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島民Q吉對抗便秘實錄 /
/ 追求暢快貓生的全面性改善 /
兩個多月前,Q吉因為三天沒便便被帶去看醫生,
一拍X光驚為天人,滿肚子大便像塞車一樣!!!
當天醫生確認不需由手術清除便便後,先依照指示進行三天灌腸療程,確認宿便都順利排出後,接下來進入日常保健整腸階段。
在確認飲食飲水都在足夠的狀態下,
我們分析了Q吉可能的便秘原因:
● 廢毛阻塞:
他們一家屬於毛量多又密的貓,這狀況我們幾年前就有發現,日常排毛粉一直都有給足夠。
● 腸胃蠕動慢:
這可能是便秘最大的原因!因為體質關係腸胃蠕動比較慢,即便有排毛粉中的纖維幫助,但便便在腸道停留太久水分被吸乾最終還是無法順利排出。
● 情緒緊迫:
Q吉是地盤性極強的貓,在公共空間時大部分精力都在監視別的公貓,即便島民大家都在睡覺他也不鬆懈。看醫生時也很容易緊張,需要預先服用類鎮靜的藥物舒緩情緒。
我們讀了許多資料也收集了各方貓友的建議後,以Q吉能順利排便為目標,認真做了飲食、保健品、生活型態的調整:
● 整腸保健品新加入 / 兩位選手如下:
(1) 貓腸樂,貓咪專用益生菌:
膠囊狀,需冷藏,一天一顆,嚴重時可以早晚各一顆,獸醫院專賣。Q吉很好餵藥,膠囊大小剛好適合貓咪入口,不習慣吞膠囊也可以灑在食物上使用。一個月下來,至少都可以兩天排便一次,比補充前改善許多,但有時還是不太順暢。
(2) 怪獸部落,OK益生菌 + 每日酵素:
兩款皆粉末狀,常溫,劑量依體重不同,也可以加在食物裡。Q吉無法接受食物被加東西,島主是加水用針筒餵,也確保都有吃進去!在測試前我們又進行一次灌腸,確保宿便都清乾淨後才知道哪種效果對Q吉最好!一樣使用一個月,期間每天都便便,有時是大量宿便,有時是幾顆在腸道較久的乾便便,但整體成效算最好的。
島主們也稍微對兩款商品的益生菌菌種做了點功課,貓腸樂成分比較針對調整體質、消化不良或腸炎,讓腸道變健康一併改善便秘或腹瀉問題。怪獸部落的益生菌裡有加入針對便秘問題的菌種,而每日酵素輔助吸收和代謝,這比較可能是Q吉對怪獸部落比較有感的原因。
● 排毛商品更換為油脂類:
水溶性纖維(如洋車前子)成分的排毛粉需要更多水份促進蠕動,當腸道沒有足夠的水很容易造成阻塞,所以我們改用有潤滑效果的油脂來替代。油脂使用人類食用的椰子油(島上剛好有醫生也認可),也可選擇礦物油、橄欖油、亞麻仁油等。貓島除了Q吉外,其他貓咪都還是使用水溶性纖維的排毛產品,但因腸胃蠕動正常並不會出現阻塞問題,反而排泄非常順暢~這就是必須針對不同狀態選擇產品的原因!
● 濕食再增加一餐:
本來一天一餐濕食增加到兩餐,最主要目的在於增加水分攝取,無法吃下那麼多濕食或喝下更多水的話,必要情況下也可以考慮用皮下點滴補充。
● 改善對其他公貓的緊迫情緒:
!!!整個計畫最難的部分,
如想要了解詳情歡迎敲碗另外寫一篇文!!!
