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聲明 我不是討厭基督教
而是討厭這個信基督看法
我燒我的香 你信你的教
我啥時強迫你要信道教
講不贏只會跳針 好的都是基督
壞的撒旦背黑鍋 或是別的教派做的
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讓人不敢恭維
聖經到底哪一句說道教是撒旦?
身為一個基督徒 舊約聖經 出埃及記
傳十誡 壓根根本不知道 基督徒?
我在研究摩西石板的希伯來文耶和華權杖魔法的時候
你不知道還在哪
我在教會裡聚會的時候
你搞不好還沒出生!
我在甲仙錫安山聖殿中央草地的石頭上睡午覺的時候 你還不知道在哪?
信你的教 別來煩我修道!
與其有時間靠北別人
怎麼不先提升自我!
「錫安 教派」的推薦目錄:
- 關於錫安 教派 在 霛清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錫安 教派 在 品格教育GoodMan Produc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錫安 教派 在 怪獸 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錫安 教派 在 梁日華以加拿大錫安總會牧師趙頌權變成異端為理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錫安 教派 在 從錫安教會出走的痛苦歷程(嘉賓:楊子聰先生,新興教派關注 ... 的評價
- 關於錫安 教派 在 :: 天啟封印 :: 經理人PLUS 的評價
- 關於錫安 教派 在 基督教錫安主義、錫安山、復國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錫安 教派 在 基督教錫安主義、錫安山、復國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錫安 教派 在 品格教育GoodMan Produc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TU Hiphop 台大嘻哈文化研究社的第一寫手
其實我也有幫忙寫
可是看到DJ KU的程度我完全不敢寫了 QAQ
<3 <3 <3 <3 <3 <3 <3
Shang-Heng Ku
https://www.facebook.com/…/a.288696457912…/948801581901916/…
【台大嘻研知識專欄 — 嘻哈與泛非主義】
近幾年來,康普頓出身的饒舌新星Kendrick Lamar以其獨出一格的文字技巧,極其寫實地於其歌曲中將貧民區中幫派血腥對立、警察合法暴力,以及作為非裔美國人的矛盾和困境再現。從首張專輯《Section .80》末首,追溯民權運動英烈並試圖再次聚集抗爭能量的〈Hiiipower〉;到以自身成長背景出發描述其所見之種種社會問題的《Good kid, m.A.A.d city》;最後2015年三月橫空出世的《To Pimp A Butterfly》,Kendrick將其關懷視野擴大至整個黑人文化,將非裔美國人社群、流離世界各地的黑人群體與祖先原鄉黑暗大陸─非洲重新連結。
憑藉這三張專輯,Kendrick表現出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出色的音樂掌握。除了達到巔峰的個人聲望,更重要的是,他同樣帶起一波正在發生的黑人音樂復興浪潮,許多與其合作過且具深厚底蘊的黑人樂手正爭相出頭。譬如Kamasi Washington、Terrace Martin、Thundercat,或是歌手如SZA等,他們正在改變我們對當代黑人音樂的想像,並將聽眾帶入他們的音樂生命之中。
為何筆者花這麼多時間著墨於Kendrick Lamar?筆者相信他是在後種族主義全球化時代以來,關注黑人社會文化並涵納之集大成的重要公眾人物。自結束其非洲尋根之旅總結對黑人群體感想,在Jimmy Fallon主持的《今夜現場》上現場演出的〈Untitled 2〉,[1]或更甚之,於今年葛萊美獎演出中大量使用非洲傳統舞蹈、帶唯美主義的意象呈現,將糾結百年的歷史問題和當代議題結合,對殖民壓迫、種族衝突、以及對自身血脈的困惑和矛盾於舞台上展演。[2]我們可以大膽地稱Kendrick Lamar為當代泛非主義(Pan-Africanism)饒舌歌手的代表。
何謂「泛非主義」?泛非主義可被解釋為全球黑人反對種族歧視和殖民統治的一股民族主義思潮。自十五世紀起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掠奪非洲資源、瓜分殖民,以三角貿易將大量黑人運至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為奴。而這些在西方世界備受奴役壓迫的黑人後裔,為求擺脫殖民以及種族平等,受一戰民族自決口號影響的的各種形式泛非民族運動亦由部分黑人知識分子推動。
眾人廣泛認知且被稱為「泛非主義之父」的美國學者W.E.B. Du Bois,是哈佛大學第一個取得博士學位的非裔美國人,並且同時為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的創建人之一。他與許多來自美國、西印度群島和非洲的黑人知識份子於1900年在倫敦招開首次泛非會議,在七零年代前,先後於巴黎、紐約等地召開了六次大會。此外來自牙買加的Marcus Garvey也於相近時序建立了全球性的黑人人權組織UNIA-ACL(Universal Negro Improvement Association and African Communities League),其組織影響力遍及全球。
