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各行各業應培訓新技能】
「現今的技能不符合未來工作需求,剛學會的技能可能很快就會過時。」大部分大型組織在疫情流行之前很久,就已體認到有必要重塑員工的技能。而此刻急遽發生的數位轉型與失業潮,更讓其成為公司、政府與勞工組織的當務之急,合力為勞動人口提供明確的「重塑技能」訓練管道,也是經濟復甦不可或缺的一步。
隨著這類計畫日益普遍,人資負責人、政府與教育人員,也必須合力設計一套共通工具,明確定義出重塑技能應包含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在投入計畫之前,應先釐清3個問題:重塑技能訓練真正的涵義是什麼?重塑技能訓練需時多久?如何讓所有人都能接受重塑技能訓練?本文提出許多有效執行的實際案例,協助領導人擬定方針。
#職涯 #技能
—
❚ 想看更多管理文章?現在就訂閱優惠方案:https://hbrtw.cc/nGYwQ
❚ 每日接收,加入LINE好友:https://hbrtw.cc/LINE
❚ 文章速讀,追蹤IG:https://hbrtw.cc/Instagram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Ryan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開始你的Podcast節目?要講些什麼?要不要寫稿?多久要上傳一集?今天跟你分享我將我的節目推上Apple Podcast排行榜的七個關鍵。 TIMESTAMPS 0:00 Start 1:10 為什麼要教如何製作Podcast節目? 1:54 我上了Apple Podcast排行榜 8:1...
「速讀要學多久」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哈佛商業評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Ryan W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Re: [問題] 看書的速度-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想讓孩子學習楊氏速讀,有學過的朋友效果如何?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速讀要學多久 :: 台北市補習班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速讀要學多久、速讀班、速讀原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速讀要學多久、速讀班、速讀原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楊氏速讀記憶班-台中班- 創辦人楊碧堂先生自1970年創立至今 ...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問題] 學速讀的必要性? - boo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如何花更少的時間有效讀完一本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怎麼短時間讀超多書過年超閒自我提升一下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Re: [問題] 速讀真的有用嗎?? - 看板stud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請益] 有人補過【楊氏速讀】嗎? | ChangHua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速讀要學多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速讀要學多久 在 速讀要學多久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速讀要學多久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個月瓦基跟高中同學 #Denny 聊天時發現,他的閱讀量很驚人,不到半年就讀完100本書!特別邀稿請他跟大家分享他的訣竅!
👋Denny:「我跟大家一樣,每年都會在新年新希望許下願望。但是今年的我採取了新的方法快速讀很多書,反而提前達標了!」
#美國MBA #資深經理 #重度YouTube成癮 #Waki高中同學