Q吉是全島攻擊性最強的公貓,所以他們一家擁有自己的一間合室做為生活空間,但進到公共空間放風時,Q吉很容易進入緊戒狀態,甚至像胖虎一樣毆打其他島民。他警戒的對象都是跟他實力相當的公貓,像達吉他完全不在意,甚至可以分享自己的房間、食物,還幫達舔毛~
很多疾病的源頭都牽連著心理因素,醫生說一直處在警戒狀態的確也很容易造成腸道問題,這次Q吉腸道出狀況,也是讓整個貓島狀態再進化的契機。以往Q吉在公共空間時我們都會很關注他的動向,但其實很清楚這會讓貓更壓迫,所以兩位島主詳細擬定了一份Q吉放風規則,像是挑選適當放風時機、讓Q吉戴頭套增加暴衝時的阻力,誇張造型也讓島民快速察覺可以先避開、狀態好時浮誇的稱讚、在Q吉準備攻擊的時候轉移注意、關注他的情緒但不做太多干涉⋯⋯等等非常冗長。
就這樣每天不間斷、逐漸拉長放風時間,現在Q吉已經可以跟大家一起在公共空間打瞌睡了!雖然偶爾還是愛生氣很想當老大,但真的比以前好非常多!值得落淚 🥺
回溯著兩個月,反而有點感謝便秘的發生,讓島主有機會更仔細去觀察Q吉的需求與不足,而做出更全面的改善,
現在的Q吉已經進化成Q吉2.0了!也希望正經歷相同問題的家長,可以找到最適合的改善方式!
我們仍持續在幫Q吉最各方面的微調,
希望一切都能越來越好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林子民中医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失眠怎么办 | 失眠看中医 很多人都有試過失眠,有些人是偶爾的失眠,而有些人卻是長期的失眠。 心理學家指出80%的人失眠都是由於心事所造成的,很多失眠都是因為工作、 學習、家庭、 人際方面出現的原因所導致的。除了心理和環境因素以外,某些疾病比如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症、貧血等也能導致失眠。...
適當轉移效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內在指令/外在指令是什麼? 哪個好?】
老師/教練,有時也稱為 Instructor。
Instruct代表引導,而身為一個動作引導者,就是引導學生在空間中做出各種動作。有的會說是cue下指令。
但你有想過,引導的指令還有分類嗎?
#內在指令 #外在指令
不管是瑜伽界還是健身界,如果你有看過一些指導學的文獻研究,一般來說引導的指令分兩種。
內在指令 Internal cue
內在指令是指在練習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上,手腳的擺位,關節的動作,甚至用力的方向等等。
例如:
肩胛骨左右分開
大腿外旋外轉
腹部前側有控制的拉長
臀腿出力把腳拉起
上臂外旋
屈髖90度
外在指令 External cue
相較之下,外在指令是在練習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以外的環境或物體上當做參考。例如教室的方位,門的方向,天花板,地板,有輔具的話就是瑜伽磚,瑜伽繩或是健身的舉重槓等等。
例如:
胸口推遠離地板
膝蓋推磚塊
胸口指向天花板
腳往後踢向牆壁
把槓折斷
坐向後方的箱子
#各自的好處
一些以運動員為對象的研究表示,內在指令有助於改善所謂的“神經肌肉連接”,進而增加對肌肉的神經驅動。
在健身訓練中,這可能會對肌肥大有幫助。因為當肌肉中更多的肌纖維處於活化狀態時,可以刺激額外的肌肉生長。因此,當肌肉增長是目標時,內在指令可能特別有用(註:但補充有說也有沒明顯效果的案例)。
但回到運動或動作訓練時,內在指令也可能產生較低效率的運動模式。
概念是當我們聽到內在指令時,我們的注意力會被引導到我們的身體上,而忽略了環境的因素,實際上也會干擾我們的神經系統本能反射性進行的自動協調。
換句話說,就是當目前的練習或運動是目標導向的時候,外在指令有機會幫助我們在下意識的狀態中完成更好的成果。
所以會發現大部分的研究文獻都會說,外在指令比內在指令好。
#學習新動作
但針對學習新動作,又是如何呢?
