有嚴肅的個性和強烈的義務感,容易受限於「非怎樣做不可」的思考枷鎖。比起自然湧現的親情或同理心,他們更重視是否達成目的、遵守規範或標準。這樣的父母與孩子互動時,並不是察覺孩子的心情或需求,給予具有同理心的回應,而是依據自己認定的規範或標準,單方面下達指令。站在孩子的角度,被強迫灌輸不符合自己需求的東西,只會因壓力而喘不過氣,不旦沒有獲得的喜悅,反而是一種強加的痛苦。
#心靈創傷
世上所有生物為了生存都會表現出的基本反應,就是盡可能避免受傷的狀況,保護自己延續生命。因此面對被忽視放棄、過度掌控或壓力,甚至受傷的情況,逃避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比如因為期待而受傷,那麼避免期待也就不會受傷;或者成長過程受到過度掌控而成為逃避型,藉由抹消真正的情感或意願來避免內心掙扎或受傷;或是最容易逃避的就是失敗受傷經驗,其中被霸凌或排擠的經驗會對依戀造成負面影響。若無法順利克服這種經驗造成的心理傷害,人就會陷入恐懼,害怕同樣事情再度發生,從而開始逃避可能發生的狀況。
#父母失和
父母的爭執或離婚,會對孩子的依戀造成傷害,長期影響孩子的依戀形式。親眼目睹雙親從爭吵到離婚的過程,心靈受創的孩子長大後無法對戀愛或結婚採取積極的態度,難以主動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或是聽著雙親互親毀謗的言論,孩子無論對哪一方都無法打從內心信任,長期處於負面、攻擊性情緒下的孩子成長後,在面對親密關係時,不安或抗拒的反應會更明顯,而傾向與人保持距離朝更強烈的逃避型依戀形式發展。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逃避 型依戀 放棄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是每個父母都會愛孩子,但孩子永遠不可能不愛自己的父母。
記得曾看過一篇對於父母與孩子間的依戀研究,讓猴子與披了母猴毛的玩偶相處,猴子們以為那隻玩偶是猴媽媽,與之親密。然後在玩偶猴媽媽的胸前設置機關,向朝猴媽媽前來的猴子們射箭。猴子們雖然受傷,卻還是執意地走向猴媽媽。既使是受傷,也還是無法不去親近自己的媽媽。
這也讓我想到一則故事,一個單親女兒和媽媽相依為命,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常丟下她不管,甚至帶她出城卻把她一個人丟在不熟悉的城市,任她自行在外遊蘯找路回家,或是暴力對待。母親唯讀在精神狀態較良好的狀態下,因為自責及愧疚而割女兒的腕,希望她和自己一同走上黃泉從此不再受自己的不幸對待。而女兒怎麼樣都不肯丟下(離開)自己的母親,既使和母親相處的危險性極高,也不願意放下她。
與父母之間的依戀總是影響我們很深,以下和大家分享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Okada Takashi)在「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中提到的依戀形式,來理解依戀是如何影響著人格發展。首先我們得先釐清什麼是依戀。
#何謂依戀
在英國精神科醫師約翰.鮑比(John Bowlby)的研究之前,大家普遍認為孩子對母親產生依戀,是為了得到母乳等具有實際利益的原因。然而John在比對戰爭孤兒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無論給予他們多少營養,孩子們還是無法順利成長。也就是說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母親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母親的擁抱等肢體接觸及伴隨而來的情感連結,對於孩子成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母親以孩子為優先,犧牲自己的需求,經常付出關心照料時,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才得以養成。面對能夠無條件地穩定回應自己需求的人,人才會產生依戀。
#何謂依戀形式
依戀形式始於幼年時期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在經年累月的各種人際互動中確立成型。可分為安全型與不安全型,而不安全型又分為焦慮型與逃避型;當焦慮與逃避重疊時,成為恐懼逃避型,而當依戀創傷難以痊癒時,成為未解決型。視依戀系統運作而定,若良好平衡發揮機能的狀態為安全型;相對焦慮型就是依戀系統過度敏感或過度運作的狀態。
比如,面對分離時,焦慮型會緊抓對方哭叫抵抗,逃避型則是表現冷漠不為所動;或是面對困擾時,焦慮型會找人商量討論,或做出過度反應引發人際緊張,而逃避型則是獨自承受解決;在親密關係中,焦慮型會依附想要以各種方式確立彼此關係的穩定度,而逃避型則是需要自己空間的自由度,不想要與他人過度親密。
#逃避性人格
#強烈害怕被討厭
