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的推薦目錄:
- 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Re: [討論]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創作幕後分享-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主題曲《那些年》官方正式MV 的評價
- 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06 |主題歌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 的評價
- 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歌| 社群 的評價
- 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主題曲四手聯彈練習 佳美& 姚老師 ... 的評價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主題曲《那些年》官方正式MV 的推薦與評價
【 那些年 , 我們一起 追的女孩】電影 主題曲 《 那些年 》 演唱:胡夏/作曲:木村充利/作詞:九把刀又回到最初的起點記憶中妳青澀的臉 我們 終於來到了這 ... ... <看更多>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歌#06 |主題歌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集「世界大國民」節目「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 的歌」單元, 主題 為 主題 歌曲,歡迎收聽! 播出時間: 2018-08-06 節目網址:http://radio.rti.org.tw/program/detail/? ... <看更多>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在 Re: [討論]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創作幕後分享-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創作過程(9)音樂的神奇魔力(下)
網誌圖文版:https://www.giddens.tw/blog/post/35409381
電影主題曲MV <那些年> 今天正式公布,胡夏主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zlwGVQ6_Q
-------------
最後,最終極的一首歌,專門為電影而生的主題曲,擔綱著最重要的任務。
「最後的十分鐘」,居爾一拳的背影音樂,一定得擁有讓觀眾瞬間爆淚的本事,
畢竟第一次看電影的感覺最重要,也就是說,
這首歌不能是那種「多聽幾次就會超好聽」的類型,
而是必須------一擊必殺!
薛忠銘老師從電影一拍完就猛丟歌給我,都是非常好聽的歌曲,
那陣子至少丟了二十幾首可以當做專輯主打歌等級的好歌,
但好聽是好聽,調性與起承轉合不見得適合我對電影「最後的十分鐘」的要求,
我只好一直打槍,打打打打打,打到最後連自己都不好意思起來。
就在我真著快用頭把牆撞破的時候,薛老師寄來了日本作曲家木村充利先生新譜的曲子,
當時我還是躺在床上用手機收信,直接打開檔案來聽。
才聽三十秒,真的,我就立刻跳起床,衝到電腦前面重新下載一次音樂。
不得了,這就是我要的感覺!
我反覆聽了好幾十次後,深刻推敲,覺得歌曲前半段完全命中電影的節奏,
但希望曲子後段可以增加激昂的幅度,好在關鍵時刻暴衝觀眾的靈魂。
幾天後,我戰戰兢兢地向音樂總監薛老師提出要求,
畢竟我覺得要一個作曲者更改副歌的主旋律,實在是蠻機八的。
真的喔,即使在書賣得很爛的時期,我這輩子都沒有接受過編輯的任何建議
改過任何一段文字,
編輯不喜歡,我就投稿給別家出版社,脾氣很硬。
現在,我卻為了自己的電影,要去向作曲家唉唉唉撒嬌改旋律。
我不知道薛老師是如何跟木村充利先生溝通的,但結果十分驚人,
木村充利先生一口氣提出了三個版本的進化版主題曲,供我選擇。
每一首,都超強!
我選了最合適電影的那一首主題曲,然後開始填詞。
這些年很多唱片公司或知名歌手都想跟我合作填詞,
但我都沒有時間、或沒有遇到我很喜歡的歌曲,
寧缺不濫,於是盡數放棄。
然而這一次是我的電影,是我的電影主題曲,會放在電影裡最重要的特攻位置,
有機會能夠親自賦予這首歌靈魂,別說是我的榮幸,
根本就是我該五體投地哀求也要爭取的責任。
很多人都會唬爛情感豐富,說他們填歌詞填到哭。
那我是不是哭了呢?
大家看看歌詞就知道了這首歌根本就是鹹的。
------------------
歌名/ 那些年
曲/ 木村充利
詞/ 九把刀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記憶中妳青澀的臉
我們終於來到了這一天
桌墊下的老照片
無數回憶連結
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後的約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呆呆地站在鏡子前
笨拙繫上紅色領帶的結
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
穿上一身帥氣西裝
等會兒見妳一定比想像美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時光
回到教室座位前後 故意討妳溫柔的罵
黑板上排列組合 妳捨得解開嗎
誰與誰坐他又愛著她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好想擁抱妳 擁抱錯過的勇氣
曾經想征服全世界
到最後回首才發現
這世界滴滴點點全部都是妳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好想告訴妳 告訴妳我沒有忘記
那天晚上滿天星星
平行時空下的約定
再一次相遇我會緊緊抱著妳
緊緊抱著妳
--------------
這首主題曲由歌手胡夏演唱,別說好聽了,詞曲根本就是我的心。
非常謝謝木村充利先生,你在台北電影節放映後找我合照,
讓我有機會可以親口向你說致謝並道歉,你譜的曲子真的很棒,
給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一個飽滿的生命。
給了我,兩道淚水的出口。
當然也多虧了音樂總監薛忠銘老師,
在經典版權歌上,像大人一樣包容我不斷任性的許願,順從我的渴望。
每一首重製歌曲也都展現了薛老師的配唱功力,以及SONY音樂製作的堅強能力,
這遠遠超過了一個機八的我該得到的。
最後,來到了神之領域,侯志堅的電影配樂世界。
首先我要說,我不想叫侯志堅為侯老師,因為加「老師」兩個給人老成持重的大師感,
但這不是侯志堅給我的印象,對我來說,他就是一個真強者!
