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出書也是一種投資@文/陳泰源
【前言】
早期作家出書確實可以靠賣書賺錢,現在如果單單只靠版稅維生保證會餓死。但我仍鼓勵大家出書,因為從「投資」的角度,出書所獲得的效益遠超乎你的想像。
【當初怎麼會想出書?】
我從小並不愛讀書,作文分數也沒特別優秀,坦白說,我沒想過有一天我會當上作家。
學生時期,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做房仲後,我把寫日記轉換成「案件檢討」,無論租或售,失敗還是成交,只要有值得改進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感想,我就把它記錄起來,就這樣在無壓力的心態下一寫就是5年多,直到有一天……。
某次的聚會中,「包租公律師」蔡志雄(二哥)鼓勵我出書,認為我應該要把過去寫的文章重新整理、累積成冊。想想自己沒有經驗,雖然被講到心裡癢癢的卻也數度懷疑自己:我真的夠格嗎?……管它的,既然我本來就已經有足夠的文章量,根本就不需要「從無生有」,那就試看看吧!
【投稿,選擇出版社的過程】
我把書的內容整理好之後,投稿到許多家出版社,有一些出版社擺明要我自費,有一些願意跟我各負擔一半的費用,有的則是覺得我的文筆「有待加強」,過程中讓我數度受到打擊,有點患得患失,還好在朋友們的鼓勵下讓我有持續找尋伯樂的動力。
終於,有兩家出版社願意幫我免費出書:
S出版社:名聲響亮,是絕大多數的作家優先考量的品牌,朋友們聽到S與M兩家出版社時,幾乎都要我選S,但我後來沒有考慮,原因是S品牌旗下作家太多,行銷資源會被稀釋,加上我又是菜鳥作家肯定不會備受照顧,而且S的窗口表示,賣書本來就是靠作家自媒體去努力行銷。
另外關於我寫的內容,S的想法是直接「複製貼上」,並表示既然是寫給房仲業務員看的書,書名就直接從「自身」角度切入叫《房仲達人的千萬業務秘技》之類的吧!還說,工具書若能賣到3000~4000本左右,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M出版社:旗下作家們的專長幾乎都是以投資股票、基金為主,房地產領域似乎沒有?另外,M的行銷團隊給了我不錯的idea,建議我把買、賣雙方以及房東、房客這四個角色「分別該注意什麼?」補充進去,讓它成為「不只是房仲才需要看的書」。
包含書的命名《一眼看穿房仲賣屋手法●讓房仲為你賣命》也是從「消費者」的立場思考,過程中也花錢為書名做過民調。另外,M出版社還有月刊銷售於各大通路(例如便利商店),也能順便幫高調我的書。
經上述比較與考量之後,我決定選擇《Money錢》。
【出書所帶來的好處與延伸效應】
當今網紅風氣盛行!但你知道嗎?就算Youtuber也無法僅靠「百萬點閱率」溫飽,就跟作家無法靠賣書的版稅賺大錢一樣,但卻都可以藉此延伸許多超乎你預期的效應,以作家來說……↓
版稅:每賣1本書作者約賺30塊錢,實質所得縱然很勉強,卻也不無小補。
伴手禮:以前還很菜時,接到客戶的邀約我總是厚臉皮兩手空空去,近年有些歷練後,每次的拜訪,沒帶東西開始覺得好像失禮了,卻也傷腦筋不曉得該準備什麼才好?
