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我們需要同情自己嗎? | 盧斯達 on Patreon】
學者梁啟智早前表示,現在很多老牌政治團體都正在滅頂,批評不厚德網民不同情還落井下石。那個帖文似乎是在呼籲,到了2021年大家要學懂求同存異,但梁帖的帖文和行文本身,就貫撤其充滿分別心的排擠路線,恰好是最不能求同存異的示範。
正如水警事件,為甚麼很多人會有那些反應?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懂得教誨權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人們對政黨或任何人的批評,也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經過 19 年之後,人們都有一個含糊的共識,過去的東西不妨先放下,也就是將無盡的恩怨暫時置一個擱置點。
問題是,當你叫人家不要講粗口的時候,自己首先就不應該講粗口吧。梁文將所謂 2014 年之後學聯被瓦解一半等的好多事情和發展,簡化為「拆大台之風盛行,批判舊泛民舊社運成為情緒出口」,完全無視當時人們實實在在討論的架構、形勢、意識形態等問題,也無視人們在參與這些活動時的自主性。
基本上很多人腦中為人民的活動設置了紅線,當你的活動沒有超出紅線,你才會被承認為人民自主,活動超出了紅線,就會被污衊為民粹狂熱、有破不立、破壞民主運動、甚至是當時很多泛民意見領袖都在流傳:退聯是中方策動的。弔詭的是當年許多領導退聯的人們,都早就跟泛民和了好,梁文卻在開首就設置了敵人,把今天大家都在承受的結果,遷怒於 2014 年之後出現的所有新事物,其實好無聊,無意義。
既然要置一個擱置點,你自己又「不經意」地不斷找過去的敵人,那真的好嗎?當你反對別人翻箱倒籠翻泛民舊帳,但同時又抽出 2014 年之後「拆大台」,難道又不是一手翻箱倒籠嗎?難道學者回顧的就是研究,而網民的就只能是翻舊帳?
老組織倒閉之後,引出了一班翻舊帳柴台的聲音,梁擔心到要寫文為群眾先打預防針。老組織解散格外令人可惜,加上見到不厚德村村民的言論,可以想像到有多令人懊惱,但為甚麼老組織會比較令人懊惱?新組織滅頂就不令人懊惱嗎?新組織解散也會引來很多幸災樂禍,但就很少人說,不要問喪鐘為人而響,也沒人引那首德國牧師的詩,告戒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他家的事。你害怕民主黨如有萬一,人們也不是流淚目送而是幸災樂禍。幸災樂禍的風氣究竟是由哪一方首先帶起的?
當旺角事件發生之後,人們的第一個反應以及持續半年一年的看法,是怎樣的呢?甚至連現在身陷囹圄的黎智英,當年也是親身落場炮打他的敵人。這些人從來沒被認可為「公民社會」的一員,你期望他們為「公民社會」的變故而有一樣的感情,是強人所難。
難聽的話,雙方都說過很多。我們最多只可以對上一代民主派某些被視為保守的決定和慣性,作具體歷史 (當年的思想和現實環境完全不同) 的同情理解,但同樣的,某個小圈子中的人對退聯拆大台群族意識漸漸抬頭等事件極為反感,記到今天仍不可自拔的同時,又是否想過那些上一代不認同的趨勢,同樣是「基於各人當時對時局的判斷」,只不過那些素人並非「公民社會」熟悉的人,也是聽著難聽的話成長過來,打落門牙當血吞,反正也沒傳媒有興趣,也極少聽說有人要求黃絲不要再說難聽的話——因為在蘋果的留言板根本阻止不到。
16 年立會新人被 DQ 的時候,同樣是被認為「自己玩野,所以抵死」,甚至長期不被承認為「DQ」行列之中。
大家的共同點就是沒有人會被優待。上一代在政壇多待了一屆,就有一屆的心理差。我認同情況已經毫無天理,但同樣被毫無理由地對待的人,幾年前就有了,也沒有受到呵護。旺角事件之後就有人不回來了,當時自由派的社會人士也會呼籲其回來「面對」,那些人也因而承受好一段時間的污名。
