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角爸。
最近更新頻率低一點,因為最近角媽的狀態不大好。
因為她自身有身為管理者的職責在,所以不希望把自己狀態不好的一面呈現在大家面前,
在狀態不好時,實在也很難偽裝一切美好的來PO文,
於是我們就是放順其自然。
事實上,這也是我們希望呈現的,或是說想演示給大家知道的。
邊緣性人格障礙這樣的類型,這樣的人的特質,以及她的生活真實的樣貌,
而不是一種包裝過的,好像我們是完美的夫妻,呈現的光鮮亮麗。
不是,我們現在也還在跌跌撞撞,也還是有爭吵與狀態不好,
但因為我們已經過了某一種門檻(自己覺得),覺得是時候可以出來做一個粉絲頁,
可以分享過去跌撞的那個過程與經歷了。
所以我們出現在這裡。
最近我們發生的狀況,還是有值得寫出來分享的地方。
但因為我希望能盡可能地寫出前因後果,以及我們當下是什麼狀態,
結尾我們又是怎麼處理的,希望可以有供人參考的地方。
不免文章內容會比較長,請閱讀者有心理準備。
*********文長分隔線***********
在星期三(9/18)晚上,我們小孩都睡了,只剩下我們夫妻倆獨處的時間,我們正抱在一起聊天。
聊著聊著,角媽開啟了一個話題。說她最近感覺不太對,心裡像是有一個空洞。
而且好像一天比一天大,如果不再處理的話,她怕又會進入對任何事極敏感的狀態。
然後開始說著生活的各種苦悶:孩子目前正是教養關鍵期,與我父母同住的壓力,
這陣子雖然我們都還是像平常一樣會在兩人獨處時做些快樂的事,性生活方面也算正常,
但她就還是覺得那個空洞感的存在,而且越來越大。
說著說著,角媽有些越來越激動的情緒。在我看來,她好像又進入了一種敏感狀態。
當下其實我是有點詫異,卻又不免透露出失望的神情。
我覺得我是有點懂得角媽這個狀態的,前一天其實曾經和她討論過類似的概念。
我說「邊緣人格因為習慣了那些不安與恐懼,雖然是不好的狀態,但因為習以為常,
所以變得無法控制的賴此維生,就像是毒癮一樣的癮頭。明明知道是不好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不去需要他們。」
當然我實際上說得很長。
而角媽雖然有懂,但和我說,「毒癮這件事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是很差的觀感,
即便我覺得有道理,但感受上還是很差,就像是被指責做了壞事一樣,
但我現在的狀態是我不能控制的,卻還是要被指責,這樣的比喻我覺得並不舒服。」
當然實際上她說得更多,還有點情緒。
我因為自己想到一個好的比喻,原本期望能多幫助她理解心裡空洞的概念而感到放心,
從未知的感受,變成一種可理解的感受,進而知道該怎麼處理這樣的感受。
但因為角媽雖然懂但感受上難受,而因此沒有對她有幫助,
我因此而感到有些失望。而且也有點小不愉快。
********角媽觀點**********
因為當時我在難過的說我最近很空虛的這件事情後,角爸的表情變得很難看,然後兩眼發愣,我就問「你是怎麼了,為什麼突然這樣?」角爸就說『沒想到是柯宇熙出來』(柯宇熙是我的BPD人格的化名),這句話真的很傷我的心(聽起來就像是在嫌棄我BPD的狀態),我很難過,因為我並沒有發狂,也沒有情緒失控,我只是講話有一點激動,沒想到帶有情緒的說話,也不能被接受、被包容、被聆聽,我才覺得自己都沒有發言權,覺得自己只是很無助的在說自己最近的壓力跟空虛感大到很窒息,希望能被體諒或是被擁抱自己悲傷的感覺。
**********************
回到星期三晚上那個當下,我發現我並不能幫助角媽這個空洞的狀態,
而她的情緒處於升高的狀態。我的落寞的神情變得明顯。
角媽說「難道你就不能抱抱我嗎?」
我心裡想「我們剛剛不是正是抱著在說話嗎?」
但角媽的意思是「在我說完這些(令我有點情緒高漲的情緒內容)之後,不能再有一個包容這些的擁抱動作嗎?」
(請記得,這是正解)
但我當下是沒有意識,也可以說我當下沒辦法馬上理解這些極細密的狀態的。
因為我已經被表面的情況給弄迷糊了。
雖然我們一開始是抱著說話的,但說到一半時,我顯露出落寞神情時,
角媽已經默默把我推開,變成是我們分開坐的情況。
所以以我的角度來看,我們原本是抱在一起,但角媽自己把我推開,然後又說「難道我不能抱抱她嗎?」
