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川拜」之爭的幾點觀察:
現實的美國「川拜之爭」,比追劇還要刺激;但是,隨著拜登家族醜聞案件曝光之後,個人有些觀察想法,分享底下(文長慎入):
1️⃣ 兩種「亡國感」之爭?
這次精彩絕倫的美國川拜之爭,似乎是可以用「兩種亡國感」的類型來貼近。台灣每一次選舉,其實也有兩種亡國感的氛圍:一種台灣藍丁黨國每次都覺得只要內建本土台灣的民進黨當選,他們那種虛幻的「種花冥國」就會亡。另一種類型的亡國感,就是2018年年底紅色況味的「韓流」從攻克高雄市長之後,準備在中共護持之下奪得2020總統之位,進而可能把台灣帶向中國懷裡而招致滅頂亡台的悲劇。
以上台灣內部這兩種亡國感,前者是自己幻想與黨國腦殘藍丁情感作祟而生的;第二種亡國感,則是真確會發生的。類似的道理,在我看來,美國此次「川拜」之爭背後,其實也有類似台灣「兩種亡國感」的途徑來貼近捕捉。
美國此次大選,與其說是「川拜」之爭,不如說是「喜愛川普vs. 討厭川普」之爭。這種喜愛與討厭的兩種情緒之間,「厭川症」者背後有著一種不知哪來的「亡國感」感覺。換言之,這類「厭川症」者認為川普連任,美國就不再美國,它們想要的美國可能會「亡」。
這類人的情緒,在我看來,其實是川普這位非典型的政治人物所產生對當前「秩序」或所謂「建制」(establishment)(包含著大家理所當然化的『政治正確』,並基於此而來的一切所謂進步政策)的顛覆效果所致。因此,川普顛覆的既有「建制」,含括著很多共存矛盾的方方面面,所以川普真的是有一種「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霸氣或者鴨霸。是故,很多美歐進步人士討厭川普,甚至認為川普當選的話,他們所期待的那個「進步」的美國,就會進一步退步與保守而亡國。這是第一種「亡國感」情緒。
但是,必須要指出的是,川普許多不如自由派意願的政策主張來架構的美國,其實並不會讓美國亡國,會亡的或許只是它們期待的所謂「進步」沒有實現罷了。可是,問題是,美國的三權分立與第四權媒體的民主架構還在,只要讓更多人信服這套「進步」是值得追求的,並用選票來拱出代理人上台即可。
然而,還有一種「亡國感」,只是鮮少美國人感知;這一種類型的「亡國感」,其實真的會讓美國不再是美國。這個「亡國感」是在拜登家族「通共門」的醜聞事件之後,拜登跟民主黨一直宣稱這是俄羅斯泡製的假新聞攻擊。然而,隨著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的打臉,證明這些文件為真之後,事實上拜登到底有沒有「通共」,有沒有被中共給「藍金黃」,抑或真的在中國有龐大業外利益,是非常嚴肅的議題。拜登是即將攻取大位之人,如果拜登以及美國傳統主流媒體一直不願意針對這個「通共門」醜聞疑慮進行徹底的澄清,那美國的總統會不會是中共可控的傀儡代理人,真的牽涉到美國到底還是不是「美國」,抑或只是仰中共習大大鼻息的傀儡代理人呢?
紅色「韓流」崛起讓台灣人民驚覺,紅色代理人真的有可能利用「民主」的方式,來奪取台灣的,並應證了韓流席捲高雄之後,中共習大大在2018年12月18號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講話中談到的:「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與主動權」,而讓台灣瀰漫在主權淪亡的恐懼焦慮之下。同樣的,如果拜登不澄清其個人與中國的利益夾纏糾葛,並在「討厭川普」討厭到失去理智的狀態下拱上拜登,在才經歷過一場「亡國感」焦慮的台灣人民眼中,美國真的會步上「慢性亡國」的道路哩。
2️⃣ 拜登家族醜聞疑雲美國:美式民主早已經崩壞?