一般來說,內在指令有助於有意識地覺察身體,外在指令將注意力從身體上轉移到外在的環境上。因此,內在指令因此可以增強學習的能力,而針對已經熟悉的動作,外在指令也許更恰當,因為它可以變成自動化模式。
然而,動作教育家 Jenn Pilotti 卻表示:這兩種指令都有助於學習新動作。
研究實際上支持內在和外在指令的混合可能是最有益的。
一般來說,處於學習認知階段的人會從更多內在的指令中受益。一旦他們進入聯想階段,外在指令往往更有效。有趣的是,研究顯示在特定模式或運動技能方面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在自己探索運動時通常會使用內在指令。
這一切只是代表單一的指令方式,不一定更適合學習。
It depends 視情況而定!
#回到瑜伽
我們不妨先問,目的性是唯一要關注的事嗎?
上課也有跟同學分享過,在瑜伽練習中,內在的指令,包含細微關節肌肉的動作等等是有幫助的,因為它讓我們有機會產生更多的連結與覺知,強化本體感覺,對動作的學習長遠來看是絕對必要的,而把專注力拉回當下的自己身上,也是一種正念的練習。
但同時,外在指令在瑜伽練習中也依然很有幫助,特別是針對一開始本體感覺還不是非常好的時候,外在的指令也許可以幫助增加內在的連結。
所以,在相對速度慢的基礎練習,我們可以運用內在指令去學習本體感覺的建立,抑或是用外在指令達到一樣的效果。
而在速度節奏較快的流動練習中,當然外在指令相對更明確易懂,但在情況允許或是針對已經熟悉的序列,重新加入內在指令的練習也不失為深入練習的好方法。
瑜伽的練習強調平衡合一,去二元性,所以即使在引導用語跟指令,也許我們也可以學習像太極一般,在最適當的時候,使用最佳內在外在指令的搭配,才是讓練習在身心上都能達到最大益處的不二法門吧。
覺得文章有幫助,歡迎分享轉錄tag我,大家的支持是持續產出的動力。
(部分資料參考自以下文章)
REF: Jenni Rawlings, “What’s the Best Way to Cue Movement in Yoga?”
#Cue #cueing #指令
#動作學習 #動作控制
#教學隨記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syogalife
適當轉移效果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長輩聽不清楚,配戴助聽器要注意什麼❓耳鼻喉科醫師告訴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患有聽覺損失人口約超過5%,其中65歲以上長者聽覺受損的比例更高達1/3!
從工作、人際關係到情緒健康,嚴重的聽力損失會對生活帶來重大影響,此外,許多研究也發現老年人聽力缺失若未經治療,將和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型癡呆症的風險增加相關。不過,只要透過配戴助聽器或適當治療,仍然可以維持一定的聽力、參與對話,有助預防認知功能的下降。
⭕生理退化、接觸噪音,都會讓聽力退化
老年聽力障礙又稱「老年性重聽」,是因年齡增長而產生的生理退化現象,大多是感音性、神經性聽力障礙,其中對高頻聲音的聽力變差是常見症狀。也就是說,假如我們為了讓長輩聽清楚而提高聲音說話,聲音變得較尖較細時,長輩反而更難聽得清楚。
老人家的聽力除了會受到聽神經和耳蝸退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和他們腦部的語音辨識力比較差也有關係。比方說,可能會出現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懂內容,這時不僅牽涉到聽覺神經,也與大腦中樞的辨識能力密切相關。
