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興達電廠機組瞬間跳脫,造成通霄電廠同步跳脫,影響全台約6%電力;台電分區停電數已超過數百萬戶;立委和專家判斷電網電壓不穩是最大風險;經濟部預估晚上9點40分以後,可全數恢復供電】
今(13)天下午2時27分,全台手機都收到一封警訊通知:高雄興達電廠因事故全廠停機,目前系統供電能力不足,預計下午3點將開始緊急分區輪流停電。台灣各地包括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台東縣都出現部份區域停電情況,影響遍及全台。
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之後立即表示,政院已掌握狀況,請民眾鎮定不必驚慌,而總統蔡英文也在下午3點47分對外表示供電將會陸續恢復,請大家放心。而經濟部長王美花在剛才晚間記者會與台電主管一同向社會大眾鞠躬致歉,她指出,本次事件影響C組、D組約400萬戶,經向台電了解,現已開始送電,大約在晚上7點10分以後,影響戶數會逐漸減少,今天晚上9點40分以後,預計可全數恢復供電。
今日出狀況的興達電廠,位於高雄市永安區與茄萣區交界處,隸屬於台灣電力公司,共有4部燃煤機組。台電指出,興達電廠今日發生機組跳脫時,亦造成苗栗通霄電廠部份機組跳脫。總跳脫機組當時發電量約220萬瓩,而台灣今天最高尖峰負載約3,670萬瓩,影響約6%。此次興達電廠疑似機組故障,由於有部分電力是南電北送,連帶波及北部供電。
■各地受影響情況
無預警停電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直播全黑中斷、各縣市出現部份路段紅綠燈無法亮燈;不少大學今天因疫情升級改採線上上課,有的老師在改為線上上課第一天就遇到停電,得同時因應疫情與跳電之災。許多店家仍開店營業,但店裡全是暗的,幾乎沒有客人上門,店員紛紛打開窗戶通風或走到門口等待電力到來。
各地工業區也受到部份影響,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與聯電部分廠區,均產生短暫的壓降現象,台積電指出部分廠區產生短暫壓降現象,現正常供電,也已採緊急應變措施將影響降到最低。聯電表示,南科廠有壓降情況,未影響生產。竹科管理局指出,竹科區內並無停電或壓降情況;南科管理局指出,接獲部分廠商反映受分區供電影響。
而此次停電事件所造成的事故,消防署指出以電梯受困案件為大宗,目前各縣市分隊皆以已出勤救援。據統計,台北市和新北市分別出現24起和18起受困案件、台中市7起、基隆市5起、嘉義縣4起、桃園市、宜蘭縣和雲林縣皆為2起,其餘苗栗、新竹、花蓮與屏東等地則各通報1起受困事故。而彰化縣、嘉義市、台東縣則出現部分停電,但無受困案件。
興達電廠指出,機組確實有降載跳脫情形,但究竟是電廠內的問題,或是外圍輸配電線出狀況,仍由第一線人員緊急釐清。並強調廠區內並無事故或意外事件發生。
根據台電下午4點半緊急召開記者會指出,因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編按:指在輸配電系統中,配電盤、配電箱、變電站等使用的導電的銅線或鋁線,用以連接同一電壓的線路)故障導致,興達電廠電力無法輸出而跳機,連帶廠內4部機組跳脫,影響約1,600千瓩電力,系統頻率驟降。為確保電網安全,立即啟動低頻卸載,並採取分區輪流供電機制,同時緊急搶修設備,將會陸續恢復供電。
下午4點前有部份停電區域陸續恢復供電,但台電也採取分區輪流供電機制,針對C組與D組進行輪流停電。第一輪限電時間15:00~15:50,限電戶數約200萬戶。第二輪限電時間15:50~16:40,限電戶數約193萬戶。第三輪限電時間16:40~17:30,限電戶數約224萬戶。第四輪限電時間17:30~18:20,限電戶數約229萬戶。是否進行第五輪限電,需視恢復供電情況而定。由於限電戶數可能重疊,台電仍在統計受影響的戶數。
■發電機組瞬間跳脫,顯示電網穩定性和靭性不足
「這不是缺電,」熟悉電力議題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全台灣的備轉容量其實有350萬瓩(備用容量約用電量3,500萬瓩的十分之一),但今天興達電廠跳脫的量大概只有200萬瓩,跳脫的量遠低於備轉容量,代表其實電廠跟電都是夠用的,是電廠事故造成電網的電壓和頻率不穩定。「就像是你有3,500塊(存款),突然要你掏出2,000塊現金出來,不是沒錢,但一時之間拿不出來,」洪申翰解釋,電網跳脫會造成電壓頻率不穩定,電廠會自動啟動風險管理的低頻卸載。
洪申翰認為,將來可以檢討的部分會是電網穩定性,興達電廠和電網之間的設計,「為何一個匯流排故障,就可以導致全廠跳脫?」
為何南部電廠事故會影響到北部?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台灣就是大電網設計,這就是跨區送電的風險所在。理想的情況應該是走分散式的小電網,例如各地區發展再生能源,各區能夠自己供電;但在走到分散式電網的過渡期前,只能就既有電網部分去檢討和改善。