泛非主義不僅止於主張非洲民族解放,同樣也強調世界上所有的黑人後裔,都應該一同團結戰鬥、互助合作,並且承擔著相同的群體責任及利害關係。泛非會議的召開,不僅促成各地黑人知識分子的團結以及思想戰略整合,當他們回到母國,對於當地黑人社群也同樣起了民智啟蒙、歷史自覺的作用,這使得非洲大陸之外黑人社群同樣大力聲援非洲的獨立運動,並且開始關注自身生存環境的不公,且倡議族群平權等訴求。泛非主義作為黑人種族和非洲大陸的民族主義,它是一理論體系,也同是一政治文化運動─殖民地與殖民母國的政治文化對抗。在其誕生後的百多來隨著時代局勢而改變,但總歸來講,我們可把泛非主義視為對西方殖民抗爭的民族性積極實踐。
回到嘻哈社群之中,我們該如何去認知且理解許多饒舌歌手的泛非思想呢?筆者主修學科為歷史,並相信我們應將每人的生命經驗看作文化的產物,而文化位置(cultural location)會對對每人的故事再現形成規範,且每個故事的文化場域(cultural locus)也會為此增添意義架構。換言之,每個饒舌歌手的書寫與其所處身的時代變動皆有著相互交織的關係。
非洲黑人自走下船隻踏上家鄉之外另一片土地開始,即開始世世代代間的奴役壓迫。在美國南方種植棉花、菸草;在西印度群島種植甘蔗;在各地的富人家雜務勞動、甚至提供性服務。當黑人群體開始開始團結,嘗試爭取生而為人應有的權利、人格尊嚴,並與掌握話語權的優勢白人群體對抗時,他們首要做的,當是重新形塑黑人群體共享的集體記憶。集體記憶是歷史文化的共構,美好過往的想像可作為一能動力,並藉此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或連帶關係,將自身與他者,創造出共同的先祖、原鄉已建立兄弟姊妹的虛擬血脈連結。意即每個饒舌歌手的敘事不只建構了自己,也同樣被自己建構。但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被包覆在一巨大的意識形態元敘事之中─也就是泛非主義認同。
藉由與非洲大陸重建聯繫,並揀選非洲傳統神話中的強大如Mansa Musa[3]、the Mau-Mau warriors[4]、Queen Nzinga[5]等以此緬懷,重複強調非洲的物產資源豐富或是作為生命搖籃象徵的神靈關係,非裔饒舌歌手們終有足夠強大的精神資本與白人百年來的壓迫相抗衡。並憑藉自己的說唱,打造更為堅實的黑人社群文化,並且重塑年輕世代的自我認同,對抗國家機器透過正式教育和各種社會教化管道傳布「正統」的歷史敘事。此外,嘻哈教父Afrika Bambaataa所成立的Zulu Nation,正是取非洲祖魯族的傳說故事,並藉此整合當時街頭上的幫派惡鬥,這也顯現出,嘻哈從起源開始,與非洲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下將介紹受泛非主義影響極深之嘻哈群體、饒舌歌手及其經典作品。
Native Tongues:
Native Tongues是一個由多個八零末九零初的嘻哈團體和饒舌歌手所組成之集團,他們以正面向上、鼓吹黑人自我尊重,以及非洲中心主義的積極思想聞名。且音樂取樣多偏好爵士元素。其中成員皆大有來頭:A Tribe Called Quest、De La Soul、Jungle Brothers、Queen Latifah、Black Sheep,而與他們想法相近又關係親近者又有:Mos Def、Da Bush Babees、Common、The Pharcyde等等。一字排開,不難看出這些饒舌歌手的共同點。
Jungle Brothers - Acknowledge Your Own Histo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GFiANGSzM
美國佛蒙特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James W. Loewen的暢銷名作《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6]之中,即以此首歌舉例,述說此曲對非裔美國中學生的影響,反映美國歷史教育的狹隘、片面與偏頗。在教科書中只會出現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卻忽視其對美洲原住民的屠殺;教科書會記載林肯在南北內戰後解放黑奴,卻不曾提及數百萬死在運奴船、或是被主人凌虐致死的黑奴。
You don't know who you are
Look back into your past, brother
Look back into your past, sister
Look back into your past, sister
Look back into your past, brother
歌曲一開始便不斷吟詠,要求黑人兄弟姊妹們回頭了解自己的歷史,才能認識自己。而中間的主歌也正是在抨擊美國歷史教育對少數族群的漠視和汙衊。
Boogie Down Productions - You Must Lear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VtVJ6Kq-Pk