隨著年紀逐漸增長,聽力便隨之退化的原因,目前醫界歸納出內在和外在兩大因素。
✅老化原本就是自然的生理趨勢,然而有些人退化速度快、有些人退化速度比較慢,目前認為是" 遺傳基因"
的影響所致。不過,單純因老化引發的聽力障礙的情況並不多,老年性聽力障礙大多與外在因素有關。
✅外在因素包括娛樂、職業性與一般環境噪音,例如演唱會、職場噪音、造勢晚會等,都會讓耳朵受到傷害的機率跟著變高。
此外,假使長輩有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聽神經瘤或病毒感染造成內耳發炎,或者是服用了耳毒性藥物,也會加重聽力的惡化。
⭕避免聽力損傷惡化,留意5大警訊
當銀髮族聽力下降到某種程度,一般來說是中度以上、聽力損失高於40分貝的人,就需要搭配助聽器來延緩聽力退化的狀況。然而,臨床上卻碰到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配戴助聽器,提醒家中長者若有以下情況,應盡快尋求耳鼻喉專科醫師的診斷
評估。若確認聽力變差是因退化造成,就要認真考慮配戴助聽器來改善生活品質。
1. 與人溝通時常發生困難
2. 經常請人重複說話內容
3. 看電視機或聽音樂時,音量很大聲
4. 常常聽錯話,造成誤會
5. 因聽力關係已對社交、生活造成影響
除了上述日常生活中可發現的徵兆之外,有疑慮的人也可以透過「線上聽覺自評問卷
(https://goo.gl/forms/gE0qOvVFyMhewQTk2)進行初步的聽力篩檢。
⭕選購助聽器前,耳朵及聽力檢查不可少
當家中年長的父母有聽不清楚的困擾時,先別急著購買助聽器!建議第一步必須先前往具備" 聽力檢查項目"的耳鼻喉科門診就醫,接受耳部的檢查以排除耳垢填塞、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積水等疾病導致的聽力損失;並從聽力檢查進一步判斷是屬於傳導性聽損或是感音神經性聽損。
透過聽力檢測,不僅能得知聽力損失的程度,對於選配合適的助聽器更是一項最重要的依據。由於現在的助聽器大多為數位式設計,需根據患者的聽力損失圖形和損失程度,透電腦軟體將數據輸入到助聽器內。這樣一來,助聽器才能因應不同患者的個人狀態,給予客製化的調整。所以挑選助聽器之前,務必先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並取得聽力檢查圖。
⭕第一次配戴助聽器,良好適應的4個技巧
助聽器是一種戴在耳朵裡的小型電子設備,它能將聲音擴大使其更響亮、更清晰,幫助聽力缺失的人聽見;但無法讓已經受損的聽力恢復正常,也不能原本健全的耳朵功能。因此,呼籲不要對助聽器有過多的期待,以為只要配戴上去就可以回到年輕時的聽力水準。
除此之外,就算是功能頂級的助聽器,剛開始配戴可能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助聽器和它所傳輸的各種聲音,所以要有耐心讓自己慢慢習慣,直到可以舒適地配戴助聽器為止。
以下是幾個適應助聽器的小技巧:
1. 早期先短時間配戴,習慣之後再逐漸加長配戴的時間。
2. 先從安靜的環境開始使用,待適應變化後再逐漸轉移到餐廳、賣場等嘈雜的環境。
3. 不妨多試驗幾次,找出助聽器在何時、何地、什麼情況下和自己最適合,能達到最佳的助聽效果。
4. 若有任何問題或疑慮,應加以記錄,最好能將你在不同環境中配戴助聽器的經歷寫下來,後續可以讓驗配師進行必要的調整。
配戴助聽器後通常還需要多次的微調,所以記得要挑選一家可以提供全方位檢查與規劃、助聽器樣品種類齊全,且售後服務良好的助聽器公司,才能真正提供保障!
⭕「蛤?」配戴助聽器後,為何還是有聽沒有懂?
