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8日完成
《千年一問》的文化版面時
渾然不知
人生會有大變動
記者生涯一個月後
就要畫下句點
一切來得突然
但我慶幸自己在看完
《千年一問》的第一版本時
就完成了這次採訪
將近半年後
再次看了 《千年一問》
我很驕傲
自己即時做出歷史見證
以下是專訪全文
文化週報》女導演的千年一問—王婉柔用魅影召喚鄭問博物館
2020/04/18 專訪◎藍祖蔚
鄭問畫作在故宮展出時,號稱《千年一問》。鄭問過世三年後,導演王婉柔拍攝的《千年一問》紀錄片也完成定剪。 認識他的朋友,會讚嘆電影中雖然無法訪到鄭問,從頭到尾鄭問彷彿就在身旁;不認識他的粉絲,也可以在看過兩個多小時繁花似錦的影像後,明白何以大家要稱他千年一問,因為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了。
藍:傳主已經過世的紀錄片容易變成導演自說自話,加上傳主低調,生前留下的影音資料有限,艱難指數更高,而且拍攝之前,妳並不認識鄭問,怎麼會對這個題材感興趣?又怎麼敢接下這個工程?
王:或許就因為初生之犢不畏虎吧,兩年多前,監製王師問我有沒有看過鄭問,我回答說沒有,他就要我趕快Google一下,我找來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東周英雄傳》,翻著看著,耳旁就響起了馬叫的聲音,那是以前從來沒有的經驗。
鄭問吸引我的地方不只是畫好,更在於他的古典取材,我念的是中文系,鄭問又擅長古典故事,從史記到戰國策到東周,共鳴感本來就高,接下來我又去找時裝的《深邃美麗亞細亞》,應該是我看過最怪的漫畫了,當下的反應就是天啊,究竟鄭問是個什麼樣的人?怎麼可以畫出這麼怪又這麼迷人的東西?就想來挑戰。
鄭問2D銀幕現身 故宮看展魂兮歸來
藍:不管認識不認識,看過《千年一問》的人很容易產生一種好像進入鄭問博物館的讚嘆,視覺華麗,凸凹陰陽的刻痕鮮明,有如看到了鄭問的立體雕像。更有趣的是妳創造了一種魅影般的意象與敘事詩意,到處都是意外與驚喜。
王:我的上一部作品《擬音》,討論的是電影中的聲音,這部《千年一問》念茲在茲的就是想在畫面上有突破。攝影師韓允中看到鄭問的畫作原稿時,就立志這部片要拍到讓觀眾目不暇給,要跟鄭問的畫拚了,有鄭問畫作在前,視覺風格不能遜色。
鄭一生經歷崎嶇起伏,再加上人已過世,只能靠眾人回憶來拼湊身影,難免會陷入孰真孰假的困惑,還好,眾人口中的鄭問滿一致的,只是我會自不量力地想:要不要談到台灣漫畫史?要不要把1980年代的氛圍著墨多一點?最難的是在還沒有理出頭緒之前,鄭問故宮展就要開展了,錯過了,就沒能再補拍,所以我逼問自己:要拍什麼?要怎麼拍?當下的念頭就是要做2D動畫,而且找鄭問的兒子來演鄭問,要他模擬鄭問也來到故宮看自己的畫展,因此才能拍出鄭問也在現場看展的律動。
藍:採用2D動畫,讓鄭問重現銀幕,這款美學選擇很「鄭問」,因為很多漫畫主角的長相根本就是鄭問本人的翻版,畫中有他,電影中也有他的動畫身影,鄭問在天之靈應該也會對妳的巧思露齒一笑!
王:我要求這個2D人物,要一看就知道是畫像,是很虛的影像,就貼在實景上,我透過這個方式表現鄭問,透過2D動畫比對他的畫作,請教大家一部沒有傳主的紀錄片究竟能掌握多少真實?我看的到底是紀錄片?還是劇情片?受訪者描述的鄭問都是真的嗎?回憶有過濾或誇大嗎?其實我到現在還沒有答案,因為我沒有真的見過他本人。
電影的第一顆鏡頭就是從鄭問心肌梗塞倒下的那個書桌開始,樓下有工作人員正在拍攝訪問鄭師母,但是另外有架攝影機就從那個位置站了起來,你看見了一位外型有點像鄭問的2D人物沿著樓梯走了下來,我從未點明他是誰,或許是鄭問的魂魄,也或許只是想像中的鄭問,想要看看我們在做什麼。
我用了超廣角的鏡頭來拍攝這個有點魔幻的時刻,鏡頭走經狹小的樓梯間有點快要撞牆的近視感,再神秘又優雅地悠悠繞行工作團隊身後,開門走出戶外,希望真能創造一種魅影流動的感覺。而且,不只開場,凡走過,必有鄭問,從香港到故宮,都有同樣的律動。
藍:2D動畫出現時提供了一種換口氣,深呼吸,繼續看下去的能量,這種魂魄猶在的拍法很奇特,很迷人,而且是一以貫之,最初怎麼想到魂魄依舊在的這個點子?