逃避性人格的特徵在於敏感容易受傷,為了盡可能避免失敗與責任而逃避,是最常與逃避型依戀形式合併的人格之一。與其冒著可能痛苦受傷的風險去做些什麼,不如消極地維持現狀,以避免危險為優先。若是屬於強烈逃避型依戀形式的逃避性人格,在人際關係上更是消極冷淡,好像什麼事都與自己無關。若是伴隨焦慮型依戀形式的話,則很擅長察言觀色,在意別人臉色,強烈需要別人認洞,而表現出依賴性人格傾向。
#依賴性人格
#擅長察言觀色不敢拒絕別人
過度在意對方一味迎合他人,通常這類型人會認定自己無法一個人活下去,多半為焦慮型依戀形式。不過小時候在雙親掌控下長大,或是嬰幼兒時期曾遭到放棄和高壓掌控的人,則會同時顯現出逃避型依戀形式。這種情況上,這類人難以與他人融洽相處,老是看別人臉色過活,太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導致自己的想法受到壓抑。
另一方面,擁有焦慮烈依戀形式的依賴性人格,則容易產生強迫關心的問題。因為太想要為配偶或孩子奉獻心力,結果變成控制狂,反而妨礙對方獨立自主。若是較穩定的依賴性人格,就能善用旺盛的服務精神及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而成為家庭良好的支柱,或在人際上有人緣容易獲得成功。
#強迫性人格
#認真努力責任感重
小時候被父母強加義務又無法達成他們的期待時,孩子容易產生逃避性人格;但若是在已實現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又將父母的基準加諸己身,將期待等同於標準的情況下,就會誕生一種「以完成義務與責任為優先」的強迫性人格。這類人格重視秩序與規矩,把達成義務與責任當成最大使命,容易變成工作狂;也因為不重視自己,容易罹患身心疾病。
若是強迫性人格屬逃避型依戀形式,重親義務與責任傾向會更強烈,過度嚴格不容許例外。這樣的特性會對原本應在愛情下結合的家庭共同體帶來負面影響,原本該以同理心為基礎產生的依戀會變得枯燥無味缺乏滋養。
若是依戀形式屬較穩定安全的強迫性人格,則能發揮得到他人認同的義務感與責任感,也容易適應社會。但是當與逃避型依戀形式並存時,他們又無法順利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徒有形式上的禮貌,卻因缺乏感情而難以加深關係。若是焦慮型依戀形式的強迫性人格,則會對他人過度迎合及犧牲奉獻,累積太大的壓力。
#自戀性人格
#只愛自己唯我獨尊
自戀性人格特別重視自己,藉由輕蔑周圍來保護自己。他們想從他人身上得到的不是共鳴或對等,而是讚賞與恭維。受到傷害時會相當介意,遭到他人責難時,往往呈現非常激烈與憤怒的反應。就算自己真的有缺點及錯誤,被指出時也無法接受,容易惱羞成怒。
這種類型的生長環境往往令他們一方面受到溺愛,另一方卻只能得到缺乏同理心的愛。他們的母親常有冷酷的一面,除非孩子能如理想般優秀,否則無法得到她的認同。若自戀性人格能擁有較為穩定安全的依戀形式,只要懂得善用自信,就能獲得很大的成就;相反若屬於焦慮型依戀形式,則會自大又自卑,因擔心被抛棄而容易焦慮不安。這類人不擅長面對挫折,狀況好壞時的差異相當大。
#反社會性人格
#冷酷地壓榨他人
反社會性人格類型也常伴隨逃避型依戀形式出現,他們與自戀性人格類型一樣缺乏同理心,但卻不需要別人的讚賞,反而能不在乎地做出受人批評的事,從中獲取自己的存在感。這類型的人在童年時期通常不曾從父母身上得到發自同理心的愛,只是不停遭到否定。這種經驗使他對別人抱持憎恨與憤怒,以攻擊他人的行為扺抗自己曾遭受的打擊,也可以說是一種報復行為。這類人格無法擁有長久的依戀,與人的關係也常說斷說斷。
#類分裂性人格
#與人相處不快樂寧願獨處
類分裂性人格難以與他人建立基於同理心的親密關係,有極大部分來自與生俱來的遺傳基因。這類人常屬於逃避型依戀形式,對結婚與育兒毫無興趣,只在自己的世界中追求樂趣。若是擁有安全型依戀形式,則能跟少數人建立起親密的信賴關係,與伴侶及孩子間的關係也較穩定。
#妄想性人格
#連親近的人都不相信
不相信他人,有強烈的警戒心,不願暴露出內心情感或內在的一面,連最親密的人都無法信任,反而會想監視或掌控對方。這類人常擁有逃避型與焦慮型並存的恐懼逃避型依戀形式,一方面想要有可以信任的人,一方面卻無法相信任何人,進而陷入兩難。這類人一開始交往時很正常,但一旦進展到親密關係後,會立刻打開疑心病的開關,進而監視起對方。若此類型的逃避型依戀形式傾向較強,則會與人保持距離,性格冷酷無情,試圖用金錢權利掌控他人。
#邊緣性人格
#遊走於兩極端討厭自己
心情及人際關係皆遊走於兩極端,在強烈自我否定下反覆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是邊緣性人格類型的待徽。他們多半屬於焦慮型與未解決型,特徽是與養育者間的依戀受創未癒,只要一想到養育者就會失去理智。也有不少人屬於恐懼逃避型,他們往往陷入既依附家人,也同時對家人產生攻擊性的狀況,因為容易演變成繭居族。另外這類人和妄想性人格一樣矛盾,既想相信別人又無法相信別人。此外,相較於妄想性人格類型一板一眼又固執的個性,邊緣性人格的特徵則是見異思遷,反覆無常。
illustration: Shannon 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