自從出書以後再也不用煩惱,花錢買自己的書送人,不僅可以替自己增加銷售量,對客戶而言不僅加深印象,也能提升自己在客戶心目中的專業形象。
演講邀約:因為我是以「個人」名義而非「公司」出書,所以縱然當時我在「台灣房屋」仍然有許多不同品牌房仲公司(住商、中信、21世紀)的演講邀約(當然也不僅只有房地產相關產業的邀約)。除了有演講費可以賺還可以順便賣書,而在演講的過程中,除了累積自己的演講功力外,每次與觀眾的交流也都讓我又有新的啟發。
上廣播與電視節目:過去我只是一名時常接受記者訪問的「新聞咖」,出書後開始有了上廣播電台的機會,例如:夏林姐、羅際夫(基金姐夫)的邀約。也感謝掛名推薦、時任東森財經台節目製作處總監(隋)安德哥的牽線,讓我一度時常成為上談話性節目的受邀來賓,這些都是額外的知名度提升與通告費收入。
文筆大進化:不說大家肯定不知道,我人生第一本書的內容其實有被時任M副總編輯「潤飾過」,因此書中的文筆風格已不全然出自於我。這讓我想起投稿各家出版社時,有些窗口「很婉轉」地說我還差那麼一點點,原來「那一點點」指的就是文筆功力。
後來我做了一件事,我特地花時間將書裡的每一篇文章從頭到尾重新打字一遍,才發現原來我有待加強的地方究竟在哪裡,也才意識到過往我寫文章有個愛重複使用同義詞的毛病,漸漸修正後,我寫的文章廢話、贅詞變少了,這樣的進步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客戶出現:最經典的故事莫過於佼哥(黃子佼),當時佼哥主持一個益智節目叫《R U Game 大家一起來 2.0》,其中一集的來賓鎖定「剛出新書的作家」,而二哥(蔡志雄)接到通告後詢問得知還有多的名額於是推薦了我,就這樣因緣際會下認識了佼哥。
謝謝佼哥願意給努力的年輕人機會,不僅透過我買到房子,也將之前住的房子委託我賣掉,光是這2筆一買一賣的服務費,大幅加快了我還債的腳步。再次感謝佼哥與二哥,您們都是我生命中的大貴人!
【結語】
出書是許多人的夢想之一,但築夢必須踏實,絕對不能因此影響生活品質甚至負債,在糧草足夠的前提下追求夢想才是值得被鼓勵的事。畢竟現在的生態已不可能靠賣書維生,而在文章累積的過程中不僅得消耗大量精神,也要捨棄許多工作機會、運動健身、與家人陪伴的寶貴時間。
可是當你完成這嘔心瀝血之作時,如同懷胎十個月終於生下寶寶的母親們一樣內心無比感動,成就感無法言喻,快樂也能維持特別久,更是常人這輩子未必體驗過的經歷!
然而,隨著人類的閱讀習慣改變,紙本弱化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但若要做到「深度閱讀」,紙本地位依舊無法被取代,縱然書市已是夕陽產業,但需求永遠存在,何況,對現代作家而言,出書的重點已非只有賣書,而在其他的延伸效益。
最後,我只想藉此呼籲,現在書市不景氣,作家寫書很辛苦,賣你1本才賺30元,所以,拜託!千萬別叫作家送你書,這讓作家們聽到時內心可是會翻白眼給你看的喔!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8/200811.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80的網紅Chris嘎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嘎嘎潘俊佳#侯彥西#王宣 最讓人心碎的三個字, 不是太晚說出「我愛你」,不是來不及了才感覺「對不起」, 而是一切都無可挽回時無意識浮現心頭的──「都是我」。 每個男孩女孩,每對戀人,都不陌生的一句話,卻包含了百種心聲,敷衍推托到深刻懊悔,都是一樣的三個字。 從不耐煩的打發──「好,都是我,可以...
