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7日係「國際不再恐同日」,個英文名好長 -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簡稱IDAHOTB。
如果你年紀有返咁上下,就會睇住呢日由 IDAHO 變 IDAHOTB,不過依家性別身份咁多元,比較欣賞香港區集會籌委改嘅「IDAHO+」多啲。
點解要有紀念日?
因為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同性戀(homosexuality)喺《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分類標準》(簡稱ICD)中移除。同性戀同疾病脫鉤,亦都唔需要害怕會「患上」呢個病。呢個就係IDAHO一開始淨係叫 “against Homophobia” 嘅原因,你睇認識歷史幾重要呢~
30年前同性情慾被病理化。咩叫「病」?邊個有權力決定邊個有病?
醫療知識專業從來都係一種權力,醫生嘅決定彷彿無容挑戰...
快速回顧歷史
1952年美國心理學會將同性戀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第一版嘅心理疾病,描述同性情慾係一種「反社會的人格騷亂」;到1968年第二版再將同性戀歸類「性偏差」(sexual deviance)。喺50至70年代,當時外國對同志有乸型嘅刻板印象,以Fruit稱呼。政府曾經會跟蹤同志,收集佢哋聚集嘅地方。亦用一個叫Fruit Machine測試公務員嘅同性戀傾向:一開始展示普通男女照片,之後換做裸露嘅相,觀察受測試者瞳孔有無放大。測試不通過的話,輕則工作不保,重則可能會被拉去坐監,或者係注射激素等醫學治療。
以前喺香港出櫃真係好危險,喺1985年至1995年間,瑪麗醫院曾為最少20名男同志進行電擊治療,院方事後都承認根本無效。
隨住醫療與心理學研究發展,到1973年,美國心理學會宣布,將同性戀從DSM中除名。直到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跟住表態,將同性戀者從ICD第十版中刪除。
拗直治療仍然存在,並無想象中遙遠
社會學者Michel Foucault喺《瘋癲與文明》一書提到醫療化社會(medicalized society)將人分為「正常」與「非正常」嚟對待。佢拎十八世紀精神科嘅個案分析,當年嘅醫生會使用厭惡療法,例如浸凍水、綁束身衣等各種方法去「醫好」佢哋,實際只不過用恐嚇嘅手段逼佢哋學習點樣改變行為,睇落似返個「正常人」。
有睇《American Horror Story》或《Ratched》應該都睇到相關畫面,有冇被嚇親?!唔好以為呢啲咁恐怖嘅情節只會出現喺Netflix,時至今日,喺!香!港!都有機構掩人耳目咁進行呢啲「拗直治療」,使用噁心嘅治療方法對付同志,過程會一邊向同志展示同性相片,一邊利用藥物令佢產生噁心以及嘔吐感,從而嘗試令當事人對同性互動畫面連結不安情緒。2017年亦有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有醫院提供「拗直治療」,方法包括服用或注射藥物,仲有電擊等等。
促制定政策禁止「拗直治療」
香港心理學會喺2012年發表聲明,同性戀唔係精神病症,係人類性向正常現象;同時無科學證據指「拗直治療」有效及對人無害。聯合國、美國心理協會、澳洲心理學會等組織更加一致反對「拗直治療」,研究發現「拗直治療 」不但毫無效用,反而令當事人受到心靈傷害、更有引致抑鬱、焦慮以及自殺嘅風險。
一年又一年紀念5月17號國際不再恐同日,今日有同志可以活喺陽光下...
