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課程資訊】眠月線與水漾森林|毀滅後的美麗重生
地震與颱風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是毀滅的代名詞,然而以自然的角度來說,卻僅是萬物循環的過程之一。但毀滅之後的重生,往往美得觸動人心,就如阿里山眠月線鐵道與水漾森林。若要一睹這兩個例證,新阿溪縱走便是很好選擇。
此路線即是從眠月線所在阿里山,走到水漾森林登山口所在的杉林溪遊樂區。稱之為新阿溪縱走,是因為過去在民國60-70年間也有類似的路線,但後來因為921地震而中斷,故加一『新』字以做區隔。
▌眠月線與水漾森林行程
我這次行程共耗時三日:第一日早上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始沿眠月線行走,並拍攝紀錄沿線美景,最後抵達石猴車站紮營過夜。第二日則離開石猴車站,繼續沿著眠月線前進,直到遇到斷軌處,再高繞上松山。登頂後,一路陡下至水漾森林,並在途中造訪眠月神木。第三日在拍攝完水漾森林日出後,便拔營離開,最後抵達杉林溪森林遊樂區,搭乘客運前往台中,再搭車回台北。
▌第一日 眠月線
眠月線是日治時期為了開發阿里山森林資源,所開闢之阿里山鐵路的支線。眠月線晚主線一年,於1914年完工。起站為舊阿里山站(今沼平車站),經塔山站、眠月站,止於終點石猴站。
眠月一名則源自當時受日本政府所託,前來探勘規劃阿里山森林資源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測量的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河合教授號琴山,後世多稱之琴山河合博士。在阿里山的一次調查探勘裡,因為當時環境原始、全無開發,因此克難地睡在大石頭上。然而晚上的點點繁星與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的巨木森林,美得讓這位留學德國的森林學家無法入眠。此地後來也因此命名為眠月,即後來眠月站所在一帶,這條支線也被稱作眠月線。
1919年琴山河合博士再回到阿里山時,也回到當年帶給他滿滿感動的夜宿地點。然而昔日的參天古木卻早已被砍伐殆盡,讓他感傷不已,因而作詩一首:「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以表感嘆。
為了能夠早點從阿里山出發,我們前一晚就先到嘉義住宿,隔天一早與其他同伴會合後,再一起前往阿里山。前往阿里山的路上,我就發現雲霧漸濃。當我們準備踏上鐵道時,雨珠便毫不客氣地下了下來。
我們穿上雨衣後繼續前行。前段鐵軌因為與賞日出的祝山線共用,所以路廊寬闊,鐵道也維護得很好。很快地,我們就來到眠月線與祝山線的方開的十字分道。一進入眠月線,我的目光很快就被緊鄰鐵道兩側的森林給吸引。而這裡的鐵道也因為不再維護,開始不時被泥土與植物給覆蓋。
很快地,我們就來到此行稍微比較困難的地方 -明隧道崩塌處。這裡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其實已經有架設棧道、繩索、鐵鍊與鋼筋踩點。基本上只要小心謹慎,都能順利通過。因此雖然我們抵達時正起大霧、下大雨,仍然可以順利通過。但可惜因為雨勢,沒辦法飛空拍機空拍。
通過崩塌處,再過一個明隧道後,緊接著就是眠月線的第一與第二隧道。這兩個隧道是伐木時期就開鑿的隧道,因此雖然部分有後來加強的水泥結構,但還是有很大部份是採素掘工法、可以直接看到山體的區段。眠月線最長的第二隧道內有崩塌,但因為近來眠月線變成熱門旅遊路線,爆紅之下,崩塌處其實也被踩出一條道路,可以輕鬆通過。