過往同義詞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呢篇嘢原先只打算寫完響Patreon貼就算,但有網友提到想睇,掙扎一輪之後都係決定公開出黎比大家睇。雖然係咁,但都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本Page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user?u=7173543 ;雖然無錢我一樣都會繼續寫,但有錢當然會寫得多d比心機d啦,尤其今時今日寫評論寫到我咁唔錫身,同玩命無分別……//
有網友點名叫我談談李登輝離世,其實我對台灣政治不熟,也不敢班門弄斧,只談一些親身的回憶。印象中開始關心台灣新聞嘅時間,大概就係1996年台海演習一年。當時每日新聞頭版就係講緊中共試射咗幾多發導彈,台海局勢點樣點樣嚴峻,一直到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橫渡台灣海峽,局勢先穩定下來。
當時我細個唔明白嘅係,李登輝當時選舉嘅最大對手,就係台灣領袖彭明敏,但共產黨軍演期間日日罵的,卻係國民黨的李登輝,這豈非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一直到我大個之後先明白,大人世界的政治,遠比我想像中複雜。
如今唔少香港人對李登輝推崇備至,這除了由於一種反共情意結之外,也是由於如今已能用較客觀的角度就他的一生志向作評價。但我可以說,由90年代中至2000年之間,香港人對李登輝是罵不絕口。一方面有人罵他反骨一手搞垮養育自己的國民黨,一方面有人說台灣的黑金政治風氣就是由李登輝敗壞。但罵得最犀利的,卻還是說他搞台獨、親日反中,是一名大漢奸。
尤其是當時網絡討論區剛剛興起,罵李登輝的人不會直呼其名,而總喜歡稱呼他的日本名字「岩里政男」,好像作為中國人(雖然李登輝並不在意這個身份)有一個日本別名是一種恥辱似的。雖然當時的香港人已不太喜歡共產黨,但他們卻更恨李登輝,認為全因他搞風搞雨才令兩岸之間不得安寧。會在香港網上討論區公開表示支持李登輝的不單是少數,還會被圍攻。
一直到2003年,劉慧卿在台灣舉行的研討會表示「支持台灣人民自決」,回到香港又堅拒表態支持「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結果被舖天蓋地的圍剿之餘,還要鮮少人會對她表示同情,當時的香港民情就是這麼一回事。
直到現在,李登輝在香港人、尤其是飯民支持者的心目中,又由「大漢奸」變成了「民主之父」,吹捧他如何促成台灣成為華人社會一個難得的民主政體,讚賞他的政治手腕如何精明,把迂腐的國民黨玩弄於股掌之間;更為台日親善關係費了極大心神。
然後我會想,無論是李登輝、還是支持李登輝理想的人,在廿多年前之所以會被批鬥,非因他們大奸大惡,而在於走得太前、看得太遠。平庸的大眾不了解這些有遠見者的苦心,不惜用盡最惡毒的方式來抹黑與詆譭──即使他們其實就是為了這班平庸大眾找尋出路。然後到了民智終於成長,過去的漢奸如今吹捧成英雄,過去那些出於愚昧的指責,自然如粉筆字般被抹去。
望落係咪熟口熟面?無錯,香港其實亦係不斷重覆相同嘅故事。當日被人猛打落水狗、話佢收共產黨錢嘅本土勇武派,一直間成為人人吹捧的英雄;過往攻擊傳統飯民就被視為分化撚,突然間黃碧雲、梁耀忠又有如攞正牌人人喊打。
仲記得焦土派曾被飯民黃屍嘲笑為白痴行徑嗎?如今人人開口埋口掛住「攬炒」二字,「加速」突然成為KOL與飯民支持者之間的潮語,其實通通都是「焦土」的同義詞,只是因為拒絕面對過去自己的愚昧,夾硬改個說法自欺欺人而已。
新近張崑陽提出探討「白票運動」的可行性,這不就是跟著過去焦土派的舊路行嗎?然後「黃標KOL」與一眾飯燈仔們,還要狡辯這是努力「加速」,搞初選35+導致政府大規模DQ後的新戰略,與盲目投白票絕不相同云云。好撚心你地啦:
1. 如果「白票運動」真係戰略選擇而唔係臨急抱佛腳抄人招數,點解唔響搞初選、提35+之前講定比大家聽,一旦失敗就會咁做?點解係去到自己友比人DQ哂先走去諗投白票?即係有機會就繼續跪,無機會就發爛渣?
2. 如果被DQ就係「白票運動」嘅前提,咁焦土派當日提倡焦土就係源於梁天琦、梁游等人被DQ後,對選舉制度完全失望提出嘅做法──點解我地先知先覺叫人投白票就係鬼就係收共產黨錢,你地後知後覺就係「形勢唔同」、「有備而戰」?咁係叫「輸打贏要」呀大佬!
