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1986年6月25日起在台視播出的公視節目《愛的進行式》的第50集「英文零分」,內容強調作弊是一種僥倖的行為,不論是基於同情心幫助別人,或想藉此獲得高分,都是不誠實的。順便一提,此集是洪弘恩取代方向中飾演志豪的第二集。
這一集《愛的進行式》的演職員名單如下:
演員:
王道(飾 林振唐)
林月雲(飾 管浩雯)
鄭宜雰(飾 林莉萍)
洪弘恩(飾 林志豪)
連乃慧(飾 林青萍)
編劇:何綺華
導演:魯澤人
節目顧問:賈志宏
製作人:李翰瑩
剪接:蔣昌台
執行製作:毛中興
製作助理:黃浩洲
攝影:胡忠偉
燈光:宋殿生
場記:高一萍
化妝:任惠玲
音樂:普飛錄音
工程:傳神視聽
製作:寬聯傳播公司
監製:公共電視小組
公視片頭製作:賈成達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自1986年6月底開始,在台視播出整整6年的公視單元劇《愛的進行式》,由寬聯傳播製作、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監製、魯澤人製作、汪京台編導、陳耀圻導演,主要演員包括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方向中、連乃慧,與洪弘恩。
《愛的進行式》全劇共309集(每集約25分鐘),於1986年6月25日至1992年7月15日間的每週三21:03至21:30在台視播出,是自第一個公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於1984年5月20日在中視播出以來,收視率最高的公視節目。
人物簡介:
林振唐(王道飾演)
林家的爸爸,中年壯男,是位開明講理的一家之主。
管浩雯(林月雲飾演)
林家的媽媽,是位家庭主婦。
林莉萍(鄭宜雰飾演)
林家的大姊,成熟活潑。
林志豪(最初是方向中飾演,從49集起改由洪弘恩飾演)
林家的老二,是劇中唯一有更換演員的角色。
林青萍(連乃慧飾演)
林家的么妹,小名「青青」,任性調皮。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6年7月6日出版的《TTV電視周刊》第1239期第112至114頁:
《公視「愛的進行式」述說親子間的故事》
文/許小玲
繼公視節目「成長與衝突」之後,由陳耀圻負責的寬聯公司,接著又推出「愛的進行式」,做為第二季的節目,同樣是以戲劇方式來探討家庭親子間的問題。仍然是每周三晚間九點至九點卅分,在台視頻道播出。
「愛的進行式」是由導演魯澤人負責製作。這一季的節目在型態上,做了一些改變。全長廿二分鐘的內容,完全以戲劇來表現,每周一個主題的故事。將固定在一個五位成員組成的小家庭中展開。但節目最後不再出現賈志宏教授的談話,雖然她仍然將為每一集的單元做分析與審核,並提供意見;編劇就將賈教授的意見溶合在劇中,由飾演父親與母親的角色來表達。
劇中的張家,有父、母及三名子女,父親是由王道飾演,母親是由林月雲擔任,大女兒莉萍由鄭宜雰擔任,老二志豪,方向中飾演,老么青萍,連乃慧飾演。這一家五口,就像我們一般常見都市中的小家庭,充滿溫馨,但也有相互磨擦及衝突的時候,也有個人事件帶給家人困擾的一面。
許多家庭在面臨這些問題時,往往會因為個人情緒及父母主觀的意念無法溝通,形成僵局,甚至造成家庭的不和諧。在「愛的進行式」中,將綜合各方的經驗及專家學者的意見.以最婉轉圓滿的方式,來處理每一件家庭小危機。
製作人魯澤人表示,每次要為這些問題尋求解決之道時,總要向各方請教,再綜合出一個比較理想,可能受到的批評最少的方法,這雖不一定能為每個家庭所接受,但是觀眾若能試著去採行,未嘗不是突破問題及僵局的一個良好參考。而且這些解決之道,及面對問題時應有的正確心態,可是經過製作單位聯合專家學者一起做了各種角度研究後歸納出來的。
分別飾演劇中父、母、子女的五位演員.都有著極親切大眾化的造型。林月雲接這部戲之前,已經息影了兩年,加上她些微的台灣國語,使她曾一度拒絕演出媽媽這角色。但是製作單位卻認為,就是她那不怎麼標準的國語,才更像現在一般的家庭主婦,由她演來一定備具親和力。林月雲終於拗不過製作單位的力邀而答應了,但是在演出前二個月,幾乎夜夜失眠,可見得她對自己再度演戲,得失心是相當重的。