由硬派老將KRS-One所領軍的Boogie Down Productions,在這首1989年發行的〈You Must Learn〉之中,即明確告知他們的聽眾,必須去學習正確的黑人歷史知識,不應該被大眾傳媒或學校教育所蒙蔽。
It seems to me that in a school that's ebony
African history should be pumped up steadily, but it's not
And this has got to stop, See Spot run, run get Spot
Insulting to a Black mentality, a Black way of life
Or a jet Black family, so I include with one concern, that
You must learn
Kool G Rap & DJ Polo, Big Daddy Kane & Biz Markie - Erase Racis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WuFj_HAjYs
誠如歌名,這是一首反對歧視的歌。一反多數饒舌歌手的激進用字,Kool G Rap用MLK式的世界大同語調,期望各個族群間能有真正的平等。無論是白人黑人、拉丁或是亞洲移民,能沒有高低之分的chill在一起。
I walk through a color blind corridor
Seekin, for peace in the people I'm meetin
Black white and Puerto Rican men are greetin each other
Just like brothers, there's plenty and many of others
You can discover, kids fathers and mothers
A meltin pot, no one felt they got prejudice
Listen I could never assist someone diss this
A landscape, with a dark and a light handshake
Havin fun, without one bein a fake snake
Poor Righteous Teachers – Gods, Earths And 85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Yin6kv_SQ
Lauryn Hill - Black Ra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sdubWaY5o
Black Sheep - Peace to the Nigg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ruVParvrw
Jabok - Borrowed Time On Stolen La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woubrvB8A
Nas &Damian Marley – Distant Relatives:
上述之外,在近當代我們除了無可避免地提到Kendrick Lamar,但勢必得提到2010年Nas和Damian Marley合作的《Distant Relatives》專輯。來自紐約的街頭詩人以及來自牙買加的傳奇之子,分別以各自成長地區的黑人文化脈絡創造的嘻哈和雷鬼音樂,一同講述他們對非洲原鄉的想像。專輯中的歌曲多取樣或仿自非洲音樂,如〈Friends〉改自安哥拉歌手David Zé的〈Undenge Uami〉、〈Patience〉 則取樣了“Sabali,”字句自馬利團體Amadou & Mariam。
Nas &Damian Marley – Road To Z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bpS5OWWaQ
Nas &Damian Marley - Patie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9VQye6P8k0
因篇幅關係,只簡略提及幾首帶有泛非色彩的歌曲。除了嘻哈之外,放克和爵士也是相當值得大家去關注的,這兩種音樂類型可是由非裔美國人創造且發揚光大的。另外關於上述〈Road To Zion〉這首歌的Zion涵意,我們勢必又得從Marcus Garvey對牙買加當地社會文化影響,還有雷鬼音樂、拉斯特法里教派等部份另外說起。雷鬼錫安主義可以說是泛非主義的另一個支派,但此部分的歷史結構脈絡,與嘻哈息息相關,卻也截然不同。或許可待下次另闢新文撰述。
總結而言,作為嘻哈愛好者的我們從旁觀的角度進入黑人社會文化之中,我們當需反思並且試圖理解他們獨特的生命經驗和文化形塑。泛非歷史工程的再造,可能成為近幾年頻傳黑人警民衝突的多事之秋中,非裔美國社群的宣洩之口。無論是自身民族信仰的認同,或是團結群體的共同想像,皆無疑反映當代種族社會地位落差仍然巨大。即將進入後歐巴馬時代的美國社會,種族問題依舊是個待解之題。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3bNjORLe8
