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開發案到底怎麼了??PART 3
#社子島被禁建五十幾年…..
到處充滿違章工廠
高污染廢棄物處理廠
沒有任何公共設施
沒有ㄧ家便利商店.....
請問這些學者專家這些年來為社子島在地的居民說了什麼?
看看這些所謂的學者、專家,你們在哪裡??
有誰出來制止這幾十年來對環境的破壞??
難道環境的破壞跟居住環境的落後會比開發來的影響小?
105年柯市長宣布社子島開發案開始,在地居民正反意見都有
也自成二派 #自救會 #權益促進會
自救會居民認為不要開發、維持現狀,只要解除禁建,區段徵收不合理有損權益,權益促進會的居民認為必須快速開發,因為她們受夠了50年來居住環境與品質的落後,為了自己與下一代,拒絕繼續再當二等公民!當然,各有立場彼此尊重多元文化不同聲音。
但我想請問,當現在有人願意面對處理時,開始有民代聯合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藉機帶頭煽動居民,你們只會反對!請問你們的用意何在⋯⋯???
社子島的開發是當地居民的事,輪得到這些專家學者說嘴?
我是在地的議員我最清楚,我的同學、好友也很多世居在這裡,我想請問這些專家學者,你們在這裡居住過嗎?了解當地居民的感受嗎?
你們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為反對 #社子島地區都市主要計畫暨細部計畫案
招開記者會發起 #都市空間規劃者 #建築師 等專業者聯署呼籲?這目的是???
拿監察院的糾正、內政部「區段徵收公益性及必要性」的解釋來做文章?
甚至有反對社子島全區區段徵收的有心人士形容為 #滅村計畫,居民們要我表態 。
我的態度…..依法行政、做好安置、監督施政,中央102年訂定101年修正的《#區段徵收實施辦法》就是依據,還有對社子島開發更適用法條嗎?提出來討論啊!
全區區段徵收不公平?那怎麼不問問內政部、台北市政府,為何 #海科大可以免納入區段徵收?這對社子島被納入區段徵收的居民公平正義何在??
#尊重多元文化不同聲音為基本立場
#有心裡準備要被轟
#我家在社子也被道路徵收只剩一小角
#士林官邸、奇岩、士北科都是區段徵收
#認同按讚請轉po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的網紅蔡旺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
都市空間規劃者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區分古蹟是文化局的,觀光路線是觀光局的,停車位是交通局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規劃不善,就會留下對臺南整體的壞印象,下次就不考慮來旅遊了,每次質詢都只會說下次一定改進,難道我們只能祈禱觀光客給臺南第二次機會?
針對這次文化部的觀光路線所帶來的效益,旺詮也關心觀光局是否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來因應即將到來的遊客潮? 文化局長郭貞慧回應,文化遺產的部分目前聚焦在烏山頭及嘉南大圳,與國發會重點推行的山海圳計畫,兩者目標不謀而合,所以在推動上會更有力道,會將兩個計畫搭配,讓文化遺產的潛力點得到更多的發揮與推廣。
也建議,文化部觀光路線所帶來的人潮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希望觀光局可以與文化局研議,結合旅宿業者,討論出「套裝行程」或「套票方案」,透過種種優惠,吸引遊客在欣賞文化遺產之於,也能順道至其他臺南景點參觀消費,大大提升臺南整體的觀光經濟,讓受到文化遺產而吸引來的人潮達到最大的效益。
呼籲,在交通運輸上必須及早規劃,尤其是大眾運輸的部分,我們希望遊客來臺南,但不要「帶車來」,這部分可能需要觀光局與交通局通力合作。郭貞慧也允諾將與交通局密切協調,規劃完整的交通路線與運輸。蔡旺詮希望,新的旅遊政策帶來觀光成長之於,也要減少遊客帶來的交通問題,才能創造觀光客與市民雙贏的局面。
(交通局)
