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筆記//
#來聊聊動漫
#拖了半年的香味開箱
最近追了鬼滅之刃動漫🧟
其實不是想不想追的問題
而是再不追感覺都要被世界遺棄了啊啊啊😱
一個萬聖節滿街都是彌豆子到處跑
FB打開來每個人都在討論鬼滅電影哭多慘
‼️‼️到底是怎樣‼️⁉️
搞得不知道鬼滅衝蝦小好像沒資格活在這地球村一樣🌍
根本多數人霸凌😤歧視邊緣宅!!
好啦,抱怨歸抱怨我身體還是老實乖乖看了🙈
👉🏻其實從小姊也是看漫畫長大
而且是少年漫畫😆
#我的漢子心果然是從小就開始的
畢竟我只有一個哥哥,
從有記憶以來玩具就是積木、恐龍
(認真想不起來我到底有沒有洋娃娃🤷🏻♀️)
當然看漫畫也要一起看!📖
從小就被指(命)使(令)趁爹娘不在家時偷偷跑去巷口的北極熊租漫畫
#哦北極熊真的是時代的眼淚
#喂喂你們不要假裝沒聽過
跟老哥一起share 漫畫的日子直到高中,倒也一切順利沒被爹娘抓包過🙈
看過的少年漫畫從海賊王、火影、GTO、閃靈二人組、黑貓
到男性們風靡的草莓100%、IS,甚至純情房東俏房客、魔法老師
姐都全部看過😤
#早期大小少年漫畫我應該都看過無誤😤
所以高中朋友都在看著少女言情小說
姐完全脫鉤一本都沒看🙈
也算是對少年漫畫從一而終吧😌
#明明就是骨子裏是男人
#聊動漫姐可不會輸給男孩子😏
離題了,鬼滅目前看完了動畫還特別去翻了漫畫版
老實說漫畫畫風真的不是我的菜!有點太潦草😑搞得我永遠不知道到底誰在說話🤷🏻♀️
看過漫畫無數,
其實並不覺得鬼滅劇情有多厲害、要比格局真的比不上海賊🏴☠️
但無庸置疑的確是好看的
而且這部當初爆紅就是動畫的畫面處理非常細緻絢麗吧!還是建議還沒追的直接看動畫版就好👍🏻
#我要趕快找時間奔電影院爆哭一場
#等我的影評!
————————這是分隔線————————
順便介紹一下,
畢竟照片都放了不能一直圖文不符🙈
#咦碎碎唸才是主題你們不知道嗎
Uncle Wu他們家的固態香膏我介紹了好幾次了大家應該不陌生
大概半年多前很榮幸收到了Uncle Wu 的新品✨
#謝謝廠商
但這箱商品就一直被我擱置著沒開箱
畢竟孕前期姐吐的七上八下,要我聞香味根本要我的命😂
也因為這樣,這箱就整整被我拖了半年
#這篇不是業配沒合約要發文哦
#純粹寄給我新品試用
這次新品(好啦應該不新了)
最大亮點應該是推出了👉🏻女性商品啊!!
女性香膏一樣有兩種口味可以mix
#而且還是超奢華黃金鐵盒很可以
兩種味道分別是:
✅水果熱紅酒香調:
內有佛手柑、葡萄柚、紫羅蘭、茉莉花跟香草等
聞起來有些微的果香,但不會甜
#女人過了小女孩時期真的不適合甜味啊
✅西西里雞尾酒:
這格用了西西里檸檬、苦橙、萊姆跟檀香等
聞起來比較中性,我覺得男女都很適合
⭕️兩款味道搭起來,是很適合上班OL知性族群的香味,像個幹練的女性、自信且有品味。💃🏻
Uncle Wu他們家的香味一直以來都帶給人很中性、沈穩的感受
每次總會讓我聯想到Dior的「曠野之心」跟Hermès 的「黑檸檬」這兩款我愛不釋手的味道
#男性身上有沈穩的香味大加分
為了不喜愛用香水的男性,
這次也推出了男性專屬的香水沐浴乳跟護手霜
能讓身體帶有淡淡的香味又不突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他們網站看看哦
#拿來當送男伴的聖誕節禮物也很適合
⬇️⬇️商品資訊在這邊⬇️⬇️
UncleWu 固體香水 (粉絲團點字體連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
野草莓影評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說中的──梵蒂岡的電影清單】
.