王:我看過一部法國動畫片《魔術師(The Illusionist)》,主角闖進一間電影院,銀幕正放映著法國導演賈克.大地的電影《我的舅舅》,也就是真人和動畫同步存在,鄭問的作品就適合這樣子的做法,因為這個2D版鄭問,有如一位畫中人正看著我們在拍片,這一切或許也是因為我們在現場一直感覺到鄭問跟我們同在……
說話寫信找大師 有如鄭問降臨現場
藍:真的同在嗎?
王:現場沒有發生什麼靈異事件啦,只是特殊體質的人三番兩次都感覺到鄭問就在現場,所以我們會試圖跟他講話,我則是不時寫信給鄭問,把我的感覺或疑問逐一寫下來,那是一種抒發,一種反芻,也是一種治療,寫完信,既無法投遞,也得不到回信,然而冥冥之間你就比較能夠走下去。
藍:信件內容能分享一二嗎?
王:每封信都會以敬愛的鄭老師開場,輕聲問著我是否不停在對鬼魂說話?投石於井,一切需要我自己找答案。問他你是否在圖書館內,今日,與我們同在,看著聽著我們如何用攝影機和錄音機建構你……我該傳遞什麼剪輯什麼建構什麼,給世人什麼你的樣貌?我相信你與我們同在,一如你現在很可能坐在我的身後……還是,我自始至終都駛錯了方向?如何輕鬆一點? 我不知道。我只能掌握當下。
我也會喃喃自語似地寫下……關於紀錄片種種,關於電影理論,甚至過去很多經驗,這次幾乎不適用了。很濃烈的情感主宰了一切……也會試著想問他:電影會長怎樣,你是否也好奇呢?
畫中人都是鄭問 英雄映照人生哲學
藍:《千年一問》拍攝工程浩大,先後走訪了日本、香港和中國,逐一重現鄭問曾經風光、逐夢及夢碎的場址,這種認真與堅持,很接近鄭問本人?
王: 電影其實是無數淚水換來的,一開始,日本人不太開心,因為我們從故宮展開幕時就把握機會先做訪問,架好攝影機就要搶拍,然而日本人講究細節與禮數,事先不但要擬好題綱,層層送審,還要說清楚受訪影片未來要怎麼用……剛起步的我們有點手足無措,場面一度僵住了,幾度懇談,我和監製更不時泣訴心聲,表達我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鄭問,以及日後映演若有盈餘,一定會回饋鄭家人……日本人才打開心房。
有過這次文化碰撞後,我選擇做預訪做足功課。開拍前,先到日本探勘可以拍攝的場景,更逐一拜會預定的受訪者聽他們細述鄭問,熟讀翻譯逐字稿擬定拍攝重點,才二度前往日本正式拍攝。講堂社新泰幸先生看到了我們的用心,一路陪著看著,主動幫我們打點大小事,不但拍到了很有大正風格的舊辦公大樓,原本日本漫畫家受訪時都有行情價,而且價格不菲,也因為他的協調,輕快達陣。尤其看到講談社編集長栗原良幸拿出厚厚一疊有關與鄭問合作的歷史檔案時,你就能感受到日本人的認真。
藍:《千年一問》揭露了很多鄭問的創作秘辛,妳不但找出《三少爺的劍》說明他的素描源頭,更點出不少角色依稀都可以辨認出鄭問的影像,都藏有他本尊,所以片中出現的動畫身影,剛好也呼應著鄭問無所不在的小自戀?而且第一場戲是鄭問高中同學在講他的自畫,片尾也是鄭問的自畫像,自畫像顯然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王:鄭問說過,畫中的每個角色都是他自己,他會把他的悲憤或厭憎都畫進畫中,他就是這麼奔放地把自己投射進作品的每個角落,才會給人無所不在的感覺。
鄭問的面相一直在變。高中期的鄭問,若不做箭頭標示,誰都認不出來。自畫像代表著畫家怎麼看自己,是對著鏡子畫?還是拿著照片描?不同的呈現方式,是否反映著他的成長?片子以自畫像始,又以自畫像終,我的想法是不管怎麼解釋,受訪者怎麼推崇,都遠遠不如從自畫像來認識,真正的鄭問就在他的自畫像之中。
藍:其實,片尾還有一幅自畫像,精準一點說是張照片,是鄭問在畫室中作畫,持筆含笑回眸的照片,放在故宮展的出口處,粉絲、好友、夥伴參觀完後,都會從照片前走過,形成有趣的生死對話,大家是來看鄭問,照片中的鄭問同樣也在看著這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尤其是鄭問的眼神那麼神采奕奕,散發著想和大家對話的火光,非常立體。
王:讓電影活起來,讓鄭問的作品也能活起來,就是我最希望達到的目標。我特別感謝剪接師陳曉東,他從巨大的影像素材中撈到了這顆鏡頭,其實畫面很短,只拍到了日本友人匆匆走過的一瞬,因此還特別放慢速度,經過這麼特殊的處理,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鄭問的笑容,達到了畫家與觀眾的對話目的。
認真研究過鄭問後,我發覺他的畫技可能花俏,編劇與敘事卻很古典,不會玩那種時空錯置的穿越戲,他堅持只要好好地說好一個故事,就夠動人了。鄭問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很在乎道德或禮貌,有道理的事情就會堅持做下去,作品中對英雄的定義也會變成自我要求的準則。
章回手法有巧思 重現大師文學氣質
藍:提到古典,你把電影分成九個章節,從《冰中的火焰》開始,一路還有《八眼醒來》、《驕傲的蜘蛛》、《好善良的蛤蟆精》到終話的《花開了》,帶有古典章回小說的欄目趣味,只是用字遣詞又非常新潮另類?為什麼?