長期關注電力政策的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也指出,興達電廠事件並非整體備載容量的不足,問題是發生在輸配端上,這凸顯出台灣整體電網的韌性不足。
要改善這樣的困境,趙家緯認為,在電網分散調度上應有所變革,例如需要提升在儲能方面的政策支持。此外,也要建立分散式的電力系統,才能讓這類意外事故的衝擊減低到最小。
■上一回無預警大停電是2017年大潭電廠,同樣是瞬間跳脫
無預警的大停電在過去5年間最大的一次,是在2017年的8月15日,桃園大潭發電廠的天然氣管線供氣閥被關掉、意外停止運作,電廠6部機組全部跳停,導致全台灣無預警大停電,約670萬戶受影響。洪申翰指出,當時的情況跟今天一樣,都是因為發電機組「瞬間」跳脫。上次事故後,曾做過電網系統的檢討跟改進,但以今天又發生事故來看,確實有必要再度檢討。
台電曾在今年4月26日公開表示,3月底來,台灣的電負載量一路攀升,在3月29日至31日這3天,尖峰負載打破了歷年3月份的用電紀錄;而4月份光是4月1日至22日,供電量就超越同期約10億度(去年為127.9億度,今年同期為137.7億度,增幅逾7%),台電當時預估今年夏季用電尖峰可能再創新高。
至於未來幾個月是否有限電的心理準備?台電表示,今天是特例突發狀況,說限電仍言之過早。
依照台電輪流停電的規劃,限電方式分為「緊急(緊急分區輪流停電)」與「計畫(計畫性分區輪流停電)」2種,全台用電戶並被分為A、B、C、D、E、F、H、I、J等9組,其中A、B組被歸為緊急限電組,C、D、E、F組則被歸為計劃限電組。H組為國防、交通、醫院與政府機關等要地,I組為特高壓工業用戶,J組則是台電電廠配電線路的變壓器饋線與周邊用戶,H、I、J組將優先排除限電。
台電指出,共分6個輪流分區停電組別,每組約200萬戶左右,上次815大停電是停電A組及B組,因此這次停電C組及D組。所在區域何時會進入限電時間,建議民眾可查詢電費帳單上之分組資訊,或前往台電官網進行停電查詢:https://bit.ly/2RQstwI
(文/曹馥年、林雨佑、孔德廉,攝影/張家瑋、林彥廷、鄭宇辰、余志偉)
#報導者 #停電 #限電 #興達電廠 #台電 #分區限電 #電網 #發電廠 #跳脫
「通霄電廠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通霄電廠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通霄電廠英文 在 莊子富 Nic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通霄電廠英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通霄電廠英文 在 通霄鎮公所- 通霄電廠煙囪拆除系列報導PART2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通霄電廠英文 在 通霄電廠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通霄電廠英文 在 通霄電廠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通霄電廠英文 在 「通霄發電廠ptt」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 的評價
- 關於通霄電廠英文 在 台灣公共建設檔案通霄發電廠 - YouTube 的評價
通霄電廠英文 在 莊子富 Nic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文來自於 民主進步黨
https://www.facebook.com/dpptw/posts/10157565448771058
------
蔡英文!不要再「擴建中火」!
呼籲中央放手,增燃氣前要拆燃煤機組,改善空污
蔡英文和林佳龍都說要改善空污問題,卻火力全開,一直擴建中火。現在好不容易卡著中火燃氣機組已超過460天,大夥都說卡得好,台中市民都說為了健康應該卡。蔡總統不能把「空污議題」當作政治口號,#把中火當作政治籌碼。
增氣、減煤、減空污一向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總統府的用電量是也都是台中火力發電,台中的電量都又不只是台中人用的,科技大廠的工業用電,稅收都是中央收走。台中 #新燃氣機組,然後再開始調漲電費,不是兼顧用電穩定,改善空污最好的方法。
❌蔡英文說:先蓋燃氣機組,再評估燃煤要不要退場
✅事實上,通霄電廠也先拆過,老舊機組不拆還要狂排碳,反正蔡總統跟王部長都說供電無虞,那到底為什麼就是不拆燃煤,在怕什麼?啟用燃氣機組,燃煤不拆,繼續燒,達到改善空污的目的嗎?
