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高效率,升格多經費,縣民、市民一起拚!】
從我當選代表至今,不少竹北民眾常跟我提到新竹市,或許是被新竹市高效率建設吸引?以人為本的都市設計?還是不同於以往的城市美學?甚至覺得林智堅市長好帥(蛤?)各種層面都有,但總言之都離不開「是否能跟新竹市合併?」這話題。
在討論這議題前,我們先定義「現況與目標」,因為不同目標、層面來切入討論,就會導出不同結果,我們必須清楚政策的「利與弊」是伴隨一起,沒有「這個好吃我夾,這個難吃我不碰」的自助餐模式,不管選擇任何公共政策來實施;或運行某種體制,都有可能變為「解決A問題,產生B問題」(共產主義也是很理想、極權專制效率也超棒,但後續問題大家非常清楚)
所以釐清現況問題、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帶來的副作用的是否能接受?以下方不同切入點為例,會延伸出各種好與壞,甚至上升到修法、修憲來釐清「中華民國憲法」不合時宜的諸多窘境。
#偏鄉荒漠化?
#國民黨必須倒?
#草根民主優先?
#不利素人參政?
#瓦解政治派系?
#行政效率至上?
#鄉鎮市黑金問題?
#行政層級疊層架屋?
#鄉鎮市人員擴編問題?
#國民兩黨的共業遊戲?
#鄉鎮市長與縣長政治角力?
#鄉鎮市才能反應地方狀況?
能列出的問題還有很多,這邊單就大部分民眾最在乎的「行政效率」與「建設整合度」、「土地利用性」來討論。(這也與意識形態無關)
#現況問題
民國71年(1982年)因縣市分家,導致不管族群、文化、經濟、歷史脈絡緊密的大新竹一分為兩個獨立行政區,而又因縣市分家後,同一個行政層級,卻有不同治理模式(如鄉鎮市是選舉自治單位,新竹市轄下的區是官派;主要聽命、執行首長意志)
這樣講可能有點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原本一間大公司(舊新竹縣),後來分成兩間大公司(竹縣、竹市),而其中一間大公司(竹縣),底下還有許多獨立運作小公司(鄉鎮市),如沒有分家情況下(舊新竹縣),以往溝通建設直接對底下小公司(鄉鎮市)商討即可,過往的新竹市,因為都在大公司底下(舊新竹縣),還是會相對有效率,就算底下小公司再怎麼不配合,大公司也委屈犧牲(經費),站在「終究造福是公司集團的員工(人民)」的立場上辦事。
現在變成兩間大公司,自然溝通上與盤算上就會有所爭執,因為「你得利我就沒利,你少做我就多做」,加上兩方公司文化差異甚大,本來就沒合作默契跟信任基礎,自然在經費支出、工作內容、後續問題上會有所歧見,甚至大吵一架也都不意外,然主事者不一定會有影響,但倒楣辛苦的是誰呢?就是本該獲得更多福利的兩方員工(人民)。
#以大家有感的公共建設為例
竹市已經有 Ubike 1.0,但因為竹縣(大公司)與竹北市公所(小公司)沒有共識?不想做?效率低落?經費不足?導致竹北市民每年期盼,但都每年落空,而新竹市不知道的民眾,也傻傻跨橋騎過來後,發現沒有歸還站又騎回新竹市,或直接棄置竹北市。