通過二號隧道之後,便是穿越了塔山,來到塔山車站。原本日治時期的塔山車站已在921大地震中被震毀,目前看到的塔山車站是之後重建的,因此保存狀況算是相當良好。塔山本來也有支線塔山裏線、大瀧溪線,但現場看來軌道應已經淹沒在草叢中,及掩蓋在月台下。
我們繼續沿著鐵道前行,沿途便是最經典的眠月線景色 -橋樑與隧道。其中又以九號隧道與其旁的山壁最吸引我,許多眠月線的經典照片皆出於此。而過了九號隧道,在木棧橋另一端的十號隧道邊坡壁上,便可看到台灣一夜蘭。
續行鐵道,途中陸續經過廢棄的道班房,以及許多橋樑隧道。其中12號隧道的北口爬滿了植物,綠意蔓延,有種說不出的美麗。而12號隧道也是眠月線最後的隧道,接下來通過的皆為橋樑。我們在通過高度最高的22號橋樑時,空中飄著細細的雨珠,看不清對岸的景色,因此猶如走在空中一樣。
通過22號橋樑不久,我們就抵達了過去眠月站的位置,據傳當年琴山和河博士眠於月下處就在這一帶。然而眠月站的建築已經消失,目前僅剩的建築為不遠處的舊管制站。
繼續前行不久,就來到了石猴遊憩區。然而這裡多處被土石掩埋、觀景台也被植物遮蔽沒有展望,石猴的頭部更是早被地震給震斷了,崩落碎解在正下方。離開觀景台,通過石猴下方的崩塌地後,傾斜但依然屹立的石猴車站便映入眼簾。這裡也是我們今晚紮營過夜的地方。這裡我們遇到了要去抓山老鼠的林務局人員,我們相談甚歡,度過了愉快的一夜。
▌第二天 上松山 下水漾森林 一訪最老的神木
因為昨晚睡前發現天空越發清朗,可以看見點點繁星。除了想到我們也眠於月下,會心一笑之餘,也想著今早可能會有景可拍。便在天亮前起床,沿著石猴休憩區的舊步道,爬上石猴的頸部等待景色。不過因為天氣實在太晴朗,因此沒有出現特別的景色。
我們回到車站吃玩早餐、整理好裝備後,便繼續出發。石猴站後方的鐵軌因為更少人走,狀態顯得更為殘舊。途經一處也許是過去為了截彎取直,但來不及完工的隧道。
隨後我們來到第二處鐵道路基崩塌處,在此我們便要高繞至此行最高點松山。一開始的上坡確實相當的陡,但接上稜線後,便稍微和緩一些。期間我們經過一開闊有展望處,本來希望可以看到玉山主峰與其山脈,可惜被雲層阻擋,未能如願。
很快的我們就抵達松山的三角點,與其後山頭制高點上、日治時期營林所所立的石碑,此後便是一路陡下至亞衫坪林道。這段下坡不太好走,加上水氣將沿路的石頭、樹根打濕,很容易滑倒,很多地方甚至要拉繩而下,必須全神貫注在路徑上。中間我們經過早期林業鐵道遺留的鐵軌,但不太確定是屬於哪條路線。
離開斷軌後,我們繼續陡下,直到抵達酒瓶營地後才稍做休息。這裡有許多新舊的酒瓶,然而新的遠多於舊的。這是早期過去林務局與其配合廠商在伐木或造林時,工人飲用留下。跟過去日本駐在所,駐守的日本警察也會留下許多酒瓶一樣。
離開酒瓶營地後,我們短暫地踏上林道。但由於林道也因地震而斷裂,無法直接通往眠月神木,我們只得再往前下切至乾溪床,再回到森林中爬升回林道。回到林道後就輕鬆了許多,我們很快來到水漾森林與眠月神木的叉路口。在這裡我隱隱約約聽到有電鋸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山老鼠,希望林務局的大哥們能去查明。
前往眠月神木,包含休息、拍照,來回需要一小時左右。期間林道有幾處的崩塌,有不小的上下起伏。不過最終看到巨大的眠月神木時,還是相當的震撼。眠月神木是紅檜,高48公尺、樹圍21公尺,樹齡則有4100年,是台灣最古老的神木。神木內部雖已中空,但頂部仍有枝葉,因此應該還活著。樹的根部有大量的垃圾,但大多年代久遠,還看到已經絕版許久的汽水瓶,猶如格格不入的時空將囊。
離開神木後我們回到水漾森林的下切點,不久就抵達了我們此行的最後重點水漾森林。水漾森林是因為1999年921大地震後,石鼓盤溪的河道被阻塞,而形成的堰塞湖。原本的森林則因為被湖水浸泡,形成了湖中枯木林的美景,進而吸引許多人前來探訪,並連帶造成了環境上的影響。
當我們終於從森林中竄出,看到石鼓盤溪的溪水時,心情相當振奮。而且相較於網路上看到的人滿為患,這日似乎只有我們一行四人(以及後來抵達的一隊商業團約5、6人),可以享受一些清幽與寧靜。