這就是很多未解之結的背景。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有口德——當自己也到了需要被同情的時候;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求同存異——當自己也被貶為庶民毫無特權的時候。說完這些新一代已經不會知道的政治界逸事之後,我們要問:為甚麼人們在自己失去地位之前,不對沒有地位的廣大群眾好一點,或者當時不抱持一刻哀矜勿喜的沉默?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歡歡 歡阿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多人在面對親密關係時常有這種想法:沒有期待,沒有傷害。尤其在自己的原生家庭當中,在和家人相處時常常活在掌控和言語暴力裡,就會為自己畫出一個安全距離,讓自己「不在意」就不會受傷的防護罩,漸漸的失去關係和好的盼望,把所有其實不健康的「模式」當作是愛的表現,不想改變,也覺得自己無力改變。今天邀請到團契的...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的推薦目錄: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問題是我們需要同情自己嗎? | 盧斯達 on Patreon】
學者梁啟智早前表示,現在很多老牌政治團體都正在滅頂,批評不厚德網民不同情還落井下石。那個帖文似乎是在呼籲,到了2021年大家要學懂求同存異,但梁帖的帖文和行文本身,就貫撤其充滿分別心的排擠路線,恰好是最不能求同存異的示範。
正如水警事件,為甚麼很多人會有那些反應?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懂得教誨權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人們對政黨或任何人的批評,也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經過 19 年之後,人們都有一個含糊的共識,過去的東西不妨先放下,也就是將無盡的恩怨暫時置一個擱置點。
問題是,當你叫人家不要講粗口的時候,自己首先就不應該講粗口吧。梁文將所謂 2014 年之後學聯被瓦解一半等的好多事情和發展,簡化為「拆大台之風盛行,批判舊泛民舊社運成為情緒出口」,完全無視當時人們實實在在討論的架構、形勢、意識形態等問題,也無視人們在參與這些活動時的自主性。
基本上很多人腦中為人民的活動設置了紅線,當你的活動沒有超出紅線,你才會被承認為人民自主,活動超出了紅線,就會被污衊為民粹狂熱、有破不立、破壞民主運動、甚至是當時很多泛民意見領袖都在流傳:退聯是中方策動的。弔詭的是當年許多領導退聯的人們,都早就跟泛民和了好,梁文卻在開首就設置了敵人,把今天大家都在承受的結果,遷怒於 2014 年之後出現的所有新事物,其實好無聊,無意義。
既然要置一個擱置點,你自己又「不經意」地不斷找過去的敵人,那真的好嗎?當你反對別人翻箱倒籠翻泛民舊帳,但同時又抽出 2014 年之後「拆大台」,難道又不是一手翻箱倒籠嗎?難道學者回顧的就是研究,而網民的就只能是翻舊帳?
老組織倒閉之後,引出了一班翻舊帳柴台的聲音,梁擔心到要寫文為群眾先打預防針。老組織解散格外令人可惜,加上見到不厚德村村民的言論,可以想像到有多令人懊惱,但為甚麼老組織會比較令人懊惱?新組織滅頂就不令人懊惱嗎?新組織解散也會引來很多幸災樂禍,但就很少人說,不要問喪鐘為人而響,也沒人引那首德國牧師的詩,告戒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他家的事。你害怕民主黨如有萬一,人們也不是流淚目送而是幸災樂禍。幸災樂禍的風氣究竟是由哪一方首先帶起的?
