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照年改會走 國會高度自主】
立法院臨時會陸續完成公、教年改,但並非年改會的草案,立法院都照單全收。民進黨團在審查過程,展現高度自主性,有改更寬的,也有改更嚴的。
最醒目的十八%優存歸零期程,民進黨團在顧及台灣社會對改革的企盼,加上改革首年的所得替代率將從九十五%遽降至七十五%,扣除這二十%之後,十八%優存利息也所剩無幾,直接採取兩年歸零的最速版。
該寬的寬該嚴的嚴 讓改革順利推動
在所得替代率過渡期,年改會採取緩慢的十五年。但民進黨團認為,首年砍掉二十%才最痛,之後的十五%竟然還要分十五年,等於給已退者連續「有感」十五年;倒不如在五年內結束,之後就會慢慢遺忘了。
只是蔡英文總統當面提醒黨團成員,「不要脫離年改會版本太多」,導致民進黨團的不記名投票,最後由折衷的十年版勝出。
其他的年改內容,民進黨團均隨情勢改變而稍做退讓,盼能讓改革過程更順利。首先是遺屬年金,由於年改會版與考試院版的差異不大,民進黨團接受國民黨團的要求,在請領條件及額度,都採取稍微寬鬆的試院版,但堅持已有其他年金者,只能擇優領取。
起支年齡部分,各黨團均同意六十五歲的大方向,但時代力量認為年資加年齡的指標數要拉長到「一○○」做為緩衝;民進黨團最後採取試院版的做法,均給予五年的緩衝期。
原住民的起支年齡,因國民黨原住民立委鄭天財極力要求,加上原住民公務員的平均餘命確實稍短;民進黨團也同意讓原住民提前五年起支。最峰迴路轉的則是中小學教師起支年齡。因全教總等團體的遊說,民進黨團在密集的溝通與協商後,同意從六十歲提前到五十八歲。
首納於我國制度的「離婚配偶請求權」,則是時代力量黨團極力主張,加上民進黨立委尤美女頻引德、日等國之立法例,說服民進黨團接受。
最後,為了讓考試院有時間進行配套修法,也將實施日期往後延了半年。
遺屬 年金 配偶 公務員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8% 2021年年息歸零
但若支領一次退休金,則先降到12%,2025年元旦起降到6%,並未歸零。
月退休金起支年齡的規定,修法條文明定,領取全額退休金的資格為2020年底前退休,須年滿60歲,或任職年資滿30年且年滿55歲;至於在2021年起退休者,應年滿60歲,往後每一年將提高1歲,到2026年後為65歲。
所得替代率部分,年資滿15年,退休第一年為本俸2倍的45%,並在10年間從45%降為30%;年資滿35年者,所得替代率最高為75%,並在10年間降至60%。
其他重要條文,包括俗稱樓地板的「最低保障金額」訂定為3萬2160元;未來公務員在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年資,將可計入退休年資計算,但需要自行繳付退撫基金;公務員遺族只要婚姻關係在退休公務員亡故時累積存續10年以上,配偶年滿55歲,就能按照退休者亡故時所領月退休金的2分之1,或兼領月退休金的2分之1,改領遺屬年金。但若領有其他年金者,只能擇一領取。
遺屬 年金 配偶 公務員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改革切勿殺紅眼、砍過頭!
年金改革歷經6天辛苦的協商,沒想到到了關鍵條文,朝野就談不下去了!眼看年改法案要變成小貨車和大卡車對撞收場,表決結果將如何,大家心知肚明,國民黨只有35席,一條一條表決,我們必輸無疑。表決失敗不重要,重要的是廣大公教人士不論是已退或是在職,幾十萬人的退休權益就要在衝突對撞中,被徹底得輾壓、而草率犧牲掉了!
例如公務員的「遺屬年金」被改得非常嚴苛!公務員辛苦一生、好不容易退休,萬一生病往生,原本可以留給配偶的遺屬年金,若其配偶也是公教人士就不能領,等於這份遺屬年金被沒收,這位公務員包括自繳的都被剝奪、一生都白繳了!但勞保遺屬年金有規定遺屬有領勞保年金就不能領嗎?試問,這樣公平嗎?如此嚴苛的立法,不會讓所有夫妻都任職公教的人,群情激憤嗎?
其次、以退休金計算基準為例,民進黨堅持要以最後15年平均薪資計算,未來勞保也將延長為15年。但是,勞工延長為15年對勞工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公教幾乎做愈久薪資愈高,但勞工則不一定,可能年紀愈大薪資反而減少。如果勞保未來計算基準從現行的5年延長為15年,每一勞工的所得會降低17%。未來勞工若以15年平均薪資計算,到時候也有困難,所以最好公、教、勞一致都是10年。這樣主張不合理嗎?為何民進黨堅持一下子拉長15年呢?10年既照顧勞工也有利公教,難道不能談嗎?
再以所得替代率為例,不是所有公務人員都做到高官退休,很多是五職等或七職等退休的。以一位五功十公務員薪資約5萬8千元為例,類比同薪資水平的勞工、35年年資、其勞保+勞退替代率合計約84%;但五功十的基層公務員,若依院版及民進黨版給60%+一次公保給付144萬,確實比不上勞工的勞保加勞退(84%)。所以我主張不管一年降1%或2%,也不管過度期間要維持幾年,為了照顧基層公務人員,他們的所得替代率應墊高底部(最後的60%再往上加7%)。讓更多的基層公務員受到照顧,這不是更為合理嗎?
年金改革有不得不的必然,改革不是哪一黨的專利,尤其任何重大改革必須朝野共同努力,改革的痛苦大家要一起承擔,改革的工程大家才能一起成全,這才是一個健康的民主國會。然而,民進黨就是鐵板一塊,在野黨也以焦土迎戰,結果最倒楣的是被改革的公教退休者,尤其是一般多數的基層公務員。因為用最不利的版本進行表決,致使能為公教爭取的一點空間都壓縮為零!我們輸了、公教也輸,難道就意味民進黨真的贏了嗎?倘若年金改革結果是讓社會更撕裂、讓仇恨與對立更為加劇,我們的國家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縫合社會撕裂的傷口呢?民進黨真的只要改革的快感而罔顧所有的後遺症嗎?
改革要漸進溫和,切勿殺紅眼、砍過頭!希望大家冷靜想想,這樣的過程、這樣的手段、這樣的結局,真的是朝野立委所樂見的嗎?恐將是無一贏家、全民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