3. 再退一萬步,我就當你班飯粉覺得而家時機係比較成熟,咁即係以前提倡「投白票」只係時機睇法上嘅分別,點解之前要比你地屈係鬼?認同投白票係無問題之前,係咪應該先向我地呢班焦土派前輩道歉先?
但當然,就正如我上面所講,廿幾年前響香港嘅李登輝支持者一樣,走在時代最前端並唔會令人佩服,反而只會令平庸嘅大眾惱羞成怒;就算日後佢地難得進步,亦唔會記得呢班「前輩」嘅先見之明,而只會扭曲事實,顛倒是非,繼續為自己嘅愚昧開脫。
過往同義詞 在 王中砥的「課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文為即將於7/10刊載於「銀髮資源網」之專文
(王中砥)
《所謂的代溝只是有待溝通,所謂的世代只是視線所及的地帶 -跨世代職場倫理與溝通技巧》
撰文者:高雄張老師心理學苑講師、心理師王中砥
被邀約寫這篇文章,且主編告知撰述方向時,內心感覺挺有意思的。
首先來定義世代(英語:generation)是指用來劃分時間與群體的名詞。本文所稱世代 指的是 Y 世代(Generation Y),又叫千禧世代(Millennials)一般指1980 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世代,就是指在某一段時期內出生的一批人群,他們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與探討的根基和影響力。在此範疇中,也有其相關的同義詞也在描述這個時期的世代特色,包括了:網路世代;或稱N世代(The Net Generation)和回聲潮世代(Echo Boomers,二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
20年前同樣主題的同一篇文章,訴求的對象是年紀較長(戰後嬰兒潮到 X 世代)的企業「主管們」,如何面對網路世代的年輕員工(80後、90 後),在大量湧入職場成為勞動力的主流後,不同世代對不同價值觀與職業觀念的差異彼此間如何溝通與互動。20年後類似的文章再度執筆,對象卻是一百八十度的翻轉。當年的「員工們」而今可能已經成為了「主管 們」或老闆;當年的「主管們」也許已退休或被退休,當重新再回到職場,角色卻可能已經轉換成了「員工們」,成了本文主訴的對象了。過去的「管理者」而今成了「被管理者」。這不是風水輪流轉的因果,而是高齡化社會下台灣勞動力市場與職場必然的趨勢與現象。
《N 世代衝撞》作者唐.泰普史考特(Don Tapscott)在書中羅列新世代 8 大特質:
1. 講究自由
2. 喜歡創新
3. 最愛「客製化」
4. 凡事都要好玩
5. 追求速度
6. 習慣協同合作
7. 注重誠信
8. 習慣查證
這些鮮明的世代特徵,也必然會成為新一代「管理者」的普遍印記。我們這麼問自己:「以上特徵我有幾項?我懂多少?」相信多數讀者都是陌生的!如果這是年輕世代的普遍特徵,我們作為新一代的被管理者,或許活不出他們這樣的特質,但可以藉由對這些特質的理解,去減少彼此的陌生與隔閡。在管理學上有這樣的四個字:
人 事 管 理
我們試著用一條線來連結:
1. 管—人,理—事,這是20 年前的管理模式。當年藉「管人」來「理事」。
2. 理—人,管—事,這是現在或許到未來的管理模式。用「理人」來「管事」。這「理」也包含著「理解」、「同理」、「理念」、「理性」、「整理」等。
我們可以這麼說:網路世代的年輕主管喜好自由,不喜歡過多的約束,相對來說,員工的自主管理與自律,可以減少他們管理的機會,以免影響他們的自由。或許正是該世代在「領導」與「管理」上不同於以往的思維,但恰恰有很多中高齡工作夥伴們「想被管」,或不自覺的「想去管」。
對於一位55歲以上的職場工作者而言,再入職場並不是件令人陌生的事,因為職場經驗豐富、早已習慣,可這些「思維」往往是「慣性的陌生」,也是中高齡再職者對新工作不適應的源頭。筆者常在課堂上讓學員玩一個猜拳遊戲,兩兩一組連續猜拳,這本是簡單不過的遊戲,但要求猜輸者要去拍打猜贏者,這遊戲規則的改變就讓遊戲的本身變得「卡卡 的」,因為我們太習慣贏的打人、輸的被打,當「思維」改變時,即使原有熟悉到不行的猜拳「行為」,都有些不習慣了,這就是需要再去適應的地方。