臺南以「文化之都」、「美食之都」著稱,豐富的景點與古蹟遺產,吸引國內外許多遊客到訪,帶動觀光人潮,同時也刺激臺南的經濟。然而在遊客眾多的情形下,勢必排擠到台南市民使用公共設施的權利,其中以停車格的問題最為嚴重,車位不足除了讓台南市民感到不便之外,更大大影響外縣市甚至外國遊客來台南觀光的意願。在今(6)日質詢中,市議員蔡旺詮羅列整理近來的新聞,發現臺南許多觀光景點都有停車位不足與違停亂象,尤其是之前的清明連假與五一勞動節連假,情況更是嚴重。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今年三月在台南舉辦的的五月天演唱會,光違停拖吊就高達307起,數字十分驚人。而且根據台南市交通大隊的資料,從2月17日起短短18天的時間,科技執法取締2932件違規,其中以違停為大宗。顯示市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停車位,導致供需失衡,執法也過於嚴苛,很多外縣市的遊客根本不清楚,難怪引起民眾抱怨連連。
旺詮指出,違停當然要取締,但如果有合法的停車格,民眾何必刻意去違停。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台南的各式停車位,在六都中歷來都是墊底的,平均每萬輛小型車擁有停車格數居然只有1,165.78,對比台北的2,654.45與新北的2,760.22,臺南平均車位實在過低,顯示車位嚴重不足,再對比正在起飛的桃園,雖然其平均車位與臺南相近,為1,169.57,但桃園停車位的成長幅度比臺南還要大,臺南的停車位成長率根本不能負荷需求。而且加上近年來臺南人的汽車登記數與小客車的成長率逐年提升,車輛成長率為六都第二,使停車位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未來勢必面臨衝擊。交通局必須審慎規劃。
旺詮也關心智慧停車APP的建置進度,有沒有納入觀光景點與舊臺南縣的部分? 停管工程處處長黃俊傑回應,目前智慧停車APP已納入七成停車位,包含觀光景點周邊,與舊臺南縣的停車場的即時格位都可在APP中查詢到。蔡旺詮敦促,盡快普及即時格位查詢與智慧停車APP的建置,優先從市區與觀光熱點做起,以因應市民與觀光客的需求。蔡旺詮也強調,停車位規劃不僅僅是交通局的業務,其中也涉及觀光、文化、安全、都市規劃等問題,絕非一個局處可以解決的,呼籲跨局處的合作整合與通盤規劃,才能有效解決臺南的停車問題,位市民與觀光客提供方便的停車環境。
都市空間規劃者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觀光局)
臺南名列文化部10條觀光路線之一,旺詮呼籲盡早規畫周邊交通停車
今(6)日文化部公布加強推廣18處世遺文化潛力點,臺南的烏山頭及嘉南大圳也名列其中,預計11月會正式公布,並先由國內遊客開始,逐漸推廣至國際旅客。
旺詮在質詢中提到,停車與交通問題是民眾來臺南觀光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民眾不會區分古蹟是文化局的,觀光路線是觀光局的,停車位是交通局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規劃不善,就會留下對臺南整體的壞印象,下次就不考慮來旅遊了,每次質詢都只會說下次一定改進,難道我們只能祈禱觀光客給臺南第二次機會?
針對這次文化部的觀光路線所帶來的效益,旺詮也關心觀光局是否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來因應即將到來的遊客潮? 文化局長郭貞慧回應,文化遺產的部分目前聚焦在烏山頭及嘉南大圳,與國發會重點推行的山海圳計畫,兩者目標不謀而合,所以在推動上會更有力道,會將兩個計畫搭配,讓文化遺產的潛力點得到更多的發揮與推廣。
也建議,文化部觀光路線所帶來的人潮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希望觀光局可以與文化局研議,結合旅宿業者,討論出「套裝行程」或「套票方案」,透過種種優惠,吸引遊客在欣賞文化遺產之於,也能順道至其他臺南景點參觀消費,大大提升臺南整體的觀光經濟,讓受到文化遺產而吸引來的人潮達到最大的效益。
呼籲,在交通運輸上必須及早規劃,尤其是大眾運輸的部分,我們希望遊客來臺南,但不要「帶車來」,這部分可能需要觀光局與交通局通力合作。郭貞慧也允諾將與交通局密切協調,規劃完整的交通路線與運輸。蔡旺詮希望,新的旅遊政策帶來觀光成長之於,也要減少遊客帶來的交通問題,才能創造觀光客與市民雙贏的局面。
(交通局)