看膩了一堆導演、演員、影評人選出來的個人片單嗎?不如來看看教廷的選擇。1995年,即距今25年前,為紀念電影發明百年,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在公開演說中提道:「電影已經成為一個普遍通行的媒介,對世人處世的態度與選擇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並且握有影響公眾輿論與文化的社會與政治影響力。」
.
爾後,梵蒂岡的宗座教會文化資產委員會史無前例地宣布了他們的45部影史十佳,現在普遍稱之為「梵蒂岡的電影清單(Vatican's list of films)」。清單當中以宗教、價值與藝術三個類別選出45部電影。選片固然有一定保守性,例如你不可能會看見《基督的最後誘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但仍有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選擇。
.
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以聖方濟(St. Francis)佈道生涯為背景的《聖方濟各之花》不出意料入選,好歹當時他還請了兩位神父來擔任編劇顧問。不過《2001:太空漫遊》就有如「神來之選」了,因為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在片中對宗教的詮釋一直都廣受教徒爭議。
.
為了這個片單,宗座教會文化資產委員會主席約翰.傅利(John Foley)委託了12名國際電影學者組成特別委員會,但他指出選出這些電影並不是要為了這些電影「封聖」,並強調難免還有很多遺珠之憾。
.
梵蒂岡並未公布每一部作品獲選的詳細原因,但這些作品多半著重思考人與神的關係、信仰,並且具有一定的道德性,這些作品也因此成了天主教徒影痴務必朝聖觀賞的經典電影。會不會這個片單還有什麼隱而不宣的訊息藏在其中?難說日後會不會有人效法丹.布朗(Dan Brown)寫出一本《梵蒂岡電影密碼》。
.
敢說1995年至2020年之間仍有許多作品值得入選,要是我,肯定會提名李滄東的《密陽 Secret Sunshine》(2007)和歐容(François Ozon)的《感謝上帝 By the Grace of God》(2018)。期待教廷擴充片單那一天的到來。
.
簡略統計,有六位導演以兩部作品入選,分別是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羅塞里尼、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柏格曼(Ingmar Bergman)、穆瑙(F. W. Murnau)、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選片明顯以歐洲為中心,亞洲電影僅有市川崑的《緬甸的豎琴》入選(黑澤明的《德蘇烏札拉》為蘇聯電影)。年份最晚的電影則是《辛德勒的名單》。
◆
梵蒂岡的電影清單如下(依出品年份排序):
◆
宗教
《La Passion de Notre Seigneur Jesus-Christ》(1905)
《聖女貞德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1928)
《文森特先生 Monsieur Vincent》(1947)
《聖方濟各之花 The Flowers of St. Francis》(1950)
《諾言 Ordet》(1955)
《Nazarin》(1958)
《賓漢 Ben-Hur》(1959)
《馬太福音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1964)
《安德烈盧布列夫 Andrei Rublev》(1966)
《良相佐國 A Man for All Seasons》(1966)
《犧牲 The Sacrifice》(1986)
《聖女小德蘭 Thérèse》(1986)
《教會 The Mission》(1986)
《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Feast》(1987)
《Francesco》(1989)
◆
價值
《偏見的故事 Intolerance》(1916)
《不設防城市 Rome, Open City》(1945)
《風雲人物/莫負少年頭 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單車失竊記 Bicycle Thieves》(1949)
《岸上風雲 On the Waterfront》(1954)
《緬甸的豎琴 The Burmese Harp》(1956)
《第七封印 The Seventh Seal》(1957)
《野草莓 Wild Strawberries》(1957)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1975)
《木鞋樹 The Tree of Wooden Clogs》(1978)
《火戰車 Chariots of Fire》(1981)
《甘地 Gandhi》(1982)
《童年再見 Au revoir les enfants》(1987)
《十誡 Dekalog》(1989)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1993)
◆
藝術
《吸血鬼 Nosferatu》(1922)
《大都會 Metropolis》(1927)
《拿破崙 Napoleon》(1927)
《小婦人 Little Women》(1933)
《摩登時代 Modern Times》(1936)
《大幻影 Grand Illusion》(1937)
《驛馬車 Stagecoach》(1939)
《綠野仙蹤 The Wizard of Oz》(1939)
《幻想曲 Fantasia》(1940)
《大國民 Citizen Kane》(1941)
《橫財過眼 The Lavender Hill Mob》(1951)
《大路 La Strada》(1954)
《八又二分之一 8½》(1963)
《浩氣蓋山河 The Leopard》(1963)
《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1969)
.