由王道來演爸爸,相信觀眾一定覺得既熟悉又清新。王道與陳耀圻曾在電影「源」中合作過,基於這層感情,他特別抽空來參加演出。據了解,這是他第一次以時裝的造型出現在電視中。王道自己就有三個女兒,演父親自然非常的習慣。有一場戲,連乃慧匆忙的跑進門告訴他姊姊被狗咬的事,但連乃慧一急說成了「狗被姊姊咬了」,王道面不改色的說:「那我們快去看看狗被姊姊咬得怎麼樣了。」事後當然NG,但全場被他那寶相的演出笑得人仰馬翻。
演大姊莉萍的鄭宜雰,造型相當多樣化,可打扮成年輕活潑的少女,也可扮成成熟嫵媚的婦人。她就曾在「火鳳凰」中演過莫少聰的妻子。大家仔細看,她和王道可真像親生父女。再端詳這一家五口,你一定會驚訝,他們真像一家人,特別是那五對如同一家工廠出品的大眼睛。
一段時間不見的方向中,現在整個人都不一樣了,除了那雙大眼睛之外,人長高了很多,理個小平頭,實在看不出就是以前那個小男生。方向中長高的記錄是很驚人的,「愛的進行式」錄第一集之後,沒多久錄第三集時,他就長了好幾公分。本名方向中的冬冬,自從升入國中之後,非常的用功,每次錄影,他從不NG,沒有他的戲時,只見他一個人坐在一角埋頭用功,在學校的成績他可是名列前茅的。
連乃慧飾演劇中的青萍,在劇裡算是一個甘草人物,她是製作單位甄選出來的新人,拍過廣告片,沒演過戲。第一天錄影時,原來活潑愛作表情的她,一下子變得呆若木雞、面無表情,直到和工作人員都熟悉之後,她又恢復了調皮又充滿喜感的模樣。在劇裡,連乃慧愛打小報告,但仍不失善良,她演起來自然生動,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的將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
「愛的進行式」是一齣家庭式短劇,雖然每一單元播出僅僅廿二分鐘長,但是表現得簡潔、流暢,又不失公共電視賦予的教育功能,非常適合大家閤府觀賞,相信在輕鬆愉快的劇情中,必能探索出一些道理來。
自從「電視周刊」受「成長與衝突」製作單位的委託,刊登了一份問卷調查之後,製作單位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收到了近三百封的回函。
每位作問卷的觀眾讀者都很仔細的回答問題。這些問卷經過電腦的分析、歸納,已作成了一份顯示結果的報告。據統計,回信的以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最多,佔所有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四,其中也以學生為主。這些觀眾不但作了問卷,同時還希望第一季的「成長與衝突」能重播。
在回函當中,有一封彰化寄來的信很特別,信中的女孩自稱是苦命女,她在高中畢業後,就被父母以保護為由,終日禁足家中不得外出,但她的妹妹卻仍過著正常的生活,她來信希望賈志宏教授能救救她。
由於賈教授目前在美國,製作單位為了儘速幫助這位苦命女,遂將信轉交給彰化張老師來處理。由於這位女孩沒有註明地址,所以希望她能看到報導後,主動與彰化教育學院輔導系的張老師聯絡,或者撥〈0四七〉二二四九四一電話給張老師,張老師會妥善幫助她。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8年11月15日出版的《公共電視季刊》第一期第21至22頁。
《跟著愛走的一家人》
文/大群
跟著節目成長!這是參加「愛的進行式」一劇演出的五位演員的共同心聲。
劇中,林振唐一家彼此相親相愛,下了戲,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洪弘恩和連乃慧也喜歡以劇中名字互相稱呼,像孩子們喊王道「爸」、喊林月雲「媽」,叫得非常自然,讓人真以為他們就是一家人呢!
「愛的進行式」自從播出以後就受到許多觀眾的肯定與喜愛,到今天已經堂堂進入第120集,是「公視」少數幾個經年播出的節目之一。
兩年多來,劇中的孩子都長大了,參加「愛的進行式」的演出,他們有些什麼樣的感想,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說法吧!