助聽器可以把聲音擴大,但同時也會放大背景噪音,所以建議可選擇配有「抑制噪音功能」的助聽器,效果較佳。如果出現配戴助聽器突然有效果不佳問題時,應回到助聽器公司檢測助聽器的功能是否正常;若助聽器正常,則應尋求耳鼻喉科醫師的協助,檢視使用者是否有聽力下降的狀況。
另外,有些長輩「雖聽到聲音,卻有聽沒到」,還有一種原因是聽損時期拖得太久或因為老化之故,造成大腦的語言辨識能力變差。儘管助聽器可以將環境中的聲音放大並傳送到耳膜上,但是無法改善大腦的語言辨識功能,此時應配合專業人員的指導,進行語言辨識能力的復健,以逐漸改善溝通。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正確配戴助聽器,不但不會傷害聽力,還可以在持續帶給腦部語言刺激之下,減緩銀髮族退化的速度。要注意的是,助聽器屬於醫療器材,應在耳鼻喉科醫師及專業聽力中心的協助下選配,要是使用效果不佳,既傷了荷包,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聽力損傷喔!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台中耳鼻喉
#每周三午診跟周五早診有聽力檢查
適當轉移效果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失眠怎么办 | 失眠看中医
很多人都有試過失眠,有些人是偶爾的失眠,而有些人卻是長期的失眠。
心理學家指出80%的人失眠都是由於心事所造成的,很多失眠都是因為工作、 學習、家庭、 人際方面出現的原因所導致的。除了心理和環境因素以外,某些疾病比如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症、貧血等也能導致失眠。
失眠的人可以通過中醫方藥及針灸來調理治療失眠的問題,中醫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來辨證分型,給予不同的方藥來調整;針灸的效果也都是很明顯的,臨床上主要針灸的穴位有神門、安眠、百會、四神聰、三陰交、內關等。
除了求助醫生,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緩解失眠。遇到焦慮的情緒,要適當的轉移注意力,適量的做一些運動來排解;在睡眠方面,我們也應該要養成早睡早起、按時睡覺及起床的習慣;晚飯後不喝茶及含酒精的飲料,並養成睡前不看手機的好習慣。
章節
0:00 失眠序幕
0:20 失眠概況及原因
1:12 如果一直睡不着,应该怎么办呢?
1:55 还有什么原因会造成失眠?
2:12 失眠的人可以通过中药及针灸来治疗失眠的困扰
2:33 针灸或按摩治疗失眠的具体穴道
2:47 其他帮助睡眠的方法
追踪更多的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ntzemin/
合作邀请 ➡︎ [email protected]
或 whatsapp ➡︎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60169175256
BGM:
Song: Marin Hoxha - Battlefield (feat. Rachel Leycroft)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HJvQ9uApTZc
#林子民中医师 #失眠 #陈宇慧中医师 #健康 #養生

適當轉移效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巷子口的賈伯斯!點時成金的秘密」介紹
訪問作者: 邢憲生
內容簡介:
1個故事串聯出1條消費黃金曲線
「排隊」行銷學的人間劇場
-排隊人潮代表的某種心理飢餓感受
若說「時間就是金錢」,那麼如何主動投入,
用心探索並了解客戶願意花時間等待的真正需求及動機,
對企業的成功銷售與提供的周到服務就格外顯得重要,
在故事中,心灰意冷、受到挫折的營銷人員艾文因為銷售同事詹姆士的強力推薦,而決定蹺班去排隊購買位於巷子口的炭烤紅豆餅。雖然他認為紅豆餅的味道嚐起來並不特別,不過艾文對於那些一起排隊的客人卻印象深刻。在等待中,艾文察覺到這些跟自己有著同樣目的的人,對於長時間的等待似乎毫不在意;感覺上,花時間買紅豆餅好像是他們生活中一項必要的任務。但是區區一個紅豆餅有什麼了不起的,會吸引顧客樂此不疲?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下,艾文想辦法和擺攤的紅豆餅老人有了面對面地接觸。在後續的幾次請益及思考過程中,艾文和同事詹姆士逐漸地領悟到,影響客戶購買慾望的關鍵不但不是混沌不明,而且是可以被預測的。藉由相互的腦力激盪,他們不但延伸了傳統的「價格 vs. 需求」曲線至全方位的價值關連系統,而且更將老人累積多年的銷售心法整理成一個簡單的「紅豆餅時間價值方程式」;一個讓老人的小攤子長年有著大批人潮排隊的秘密武器。
透過實際的操作,艾文他們發現,這些概念不但可以用在B-to-B或B-to-C產品或服務的訴求、定位、與銷售上,對於許多想創業的人在選擇定位與適當的推廣手法時,也有著關鍵的效果。事實上,藉由熟悉概念中的原則,人們可以輕易地判斷出,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有可能造成排隊的人潮。而這些想法與原則,其實早就是許多成功企業人士的不傳之密…。
從事銷售行業,如何在競爭市場中找尋自己的定位……?