.
(圖為《教宗的承繼》劇照。)
野草莓影評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週 3/27 上映日本電影】
好久不見的單元。雖然本週有15部新片要來瓜分,屢破新低的全台票房紀錄,只希望優質日本電影不要被這股疫情淹沒。
《最初的晚餐》
導演:常盤司郎
演員: 染谷將太/戶田惠梨香/窪塚洋介/齊藤由貴/永瀨正敏/森七菜
去年底看完《最初的晚餐》後,馬上修改CharMing的年度十大,得知台灣上映,深表感動。
看似老套的「喪禮」與全家團圓、故人留下的「食譜」,本片承襲的是導演是枝裕和、野尻克己電影中,「何謂家庭」的自問自答,食物的味道與往事的回憶,在不及不徐的節奏中,化成一道暖心的家庭醍醐味。作為常盤司郎首部劇情長片,整體成熟、完整度之高,普通的家庭料理成了容易咀嚼、下嚥、消化的暖心。這對再婚家庭的情感,隨著故事的推進時而分裂時而聚合,即便高潮收尾略顯草率與輕放,整體場面調度乃至於實力派演員群的內斂演技,《最初的晩餐》可謂年度最佳小品與最佳海報設計。
以及,歡迎從現在開始認識森七菜。
《記憶屋》
導演:平川雄一朗
演員:山田涼介/芳根京子/蓮佛美沙子/佐佐木藏之介
這篇非常難寫,只因最推薦的「看點」會有些微爆雷傾向。只能說在N號房事件後再看本片,令人百感交集。
從預告、海報再到山田涼介與芳根京子主演,《記憶屋》無不彰顯溫馨、愛情之氣,但也因為原本系列小說被重新編寫為兩小時的電影,濃縮的支線與被拉大的格局,多少削弱一些「奇幻」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在充斥暴力的不講理世界,注入一劑暖心且正面的力量。電影大幅度地改編小說的設定,讓本片完全脫離海報的大愛劇場感,隱藏的暗黑與女性的無力,不禁聯想到《殺人草莓夜》的姫川玲子,也在無形之中多了警世意味。
感謝本片有芳根京子、佐佐木藏之介的超強演技加持。
影評:https://bit.ly/3brRJOu
《東京喰種S》
導演:川崎拓也/平牧和彦
演員:窪田正孝/山本舞香/松田翔太/森七菜
不懂,首集明明不叫好也不叫座,為何還有續集呢?前作女主角都出家不得不換人,續集就連導演也換掉,還和片名一樣多加了一個s,再次證明什麼叫做拍電影要懂得收手。
窪田正孝辛苦你了。不過松田翔太真的很適合這種邪惡角色。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外傳篇章電影》
導演:渡邊政治
(未看)
故事簡介:男主角高中生—「菜月昴」,在某次回家路上突然發覺自己來到了異世界,而昴也得到了死後時間會倒轉回到一開始的「死亡回歸」能力,昴必須要跨越無數絕望,從死亡的命運中拯救女主角「愛蜜莉雅」!
