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57例本土、15例死亡;環南市場爆41人確診,中央北市聯合前進指揮所進駐濱江、環南市場;莫德納疫苗第二波7月5日撥發;機場入境普篩啟動;8月28日公投因疫情延至12月18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新增COVID-19本土確診案例57人、境外移入1人,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台北市包括環南市場在內的四大批發市場進行為期3天的PCR篩檢,到今天上午,環南市場已經篩檢出41位陽性確診者後,緊急休市消毒。指揮中心跟台北市府在今天成立前進指揮所,進駐環南市場與濱江市場,由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再次出任指揮官,並且在環南市場成立篩檢站。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現在在跟時間賽跑,如果愈快把傳播鏈阻擋起來,疫情就愈能控制住。
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指出,美國贈與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第二波將會在7月5日撥發給地方政府。針對7月12日是否可以降級或是微解封,陳時中表示:「到什麼時候要開,要看疫情的情況,像北農這樣的事情,我們還是要集中精神,先把這個事情做一個段落,讓大家安心。否則縱使開了,也沒有人敢行動。」
■環南市場群聚感染擴大篩檢,指揮中心與台北市成立聯合前進指揮所
今天上午11點30分,陳時中、台北市長柯文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等人在環南市場召開臨時記者會。陳時中表示,今、明兩天會完成確診者的疫調以及相關密切接觸者的隔離。陳吉仲表示,環南市場跟對面的家禽市場全部休市3天,並且要求市場內外800多位人員進行篩檢。柯文哲則認為,這一次環南市場的群聚是之前萬華地區群聚感染的延續,未來也會讓環南市場附近社區的民眾進行篩檢,儘快把潛在染疫人員找出來。
陳時中表示,在濱江市場與環南市場成立聯合指揮所的目的是要快速反應:「快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時有狀況的時候,即時面對、即時去處理。」針對指揮權責的問題,陳時中說,疫情指揮中心秉持著雙方合作的精神,但若有歧異,最後將會由指揮中心決議。陳時中也解釋,快篩的方式可以在社區內提供民眾採檢,但是有目的性的採檢,指揮中心仍是傾向使用PCR的方式,以大規模、有秩序的採檢方式進行。
針對環南市場群聚案,指揮中心發布以下5點決議:
●7月2日設置環南市場篩檢站。
●7月2日發布疫情警示簡訊。
●7月2日下午5點前完成確診者疫調。
●7月3日完成密切接觸者隔離,並安排採檢。
●持續匡列風險區域人員,安排定期採檢。
陳吉仲表示,在7月7日開市後,包括環南市場在內,台北四大批發市場相關人員要拿出陰性篩檢證明才可以進入市場。針對台北市1萬多隻家禽的供應量,農委會已經請新北家禽市場幫忙處理,並且要求中南部廠商就地屠宰分切再北送。他強調,農委會將會維持民生所需肉品的供應。
陳時中指出,環南市場這次共新增40例個案,另1例為舊案,由於是有計畫性的篩檢,因此確診個案多數都是無症狀感染者。醫療應變小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據統計確診的41人當中有12人Ct值大於30、較不具傳染力,其餘Ct值都偏低,代表病毒量較高,傳染力可能也比較高。
指揮中心也在下午發布了環南市場疫情警示簡訊,給在一定範圍、一定時間到過相關區域的民眾。警示簡訊發送的匡列範圍:北到萬板大橋、東至西藏路、南至華翠大橋、西至環河快速道路。只要在6月8日到7月1日有經過這個區域的民眾都會接到簡訊。指揮中心也呼籲民眾,若在6月8日以後,曾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就請至附近的篩檢站採檢。
■新增本土確診57例、死亡15例,環南市場確診數尚未納入