王:鄭問是文學性很高的創作者,所謂的文學性不只是他擅長改編古籍經典,以《深邃美麗亞細亞》為例,這本漫畫的結構是先有話名欄目,翻頁之後才會看見漫畫,欄目文字容易勾起聯想,例如《好善良的蛤蟆精》會讓人去想蛤蟆精到底長什麼樣子?又如何善良?他在文字和圖像的搭配上顯然有過深思熟慮,角色的對白台詞,也都是他親筆寫下的,很有鄭問風格:乍看直白,卻又富含有趣的隱喻,很吸引人一路看下去,加上這個文字特色以前沒有人討論過,所以就成為我的表現重點了。只是後來的欄目名稱擴大取材範圍,不再局限《亞細亞》,還包括《戰士黑豹》與《大霹靂》。篇名來自他的創作,卻由我選擇放在哪一話,就有一種我跟鄭問錯身而過的感覺。
藍:《千年一問》一共採訪了54人,有獨訪,有聯訪,然而受訪人物出現方式都不一樣,鏡位既不重複,光影也不刻板,獨訪莊重,聯訪有趣,鬆緊參差之間很有巧思,很有漫畫格式任意伸縮的自由彈性,妳怎麼想出這種風格?
王:攝影師韓允中會先問我想怎麼拍,然後提出可以加分的拍法。既然受訪者這麼多,畫面上不求變化,看過幾回就一定會膩了,所以即使是同一個人,我至少拆成兩個地方拍攝,不同議題就要找出對位場景,創造不同的視覺感,找到對的氣氛,讓觀眾更有感受。但要這樣操作,前置準備就要大費周章,現場要找場景還兼打燈,時間又緊迫,這麼高密度的作業要求折殺了我的團隊。
藍:鄭問進故宮開展是漫畫界的大事,然而藝術界卻出現一些雜音,妳的紀錄片略過了這個議題,呈現的都是讓人感動的盛況,是不想碰,還是另有考量?
王:主要是怕離題太遠。我請教過故宮的三個單位,青銅器和甲骨文的研究員都對鄭問的用功與用力給予高度肯定,只有書畫組認為鄭問雖然擅用毛筆,然而畫風與傳統水墨無關,不願多談。
故宮的青銅器專家一輩子都鑽研其中,一看見「東周英雄傳」的封面,立刻就可以指出主角頭上戴的帽子其實是鄭問借用了哪個朝代的文物,但是鄭問厲害的地方在於他不是只會複製或重畫,例如他可以把傳統的壅不落痕跡地轉化成為帽子,而且古文物上的花紋經過鄭問拆解轉化,組合排列出新貌,讓他們佩服又感動,鄭問不是抄襲,而是把這些死文物都活化了。因為你不會活用國寶,它就只能硬邦邦地晾在那兒發呆,鄭問不是瞎用亂用,而是理解消化吸收之後,賦予這些古典多重意義或象徵,讓文物得到了新生活力,鄭問的活用或許可以帶動更多人願意再來從骨董中找尋更多東方元素的靈感,年輕人透過漫畫看到了青銅之美,在美的召喚下願意去認知青銅時代,不是更有意義嗎?