當旺角事件發生之後,人們的第一個反應以及持續半年一年的看法,是怎樣的呢?甚至連現在身陷囹圄的黎智英,當年也是親身落場炮打他的敵人。這些人從來沒被認可為「公民社會」的一員,你期望他們為「公民社會」的變故而有一樣的感情,是強人所難。
難聽的話,雙方都說過很多。我們最多只可以對上一代民主派某些被視為保守的決定和慣性,作具體歷史 (當年的思想和現實環境完全不同) 的同情理解,但同樣的,某個小圈子中的人對退聯拆大台群族意識漸漸抬頭等事件極為反感,記到今天仍不可自拔的同時,又是否想過那些上一代不認同的趨勢,同樣是「基於各人當時對時局的判斷」,只不過那些素人並非「公民社會」熟悉的人,也是聽著難聽的話成長過來,打落門牙當血吞,反正也沒傳媒有興趣,也極少聽說有人要求黃絲不要再說難聽的話——因為在蘋果的留言板根本阻止不到。
16 年立會新人被 DQ 的時候,同樣是被認為「自己玩野,所以抵死」,甚至長期不被承認為「DQ」行列之中。
大家的共同點就是沒有人會被優待。上一代在政壇多待了一屆,就有一屆的心理差。我認同情況已經毫無天理,但同樣被毫無理由地對待的人,幾年前就有了,也沒有受到呵護。旺角事件之後就有人不回來了,當時自由派的社會人士也會呼籲其回來「面對」,那些人也因而承受好一段時間的污名。
這就是很多未解之結的背景。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有口德——當自己也到了需要被同情的時候;現在我們都呼籲要求同存異——當自己也被貶為庶民毫無特權的時候。說完這些新一代已經不會知道的政治界逸事之後,我們要問:為甚麼人們在自己失去地位之前,不對沒有地位的廣大群眾好一點,或者當時不抱持一刻哀矜勿喜的沉默?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 在 曲家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剛剛不小心誤刪,再發一次,再讚我一次)
那天姐姐對我說:家瑞,你很幸運,小時候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從此一路朝著夢想前進。
我望著她說:就是因為從小就知道,我比很多人起步早,但是到現在卻還在奔跑的路上,遲遲沒有成果。
很多人說曲老師妳畫的好棒,其實我常常在畫室畫到沮喪,等到終於畫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又立即陷入焦慮,覺得所有會的都付出了,下一幅畫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我心裡知道,無論是創作還是專業,距離自己原本設下的目標,還有好長一段路,現在每天都怨嘆時間不夠,但想想過去的這些年,自己荒廢了好多歲月。
或許當時覺得,反正我有小聰明,貪玩一下沒什麼大不了,也不會有任何損失,殊不知當我再拿起畫筆想要創作,才發現,繪畫它需要時間慢慢累積,一步一步加總才能成就,這與之前多厲害無關,一切歸零重來。
當然,我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我也知道它絕不會是一條輕鬆的路,感謝藝術,在我畫畫又停停幾年後,願意重新接納我,雖然辛苦,至少讓我又踏上創作的巔峰。
爸爸在世的時候,一直跟我說,不是有了教職這個職位就夠了,要不斷學習並精進,來到實踐大學,我從講師升等到助理教授,之後停擺了很多年,一直沒有再升等,原因很多,除了本身貪玩,覺得自己畫的不夠好、準備不夠,還有就是得失心。
但這次升等的感覺,似乎有點不一樣,我就是全力以赴,知道自己準備好了,反而沒什麼壓力,也不害怕失去。記得資料送出去的那天,還跟媽媽說,就算沒有通過,也問心無愧,當自己盡了最大努力,那種感覺真的比得到任何獎項還踏實。
七月底收到副教授證書,當下就把它擺在放爸爸照片的桌上,一直到今天。
#教師節快樂
#向教育過我的老師致敬
#向我教過的學生說聲感謝
#一路向前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 在 歡歡 歡阿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許多人在面對親密關係時常有這種想法:沒有期待,沒有傷害。尤其在自己的原生家庭當中,在和家人相處時常常活在掌控和言語暴力裡,就會為自己畫出一個安全距離,讓自己「不在意」就不會受傷的防護罩,漸漸的失去關係和好的盼望,把所有其實不健康的「模式」當作是愛的表現,不想改變,也覺得自己無力改變。今天邀請到團契的朋友黑熊,來跟我們分享他怎麼經歷「第一次的饒恕」,饒恕不就是原諒別人嗎?就是讓自己放下,讓時間沖淡.....(嗎?)上一集分享到聖經當中雅各回家,與自己曾經背叛傷害的哥哥見面,這過程有各種糾結、害怕、不敢面對,相見那一刻卻是潸然淚下,那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呢?饒恕也是神給我們的恩典,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饒恕了我們,使我們透過他的死勝過罪,也透過他的復活得著新生命,今天就來聽聽這段糾結的故事吧!
本集內容:
・第一代基督徒與家人的衝突
・不拿香是要革命?真的不能拜嗎?
・因為服事神而懂得愛家人
・饒恕有多難?