這點讓我是有點混淆的。
但我也必須坦承,也許我心裡是知道她就是希望我能時時維持在溫柔的狀態,不論任何時刻,我都要能準備隨時再次擁抱她。
但當下落寞與混亂,也就是我自己的自我,阻礙著我當下要顯示出溫柔的狀態。
我只能盡可能不說別的,我有摸摸她的肩膀,用手勾著她,
但也許就是缺乏了深情的元素,這樣光只有表象的動作是不夠的。
******角媽觀點*******
這個過程其實角爸是更僵硬的,臉很臭的,
在我說完之後並沒有抱我,而是我又氣到不說話去洗奶瓶之後,洗好回到客廳,角爸才來抱我,但當時只是把手環在我身上掛著,然後我又說明了一次我難過的地方,結果角爸就掛在我身上睡著了,我就更加的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視,當時覺得角爸說想幫助我聽我說話都是假的,所以情緒也就更加的激動了,最後掙脫角爸掛在我身上的手,氣氣的跟角爸說你不要再睡在我身上了,角爸說「妳不是就需要抱抱嗎?」我就說我講了這麼多你還是沒有在聽(我一直在跟角爸陳述說我當時只是在跟他說我心情不好的這件事情,但角爸卻因為我突然的說起自己難受的事而且講的有情緒,就突然兩眼發直、臉很臭的覺得我怎麼又BPD了起來,他的反應讓我覺得自己被嫌棄、被否定、被排斥而讓我感到傷心,因為我並不是像往常一樣發狂,或是去責備他,以為我會空虛會不安都是他的錯,我只是單單訴說我的痛苦,但只因為我一邊難過一邊說而使我看起來有情緒有些激動,就不能包容我,我對此覺得自己的努力與改變都白費了)顯然當時因為很晚了角爸犯睏,腦子無法負荷我的長篇大論。
*****************
於是角媽進入那個狀態,而我幫不上忙。
我覺得我有很多話想說,但這些話都不適合這個時間點說。
而她一直需要我溫柔的回應,但我當下給不出來。
最後我像是啞巴吃黃蓮一樣,比了一些動作,但角媽覺得這像是在激怒她一樣,因為這樣的表演很刻意。
她喊了一聲「謝謝你!」,然後進了房間,將我鎖在外面。當時應該是半夜三點出。
隔天星期四,我在沙發上睡了一夜,並不覺得不舒服。但我知道角媽的狀態還是不好的,
我買了我們習慣性的早餐之後,角媽早上有把老二抱出來給我爸爸顧,
但我醒來之後到我出門之間,都還是跟老大一起鎖在房間裡。
我到公司之後還是像往常一樣,有做什麼事都會和角媽傳訊說明,
一整天大約傳了50則訊息,都是在說我正在做什麼,然後怎麼了,這些內容。
角媽都未讀。我曉得她狀態不好,但因為我在上班,也沒辦法想太多,只好等到下班。
過去角媽是沒辦法讓這種情緒過夜的,半夜發生的,就一定要半夜解決完,
所以過去常常發生那種半夜突然吵起來,然後把家人都吵醒,一直處理到天亮。這樣的狀況。
而比起來,這次算是安靜,但是我知道角媽的狀態還是維持在那個不好的階段。
而當我下班回到家,發現家裡一切如常,孩子們還是有按照作息在做事。
(通常我回到家的時候,孩子都是剛看完影片的遊玩時間,等等會接著要洗澡與哄睡)
我回到家看到老大老二都像往常一樣在客廳玩耍,
我心裡其實是放心不少的。
因為我知道角媽和過去不一樣,沒有沈浸在自己的狀態裡而荒廢了生活作息。
而且也把孩子們顧得好好的,還幫孩子的圍欄做了一扇門,讓老大可以玩開開關關的遊戲。
這些今天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因為角媽都沒有和我傳訊)都完成的事,
都讓我真心感到欣慰。
於是我先陪老大玩一下,然後抱著老二去房間找角媽,
角媽還是整個人抱著,綣曲坐在床的角落。
我過去一手抱著她,和她說謝謝,說她今天做得很好。
說「我明白她今天狀態不好,卻還是能照顧到孩子,還為孩子做了遊戲門,
我知道她很努力了,真的很棒。」
這些話對於軟化角媽的狀態有幫助,我曉得的。
後來我回到客廳再陪孩子一下,然後再進房間一次,
再抱著角媽再說一次剛剛的內容,強調我知道她狀態還沒恢復,但是沒關係,
她能在狀態不好的情況下,讓生活維持原本的樣貌,這樣已經很棒了。
然後我回到客廳,要開始叫孩子們洗澡了。
這時候角媽也跟著出來,默默地帶著老大去洗澡,
角媽臉上戴著口罩,顯示為暫時不想講話,不想用真面目示人。
我帶著老二在馬桶蓋上坐著standby,準備第二批要洗澡。
我在將老二洗完之後,角媽有幫忙泡牛奶,這些過程跟變化都讓我知道角媽有慢慢變緩了。