全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100-books-in-6-months/
【不到半年看完100本書的六個訣竅】
去年,我整年只讀了20本左右的書 ,而且還包含了繪本。然而,在今年不到半年的時間我就看完100本書,並不是灰姑娘一夜變成公主的故事,我本來就有閱讀習慣,大學時期一年也會看個100本書,但這次不到半年就100本是一個新紀錄。
這100書,指的是書店常見的三百到五百頁那種紙本書籍,不包含研究報告、教科書、雜誌、漫畫、小說、有聲書,加上這些的話,可能又是額外的一百多本。而其中,差不多有五本是我重讀的,像是麥爾坎.葛拉威爾的《異數》。
長居世界富人排行榜前幾名的比爾.蓋茲和巴菲特,都有著熱愛閱讀的習慣。如果你把閱讀當作興趣,這些投入在讀書和睡著的時間,你簡直讓生活跟世界首富沒有兩樣。
以下我想跟你分享六個訣竅,我覺得當你培養了這些新習慣之後,甚至可以讓你一年的閱讀量增加10倍。
【1.主題式閱讀】
我認為大量閱讀很多書,比精讀一些很棒的書還更好,對於大量閱讀常見的批評是,這樣只是在囫圇吞棗,即使很快的看完一本書,過沒一年就忘記內容了,有看跟沒看一樣,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的確,閱讀很大的風險是會看到爛書,看完一本爛書會少掉看一本好書的時間。
但是,我們對於某個主題,怎麼可能在開始研究前就是專家?雖然會有書評推薦評分這些指標,讓我們判斷一本書的好壞,但是即使是好書,每個人能夠接受的描述和舉例也不完全相同。例如舉出很多研究理論的書,雖然證據力很足夠,但對很多人可能太硬了不容易閱讀。
如果運用「主題式閱讀」就能減少這個風險,我們針對某一個主題篩選出四到六本書,全部看完後應該會發現,有些觀念在這些書裡面大量的重複了 ,這些重複觀念相較起來是這個主題比較沒有爭議的 ,如果只有其中一本書提到,也沒有有力證據支持,可能就是這個作者的主觀觀點。
想要使用主題式閱讀一定要運用圖書館。因為一口氣買下好幾本書,可能會冒著買到爛書的風險,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一擲千金。而且精讀一本書真的就比大量閱讀還要有效嗎?記憶長度會更久嗎?我自己的經驗是一次就讀完一本書,會比一本書斷斷續續分成一個月來看,對於內容記憶的更清楚。
我並不是倡導每個人都是半年100本,而是在合理範圍盡可能的看更多,即使是精讀,一年12本書應該也是合理的目標。
【2.改掉慢速閱讀的壞習慣】
如果會速讀當然很棒,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沒有學過那些速讀的技巧,像是加快看的速度還有擴大視野,又想要增加閱讀速度,我們至少要解決慢速閱讀的習慣。
第一個常見的壞習慣是「心裡默念」。每個人平均的閱讀速度跟說話速度差不多快,因為大多數人都有心裡默念的習慣。我們其實不需要逐字逐句唸才能掌握意思,大腦在眼睛看到這些字的時候就能掌握整個段落。默念反而會拖慢了閱讀速度。
舉例來說,這個句子:「研表究明,文字的序順並不定一能影閱響讀!」怎麼聽起來怪怪的,但你還是看的懂 ,因為我們在讀整段文字頭腦會想要走捷徑用整塊去理解,當你用念的才會發現字是亂的。這個當然是閱讀的好處,但在校稿的時候很可能抓不到錯誤。
其實,英文也是這樣,拼字錯誤不會影響理解力。舉一個英文句子為例:「Aoccdrnig to a rsche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seno’t mtaetr in waht oerder the ltteres in a wrod are.」對於英文單字來說,最重要的是「第一個字母」和「最後一個字母」只要是正確的,其他就算調換順序,你還是可以順利閱讀。
第二個常見的壞習慣是「回頭重複閱讀詞語」。你很有可能重複讀,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壞習慣。我以前有過,可能是害怕沒有弄懂上一句的意思,或是覺得看一遍可以更了解,反而會拖慢閱讀速度。
你應該要直接拋棄掉這個恐懼,因為花時間在原本看過的內容,不如直接往下看,可能作者還會詳細描述,或是舉出其他更生動的例子。
【3.建立主動閱讀的習慣】
「主動閱讀」的訣竅可以總結成三個字:「用找的」。人在專心思考某一件事情時,大腦就會進入專注模式,神經只會在特定的區域進行連結。在專注的情況下,我們通常能將閱讀的問題想得更深入。
例如我們在做閱讀測驗的時候,有個小技巧是先看題目再看文章,去找出回答問題的答案。主動閱讀會比起要你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更有「目的性」。有兩個方式可以幫助主動閱讀,分別是「問問題」和「建立假設」。