拜登家族醜聞之後,美國傳統主流媒體的袒護與迴避,再加上那些網路科技社群平台巨頭的「言論審查」,以及美國司法機關的消極,在在讓人懷疑美國民主組構的重要部件早已經「失靈」或自我閹割囉。
事實上,拜登與民主黨一直把這一系列醜聞案件的矛頭指向「俄羅斯」,這種「俄羅斯亡美之心」不死的態度,剛好跟中共長期宣傳的「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回應姿態非常類似。中共只要遇到各種問題,便把矛頭指向「外國勢力」,當中這外國勢力更是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為最主要。
民主黨跟拜登一直認為「俄羅斯」才是美國主要的威脅,真的令人心驚。這表示民主黨人真的不知道後冷戰之後,中國的霸權崛起以及中共的可怕破壞力,根本不是傳統俄羅斯那種核子軍事大國威脅的形式了。
中共採用的是「超限戰」,採用的是滲透,建立在一切可以被操作的都可以武器化的基礎上。拜登跟中共的夾纏利益關係如果沒有得到應該有的澄清,拜登在軍事國防上或許不會減緩對中共的戒備,但是在中共利用各種白蟻內部滲透的形式,也就是潛進去內部的敵人,拜登會願意處理嗎?
跟華爾街拿了川普五倍多政治獻金的拜登,會處理中資在華爾街圈錢的問題嗎?高舉照顧移民進步價值的民主黨,會有意願緊縮中共利用研究、留學、交流為形式表現的中國間諜入境移民嗎?高舉進步高大上討好慣習的政客,會敢向抖音之類的進行封殺的嘗試嗎?敢得罪許多拿中共資金的學界嗎?
不幸的是,中共最厲害的就是「滲透」,利用西方民主多元的口實漏洞,進行滲透破壞,然後將破壞力進駐到國境內部,用一種「進駐境內的敵性力量」,以及「進駐境內跟在地產生各種利益夾纏」來進行中共紅色滲透,拜登這種態度會有意願跟意志來處理嗎?俄羅斯這上世紀的敵人主要是在境外,中共這世紀的敵人,主要寄生境內,而且透由寄生過程長出在地利益紋理,誰比較難對付?當然是境內這種一旦要切割,勢必得也得切割自己的肉此種境內惡性腫瘤啦?!
3️⃣ 川普的「破」與「立」?
川普這人會被討厭,就是川普思考的問題跟策略是「破」與「立」(我個人打從組建基進側翼到台灣基進,其實也是這一種思考,因此我早在二零一八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我就解讀川普是在「重寫一套國際政經遊戲規則」。)。
換句話說,川普對於當前的各種大家理所當然、或者已經接受的各種「建制」(establishments),是在問為什麼一定得這樣?這樣的規則,根本不利於美國?為何規則不能重新書寫制定?想要重新訂規則?
事實上,川普這套是對問題進行刨根式或釜底抽薪的方式進行思考。我一直認為川普「破」了既有的規則,想要「立」新規則。過去所形成的「規則」,會產生一群「既得利益」,也會造成很多已經習慣規則的人的不舒服,因此,川普行為一定會帶來很多不爽,不舒服,所以樹敵很多,甚至被討厭。
這很像前幾年,我在台灣大聲疾呼一定要「小心並清除中國白蟻」,結果引來很多縫中必反、排外法西斯、南部光頭黨之類的各種攻擊;可是,我再問的是,為何大家在前提上好像都把中國視為是良性的呢?在前提上都認為可以取中國經濟利益,但可以不用中國需要的連帶政治干預呢?這就像是天真的小孩一樣,去把大家都已經「理所當然化」的運作、規則、思維進行徹底否定時,當然會引起很多的不快反彈啊?!