[2] https://vimeo.com/156180581
[3]十四世紀馬利帝國的國王,歷史上最富有的人。
[4]1956年肯亞Gĩkũyũ族人反抗英國殖民統治。Mau-Mau之稱呼至今有多種解釋,且學界對於這場行動,是替肯亞獨立打下基礎或造成傷害仍未有定論。
[5] 十七世紀今日安哥拉地區由Mbundu人建立Ndongo和Matamba王國之女王。以優秀的外交政治智慧和軍事戰略能力著稱。
[6]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654
by DJ古 a.k.a.DJ KU da Yeast
錫安 教派 在 怪獸 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大嘻研知識專欄 — 嘻哈與泛非主義】
近幾年來,康普頓出身的饒舌新星Kendrick Lamar以其獨出一格的文字技巧,極其寫實地於其歌曲中將貧民區中幫派血腥對立、警察合法暴力,以及作為非裔美國人的矛盾和困境再現。從首張專輯《Section .80》末首,追溯民權運動英烈並試圖再次聚集抗爭能量的〈Hiiipower〉;到以自身成長背景出發描述其所見之種種社會問題的《Good kid, m.A.A.d city》;最後2015年三月橫空出世的《To Pimp A Butterfly》,Kendrick將其關懷視野擴大至整個黑人文化,將非裔美國人社群、流離世界各地的黑人群體與祖先原鄉黑暗大陸─非洲重新連結。
憑藉這三張專輯,Kendrick表現出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出色的音樂掌握。除了達到巔峰的個人聲望,更重要的是,他同樣帶起一波正在發生的黑人音樂復興浪潮,許多與其合作過且具深厚底蘊的黑人樂手正爭相出頭。譬如Kamasi Washington、Terrace Martin、Thundercat,或是歌手如SZA等,他們正在改變我們對當代黑人音樂的想像,並將聽眾帶入他們的音樂生命之中。
為何筆者花這麼多時間著墨於Kendrick Lamar?筆者相信他是在後種族主義全球化時代以來,關注黑人社會文化並涵納之集大成的重要公眾人物。自結束其非洲尋根之旅總結對黑人群體感想,在Jimmy Fallon主持的《今夜現場》上現場演出的〈Untitled 2〉,[1]或更甚之,於今年葛萊美獎演出中大量使用非洲傳統舞蹈、帶唯美主義的意象呈現,將糾結百年的歷史問題和當代議題結合,對殖民壓迫、種族衝突、以及對自身血脈的困惑和矛盾於舞台上展演。[2]我們可以大膽地稱Kendrick Lamar為當代泛非主義(Pan-Africanism)饒舌歌手的代表。
何謂「泛非主義」?泛非主義可被解釋為全球黑人反對種族歧視和殖民統治的一股民族主義思潮。自十五世紀起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掠奪非洲資源、瓜分殖民,以三角貿易將大量黑人運至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為奴。而這些在西方世界備受奴役壓迫的黑人後裔,為求擺脫殖民以及種族平等,受一戰民族自決口號影響的的各種形式泛非民族運動亦由部分黑人知識分子推動。
眾人廣泛認知且被稱為「泛非主義之父」的美國學者W.E.B. Du Bois,是哈佛大學第一個取得博士學位的非裔美國人,並且同時為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的創建人之一。他與許多來自美國、西印度群島和非洲的黑人知識份子於1900年在倫敦招開首次泛非會議,在七零年代前,先後於巴黎、紐約等地召開了六次大會。此外來自牙買加的Marcus Garvey也於相近時序建立了全球性的黑人人權組織UNIA-ACL(Universal Negro Improvement Association and African Communities League),其組織影響力遍及全球。
泛非主義不僅止於主張非洲民族解放,同樣也強調世界上所有的黑人後裔,都應該一同團結戰鬥、互助合作,並且承擔著相同的群體責任及利害關係。泛非會議的召開,不僅促成各地黑人知識分子的團結以及思想戰略整合,當他們回到母國,對於當地黑人社群也同樣起了民智啟蒙、歷史自覺的作用,這使得非洲大陸之外黑人社群同樣大力聲援非洲的獨立運動,並且開始關注自身生存環境的不公,且倡議族群平權等訴求。泛非主義作為黑人種族和非洲大陸的民族主義,它是一理論體系,也同是一政治文化運動─殖民地與殖民母國的政治文化對抗。在其誕生後的百多來隨著時代局勢而改變,但總歸來講,我們可把泛非主義視為對西方殖民抗爭的民族性積極實踐。
回到嘻哈社群之中,我們該如何去認知且理解許多饒舌歌手的泛非思想呢?筆者主修學科為歷史,並相信我們應將每人的生命經驗看作文化的產物,而文化位置(cultural location)會對對每人的故事再現形成規範,且每個故事的文化場域(cultural locus)也會為此增添意義架構。換言之,每個饒舌歌手的書寫與其所處身的時代變動皆有著相互交織的關係。