・把傷害交給神,倚靠神去愛
・與神、與人、與自己和好
・耶穌是你的救主
追蹤歡歡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huan_a_hui/
業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薩克斯風教學/譜/演出預約/更多資訊 https://www.saxhuan.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XJI-V1I9Lk/hqdefault.jpg)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今天我们讲一讲前段时间爆红网络的潘博文事件…其实很多up主都已经讲过啦,整个事件也都被描述的很清晰。如果你还没听说过这个事儿或者想听听壮哥讲的版本就留下来,不然赶紧换台…因为所有博主的参照物是一致的,整个事件的细节脉络都来自于2019年8月18号知乎的一篇匿名帖文,所以内容难免雷同,只是每位博主的讲述方式和个人看法略有出入而已。这篇帖文的作者是天津塘沽人,当时在上海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为什么选择在这一天发帖呢?因为在他的记忆中8月18号是潘博文的生日…他整篇文章的标题叫做“不存在的同学”,通篇就是在回忆2013年4月25日周四那一天的经历,当时他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距离高考还有43天,但是他们学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的氛围,一来天津高考压力没有其他省份那么大,再来这所高中也是以素质教育闻名,三来这也是他们整个高中生涯的最后一节体育课。上课的形式也很特别“走班选修”!整个操场各个班级的学生都有,篮球、瑜伽、武术自由选择所以你也会在自己的项目中遇见其他班的同学…作者选择的是羽毛球,因为带这个项目的老师喜欢动漫、摄影,是那种很容易跟学生打成一片很好相处的老师。师生聚集之后相互说了一些道别的话,又用手机拍了一段加油高考的视频各自散去。
作者就跟自己同班的小温结伴,找了个相对人少的地方打球。羽毛球嘛…就啪啪啪啪你来我往的对打,不到10分钟两个人都觉得这大太阳底下太晒了,要不咱换个地儿吧…于是就走到宿舍楼旁边有阴凉的地方,这栋建筑与食堂相连,自从他们学校实行全面走读之后,宿舍楼就一直停用,也不能说废弃反正就是很久没看到有人进去过,走到附近正好看见10班的L君和潘博文也在不远处打球。所以此时此刻在场一共四个人,作者、小温、L君和潘博文,这个环境也并不是那么隐蔽幽静,稍远一点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老师同学三五成群的各自活动…因为作者与潘博文之前就是初中同学,此刻的四个人又是同年级相互也都认识,所以没什么隔阂就一直轮换穿插着对打。作者与潘博文一组,两个人手劲儿都大…一来一往之间潘博文猛然扣杀,硼!这颗羽毛球就正好打进了宿舍楼半地下室的气窗里面。这半地下室啊…好像只有北方气候相对干燥一些的地区有,南方的小伙伴应该见的比较少,因为南方潮湿,不是特别适合这种建筑规格。就是如果你以房间内作为参照,有三分之二是在地下。站在屋内看窗户是在墙体上面,有人经过看到的都是行人腿脚,所以站在外面看到的窗户都是紧贴地面的…这颗羽毛球呢,挺贵!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品牌叫做YONEX尤尼克…我去查了一下单买一颗差不多30块钱。对于学生党来说,确实能算得上小小的损失,几个人犹豫之间,潘博文提出进楼捡球!这一点也很可以理解,因为是潘博文把球打进去的,如果自己打丢自己的球,可能很轻易就算了!但是我们总是不希望朋友因为自己的原因,哪怕有一点点损失…
