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多數人都有過的人生疑惑,在《靈魂急轉彎》裡或多或少得到些許起發,關於夢想與工作,關於理想與生活。我們都有熱愛的事物,也有盼望可以全心投入的志業,但付出的心力與獲得的回報總是不成正比,因此往往會屈就現實,會日漸妥協,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並維持下去。所以總是說,能心無旁鶩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相當不容易,抑或是,你廢寢忘食全神貫注在追逐那個夢想,忘記生活,忘記感受,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無論是否為許鞍華導演的影迷,無論對畫面中如此坦率的笑容有多少認識,《#好好拍電影》於我而言,彷彿看見的是一個尋常人,一個淡泊名利的藝術家,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女性創作者,她以極其腳踏實地的方式,真正將夢想譜成無數個不起眼的日子,而在這些不起眼的日子裡,又是如何一點一滴直面這塊孕育自己的土地的美麗與哀愁,是如何一步一腳印展現生命的韌性,呵護著香港的良心。
⠀⠀⠀⠀⠀
文念中導演鏡頭下的許鞍華有一種魔力,全神貫注的模樣,樂觀開朗的模樣,平易近人的模樣,幽默自嘲的模樣,陪伴母親的模樣,抱著貓咪的模樣,如此樸實無華卻滿是情感。看著她長年走在起起落落顛簸跌宕的電影路上,從未有一絲猶疑,評價好壞、票房迴響似乎都不足以動搖眼前之人對於電影的信念,也許可以說,不是她選擇了電影,而是電影選擇了她,透過有膽量也有堅持的文學視野,開拓貼近真實香港面向的電影新扉頁。她呼吸,她凝視,她駐足,她憐惜,她跟隨著這座城市的心跳而脈動,將渴望傳遞的情感留在故事裡,將必須保存的記憶折射於日常中。
⠀⠀⠀⠀⠀
細數《瘋劫》、《客途秋恨》,到《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明月幾時有》與《黃金時代》等,為了電影,她有所為,為了香港,她有所不為,秉持著無從動搖的初衷與信念面對每一部作品,維持一貫的低調、謙虛與樸實面對亦步亦趨的攝影機。就像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好好拍電影》拍的是一個人畢生專注於自己所愛之事的身影,電影由內而外滲透了她的生活,而她也將舞台全留給電影,讓藝術為藝術說話,讓電影為電影發聲,即使踏遍紅毯,即使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威尼斯終身成就金獅獎的女導演,她掙得的一切依然還諸腳下這塊風雨飄搖的土地:
⠀⠀⠀⠀⠀
「光是說感謝並不足以表達我的感受,你們不會知道這將如何鼓勵香港人心。」
⠀⠀⠀⠀⠀
一如片中主角的鏡頭語言,這部紀錄片也如此平淡深刻,真誠溫潤,一下是菸不離手、大啖波羅包的許鞍華,一下側寫目光如炬、難掩真性情的許鞍華,彷彿點出所謂夢想與生活的平衡大概莫屬神與狗之間的平衡。觀賞完《好好拍電影》後,會沒由來地深信,這麼可愛討喜的一位藝術創作者,勢必會繼續從生生不息的香港街道,走出更多生生不息的香港故事。這部紀錄片也在今日上映,更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好好感受,進而從中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