就算新竹縣鐵了心要建置 Ubike,是否要跟新竹市溝通腳踏車道的路線?確定新竹市是否升級 Ubike 2.0(1.0跟2.0系統不相容),甚至新竹市未來還是使用 Ubike 系統?如果上述都沒耐心溝通、互相信任,那未來也很可能變成竹北市民騎共享單車過去後沒地方還,不是騎回竹北市,就是棄置在新竹市。
上面還只是單純的共享單車設置就如此複雜,若再以規模更為龐大的公共運輸「輕軌」為例, 新竹縣是否要做?設站考量有無串連其他公共運輸?(高鐵、台鐵、公車)經費比例能否支應?後續維管費用?以現在新竹市已經完成相關規劃來看,若要等新竹縣這邊完成,那大輕軌計畫勢必要再延宕了。
光這兩個問題,就能回應我說的「行政效率」(溝通成本高)與「建設整合度」真的在分家後,面對跨縣市合作議題,都是各走各的路不歡而散告終。
#新竹市頭痛問題之一
新竹市內依然有部分土地是新竹縣政府所擁有,這也導致新竹市都市規劃時,必須因土地所有權問題,來跟新竹縣這邊商討(溝通成本增加),這站在新竹縣的立場來看,如要給新竹市獲得土地或變更地上物建,當然就是一筆土地買賣(站在竹縣本位來看沒什麼不妥),但新竹市政府就必須考量建設經費、公益性來權衡是否有能力或有必要來出這錢。
像已經搬遷熄燈的新竹市收容所(早期收容中國偷渡客,後期收容逃逸外勞),其實是佔地 5 公頃的公園用地,裡面還包含許多新竹人都不知道的「新竹神社」(繪馬殿、神樂殿、齋館,許多文物也散落於靈隱寺、竹市動物園內),目前最新消息是要規劃成歷史文化園區,但不難猜想竹市與竹縣這方面的合作,肯定要耗費更多溝通、角力,來為自己的市庫、縣庫開源或節流,如沒有共識導致僵局,就無法讓大新竹居民能一覽當年神社的壯觀與風采。
新竹神社不是新竹市的古蹟,是當時「新竹州」居民的共同記憶,從靈隱寺內遺留下的石燈籠上刻字不難發現「新埔」、「橫山」、「樹杞林」(舊竹東地名)等地鄉親曾經來參拜過,甚至連「新竹女中校友會」都有,或許跟自己爺爺奶奶聊聊,說不定也曾經來參拜過,這樣有趣且重要的歷史記憶,真的該重現在世人面前,現在卻因為行政區劃後的問題,可能卡關重重。
#結論
光就「行政效率」、「建設整合度」、「土地利用性」來討論,就能看出不管合併還是升格,大新竹整合迫在眉睫的必要性,但如果加入「政治問題」、「行政區劃通盤檢討」…更多考量進來,那就會是全台灣的問題(總不可能每個一吵,就隨便合併或升格吧?)
這裡我就不多開戰場討論(這要寫個一萬字以上沒問題),就用10字來總結「#合併高效率 #升格多經費」來祝福大新竹未來能有更繁榮的發展,也請各位縣民、市民不要因政治色彩、個人厭惡來敵視彼此。
如果今天能跟另一半、孩子,搭著輕軌去新竹東門城走走,下午搭輕軌來竹北的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晚上再搭輕軌到高鐵於其他縣市旅遊,這樣的風景跟生活,不是一件很美好又快樂的事情嗎?
#我們這代人的努力承擔
#給下一代更好美好環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業是建築跟都市設計的陳尚平,到50幾歲時,回顧自己的人生,發覺到生命中有些錯過的事物,其中包含攝影,他說自己再不做,可能很快就老去了,有急迫感在內心作用,乃決定重啟攝影創作。 從2013年開始,陳尚平花去5年的時間,每年大概有200多天都會在台北走動,做街頭攝影。一個人走出去,看自己所身處的這個世...