有位甲骨文研究員還指著《鐵血三國志》的圖告訴我,鄭問花了不少力氣去鑽研甲骨文,除了會變造新字,還會偷偷在其中藏進一個「問」字,用得既巧又妙,讓人會心一笑,近來歐美流行的中國元素都還在紅色或者龍鳳的表象層次上打轉,鄭問早就超越了他們。
「錯位時空抄襲日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問卦] 臺灣影視怎麼走到這一步-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錯位時空抄襲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錯位時空抄襲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錯位時空抄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錯位時空抄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中資公司列表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林佳瑩律師#商標、著作、專利、智慧財產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問卦] 哪些抖音歌好聽?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問卦] 哪些抖音歌好聽?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問卦] 跨年是不是證明金曲都是垃圾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問卦] 臺灣影視怎麼走到這一步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封神演義漫畫ptt - Xvux 的評價
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弱小民族嘅神奇加速
由反送中運動爆發開始,香港出現攬炒呼聲,亦有人以加速主義形容香港抗爭運動路線。呢種不惜同歸於盡嘅決心既係民眾自主嘅選擇,其實亦係不由自主嘅歷史結果。以下我會講吓香港不由自主捲入東亞變局嘅遠因,希望大家會明白香港同中國嘅距離,繼續相信中國解體必然發生嘅預言,喺運動由熱烈轉向平淡嘅呢段時間,毋忘初衷,努力精進,為下一波嘅抗爭做好精神上嘅準備。
文明開化,分道揚鑣
香港其實由一八四二年起,就已經受惠於英國殖民主義而植入咗同華夏唔一樣嘅文化基因,由嗰一刻開始,我地香港嘅成長軌道已經同滿清、中華民國同中共政權完全分開。當今中國政治制度嘅百病叢生,正係因為佢地仍然未進入現代,仍然以敵我矛盾思維看待一切,而香港則一早已經超越因為生命時刻受到威脅而無法發展出互助精神嘅華夏食人文化。喺英國人嘅管治之下,香港先民走出自相殘殺嘅歷史輪迴,喺殖民地裡面以半農耕半漁獵模式生活,然後開始有工業商業發展,逐漸成長為享譽全球嘅國際城市,撇除兩次世界大戰帶黎嘅破壞,以太平盛世形容香港先民嘅生活,可以話係相當恰當。
反觀中國境內,由滿清解體去到軍閥混戰,再去到中共建國七十年,平民一直都係喺生死關頭徘徊。處於朝不保夕嘅叢林狀態,佢地無法想像未來,長遠經營人際關係嘅概念亦無法紮根於佢地嘅思維之中。中國嘅長期滯後,以及將會持續多至少一個世紀嘅時間滯後,直至各個族群喺後中國解體時代搵到向心而凝聚之前,都會成為東亞嘅不穩定因素。由此可知,香港先民得天獨厚,疏遠精神世界極為狹窄嘅華夏食人族,一方面安然接受基督新教國家嘅文明開化,另一方面繼續從同中國嘅交流之中消化同沉澱專屬於香港嘅某種東方精神,所謂加速,喺香港人嘅歷史裡面一早就已經埋下伏線。
港英政府嘅管治,係會尊重其他文化,甚至會鼓勵當地人堅持原有傳統,香港因此自然而然就成為咗免於戰亂而又宜於居住嘅城市,而香港人順勢而為,亦自然難以倒退返去接受中共治下嘅生活形態。喺單一殖民者嘅有力保護之下,香港先民獲得建立庶民文化嘅足夠空間,承載香港文化嘅共同語言亦得以傳承不衰,影視作品喺最輝煌嘅黃金時期更一度向亞洲其他地區輸出。兩相對比,我地就會發現,香港同華夏嘅距離,固然係文化上嘅距離同地理上嘅距離,但最重要嘅,其實係時間上嘅距離,因為香港係比成個中國提早接近兩個世紀進入現代社會,好早就開始咗成為準世界公民嘅文明練習,堅實嘅族群文化認同,已經高速咁達到咗現今中國人所難以想像嘅高度。