不論同意不同意川普,川普的「破」在叩問為何當前「建制」或遊戲規則得如此?川普的「破」在我看來,是讓這個沉悶的世界,變得有趣,且可能性也就隨之跑出來了啊?!我的個性,就是在「破」的過程中,我們去談未來要「立」什麼?去角逐未來要「立」出來的各種規則與條件啦!!
因此,本文附上的兩張截圖是川普日前兩則貼文,當中提到對抗的不是拜登,而是華爾街、而是科技財團;換言之,川普在跟當前的「建制」對抗。此外,川普另一個貼文也提到,如果他不是傳統典型的政治人物,因為他本來就不是,他是在顛覆傳統政治人物長期運作下來的「建制」規則啊。
去找一下我當時候在民視《台灣學堂—新一政經塾》的節目中,我從二零一八美中貿易戰開始就常常提及,川普產生的客觀政治效果,就是改寫國際政經秩序規則啊,而中共就是把當前這套秩序規則給濫用、玩殘的人,並且利用當下規則秩序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啊!(未完待續….)
★ 實在看不下去,隨手打下看法,先出門赴約,過幾天若還可以有時間在電腦前,就繼續書寫分享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柯市府四年成績單 有哪些還沒完成?又有哪些是未來要做? 這是柯市長這屆任期最後一次總質詢,本質詢組總結柯市長這四年的施政表現,第一年:跌跌撞撞,市府出包連連、新任政務首長或學者適應不良、只好靠事務官救火!第二年:佈滿荊棘,五大案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形成過程未竟周延,影響市民信任度,尤其是大巨蛋。第三年...
選舉前一天幾點不能宣傳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30《臺南市議會開議》】
今天(4/30)是議會第三屆第三次定期會開議首日,今天的議程包含審定本次會議議程、市長施政報告、前次大會決議案的執行情況,以及各報告案等、前會未完成案、三讀案的第一讀,還有本屆次的各提案(包含市府所提墊付案、查照案)。
照程序來說,今天議程裡的質詢扣除會議詢問外,應該都要扣合著各項議程進行的議案來提出。只是畢竟武漢肺炎疫情當前,雖然明天(5/1)有排定關於疫情的專案報告,但議員同仁們為了替選區市民發聲,也紛紛就防疫相關議題發言。
Ingay今日依法定程序發言與質詢,雖然每次發言時間僅有3分鐘且發言人次很多,除了與同仁先進相同意見的部分外,另外提出包含以下幾點,在此也向族人與市民報告:
【關於5/1防疫與紓困專案報告】
就原訂出席備詢與報告的局處限於民政局等16局處與會,但包含新聞處、研考會、消防局等單位在本次防疫作戰中也負相當多能量,所以Ingay建議應邀請前述三單位也出席。感謝議會同仁支持、議長最終裁示邀請市府26局處全體出席,向市民報告防疫作為,原定市府秘書長領軍也拉高到副市長率府出席。
【關於5/4選務作業專案報告】
前次總統立委選舉過程中,又再次發生原住民族人投票權益遭到侵害問題,Ingay在前會期提案應於本會期邀請選委會進行專案報告並獲大會同意通過安排於本次會期。但因防疫優先,故有同仁提案取消選務專案報告。Ingay從善如流,但認為族人選務屢屢出錯,還是必須要檢討處理,所以提案請求在取消專案報告後,希望在民政局業務詢答時,可以請選委會代表出席(另,民政局長為選委會總幹事),以便質詢並檢討,以確保日後族人選舉權。感謝議會同仁支持,議長裁示同意Ingay提議。
【關於市長施政總報告】
提醒施政報告並非施政計畫,應力求真實,讓市民共同檢視,包含:
#撙節優先開源並濟的財政策略
市長以2019年歲出入賸餘39.5億餘元報告市府撙節成果。Ingay則提醒應合併第二預備金來看(因賸餘款是議會共同監督把關,但二備金動用議會僅能事後知情),因為去年二備金4億卻僅賸餘21,000元(前年賸餘2,577,000元),希望預算使用還是要回到可受議會與市民共同監督的運用。