今天新增本土確診的57人中,25人為男性、32人為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90多歲之間,發病日介於6月22日至7月1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29例為最多、新北市為15例、新竹縣4例、桃園市、基隆市各3例、台中市2例、新竹市1例。
陳時中表示,雖然整體趨勢往下,但這兩天在北市批發市場的大型篩檢裡,仍然出現很多個案,而這些市場感染的個案,還沒有包含在統計數字裡面。
■機場入境普篩啟動,加強防疫旅館消防檢測
為了防堵Delta病毒傳播入境,今天機場開始入境普篩。陳宗彥表示,每天入境台灣的人數大約落在200人到1,000人之間,桃園機場第一航廈跟第二航廈已各備有5座採檢設備,估計每週應該只會需要面臨1到2次的大量採檢,目前機場的篩檢量能足以應付。陳宗彥也指示機場善用入境大廳空曠的空間,拉大旅客等待採檢時的距離。
昨天彰化防疫旅館發生火災,造成總共4人死亡。陳宗彥在回答記者問題時指出,去年指揮中心就跟消防署訂定了相關的防疫旅館消防指引,在發生了彰化的悲劇之後,指揮中心會再要求地方政府跟地方觀光單位,加強檢視防疫旅館相關人員的消防教育訓練跟安全指引的落實。
■陳時中:COVAX沒有回應,正在直接洽談Novavax原廠疫苗
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回答問題時證實,日前跟COVAX聯繫都沒有得到明確的回應,因此正在直接向原廠Novavax洽談購買疫苗的數量。另外,陳時中也指出,現在指揮中心正在研擬,下一波施打將會納入大眾運輸工具的工作人員。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與南投縣長林明溱、花蓮縣長徐榛蔚、雲林縣長張麗善、台東縣長饒慶鈴等縣長發出公開信,要求中央政府比照台積電、鴻海等案例,以專案方式授權地方政府購買疫苗。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目前食藥署已經檢視完各縣市送交的資料,但仍缺少所需文件,食藥署已經發函給各縣市,要求補充相關資料。
■8月28日公投因疫情延期至12月18日,陳柏惟罷免案8月28日投票
中央選舉委員會今天發布公告表示,考量政府提高全民施打疫苗覆蓋率的時間,全體委員一致通過,將原本在8月28日進行的4項公投案(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延期至12月18日。
另外,中選會也宣告立委陳柏惟罷免案成立,這項在台中市第2選舉區進行的罷免案,投票日期訂於8月28日。
■屏東Delta群聚案,陽性確診數沒有上升
針對屏東Delta病毒群聚案,陳時中表示,屏東的採檢情形跟醫院的狀況都還算穩定,在6月29日已經完成全部匡列人數的採檢。總共有392人是陰性,並且會在第7天跟第14天各再採檢一次。另外總共490位與個案密切接觸的被匡列者,目前全部都被安排進入集中檢疫所隔離,其中401件篩檢為陰性、1位陽性,還有88件正在檢查中。
在8天的檢疫工作中,屏東枋寮、枋山等5座篩檢站總共採檢10,689件,目前只有1例陽性、324例仍正在檢疫中。陳時中表示,看起來這兩天的發展,匡列的範圍也愈來愈大,但陽性數並沒有上升,這是一個比較樂觀的情形。
(文/楊智強 ;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攝影/林彥廷、鄭宇辰、楊子磊、馬雨辰)
#延伸閱讀
【被冷藏的疫情熱區──揭開北農群聚風暴,大到追不了的隱形傳播鏈】https://bit.ly/3zX2e9D
【報導幕後Podcast|追出北農隱形傳播鏈,記者看見的防疫「邊緣人」心聲】https://bit.ly/3h8o6HA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莫德納 #Novavax #入境普篩 #防疫旅館 #PCR #Delta變異株 #環南市場 #群聚感染 #公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立國家級緊急應變中心?不該用國家資源來盡六輕的企業責任! 六輕幾乎每年都有工安事件發生,也幾乎每年都有檢討,但意外仍然頻繁發生,而這次的氣爆事件發生在4月7日,廠區人員在上午9時30分便發現管路漏氣,然而消防局卻在下午2時4分才接獲通報,隔一分鐘馬上發生氣爆。從發現漏氣到發生氣爆,#中間過程...