王道想做好榜樣
「我以前偶而在街上會抽抽菸,但是現在我可不會這樣了,給同學們看到了不好。」開口就給人開朗健談印象的王道,談起演出「愛的進行式」帶給他最大的改變時說:「有一次我應邀到南部某中學演講,女同學們圍著我問長問短,她們又說如果她們的爸爸像我一樣就好了,還有女同學當場要認我做乾爸爸,這種情形,這一年來我常遇到。」
王道開心地笑道,「遇到這種情形,我總是將我一貫的想法告訴她們,父母親對兒女的愛是誰也比不上的,有的也只是觀念上溝通的困難,而這些困難也需要做子女的多多努力。」
林月雲推己及人
林月雲對這點也深表同感;她一向深居簡出,平時除了錄製「愛的進行式」,幾乎已不在其他電視節目中出現。林月雲語重心長地說:「平時家庭生活,難免有摩擦。大家意見不同或心情不好,再加上環境因素,總是忘記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往往一件芝蔴小事就會讓大家不愉快半天,我個人覺得這是大家平時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她進一步指出,「像『愛的進行式』這個節目可以使觀眾想到,如果同樣的事件發生在自己的家庭裡,那我們會怎麼處理?這樣反覆地做心理準備,往往就在那個節骨眼將可能的家庭風暴緩和下來。」
鄭宜雰擔任軍師
「愛的進行式」裡最受年輕大男生喜愛的對象要屬鄭宜雰了。她在劇中飾演的大姊莉萍,懂事穩重,令許多大學生心儀,也有許多媽媽觀眾想收她做乾女兒,信件與禮物不斷。鄭宜雰最近才把齊肩的長髮剪短了,更顯得俏麗。她侃侃地談到她演「愛的進行式」的感想:
「我感覺現在的女孩子比較早熟,傳播媒體的發達也使得她們更見多識廣,單向式的解答已經不容易滿足她們。」
鄭宜雰補充說:「當然,可能男生也是這樣的,我比較常有機會和同年齡的女生相處,所以比較了解女生。」
她表示,許多和她差不多大的觀眾也會「請教」她,如何解決私人的困擾。
鄭宜雰笑著說:「老實講,我從沒修過心理學,不敢隨便亂建議。不過,屬於父母子女間的問題,我覺得血緣關係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基礎,父母也好,兄弟姊妹也好,天下沒有比這更親近的人,不論什麼事,我相信只要經過懇切的溝通,有了血緣基礎,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洪弘恩決定重考
看起來沉默的洪弘恩,今年雖然考取了五專,可是他決定明年重考高中。
國四班非常辛苦,週一到週六,每天早上七點半開始上課,一直得到晚上九點半才放學。中間課程安排得很緊湊,只有禮拜天休息一天,而這一天,洪弘恩便把它「奉獻」給了「愛的進行式」。
「畢業後第一次同學聚會看到我的同班好友全上了前三志願,我心裡實在很痛苦,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決定重考。這一次我沒花十分力準備,自然考不好,明年我以十分力應考,我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自己。」他的這一番話說得令人動容。
連乃慧傻得可愛
今年剛上國中的連乃慧,是「愛的進行式」的寶貝,也是全家笑料的泉源,她身高快和「莉莉姊」接近了,可是談吐之間還是傻得可愛。
連乃慧提到自己媽媽的手藝就好像精神全來了,她如數家珍地數著:「豬肉水餃、炒米粉、煮米粉,都好好吃,我最喜歡吃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音樂堂銅鑼灣分校開幕禮已於8月6日舉行,多位城中菁英出席祝慶,共同見證兩位創辦人14年來的苦與樂。大會司儀介紹新分校之兩大特點 : 一 、 風格別具特色,注入藝術文化元素。 二、 分校上至設計 、下至所有裝修也是兩位創辦人在晚上收工, 一點一滴地建立 , 市場及業務總監高松傑喻意為 [一步. 一腳印...