更何況,最大作的火力發電廠在台中,還是以後台中火力場發的電只能給台中人用?政府如果先拆除燃煤機組再建新的,新建時間也需要超過三年,#會造成中部電力缺口。但是你又說不缺電,到底....是在哈囉!
台中燃氣機組已經通過環評一年多了,我們呼籲蔡總統,回應台中市民希望把中火舊機組關掉的新生。早一天拆燃煤,就早一天有燃氣,蔡英文總統應該要為人民的用電需求及環境保護取得平衡,讓電力供應更穩定,減煤也減空污。不然你的能源政策都騙了六年了
通霄電廠英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供電政策與計劃從規劃到落實,動輒要5-10年,甚至不少規劃是「不可逆」;蔡英文不能考慮2024年卸任時供電不出問題即可,對現在已浮現的問題,還是該及早檢討修正。>
經濟部規劃的所謂六大電力開發計畫包括:興達燃氣機組改建、中火新建燃氣電組、協和電廠改建、大潭電廠擴建、通霄電廠更新、通霄電廠第2期更新等6項計劃,總計要投入6814億元,預估增加電力裝置容量1823萬瓩,計劃時程則訂在2023年前陸續商轉。不過,這6項計劃中的前3項都因環評或地方政府等因素而「卡關中」,等於新增電力計劃中超過一半延誤,其影響可能不僅是嚴重而已,甚至可能是「致命」。
這些規劃中的新增電力,不僅僅是因應未來新增的用電需求,也不僅要用來填補未來5年內就要完成除役的核二、核三共390萬瓩的核電,同時也要取代許多老舊、污染嚴重、需要除役的火電機組(如基隆協和、高雄興達的舊機組)。不難想像,如果有一半延誤無法如期完工,代表可能產生的電力缺口問題會有多大。
事實上,問題不僅是新規劃的供電進度問題而已,這些電力計劃全部是火力發電,雖然有一部份是取代原先的煤電機組,但整體所言,火電機組還是大幅增加;天然氣發電比煤電乾淨,但絕對不是如政客宣傳的那麼乾淨,污染與碳排都無法避免。
蔡政府承諾的「綠電占2成」並不穩定,一來現在進度明顯落後,2025年達2成的機會低;二來,就算達到規劃中的綠電裝置容量,但綠電不穩定的特性─例如天黑後與陰天沒有光電,夏天風電接近零,因此火電的比重會常態性的在8-9成多之間徘徊,這代表的是空污與排放難以降低,而綠電與天然氣發電成本必然高,電價上漲是必然結果。
此外,在兩岸關係日益緊張時,蔡政府更應思考國安的含義與落實。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規劃要把天然氣發電比例拉高到5成,但問題是天然氣不僅成本高、更是全靠進口,國內安全存量只有7天,遠比燃煤1-3個月的安全存量、核燃料棒1年的安全存量低。
天然氣發電5成,代表的不僅是困難大又風險高的接收站要增加,而且每天都要有運送液化天然氣的船運補,台海有風吹草動、運補受阻,全台供電支撐能力大幅降低,這個問題老早就有人點出,但蔡政府顯然並不當真,或是毫不在意,但在兩岸緊張程度不斷上升,社會已不再忌諱的討論戰爭時,這個「國安問題」就顯示特別鮮明而真確,這也是當年外媒對台灣供電政策的評語:選擇脆弱。
風評:成本高、污染重、國安危的能源政策,修吧!
https://www.storm.mg/article/3079365
通霄電廠英文 在 通霄電廠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通霄電廠 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大林電廠電話,林口電廠,大林電廠心得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通霄電廠在2022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 ... ... <看更多>
通霄電廠英文 在 通霄電廠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通霄電廠 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大林電廠電話,林口電廠,大林電廠心得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通霄電廠在2022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 ... ... <看更多>
通霄電廠英文 在 通霄鎮公所- 通霄電廠煙囪拆除系列報導PART2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通霄電廠 煙囪拆除系列報導PART2~~ 炎炎夏日來通霄吃冰棒消消暑吧!! 大家來找一找,下面2張照片有什麼共同的圖案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