在開始看書之前,你可以先對自己「問問題」。例如你想了解跟睡眠相關的主題,就問自己睡覺的功能是什麼?睡覺有沒有不同的週期?要怎麼幫助睡眠?在讀的時候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像是自己給自己閱讀測驗的題目。如果在這本書沒有找到問題的答案,可能在下本同領域的書會回答你(延伸閱讀:《為什麼要睡覺》殿堂級睡眠寶典打破11個迷思)。
另一個方法是,以武斷主觀的方法「建立假設」,看看作者觀念是贊成還是反對你。例如:(1)睡覺時間長度會因人而異、(2)有些人可能只要睡3小時、(3)攝取酒精可以幫助睡眠。我們在藉由新資訊判斷,原先假設是否正確的時候,就是一種主動式閱讀。
我們現在談的是只看一本書的情況,但如果還運用剛剛提到的主題閱讀,其他書直接幫你下好了武斷主觀的假設,你的主動閱讀變成找出這個作者,有沒有提到另一本書作者的看法,他是引用、贊成還是反對。利用好奇心當作你的咖啡因,幫助你讀完整本書,而且會接著很想看下一本。
「用找的」這個練習,也是改變閱讀速度的練習。在重點的部分放慢速度,在你覺得文章在解釋無關緊要的細節,或是你已經知道的部份去加速閱讀。
【4.直接讀這本書的結構】
除了先看前言和目錄之外,我建議也先快速把整本書翻一次,直接弄清楚書本的結構。這不只能幫助加快之後的閱讀速度,還能提前理解整本書的意思。
例如《真確》這本書的副標題「扭轉十大直覺偏誤」,你就可以直接去看是哪十個,在之後閱讀的時候,會像是有路標一樣知道自己走到哪裡。不過,這部分講的完全不適合小說和詩詞,因為你會讓自己直接被暴雷。
我也很推薦瓦基寫的另一篇文章〈《雪球速讀法》一張圖學會如何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裡面用一張圖完整地說明了這種速讀的訣竅。如果你能在讀完書之後,用自己的話闡述這本書的大綱和精華,就算得上讀完一本書了。
【5.兩分鐘法則】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直接行動」。你可以用「兩分鐘法則」來培養習慣,如果半年才看一本書,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個月曬網 ,或著只有一開始才會短短的讀一下,沒多久又放棄了。本來就很適合用來建立各種習慣的兩分鐘法則,在閱讀方面也很適用。
由於大多數的人是「沒有閱讀習慣」,而不是「讀得不夠快」。兩分鐘法則可以幫忙你直接開始閱讀。如果你有兩分鐘的時間,就打開書本看個一兩頁就可以了,把目標從每一個晚上睡前都閱讀,改成睡前讀一頁書,喜歡的話就繼續下去。不喜歡的話,可以放棄沒有關係,立刻換一本書,或是做別的事情,等明天再試試看。
大量閱讀可以幫助養成每天都閱讀的習慣,就像刷牙一樣,每天都會想要做一些,不然會覺得今天怪怪的。我是把閱讀當作興趣而不是工作,達到半年100本也是一個意外。並不是先設定好一個100本的KPI(關鍵指標) ,才去執行這些步驟。而是有空的時候就多看一點,沒時間的時候就處理別的事情。
我覺得看完一本書,就像安裝一個新能力一樣,更多時候也會驚訝,為什麼我原來不知道這些事情!?
【6.如何快速選書】
雖然大量閱讀可以少了一些選到爛書的風險,但如果一開始就能夠選到好書也很棒。台灣博客來網站的評分很不賴,但是評論的人數比較少一些讓我有點擔心踩雷。望眼國外的書籍資訊,很多人會追隨比爾.蓋茲的書單,我自己是把英文書評網站 Goodreads 當作我的選書 IMDb,或是Amazon上也有很個人化的推薦。
如果你是英文苦手,也可以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瓦基每季都會整理12本暢銷書的 Goodreads 正面和反面評論,幫你快速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書。
【訂閱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如果覺得我舉的例子太少,你也可以參考瓦基分享過的文章〈愛書人的43個私藏網站與社群〉,裡面有更多的選書好料。
除了在網路上搜尋之外,我最喜歡的方法是直接在書店和圖書館先快速看一次。你可以利用文章前面提到的第四個訣竅「直接讀這本書的結構」,用兩三分鐘看完整本書的架構,大概就能知道這本書的內容重點。也很有可能內容實在很容易懂,翻了這幾分鐘就夠用了,直到真正需要時再去細讀也可以。
如果你還懶得出門,現在甚至還多了網路線上圖書館的選擇,像是「台灣雲端書庫」就是很不錯的出發點。
【最後】
下次在你抱一大堆書回來讀之前,我想請你對自己提出「兩個問題」:
1.最近你從書上學到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
2.下一個你想要更了解的主題是什麼?
歡迎你留言跟我說,我很好奇你的想法是什麼!祝閱讀愉快!