鄭志剛 兒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自1986年6月25日起在台視播出的公視節目《愛的進行式》的第50集「英文零分」,內容強調作弊是一種僥倖的行為,不論是基於同情心幫助別人,或想藉此獲得高分,都是不誠實的。順便一提,此集是洪弘恩取代方向中飾演志豪的第二集。
這一集《愛的進行式》的演職員名單如下:
演員:
王道(飾 林振唐)
林月雲(飾 管浩雯)
鄭宜雰(飾 林莉萍)
洪弘恩(飾 林志豪)
連乃慧(飾 林青萍)
編劇:何綺華
導演:魯澤人
節目顧問:賈志宏
製作人:李翰瑩
剪接:蔣昌台
執行製作:毛中興
製作助理:黃浩洲
攝影:胡忠偉
燈光:宋殿生
場記:高一萍
化妝:任惠玲
音樂:普飛錄音
工程:傳神視聽
製作:寬聯傳播公司
監製:公共電視小組
公視片頭製作:賈成達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自1986年6月底開始,在台視播出整整6年的公視單元劇《愛的進行式》,由寬聯傳播製作、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監製、魯澤人製作、汪京台編導、陳耀圻導演,主要演員包括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方向中、連乃慧,與洪弘恩。
《愛的進行式》全劇共309集(每集約25分鐘),於1986年6月25日至1992年7月15日間的每週三21:03至21:30在台視播出,是自第一個公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於1984年5月20日在中視播出以來,收視率最高的公視節目。
人物簡介:
林振唐(王道飾演)
林家的爸爸,中年壯男,是位開明講理的一家之主。
管浩雯(林月雲飾演)
林家的媽媽,是位家庭主婦。
林莉萍(鄭宜雰飾演)
林家的大姊,成熟活潑。
林志豪(最初是方向中飾演,從49集起改由洪弘恩飾演)
林家的老二,是劇中唯一有更換演員的角色。
林青萍(連乃慧飾演)
林家的么妹,小名「青青」,任性調皮。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6年7月6日出版的《TTV電視周刊》第1239期第112至114頁:
《公視「愛的進行式」述說親子間的故事》
文/許小玲
繼公視節目「成長與衝突」之後,由陳耀圻負責的寬聯公司,接著又推出「愛的進行式」,做為第二季的節目,同樣是以戲劇方式來探討家庭親子間的問題。仍然是每周三晚間九點至九點卅分,在台視頻道播出。
「愛的進行式」是由導演魯澤人負責製作。這一季的節目在型態上,做了一些改變。全長廿二分鐘的內容,完全以戲劇來表現,每周一個主題的故事。將固定在一個五位成員組成的小家庭中展開。但節目最後不再出現賈志宏教授的談話,雖然她仍然將為每一集的單元做分析與審核,並提供意見;編劇就將賈教授的意見溶合在劇中,由飾演父親與母親的角色來表達。
劇中的張家,有父、母及三名子女,父親是由王道飾演,母親是由林月雲擔任,大女兒莉萍由鄭宜雰擔任,老二志豪,方向中飾演,老么青萍,連乃慧飾演。這一家五口,就像我們一般常見都市中的小家庭,充滿溫馨,但也有相互磨擦及衝突的時候,也有個人事件帶給家人困擾的一面。
許多家庭在面臨這些問題時,往往會因為個人情緒及父母主觀的意念無法溝通,形成僵局,甚至造成家庭的不和諧。在「愛的進行式」中,將綜合各方的經驗及專家學者的意見.以最婉轉圓滿的方式,來處理每一件家庭小危機。
製作人魯澤人表示,每次要為這些問題尋求解決之道時,總要向各方請教,再綜合出一個比較理想,可能受到的批評最少的方法,這雖不一定能為每個家庭所接受,但是觀眾若能試著去採行,未嘗不是突破問題及僵局的一個良好參考。而且這些解決之道,及面對問題時應有的正確心態,可是經過製作單位聯合專家學者一起做了各種角度研究後歸納出來的。
分別飾演劇中父、母、子女的五位演員.都有著極親切大眾化的造型。林月雲接這部戲之前,已經息影了兩年,加上她些微的台灣國語,使她曾一度拒絕演出媽媽這角色。但是製作單位卻認為,就是她那不怎麼標準的國語,才更像現在一般的家庭主婦,由她演來一定備具親和力。林月雲終於拗不過製作單位的力邀而答應了,但是在演出前二個月,幾乎夜夜失眠,可見得她對自己再度演戲,得失心是相當重的。
由王道來演爸爸,相信觀眾一定覺得既熟悉又清新。王道與陳耀圻曾在電影「源」中合作過,基於這層感情,他特別抽空來參加演出。據了解,這是他第一次以時裝的造型出現在電視中。王道自己就有三個女兒,演父親自然非常的習慣。有一場戲,連乃慧匆忙的跑進門告訴他姊姊被狗咬的事,但連乃慧一急說成了「狗被姊姊咬了」,王道面不改色的說:「那我們快去看看狗被姊姊咬得怎麼樣了。」事後當然NG,但全場被他那寶相的演出笑得人仰馬翻。