當兩個孩子都安頓完畢。我坐到沙發上,首先還是邀請角媽來抱抱。
然後我跟她說,
我知道昨晚我當下沒有做得很好,讓她很難過的進了房間,
但我看到她做得很好的一面,包括雖然狀態差,但還是把生活作息都有顧到,
把孩子顧到,還為孩子做了遊戲門,光是看到這些材料跟做工,
就知道她還是有「把心情分給一些幫孩子製作東西的心思上」,
包括出門買材料,包括製作東西。
然後我一整天也是都會像往常一樣,持續的和她傳訊息,
即便我知道她應該狀態會不好,應該不會讀,
但我還是會繼續的做,然後我也有花時間回想昨晚發生的事,
但我這些過程都沒有一點埋怨,或是對她有負面的看法,
我不會因為我自己對這些事的詫異或是落寞,而覺得她都沒有進步,或是做不好。
相反地我有在花時間想昨晚這樣的狀態,我們各自發生了什麼事,
我該怎麼正確地理解她。
我知道她的難過來自於她覺得空洞狀態很難受,
希望我能理解與體諒,也希望我能否做一些事幫助她,
其實也就是很單純就是擁抱她的狀態就行。
我說了「我知道我當下是很笨拙的,而且也有一些自以為是,
但請妳相信,我是以我們接下來要相處一輩子為目標,
所以即便一開始我做得不好,接下來我也會盡量去做得好。
每一次事件的收尾,我都不會讓事情只是得過且過,不了了之,
相反的我都會盡量去理解事情的原貌,以及我們各自的狀態,
然後去得出一個讓彼此都覺得可行與客觀的結尾,或是未來可努力的方向。」
角媽知道這些話是真的,因為我們真的一直在這樣做。
所以請她理解我的狀態,我很抱歉我的笨拙與自以為是,
也願意在未來能努力盡量越做越好。
那麼至於她的空洞狀態的問題,我就建議,
不然明天我休假,我看能不能請爸爸媽媽幫忙顧小孩一段時間,
我們看是出門逛逛,牽手散步,吃個飯再回家,
好好享受一下兩人的世界,讓她心情也可以放鬆一點。
角媽也認可了。
之後我就去和我爸媽喬時間,然後決定星期五晚上五點到九點之間,
我們就去地下街逛逛,角媽最喜歡逛的,無非就是扭蛋跟公仔,
然後在台北車站二樓吃個飯。
星期五的晚上,我們如期地去北車二樓吃了喜歡的鮮蝦鍋,
逛了地下街的扭蛋區。
回到家,處理完孩子們,
我們再一次擁抱與聊天。
再次聊起這個事件。
角媽說,她這一次真的很努力,
她在情緒高漲時,沒有像過去做出失控的行為,亂丟東西,
也沒有大吼大叫,
只有情緒高漲的說話,
因為她很盡力在克制著自己內心的那些衝動與慾望,
克制著自己過去的習慣性行為,
所以她真的很努力很努力,
即便最後我做出了白目的行為(像啞巴一樣比手畫腳),
她也只是說了一句不會傷到人的話「謝謝你!」的進入房間,
只是因為沒辦法接受這時候的我離她太近,
所以把房間鎖起來,隔絕我們。
但這已經是她最克制的情況下能做到的最好的選擇了。
我很認同,也很讚賞。
她說她這次也多麼的在這個過程裡的努力,
也許在常人看來,只是很平常的一種吵架或是衝突,
但對她來說,也又是一種新的分水嶺,
她做出了很克制,很努力,不同於以往行為的動作與方式,
儘管外表行為和一般人吵架無異,但對於邊緣人格卻是相當難做到的內容。
我告訴她,這已經不是努力以及做得好而已,
她甚至比很多的一般人要做得更好了。
許多人在情緒失控或是生氣時,很難忍下自己的慣性。
她不但戰勝了自己的邊緣人格,也戰勝了自己的行為慣性。
她說,她即便在情緒高漲的情況下,
她還是想保護我,想保護我們所擁有的,
不想再去傷害我與我們的關係,
她已經學到了同理我的感受,她知道在她難受時,我的心情是什麼樣,
她知道我也相當難受,所以她不願讓我又再次面對她失控時的模樣,
所以她很努力很努力在克制這些衝動。
我真的覺得她很棒,她真的一點一點在變得不一樣。
在很像是平凡的吵架當中,
我們都有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走到不一樣的風景。
之後,我和她提關於她的空洞狀態。
我在星期四自己在上班時,角媽沒有讀我訊息的時候,
我抽空看了李訓維老師的《邊緣人格》一書,
專門查邊緣人格的空虛感的部分,
說法雖然和我的「毒癮說」很類似,
但因為角媽不喜歡這樣的比喻,因此我就不再說,
我將書中提到邊緣人格不太能忍受平淡的生活的那個部分給角媽看(P.159),
角媽也認同的說,好像就是這樣。
但角媽也說了,書中的結論是可能還是要隨時讓生活有驚喜或是波折。
角媽也不想要常常吵架,但我可以多製造些生活的驚喜給她。