#社會住宅與居住正義
市長以各社會住宅政策「目標」當作施政「成果」來報告,Ingay一年多來追蹤社會住宅政策、包含各種補貼以及包租代管,馬上就看到這個模糊理想與現實的報告內容,所以提出改進建議。市長也同意應該求實求真,日後會改善。
#2019碳排放評比等級A級的成績
市長報告提到臺南在全球850個城市中,獲得A等級的認可,表彰在對抗氣候變遷的施政成果。
但是經過Ingay查詢,這個評比來自於包含瑞士銀行、匯豐銀行等國際主流法人投資機構發起的CDP碳揭露專案組織(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其中所謂A級指的僅是「有設定具體的目標、並且有策略的實行」狀態描述,並無任何實質的數值;2019年列入的城市總數587個,A級的有105個,臺灣六都都列為A級。更深入的查詢,會發現臺南市雖然列在A級,但被標注碳排放量是增加的(詳參 https://tinyurl.com/y768a8wp )。所以希望市長求真求實,不能只看數字的表象。黃市長聽完也點頭同意,並以「好學生裡面的退步者」形容。Ingay覺得願意虛心坦承而不狡辯,這才真的是好的執政者!
#首創與第一情節
Ingay提醒,在報告內過份追求全國首創、全國第一可能出現的盲點。更何況,臺南市可是2005年《原住民族基本法》通過後,全國唯一未依原基法第八條設立原住民專責機關的城市!
【關於五星級飯店歇業新聞】
議程中,議長突然向大會報告接到大億麗緻將在六月底熄燈的突發新聞。Ingay立即發言請勞工局注意大量解雇的問題,特別在可能沒有企業內工會的狀況,應該要協助勞工確保資遣等相關權益;也請市府注意是否有跟飯店方簽署合作協議並先期支付費用的狀況,要確保債權。勞工局王局長表示有掌握大量資遣問題,也會輔導成立自救會。
【關於前會期決議案執行情況報告】
Ingay提醒主管的研考會應注意決議「錄案」除了量化也要注意質化(內容)。比方Ingay提案過的『增加安億公園維護經費』提案,經議決函送市府研辦,市府後來以動用一備金35萬元招標委外,最終以每週清掃一次來錄案。但經Ingay多次實地走訪,安億公園的環境現況顯然不符合市民族人期待。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
【關於武漢肺炎疫情】
另外,因為在宣傳防疫政策的過程中,Ingay實在接到不少族人與市民的問題,除了也幫忙回答外,還是請市府要統合的專線電話也方便市民記憶。另外,針對民眾去電市府詢問、但被要求打給公所,打給公所後又被要求打給就業中心。黃市長表示這樣不對,一定要改善(此節請參考貼文 https://tinyurl.com/y8lzbo4a )
完整詢答影片:https://youtu.be/hsAsAVFJeQU
Youtube問政記錄頻道:https://tinyurl.com/ingayyoutube
#第三屆第三次定期會
#臺南市議會 #開議
選舉前一天幾點不能宣傳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澄清唬爆米花閒聊:關於罷韓】
我想,很多人反對罷韓,也很多人支持罷韓。但福編想請讀者先冷靜思考:
一、罷免的成功關鍵是要投出57萬多票同意罷免票
要成功罷免韓國瑜成功,最要緊的就是得說服57萬餘人(25%公民數)在罷免投票日出門投下罷免票。
二、積極者永遠不是真正多數,多數的高雄市民只是隨波逐流努力求生的小人物。
逾五成的多數人並不是政治的積極參與者和瞭解者。他們每天忙於生存與瑣事。很多高雄市民確實是被帶了風向,但怪他們沒有意義。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我們也要代位思考,小人物要的是甚麼? 會看的是甚麼?