加速嘅契機,在於文明開化嘅突入、歷史軌道嘅轉向,令人類得以避開不得不行惡嘅艱苦環境,休養生息,培養內心善性。以前嘅香港人同英國人好常講,香港係「借黎嘅時間,借黎嘅空間」,所以註定煙消雲散,再次融入華夏穢土之中,但當獨一無二嘅歷史軌跡開始浮現,我則認為以「特定嘅時間,特定嘅空間」去形容似乎更為貼切。喺成為殖民地嘅呢段時間,香港先民逐漸搵返何謂愛,何謂敬神,何謂倫理道德,於是成為民族,成為值得擁有主權國家嘅族群。呢啲概念唔係源於西方,而係屬於全人類所共有,但英國具備成熟而強大嘅歷史傳統可作借鑑,至自然咁成為咗香港先民再次擁抱美好生活嘅借力對象。故此,殖民香港,令東方人因西方文明撼動而振作,既係文明匯聚嘅難得因緣,亦係大英帝國嘅偉大成就。
日本飛躍,華夏滯後
談論撼動,不得不提嘅就係日本幕末至明治時期嘅驚人加速,急起直追。香港民族從港日比較之中,會更領略得到人類如何主宰時間。明治維新之所以用短短三十年嘅時間就追上西方列強嘅工業水平,正係因為佢地擁有可以幫助佢地加速嘅深厚歷史傳統(日本同華夏溝通總係困難重重,正係因為華夏缺乏歷史傳統),引導佢地用極短時間吸收得到外國文化嘅精髓,繼而篩選同翻譯為可以喺本國之內快速普及嘅知識。明治日本大幅躍進嘅關鍵,正在於喺接收外國文化之時,明治時期嘅日本人可以喺歷史傳統嘅基礎之上,快速分辨得到新事物對自身而言係有用定多餘,因而可以較為輕鬆咁排好事態嘅緩急輕重,擇其善者而從之,集中火力發展,同時繼續靠自己嘗試研發——呢種處理文化交流嘅思考模式從來都係人類之所以一直進步嘅重要原因,但喺華夏文化之中,則長年受到壓抑,淪為社會嘅末流。現代日本嘅崛起,係江戶時代職人同產業技術結合嘅成果,係森林哲學同征服意志混合嘅神風,西方國家無法理解,只因佢地意識唔到日本居然傳承得到咁強大嘅意志力。
面對西方列強進迫,日本堅持「日體」,華夏則懶得放低「中體」,各有各嘅頑固。然而,喺「本學為體,西學為用」嘅相同口號所掩藏嘅實況之中,華夏喺實際執行上係完全缺乏潛力,最後自然只有繼續滯後於世嘅下場。十九世紀日華走向之差天共地,正係源於華夏所因循嘅歷史傳統就係以直接抄襲為常,唔重視徹底消化完再加以改良,而日本所堅持嘅歷史傳統則係已經相當穩定嘅獨立秩序,阻隔佢地輕易將外來之物全盤接受。日本嘅歷史傳統同精神力量,令佢地喺明治八年就已經起好大約兩萬四千間小學,明治廿二年就已經制定出憲法,明治廿三年就已經建立到議會,到戰敗之後又喺短短十年之內就奠定產業復興嘅基礎,進而喺短短廿年之後就再次對美國產品構成威脅,唔難想像,日本呢種因文化獨立而激發出嘅爆發力對唔了解日本嘅人而言有幾咁難以消化。換言之,速度之所以突然改變,並唔係偶然,而係因為肌肉本來就有爆發力,目標本來就清晰明確,同埋歷史傳統本來就有異於其他文化嘅獨特之處。香港速度自然唔可以同日本相提並論,但同滯後狀態以千年計嘅華夏文化比較,香港可以話係有絕對優勢。
日本嘅飛躍進步,根本原因在於江戶時代嘅繁榮並唔係建基於剝削,而且日本文化對大自然係由始至終都相當崇敬。明治時代,日本政府深受西方思想影響,一度推行神社合祀運動,打算為增加土地利益而大規模拆毀神社同砍伐同神社相連嘅森林,但從未受俗世所污染嘅學者南方熊楠意識到森林對人類有幾重要,於是同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聯手抗議,最終成功制止政府魯莽舉措,為人類文明保留大片淨土。南方熊楠曾經出國留學,知道文明開化嘅意義,但同時亦清楚以西歐為中心發展而成嘅西方文明並非唯一正確之進路,可見佢根本唔係用緊現代國家之爭嘅框架去思考東方同西方嘅差異。生長於日本嘅機緣,係佢具有貼近人類祖先原始視野嘅靈性起點。日本速度之所以令人驚撼,正係因為日本唔只係代表現代日本,而係傳承緊喺華夏食人族領域已經近乎失傳嘅人類文明珍貴精神遺產,一接觸到有益於人類嘅西方科技產物自然就會一拍即合。
帝國失速,香港反超
速度係相對嘅概念,我地由唔同觀點角度出發,就會睇到唔同速度。因此,我地亦可以話速度只係表象,唔可以忽略嘅係令速度形成嘅距離同埋時間。香港獨立之路之所以由一直浮浮沉沉,突然發展到如同小跑車於高速公路之上奔馳,係因為香港民族就係要等到英治遺產徹底消失,至會忽然反彈,繼而暴走。送中條例所揭示嘅法治已死,英治遺產嘅土崩瓦解,令香港人無法再逃避現實,怒火因而突然引爆,一切不設實際嘅幻想瞬間燒毀。因為英治,我地擁有過比其他族群更多嘅保障,於是軟弱,因為英治,我地亦培養出比其他族群更強嘅惰性,於是自省。承擔集體嘅錯誤,為民族解放付出鮮血嘅代價,既係我地遲到嘅報應,亦係我地覺醒嘅儀式。由少數有識之士對香港民族嘅關懷思考,去到民族主義嘅大規模動員,再去到由雨革至反送中嘅民族運動,只係香港民族發揮應有民族性而觸發之民族成人禮必經程序。