非洲黑人自走下船隻踏上家鄉之外另一片土地開始,即開始世世代代間的奴役壓迫。在美國南方種植棉花、菸草;在西印度群島種植甘蔗;在各地的富人家雜務勞動、甚至提供性服務。當黑人群體開始開始團結,嘗試爭取生而為人應有的權利、人格尊嚴,並與掌握話語權的優勢白人群體對抗時,他們首要做的,當是重新形塑黑人群體共享的集體記憶。集體記憶是歷史文化的共構,美好過往的想像可作為一能動力,並藉此發展出新的共同意識或連帶關係,將自身與他者,創造出共同的先祖、原鄉已建立兄弟姊妹的虛擬血脈連結。意即每個饒舌歌手的敘事不只建構了自己,也同樣被自己建構。但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被包覆在一巨大的意識形態元敘事之中─也就是泛非主義認同。
藉由與非洲大陸重建聯繫,並揀選非洲傳統神話中的強大如Mansa Musa[3]、the Mau-Mau warriors[4]、Queen Nzinga[5]等以此緬懷,重複強調非洲的物產資源豐富或是作為生命搖籃象徵的神靈關係,非裔饒舌歌手們終有足夠強大的精神資本與白人百年來的壓迫相抗衡。並憑藉自己的說唱,打造更為堅實的黑人社群文化,並且重塑年輕世代的自我認同,對抗國家機器透過正式教育和各種社會教化管道傳布「正統」的歷史敘事。此外,嘻哈教父Afrika Bambaataa所成立的Zulu Nation,正是取非洲祖魯族的傳說故事,並藉此整合當時街頭上的幫派惡鬥,這也顯現出,嘻哈從起源開始,與非洲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下將介紹受泛非主義影響極深之嘻哈群體、饒舌歌手及其經典作品。
Native Tongues:
Native Tongues是一個由多個八零末九零初的嘻哈團體和饒舌歌手所組成之集團,他們以正面向上、鼓吹黑人自我尊重,以及非洲中心主義的積極思想聞名。且音樂取樣多偏好爵士元素。其中成員皆大有來頭:A Tribe Called Quest、De La Soul、Jungle Brothers、Queen Latifah、Black Sheep,而與他們想法相近又關係親近者又有:Mos Def、Da Bush Babees、Common、The Pharcyde等等。一字排開,不難看出這些饒舌歌手的共同點。
Jungle Brothers - Acknowledge Your Own Histo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GFiANGSzM
美國佛蒙特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James W. Loewen的暢銷名作《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6]之中,即以此首歌舉例,述說此曲對非裔美國中學生的影響,反映美國歷史教育的狹隘、片面與偏頗。在教科書中只會出現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卻忽視其對美洲原住民的屠殺;教科書會記載林肯在南北內戰後解放黑奴,卻不曾提及數百萬死在運奴船、或是被主人凌虐致死的黑奴。
You don't know who you are
Look back into your past, brother
Look back into your past, sister
Look back into your past, sister
Look back into your past, brother
歌曲一開始便不斷吟詠,要求黑人兄弟姊妹們回頭了解自己的歷史,才能認識自己。而中間的主歌也正是在抨擊美國歷史教育對少數族群的漠視和汙衊。
Boogie Down Productions - You Must Lear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VtVJ6Kq-Pk
由硬派老將KRS-One所領軍的Boogie Down Productions,在這首1989年發行的〈You Must Learn〉之中,即明確告知他們的聽眾,必須去學習正確的黑人歷史知識,不應該被大眾傳媒或學校教育所蒙蔽。
It seems to me that in a school that's ebony
African history should be pumped up steadily, but it's not
And this has got to stop, See Spot run, run get Spot
Insulting to a Black mentality, a Black way of life
Or a jet Black family, so I include with one concern, that
You must learn
Kool G Rap & DJ Polo, Big Daddy Kane & Biz Markie - Erase Racis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WuFj_HAjYs
誠如歌名,這是一首反對歧視的歌。一反多數饒舌歌手的激進用字,Kool G Rap用MLK式的世界大同語調,期望各個族群間能有真正的平等。無論是白人黑人、拉丁或是亞洲移民,能沒有高低之分的chill在一起。
I walk through a color blind corridor
Seekin, for peace in the people I'm meetin
Black white and Puerto Rican men are greetin each other