不管你的就業動機為何,求職的需求是什麼?伴隨著的都是既有的工作「經驗」與職業「慣性」,甚至求職的方向、職務與過往的相關性,都會隨著你的入職一起回歸職場。當在面對比較年輕的主管與企業主時,經常會有著一種「我走過的路比你多」的想法,這是首要改變的心態之一。
許多年輕的企業主向筆者反映過,很多中高齡以上的求職者,能力、專業度都不差,但經常會表現出倚老賣老,以一種過來人心態自居。先不管專業技能如何優異,這種態度往往成為人員相處與管理上的困擾。所以,對於各位有著身經百戰職場經歷的讀者而言,心態歸零是非常必要的修煉之一,這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卻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每次談到中高齡、銀髮族就業,就不得不談到一部經典電影《高年級實習生》。在電影裡勞勃狄尼諾所飾演的男主角班,就是一位懂得心態歸零的實習生。曾在過往職業經歷中擔任過高階主管的他,40年從基層做起的職場閱歷不可謂不豐富。但從他願意去擔任一位高年級實習生開始,就在心態上做好了調整。從錄製面試的影像,到開放、接納新事務的心態,讓他得以在網路公司與一群年齡差距二個世代的年輕人一起共事,不僅成功地扮演好他的本職,也成為老闆與員工心目中的好員工,後來甚至成為年輕老闆所倚重的經營諮詢顧問。這 其中除了「心態歸零」之外,「狀態一百」更是他獲得肯定的關鍵。
先撇開年齡不談,在職場中的倫理與態度,往往是一個人工作能否穩定的因素。這與怎樣的世代與時代並無關聯,而是職場中本就該有的認知與價值觀。定義一個好員工,學歷與專業度固然重要,職業能力與工作態度更是關鍵,更何況現在很多的工作與學歷並無太大關係,專業職能與態度面反倒是用人與留人的指標。
記得電影裡,年輕老闆對這位高年級實習生並無好感,甚至對這實習生計畫也不感興趣,甚至還一度想將他調離現職。但男主角依然很清晰自己的角色,該上班上班,該下班下班,在工作時間裡絕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即使老闆並未交付他做什麼,他也在等待,甚至主動詢問他要做什麼?當同事問他下班了為何不離開?他只輕描淡寫的說:「老闆沒離開,他又怎能離開?」這裡,筆者給大家「狀態一百」的具體建議就是「認份」。所謂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就是能「認清楚自己的本分」;而「當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鐘」更為重 要,也就是「認真於自己的本分」,這就是「認份」的意義與價值,更是職場中最為核心的 「執行力」,而非「執行例」。
當然,不同世代間本就有著屬於該世代的集體價值觀與世代現象,與其花大篇幅去著墨「世代差異」,不如用心去理解不同世代間本就有著不同與差異。人很容易在自我的認知當中期待他人的「認同」,當觀點無法認同時就會用「認知不同」、「價值觀差異」來合理化自己。事實上人與人間「理解」才是重點,我理解你與我的不同,但我不一定認同你,而理解本身已經可以讓關係靠近,至少不是彼此的緊張,而是互相的知悉。
「做好事就絕對不會做錯。」這是電影中一句十分振聾啟聵的話,幾乎已經涵蓋了職場中所有的核心價值。用大家熟悉的話來說,就是「做對的事」。當你做了對的事,會讓方向與效率提升;當你能「把事做對」,表示你有做事的方法與把事做好的心態。試想:有哪一位主管或老闆會雇用懶員工?即使是年輕世代的 BOSS也是一樣。
在此,再次把職場關鍵的九大核心職能羅列出來:
1. 團隊精神
2. 主動積極
3. 溝通協調
4. 工作熱忱
5. 負責任
6. 工作效率
7. 專業學習
8. 問題解決
9. 壓力忍受
這九大核心職能是跨越世代的,也是送給所有有心重返職場的銀髮工作大軍必須的裝備。
職場上沒有代溝,只有「有待溝通」的態度;職場上不分世代,只有「視線所及的地帶」。如果可以,把彼此的視界調校一下。你要的是一次華麗轉身的職場重返,不是去證明自己過去所擁有的輝煌職涯。如果重返會帶來更好的榮耀,那是生命的再一次揮灑。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能歸零,再老都是新手;能開放,多學都是本事。