经过一番沟通小温原地不动,在这看着球拍。作者和潘博文、L君一行三人来到宿舍楼大门口,也没多想伸手一推就很自然的开了门,一股凉风伴随着年久发霉的气息扑面而来、呼呼作响。当时那一刻可能并没有留意,但是作者事后回想起来总会充满疑问,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这栋大楼平时都是上锁的。为什么单单这一天我们可以这么轻易的进来?一进大门就是一堵屏风墙,上面写一些住宿规定。左转进去是一条长长的走廊,有很多两面相对虚掩着的老式木门,走廊尽头是厕所,转弯角落是阴暗的楼梯间,而且一路上弥漫着刺鼻的氨水气味。好在正午阳光充足照进房间再透过门梁上面的悬窗折射,走廊里不至于太过昏暗…但楼内楼外的温差和明暗对比,还是让他们三人略感慌张,心里莫名的发怵…走到尽头在转弯,三个人惊呆了!楼梯间全是横七说八杂乱无章交叉堆叠的课桌椅…看到这一幕作者就说,咱要不别捡了!L君说哎没事,来都来了。说话间开始往里面爬,作者也开始行动时不时还回头拉一把潘博文…同时越往里面爬越接近地下室光线也就越暗,而且越往下面堆叠的物品就越杂乱、越紧密,这三个人在这里整整折腾了近一刻钟,他文字中的描述提到说他们走下过一条没有护栏的水泥楼梯,哇!这样的场景我好熟,好像经常出现在那种尚未完工或者即将拆迁的建筑里,三个人终于来到了地下室,这里就明显比一楼还要昏暗很多,如果顺着楼梯间再回转向下,是地下室下面还有个地下室,但是有铁拉门,被铁链缠绕好几圈上了个大锁。
那地下室的格局呢?跟一楼完全不一样,是一个类似大厅一样的空间。走到角落有一扇敞开的小门,门里面是一条窄窄的走廊,能看得出穿过这个走廊还有一个很宽敞的空间,很里面很里面的尽头有些许光亮。两个人刚要进去,潘博文突然说:“呀,我钥匙呢?好像刚才掉在楼梯间了…说我得回去找一下,作者和L君此刻也没太当回事,就让他先去了。两个人进了小门穿出走廊,就真的有点害怕了。里面的感觉特别像一个空的停车场,壮哥就曾经在停车场里面迷路,好像是在上海徐家汇一个巨大的商场,一个多小时!找不到车、找不到出口、看不到人…当时我就有那种鬼打墙的感觉!这里也是一样,感觉非常大有很多柱子但又并不是很规则长方形的开阔空间。作者就拿出自己的小米2手机跟L君说:没事我带手机了现在还有3g信号,万一被困住咱们就打电话求救,大不了领两张过失单,因为学校是不允许带手机的,而且咱马上就要毕业高考了,老师也不会太为难我们!说话间两个人就顺着光线的方向往前走,但是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儿,那完全不是我们羽毛球掉下去的地方,于是两个人都恍惚了!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对光线充满执念。明明知道自己在大步快速的往前走,但是那束光线却没有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样子,整个人的内心又一种非常强烈的与世隔绝感,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我靠漆黑一片!也完全不会想着转身回去!这个作者就突然一闪念跟L君说:跑,朝光跑!我估计L君当时内心也是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因为眼看着作者回头看了一眼,转身大喊一句就撒丫子开跑,这他妈可想想的空间也太大了吧?谁知道你回头到底看到了什么呢?两个人已经恐惧到无意识了,一口气跑到光线尽头,一看到转角的楼梯,两人此刻的状态,可以说完美的诠释了一句非常典雅的成语叫:屁滚尿流…
是连滚带爬的往楼梯上面跑,上了一楼穿过走廊夺门而出,两个人终于到了室外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看到熙熙攘攘的街道人群才恢复意识,原来这里是学校的后门,正好面对着一所小学,又正赶上中午放学所以学生、家长人潮涌动,作者就跟L君一起从后门返回学校。作者回到教室看到小温,小温说自己在门口等了很久你们也不出来,后来下课自己就先回来了。作者看着小温带回教室的球拍,说潘博文那副呢?李宁也挺贵的别给人家弄丢了!小温呆呆的看着作者说:潘博文是谁?10班跟咱打球的那个呀!小温说我没见过这个人啊,然后两个人就开始争执,作者觉得小温可能把球拍弄丢了不想承认,小温觉得作者肯定是把别人的球拍弄丢了想找我碰瓷儿。但是同学嘛能怎么计较呢,稍微吵了两句也都觉得莫名其妙,就这么不了了之。午休之后,作者去10班找潘博文可能想沟通一下球盘被同学弄丢了的事…迎面就碰到L君面红耳赤的过来,噼里啪啦非常大声说了一大堆话引来周围无数目光,连教室里面的人都以为外面打架探头出来观望。作者也没太听明白,说你先别着急慢慢说到底怎么了?L君几乎用怒吼的方式说:潘博文消失啦!作者赶紧说会不会在里面摔伤了呢?L君把眼泪都急出来了说:不是!