演大姊莉萍的鄭宜雰,造型相當多樣化,可打扮成年輕活潑的少女,也可扮成成熟嫵媚的婦人。她就曾在「火鳳凰」中演過莫少聰的妻子。大家仔細看,她和王道可真像親生父女。再端詳這一家五口,你一定會驚訝,他們真像一家人,特別是那五對如同一家工廠出品的大眼睛。
一段時間不見的方向中,現在整個人都不一樣了,除了那雙大眼睛之外,人長高了很多,理個小平頭,實在看不出就是以前那個小男生。方向中長高的記錄是很驚人的,「愛的進行式」錄第一集之後,沒多久錄第三集時,他就長了好幾公分。本名方向中的冬冬,自從升入國中之後,非常的用功,每次錄影,他從不NG,沒有他的戲時,只見他一個人坐在一角埋頭用功,在學校的成績他可是名列前茅的。
連乃慧飾演劇中的青萍,在劇裡算是一個甘草人物,她是製作單位甄選出來的新人,拍過廣告片,沒演過戲。第一天錄影時,原來活潑愛作表情的她,一下子變得呆若木雞、面無表情,直到和工作人員都熟悉之後,她又恢復了調皮又充滿喜感的模樣。在劇裡,連乃慧愛打小報告,但仍不失善良,她演起來自然生動,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的將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
「愛的進行式」是一齣家庭式短劇,雖然每一單元播出僅僅廿二分鐘長,但是表現得簡潔、流暢,又不失公共電視賦予的教育功能,非常適合大家閤府觀賞,相信在輕鬆愉快的劇情中,必能探索出一些道理來。
自從「電視周刊」受「成長與衝突」製作單位的委託,刊登了一份問卷調查之後,製作單位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收到了近三百封的回函。
每位作問卷的觀眾讀者都很仔細的回答問題。這些問卷經過電腦的分析、歸納,已作成了一份顯示結果的報告。據統計,回信的以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最多,佔所有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四,其中也以學生為主。這些觀眾不但作了問卷,同時還希望第一季的「成長與衝突」能重播。
在回函當中,有一封彰化寄來的信很特別,信中的女孩自稱是苦命女,她在高中畢業後,就被父母以保護為由,終日禁足家中不得外出,但她的妹妹卻仍過著正常的生活,她來信希望賈志宏教授能救救她。
由於賈教授目前在美國,製作單位為了儘速幫助這位苦命女,遂將信轉交給彰化張老師來處理。由於這位女孩沒有註明地址,所以希望她能看到報導後,主動與彰化教育學院輔導系的張老師聯絡,或者撥〈0四七〉二二四九四一電話給張老師,張老師會妥善幫助她。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8年11月15日出版的《公共電視季刊》第一期第21至22頁。
《跟著愛走的一家人》
文/大群
跟著節目成長!這是參加「愛的進行式」一劇演出的五位演員的共同心聲。
劇中,林振唐一家彼此相親相愛,下了戲,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洪弘恩和連乃慧也喜歡以劇中名字互相稱呼,像孩子們喊王道「爸」、喊林月雲「媽」,叫得非常自然,讓人真以為他們就是一家人呢!
「愛的進行式」自從播出以後就受到許多觀眾的肯定與喜愛,到今天已經堂堂進入第120集,是「公視」少數幾個經年播出的節目之一。
兩年多來,劇中的孩子都長大了,參加「愛的進行式」的演出,他們有些什麼樣的感想,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說法吧!
王道想做好榜樣
「我以前偶而在街上會抽抽菸,但是現在我可不會這樣了,給同學們看到了不好。」開口就給人開朗健談印象的王道,談起演出「愛的進行式」帶給他最大的改變時說:「有一次我應邀到南部某中學演講,女同學們圍著我問長問短,她們又說如果她們的爸爸像我一樣就好了,還有女同學當場要認我做乾爸爸,這種情形,這一年來我常遇到。」
王道開心地笑道,「遇到這種情形,我總是將我一貫的想法告訴她們,父母親對兒女的愛是誰也比不上的,有的也只是觀念上溝通的困難,而這些困難也需要做子女的多多努力。」
林月雲推己及人
林月雲對這點也深表同感;她一向深居簡出,平時除了錄製「愛的進行式」,幾乎已不在其他電視節目中出現。林月雲語重心長地說:「平時家庭生活,難免有摩擦。大家意見不同或心情不好,再加上環境因素,總是忘記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往往一件芝蔴小事就會讓大家不愉快半天,我個人覺得這是大家平時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她進一步指出,「像『愛的進行式』這個節目可以使觀眾想到,如果同樣的事件發生在自己的家庭裡,那我們會怎麼處理?這樣反覆地做心理準備,往往就在那個節骨眼將可能的家庭風暴緩和下來。」