速讀要學多久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9/12(六)
[100題生活題目]NO.57學會銷售的方法
------------------------
在台北的某間共享空間,小小的會議室隨意擺著幾張桌子,講堂的地板是用木棧板架上去的,拉下來的投影片白幕播放著「自由工作者知識變現」的簡報,一旁的白板寫了「認識自我特質」幾個大字。
三張桌子三個學員,其中一人穿著灰色T恤,和一位紮著俐落馬尾,穿著幹練的講師正在對話,駝著的肩膀讓她看起來沮喪又焦慮。
「我看的出來,其實你是有溝通能力的,而且程度還不錯。」講師說
「.....可是我真的沒有溝通的能力啊,我跟一般人根本聊不起來,也不大會說話,我不知道要怎麼把我會的東西包裝成商品,賣給他們。」灰衣女子沮喪的說。
「這樣好了,你之前跟朵希合作的那個八八節數字圖文,你最喜歡哪一篇?」講師沒有多說話,平靜的向她提問。
灰衣女子眼睛一亮,很快的回答:「我最喜歡5號爸爸帶著小孩去大自然冒險的那一篇了!」「那你簡單說一下,你為什麼最喜歡那一篇?」講師微微一笑。
「因為5號爸爸最喜歡過節的方式是帶小孩子出遊,除了可以增加親子互動的感情外,對於培養小孩從小就有的冒險心態、在應對危險的狀態下,讓他長大以後對緊急狀況的應變和危機處理的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同時從小開拓小孩的認知和觀察能力,讓他長大也成為一個勇於冒險的大人。」灰衣女子神色飛揚,滔滔不絕說了一大段話。
「你知道你剛剛說的幾個內容,包含帶小孩去玩的好處和以後長大的優點、培養出來的技能,這就是我們平常在美妝銷售時,教基本學員溝通的基礎。像是介紹產品的優點,使用後會產生什麼效果、未來會有什麼幫助。你剛剛講的東西,已經擁有銷售員的基本溝通能力了。」講師笑著做出了結論,灰衣女子則張大了嘴巴,吃驚的闔不起來。
想要最簡短有力的說服對方,不是跟對方爭辯對錯,也不是告訴他一堆道理,而是讓對方被自己講出來的言論說服,轉而認同你的觀點,這才是溝通高手的做法。
這是灰衣女子,或者稱作我,在課堂上體驗到的震撼教育。
8月份的時候我去台北上蕾媚媚講師的銷售課。在我思考自己摸索學習那麼久的東西,像是文字轉圖像的技巧、選書、速讀、視覺筆記、投資、畫畫、習慣化、時間管理、自我改造等等,到底要怎麼提煉成可以販售的商品?
這幾個月我看一些銷售方面的書,成功的開啟我的市場感覺,開始有了商業思維,能簡單分辨生活中會有的商機,甚至幫助朋友制定了新的定價策略,提高獲利。但感覺只是搔到癢處,還沒有辦法確實解決我的問題。
我不知道我還欠缺什麼,書籍沒有辦法滿足我的答案,這時就這麼巧在社團看到關注許久的蕾媚媚辦了以自由工作者為主題的分享會,彷彿就是久旱甘霖般,於是我出發前往台北,展開尋找答案的旅程。
上課地點是我很喜歡的小樹屋,在還沒有進門前我就聽到裡面熱烈的談話聲,一進門發現大家都到了,我不知道要坐在哪裡,就隨便挑了一個靠近門的位置,終於可以見到耳聞已久銷售專家。
講師的形像很符合一般女強人精英幹練的感覺,但是態度非常的輕鬆,我想這就是高手的餘裕吧。
在報名參加分享會沒多久,我就遇上了銷售的問題。
我嘗試在某個社團透過師徒計畫,分享我可以分享的資訊,並且包裝我自己學會的專業變成適合的課程,給有需要一對一指導的人。在這一個計畫開始沒多久我就遇上了幾個人需要我的幫忙,教他們畫畫或者是寫作的技巧。
於是我就在一邊互動中,一邊跟講師學習怎麼把「我想要從他們身上賺到錢」,調整成「我可以給他們什麼幫助?如果我是他們的角色,我會希望那個老師教會我什麼?」的思考模式。
我學著把自己想要推課的心情抽掉,改成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以及如何用溝通讓對方理解,每個人的時間有限,我沒有辦法付出我的注意力和時間來盯緊每個人的需求,因為這個很耗時間而且很耗精力,因此如果你需要我的專業來幫助你,你就需要付費作為交換購買我的時間。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發送出去我開給別人的課程價格的時候,雙手在發抖,腦袋緊張到一片空白。因為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克服自己是沒有價值的陰影,直到可以找到自己的專長開出課程,這中間我經歷很多心境上的衝突跟轉換,好不容易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當時我老公還陪在我身旁,他負責安撫我讓我不要太害怕,為自己的價值標上價格,開口談錢對別人來說這麼理所當然事情,對我來說一點都不簡單。