過往同義詞 在 Chris嘎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嘎嘎潘俊佳#侯彥西#王宣
最讓人心碎的三個字,
不是太晚說出「我愛你」,不是來不及了才感覺「對不起」,
而是一切都無可挽回時無意識浮現心頭的──「都是我」。
每個男孩女孩,每對戀人,都不陌生的一句話,卻包含了百種心聲,敷衍推托到深刻懊悔,都是一樣的三個字。
從不耐煩的打發──「好,都是我,可以嗎?想怎樣?」
到只能吞回心裡──「都是我不好,回到以前好不好?」
曾經以為會一起走到盡頭
等到了那個盡頭,卻只有自己
最終也能說「都是我……」
以懊悔主觀角度出發,唱出埋藏在看似不經意中的深邃沉痛,
一旦遇見挽救機會或選擇道別的瞬間,寧願沉默甚至轉身逃走,
共有的過往有多美好,記憶就有多無法承受,而且,都是,自己的錯。
如果愛情是不斷發生的悲劇,而落幕的結局有個同義詞,
那只有這三個字可以完美詮釋……都是我。
致,後悔。
https://ffm.to/b3px0r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導演:潘俊佳/陳柏諺
製片:吳柏均/黃俐綾/劉羽軒
攝影:黃毓澍/楊家哲
燈光:馬銘財
美術:陳若宇
造型:李若男
調光:李旻蓤
剪接:潘俊佳
視覺特效:張靖君
字體設計:劉安倪/梁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詞:嘎嘎
曲:嘎嘎 . 賴以琳
編曲:嘎嘎
鼓:嘎嘎
貝斯:金毛
吉他:小豪+狸貓
鋼琴:瀑布&嚴爵@Song Design
弦樂:劉涵+耀宇
協力配唱製作:阿逸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tephen Ting”烏鴉”
弦樂/鼓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 狸貓 Tom lee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V Studio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新歌錄音室 New Song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Stephen Ting”烏鴉”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新歌錄音室 New Song Studi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我 I’m so sorry
曾經愛得很瘋狂 那時想你發慌 那時甜的誇張
都是我不好 無所謂的爭吵傷了又傷
曾經愛到很發狂 為何讓你受傷 為何選擇不放
但是我想逃 推開你的溫柔寂寞就好
我做錯太多 無法再重頭 後悔都給我 幸福讓你帶走
說了再多 不過都是我 自私胡鬧 讓你的淚水反覆的流
你離開我多久 心痛也多久
多麽想要 再見你對我開心的微笑 能不能再次擁抱
不要走掉 我和你一步一步到老
忘了是什麼時候 我們不再聯絡 各過各的生活
都是我不好 走到最後連再見都沒說
忘了你曾經說過 有人為我守候 有你陪伴就夠
都是我想逃 放下你的全部習慣就好
我錯了太多 你無法承受 後悔留給我 請你別再等我
說了再多 不過都是我 自私胡鬧 讓你的淚水反覆的流
妳離開了多久 心痛也多久
多麽想要 再看到珍惜你給的微笑 能不能再次機會
我會努力 讓從前快樂大於悲傷
我瘋了瘋 瘋了瘋 該怎麼做
我錯了錯 錯了錯 別離開我
這樣的選擇 都是我的錯 不想放手
我瘋了瘋 瘋了瘋 該怎麼做
我錯了錯 錯了錯 妳離開我
這樣的選擇 只要你好過
說了再多 不過都是我 自私胡鬧 讓你的淚水反覆的流
妳離開我多久 心痛也多久
多麽想要 再看到珍惜你給的微笑 讓所有快樂大於悲傷
#嘎嘎潘俊佳都是我
#潘俊佳
#都是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dJSLRnGkw0/hqdefault.jpg)