鄭宜雰擔任軍師
「愛的進行式」裡最受年輕大男生喜愛的對象要屬鄭宜雰了。她在劇中飾演的大姊莉萍,懂事穩重,令許多大學生心儀,也有許多媽媽觀眾想收她做乾女兒,信件與禮物不斷。鄭宜雰最近才把齊肩的長髮剪短了,更顯得俏麗。她侃侃地談到她演「愛的進行式」的感想:
「我感覺現在的女孩子比較早熟,傳播媒體的發達也使得她們更見多識廣,單向式的解答已經不容易滿足她們。」
鄭宜雰補充說:「當然,可能男生也是這樣的,我比較常有機會和同年齡的女生相處,所以比較了解女生。」
她表示,許多和她差不多大的觀眾也會「請教」她,如何解決私人的困擾。
鄭宜雰笑著說:「老實講,我從沒修過心理學,不敢隨便亂建議。不過,屬於父母子女間的問題,我覺得血緣關係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基礎,父母也好,兄弟姊妹也好,天下沒有比這更親近的人,不論什麼事,我相信只要經過懇切的溝通,有了血緣基礎,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洪弘恩決定重考
看起來沉默的洪弘恩,今年雖然考取了五專,可是他決定明年重考高中。
國四班非常辛苦,週一到週六,每天早上七點半開始上課,一直得到晚上九點半才放學。中間課程安排得很緊湊,只有禮拜天休息一天,而這一天,洪弘恩便把它「奉獻」給了「愛的進行式」。
「畢業後第一次同學聚會看到我的同班好友全上了前三志願,我心裡實在很痛苦,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決定重考。這一次我沒花十分力準備,自然考不好,明年我以十分力應考,我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自己。」他的這一番話說得令人動容。
連乃慧傻得可愛
今年剛上國中的連乃慧,是「愛的進行式」的寶貝,也是全家笑料的泉源,她身高快和「莉莉姊」接近了,可是談吐之間還是傻得可愛。
連乃慧提到自己媽媽的手藝就好像精神全來了,她如數家珍地數著:「豬肉水餃、炒米粉、煮米粉,都好好吃,我最喜歡吃了。」
鄭志剛 兒女 在 金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還盒】
三月號《美紙》用了梅艷芳畫像做封面,出版前惹來內部一些異議,沒有得到甚麼支持。說有點陰森,像鬼魂。我聽到像鬼,反而心就定下來,封面畫的是如花,如花的確是頭等待愛郎五十年失望而回的女鬼,難免會有怨懟也帶有寒意。但最重要是,即使她是鬼,如果你明白《胭脂扣》,你也會愛上這頭女鬼。梅艷芳真不算命好,生前也許好多人會畏怯或臣服在她的強大名氣,會評論她在台上的表演超凡脫俗,但只要她稍為失了點勢,氣牆稍為軟弱,許多人的臉會變得快,口裡說過愛她的人會忽然左閃右避,或者說,她欠缺讓人愛到死心塌地的福氣。當年她做《胭脂扣》,參加台灣金馬,有位讀過李碧華原著的潑辣女記者,在首映前大罵梅艷芳不漂亮,沒資格做如花,然後她終於看了電影,完場後失聲痛哭,從此封了梅艷芳做超級偶像。
今年初知道要做關錦鵬,整個心神都先放在《胭脂扣》,來來回回看過好幾遍,期間不斷想著電影的畫面,口裡經常不由自主在哼著歌詞。會想像自己是如花是十二少,還是萬梓良演的永定,可以說有點沉溺的地步。比三十多年前看到更多傷心和遺憾,年輕時愛得火熱,好輕易許下山盟海誓,年歲長了就知道,那個把心一橫抱著跳崖的衝動可以有三分鐘熱度,經過深思熟慮共飲砒霜,相約下生再相見的盟約卻不易徹底執行,會更深深感動如花那份癡情和勇敢。未必會效法她的至死不渝,但我可以愛上這女鬼。
《胭脂扣》第一組鏡頭,她的眼神茫然臉無血色,靠咬含著紅紙把嘴唇染個血紅,那對比異常慘烈淒厲,不言而知是個沒有溫度的冤魂狀態。電影跟小說最大差異,是先花了前半部交待十二少和如花的邂逅、相愛和殉情,五十年後如花才以中陰身姿態來到人間,遇上萬梓良,要登報尋找十二少,也找師傅測字。萬子初感到不對勁,終於發現如花是鬼,嚇到幾乎跳電車,這過程很真實很流暢,不能說萬子演得差。後來知道如花的悲慘遭遇,他的善良和仗義克服了恐懼,決定幫忙如花尋找愛郎。我會想,如果我是永定,要經歷怎樣的思想掙扎,才可以變成不被這幽靈嚇怕,才可以堅定不移地站在她的立場,去理解她五十年來苦等愛人的哀痛,然後那個憐憫和慈悲,可以大到壓制那個畏懼,去跟鬼魂成為好友。
