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去年失落「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似乎仍不知醜,未見迹象能夠挽回聲譽,最新例子就是政府一意孤行「謀殺」加熱煙,欠理據、欠民意、欠手段,不但得失煙民,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恐淪國際笑柄。
拖拉逾兩年、禁售電子煙及加熱煙的《2019 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似乎殺入直路,香港政府如願以償「一刀切」,把兩者同時全禁。
香港向來號稱喜歡與國際接軌,對於這個議題,曾信誓旦旦表明會跟貼世衞標準,但根據世衞在今年 7 月發表的《世界衞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九次會議文本表明,加熱煙應被視為煙草製品規管,當中完全沒有要求全禁,然而香港政府卻選擇「一刀切」,絕對欠理據。
相比傳統煙,沒有數據顯示加熱煙對人體更有害,只管加熱煙,不管傳統煙,其實是一場悖論,既不是走原教旨主義,也不合乎經濟邏輯。
再者 9 月也有民意調查顯示,倘全禁加熱煙產品,九成用家稱重吸傳統煙,根本不可能幫助煙民戒煙,這再次顯示出政府的判斷欠缺判斷民意。
政府的盲點之形成,當然有「忠誠廢物」支持,主要是議題 9 月初取得突破性發展,撐禁「加熱煙」的,除了工聯會、新民黨,還有民建聯。
說穿了,現時立法會選舉將至,不少政棍也會間歇性「振夫綱」,走走健康形象,吸吸選票,好像當年的陳凱欣和鄭泳舜,也曾經以「健康大使」形象去投放廣告。
陳肇始 2019 年 2 月時相信修例可減吸煙率,2021 年就轉軚表示「未有實證去指出,若人不吸電子煙,就會轉吸傳統煙;若不吸食電子煙也會幫助他們戒煙」,絕對又是食衛局的另一個大笑話,反映政府施政手段之低。
到底只禁加熱煙、不禁傳統煙的原因是甚麼?如果擔心鼓吹未成年吸煙,而把加熱煙禁售,最終令煙民出現分離主義,走向地下化,更是適得其反,絕對施政失當。
一刀切禁加熱煙是笑話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E4%B8%80%E5%88%80%E5%88%87%E7%A6%81%E5%8A%A0%E7%86%B1%E7%85%99%E6%98%AF%E7%AC%91%E8%A9%B1
適得其反例子 在 妮啵NiB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懂權力在每個角色上發光
史丹佛MBA爆棚選修課,擊敗沒安全感、霸凌,讓自己被需要就能自信發揮影響力
作者|#黛博拉葛倫費德 Deborah Gruenfeld
譯者|#陳琇玲
類型|#商業理財 #自我成長
讀感|
《懂權力,在每個角色上發光》是一本在談論權力的專書,一開始就先以權力是什麼做解析,區分了人們對權力的迷思,以及事實上權力應該要怎麼去看待,才是正確的方向,其中提及↓
迷思:權力屬於個人;不是擁有,就是沒有。
真相:權力屬於社會;它隨所屬情境存在和喪失。(P31)
也就是權力並不屬於個人的。當一個人擁有權力時,是因為所處的環境賦予權力、是身邊人的認同與支持所賦予權力,權力是因各種不同的條件而成立,很可能地在某些情境下,權力也會消失或移轉。
「如果你走在前頭,卻沒有人追隨,那麼你只是在散步罷了。」P36
最近我又重新看了一遍#進擊的巨人,其實整部動畫的故事內容,也是因為權力而引發了每一次的事件,每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其原因,而這個原因往往都與自身有關聯,之所以有巨人出現,也是為了權力的鬥爭。『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如何掌握權力、運用權力,也是這本書所討論的一個重點,當我們擁有了權力,很容易會迷失初心,模糊了事實的焦點,但權力應該發揮的適得其所,才不枉權力賦予的意義。
書末也舉了一本書作為例子,也是我前陣子剛看完的書#蒼蠅王,內容是一群孩子處在一座無人島,如何建立規範、求生法則⋯等,在沒有大人陪伴的狀態下,孩子們如果要建立出秩序來共享資源,必定會推舉能夠帶領眾人的掌權人。如何決定權力應落入何人手中,又如何督導權力不被濫用,也是這本書會提到的觀點。在掌權的時候,應先制定一套制度,不以個人的利益為導向,為眾人的收穫努力,這樣的權力會比暴政更來得持久、長遠,於此同時也讓我想到#給予 一書所提出的互利互惠的關係,擁有權力之人應當保護自己、得利眾人。
最後,學會善用權力發揮影響力,當掌權者總是禁止他人擁有自由、禁止別人獲得利益,最大的可能就是適得其反,權力漸漸消失,不再有人信服,「當人們告訴自己不要做某件事情時,往往無意間會去做那件事情,因為只要想到『不要做某件事情』,就會自動激起去做那件事情的想法。」P253,就像是此時叫你不要想白熊,你的腦中立刻就會浮現白熊的模樣。
出版日期:2021/08/25
#妮啵閱讀 #妮啵手寫 #妮啵2021 #閱讀 #閱讀筆記 #好書推薦 #書籍推薦 #bookstagram
#天下雜誌 @bookcw1
#感謝天下雜誌邀約
#妮啵試讀
適得其反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能斷絕網路,至少不要過量】
(✒️ 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這才是我啊 )
#如果把網路上的東西看淡一點
#我們可能會過得更好一點
親子天下雜誌打來跟我討論,現在青少年過度使用社群媒體,造成的心理困擾。常見的問題除了影響人際、情緒和生活作息外,我想最主要的,就是會有一種不由自主被綁住的感覺,有點類似社群媒體成癮。我被問到:如果父母感覺孩子已經過度使用,該如何阻止或調整?