他們不會花心力去追太多議題,所以去責怪他們並沒有意義--因為他們就是被鋪天捲地的黑韓炒作帶到風向了。但另一方面,他們也忙於日常生活工作瑣事,不見得會去積極跟風罷免相關議題。
三、眼下反對罷免票很難高過同意罷免票,積極鼓吹反罷免反而增加聲量
我知道很多人在鼓吹要積極動員在罷免投票日去投下反對票,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連總統大選這樣高投票率,高雄市積極支持韓國瑜的都只剩60萬票多一些,要寄望反對罷免票高過同意罷免票近乎是緣木求魚。
讓那些「不積極的反韓者」懶得去或忘記去投票,反而是阻止罷韓成功最有效的方法。
四、補選、罷免這種地區性獨立選舉投票率一向很低
正因為多數人只是平凡的小市民,補選或罷免這種地區性獨立選舉投票率一向很低,尤其是罷免案,畢竟「不積極的反對現任者」沒有專程投票意願,「不積極的支持現任者」只要不去投票一樣有事實上的反對效果。
五、聲量與對立正是一粒教所期待的。
既然許多市民只是普通努力求生的人,他們很可能根本不會去關注罷免投票日,因此聲量與對立正是一粒教所期待的,越多的關注與對立,越可以擔保「不積極的反韓者」會去注意投票日並且投票。
六、韓粉被汙名化是事實。
我知道本粉專許多讀者對韓粉被汙名化忿忿不平,只是經過快一年的無限炒作,這已經是許多政治半冷感者心中的既定印象。
七、不管疫情能否控制,經濟風暴已無法避免
隨著新冠肺炎已在中國大陸造成重創,不斷在歐洲與中東擴散,許多地區出現恐慌性工廠停工、國際交通面臨管制、空運縮減造成貨運停滯,連帶影響電子、汽車業面臨斷鍊困境、觀光旅遊餐飲面對窒息性緊縮,全球的經濟風暴已經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發生中。很快地,包括讀者你我,都要為即將而來的經濟風暴而傷神。
======================
在考慮上面幾點後,本粉專才有如下呼籲
一、最重要的不要跟「一粒教」起衝突,避免任何挑釁、叫罵或恐嚇行為
任何衝突,就是幫那些「一粒教」的人創造他們最期盼的:聲量。然後他們繼續鬧,只會讓因經濟風暴而擔憂的一般人,真的理解到這些「一粒教」的人根本不在乎真正的市民需求。
二、請低調去投反對票,也不要說被罷掉就算了,隨便高雄變怎樣
情緒用語只會刺激「不積極的反韓者」情緒加溫。更重要的是, #讓韓國瑜證明自己,#也讓韓粉證明自己
福編在108年4月前是反對韓總選總統的,原因是他從基層谷底復出時間甚短,沒有足夠時間組織一支班底,以及有足夠的事蹟證明自己。
但當韓國瑜決定回應庶民呼喚時,福編也和澄清唬歷史哥團隊的夥伴與其他的忠義之士們,義無反顧地追隨領袖為中華民國的最後機會拼命。
只是當北農的傳奇故事與積極拓銷的成果,被雞蛋裡挑骨頭的跟拍、刻意放大炒作的微小缺失、無心之過的口誤,被綠營網軍和骨子裡孤芳自賞的部分藍營活化石(卻掌握媒體話語權)趁機炒作,大肆宣揚,於是韓國瑜的形象被洗掉,被製造成草包。我們最重要的,是保留住韓總的舞台,讓韓總再次證明自己,也讓韓粉們證明自己不是看走眼。如果韓總真的被罷免掉,那只會讓那些無恥剪接新聞、斷章取義的幕後黑手們,更可以向一般人洗腦宣傳,韓國瑜是第一個被罷免掉的地方首長,看他實際做多爛!