Just like brothers, there's plenty and many of others
You can discover, kids fathers and mothers
A meltin pot, no one felt they got prejudice
Listen I could never assist someone diss this
A landscape, with a dark and a light handshake
Havin fun, without one bein a fake snake
Poor Righteous Teachers – Gods, Earths And 85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Yin6kv_SQ
Lauryn Hill - Black Ra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sdubWaY5o
Black Sheep - Peace to the Nigg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ruVParvrw
Jabok - Borrowed Time On Stolen La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woubrvB8A
Nas &Damian Marley – Distant Relatives:
上述之外,在近當代我們除了無可避免地提到Kendrick Lamar,但勢必得提到2010年Nas和Damian Marley合作的《Distant Relatives》專輯。來自紐約的街頭詩人以及來自牙買加的傳奇之子,分別以各自成長地區的黑人文化脈絡創造的嘻哈和雷鬼音樂,一同講述他們對非洲原鄉的想像。專輯中的歌曲多取樣或仿自非洲音樂,如〈Friends〉改自安哥拉歌手David Zé的〈Undenge Uami〉、〈Patience〉 則取樣了“Sabali,”字句自馬利團體Amadou & Mariam。
Nas &Damian Marley – Road To Z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bpS5OWWaQ
Nas &Damian Marley - Patie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9VQye6P8k0
因篇幅關係,只簡略提及幾首帶有泛非色彩的歌曲。除了嘻哈之外,放克和爵士也是相當值得大家去關注的,這兩種音樂類型可是由非裔美國人創造且發揚光大的。另外關於上述〈Road To Zion〉這首歌的Zion涵意,我們勢必又得從Marcus Garvey對牙買加當地社會文化影響,還有雷鬼音樂、拉斯特法里教派等部份另外說起。雷鬼錫安主義可以說是泛非主義的另一個支派,但此部分的歷史結構脈絡,與嘻哈息息相關,卻也截然不同。或許可待下次另闢新文撰述。
總結而言,作為嘻哈愛好者的我們從旁觀的角度進入黑人社會文化之中,我們當需反思並且試圖理解他們獨特的生命經驗和文化形塑。泛非歷史工程的再造,可能成為近幾年頻傳黑人警民衝突的多事之秋中,非裔美國社群的宣洩之口。無論是自身民族信仰的認同,或是團結群體的共同想像,皆無疑反映當代種族社會地位落差仍然巨大。即將進入後歐巴馬時代的美國社會,種族問題依舊是個待解之題。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3bNjORLe8
[2] https://vimeo.com/156180581
[3]十四世紀馬利帝國的國王,歷史上最富有的人。
[4]1956年肯亞Gĩkũyũ族人反抗英國殖民統治。Mau-Mau之稱呼至今有多種解釋,且學界對於這場行動,是替肯亞獨立打下基礎或造成傷害仍未有定論。
[5] 十七世紀今日安哥拉地區由Mbundu人建立Ndongo和Matamba王國之女王。以優秀的外交政治智慧和軍事戰略能力著稱。
[6]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654
by DJ古 a.k.a.DJ KU da Yeast
錫安 教派 在 從錫安教會出走的痛苦歷程(嘉賓:楊子聰先生,新興教派關注 ... 的推薦與評價

2021-4-20 空中圍爐:從 錫安 教會出走的痛苦歷程(嘉賓:楊子聰先生,新興 教派 關注事工總幹事). 1K views 1 year ago. ... <看更多>
錫安 教派 在 :: 天啟封印 :: 經理人PLUS 的推薦與評價
經理人PLUS,認識異端與極端教派... (七)新約錫安山教會, (十八)日本神道教... 對於國民黨的逼迫,新約教派一貫宣稱:『起因於蔣經國看上錫安山的風水,想在山上建陵寢 ... ... <看更多>
錫安 教派 在 梁日華以加拿大錫安總會牧師趙頌權變成異端為理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異端「錫安教」又名「雙氧水教會」預言本月24日至29日香港將發生天文災難並動員信徒變賣所有,組織小隊逃返國內避難(人數可能逾千),等候末日被提。 據悉嚮應教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