其實不需要重大改變,只需注意幾個心態的轉移與技術的複製。
你將發現,成功行銷其實有軌跡可循!
你是否總覺得業績難以提升,對行銷工作失去了熱情與夢想,卻又不知何去何從?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小吃攤發跡故事,讓你徹底釐清「需求vs.價值」間的奇妙互動。從一篇篇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對話中,你將擷取到最寶貴的黃金行銷術……
作者簡介:邢憲生
企業及職涯資深導師/「陀飛輪」法則及系統創想者
美國桑德博全球管理學院(Thunderbird School of Global Management at ASU)名列《管理雜誌》華人500大講師,並在兩岸三地及新加坡等超過300家以上的公司行號、政府機關、及中/高等學府,以中、英文授課及演講。目前為亞柏顧問創辦人及標竿學院資深顧問,國立宜蘭大學兼任教授,經濟日報「管理陀飛輪」的專欄作家,以及復興廣播電台「我的人生,我決定!」節目與談人。
曾任職於哈佛企管顧問、台灣積體電路、南亞科技、美商Cypress Semiconductor台灣分公司、美商LSI Logic、美商Paradigm Technology、美商Sierra Semiconductor、美商IDT, 等各大跨國高科技公司,並在行銷業務、生產製造、客服、企業發展、產品應用、研發、品管等不同的領域,擔任過各式管理職務。主要專長在發想領導、溝通、職涯、銷售、家庭與個人成長等相關議題,並講授管理/領導、溝通、培訓、團隊協作、行銷、及個人成長等課程。相信透過適當的引導,每一個人都能樂在職涯與人生。
作者簡介:丁肇玢
從理工背景的工程師出發, 到持續探索自己是否具備銷售及經營的才能, 在從事十多年研發工程師的工作後,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 轉換跑道至銷售及行銷的職業生涯。 也由此工作的轉換, 證明自己具有在業務行銷方面的人格特質及能力, 也找到人生新的方向。
在從事十多年銷售及管理的工作後, 又有了新的人生目標, 那就是想將多年累積銷售及管理的經驗散播給有志於銷售職涯的年輕一代, 使他們的生活更充實, 將來也會有回饋社會之心。
作者粉絲頁: 邢男說-憲生說法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適當轉移效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酥皮材料:
「水油皮」
低筋粉80克
牛油10克
冷水50-55克
「油酥」
高筋粉 50克
牛油125克
幼鹽 1/8茶匙
*(牛油為LESCURE藍絲可發酵牛油)
其他材料:
砂糖 60克
高筋粉 適量
【所需工具】
擀麵棍、膠刮刀、牛油紙、保鮮紙、大小烤盤
【做法】
1) 「油酥」:工作枱面倒入高筋粉及鹽拌勻,放上冰涼牛油並沾上麵粉,用掌心把牛油及麵粉壓拌至混合,完成後墊上牛油紙,壓成扁平片狀後放入冰箱冷凍至硬(約半小時)