在這個一來一往過程,我學到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
賺錢比想像中難。
過去我以為如果沒有辦法做到知識變現,一定是因為我還沒有找到適合我的方法,如果找到了我應該就可以賺到錢了。但是我發現儘管我向專家學習到了適合我的銷售方法,也不是可以馬上就做得到讓對方買單,我發覺這中間還要很長很長的經營期,還有很多隱藏條件。例如你的專業、品牌信用、人脈累積、你的課是否有打中別人的痛點、你的附加履歷是否亮眼(例如某專欄作者、出過書、某公司顧問、某企業講師、受邀演講資歷、作品得獎數量等等)這個是很多書裡面不會講到的。
#第二件事
學習當個給予者。
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去做了以後你才知道真正的差異在哪裡,再去做調整。
現在我知道要到真正讓人家付費的距離,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知道這一點後反而腳步慢了下來,我反而把注意力放在引導學員如何覺察在創作中的不安和恐懼,然後調整心態去面對,也鼓勵他們把作品分享出去、開始挑戰100道的寫作計畫。透過他們的回饋,我發現看他們得到好的收穫,例如其他人對於學員作品的肯定和鼓勵,對自己的文章開始有信心,我會比自己被肯定還要開心。
因為我提供的意見是有用的,儘管我沒有辦法收到錢,但也許現對現階段的我而言,我似乎更需要的是學習「給予」的能力,我覺得與他們互動的過程是我學到很寶貴的經驗。
#第三件事
每個人有各自的時區。
看著學員拿作品請我指點,看著他們老師老師的叫著我,一時之間我還不習慣這一個身份的轉變。我從一個學習者變成分享者,再從一個分享者變成了教學者。
在每一個身份的進階,都覺得需要突破內在的修煉,還有不同身份的心態切換。
我的臉書朋友圈加了好幾個能把他們的專業技巧轉化成收入的創業者,在疫情的時候也不擔心收入會減少,還看到他們忙不過來的訊息。因為在臉書常常互動,我總有種錯覺好像自己也可以像他們一樣。但現實是他們的成就,就像隔著一道玻璃分隔成兩個世界,無論我靠多近,但是我就是無法到達那裡,這讓我覺得非常痛苦。
講師告訴我,我就像是在一個方框裡面的球,不斷在裡面彈來彈去。我擁有很多項興趣,而且不停在這些興趣來回切換,所以我會很困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的專長是什麼。聽到這裡我就明白了,因為這是我的個性,我本來就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而且沒有什麼耐性,所以我讓自己可以持續做一件事辦法,就是讓自己不斷在好幾種有興趣的領域裡面切換,膩了就換下一個,有天興致來了再換回來。
就像在框框內反覆彈跳的球。
雖然這樣做沒有辦法像那些專心致志的人堅持做一件事,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適合他自己的方式,現在這個方法就是適合我自己的個性,我沒辦法模仿別人,跟別人比較沒什麼意義。
上完分享會以後,我帶著滿滿的思緒坐上客運回家,我的下一步要怎麼走,老實說我還沒有頭緒。但我能知道的,就是把現在的事持續做下去,就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100道生活題目
#學銷售
#自我突破
#學習當老師
#天使美學銷售你的銷售指導師
#異業合作歡迎私訊三妍良語
#圖文合作歡迎私訊三妍良語
速讀要學多久 在 Ryan W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何開始你的Podcast節目?要講些什麼?要不要寫稿?多久要上傳一集?今天跟你分享我將我的節目推上Apple Podcast排行榜的七個關鍵。
TIMESTAMPS
0:00 Start
1:10 為什麼要教如何製作Podcast節目?
1:54 我上了Apple Podcast排行榜
8:14 關鍵一 - 要錄多少量?
12:45 關鍵二 - 如何決定方向?
19:02 關鍵三 - 要不要寫稿?
24:45 關鍵四 - 如何讓人愛上你的Podcast節目?
27:35 關鍵五 - 逆向方法
32:07 關鍵六 - 說話的技巧
34:30 關鍵七 - 要買什麼Podcast設備?