這一次的風波大致上這樣就收尾了。
當然關於邊緣人格心裡的那個空洞感,
我們還沒完全的處理好,或是有個完美的解決方法,
但這次經驗都像是又讓角媽和我帶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雖然和邊緣人格相處,常常像是前進兩步,倒退一步,
但我們還是能在每次的進步中看到光亮以及希望之處。
********角媽觀點*********
嗯...原本是沒有這些*角媽觀點*在文章裡的,只是文章po完看到大家的回覆後我跟角爸說
「感覺我就是個壞人,大家都覺得你是聖人,我玻璃心碎滿地了,我撿一下...」
角爸就說他不希望他寫的文章有這樣的氛圍
就說我應該要加上自己的觀點才對
不然一個人描述很難看出事情的全貌
但我感覺我寫這些
我好像...
很小心眼?
*********************
********角爸補充*********
先謝謝留言的大家對我的關心,我們都很努力,也希望大家不要忽略了角媽的進步。
其實我文章中還是有一些以我的視角忽略的點,角媽都有幫我提出來。
角媽能提出來而且還不帶憤恨的情緒,我覺得實在是很驚人,這才是她每每讓我覺得詫異的部分。
角媽說的是從她的視角最真實的感受。這部分我們也不能忽略。因為受傷是真的,難受是真的,所以有情緒上來也是真的。我只有正視自己的這個問題,才有機會幫她解決她的問題。我們只有真正的面對這些真實,才能真正解決她們的困境。
*********************
#圖片是角爸正在繪製中的貼圖
#是身為BPD伴侶與親友角度來使用的貼圖
#但其實不一定要是BPD的伴侶
#只要任何需要同理心的時刻都很適合使用
#開始販售時會告訴大家哦!
——————————
延伸閱讀
邊緣性人格親友互助會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3265491353712/?ref=share
吃醋?多疑?情緒失控?其實這不是你本來的樣子,最常見但最鮮為人知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https://youtu.be/hz7YmVqHmz4
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https://youtu.be/sEjA2TWNiSs
邊緣性人格少女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8427229?lang=zh-Hant&ref=gnsh_stickerDetail
#邊緣性人格 #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障礙 #境界性人格障害 #精神疾患 #精神分裂 #人格障礙 #人格疾患 #人格違常 #解離症 #精神病 #精神官能症 #憂鬱症 #健康 #心理疾病 #邊緣性人格少女 #獨角動物 #獨角獸媽媽 #獨角獸爸爸 #角媽 #角爸 #邊緣人 #邊緣人格 #line #貼圖 #wunicorn #bpdgirl #bpd #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遊戲 成 癮 解決方法」的推薦目錄:
遊戲 成 癮 解決方法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給沉迷於手遊的孩子和父母
也提供我認為的解決方法
https://jetinchao.poedu.org/11650/
【個體崛起8】再見傳說,哥得成為傳說(上)
趁著寒假,
我進行一場殘酷的人體實驗,
那就是:
沉迷手遊「傳說對決」。
會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因為我發現,
很多學生愛玩手遊,
聽到下課鐘聲,
就立刻拿手機出來玩。
其中,玩得最兇的,就是「傳說對決」。
甚至,有些孩子,
下課玩,上課也玩。
你說他回家不會玩?
我不相信。
好奇之下,
我想知道這款遊戲到底多好玩,
於是我給自己注射了一劑……
哦!不是,是下載這款遊戲。
然後,我輕而易舉的,
手!遊!成!癮!