野草莓影評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 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我們》是一部非常需要消化咀嚼的電影,
在看完之後,它所提出的問題可能比給予的解答還多,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所隱藏的象徵以及訊息比《逃出絕命鎮》還多。
在開始之前,我想請你們先回想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一段文字,講述美國各處的神祕地下管道,各種鐵路和維修通道。
這些管道實際上真的存在,還是導演喬登皮爾的另一個象徵?
我在看到這段文字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歷史上的「地下鐵路」,
這地下鐵路其實際不在地下,也不是鐵路,
而是美國奴役時期,解放人士幫助黑人逃脫南方的組織系統。
表面上看來,這段文字只是在鋪陳接下來要發生的故事,
但是其實是在奠定整部電影的象徵調性。
在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之中,請記得,
儘管喬登皮爾一再說這不像《逃出絕命鎮》是個政治電影,
但是這段文字,從一開始就預示了它絕對不只是表面的眼見為憑。
首先,一個極簡的劇情回顧,
女主角艾德蕾德小時候在海灘遊樂園走失,到了一個鏡子迷宮之中,
看到一個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分身,從此受到嚴重創傷,
時間來到數十年後,她現在已經成家立業,與家人再度來到那個海灘。
殊不知當天晚上她們就被各自的分身攻擊,
在逃走之後發現幾乎各地都發生這種詭異的現象。
殺掉他們的分身之後成功逃走,
但是我們發現,當年的影子其實將真正的愛德蕾德抓到地下掉包,
所以現在活下來的,其實是分身。
一如《逃出絕命鎮》,喬登皮爾高明地在電影的一路上灑下麵包屑,
鋪陳各種線索,而不是像奈沙馬蘭近年的劇情轉折往往來得有點莫名。
從第一個畫面,電視旁的錄影帶就暗示了接下來的劇情:
《七寶奇謀》主角們在地下的探險;
The Man with Two Brains,其中的科學家發明將意識轉移到體外的頭腦的方式;
以及C.H.U.D 講述下水道的變種怪物到地面上攻擊人群的故事。
有趣的是喬登皮爾在國中時的第一任女友的父親就是C.H.U.D的導演,
the more you know…
接下來也有不少線索,
一家人在海灘上走時影子長得不尋常,暗示著接下來影子分身的出現,
以及在海灘上「紅色」的飛盤剛好蓋住「藍色」的野餐布圓圈,
象徵身穿紅色的影子淹沒地上那些住在藍天底下的人。
再來,蓋博在其中一部分講了一個敲敲門笑話:
「敲敲門」「誰在那」「你」,
結果當天晚上敲他們家門的,還真的是他們自己。
但是也許最難發現的,是這些影子拿剪刀的原因,
艾德蕾德在小時候自己走丟時,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玩剪刀石頭布,
而其中的女生則說:「你老是出剪刀」,
這個在被抓走前最後的記憶之一,就是她選擇剪刀作為武器的原因。
當然,剪刀也有其象徵性的意義,以及眾多提到麥可傑克森的部分,
這些都留到待會再深入討論。
當然,對於愛德蕾德其實是影子的這個轉折也有不少線索,
在電影中,愛德蕾德的影子名叫Red,我就姑且翻作小紅,
為了避免困惑,我在接下來會以他們在劇情大部分的角色來稱呼,
穿白色的叫愛德蕾德,穿紅色的叫小紅。
我們在回憶片段之中看到愛德蕾德在走失之後突然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在這個轉折之後,才知道她不是因為創傷,
而是因為她是來自地下的分身,本來是不會說話的。
相反來說,小紅是唯一會說話的影子,正是因為她原本是來自地面上。
而她沙啞而且有如肺部塌陷的聲音,是因為當年她被勒昏所造成的傷害。
而愛德蕾德的真正身分也解釋了她的諸多行為,
諸如在車上彈手指時並沒有跟上音樂的節拍,
或是不善與人交談,
還有在家人都在吃速食的時候,只有她自己吃著草莓,
大概是因為她在地底吃了太多兔子肉,從此就不太吃肉了。
以及在恩布列死後還特地自己下車,表面上是要確認她死了沒,
但是其實是想要在她死前給她最後的安息。
以及看到布魯托緩緩走向火焰時驚恐並且歇斯底里的反應,
都印證了她其實自己是個影子這件事。
但是還有個特別值得探討的面向-愛德蕾德最後真的還是影子嗎?