41:47 下集預告
#podcast教學 #怎麼做podcast #內容行銷 #SoundOn #Pressplay #如何製作podcast
■ 我的內容行銷方法 - https://www.kolformula.com
■ RW秘密頻道 - https://t.me/realryanwu
■ 超級改善套裝 Super KaiZen Pack - http://ryanwu.tv/kaizen
■ 你應該會有興趣的影片
冥想完全指南 - https://youtu.be/eoe8i5_nVjI
多巴胺戒斷操作方法 - https://youtu.be/5jyadgJc8cc
網路行銷懶人包:製作月入10萬的網頁 - https://youtu.be/zd1YqMvyVDE
如何在1分鐘內克服焦慮與恐懼 - https://youtu.be/rBaiT6A_sSs
如何速讀:7分鐘學會速讀 - https://youtu.be/yl8EBa9ZQFs
3個步驟,一年看52本書 - https://youtu.be/bNs2Yryyn1c
3個步驟,計劃高效能的一週 - https://youtu.be/bPljhfKT8Wg
演講技巧:如何利用「三段體」設計演講稿 - https://youtu.be/_DTi5MiK9lI
12週完成12個月的事 | 超高效時間管理術 - https://youtu.be/FxvdEqRJEMU
■ Email
RealRyanWu@gmail.com
■ Instagram - /ryanwu4444
https://instagram.com/ryanwu444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zDeO7ZGeYE/hqdefault.jpg)
速讀要學多久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在上一集中,我們講述了艾莉絲.孟若的小說〈浮橋〉:
金妮的丈夫獲邀至屋內參與社交,但屋外卻秘密展開了一場命定的邂逅──在沼澤上,在晃動的水面和群星之間,金妮和瑞克這對臨時的姊弟戀,在浮橋上接吻了。
這是一個晃蕩不安的吻。
他們的腳下並非堅實之地,而是浮橋,是水面。
這當然是個隱喻:這場相遇超脫於原本的日常生活之外。
太陽已然隱沒,所有可見、可預測的個人歷史(那些屬於堅實的、屬於日常生活的「地面」)亦隨之消逝,唯有浮動不定的星光存留於水中,存留於空間之中。
一個秘密而懷抱著背德的刺激與快樂的吻。
伊格言說,這是生命中一扇「偶然敞開的窗口」。
像是一段時光的逆反:
年輕的金妮曾經嫁給比她大許多歲的社運狂熱分子,如今,金妮老了些,卻吸引了比她小許多歲的少年瑞克。
金妮是個重症病人,剛做完化療,病體虛弱;她與瑞克的邂逅彷彿一項神賜之禮。
孟若的小說原文如下:
「真可惜月亮還沒出來。」瑞克說:「月亮出來時這裡真是好。」「現在也好。」他手臂溜過來環住他,好似他這樣做一點問題也沒有,並且要多久就多久。他親她的嘴。對她來說,她似乎生平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完整的故事,單單就事件自己。一首溫柔的序曲,足夠的壓力,全新的探求和接受,持留的感謝,和滿足的分開。
什麼叫做「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呢?這什麼意思?
伊格言說,是的,如果你接受了你男友或女友的吻,那是因為你們是情侶。
你們的吻可能用以表達愛意,或者,其實是更親密的做愛的前奏。
一個吻總是隸屬於某段關係,它往往是某件「更大的事情」裡的一個環節,所以,它並不是「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但在這裡,金妮和瑞克的吻並非如此。
此事純屬意外;然而在那一刻,那「本身就是件大事」,
或者那大事突然幻化其身形,變成了「全部的事」──偶然的窗口擴大了,張開了。
整個世界被窗口溢出邊界的光所籠罩。
而原本的生命主體(一位社運份子的妻子、一場意外疾病的襲擊、一段尚可接受卻又有些食之無味的婚姻)則逆反成為殘餘,成為贅物,成為幻影。
事情顛倒過來了。
那是人類無可窮盡的深邃與神秘,生命本身如流體般變幻不定的可能性。天啟。
這是作者獻給書中人的禮物──或者反過來說:書中角色獻給作者的禮物......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g4m7Z6qnXo/hqdefault.jpg)
速讀要學多久 在 想讓孩子學習楊氏速讀,有學過的朋友效果如何?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國文歷史你速讀完後能撐住記多久? 以前讀書有種叫做填鴨式教育...... 我是經歷過許多跟讀過許多的生活跟書本,才知道做事盡量簡潔看報告要挑重點. ... <看更多>
速讀要學多久 在 速讀要學多久 :: 台北市補習班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年4月6日—其實只要透過速讀訓練,增強自身的記憶力,提昇閱讀速度後,我們也能做到看過不忘記,還能在腦中細細...2多久讀一次書?...1第2星期要學的事,2014年3月17 ... ... <看更多>
速讀要學多久 在 Re: [問題] 看書的速度-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b177136 (Wayne)》之銘言:
: ※ 引述《translation (trans)》之銘言:
: : 小的不才 看書的速度非常慢 沒有學過速讀
: : 看了前些陣子的系列文板上有多位神人(對我來說....