第一次看到侯志堅的時候,我們一起看初剪,
那晚我正在流鼻血(還買了一罐冰咖啡專門冰額頭),這顯然是個好兆頭。
那時我一眼就覺得,始終笑笑的侯志堅散發出一股外表很謙遜、
但內在積蓄無窮力量的特質,
我很喜歡他。這就是我的毛病了,我非得喜歡這個人,才有辦法真正好好地合作哈哈。
侯志堅是一個厲害的音樂人,廣告配樂大師,很強,超強,無敵強,
又有一顆願意容忍我的心。
更巧的是,侯志堅也是當年一起合唱永遠不回頭的「東方快車合唱團」的鍵盤手!
我很老實地跟侯志堅說,我對電影配樂有很具體的想像,
比如哪一段畫面要有音樂、要用什麼類型的音樂、音樂進點與退場時機,
我都很有想法(我想過太多次了),但我並不是他照著我的想法下配樂,
而是,我需要他提出比我厲害的想法。
如果可能,我們就具體地「依照結果討論」,也就是說,
侯志堅實際對著畫面彈出一段配樂,我實際聽,實際回應想法,
讓所有的討論都有依據,
而不是整天瞎唬爛「這是我要的感覺」跟「這不是我要的感覺」這種空泛層次。
侯志堅不是正妹,當然不可能我整天巴著侯志堅,他一直彈我一直聽,
而是侯志堅每做到一個程度,我就巴望著去他帥氣的工作室聽進度。
每次去侯志堅那邊,我都懷著既興奮又不安的心情,
因為音樂實在是太重要了(再度提醒大家,我在寫劇本的時候,
是直接將配樂調性寫在場次表上),
如果連侯志堅這麼厲害的強者都做不出我要的東西,我會不知所措。
但我顯然是多慮了。
我完全感受到侯志堅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喜愛,
他很認真地投入他驚人的才能,寫出好多好多非常棒的旋律,
完全就是精密對準了畫面!
其中我真的好喜歡沈佳宜綁馬尾經過眾男孩面前的那段配樂,
整個就超戀愛的,甜孜孜,耳朵都快融化了。
自由格鬥賽的配樂我原本想像是西方搖滾式的重低音連擊,
但侯志堅結合的東方震撼的鼓聲加上西式飛躍的快節奏,整個就是超熱血,
對決的氣氛很活潑,而不是絕世高手對峙的肅殺(這反而不對了)。
侯志堅為電影量身訂做的音樂不僅很感人,
即使在版權音樂的使用上,下的進點也很精準(音樂出現的位置),
尤其他在阿和與老曹衝去台北找沈佳宜決勝負之後,
下了「寂寞咖啡因前奏」的位置真是一絕,
遠遠超越我原本對這一段劇情所需悲傷音樂的想像,
原來,在灰暗的劇情裡下輕快的音樂,反而能產生這麼心酸的感覺。
最厲害的,莫過於侯志堅用電影主題曲「那些年」的主旋律加以靈活編曲,
創作出「最後的十分鐘」那一段神之配樂!
真的!太!驚人!了!太好聽了!
完全打中了我的心臟,雖然廖明毅跟我不斷微幅修改「最後的十分鐘」的剪接,
侯志堅還是可以一次又一次用他的惡魔果實能力「伸縮自如的吉他鋼琴弦樂」,
完美地詮釋。
「幹我真的是!太感動了!」
我轉頭對侯志堅說:「要不是我覺得在你的工作室裡哭出來很娘砲,不然我一定
會飆淚啊!」
侯志堅只是假裝有點靦腆、實際上則一副哎呀我昨天都沒睡覺耶的爽樣。
真的,最後這一段盪氣迴腸的神之配樂實在是太重要了,
電影就是為了最後這十分鐘而拍的,
我三年來為這一部電影所做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最後這十分鐘,
如果沒有超過一百分的配樂跟上,絕對悔恨終生!