有沒有可能,小紅,也就是真正的愛德蕾德,
在被殺的那一刻將意識轉移回了假愛德蕾德身上?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愛德蕾德在殺了小紅之後發出了有如野獸一般的嚎叫,
你可以解釋成她只是在那一刻失控而顯露出她的本性。
不過小紅掌控了她的身體這個解釋也不無可能,
因為愛德蕾德提到她來到這裡之後彷彿全身被烏雲壟罩,
有可能是在她來到地面之後不斷地試圖切斷與地面下的連結,
但是地面下的小紅卻不斷試圖加強這個連結,最終的目標就是搶走愛德蕾德的身體。
另一個線索則是愛德蕾德在救出傑森之後撥頭髮這個動作,
我一直不太明白她在此處撥頭髮的意義,直到我看了第三次,想到這個可能性之後,
才意會到:
小紅的髮型是沒有瀏海的,
也許她在把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愛德蕾德身體裡之後,
下意識地把自己的頭髮撥回留了多年的髮型。
當然,這只是個理論,
在可能性程度上,
大概是「無限之戰的布魯斯是洛基假扮的」之上,在「瓦里斯是個美人魚」之下。
麥可傑克森在這部電影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從愛德蕾德走失當天身上穿著的「顫慄」T恤,
到影子們穿著的單手手套,
到身上穿的紅色工作服,幾乎都跟麥可傑克森有關。
甚至連影子們僵硬不自然的動作,都讓人想起「顫慄」之中的殭屍。
但是這只是個有趣的彩蛋嗎?喬登皮爾只是單純很迷麥可傑克森嗎?
剛剛那是反問句,你以為這是什麼電影?
談麥可傑克森之前,得先知道「雙重性」這件事
某種程度上,在這個IG、網紅的時代,「如何被看見」的重要性早就遠遠大於真實了。
我在Fyre紀錄片以及《英格麗向西》那部影片之中都一再談到,
網路世代只想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只想看到別人最正向一面的心態愈來愈明顯。
這種虛假的雙重性,不斷壓抑自己的影子,
就如《我們》之中住在地底下,永遠不見天日的分身。
雖然說《蝙蝠俠:開戰時刻》之中最著名的台詞
「重要的不是我是誰,定義我的是我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就是
我們是否將毫不考慮前因後果地將這句話套用到所有事上,
讓我們被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所綁架?