我們趁天色尚未暗下來之前搭好營帳,本來期待能有夕景可賞,無奈最後仍因雲多未能如願。晚上用晚餐時,發現天空慢慢清朗,星空漸明,便帶著希望隔天一早能出大景的期待入睡了。
▌第三日 急行軍回杉林溪
清晨五點起床時,我往帳外水樣森林方向一看,發現天空大致晴朗,或許有希望出景。我便速速起床著衣,拿起拍攝裝備往湖岸走去。
在等待的同時,雖然樹木與雲朵已開始有日出前的淡淡紅光,但我也發現日出處的雲似乎有些多。果然這天的日出最終沒有出現我希望的大景。然而這日依然是舒爽的藍天白雲,我們在湖畔享受了一下日光,欣賞一下好天氣下的水漾森林後,便收拾裝備離開了。
離開水漾森林之後便是連續不緩的上坡,其中還有需要拉繩的段落。之後會再穿越一片較為平緩的森林,再往上接回林道。在接回林道的上坡中,又發現殘存的鐵軌,不知過去是屬於哪條路線。
接回林道後我們前進的速度就比較快了。林道來到鹿屈山叉路口後,會遇到一段需要拉繩的長下坡,但之後又再接回林道,一路平緩地通往杉林溪。快要抵達杉林溪時,相較於通行車輛的蜿蜒林道,我們選擇走山友開闢的捷徑。經過幾次拉繩陡下後,終於聽到嘈雜的人聲、看到油油亮亮、平滑如絲的黑色柏油路。不得不說,在山裡上上下下走了三天樹根盤錯、滿佈大小石塊的山路後,終於踏上柏油路時,其實還蠻感動的。
▌結語
這次走新阿溪縱走其實很有成就感,也看到許多美景,只可惜天氣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也許之後有機會走阿豐縱走時,再來補拍吧!
▌課程資訊
下週我在Nikon School有一堂歷史建築拍攝課程噢!在這個課程裡,我會帶領大家認識並拍攝臺北城的歷史建築,實際用雙腳爬梳台北的歷史。課程總共分成兩部分,分別為12/18的前導課,以及12/20的外拍課,只要有基礎相機操作能力,不管是不是Nikon用戶都可以參加噢! 詳細課程資訊請參考:
https://www.wilhelmchang.com/nikon-historic-building
鋼筋屈紮工 在 裝修佬 - 香港一站式網上裝修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一屆香港建造業技能大賽」強勢回歸!】
大家仲記唔記得之前建造業議會攪嘅「第一屆香港建造業技能大賽(青年組)」呢?
大家等左咁耐,公開組賽事依家已經密鑼緊鼓準備緊喇!今次公開組比賽共設有7個項目:鋼筋屈紮、電氣佈線、金屬棚架、油漆及裝飾、管道及製暖(水喉)、鋪瓦及焊接。而公開組嘅選手全部都係都具備大工資歷、經驗豐富嘅大師傅!今次真係高手雲集,強強對決!
我地裝修佬仲係今次大會嘅支持機構同贊助機構!唔單止派咗幾位同我地合作嘅師傅出賽爭冠軍之外,仲會喺10月11日比賽當日更會舉行網上直播,等大家可一睹各位大師傅的精湛手藝!
事不宜遲,即刻睇吓大賽的精彩預告片段!
想知多啲技能大賽嘅資訊,歡迎瀏覽:https://bit.ly/2XWV3gO
#高手過招 #第一屆香港建造業技能大賽 #公開組 #金棚 #機電 #紮鐵 #油漆 #水喉 #鋪瓦 #焊接 #HKCITTC #裝修佬
鋼筋屈紮工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建築相關
關於沙拉油桶、保麗龍塊、135度箍筋、錯層搭接與不規則量體設計
標籤:地震、保麗龍、沙拉油桶、箍筋、繫筋、135度韌性彎鉤
氣候寒冷中,救災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辛苦了大家。農曆年前,面臨這樣的災害想必十分辛苦,一起加油,一定可以度過難關。此外,每每看見新聞中粗心大意的記者報導,我想登貴和許多建築人一樣都覺得十分委屈。因此,登貴想分享與釐清幾個工程上經常被誤解的事情。
一、裝飾性圓柱中的沙拉油桶?