我第一個想法是,阻止得了嗎?
孩子已大,而且網路無所不在,我們能夠如何限制?而且,在限制的過程,恐怕造成更多衝突和不愉快,說不定適得其反。
專訪結束,我忍不住在想,這種有點類似網路成癮、手機成癮、社群成癮的狀況,只有在青少年身上嗎? 其實成年人也會有這種情形啊。這算不算是一種現代的文明病呢?那,我們要如何有限避免網路成癮呢?有可能嗎?
舉個例子,食品調味添加劑如此發達成熟,我們其實常常吃進去很多添加在食品當中的化學成分。為了讓食品更加美味,所以大多數美食中都有添加,飲料、零食、泡麵、茶飲、餅乾、而市面上早就大量資料告誡我們,食品添加物對身體有一定危害,但我們總是告訴自己【不要過量】就沒關係,只有少數的人會很有原則嚴格控制不吃添加物、不吃加工食品等。
網路是不是也是如此?
網路太發達、太重要,他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就像食品添加物,我們可能覺得適量就好,不要過度使用,就不會有傷害,但是甚麼叫做過量?有時候真的很難拿捏。
就像食品添加物一樣,我們其實無法隨手測量攝取的量,也不知道到底體內已經累積多少。這類潛在影響都是不知不覺累積。
#最喜歡舉例
#從食品添加物看網路用量
#不能杜絕沒關係
#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圖:pexels
文:許嬰寧心理師
#初和專欄
適得其反例子 在 Lifetube生命偶遇- 讚賞地雷2 : 「乖」和「叻」不是人人受落 ... 的推薦與評價
... 適得其反? 不如嘗試用例子一起探討,家長看到孩子安坐在位置上做功課,家長稱讚「你好叻啊!」孩子可能未能接受,一方面孩子不知道你形容的「叻」是指甚麼,另一方面他 ... ... <看更多>
適得其反例子 在 圍爐Star Talk·馮煒光|從西方例子看禁制「獨歌」不會影響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圍爐Star Talk·馮煒光|從西方 例子 看禁制「獨歌」不會影響言論自由. 11K ... 社區我有SAY EP8|垃圾徵費會否 適得其反 ? 增加宣傳並釐清責任誰屬. 圍爐 ... ... <看更多>
適得其反例子 在 看板Palmar_Drama - [心得] 適得其反的止戰之印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首先對於"止戰之印"這個設計
我覺得不能全怪罪到單一編劇頭上
畢竟這個設定很明顯的就是把前面霹靂數檔戲的各項主線支線
通通砍掉重練
不管是主線聖魔大戰的天佛原鄉和厲族也好 支線的五劍 魔皇一脈也好
止戰之印一蓋下去
每個角色不管先前的鋪陳如何通通reset
甚至連貌似未受到影響的中陰界 其實劇本也是大翻新
原本鉤心鬥角 爭權奪利的宮廷戲 變成了大家手牽手同心協力面對末日的戲碼
這麼大的劇情變動 我相信不是任一單一編劇能夠決定的
所以每每看到版上有人在討論究竟身為劇情總監的黃總知不知道現在的劇情
我個人猜測應該是不會不知道 也不會只因為在忙電影等其他理由而不管現在的劇情
這個強大到足以砍掉前面一堆設定的"止戰之印"其實就是最好的例子
回頭來說 這個止戰之印的出現 其實本身並不是件壞事
雖然印蓋下去之後劇情似乎不見起色
但別忘了 當初佛厲大戰 中陰界神人遊記 以及中原胤天皇朝等劇情
一樣是飽受批評 (或至少說在PTT上被罵到臭頭)
"止戰之印"的出現
我覺得反倒可以看成是 霹靂有聽到了戲迷的聲音 打算重新振作的一種象徵