但唔好忘記,香港仍然有人喺暗地裡被逼接受「拗直治療」經歷創傷,而帶佢哋去治療嘅人,往往就係佢哋嘅屋企人。
加拿大、德國相繼通過法案禁止「拗直治療」,今年5月英女皇喺演說中有明確提到將會禁止矯正療法(“ban conversion therapy”)。可惜香港仍然未有制定相關政策。
要做到不再恐同嘅世界,需要大家同醫學專業人士一齊正視問題。
#pridelab #pridelabhk #BeTheChange #DareToBe #idaho #idahot #idahotb
#lgbt #LGBTQ #LGBTPride #lgbtcommunity #hklgbt #同性戀
#國際不再恐同日 #拗直治療 #禁止拗直治療 #性別平等 #性別平權 #性別多元
「醫學人格分類測試」的推薦目錄: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PrideLab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a型人格b型人格c型人格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a型人格b型人格c型人格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反社會人格測試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反社會人格測試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第二人格測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第二人格測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你是哪種人格類型?5大人格測試!【心理學】 | 維思維- YouTube 的評價
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玩成癮 WHO首列精神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於 2018 年發表的最新第 11 版國際疾病分類編碼 (ICD) 中,將「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 納入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之一,首次將電玩成癮行為正式列為精神疾病。
➜【若玩家連續打電玩 12 小時,便可能罹患電玩失調,但需持續觀察逾 1 年以上才能確診。】
根據新版編碼草案的描述,電玩失調是指持續或反覆的電玩行為模式。它的 3 大主要症狀包括控制電玩行為的能力受損,患者愈來愈不能控制玩遊戲的次數、頻率、強度、持續時間或結束時間;電玩的優先程度日漸增加,甚至取代其他日常生活的事情,以及即使在負面後果發生時,患者仍會持續玩遊戲。這類行為模式的嚴重程度,足以構成對個人、家庭、社會、教育和職業等各方面重大損害。
➜WHO 認為,這類行為須持續至少 1 年,才能被界定為精神疾病,但若病徵非常嚴重或已出現所有症狀,確診所需的持續時間將可縮短。
➜專家表示,一般人可以通過 4 條問題,知道自己是否受電玩失調影響,包括:
「你曾否覺得應減少玩電子遊戲」
「曾否因被人批評打機而感到煩躁不安」
「曾否對打機感到罪惡感和心情變差」
「電玩是否你起床後第一件想起的事」
專家亦指,若自認為無不良電玩行為,可嘗試減少打電玩,以測試電玩對其生活的控制程度。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諶立中 司長昨 (26) 日表示,WHO 所稱「電玩失調」就是常說的網絡過度使用或沉迷網上遊戲。近年相關問題漸受重視,精神醫療核心醫院也都設有網絡成癮治療門診,但現行沒有專屬的疾病分類,都是以其他病如焦慮、憂鬱、睡眠失調等症狀下診斷。
諶立中說,研究顯示「精神疾病、自殺、網絡成癮都是有共同特質的一群人,網絡、電玩的過度使用只是外顯行為,內在有其他問題需要被處理,如人格特質、身心狀況失衡等。」
ICD 是一項國際定義健康問題和疾病的標準,全球健康專家均會參考標準。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APA) 發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目前仍未確認電玩上癮是精神健康問題,不過在手冊的附錄部分提過電玩失調。APA 曾表示希望以此鼓勵相關研究,以確認有關問題應否被正式列為疾病。
根據 2009 年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期刊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約 8.5% 的 8 歲至 18 歲美國青少年存在病態電玩行為。「日內瓦大學」巴韋利埃 教授則認為打電玩也有好處,指出適度電玩遊戲是安全的減壓方式,並能加強手眼協調、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建立友誼等,關鍵在於時間長短。(資料來源: http://bit.ly/2GLHzMB )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電玩成癮 WHO首列精神疾病- http://bit.ly/2GLHzMB
➤➤照片
∎ (自由時報)「電玩成癮」者注意了! WHO正式列入精神疾病 http://bit.ly/2V2vrKT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國際疾病分類編碼 #電玩失調 #Gaming
#disorder #電玩成癮 #精神疾病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諶立中 #ICD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世界衛生組織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a型人格b型人格c型人格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A型、B型和C型人格- 每日頭條2017年12月23日· 一、醫學人格分類方法:A型**。 有一次,美國心臟病學家弗雷德曼和羅森曼請家具商到自己醫院修理破損的家具 ... ... <看更多>
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反社會人格測試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反社會人格測試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夜幕森林測驗、反社會人格測試、黑暗人格特質有關親子文章或書籍, ... 醫學人格分類測試:A 型、B 型和C 型人格。 ... <看更多>
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在 a型人格b型人格c型人格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醫學人格分類測試 :A型、B型和C型人格- 每日頭條2017年12月23日· 一、醫學人格分類方法:A型**。 有一次,美國心臟病學家弗雷德曼和羅森曼請家具商到自己醫院修理破損的家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