傳說對決是一款推塔遊戲,
玩家選一個英雄,和隊友組隊,
透過打怪、吃兵、擊殺對手,
獲得經驗和金幣。
經驗讓你升級,
金幣供你買裝。
遊戲最終目標是:
打爆對手的防禦塔和主堡。
你放心,
一場遊戲時間很短,
大約十幾分鐘。
所以有玩家心安理得的:
一天花幾個小時打傳說。
因為他們都告訴自己,
「一場很快,打完我就去做正事。」
「耶!贏了,再打一場試試,反正很快。」
「Shit!輸了,我要報仇,再來一場!」
遊戲很快,
於是我們大方的捐獻時間。
一開始,
我想說能克制住,
但沒想到越玩越上癮,
那幾天,除了吃飯睡覺做事,
都拿來打傳說。
也許你會好奇,
「傳說對決」到底有什麼魅力,
竟然這麼有自制力的歐陽老師也淪陷了。
(自以為)
直到我讀到《欲罷不能》這本書,
我才明白一個道理:
「不是我們沒有自制力,
而是在手遊背後,
有上百人努力瓦解你的自制力。」
他們都是洞悉行為心理學的專家,
深諳如何讓你對遊戲死心塌地。
有位遊戲開發者說得中肯:
「父母師長不可能防止小孩手遊成癮,
因為你們是業餘防止成癮,
我們是專業研究如何成癮。
你們唯一能做的不是禁止,
而是引導他們了解跟管理人生。」
基本上,
「行為成癮」是可以設計出來的,
只要你懂得這五大元素,
我就以「傳說對決」來說好了。
1.目標
你的人生可能沒目標,
但是遊戲會幫你找目標。
「傳說」一場15分鐘,
目標很明確,
就是打爆對手主堡。
玩了幾場後,
「傳說」會告訴你,
恭喜你完成目標,
獲得金幣、寶石、道具。
你好奇之下,
點進去看,
發現還有更多的目標在等你。
像是「完成三連殺啦!」
「成為單場MVP啦!」
於是你拳頭一握,
義無反顧的進入下一場遊戲。
2.回饋
現實人生的回饋來得慢,
你讀完一本書,
不會有經驗值出現在你頭上,
也不會有金幣掉出來,
你甚至不知道讀了有沒有用。
但在傳說都有,
打野怪、小兵、對手,
都會有源源不絕的經驗和金幣。
你的每一個動作,
在遊戲世界都有意義,
而他也會給你熱烈的回饋。
就算你打差了,
最後數據出來,
你永遠找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耶!首殺是我。」
「哦哦哦!我推掉三座塔!」
「我果然夠坦,承受了39%的傷害。」
3.升級
升級讓人見證成長,
現實中升級很慢,
六年小學、六年中學、四年大學,
你花了十六年,升到十六級。
但在傳說,
你不到十分鐘,
就升到十五級了。
從懵懂小白,
變成江湖鬼見愁,
現實中你是魯蛇,
但在遊戲中他們稱你為神。
玩完一場遊戲,
獲得經驗值,
你又進入到另一個升級系統,
永無止境,你在遊戲的成長可見,
但回到現實,成長對你卻如此陌生。
4.懸念
這個詞最常見於小說或電影,
但我告訴你,
把懸念玩到家的絕對是手遊。
手遊多半讓你免費玩,
問題來了,
那他要賺啥?
賺你的忍不住,
所以要靠「懸念」。
像是打傳說,
最大的賣點就是各種英雄,
有坦克、戰士、法師、
射手、刺客五類。
有些英雄都讓你有熟悉感,
比方有趙雲、呂布、貂蟬,
也有超人、蝙蝠俠、神力女超人。
有些英雄在戰場縱橫天下,
像是射手特爾安娜斯、
刺客刀鋒寶貝、
法師納塔亞。
偏偏一開始,
你能用的角色屈指可數,
玩到都膩了。
但傳說厲害的地方在於,
他會定期提供「限免角色」,
讓你玩不用錢,
但時間一到,
就讓你跟英雄say goodbye。
你想真正擁有這隻英雄嗎?
可以啊!那你買吧!
你可以用金幣買;
也可以用點券買。
金幣靠一場場遊戲賺來;
點券靠的是新台幣取得。
「我才不要讓遊戲公司賺!
我要用金幣買英雄!」
你很有骨氣的說。
傻瓜,不論你選哪一種,
遊戲公司都賺。
他用金幣賺你的時間,
用點券賺你的新台幣。
因為你已落入懸念沼澤,
無法脫身。
5.赴約
這是我覺得手遊最恐怖的一點,
他不要你每天玩很久,
但他要你每天都玩一點。
那要怎麼做呢?