過往同義詞 在 Chris嘎嘎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讓人心碎的三個字,
不是太晚說出「我愛你」,不是來不及了才感覺「對不起」,
而是一切都無可挽回時無意識浮現心頭的──「都是我」。
--------------------------------------------------------
今年夏天八月的終結 午夜的開始
讓我們一起致.後悔。
--------------------------------------------------------
2019/8/31 am00:01
『都是我』 數位發行 準時上線
最讓人心碎的三個字,
不是太晚說出「我愛你」,不是來不及了才感覺「對不起」,
而是一切都無可挽回時無意識浮現心頭的──「都是我」。
--
每個男孩女孩,每對戀人,都不陌生的一句話,卻包含了百種心聲,敷衍推托到深刻懊悔,都是一樣的三個字。
--
從不耐煩的打發──「好,都是我,可以嗎?想怎樣?」
到只能吞回心裡──「都是我不好,回到以前好不好?」
曾經以為會一起走到盡頭
等到了那個盡頭,卻只有自己
最終也能說「都是我……」
以懊悔主觀角度出發,唱出埋藏在看似不經意中的深邃沉痛,
一旦遇見挽救機會或選擇道別的瞬間,寧願沉默甚至轉身逃走,
共有的過往有多美好,記憶就有多無法承受,而且,都是,自己的錯。
如果愛情是不斷發生的悲劇,而落幕的結局有個同義詞,
那只有這三個字可以完美詮釋……都是我。
致,後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我 I’m so sorry
詞:嘎嘎
曲:嘎嘎 . 賴以琳
編曲:嘎嘎
鼓:嘎嘎
貝斯:金毛
吉他:小豪+狸貓
鋼琴:瀑布&嚴爵@Song Design
弦樂:劉涵+耀宇
協力配唱製作:阿逸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tephen Ting”烏鴉”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新歌錄音室 New Song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Stephen Ting”烏鴉”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新歌錄音室 New Song Studio
--------------------------------------------------------------------------------------------------------------
曾經愛得很瘋狂 那時想你發慌 那時甜的誇張
都是我不好 無所謂的爭吵傷了又傷
曾經愛到很發狂 為何讓你受傷 為何選擇不放
但是我想逃 推開你的溫柔寂寞就好
我做錯太多 無法再重頭 後悔都給我 幸福讓你帶走
說了再多 不過都是我 自私胡鬧 讓你的淚水反覆的流
你離開我多久 心痛也多久
多麽想要 再見你對我開心的微笑 能不能再次擁抱
不要走掉 我和你一步一步到老
忘了是什麼時候 我們不再聯絡 各過各的生活
都是我不好 走到最後連再見都沒說
忘了你曾經說過 有人為我守候 有你陪伴就夠
都是我想逃 放下你的全部習慣就好
我錯了太多 你無法承受 後悔留給我 請你別再等我
說了再多 不過都是我 自私胡鬧 讓你的淚水反覆的流
妳離開了多久 心痛也多久
多麽想要 再看到珍惜你給的微笑 能不能再次機會
我會努力 讓從前快樂大於悲傷
我瘋了瘋 瘋了瘋 該怎麼做
我錯了錯 錯了錯 別離開我
這樣的選擇 都是我的錯 不想放手
我瘋了瘋 瘋了瘋 該怎麼做
我錯了錯 錯了錯 妳離開我
這樣的選擇 只要你好過
說了再多 不過都是我 自私胡鬧 讓你的淚水反覆的流
妳離開我多久 心痛也多久
多麽想要 再看到珍惜你給的微笑 讓所有快樂大於悲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M-hleR1wE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