因此才會出現大刀闊斧把之前戲迷不滿的人物設定和劇情幾乎是完全重新洗牌的戲碼
如果這樣來看 "止戰之印"的立意似乎是好的
但很可惜的 之後的劇情操作上和戲迷觀感有很大的反差
記得以前霹靂為了要衝人氣 會出現突然大收人氣角的一種手法
例如天罪前八集就是個例子 又或是開疆紀燕歸人戰六禍最後領便當等劇情
若從這個角色來看
止戰之印一蓋下去之後 其實也有這種趨勢
蘊果締魂 忌霞殤 鶴舟 鰲天等等 前幾檔的主要角色在短時間內一一領便當下台
再對照先前某編劇在自己部落格所說的
"就算天要收他 這一棒棒還是要我自己來打"
不難推測出霹靂在止戰之印蓋下去之後 的確有開始想振作衝人氣的趨勢
但諷刺的地方卻是 霹靂原本想利用以前收人氣角來刺激劇情的方式
配合了止戰之印蓋下後的新戲 卻造成了很糟的反效果
就以鶴舟來作例子好了
在忌霞殤被山厲雷厲打趴 改以鶴舟先生的身分復出
起先的劇情是不差的 包括在共仰瞻風點醒后無封 和假忌霞殤的應對等等
無奈接下來的劇情卻是全無鶴舟發揮的空間
首先 宿敵被編入中陰界神人遊記中 鶴舟未能入中陰界的故事裡
可以發揮的戲份舞台已經少了一半
(當然 就算鶴舟真的進入了中陰界 只怕也沒啥發展空間 看看那可憐的佛劍...)
接著 在中原線的故事中 很明顯力捧的角色是棋一和殊十二
所以拉出一堆掛著三教高層稱號的妖道角聯軍給胤天皇朝練等
加上鶴舟和棋一的編劇又非同一人
宿敵被拿出給神人電 中原又沒有可以讓他發揮的故事
鶴舟只好繼續坐冷板凳
好不容易編劇終於在五劍替鶴舟找到了一個主線中的位置和發展空間
殊不知一個止戰之印下去 鶴舟的戲份又沒了
這時就算要收掉他來衝角色 也只會讓人感到錯愕
因為這個角色只有著龐大的背景故事設定 卻什麼都還來不及做 就這樣退場了
然而若只是收掉角色 沒有這個止戰之印的設計
讓鶴舟在五劍對抗天厲之戰中搭上以往的舊模式
不管是如問天譴一般無腦斷後也好 像金子陵一樣重傷不治也好
甚至是和太一這樣因為擋不住殺招當場掛掉也好
相信在戲迷眼中 都會比失憶後被路人亂棒打死來得好
所以說 止戰之印這個設計的原先立意是好的
但沒有相對應的配套劇情和編劇功力 加上只是一昧套用舊的劇情操作模式
止戰之印只會造成更大的反效果而已
戲受到批評 並不是說只要將劇情全部砍掉就好
看不見主要的問題點 再多砍幾次仍是一樣
例如不久前的黑衣劍少 不是說寫壞了就說其實這只是個替身
又例如聖魔運動會 打了半天最後說其實這只是表面其實對聖魔大戰根本無關緊要
這樣多亂砍幾次的結果
只會累積讓戲迷覺得之前演的又白看的失望感而已
進而造成更多的反效果
主要的問題點在哪 小弟我沒這麼厲害 也不敢隨便大放厥詞
我只是覺得先前所提的鶴舟便是一個現在劇情問題中很經典的縮影
該發揮的正派角色沒故事可以發揮
忌霞殤如此 靖滄浪如此 憂患深也是如此
而原本該配對的反派宿敵也未能受到制裁
海蟾尊如此 貪穢如此 鰲天也是如此
現在檯面上無數的正道角色在失憶中不得其所
只能一邊被竄改記憶演出破格的戲路 苦苦等待著還記得的人出面拯救
而近期反派的角色 計謀 或陣法往往最後也只有一人能破
這導致了正道中無數個鶴舟 以及反派裡無數個海蟾尊的存在
小弟不才 認為這才是劇情的一大根本問題
最後 說這麼多 無非也只是希望能在看到精彩的霹靂布袋戲
儘管小弟已經停租霹靂 只是上來看看文字劇情 現在只租後天發行的天地風雲錄
但會讓小弟願意花時間寫這麼長的文章 目前為止也只有霹靂布袋戲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84.6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