2) 「水油皮」:低筋粉加牛油搓勻,加入冷水混合成糰即可,避免起筋。墊上牛油紙並壓成片狀,比油酥稍大一點便可,放入冰箱冷藏至稍硬使用(半小時內)。
3) 取出「油酥」及「水油皮」,撕去牛油紙。工作枱面撒手粉,放上「水油皮」,用麵棍稍微擀薄擀長,剛好包裹住「油酥」並封好,再撒上手粉,用擀麵棍把麵皮輕敲,使兩者更緊貼,方便之後擀開。
小貼士:水油皮太硬可於室溫放置數分鐘才擀開
重要提示:
‧麵皮盡量保持冰涼狀態,每次擀開時,要確定底部不要黏在工作枱。
‧麵皮每次擀成長方形的尺寸約20x40cm。建議以撐開的手掌為例:2掌x1掌作為估算的長寬度。
‧摺疊後每次擀長的方向,不能在摺疊位的兩邊,除了易起氣泡,更易擀破麵皮
‧並非每次摺疊後都需要鬆弛,應根據麵皮的狀態來決定。
4) 第一折:工作枱撒手粉,把麵皮擀成長方形後,劃分成4等分,把兩端往內摺1/4,然後對摺(即為4摺法),稍微用手壓平。
5) 第二折:撒手粉再把麵皮擀長,這次劃分成3等分,把一端往內摺1/3,再把另一端對摺(即為3摺法),稍微壓平,用保鮮紙包好並放雪櫃冷藏鬆弛15-30分鐘。
6) 第三折:工作枱面撒上手粉,取出冰涼麵皮,把麵皮擀長並以4摺法完成此折。稍微壓平及擀開麵皮冷藏鬆弛30分鐘便完成,可用於製作不同的酥皮食品。
【蝴蝶酥做法】
7) 完成第三折後,若牛油沒有融化迹象,可繼續進行。工作枱面撒上大量砂糖,以便酥皮底面都沾上,用擀麵棍擀成長方形(20x40cm),較黏的位置需補撒砂糖。
8) 沿着長邊,把酥皮從兩邊分別向中間摺一摺,但中間稍留空隙,最後對摺成長條形,輕輕壓實。方便轉移,把長條切成兩段,並放在鋪紙的烤盤內,冷藏30分鐘再行分切。
9) 預熱焗爐200℃-20分鐘,上下火,中層放烤架。
10) 把雪硬的酥皮切成1cm厚的小塊,其中一面沾上砂糖,然後把沾砂糖的一面朝上,3倍間隔排放入不沾烤盤,最後在每片V形尖端位用手輕捏。
小貼士:焗爐前,酥皮以冰冷的狀態為宜,油脂過軟會影響膨脹效果的。
11) 放入焗爐烤15-20分鐘至表面微金黃色。可按需要於後半段把烤盤調頭,或翻轉蝴蝶酥再烤至上色均勻。
12) 烤好後取出放涼,避免受潮,冷卻後需入盒儲存。
【備注】
1. 酥皮或稱千層酥(Puff Pastry)
麵皮包裹牛油後,經過多次摺疊,就能構成有層次的組織,摺疊次數愈多,層次就會愈多,但膨脹力會相對減弱。相反,摺疊的次數太少,酥的層次相對 亦較為鬆散及粗糙。今次的蝴蝶酥摺疊次數為:4-3-4折,成品能有較理想的層次外,製作上亦較省時。(按需要可改折成4-4-4或4-3-4-4)。
2. 配方比例:高筋麵粉的使用可使酥皮更酥脆,但用量不宜多,原因是酥皮在烘焙過程,筋度愈高膨脹幅度會變大,層次變得蓬鬆,最終影響外形甚至變形。
3. 中式酥皮主要分為兩部分:「油酥」和「水油皮」。「水油皮」亦叫作水皮或油皮,材料內容基本一樣。
4. 酥皮無論製作或烘焙前都要保持適當的硬度,特別是過軟時表示牛油開始融化,因而影響烘焙的膨脹力,需要放回雪櫃雪硬才可烘焙。
5. 摺疊後的蝴蝶酥皮,由於已沾糖,易融化出水,必須即日使用,或放冰箱冷凍,切片前需預先放雪櫃解凍。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