進化失敗嘅華夏食人族之所以繼續以極其殘忍嘅方式傷害已經進化嘅香港民族,原因在於佢地始終無法進入文明開化之現代世界。香港民族之所以暫時淪為刀俎魚肉,原因則在於我地尚未累積得到足以一舉殲滅對方嘅力量。目前中國具有一定實力,敵我力量對等之期尚未出現,我地身為弱小民族,一定要識得忍耐,一邊裝備自己,一邊靜候合適時機尋求突破,因為其他國家都需要時間去醞釀戰意,準備迎接中國解體呢個大變局。等到中國瀕臨絕境,我地同中國嘅力量就會轉為對等,屆時就會係香港彎道超速嘅絕殺良機。
香港有香港喺人類文明同世界歷史上獨有嘅歷史發展同歷史位置,因此香港獨立係未來必然會發生嘅事。我地嘅歷史傳統,固然唔可以同以上嘅英國同日本相提並論,但人地有風光嘅大國歷史,唔等於我地嘅小國歷史就乏善可陳,無人問津。我地毋須否認香港歷史受到華夏征服者嘅影響,亦唔應該隱瞞前人民誤信五十年不變之短視。我地要時刻記得,我地身上既同時有農耕民同海洋民嘅血統,亦有近代英國文明開化留低嘅啟蒙,但最重要嘅係,我地努力恢復人類生而知之嘅良善心性,已經喺群眾運動之中互相確認,齊上齊落,已經成為民族嘅共識。我地遇到征服,會保護自己人,挺身對抗,遇到逆境,則會互助互愛,共渡時艱,當一切努力生存嘅痕跡經歷時間嘅濃縮然後結晶,就會成為香港民族嘅信仰依靠,亦必然會成為我地嘅下一代奮鬥不息嘅勇氣源頭。自由即獨立,有愛即民族,呢個係超越時空而且放諸四海皆準嘅永恆真理,而民族主義,亦只不過係呼應緊百萬年前已經出現喺人類生活之中嘅族群情感,係家庭主義嘅擴展復興。
未來十年,帝國將會山泥傾瀉式極速崩潰,香港人亦將會從大量沙石之中再次企返起身,以現代國家之姿立足於世。因此,我將眼前嘅苦難,視為徹底排除自己內心華夏餘毒嘅精神戰,始終相信等待緊我地嘅係帝國陰影完全驅散嘅和平新世界。反送中運動暫時受挫,並唔代表一切已經劃上句號,因為香港民族只係進入咗準備繼續蛻變、長期抗戰嘅休養期。我相信,對香港民族同世界而言都具有劃時代意義嘅香港人歷史敘事,將會喺我地呢一代人手上建構而成,所以,懇請大家繼續忍耐,繼續精進,因為我地好快就會再次起跑,然後戰勝黑暗,陽光普照嘅未來,將會喺望得到嘅前面,等待我地加速追近。
https://gnimmm.com/2020/09/08/acceleration/
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柯建銘總召對國民法官法的朝野協商發言節錄7/2
關於參審、陪審制,柯建銘總召在7月3日的朝野協商進入逐條前,花了將近半小時做總結,不厭其煩地一一答覆所有人質疑,非常懇切、精彩,令人感動。完全可以體會出他對台灣、立法院、民進黨的熱愛與付出。不要說法案了,就算是高度專業的司法制度,恐怕也沒比柯總召了解的立委。
柯總召首先告訴林為洲,民進黨不是不妥協,而是堅持理念。本來反對陪審的國民黨,現在卻突然說支持時代力量版的陪審制,但陪審制就是不再討論範圍內。至於林為洲說法官可能收賄、恐龍等問題。
柯總召說,他與馬英九打過官司,最後還敗訴;曾在當證人時遇過惡劣的法官,斥責他不能調整站立的姿勢。縱然個人對法官會有看法,但不會因此就說整個司法制度就怎麼樣。
柯總召說,就是因為經歷過很多,1999年的司法改革會議至今超過20年;他參與過所有法案審查,也仔細看司改國是會議如何討論。他不認為司改國是會議有錯,但負責立法的是立法院,立法院沒有理由照單全收;況且司改國是會議是分組討論,無法落實到應注意的細節。不像立法院,是不斷綿密地討論、修正,最後才能三讀通過。
柯建銘對堅持陪審的邱顯智說,他們與陪審制支持團體談了6次,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聆聽團體的意見,就算被攻擊,也只是說「我們知道了」。
因為柯總召認為,每個人都有其價值理想的選擇,任何制度都有不同的意見,正義有時候是很難辯證,甚至是很弔詭的。但最後的抉擇必須對人民負責,就算司法院版本也非100%捍衛,還與司法院討論過很多次,要思考黨團立場,也要思考兩個制度的選擇。
柯建銘指出邱顯智所說的日本裁判員制。他表示,日本裁判員制比現在要通過的「國民法官法」更限縮,他們只適用故意犯,國民法官則是納入故意行為加上過失結果的「加重結果犯」。
柯建銘回憶,他這輩子只有一次隨立法院出國考察,是在2016年與立法院長蘇嘉全去日本。除了陪同蘇嘉全,他就想看兩種東西。其中一位是當初推動裁判員制度的自民黨幹事長谷垣禎一。他特地找了翻譯陪同,因為想了解裁判員制度演變10年的過程,這滿足他一些想問的事情。
後來在立法院公聽會發言的東海大學教授劉芳伶,就是東京大學博士。他與陪審制支持者的對話,確實有道理。
其次是前往自民黨總部,了解他們怎麼推動憲改,進入「憲法改正辦公室」。