形抗結構是一種節省材料也對結構強度沒有負面影響的構造設計作法,學理是透過結構體的形狀增加慣性矩(I=BH3/12)。例如,小時候把紙反覆折成折板,柔軟的紙張上面竟然可以放置小文具,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例證,另一個就是將紙張折成圓筒,紙圓筒也會產生強度,紙圓筒中心完全中空,但紙管上面可以放置物品,圓柱中間放置沙拉油桶可以將圓管空間塑形出來,同時減少拆模成本也減少混凝土柱的自重。這處理直徑較大的裝飾性圓柱中也不算少見的合理作法。
二、有關混凝土構造中的保麗龍塊?
基本上,位於主要結構處(例如:樑柱接頭、樑位、柱位)的主筋配置的密集度相對較高,通常不太容易也不太可能出現保麗龍塊。但是裝飾柱或裝飾性造型的部分,這些與主要結構行為無關的部分,用保麗龍塊,可以讓裝飾造型被塑造出來,同時自重較輕而不會因此造成結構過多的負荷,是一種減少自重的作法。灌漿後無須拆模也能節省預算,邏輯上就是為了把混凝土體積排除。這是一種合理的工法,因此,是不是偷工減料、算不算豆腐渣工程建議應該要先核對結構圖說確認再議,不該未審先判。
三、關於端部135度箍筋、135+90度繫筋、還是原設計的結構計算書?
(感謝建築師陳啟中老師親自撥電指導、感謝網友蕭哲翔提供圖說指正。)
135+135兩端箍筋彎鈎的做法目的,主要是為了地震發生時,箍筋可以更有效圍束主筋以及主筋所包圍的混凝土,避免地震搖晃造成主筋開裂混凝土結構破壞。而135+90度繫筋則是連繫約束繫筋兩端的主筋,因應施工可行性,做法是箍筋的一端135度彎鉤,另一端90度彎鉤,在彎鉤的綁紮上,由下而上,兩端彼此對換,也就是檢驗工地箍筋時由下而上是,90度、135度、90度、135度、90度等交叉綁紮。這樣的做法能更有效減少地震發生時反覆拉扯鬆脫的風險。但是,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規定與要求。921地震之後有較嚴謹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對於鋼筋綁紮才有更詳實的規定。
不過,彎鉤的作法其實不完全算是重點(90度彎鉤是常態作法,135度是耐震彎鉤作法),而是從結構計算書以及當時的結構設計法令要求來確認有無依照圖說施工。在不同時期的有不同的法令規定,有關建築構造的耐震設計方法與要求規定在「建築技術規則構造施工篇」,這裡面規定了載重要求、抵抗風力、抵抗地震力的規定,抵抗地震力這部分的規定,從最早期甚至日治時代較簡略的規定,到很長一段時間地震力的設計是依據V=ZKCIW的設計時期,一直到94開始至今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有更細緻的要求與規定。大約從63年左右至94年(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發布之前)關於彎鉤的角度做法規定,主要依據組構係數K值的設定。當時的組構係數K值分別為0.67、0.8、1.0、1.33這四種,這四種組構係數是由組構方式來認定:
1.具有韌性立體剛構架系統抵禦全部地震橫力者K=0.67
2.韌性立體剛構架與剪力牆(或斜撐剛架)共同存在者K=0.8,
3.不具完整豎向承重之立體剛構架(箱式構造物)及由剪力牆(或斜撐剛架)抵禦全部橫力者K=1.33
4.前列以外之構造物K=1.00
其中,當時法令規定上只有採用K值取0.67的韌性設計才有箍筋彎鉤135度的要求,其餘只要求90度。因此,若結構計算書上的組構係數不是韌性設計的0.67,那麼90度彎鉤尚屬合理合法合於規定的施工法,當時,保守估計80%建築物的組構係數均採用1.0,換言之,90度彎鉤箍筋的做法不算違法。
於是,從箍筋彎鉤判斷營建商人或施工單位有無責任,應往前先查詢結構計算書,當年是那一個年代的設計地震力法令要求,以及組構係數K值的設計設定才能判斷是否應以135度耐震彎鉤作法。當然,921地震後的目前已經全數規定採用135度耐震彎鉤的施工法。
四、混凝土柱的鋼筋接續作法,關於齊頭式搭接與錯層搭接?