三、不要有造勢活動,用志工活動取代,創造正面聲量
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癡,韓粉發起的任何大規模造勢活動難保不會有脫線者,更慘的是反而會被黑韓一條龍找到自產自銷的機會。真忍不住就從事志工活動吧!至少這樣不會有太多擴散負面聲量的機會。。
四、多多宣揚高雄政績,散佈正面能量
只要多宣揚高雄政績,就會讓許多人潛移默化,慢慢質疑黑韓宣傳的真實性,更重要地,是讓那些「不積極的反韓者」也覺得韓國瑜沒犯大錯,也粗有成果,實在沒必要在經濟烏雲罩頂時,又要勞師動眾辦補選,然後達成我們保住韓市長的目標,也讓韓市長有機會與他的部會級團隊更凸顯出他們確實與眾不同。
五、請勿威脅「任何人」支持韓市長,真心誠意才能對市長好。
你不能移山來眼前,就去接近山吧,那些政治人物或勢力真心誠意支持韓市長或公平對待韓市長,我們點滴在心頭就好。去威脅任何人來支持韓市長,在韓市長備受困境的現在,不僅不會幫助他,還會幫他吸仇恨值。
最後,讀者們不要灰心喪志,也不要遷怒。
當韓國瑜大敗時,我們也難過,也承受嘲弄,但我們也沒有必要為此去擴大報復範圍或灰心喪志。
各位,當豐臣派的人,因為被自以為聰明的吉川廣家出賣輸掉關原之戰時(福編有空再來講,為何吉川廣家造成的宰相殿下空便當比小早川秋興,不是,是小早川秀秋的叛變更決定性),
他們可是忍了200多年,年年「時機尚早」,也沒有去追究其他一般人為何不願遵守對天皇與太閣的誓言。人家200多年都忍了,我們幾天忍不了嗎?
文:福編
圖:Sonia、冰、歷史哥
選舉前一天幾點不能宣傳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柯市府四年成績單
有哪些還沒完成?又有哪些是未來要做?
這是柯市長這屆任期最後一次總質詢,本質詢組總結柯市長這四年的施政表現,第一年:跌跌撞撞,市府出包連連、新任政務首長或學者適應不良、只好靠事務官救火!第二年:佈滿荊棘,五大案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形成過程未竟周延,影響市民信任度,尤其是大巨蛋。第三年:漸入佳境,世大運成功舉辦凝聚台灣人心,民調支持度回升!第四年:穩健務實,厭惡藍綠對決與意識形態治國的台北市民依然願意支持沒有私慾的市長。
從70%高滿意度掉到四成,到世大運成功凝聚台灣人心、白綠分手、到成為台灣最大尾,市長創造台灣政治奇蹟,從沒有一個人掉下去可以再爬起來,這場變革,還在持續發生!
台北市長柯文哲成為民調支持度最高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在於執政沒有私慾或私利,沒有政黨的包袱或壓力!
台北市政府四年來做了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公務員累壞了,城市進步了!
但是,我們還是要監督,柯市長四年來有哪些事情還沒完成,或是外界有所質疑還沒說清楚的?又有哪些是這四年已經完成的政績?以及未來四年本質詢組期望柯市長要做的事,這三個面向將是這次總質詢的重點。
黃珊珊議員表示,所謂五大案,大概只剩下大巨蛋了,其他三創、松菸、雙子星以及美河市都有一定進展,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外面說三道四,市府應該提出完整的說明。就拿松菸來說,柯市長上任以後重啟談判,營運權利金自104年9月10日起,每年增加645萬元,另外再爭取到一項文創回饋金,104~107年這四年約增加1368萬元。清楚的說明以釋眾疑。尤其是大巨蛋,現在都依市府要求的方式進行中,通過審查就同意建照變更,沒通過審查就不可能復工,現在施工的部分是法院裁定同意施工的,不是市政府偷跑,這一點可以說得更清楚一點。
再來就是柯市長這四年做了哪些事。老實說,這四年我們質詢組提出不少市政建議,而市府大部分也幾乎都完成:
1. 行動支付繳納停車費,可以省下大筆手續費
2. 幫市府找公宅用地,許多機關用地解編已規劃為公宅、
3. 要求訂立更合理的公宅租金補貼政策,從健康公宅開始適用新的租金補貼,健康公宅最低每月6110元、興隆公宅最低每月2100元就能入住、
4. 增取私幼補助擴大到3歲,107學年度開始每學期補助13660元、
5. 增取圖書分館康寧分館,確認落腳康寧所後方空地、
6. 敲定雙北吃到飽月票1280元,並要求推廣記名保障市民權益、
7. 要求捷運車站編碼,讓外國及其他縣市旅客更方便、
8. 推廣臨時托育與假日托育,讓父母有喘息時間、
9. 拆除公安海砂屋,讓苦等10多年的聯邦合家歡終於動工、
10. 麗山國小、胡適國小電塔遷移等。
以上幾乎全部完成也落實了!