都市設計 定義 在 鄭宏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研究台灣都市的人均綠地面積,以及綠覆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標準,人均綠地面積至少要9平方公尺才會符合都市健康的指標。
依照目前台灣法規,其實定義並不明確,都市內的綠地也很難計算,我們就先用國際上通用的「都市林」概念來討論。都市林原則上應歸屬於「都市計畫法之公共設施用地」,因此可知,公園、綠地、廣場、兒童遊戲場皆屬於都市林的範疇,雖然不精確,但卻是目前唯一可能的「操作型定義」。
根據營建署統計,把台灣都市計畫區內的面積之加總以計算都市林面積,會得出台灣都市林面積為9,693.98公頃;六個直轄市之中,都市林面積以高雄市最高(2,549.71公頃);台中市次之(2,050.80公頃);其餘分別是新北市(836.26公頃)、台南市(776.17公頃)、台北市(754.74公頃)、桃園市(507.30公頃)。
用都市林面積除以都市計畫現況人口數來計算人均綠地面積,會發現台灣的人均綠地面積為8.64 平方公尺,並沒有達到標準。
細看六個直轄市的人均綠地面積,六都中只有高雄市14.03平方公尺及台中市10.52平方公尺符合都市健康的指標。不只如此,根據台南市都市設計審議原則的綠覆率計算方式:「綠覆面積與法定空地面積之百分比」,將都市林面積除以都市計畫區面積來計算綠覆率,台灣的都市綠覆率為3.36%,而六個直轄市之綠覆率以高雄市8.31%最高;台北市4.72%次之;其餘分別是台中市4.46%、桃園市2.00%、台南市2.54%,以及新北市1.21%。
而我們新竹市,都市內的人均綠地面積3.11平方公尺,都市綠覆率落在2.41%。
面對都市人口集中化、氣候變遷、環境污染,我們期待在都市發展與生態、生活間取得平衡,顯然,擴大城市綠地面積將會是我們的目標。
新竹市不只是座兒童城市,也將會是為下一代努力,永續發展的綠色城市。
多種樹 愛地球🌍
#世界地球日 #修復我們的地球
#人均綠地面積 #綠覆率 #宜居城市新竹市
都市設計 定義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穎孟踏實服務.台北安心迎夢!第四會期問政報告
.
春節假期咻地一下就結束了!大家是否有把握好天氣出遊走春呢?多虧大家齊心努力,落實防疫工作,我們臺灣人又平安地度過了一年,成為全球少數能夠活動、聚會的正常國家,能夠享受著假期與團聚的快樂。
.
大家的平安、快樂,不只是防疫人員努力的目標,也是穎孟努力的目標。在開工的第二天,穎孟也要向大家報告過去半年的問政服務成果。在第四會期,穎孟不只會勘、協調多處公設改善,更持續監督三貓計畫、南環線工程與景美溪自行車道。穎孟希望,在新的一年,與大家繼續努力,一同打造更好的臺北、更好的大安文山!
.
#市政質詢
▉ 持續把關雙城論壇
.
2020年台北市持續舉辦雙城論壇,儘管台灣善意以待,但中國矮化台灣、統戰台灣的企圖卻從未止歇。柯市長對此卻毫無應對。雖然柯市長曾多次表示會採取對等尊嚴進行交流,但穎孟在施政報告質詢時,詢問柯市長是否支持九二共識,柯市長卻表示不知道九二共識定義是什麼,也沒有在施政報告中具體說明對等尊嚴交流的方式;在總質詢時,詢問柯文哲市長何謂一中原則?市長先是表示不知道,又說為什麼要這麼在意?你揮過來,我揮過去就好了。
.
面對中國官媒藉雙城論壇吃臺灣防疫豆腐,柯市長也說不要太在意媒體寫的話。臺北市十二行政區都與上海簽備忘錄,中國卻藉此深入鄰里進行統戰。穎孟指出,雙城論壇交流是否確實讓台北得益,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而2020年視訊雙城論壇的費用,更是與2016年實體活動差不多!穎孟認為,雙城論壇在政治上、國際戰略上、在經貿文化民生上都有問題,同樣是雙城論壇,曾舉辦兩次的臺北巴黎雙城論壇更有實質效益,卻在林洲民局長離任後停辦。
.
穎孟要求,市府應建立雙城論壇檢核標準、向比臺灣進步的城市學習、續辦臺北巴黎雙城論壇、評估世界城市論壇。市長除表示將研究與巴黎的進一步合作外,也允諾這四項要求。
.
▉檢視無現金支付規劃
.
臺北市預計在2025年達成無現金支付預計普及率90%的目標。穎孟認為,面對高齡社會,長者是否能夠適應無現金支付是個問題,需要檢視普及率目標是否過高:推動學雜費無現金支付,是否反而會令無法使用無現金支付的弱勢及隔代教養家庭受到歧視,需要關注;最後,穎孟也要求市府整合支付平台,使其更便民好用。
.
▉推動都市計畫融入性別主流化
.
在本會期的工務部門質詢中,穎孟指出都發局最新的108年性別平等設施成果報告中,社會住宅相關設施提及跟性別平等無關的空中跑道、屋頂農園,顯示都發局尚未將性別平等概念落實在都市計畫中。
.
