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以農村園區名聞全台的新港鄉頂菜園農村博物館,20日重現早年的牛墟場景。從小就幫忙農務的游錫堃以小時候父母就教育他牛是家族成員一份子,所以過年有壓歲錢,冬至也會給牛吃湯圓。他引用「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八個字,形容對農業有很大貢獻的台灣水牛精神。
游錫堃並有感而發的說,看到牛就很歡喜,但現在水牛用不上,水牛過去為台灣貢獻,但當前時代,水牛漸漸的失去戰場,他也深覺不忍。他在致詞時並強調,緬懷先民的辛苦,牛對台灣的貢獻非常大,咱應該要感念。
牛墟是早期農業社會非常重要的市集,根據史料記載,牛墟在台灣至少有180年以上歷史,全盛時期(1931年)全台有84處牛墟,每天牛隻交易量最多有1000頭以上。惟隨著時代的變遷,工商業逐漸取代農業社會,目前較具規模的牛墟僅存北港、善化和鹽水三處,而且已無牛隻交易,而是轉型為具有鄉村氣息的農村市集。
重現牛墟市集 在 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水牛精神 #重現牛墟市集
現在要看到水牛已經是很稀罕的事情。
新港頂菜園農村博物館前些日子和我談,希望能重現早年農業社會牛墟交易的場景,今日邀請游錫堃院長、陳明文及蔡易餘 家己人立委為石雕揭牌,游院長說「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就是台灣水牛精神,這樣的精神對台灣的進步有很大貢獻。
牛墟在台灣至少有180年以上歷史,全盛時期全台有84處牛墟,每天牛隻交易量最多有1000頭以上,可以說是台灣的無形文化資產,比夜市更傳統、更經典。我小時候家裏養了二頭牛,也到過牛墟,看到種田人買牛之慎重及考牛,所謂考牛就是給牛考試,他們將牛車輪綁死,然後叫圍觀者通通上車,考驗牛的拉力。看到今天的牛墟場景,彷彿穿越時空,特別讓人懷念。
今天重建牛墟的活動,吸引好多爸媽帶著小朋友來親子教育,藉由社區的努力,農村的水牛精神會一直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頂菜園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