黃珊珊議員指出,這近四年來市府其實很認真地幫很多議員解決了很多事,這部分有很多外界都不清楚,市府真的需要在宣傳上多用點力。
但還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屆任期內,柯市長還沒做到的有哪些?
1.內湖焚化廠除役的問題,在市長剛上任之初就曾帶著市長、環保局長以及附近幾個里長,到焚化廠內聽取簡報,就目前台北市垃圾減量有成的狀況下,是有條件讓台北市從三座焚化廠降為兩座。而內湖焚化廠是最老、焚化量最少的,如果除役後,現地可以規劃為環保生態公園。關於這個建議,市長在這屆還沒有答案!
2.民生汐止線也是。在上次總質詢中,市長及捷運局曾諾會在年底前完成民生汐止線市區段以及替代路線的環評作業,接下來就是何時送中央核定路線。另外在8月31日市長也敲定東環段將走瑞光路這一方案,也宣示希望能在2021年動工。黃珊珊議員表示,民生汐止線能否在2021年前完成路線核定以及動工,市長也要給個答案!
3.還有就是內湖三總對面的6座球型瓦斯槽。這個問題也是柯市長上任之初就提了,市長也要求產發局針對安全性及替代方案進行評估。但結論就是安全沒問題,遷移的話,大台北瓦斯要花很多錢,所以就這樣又擺在內湖3年多。問題是這六座球型瓦斯槽是屬於大台北瓦斯,而大台北瓦斯又沒有供應內湖地區,為什麼其他行政區瓦斯供應商的儲氣槽要放在內湖?黃珊珊議員表示,大台北瓦斯之前在光復北路也有一座球型儲氣槽,1998年市長選舉時,黃大洲市長政見之一就是遷移光復北路的瓦斯槽,雖然黃大洲市長沒當選,但繼任的陳水扁市長繼續協調,終於在他任內把光復北路瓦斯槽搬走。柯市長,你能比照陳水扁市長魄力,也協調大台北瓦斯把內湖這6座瓦斯槽也搬走嗎?
4.另外就是敬老卡以及愛心卡的擴大使用。以目前敬老卡實際使用狀況,每個月把480點用光的比例大約只在10%,雖然政策的目的是在鼓勵老人家出來走動,但不可諱言有些老人家根本就走不動,套個廣告詞「我為什麼不願意走,我雙腳都麻了是要怎麼走」,柯市長一直強調每個月有480點,每年5760點,遠比重陽敬老金好,對這些老人家來說無感的。據了解,敬老卡部分開放小額使用仍在研議中,年底前應無法完成相關配套作業。但,至少開放運動中心這可以先做吧。雖說目前12區運動中心有開放公益時段給老人家使用,但老人家非公益時段難道就不能使用運動中心嗎?敬老卡也能在運動中心使用,不正是符合鼓勵長者出來走動政策目的。
5.至於愛心卡也有同樣480點使用率不高的問題。尤其是愛心卡搭公車能扣點、搭觀光巴士能扣點、搭愛心計程車能扣點,卻不能扣抵搭捷運與復康巴士,這邏輯是說不過去的。況且北市府還編列預算補貼身心障礙者停車優惠,以路邊停車為例,前四小時免費。沒道理政府預算補貼開車出門的身心障礙者或陪同者停車優惠,卻要求身心障礙者如果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只能搭公車,不能搭捷運,否則沒補貼。愛心卡開放扣點搭捷運何時能上路呢?