他们所有人都说不认识潘博文,说我有神经病…说话间正好有一个老师路过以为他俩在吵架,就赶紧过来安抚二人。10班也有几个学生听见吵闹出来观察L君的情况,想说他是不是中暑脑子迷糊了!过来一个女生看见作者说:一回教室就找潘博文,我们都问潘博文是谁呀?我们班就从来没有过这个人,不知道他搞什么鬼。作者听完这话,再联想到跟小温的对话…彻底蒙了,赶紧转身下楼一路狂奔跑到刚刚那栋宿舍楼的大门口一看,这汗毛可就炸开了!一把巨大的大锁,锁的严严实实根本进不去!再跑去找体育老师,体育老师也是一脸懵逼,说不知道有这么个学生呀!然后还看了上午跟老师一起拍的加油高考的视频,每一个人都洋溢着青春的笑脸,但是没有潘博文!作者又要来体育老师的授课表,表格上10班一栏也没有潘博文的名字。
大家知道人一旦遇见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很容易就沉寂其中无法自拔,这一下午作者都是蒙圈的状态,思绪非常混乱。晚自习班主任回来说同学们马上就要面临高考,精神压力都很大。10班有一个学生已经开始说胡话了,下午打电话让家长接回去的,大家一定要放松心态…作者看着老师讲话一阵耳鸣就听不见他说话了。可想而知作者当时的心态已经彻底崩了…回家路上想用手机登陆qq,手机突然断电关机。回到家里就赶紧打开电脑登陆,滴滴滴一顿狂响,原来是L君在年级群里发了几百条关于潘博文的消息,最后被骂成神经病踢出群。手机充电之后自动开机显示时间1970年1月1日11点52分,作者突然一阵混乱赶紧回头看看日历和时钟,再回头看看手机,哦原来连上Wi-Fi之后才能正常显示时间…然后就开始查qq好友、相册、空间,查家里的同学录、通讯录、毕业照、班级名册,完全没有这个人,连全班的学号都顺着潘博文向前提了一位…这个人就好像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出现过或者被什么力量抹去了。只是他自己分明记得初中的时候跟潘博文关系特别好,几乎可以说了解他的一切。小学是新港四小,初中是塘沽二中,生日是1996年8月18号。甚至还跟潘博文一起坐107路公交车去过他家,就在北仑里附近有一块“新港路大队”路牌的地方。他家一室一厅的房间,父亲在国企母亲在中原百货卖化妆品。当天还拿出一套dior的护肤品说送给作者的姐姐…可是此时此刻作者就是证明不了他的存在,真是怎么想也想不通,晚上吃饭的时候就跟家里人说起这件事,结果!被她姐带去看心理医生了…再回到学校,10班班主任也来找到作者说,你跟L君最近不要走的太近了,他最近情绪不是很稳定。作者就想说:老师,难道你真的看不出来我的情绪也很不稳定吗?高考之后作者、L君、小温各自天南海北的上了大学,也逐渐失去了联系…一直到2019年8月18日,他都无法释怀于是将自己的经历编辑成文发文,同时还有一部分与L君的微信对话截图。此文一发引起很多关注与争论,也有很多博主把事件与虚拟世界、平行时空、记忆失真联系起来。但是更让我着迷的是很多细节,并且由此产生的很多联想。比如说地下室怎么会有那种没有扶手的水泥楼梯呢?前面也说过只有那种尚未完工或者即将拆迁的建筑里能看到,但是尚未完工和即将拆迁,你一看这情境就会给人一种开始结束的时空过渡感。另外作者在地下室看到自己有3g信号,还好没打电话…大家不觉得对方不接电话的嘟嘟的声听起来很不舒服吗?而且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就是这个电话录音本来就很阴森。还有像壮哥这种想象力丰富的阴谋论晚期患者,就一定会联想。为什么地下室的地下室会上锁呢?里面锁着什么?很明显这栋楼有很多空间可以整齐的摆放课桌椅,为什么以如此杂乱的形式交叉堆叠在这里呢?为什么几年前这所高中会突然从寄宿制改成全面走读?是发生了什么事?学校为什么不将这栋老宿舍楼改为它用,而是大门紧锁任其荒凉呢?难道这里面关押着退隐江湖的“火云邪神”?这一集潘博文就讲到这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i0sE8eMwqw/hqdefault.jpg)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 在 Sonya 小玉兒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留言點歌」
🐮年第一波翻唱~
希望你們喜歡我的版本!!