我把這機制叫做「赴約」。
以傳說來講,
只要你每天上線,
就算不玩遊戲,
他也會給你好處。
有時是金幣、
有時是寶石、
有時是英雄。
更猛的是,
這英雄你還不能用買的,
他要你連續十天都上傳說簽到。
你都上線了,
會簽到領賞完就閃嗎?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
但我不會,
於是,我又乖乖貢獻
三小時給傳說。
進行這麼刺激人體實驗,
你有沒有很佩服我啊!
「歐陽老師,你帳號是什麼?
我們來打一場!」
喂喂!你搞錯重點了。
何況,我已經把傳說刪了。
「刪了!?」
對,因為哥得成為現實裡的傳說,
所以我得忍痛告別傳說。
「怎麼可能?你怎麼辦到的?」
你盯著手機裡的傳說,
簡直不敢相信。
我能快速成癮,
但也能急速勒戒,
因為我有這三招。
如果你想知道,
請留言喊+1,並按讚加分享。
超過50分享,
就解鎖「勒戒上癮」絕招。
#傳說是好遊戲
#但我不相信自己的自制力
#所以你得懂行為成癮設計
#這篇寫給過完年但遊戲還戒不掉的你
遊戲 成 癮 解決方法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國小和國中的演講場合,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的使用狀況,已經躍升成為父母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如何讓孩子成為3C的主人,而不被3C控制、綁架、成癮?更是現代父母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我們家的綠豆粉圓,從3歲起開始使用平板做為遊戲載具,再到兩年前(8歲和10歲)開始擁有智慧型手機、以及使用平板作為學習工具,身為父母的我們,也在一次次的「3C危機」中,練習著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自然或邏輯的結果」。
你沒看錯,是「一次次」的3C危機,大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綠豆或粉圓就會因為違反了3C的使用常規,而需要面對行為結果,並且提出解決方法和行動計畫。
學習「阿德勒父母學」,讓我們知道孩子的發展,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起起伏伏、高高低低的,有點類似股票走勢圖,我們只需要確定「整體趨勢」是向上的即可。
而教養的目標又是為何?透過教養要去到何處?我們的教養行動是否往目標邁進?也是我們每天都會自問自答的哲學問題。
我們的教養目標,從幼兒時期的健康、快樂,進化到目前的「自立:自主、獨立、負責;共好:信任、合作、貢獻」。
基於對孩子的信任,因此孩子擁有自主、獨立使用手機和平板的時間;基於父母的教養責任,在3C使用的收與放之間要取得平衡點,不是緊收禁止、也不是放任無所謂。目標是讓孩子成為3C的主人!
因此經過多次家庭會議的討論,形成目前的3C使用常規:①手機平板在公用空間使用、②晚上8點到早上7點不使用、③遊戲下載前需經過討論、④每項APP類別的使用時間為30到60分鐘,整體每天使用上限為4小時。
每個家庭,都可以討論出屬於自己家庭的3C常規,而更重要的是去「執行」,以及不定期的「檢核」。
在家庭會議中,也要同步決議違反常規的「結果」,我們家的是「邏輯結果」:因為違反常規表示沒有做到「自立」的三個目標,因此會暫停3C的使用權利,暫停的時間則依狀況再進行討論。
我們對於3C常規的檢核,來自於我們的「直覺」,當然直覺也是奠基於對孩子的瞭解。
前幾天粉圓媽忽然發現12歲綠豆的手機沒有在客廳充電,就順口問綠豆:「你的手機在哪?」綠豆說:「在我書包裡」,然後就進房間。這個行為已經觸發了我們的直覺。
昨晚睡覺前,粉圓媽又再次問綠豆:「客廳沒有看到你的手機」,綠豆先是不回答,我們就直覺不對勁了,堅持請綠豆把手機拿出來。綠豆平常都把手機放在隨身背包裡,因此他先到飯廳想把隨身背包拿進房間裡,我請綠豆出來,粉圓媽說:「不用再裝忙了,其實你的手機在床上,對嗎?」綠豆這才承認手機在床上。