記得當年普遍評價都說萬梓良和朱寶意這對表演平庸。現在再看,就是剛剛好他們願意退居平庸,把篇幅都拱手相讓給如花和十二少,有足夠的蘊釀來營造他們的盪氣迴腸,如果是原角劉德華、鍾楚紅,便會變成一切都平分春色。我們大部分就像萬子和朱寶意這對,即使幾信誓旦旦甚至做到長相廝守也好,也不容易為對方抛開一切甚至犧牲性命!萬子和朱寶意雖然是陪襯,但他們至少坦誠地告訴對方,即使彼此都深愛著,說到底也做不到殉情這地步。如花可以,或者說,梅艷芳可以。
梅艷芳跟關錦鵬只合作過一次,就這麼一齣《胭脂扣》就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必須承認,近年內地演員的演技愈趨成熟,比香港演員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提及再翻拍《胭脂扣》,在關錦鵬面前,卻沒有人提出可以跟張國榮和梅艷芳相提並論的名單。即使在內地電視節目《演員的誕生》,曾邀請過章子怡和一位男演員重演《胭脂扣》如花和十二少服毒自殺一場,公眾也沒有改變評價。其實在舞台上或其他電影,這對經常攬頭攬頸出現的天王天后組合不算罕見,甚至稱不上驚喜。他們在公眾面前「絕不可能相戀」的姊弟或姊妹形象,其實只會是一種沉重負累。偏偏他們用十二少和如花的身分抱在一起,就可建構成那扣人心弦的情節。
張國榮固然俊秀,在整個促成《胭脂扣》的過程,可以說梅艷芳在開拍前已經跟如花連結在一起,她堅守這角色的固執程度,就像如花守候十二少般赴湯蹈火義無反顧。《胭脂扣》本來由唐基明導演執導,主要演員包括鄭少秋、劉德華、鍾楚紅,因為原著作者李碧華對電影故事的改動不滿,劇本初稿遲遲沒有落實,大部分演員因為再遷就不了檔期相繼辭演,最後唐基明也辭去導演一職,只有梅艷芳死守如花一角。她愛死這角色的情燥難能可貴,結果她演得比誰都出神入化。
威禾電影公司也找來關錦鵬接導演棒,沒有鄭少秋也好在沒換上吳啟華,梅艷芳該更慶幸,她支持關錦鵬的改編劇本,相對原著改動不小,萬梓良和朱寶意淪為配角,成就了如花十二少。梅艷芳押上自己自由,從新藝城換張國榮來演十二少,她演技好眼光也鋭利,她知道自己重要,也知道別人重要,造就了今生今世不可能取替的經典。她單薄,也有江湖兒女那陣風塵味道,演如花和女鬼是不二人選。事實上梅艷芳在拍攝期間身體一般,她的一臉病容倒不是演出來。她試過兩次因為宿醉失場。
梅艷芳最厲害是把自己看得好透,她知道自己不算漂亮,嘴唇厚得來不算生得好四正,在戲中十二少有取笑她的嘴有些歪,所以必須要有讓十二少瘋狂愛上如花的理由。於是百變梅艷芳也成了百變如花,她不夠漂亮但有好多面貌,這段由邱剛健加上的對白連原著也沒有,他寫出男性對女性靈魂肉身之所以不厭倦,不是因為她美若天仙,是因為這妓女有很多面。
十二少形容如花好淫,他喜歡握著她的乳房,邊抽鴉片邊享受醉生夢死。這是張國榮主動加的動作,關錦鵬當時想,如果換上其他男演員,梅艷芳大概也不會介意,就是她投入了如花這份墮落糜爛,讓十二少在情志上癡迷不已。從第一次初會,女扮男的如花之風度翩翩不在他之下。又在初遇挑情時,張國榮較佻皮,在口頭佔了上風。打後一切如花主宰,迫他學戲,迫他找生活,脅迫他共赴黃泉。當年強悍的如花,認為兩個人愛到這地步再沒有退路,只有死才可以解決一切難題。
但沒有成功,被落了重藥的張國榮死不掉,失了共赴黃泉的約定,但他至少願意喝下。可惜奈何橋前沒碰上他,如花跑回來成了鬼魂。在關錦鵬處理下,這女鬼像個人,沒有成龍心目中滿面猙獰會飛天遁地。她有禮貌,會登報尋人,會找算命先生。她沒有錢,仍會考量使出天賦本錢,訂個價,摸手或摸耳珠,五百元,仍是想當年的舊價。本來尋覓和等待才最是煎熬,她一直等,一直盼望一直失望。鬼比人更孤獨更可憐,感動萬梓良和朱寶意幫忙,然後如花參悟了,貪生怕死的人果然沒這麼易死!終於找到活了大半世紀的人,可以當口當面說聲:「我等了你五十年,而家唔等了。」把脂粉盒交還。做人做鬼,最後都只是求個知字。
#artworkbyHarveyChan
鄭志剛 兒女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音樂堂銅鑼灣分校開幕禮已於8月6日舉行,多位城中菁英出席祝慶,共同見證兩位創辦人14年來的苦與樂。大會司儀介紹新分校之兩大特點 : 一 、 風格別具特色,注入藝術文化元素。 二、 分校上至設計 、下至所有裝修也是兩位創辦人在晚上收工, 一點一滴地建立 , 市場及業務總監高松傑喻意為 [一步. 一腳印] , 勉勵年青人成功從來不是偶然。没有意外,只有計劃;没有運氣,只有策略;也没有隨機的巧合,只有不斷的努力, 不要怕辛苦 , 勇於追夢。
創辦人張志仁先生表示: 音樂堂創立14年 , 是首間專門教授色士風及提供一站式教學服務的音樂學校。 新的銅鑼灣分校注入了不少藝術文化元素,別具特色,期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深深體驗及感受香港的文化藝術特色。