柯建銘說,司法改革與修憲,正是台灣這代從政者最困難的兩個政治工程。這也是他十幾年來都在思考的問題。
柯建銘說,他遇到所有法官、律師和民間人士都會詢問「這樣可行嗎?」「陪審制可行嗎?還是參審制比較好?」絕非司法院講怎麼講,民進黨就怎樣。
柯建銘強調,民進黨當然有版本,認同行政院版的部分就支持。審判制度這個問題,光司法院與法務部就有不同意見,民進黨團還在端午節當天,從早上10時起討論了7小時半,進行內部整理,連名稱都改成「國民法官法」。這種調整行政院版草案的情形,比比皆是,因為民進黨團是相當民主化的。
柯建銘對李貴敏說,他不在意外界的攻擊,但必須回應所有人的看法。他說,對於所有人的經驗而言,判決書是非常重要的。他還是很敬重陪審支持者,乃至於許玉秀大法官。
但黨團的內部討論,是經過冗長的程序性處理,非他個人能夠獨斷。民進黨團內部是非常完整、民主化的機制,就連「國土計畫法」也是推翻掉行政院版本。他希望國民黨能夠學習民進黨這樣,認真、仔細地討論所有法案。
對於吳怡玎拿民進黨1999年的行動綱領來質疑。柯建銘說,當時就只是提出陪審的觀念,也沒實際內容;這是對抗國民黨威權時期的內亂外患罪,所以主張類似的審判要有各方面的代表。就是大家不斷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民主化,時空背景已完全不同。
柯建銘說,德國、丹麥、法國都是參審,而現在的「國民法官法」其實已經納入部分陪審的制度、內容,包括合議庭的組成、選任方式、卷證併送、證據調查等。這是大家努力在台灣找出能夠運作的制度,司法院、法務部也就彼此的矛盾、衝突,互相說服、妥協。
採取國民法官制會有成本的問題,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及法學教育,都要重新適應。陪審一樣有很大的成本,所有制度的改變一定衝擊、有成本,這不限定在金錢上。
柯建銘告訴賴香伶,有看過他們的版本,那就是鄭文龍第5次提出來的,但要納入「反滲透法」就有問題。陪審採取一致決,不要說被收買,而是涉及藍綠問題,即便證據齊全,只要1人反對就無罪,一定舉國嘩然。1個人可以反對9個人,這是少數綁架多數,可以施行這樣的制度嗎?
柯總召最後強調,民進黨虛心接受外界指教。民進黨團挑戰司法院、法務部的地方是外面看不到的,這是非常完整、充分討論的內部處理程序。希望大家共同面對即將啟動的改革。
影音:約12點21分開始
https://ivod.ly.gov.tw/Play/Full/12981/1M/
柯建銘總召對國民法官法的朝野協商發言節錄7/3
柯建銘總召告訴我,他在7月6日上午的總結更完整。確實是更完整地說明參審、陪審,以及實施兩制併行會有什麼後果。值得反覆閱讀、參考。
柯建銘在休息前再次總結,整整說超過30分鐘。
他說,到目前為止的討論是參審性質的國民法官,結果突然插入參審、陪審兩制並行會有什麼後果?他希望大家要有上位的思考,不要見樹不見林。
對於賴香伶又質疑1999年的民進黨行動綱領。柯建銘說,他在1993年進入立法院至今,從牙醫、法律素人仔細觀察,默默在練功;當在野黨時,就想著如何挑戰執政黨;當執政黨時,要如何捍衛執政的核心價值以及立場。所以他會鍛鍊自己,跳到另個思維,假如自己在相反的立場,該如何看待。
他過去是牙醫,現在是牙醫2.0,專門在「虎口拔牙」,就是挑戰國民黨。他強調,自己沒把握的,絕對不敢講。會注意若是施明德、陳水扁要怎麼說,隨時融入各種狀況,這是他的基本為政之道。
包括那天為了「農田水利法」,被人罵「沒有良心」。他都不以為意。他勉勵所有從政者都要這種健康心態,才能跳脫出來。
柯建銘說,這十幾年來都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參與所有法案審查,總是抱持學習、謙虛的心情,不對就要問清楚。因為他們做的任何決定,都會影響到每個人。
他到日本請教過,遇到朋友、法律人或律師,都會詢問陪審制有辦法處理嗎?現在變成兩制並行,大家有辦法嗎?
他說,美國的陪審制,人民有選擇權。但台灣卻要強制這樣做,這是舉世首見的制度。到時候會出現職業法官、國民參審、陪審,全混在一起。這是司改會第5次突然提出來的版本,他當場就質疑,到底要主張內雙軌,或外雙軌?
柯建銘說,民進黨在野時,曾代表司改會提出很多版本;但最終仍須經立法院審查,不是人家拿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當自己很重要,因為這是要負責的。
柯建銘說,美國的陪審制是保障財團,需要龐大的律師團,所以只占3%。大家要思考,台灣同時採取3種制度會怎樣?