就如《我們》之中影子的由來,只複製了身體,但是無法複製靈魂。
繼導演處女作《逃出絕命鎮》令當代影壇驚為天人、並為反諷社會議題類型的驚悚片樹立新標竿後,奧斯卡獎得主喬登皮爾即將帶來自編自導的全新原創驚悚作品。
《我們》以北加州海岸為拍攝背景,由猴掌製作公司(Monkeypaw Productions)製作,女主角由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露琵塔尼詠歐所飾演。故事描述一位女子雅德蕾德威爾森和她的先生蓋博,帶著兩個孩子(莎哈蒂萊特喬瑟夫、伊凡艾利克斯飾)一起到夏天度假住的海濱房子,打算度過一個恬靜的夏天。
但一段過去難以啟口的傷痛卻如鬼魅般出現在眼前,接二連三的怪異巧合也相繼發生,對於家人即將遭遇不幸事件的強烈預感,讓雅德蕾德恐懼到達臨界點。
當他們和朋友泰勒斯一家(艾美獎得主伊莉莎白摩斯、提姆海德克、卡莉薛頓、娜亞薛頓飾) 共度一個令人緊繃的海邊聚會後,雅德蕾德和先生及孩子們回到度假小屋休息,卻在進入黑夜的房子前,看見令人毛骨悚然的四個人影,正手牽手站立在他們的車道上…《我們》描述了一個和樂的美國家庭在一夜之間必須挺身對抗一群難以解釋敵人:他們自己的分身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
-~-~~-~~~-~~-~-
野草莓影評 在 Rsu阿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Rsu阿嘶粉絲專頁】https://goo.gl/I70dBY
【訂閱Rsu阿嘶頻道】https://goo.gl/rWA4Qv
【工商合作】請mail這裡:obb701ani@gmail.com
《ACCA13區監察課》巴哈姆特動畫瘋:https://goo.gl/XAzseG
-------------------------------------------------------------------------------------------
《ACCA13區監察課》(日語:ACCA13区監察課)為日本漫畫家小野夏芽所繪製的少年漫畫。該漫畫作品於2013年至2016年在日本漫畫雜誌《月刊BIG GANGAN》(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中連載。電視動畫於2017年1月10日開始播出。
故事大綱
統一組織「ACCA」管理著分為13個自治區的多瓦王國近100年之久。本部監察課副課長吉恩·奧塔斯,別稱「蹭煙的吉恩」,負責走遍13區進行視察。盯上他的視線和與他有關的傳聞,卻開始浮上水面。吉恩的和平日常,慢慢被捲入王國的陰謀!
主要角色
吉恩・歐塔斯(ジーン・オータス,Jean Otus,聲:下野紘)
男主角,ACCA總部監察課副課長,代替容易暈機的課長進行各區視察。有「蹭煙的吉恩」的別稱。喜歡麵包和草莓。
蘿塔・歐塔斯(ロッタ・オータス,Lotta Otus,聲:悠木碧)
吉恩的妹妹,職業為學生,平常負責公寓管理的工作。喜歡點心。
尼諾(ニーノ,Nino,聲:津田健次郎)
吉恩的高中同學和摯友,原為偵探和自由記者。喜歡巧克力,比吉恩與蘿塔還要年長許多。
以上內容轉載於維基百科
-------------------------------------------------------------------------------------------
Keywords:ACCA ACCA13 吉恩 ACCA13区監察課 下野紘 津田健次郎 悠木碧 點評 評論 動畫 推薦 推坑
このチャンネルでは、 主にアニメ、マンガ、ゲームの推奨や評価などしております。
本チャンネル管理者は、本チャンネルにて推奨・評価する画像・音楽データ等(著作物)が作成者(著作権者)のものであることを認め深く尊重しており、侵害する気は一切ございません。
万が一、著作権などの侵害を感じられた場合、また質問やお気付きの点などがございましたら、下記のメールアドレスへご連絡ください。
Email:obb701ani@gmail.com
野草莓影評 在 伊薩克ptt 伊薩克的夢中死亡形態(野草莓)影評 - Mefayt 的推薦與評價
伊薩克的夢中死亡形態(野草莓)影評. 伊薩克坐在昔日戀人莎拉的面前,她問他,伊薩克你照過鏡子嗎?我讓你來看看你現在的樣子。伊薩克顫抖了一下,眼神里充滿悲哀,他 ... ... <看更多>
野草莓影評 在 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 - (本片為展前展放映片單 ... 的推薦與評價
本片為展前展放映片單) 《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 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 瑞典Sweden│1957│DVD│B&W│91mins 1958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1959美國國家影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