最後則是柯文哲市長如連任成功,未來四年應該做些什麼?
本質詢組有幾點建議---
一、都更加速。東、西區門戶計畫基本架構都已完整,剩下的就是更細部的執行計畫。尤其是在東區門戶計畫中的「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自細計通檢案公告實施日起6年內須向市府提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報核,逾期則回復至原工業區。因此這部分目前是訂有落日條款的,產專區專案工作站責任重大,要盡到說明、溝通以及釘緊進度的責任。
二、捷運路網進度。捷運南北環、東環段以及民生汐止線,相關可行性研究報告、綜合規劃作業以及環境影響評估、路線核定等,都要跟時間賽跑,才有機會在下個四年有個眉目。
三、住宅政策。柯市長在興建公宅的同時,更應照顧到經濟更為弱勢族群排隊等候的出租國宅。台北市有一批苦苦等候出租國宅的市民,平均等一個出租國宅都要等個七~八年,好不容易終於等到了,卻讓承租戶傻眼,不僅租金沒有比公宅便宜到哪裡,屋內不但沒有任何家具,還毀損老舊,跟公宅完全天差地遠。
(萬美出租國宅) (興隆公宅)
萬美出租國宅 興隆公宅
23坪6400元,管理費550元 24坪最低9300元(含管理費)
32年房子 剛完工
租期最長12年 租期最長6年
沒家具
衣櫃、窗簾。淋浴設備、免治馬桶、洗臉臺、化妝鏡、毛巾架。廚具、流理臺、抽油煙機、瓦斯爐。鞋櫃、曬衣架、燈具。
試問一下柯市長,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邊?
黃珊珊議員表示,過去的確因為出租國宅租期最長可達12年,市府希望由租客自備家具,但時代在變,市府的住宅政策也應該跟著改變。柯市長應該趁此機會好好重新整理一下台北市現有的出租國宅,至少從現在起也應比照公宅提供一些基本的家具。(以前的陋規、柯市府不該延續)
四、下一個世大運或國際活動?
台北有很多重大建設,硬體設備不斷興建、但是更需要的是人心的凝聚,體育賽事或國際性的活動,可以帶動產業發展與商業活絡,最重要的是讓世界看見台北,台北走向世界,世大運爭取多年才成功,市長下一個四年將為台北市爭取甚麼振奮人心的活動或賽事,需要市長好好思考及規劃!
五、台北未來的電力需求檢討?
內湖山區紅白相間的高壓電塔已經蓋好很久了,到現在核四不
商轉、松湖變電所未興建,那些電塔之間沒有任何電線相連,
國際友人笑稱台北真進步,有高壓電塔沒有電線,以為我們的
電力是無線傳送!不但破壞台北市山區景觀,數十年前規劃的
電力設施與路線應該重新調整,市府應善用自己的權力,對於
台北的電力設施配置徹底檢討,如果沒有電力運輸的需求,要
這些高壓電塔何用?
台北市長應該站在101大樓頂端俯瞰這座城市,心中有一個主要的計
畫,再落實在每一個行政區的都市計畫,進一步引領這座城市的區域發展,台北除了讓市民安居樂業以外,還需要與世界其他城市競爭,台北居本不易,本質詢組希望在剩下的80多天裡能看到柯市長提出更多未來四年的規劃,尤其在開創商機能有更多著墨,畢竟不管東西區門戶計畫多成功,如果沒有國際投資與商業活動支撐著,一切努力也會被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