由於APPLE系統可以記錄使用時間,因此我也讓綠豆瞭解,其實我是知道他有在晚上使用平板的。
接著就是陪伴孩子面對「邏輯結果」,不需動氣、不需覺得受傷、也不需要憐憫或同情,只需要「溫和且堅定」即可。
昨晚的事件分成三個層面:①違反3C使用常規、②無法使用手機對於學習的連鎖反應、③想要隱瞞說謊的信任危機。
第一個層面最簡單,因為就是失去了使用手機和平板的權利。
而由於綠豆參與的可能非學校中學班群,手機平板是必備工具,因此第二個層面就造成綠豆無法參加中學班群,經過討論後的決議是:綠豆會申請加入小學班群,並證明自己值得被信任。然而若無法通過申請,則就會轉出可能非學校,回到一般學校就讀。
最難的是第三個面向「信任危機」,我們認為信任是「雙向」的:我信任你、同時我值得被信任,你信任我、同時你值得被信任。
綠豆把手機帶進房間半夜使用,已經讓自己不值得被信任;而想要把背包拿進房間裝手機的動作,則代表綠豆不信任我們。
身為父母的我們,只能信任孩子,同時也要協助孩子成為可被信任的人。因此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討論,綠豆必須面對以下的邏輯結果:①基於彼此信任為前提的權利暫時被收回,因此現階段必須跟著父母,無法獨立行動、②個人的房間無法使用,需在公用空間生活,因此綠豆決定在客廳睡覺、③要重建自己的被信任度,因此需要記錄自己值得被信任的行為,數量為100個。當恢復信任度之後,即可再召開家庭會議討論恢復各項權利。
綠豆說:「真希望我沒有把手機帶進房間裡,晚上偷偷使用」,我說:「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發生,你只能活在當下、過好每個此時此刻,讓自己成為一個被信任的人。」
「邏輯結果」的使用時機,在於親子之間沒有存在著權力鬥爭,父母也願意說話算話、說到做到的前提之下,同時父母的內心不存在著「我要讓你知道教訓」的報復心態,而是藉由邏輯結果的發生,陪伴孩子有勇氣去面對和承擔。
現代的孩子多是聰明的,但若將智慧用錯地方,花在和父母爭權奪利、或是自欺欺人上,著實是一種浪費。
我相信此次3C危機以及延伸的信任危機,所需面對的邏輯結果、以及後續面對的經驗,將可以在下回綠豆產生「壞」念頭時,成為他的「警報器」,讓理性—而不是衝動—來主導他的行為。
https://jetinchao.poedu.org/12187/
遊戲 成 癮 解決方法 在 街總社區心理輔導隊- #GamingDisorder 電玩成癮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物並非唯一的治療方法。 ... 預約心理諮詢服務,了解更多有關成癮問題及解決辦法 ... 等;亦計劃走進校園和向社團推廣,讓教師、家長和學生了解到沉迷電玩遊戲的影響。 ... <看更多>
遊戲 成 癮 解決方法 在 1个月解决孩子游戏成瘾,只用了三个方法,建议家长仔细看完 的推薦與評價
家庭教育指导师Matt 1个月 解决 孩子 游戏成瘾 ,只用了三个 方法 ,建议家长仔细看完. ... <看更多>
遊戲 成 癮 解決方法 在 Re: [心得] 戒除電玩、手遊的方法- 看板stud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平日比較忙,希望沒有太晚發?
也回應一下A大精彩的分享,許多部份讓人感同身受
※ 引述《acbwanatha (小度)》之銘言:
: 我覺得成癮的感覺,就是大腦的某一塊會發炎,
: 就是久了,你沒餵它東西,
: 大腦會一直跟你要,變成固定時間要到網咖報到或是打開家裡電腦,
: 我有的時侯早上會賴床,
: 但是從來不會賴電動,很神奇。
非常同意!我也是!
其實我覺得這跟藥物上癮或煙癮許多方面都很相似
: 時間到就馬上照表操課。
: 後來發現到我們可以把這種成癮的感覺套在書本上面,
: 讀書也可以有那種等級提升感動,
: 背單字從4千到7千到托福就是一種等級上的提升,
: 看到考試分數增加,也會開心。
: 讀歷史像是在讀故事一樣,很人性化,也很有趣。
: 和數學題對戰,限制自已幾分鐘內答題也可以很刺激,
: 探索知識的奧妙,也不亞於沈溺在網路遊戲上面
我覺得可以把電玩的熱情也用在學習上很棒!