因此,穎孟建議都發局長應對不同性別的需求加以研究,重新規劃性別主流化的落實方案,編列實驗性或常設性的創新預算,和性別平等建築設計師共同規劃性平都市設計概念。穎孟也提出幾個國外的性別主流化都市規劃嘗試,尤其著重女性安全的夜間照明、安全廁所等,供都發局參考。
.
#安心出行
.
▉持續推動增設智慧公車站牌,搭公車不再枯等。
– 天恩宮、興隆公園、警專、興隆辛亥路口、景明街口、興隆國小、興隆山莊、海巡署、政大和墅社區等多處完成設置。
.
▉增設停車格、停車場。
– 成功爭取辛亥生態公園周邊、木柵市場周邊增設停車格或停車場。
.
▉推動設置友善視障有聲號誌。
– 成功爭取政大校門週邊設置。
.
▉監督 YouBike 2.0
– 針對 YouBike 2.0 無法銜接 1.0 造成亂象,穎孟要求縮短轉換期、加強轉換期間宣導。同時也與交通委員會同仁,一同要求市府改善權利金契約。
.
#安心社區
.
▉推動電線、電箱、電桿清整,改善環境景觀
– 成功爭取萬寧國宅公車站、辛亥路四段101巷、景美街、木柵路二段161巷改善。
.
▉改善夜間照明,讓大家夜歸也能安心。
– 羅斯福路五段97巷夜間照明不足,與萬盛里徐里長一同協調會勘改善。
.
▉推動兒童街道遊戲。
– 大安區部份地區缺乏公園,穎孟協助民間於臥龍里、敦安里等地舉辦兒童街道遊戲,讓孩童就近享受暢快童趣。
.
▉推動親子廁所設置。
– 台北市68座公園中有有28座沒有廁所,穎孟持續督促公園處檢討改善,並獲公園處承諾將景美運動公園納入優先施作公園。
.
▉推動改善警察住宿問題。
– 台北市有800多位警察有住宿需求,卻僅有285戶警察宿舍,有高達65.4%的警察僅能自力租屋,對於外縣市調入的年輕警力帶來負擔。穎孟在質詢時要求市警局注意此問題,並協助解決,獲陳嘉昌局長允諾研議改善。
.
▉推動友善人車環境。
– 部份區域商家卸貨需求大,標線型人行道淪為停車場,穎孟要求交通局確認違停熱點,並評估可行地區加設實體阻隔。
– 許多文山區公寓沒有停車場,長輩不得不在紅線上下車而被檢舉,穎孟要求交通局納入黃線評估。
.
▉協助改善破損公設。
– 萬利街30巷旁綠地泥沙沖刷造成人行道泥濘,穎孟會勘協調改善,並檢查颱風過後樹木健康,避免樹倒危險。
– 捷運萬芳社區站人行道破損,協調相關單位修繕。
– 興德路傳統市場道路不平整,民眾憂慮長輩購物安全,穎孟會勘協調整平。
.
#休閒迎夢
.
▉振興貓空觀光
– 持續監督市府 #三貓計畫 及貓空纜車虧損問題。
– 要求市府三貓計畫做好網路、平面整合行銷宣傳、觀光巴士導覽以及串連當地茶農。
– 木柵嘻哈音樂興盛,如 MC Hotdog 、MJ116 等都出身木柵,穎孟要求市府推廣觀光時,也結合在地音樂文化進行行銷。
.
▉爭取景美溪沿岸河濱自行車道
– 柯市府「十年自行車網計畫」惟有木柵景美溪岸段是沿著木柵路設置,恐造成車種混雜,也錯失水岸景緻。
– 穎孟爭取該段自行車道延河濱設置,安全分流,景緻更好!
.
#交通迎夢
.
▉監督捷運南環線
– 捷運南環線施工在即,穎孟持續監督施工交通維管計畫,降低交通衝擊。
– 臺北捷運發達,卻欠缺特色站點。穎孟爭取南環線站體藝術化,結合在地脈絡,打造臺北記憶節點。
.
過去一年,承蒙大家的支持與鼓勵,讓穎孟能為大家完成這麼多的工作。新的一年,也希望大家繼續給予穎孟指教,一起讓台北、讓大安文山變得更好!