混凝土柱中的鋼筋主筋搭接方式應以錯層搭接的方式而不該用齊頭搭接,無論是否有使用鋼筋續接器。原因是只要不是一體成形的鋼筋,續接處或搭接處的抗拉強度就不是整體一致,無論抗拉性能更強或更弱,齊頭式的接續都會使應力集中中同一個斷面,錯層搭接才能使柱的強度較均勻。常見做法在小規模建築物會錯開高度,大規模建築物,還會在設計上錯開樓層搭接。於是,這也是算目前工地搭接鋼筋的標準動作。
五、不規則形狀的結構不一定是負面因素,因為通常不規則形狀的建築物,設計單位專業上,必定會透過剪力牆或斜撐構架來增加抵抗剪力與抵抗彎矩的結構性能,在「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上也有對於規則性與不規則性結構相關規定。當然,最規則最保守的量體設計可以有最好的抗震效果。但建築設計同時還需要考慮建築法規規定、各種不同的基地形狀與使用者需求。不完全規則的量體設計搭配嚴謹的結構設計,一般來講才是合理的建築設計規劃方式。
以上登貴基於善意分享所學,雖然這僅是專業中的常識,但經常被外界誤解,對於認真用心的建築專業工作者而言不甚公平,因此稍作補充說明,也希望能減少非建築工程專業的朋友過度緊張恐慌,有較正確的工程常識,也不至於被粗心大意的媒體說法所誤導。登貴分享若有錯誤,敬請各位師長與先進不吝指正。
農曆年前發生這樣的地震災害,希望我們都有足夠的勇氣面對。誠心祝福受災的朋友盡快度過。天祐臺灣!登貴
(以上文字,歡迎分享給需要知道朋友。希望災害發生時,專注在眼前的問題上,別耗心神在不必要的擔憂與恐懼。祝福。)
以下補充分享:
一、免費供應災民住宿的訊息。
http://udn.com/news/story/9/1491912
二、6.4強震重創台南 如何幫助災民看這裡(資料來源:yahoo新聞網)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5%8D%97%E5%BC%B7%E9%9C…
三、有關中時電子報報導「維冠在921已列危樓 民眾:市府為何沒處理」。台南市政府台南市政府工務局針對中時電子報報導「維冠在921已列危樓 民眾:市府為何沒處理」提出澄清,說明在地震倒塌的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非921判定之危樓。市府工務局查詢工務局資料,並無該建築物於921震災時判定危樓的相關資料,非921判定之危樓。市府目前列管412棟公有建築物,317棟已完成耐震詳細評估,87棟已完成耐震補強作業。也幫台南市政府工務局澄清一下。
http://www.cnabc.com/news/aall/201602060346.aspx
四、感謝臉書朋友留言幫登貴補充,提供很多精彩的工地照片、圖說、與解說。讓我們一起把更正確的觀念做分享。留言資料十分精彩。謝謝你們。
五、謝謝建築師陳啟中老師親自致電指導以及蕭哲翔友的指正。並提供蕭哲翔網友提供的圖片連結。登貴的認知疏漏已經更正。另外,哲翔提醒,登貴手繪圖的繫筋位置要再更上面一點,因為繫筋的135度彎鉤要朝向柱心方向。一併說明與感謝。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29163023766848&set=p.1229163023766848&type=3&theater
六、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
七、206台南大地震 Q&A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ruby-chen/206%E5%8F%B0%E5%8D%97%E5%A4%A7%E5%9C%B0%E9%9C%87-qa/10153274944902213
八、建築專業的相關討論與說明:
Apple Union 艾波學院
https://www.facebook.com/x.appleunion/?fref=nf
謝伯昌建築師。繫筋應該鉤誰?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
謝偉士建築師,續接器位置,釣魚竿與膠帶?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
維冠副本圖一層平面圖,資料來源劉木賢建築師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23884517644638&set=pcb.1123900787643011&type=3&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