: : 一週看完12公斤的書、30分鐘看完一本3.400頁輕小說....
: : 對我來說真的很快
: : 近年來養成閱讀習慣,有時在圖書館貪心借了2.3本書自以為可以看得完
: : 結果真正看完的只有兩本半左右==
: : 有時很對味的書速度會比平常快一些 常常看到忘記時間
: : 最近在看地底三萬呎、盲眼刺客、百年孤寂等有些就會有這種感覺
: : 或許有些作品對我來說頗有深度,我會反覆讀過句子才能領悟出其奧義所在
: : 可能就像好酒 慢慢來才能體會它的深度
: : 照理說應該閱讀速度會慢慢增快
: : 不曉得為什麼我仍然沒有明顯起色
: : 想問 快速閱讀的訣竅? 該怎麼培養
: 我跟原PO有同樣的問題
: 好像看了不少書(當然跟高手比算是很少)
: 但是閱讀速度好像都沒有多大的進展
: 我自己看書很慢
: 一本金庸小說四百多頁
: 我覺得很好看 好像看得很順
: 但是也要花一個禮拜 一天認真看兩個小時 才看的完
: 寫考卷也是
: 每次寫考卷的時候
: 老師會問 還沒寫好的舉手
: 我永遠都會舉手 甚至只有我一個人舉手
: 雖然老師都會等我
: 但是我真的覺得自己實在太慢了
: 我也積極的去尋找方法改進
: 找速讀的書或探討如何增進閱讀速度的書
: 大部份都說要去除默念的習慣(不過我本來閱讀不會默念)
: 用筆或手指在字句間作導引 不要在同一個句子看很多次
: 遇到不懂的不要停頓 看主詞動詞受詞就好 等等方法跟建議
: 在版上爬文 閱讀速度的相關文章 我也都有看過
: 我很認真的去試過很多方法跟建議 但是最後都徒勞無功
: 我也常常會去請教閱讀很快的人
: 國中國文老師說 書看多了 自然會看很快
: 到現在雖然我覺得應該有比以前快
: 但是應該快不了多少
: 高中國文老師說他閱讀習慣默念
: 從小到大覺得自己的速度還好啊
: 然後我就去試試看 搞不好我默念會比較快
: 後來我發現閱讀用默念速度是更慢
: 有個同學說他看書的時候 眼裡只會看到重點
: 他還拿一篇文章 跟我分析 看哪些重要的字就好
: 我後來試了 結果 這樣反而不太懂文章內容
: 另一個同學說 他看書的時候 會默念重點 其他的會看過去
: 我也試了 但還是很慢
: 就這樣問了好多人 但是情況一直都差不多...
: 每次拿一本書問別人(大概都是三四百頁 內容不艱深)
: 「像這樣的書 你大概要花多久看完啊」
: 答案大部分都差不多是五、六個小時 當然還有更快的
: 上次隔壁寢室的同學看到我書櫃上有一本小說
: 他就跟我借 然後兩個小時後 他就還我了 說他看完了
: 我記得那本書 看了一個多禮拜才看完...
: 我沒有在追求要一個小時內看完一本書的境界
: 只希望至少有個普通的速度
: 每次圖書館借回來想看的書 都看不完就到歸還期限了...