剛當選太平山青年商會侯任會長的音樂堂市場及業務總監高松傑表示: 我們一直堅持挑戰夢想,燃亮他人!亦一直堅持開發新學習模式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應用產品 , 開創色士風教學新領域。為學生、業界、社會及香港帶來福祉和創新學習的體驗。社會責任方面, 我在過去兩年贊助丶支持社會慈善活動達36項,而為促進音樂無界限,我地每年圴會資助20個學額,扶助弱勢社羣兒童。隨住新店開幕,我地將可以加大學額。我們將會努力透過創新, 不斷跳出框框 ,以燃亮他人的信念,讓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適切的幫助。
最後,音樂堂銅鑼灣分校亦在100多位來自政界、商界、教育界、社福界、各傳媒友及娛樂界的城中菁英見證下正式開幕。
特別鳴謝各出席貴賓:
開幕主禮嘉賓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政治助理施俊輝先生
-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JP
- 2008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暨願景基金會主席甄韋喬博士
- 大家樂集團主席陳裕光博士
- 國際旅遊小姐季軍羅頌欣小姐
- 音樂堂創辦人張志仁先生
- 音樂堂市場及業務總監高松傑先生
其他的出席的嘉賓如下 (排名不分先後) :
- 前香港單車隊成員 何兆麟 MH
- 199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暨再生慈善基金主席鍾惠玲博士
- 資深大律師龔靜儀小姐
- 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先生
- 2011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余嫿小姐
- 2011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邵傑文先生
-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2014年香港總會會長關俊華先生
- 太平山青年商會會長郭浩景博士
- 大家樂集團主席私人秘書張麗聲小姐
- 香港特區中央獅子會會長胡家偉先生
-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2011年香港總會會長李騰駿 MH
- 香港市務學會主席 Mr. Sherman Lam
- 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企業管治委員會主席邱斌博士
- 傑出生命計劃創辦人梁美儀小姐
- 創動力媒體「生命義次方」 節目主持蕭翠兒女士
- 香港理工大學企業經管人才發展中心高級課程經理鄒兆鵬博士
- Smile Foundation 主席邵文傑博士
- Autodesk香港及澳門地區區域總監李煥明博士
- 太平山青年商會2000年會長王浩然先生
- 太平山青年商會2009年會長楊健茹小姐
- 中國部分大學港澳台地區聯合辦事處總監李炏烜先生
- 恩賢調解同學會副主席傳芷芬女士
- 獅子山青年商會會長陳珮楨小姐
- 2012香港十大再生勇士吳耀輝先生
- 2013香港十大再生勇士吳凱琪小姐
- 2012香港精神大使文國斌先生
- 2014獨立歌手王靖喬小姐 (Silian)
- 2013年工展小姐冠軍羅翠雯小姐
- 香港亞洲電視女藝人鄭伊娜小姐
- 女藝人王錦睿小姐
- 大會司儀 : All About the Guest Hong Kong Limited
特別鳴謝:
- 香港特別行政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GBS,JP
- 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 ,SBS ,JP
-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暨互聯網專業協會主席洪為民博士- 資深大律師龔靜儀小姐贊助其兩本個人大作贈予在場所有賓客
- 互聯網專業協會副主席黄麗芳小姐
- 李海榮先生
再一次向位貴賓致謝 , 我們會繼續,鼓勵青年人創業、推動資訊和通訊科技,以及推動文化教育 , 燃亮他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G1WRza701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