首先是法官、檢察官的職權完全改變,訴訟策略完全改變。美國是有嚴格的刑事證據法則,也有量刑科罪準則、標準,台灣還沒有這種制度。
他說,許玉秀有送來刑事證據法則,但真的實施下,就是所有傳聞證據部不算,包括調查局、檢調的訊問統統不算,要在法庭講的才算。再來是量刑的準則,前司法院秘書長林錦芳在杜克大學就是研究這個,結果被黃國昌抹黑是抄襲,抑鬱而終。直接引進美國的制度,不會美國柑種在台灣成為枳?
柯建銘提醒,還包括不能上訴、沒有判決理由書,完全都是不同的套路。他一直思考不出來,台灣要怎麼來遂行這樣世界首創的併行制?
他指著現場曾為律師的法務部次長蔡碧仲、曾為法官的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與刑事廳長、幾位律師立委,真的會這套嗎?全台灣最懂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的人叫做王兆鵬,但他出家為僧了。
這套制度,全台大法律系的教授沒有人可以解決,所有的法學教育都要重改。但這是如此攸關全民權益的制度,可以這樣隨意弄出來嗎?
柯建銘說,這是要對歷史負責的大事。現在要把美國的不成文法直接放到台灣實行,是法律體系要弄另一套邏輯,不但司法院不敢,法律學者也不敢。他請邱顯智好好思考,現在所有爭辯的重點,都是要負責的。他更質疑國民黨,怎麼立場跳來跳去。
他說,要是把「貪污治罪條例」、「反滲透法」所有爭議性的都列入陪審制,不要說法體系,只要從政治邏輯來看,光在藍綠對立下,一人說無罪就沒有罪,這舉國譁然!
柯建銘可以體會在野黨富有對抗民進黨的精神。民進黨當年也是對抗國民黨的觀審制,因為根本行不通。
他強調,台灣當代兩大最艱巨的政治工程,就是司法改革與修憲,其他都是枝節小事。這是影響整個國家的典章制度。所以他當年與馬英九訴訟時,只講捍衛憲政體制,終結特務治國。只是法務部發明了「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
柯建銘說,他40年來與陳菊(花媽)一樣,都在戰場不斷挑戰,思考國家要怎麼進步,現在走到這個最難的關卡。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只是說讓人民參與國民審判而已,到目前當還沒逾越分際,所以別說這是總統指示。這不是藍綠問題、不是上級交代的問題,而每個人要替自己負責的問題。
柯建銘舉例,當年許信良當年離開民進黨時說「同事們,我們再見了」。所以司改會的朋友,總是會再碰面的,因為在爭議的題目上有不同觀念,並不代表永遠變成敵人;過去與他們並肩作戰,他也非常激賞;但現在這種大制度,是無法接受他們的。
柯建銘說,未來彼此還是會再見。因為還有起訴狀一本,還有證據開釋三階段改為一階段。
柯建銘請大家想想,如果創造了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制度,那大家不就是世界上頭腦最好的人?但大家還是要回到全民的立場、國家政策的角度來思考。兩制並行這種超變形的制度,居然是最後1個月才創造出來的。
這是在缺乏嚴格證據法則、沒有量刑標準下,要讓律師、法官及檢察官從一輩子學習的法學教育,突然放到另外一個「刑事訴訟法」下。
當然,就算不實施陪審,司法院也該思考證據法則與量刑標準,因為台灣要持續進步下去。
柯建銘說,蔡英文總統2016年講司法改革,大家拍手,因為人民認為我們要司法改革。但是這有個原點,「憲法」98條賦予法院的獨立性;假如有罪、無罪全給素人來判,有無違憲之虞?
柯建銘強調,民進黨希望能把「國民法官法」的每個細節做到很好,所以會在端午節時花7個半小時思考、辨證,決定最終版本。
他說,民進黨不是不願納入好的意見;但混合制就是整個鎖死而無法處理。在野黨因為要對司改團體有交代,所以不斷糾纏;但這裡是有錄影、錄音的,以後的人都會拿出來挑戰,大家可要想清楚了。
影音:10時32分開始到54分
https://ivod.ly.gov.tw/Play/Full/12983/1M/
——
全文取自媒體人曾韋禎臉書
#國民法官法
#國民參審
#蔡英文
#司法改革
#柯建銘
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錯位時空抄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1.错位时空歌曲抄袭日本- 搜狗搜索《错位时空》这首歌是抄袭的吗? - 知乎. 回答:26个浏览:8.8万次. 13 - 很多年前QQ 空间里流行 ... tw深海魚子醬- 千千萬 ... ... <看更多>
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錯位時空抄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1.错位时空歌曲抄袭日本- 搜狗搜索《错位时空》这首歌是抄袭的吗? - 知乎. 回答:26个浏览:8.8万次. 13 - 很多年前QQ 空间里流行 ... tw深海魚子醬- 千千萬 ... ... <看更多>
錯位時空抄襲日本 在 [問卦] 臺灣影視怎麼走到這一步-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