: 我知道這個問題 還是要自己摸索
: 希望各位版友高手們 可以給一些建議 感謝~
: 謝謝大家看完我的文章
沒有學過速讀,
不過閱讀速度是可以刻意提昇的,尤其是難度和密度不那麼高的文字,
這方法對於忙碌的人或考生適用,
但對於數理類的科目或是想要沉思享受文字韻味的人不適用。
其實閱讀速度慢的原因,
是因為你被「其他東西」拖累了,
最常見的,就是默念。
眼睛看,大腦理解的速度都遠比嘴巴或心裡默念快,
所以如果你一邊默念,那你閱讀速度就一定慢,因為你要等默念。
但其實很多時候默念只是一個習慣,你早就吸收了,
我想像中閱讀真正的速度,也就是大腦搭配眼睛的速度,
是很快的,近乎直覺的反應,只要看到,馬上就吸收了。
好像一個在慢慢頓的電車上看著一個一個的招牌,
他不會是一個字一個字讀的,
而是一次一整個招牌在看的,看到整個招牌的瞬間,也看完了整個好幾個字,
而不需要一個一個唸完「誠.品.書.店」四個字才知道這是誠品書店。
看書快的人,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看的,
而是瞬間接受一個詞、一大段話,
自動快速擷取有意義的資訊再自動重組,
這樣速度自然就快,這就是瀏覽的意義。
尤其是文章討論的議題和結構,是你熟悉的時候,
因為脈絡已成,
你可以自己用習慣去重建和整理那些漏掉的部份,
所以為什麼李敖說看書看開頭結尾就好,
因為這些東西他太熟了,熟到自己寫都可以了,
所以人家給他開頭結尾,他自己就知道中間怎麼發展,怎麼做了。
好像一個老練的廚師,你不用給他詳細的做菜流程,
或是一個棋士,要重建一個棋,
都有一個既成的脈絡,
幾個關鍵字丟出來,
自行就可以重建出全貌。
回到剛剛招牌的例子,
當我們掃到「誠品書店」的牌子的時候,
那一瞬間可能只看到「誠品書...」,或是「誠品」兩個字,車就開走了,
可是你瞬間看到片段,就能夠重建全貌,
詞是這樣,等到熟練了以後,句子也是一樣,
不太需要慢慢去讀,幾個關鍵的名詞動詞入眼,自然瞭解意思,
久了以後段落、整頁都是這樣,
用掃描關鍵字的方法來組織資訊意義,所以學速讀的人不會逐字讀,
甚至不會逐句讀,
會斜著讀,片段讀,闕漏的部份會自行補足。
簡單說,
先試著不在字句上停留,逼自己快速掃過,
你會發現也許比以前快很多不習慣,但是還是有一些資訊會輸入大腦,
(最好用簡單的書來做,因為困難的書即使資訊進入大腦,
還是需要解讀)
習慣了以後就會速度越來越快。
速讀是一種方法,也是一個選擇,
其實如果全部的書都這樣看,是滿會打壞胃口的,
不過多一個方法,有時候多了很多便利。
我沒學過正式的速讀,所以這是我自行揣摩的經驗,
僅供參考,不保證效果和後遺症XD
--
https://nightlight.pixnet.net/blog
乃賴的部落格,懇切盼望您的賞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39.237.142
另外習慣看快不一定好,
所以我還是要強調只有某些情況需要使用,
至少文學作為一門藝術,體會和感受的重要性可能就大於記憶,
所以能看的快不代表非要看這麼快不可,
我相信王文興想要的話,一個禮拜看十幾公斤書也不難,
但要看到一小時一千字的超慢速,那更是挑戰。
是的,所以背景知識很重要。
因為工作或昇學需求,這個小技巧有時候滿實用的。
p大說得沒錯,長期閱讀很快這件事情讓我失去了某些能力,
導致剛開始在從事文字工作時,
主管花很多時間糾正我:「你這東西不能念」,
或是「你唸過一次再給我」,
後來我練習把寫過的東西印出來,一個一個字唸,
還要大聲到自己聽到,才比較能夠掌握「味道」,
所以如果想從事文字相關工作,或是想細細品味文學作品的,
最好不要總是這樣閱讀。
但遇上需要短時間閱讀大量資料時,這是很有用的方法。
好比找特定資料時,可以用眼睛快速瀏覽整篇有沒有需要的資訊,
或是可以快速瞭解一本書大概談的內容。
比較艱澀的書,或是文字比較精練的作品,就很難這樣做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