醫院火災應變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消防安全智慧升級 運用AI導入ICT科技 減少人命傷亡
高雄要大步邁向智慧城市,智慧防災是保障市民生命安全的最佳防線,日前我前往消防局119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及本市災害應變中心視察,同時慰問辛勞的執勤人員。看到消防局自105年至108年逐步建置完成的智慧化指揮派遣系統,全天候24小時,為這座城市的每個幸福家庭,織起了安全網,無論是各項災害救援、生命救助及緊急救護,在標準化的受理流程下,有效縮短派遣時間,為每一條寶貴生命爭取黃金救援時間,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消防局前以「高雄市緊急救護雲端聯網」榮獲2020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優勝。此雲端聯網結合「119報案app」、「行動派遣」與「行動救護」等3個系統,整合消防局指揮中心、醫院端及現場救護車,大幅提高緊急救護成效。高雄並不以此自滿,針對本市各轄區的特性,市府團隊精益求精,在智慧城市的進程中,不斷進化、自我改良。在訪視過程,我與消防局李清秀局長與他的團隊討論,提出了以下幾建議:
一、建立石化業者的災害預警機制
應用主動式消防設備及消防警報系統,以達「早期偵知、初期滅火」之目的, 並加強場所設備、構造、 材料之安全,防範石化工廠瞬間大量燃燒能量,進而造成管線內物質外洩擴大災情。而業者亦有責任及義務,將安全標準主動提高,除增加工廠安全性,也可讓工廠附近居民安心。
二、強化老福長照等弱勢避難場所應變及救援能力
本市老年人口比例為六都第二,長照機構的防災避難認知及公共安全效能強化,才能維護長照機構住民生命安全。消防局應加強配合衛生局、社會局等機關不定期抽查轄區長照機構場所,針對場所內消防設備是否熟悉使用及測試自衛消防編組是否落實,同時對這類高風險場所,結合各消防救災單位進行消防搶救演練,以強化避難弱勢場所快速應變能力,減少災害的損害。
三、超前部署老舊部落地區防災設施設置及更新
高雄的老舊部落多屬透天建築類型,電線老舊且防火觀念薄弱,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一般設置於5樓以下未設置消防安全設備之非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其用意在縮短火災發現時間,爭取人員避難逃生時間,減少火災損失。
因此,針對本市低收入戶及獨居長者、老舊建築物等火災潛勢高風險等處所普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是防範於未然的必要,市府團隊會積極爭取預算補助及公益團體捐贈來達成目標。
四、善用無人機輔助災害搶救工作
國外有消防人員透過無人機搭配熱顯像感測器協助,有效在空中追蹤火勢及判斷火源。無人機近年運用及發展迅速,以火災為例,可先出動無人機空拍鳥瞰火災現場周邊,藉此發現火點,危險物品的放置地點,運用AI智慧及影像識別技術,蒐集相關情資,或運用無人機協助危險場域滅火工作,保障消防人員安全。
在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即將組成且推展相關工作的當前,智慧防災絕對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之一環。我期許消防局可以將更多的智慧防災救護問題,提報本市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向業界及學界出題,並向中央爭取預算建置,共同守護高雄的每一個家庭。
#智慧防災
#119救災救護指揮中心
港都消防大小事
醫院火災應變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京華城的拆除工程成為北市公安隱憂!繼火災之後,昨(5/14)日又發生一起砸傷人的事件。
根據市府救護紀錄,昨天11:39發生一起 #工地砸傷人 的事件,地點就是在京華城。
救護隊11:39分收到報案送往松山醫院,傷者頭部有0.1公分撕裂傷,原因是螺絲從京華城上面掉下來,砸到行進間的車子,一名副駕駛女性受傷。
林森錢櫃大火後,緊接著正在進行拆除工程的京華城也發生火災,接連幾次的事件考驗市府應變能力,但沒想到昨天在工務部門質詢時,台北市府依然是「平常心」面對,對於火災發生等細節一問三不知。難道又要等出事再來檢討?