.
問政快報電子檔: https://reurl.cc/WEDMqk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都市設計 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業是建築跟都市設計的陳尚平,到50幾歲時,回顧自己的人生,發覺到生命中有些錯過的事物,其中包含攝影,他說自己再不做,可能很快就老去了,有急迫感在內心作用,乃決定重啟攝影創作。
從2013年開始,陳尚平花去5年的時間,每年大概有200多天都會在台北走動,做街頭攝影。一個人走出去,看自己所身處的這個世界,重新認識世界,與之對話,是陳尚平對街頭攝影的定義。
而街頭攝影也是一門面對不確定性的藝術,從主題、場景到解讀三方面,皆充滿不確定性。於是,拿起相機的他,時時刻刻都在直視無常變動的世界,都是對自身與所處世界的重新定義。他必須接受、適應眼前的環境,與台北街頭磨合,找出偶然與巧合的種種奇妙機遇,按下快門,以局部的視角切切片,埋下影像線索,逼近城市的整體景觀。
陳尚平自言,攝影是一門放框框的藝術,關於如何在無邊無際的此一世界,放下屬於自己的框框,以及如何在框框內產生創造性的觀看,發覺新的意義與意象,進而擺脫框框限定性的觀看。
《那些無人的所在》系列,陳尚平認為有沒有人存在於相片,並非重點,實際上就算照片中沒有人,但仍舊是人為的環境,到處都存在人的痕跡。這組照片,對他來說,是讓人留下的痕跡靜靜地說話。
陳尚平將自己視為在台北街上捕夢的夢遊者,是以誕生《另一個世界》系列,鏡頭下是種種疏離而奇異的台北夢境與超現實場景。《地底奇遇記》是在台北捷運所見所思,試圖展演車廂乘客間的特別氣氛與輕微騷動。
對西門町抱持強烈的興趣,生性好靜的陳尚平認為,這是一種對自己個性的巧妙平衡。有長達十幾年的時間,他會定期去西門町晃走拍攝,每次進出都覺得像是洗感官的三溫暖。那是充滿人造夢境、所有人都在集體夢遊的場所。
早期,陳尚平覺得台北是一個混雜的城市,因為建築是治理環境的觀點在看待城市,因此他不自覺地會抗拒台北。但攝影讓他去接受台北的多樣性與混合風,近年來他反倒覺得台北是有趣而奇妙的場域。陳尚平表示,台北人跟台北其實是一體的,台北人總會在一些小地方出格,不會持續性地整理自己,比如穿得光鮮亮麗的上班族,但家中環境是混亂的,如同遊走於秩序與混亂的台北樣貌。是以,他直言,台北是台北人造成的。
小檔案
陳尚平在台灣長大、受教育,後來到美國留學,住了幾年。回台後,從事建築與都市設計,也當了老師。他嗜聽古典音樂,頗收藏了些CD,有時也寫東西,不寫長,也寫不長,他相信好的文字會結晶。他很喜歡拍照,開過二次攝影展,近年更是熱衷街頭攝影,預計2019年4月出版攝影書《我台北放框框》(暫定書名)。
1996年《樹影》黑白攝影個展,台北後院畫廊。2003年開始拍攝台北西門町,成為迄今仍在進行的《混亂天堂》系列。2014年《街巷甜美》攝影個展,台北大稻埕保安捌肆。2014年開始協助觀止堂策劃「攝影小聚」演講,迄今已舉辦十多場。2016、2017與2018年,連續三年進入邁阿密街頭攝影節(MSPF)比賽決選。
相關新聞 https://goo.gl/ptBXKh
都市設計 定義 在 最佳都市設計是哪個城市? #short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土木結構工程師回答城市 設計 問題▻ https://youtu.be/V1rn2aB0BWg. ... <看更多>
都市設計 定義 在 貳本規劃- 【Planning Project Urban Design】都市設計分享...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我們簡單介紹現正參與的「基隆港東岸地區景觀改善都市設計準則」,分享貳本的規劃經驗。 ... 定義山海程景觀框架、檢討景觀及建築高度管制、維持山城視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