臺南以「文化之都」、「美食之都」著稱,豐富的景點與古蹟遺產,吸引國內外許多遊客到訪,帶動觀光人潮,同時也刺激臺南的經濟。然而在遊客眾多的情形下,勢必排擠到台南市民使用公共設施的權利,其中以停車格的問題最為嚴重,車位不足除了讓台南市民感到不便之外,更大大影響外縣市甚至外國遊客來台南觀光的意願。在今(6)日質詢中,市議員蔡旺詮羅列整理近來的新聞,發現臺南許多觀光景點都有停車位不足與違停亂象,尤其是之前的清明連假與五一勞動節連假,情況更是嚴重。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今年三月在台南舉辦的的五月天演唱會,光違停拖吊就高達307起,數字十分驚人。而且根據台南市交通大隊的資料,從2月17日起短短18天的時間,科技執法取締2932件違規,其中以違停為大宗。顯示市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停車位,導致供需失衡,執法也過於嚴苛,很多外縣市的遊客根本不清楚,難怪引起民眾抱怨連連。
旺詮指出,違停當然要取締,但如果有合法的停車格,民眾何必刻意去違停。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台南的各式停車位,在六都中歷來都是墊底的,平均每萬輛小型車擁有停車格數居然只有1,165.78,對比台北的2,654.45與新北的2,760.22,臺南平均車位實在過低,顯示車位嚴重不足,再對比正在起飛的桃園,雖然其平均車位與臺南相近,為1,169.57,但桃園停車位的成長幅度比臺南還要大,臺南的停車位成長率根本不能負荷需求。而且加上近年來臺南人的汽車登記數與小客車的成長率逐年提升,車輛成長率為六都第二,使停車位的問題越來越明顯,未來勢必面臨衝擊。交通局必須審慎規劃。
旺詮也關心智慧停車APP的建置進度,有沒有納入觀光景點與舊臺南縣的部分? 停管工程處處長黃俊傑回應,目前智慧停車APP已納入七成停車位,包含觀光景點周邊,與舊臺南縣的停車場的即時格位都可在APP中查詢到。蔡旺詮敦促,盡快普及即時格位查詢與智慧停車APP的建置,優先從市區與觀光熱點做起,以因應市民與觀光客的需求。蔡旺詮也強調,停車位規劃不僅僅是交通局的業務,其中也涉及觀光、文化、安全、都市規劃等問題,絕非一個局處可以解決的,呼籲跨局處的合作整合與通盤規劃,才能有效解決臺南的停車問題,位市民與觀光客提供方便的停車環境。
都市空間規劃者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秘書處(4/19)】
#第二行政園區
上個會期總質詢時,鄭市長提到第二行政園區的規劃有三個考慮方案,分別是:
一、鐵路地下化後的中路車站附近
二、捷運綠線G12站,為藝文園區站下一站
三、中壢青埔高鐵特區站前
三個方案各有優缺點,以及實務與行政程序上的問題,請問目前有最新的進度了嗎?
秘書處則答覆,目前優先推動中繼方案,因長期規劃牽涉都市計畫變更、軌道計畫進程等,可能趕不及市民需求。
中繼方案則是先將環保局與稽查大隊的員額,移至司法園區,智翔也提醒,若之後還有需搬遷的局處與單位,需考慮業務上能否與環保局來配合,提升業務上的配合度,也方便市民洽公。
另秘書處長也說明,移出的空間,也能讓市府大樓的局處重新調整,例如社會局、教育局的單位可整合至單一樓層。
#公文無紙化
公文無紙化議題在桃園倡議多時,以雙北為例,台北市公務員可利用「台北通」APP作為開會簽到的工具,台北市政府內部的公文電子化比例也高達99.7%;新北市則可達到100%公文線上化,另外會議也善用視訊方式進行,落實防疫、樽節又環保。
而智翔本身為市議員,也常常煩惱公文該如何收納、整理,尤其辦公空間也有限,無法長期儲放。其次,許多局處在答覆質詢內容時,彙覆表常常漏題、答非所問,或直接把該天所有議員的問題流水帳一番,對於智翔來說無疑是廢紙一張。
對於桃園市公文無紙化的進度,智翔認為,以技術層面而言,桃園市資科局應有相對應的技術,不至於會落後於雙北市,也期許秘書處可多參考其作法,讓公文無紙化早日實現。
#市府活動場館開放借用
智翔長期追蹤桃園市的場地租借系統,去年也曾詢問秘書處,有無可能將市府的場地,包括活動場地、會議室等,來與租借系統整合,開放給市民租借。
今天也從工商活動的需求角度切入,桃園的工商活動發達,加上許多企業在政府發展的區域中,有許多與市府溝通開會的機會,桃園辦公空間不足,卻存在許多發展機會與可能性,釋出市府的空間,辦公之餘可以來幫助更多民間業者,對桃園的發展是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