簡單來說,我們的教育平常對於書念不好是有很多責罰與負面壓力的
可能會上study版的本來對念書就有一定的成就感或熱情,所以成功戒電玩
但對某些人學習一直是挫折的代名詞 (也不一定是沒念好,而是周遭社會給的期待太高
所以無法從中獲得成就感,而從遊戲中獲得成就感就容易許多
這裡也聊一下我的作法,就是自己給自己成就感與興趣
成就感與興趣兩者不同,可說是extrinsic motivation(外在誘因)與
intrinsic motivation(內在誘因) 的差別。前者是對於現實中的目標使人努力學習
與解決問題,後者是對於事物本身的興趣讓人專研他並解決問題。
每個學習都有這兩個面向,以我的經驗來說雙管齊下是最好的,而且兩者常常相輔相成。
https://www.ted.com/talks/dan_pink_on_motivation?language=en
TED Talk, Daniel Pink談動機 右下按subtitle可選中文字幕
這部份如果對學習感到挫折的話,可以比較自己比之前進步了多少,注意學習的負面思惟
並以正面思維代替。積極的找出面對問題就可以克服無力感(因為看得到改善的可能)。
chessjim大的文章裡有不少這部分的說明。另外就是去找這一科中自己感興趣的點並
以此作為突破口督促自己學習
比方說:我喜歡可掌握的規律性,所以我欣賞數理的美好,因為它
呈現的世界規律而有序
我喜歡國文,讓我飽覽人生百貌以及古人怎麼回應他們所處的時代、人生的困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來打一下
遊戲成癮的徵兆:
1.當無法玩遊戲時,會有立即的憤怒與沮喪
2.當別人問你平常都在做甚麼,或是一天玩多久時,你會不想把真實的情況跟他們說
有意的把自己玩遊戲的時間在敘說時縮短
3.妳為了玩電玩,而不和朋友或家人出去。花在遊戲上的時間比和人相處多。
4.半夜常常醒來,睡眠品質不佳 (螢幕與長時間遊戲會影響睡眠)
5.當應該專注在其他事上時,內心卻一直想著遊戲
如果上述的情況跟你大致符合,那就是時候減低遊戲在你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了。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與生涯規劃、人際關係、自尊
(你會覺得你是一個無法控制自己的人,這種感覺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遊戲可能帶來的害處
要戒除電玩,我們首先要體會到它可能帶來的害處
並不是說電玩不好,它也有放鬆或社交功能,但是有沉迷的傾向時便很容易變成毒藥
1.個人衛生:懶得洗澡懶得洗衣,雖不臭亦不遠矣
2.人際關係:朋友約你約不出去,久了就不找了。為了電玩而吵架的情侶也不在少數
3.生理傷害:飲食不正常、睡眠障礙、肩頸痠痛、腕隧道症、視力退化
4.人生規劃:課業成績通常是最先受影響的,另外可以估算一下玩電玩的時間佔你整
天扣除睡眠的幾分之幾?如果把他們都灌注在其他事上我可以達成哪些目標?你會發現
你可能虛耗了非常多的光陰在這上面。
5.玩電玩讓人變暴力? 這部份很有爭議性,有可能電玩反而是幫助我們紓解內心的
憤怒(獸性?)需求,也有人提出那些產生暴力行為的人本身就有暴力特質所以才選擇
比較血腥的電玩,而不是玩電玩後才產生暴力行為。這裡我採保留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戒除方法
這邊我分成實際行動與內在心法
內在心法--對自己的信心喊話
不玩電玩的理由 / 給我一個認真生活的理由:
1. 我有更遠大的目標,我的人生值得認真的活
(建立一個入世的目標)
2. 電玩的成就無法帶到現實中,而且難以輔助其他領域的知識累積。而人生一旦錯過難
再來
(認清虛擬世界成就的不可轉換性)
3. 我有關心我的人,我想多花時間跟他們互動相處
(社交支持與心理支持)或者:我要離開電玩才可能交到好朋友、找到關心我的人
4. 認清想玩的原因其實是為逃避生活中的壓力、情緒低落、挫折,與無趣。可以尋求其
他方式,比如以運動來累積成就感,或是閱讀,或改玩不易上癮的遊戲,比如說扇貝
網便能輕鬆的寓教於樂
(關心自己、了解自己沉迷的原因並處理它)
5.剛開始幾天通常是最困難的。記取教訓,痛定思痛,加油吧!(要擺脫惡性循環、認清
自己與現實脫節的事實,一開始需要很大的決心)
我把以上五點放在桌面上提醒自己,也可以做成字條到處貼
外在行動
1.找一段長時間強迫自己脫離遊戲世界。可以是數日的旅行,或是把行程表排滿、參加
營隊。密集的約朋友。跨過"不玩好可惜"的階段
2.解除安裝、刪掉檔案,增加取得遊戲的困難度
3.找一個值得信任的家人或朋友跟他坦白,聊聊你的困難,讓他提供你心理支持
我的方法是完全不碰,因為我是無法每天"只玩一點點"的人,所以這對我來說是最
有效率的方法。如果只是想降低電玩時數而不是完全不碰,那就是要捨棄電玩裡的完美主
義 (每天都要打完預定進度之類的)常常提醒自己人生最想達成的是甚麼,相信一定會有
所進步的。
--
※ 編輯: Belieeve (88.105.125.179), 10/16/2015 17:50: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