火災發生後,消防局提供的資料僅提到起火原因是施工不慎引起,連市長柯文哲在火災後也馬上發文PO文關心,社會大眾都相當關心的事情,如今詢問起火的詳細原因與具體內容,市府卻僅用「偵查不公開」來回答,包庇業者不公開起火原因,忽視周遭民眾的擔憂與安危。
京華城甚至有違規夜間施工的行為,但環保局依噪音管制法開罰後,竟也沒有通知主管單位建管處,稽查與執法過程相當鬆散。如今又傳出傷人事件,強力要求政府對於大型拆除工程必須嚴格執法,不要讓民眾以為市府對財團有特殊待遇。
(圖上誤植為5/15,實際上是5/14,特此說明)
#已連繫黃珊珊副市長拜託緊盯
#請不要讓居民擔心受怕
#晚間會上工務部門質詢影片
醫院火災應變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成立國家級緊急應變中心?不該用國家資源來盡六輕的企業責任!
六輕幾乎每年都有工安事件發生,也幾乎每年都有檢討,但意外仍然頻繁發生,而這次的氣爆事件發生在4月7日,廠區人員在上午9時30分便發現管路漏氣,然而消防局卻在下午2時4分才接獲通報,隔一分鐘馬上發生氣爆。從發現漏氣到發生氣爆,#中間過程有4個多小時,為何六輕不馬上進行通報?是否為刻意隱瞞?
對於這次六輕氣爆,許多委員均要求政府成立國家級緊急應變中心,然而職安法有規定,「雇主」應依其事業單位的規模與性質,訂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以及緊急應變措施,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也曾提及,政府應該要建立「產業自主管理」和「課責機制」。難道六輕發生氣爆,完全是政府的責任?民間企業就不需扮演好其應有的角色功能嗎?#災害預防不應該是由國家全權負責,企業也應該從區域聯防、救災應變上負起責任!
此外,石化工業是複合性災難,六輕在其自主管理機制中,卻僅有邀請勞動部職安署、環保署、消防署和雲林縣政府共同討論及督導,#缺少了「大量傷病患緊急應變、醫療救護」這塊最重要的拼圖。在氣爆發生當天,南區的緊急醫療應變中心成大醫院並沒有收到任何通知,若有大量傷患出現,單靠雲林地區的急救責任醫院能夠負荷嗎?102年高雄市發生慘痛氣爆後,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就已明確指出,災害預防策略應包含「防救災機制建立」。
更誇張的是,台塑集團在1993年就已承諾要在麥寮興建長庚醫院、醫護社區、護專、安養社區,但目前雲林長庚醫院只有152張病床,#連原本承諾的500張病床的一半都不到,醫師人數還只有24人,加護病床和急診觀察床也都只有個位數,甚至連燒燙傷病床都沒有!
📌📌我認為經濟部應該要落實企業課責,讓企業研議具體的防災應變措施,擴大區域聯防的救災基礎,並與周圍醫院建立大型工安意外傷患轉送機制,將中央與地方政府單位納入參與。同時,經濟部也應要求台塑負起企業責任,確實落實先前的醫療承諾,並成立石化災害應變中心。
石化工業的工安意外,容易造成火災、爆炸、中毒和缺氧等事故,尤其石化工廠長年不斷運轉,在無法隨時停機、定期檢修的情況下,發生工安事件的風險程度又比其他產業高出許多。#若不要求企業確實落實自主管理,解決安全檢測、汰換管線、通報不確實等源頭問題,日後恐怕連中油與中鋼也都將重演意外!
醫院火災應變 在 臺北醫學大學(官方版), profile picture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醫學大學今日北醫-TMU Today: 萬芳醫院示範養護機構火災演習,提升相關機構緊急應變能力以保障病人安全. 7月初在新北市新店區的老人長照中心火警造成重大傷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