⚠️不要忘記訂閱我的頻道喔!
請鎖定浪live直播app→頻道號1266687
Sonya小玉兒/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a_wiwt_blogg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nya0905
演唱/小玉兒
鋼琴/王士榛
影像/Shark Luo
1.#四季予你
送你三月的風 六月的雨 九月的風景
讓我餘生都有關於你
只如 初見 回憶卻在蔓延
就像夜晚的甜點
連我的夢境 都變甘甜
我願意為你放棄曾經那些年少輕狂
不去再管所謂流浪或者遠方
只想在你身旁把這情歌慢慢唱
送你三月的風 六月的雨 九月的風景
大雪漫天飄零 做你的嫁衣 多美麗
送你每個夢境 每次清醒 陪伴的長情
讓我餘生都有關於你
2.#白月光與硃砂痣
從前的歌謠
都在指尖繞
得不到的美好
總在心間撓
白飯粒無處拋
蚊子血也抹不掉
觸不可及剛剛好
日久天長讓人惱
那時滾燙的心跳
也曾無處遁逃
像一團烈火燃燒
燒盡跨不過的橋
時光匆匆地跑
火焰化作月遙遙
再無激盪的波濤
也從不在夢裡飄搖
白月光在照耀
你才想起她的好
硃砂痣久難消
你是否能知道
窗前的明月照
你獨自一人遠眺
白月光是年少
是她的笑
3.#岩石裡的花
當 愛還在溫室裡醞釀
當眼裡只有彼此的臉龐
以為來日方長
像 最天真的孩子一樣
曾以為抱緊我那雙肩膀
會永遠在身旁
時間像 最洶湧的巨浪
我們在懸崖上 寸步也艱難
但愛是 不回頭的流浪
雙眼若哭乾 就睡一場
岩石裡的花會開 離開的你會回來
黑夜再漫長 眼淚再流淌
緊握你的雙手絕不放
岩石裡的花會開 倔強的我會等待
無悔的等待 是我對你無聲的告白
4.#追光者
如果說你是海上的煙火
我是浪花的泡沫
某一刻你的光照亮了我
如果說你是遙遠的星河
耀眼得讓人想哭
我是追逐著你的眼眸
總在孤單時候眺望夜空
我可以跟在你身後
像影子追著光夢遊
我可以等在這路口
不管你會不會經過
每當我為你抬起頭
連眼淚都覺得自由
有的愛像陽光傾落
邊擁有邊失去著
5.#記得
誰還記得是誰先說 永遠的愛我
以前的一句話是我們 以後的傷口
過了太久沒人記得 當初那些溫柔
我和你手牽手說要一起 走到最後
我們都忘了 這條路走了多久
心中是清楚的 有一天 有一天都會停的
讓時間說真話 雖然我也害怕
在天黑了以後 我們都不知道 會不會有以後
誰還記得是誰先說 永遠的愛我
以前的一句話是我們 以後的傷口
過了太久沒人記得 當初那些溫柔
我和你手牽手說要一起 走到
#小玉兒 #翻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eWpiZJRCJc/hqdefault.jpg)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 在 那一刻我真的害怕失去你 的相關結果
《去TM的世界》当我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我就沦陷了. 那一刻我真的害怕失去你. 10 --. 1:18. 那一刻我真的害怕失去你. 嘉庆电影.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 ... <看更多>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 在 不再(葉子誠) 歌詞在另一個城市想起你※ Mojim.com 的相關結果
... 遮出一段光陰忍不住在意你微妙的情緒太害怕失去說不出我愛你我用盡全力把你擁在懷裡還以為可以守護整個夢境我不再愛你了不會再 ... 轉身的那一刻 ... 祝你真的快樂. ... <看更多>
那 一刻 我 真 的 害怕 失去 你 在 那一刻,我才知道我有多害怕失去 - 好說 的相關結果
我 腦海裡,那一刻,我真的體悟到我有多害怕失去父母。 但我知道我終會迎來這一天,也意識到. 我其實每分每秒都在離跟他們說天堂再見的日子越來越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