侯志堅這一段神之配樂到底有多威,當然要請大家進電影院裡連同你們的青春一起服用。
電影創作書的篇幅有限,但我一定要特別感激侯老師對我的包容。
明明我就是一個新導演,但我太在意電影了,常常我會刻意忘記我沒有資歷與經驗,
就跟侯志堅討論換個音樂進點會不會比較好、或改一下音樂旋律好貼近我對劇情的理解,
甚至某些段落我比較想用有創意的音效表現去取代正常的配樂邏輯,
侯志堅都很尊重我的想法,尊重到他完全不講空話,
立刻按照我提出的意見,現場對著新的畫面彈一遍新音樂、或新的音樂進點給我聽,
讓我毫無懸念地感受箇中差別再做出最後的決定。
比如說,柯騰安慰沈佳宜聯考考不好的那一段,侯志堅原本只在最後一點點的畫面
下了溫暖的配樂,
中間整個大留白,將聲音的空間讓給演員的對白。
侯志堅這個決定是聰明的,他說,正因為那一場戲是很重要的感情戲,
所以就讓演員去表演,
沒有配樂的話觀眾反而會全神貫注在演員的對話上。
這是侯志堅的氣度喔,他沒有因為自己很會配樂就在這邊下一點、那邊配一點,
搞得到處都是音樂,耳朵會很有壓力。
但我有不同的想法,我說,正因為這一場感情戲超級重要,所以應該給予特別處理。
這一場戲男女主角有很多時候完全沒說話,各自處於微妙的靜默與乞憐的哭泣,
只有細微的表情與曖昧的動作,觀眾第一次看,不會察覺這一段戲很重要,
只會覺得「很乾」,
等到觀眾意識到這一場戲原來這麼重要的時候,戲已經演完了,
所以侯志堅的用法比較適合獻給第二次、第三次看電影的觀眾,
但觀眾會想看第多次,一定是因為第一次看電影的經驗覺得好棒,
所以了,我請侯志堅將配樂的進點提前很多,用溫暖的音樂快些提示觀眾:
柯騰與沈佳宜的心境正產生變化------於是就成為了大家最後感受到的電影結果。
跟侯志堅一起完成電影配樂的過程非常神奇,不,應該說,
電影的每一個環節對我來說都很神奇。
以前只是一個單純的觀眾,難免會想像配樂怎麼做、特效怎麼做、剪接怎麼搞等等,
接近胡思亂想,
還帶著自以為是的「如果讓我做,就會做得比較好」。
但現在我是導演了,我正用電影製作裡擁有最大決定權的位置,
去接近我過去自行想像的謎團,
每一個謎團都不再是謎團,背後卻沒有固定的解答,只有我想給的答案。
我跟台北影業的特效師父說我要哪一種特效,電影裡就會出現哪一種特效。
我與廖明毅困在剪接室裡爭執或擁抱出的畫面,就是最後大家看到的畫面。
我在侯志堅旁邊提出意見、改變的音樂位置甚至調性,
都會改變大家耳朵最後聽到的旋律。
我向薛忠銘老師許願的歌曲,都會霸道地進駐電影,變成原聲帶的一部分。
甚至我跟演員們說的每一句話,鼓勵或不鼓勵,都會改變他們在銀幕上的表情。
有時候我正在做決定的時候,忽然感覺到,
我正在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在改變電影最後的模樣,
瞬間就會僵住,心情異常的慎重,
過了幾秒,我會突然興奮起來……心底萌生出這個念頭:
「天啊,拍電影真的好有趣喔!」
配樂很棒,但我說了一萬遍,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甚至遠比我自己想像的還要幸運。
有些事前因後果非常「現實」,但「現實」得好。
起先電影還沒完成時,各投資方都抱持著遠遠觀望的態度,等到我們的初剪一完成,
成果真的震驚了所有投資人,大呼:「拍得比想像中要好看很多!」
哇靠,到底是期待我拍出什麼爛片啊呀比~~~
成果好,後製所能用的資源立刻飛漲,
不僅我們花了更多錢在特效與動畫上
(除了一個刻意留下的藍色天空外,
所有你看得到的割裂天空的凌亂天線都被我們用後製抹消),
連音樂的品質都得以大幅提昇。
有一次耳朵很尖的王力宏私下看了有基礎配樂的電影三剪後,
大讚電影好看、配樂很棒,
只可惜除了鋼琴之外,其餘配樂的樂器都是電腦模擬出來的
(現在幾乎都是這樣,只是一般觀眾無感)。
王力宏這一句話,立刻讓SONY又下重注,砸了近百萬的資金聘請十多人的小型管弦樂團,
在侯志堅的指揮下,用真槍實彈的樂器重新拉一遍電影配樂------
所以了,大家在電影裡聽到的每一段配樂都是管弦樂團的真貨,
音樂表情十足,毫無妥協!
我寫完了嗎?還沒。
最後的最後,有一句話只寫給看得懂的人看,這是我說再多謝謝也無法回報的義氣。
「我收下了,這是男子漢的浪漫!」
ps:是的,我當然在廣告電影,
但我希望我很認真寫的幕後創作文,不要當做工讀生等級的廣告文囉:)
https://www.giddens.tw/blog/post/35434189
這是我們要搞一場制服限定的讀者包場!我盡量叫陳妍希來啦哈哈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98.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