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不光是各國運動員的經濟,其實也很像世界博覽會一般,各國都趁著這個機會展示自己國家的文化。在這次奧運中我們已經看到了主辦國日本如何運用各種軟實力展現自己的文化,那麼其他國家呢?
這篇來自【獨立評論@天下】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這次奧運開幕式當中台灣代表隊服飾設計背後的文化巧思。這除了帶我們好奇其他國家的代表隊服飾外,也讓我們更進一步思考國際運動賽事背後的文化交流與展演是如何進行的?
————————————
此次周裕穎為台灣奧運代表隊設計的開幕典禮入場戰服,也延續他一貫的「越在地越國際」及「永續主義」。
這一次,他選擇以「鐵窗窗花」呈現台灣意象。他說,無論在城市或鄉村,無論在百貨公司或傳統市場,都有窗花存在,「窗花是台灣大家共同的回憶,台灣老房子的容顏代表」。奧運和時尚多被視為屬於某些特定族群,周裕穎在設計中埋入台灣庶民日常街景,某種意義上透露了體育的「全民參與」及文創生活美學,當然也再一次扣住「越在地越國際」的核心思想。
另一項台日國際連結的巧思,在於「漆扣」。漆器為日本傳統工藝,漆扣亦源自日本。周裕穎找到台灣漆藝之父賴高山創辦、目前由第三代傳人賴信佑負責的「光山行」,以傳統「剔紅」技法改良工法,費時4個月,經過千層堆漆、切割、研磨、拋光,終完成中華奧會梅花會徽及台灣玉山的漆扣。一顆有120層堆漆的漆扣,也堆疊出深厚的台日情誼。
更重要的是,周裕穎此次選用回收工業廢料、無毒重製而成的台灣專利永續環保布料,「永續主義」從不會在他的作品中缺席。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1194
鐵窗切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問
不知道是文化還是這個社會的問題,對於性別、輩份、教育上,讓我深深感受到當女生是沒有被尊重的弱勢族群。
小時候生長在眷村環境,被教導要對長輩禮貌、尊重,一個女孩才好讓人探聽。家裡教育很嚴,父母因為工作都早出晚歸,所以哥哥和我都是交托給奶奶照顧,小時候哥哥每天往外頭跑,玩得不亦樂乎,唯獨我,奶奶一再告訴我女孩子就是要在家裡,不能和男孩一樣野。
可是我真的很羨慕哥哥的世界,總是偷偷趁奶奶午睡時溜出去玩。在眷村,看到長輩我一直都是很有禮貌的一一打招呼,大家也都誇獎我們家的小孫女比起調皮的哥哥優秀。但家裡重男輕女,對於這樣的誇獎,我是很在意的,總覺得只要大家誇獎我,大人才會對我投以關注的目光。
印象中應該是我四、五歲時,鄰居家的爺爺和奶奶年紀差不多大,他總是一個人坐在老人活動中心廣場的幾張沒有生氣的椅子上盯著我看,廣場有著一小片水泥地面,一棵矮樹,幾桌老人下著象棋。下午時間年紀比我大的哥哥姐姐們都上幼兒園,我就會溜出去獨自一個人在那裡玩著大姊姊們地上畫的跳房子,然後爬爬樹,再回家。
也忘了什麼時候開始,那個行動不是很靈活的爺爺會招手喊我過去,誇獎我乖想抱抱我,然後要我坐在他的腿上,然後對我上下其手的摸遍我身體。當時的我真的不知道這些行為表示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到底是痛苦還是難受,我也記不得了,只知道他是長輩,所以要聽話才不會被罵。
他說這是秘密不能講,這樣我才乖,然後就好像變成一種病態的輪迴,只要他有出現了,我就一定要過去被他抱在腿上這樣摸個幾下,時間長達幾次、多久我也記不得。只是後來有幾次媽媽、奶奶好像因為幫我洗澡的時候碰觸我,我會喊著下體痛,才導致事件有被拿出來討論。
當時奶奶一直質問我是不是被人家這麼樣亂碰,還一直說外面變態很多,尤其誰誰是最壞的,但媽媽一直覺得可能是衛生習慣沒有注意到感染。我當下真的很怕被罵,所以不敢說常常被那個爺爺抱著亂摸,因為奶奶一直很兇有提到那個爺爺最壞,我好怕媽媽和我都被罵,因為媽媽一直以來總是說奶奶想太多了,孩子要讓多出去外面玩不要關在家裡。我也很怕以後再也不能出去玩,所以這件事自然的就不了了之成為秘密沒有說出來。
上天好像不會眷顧我,上了國小,學校讀半天的制度,跟著隊伍放學後走著走著,最後也是會變成一個人,快到家的路上,會經過一戶人家的門口,有一天看到一個不知道是大哥哥還是叔叔的人會站在他自家的門口,半開著門露出一半的身體,對我露出下體把玩,然後咧開大嘴邪笑,我很害怕,所以會特地逆著方向往對街的人家門口走回家,那位大哥也會招著手叫我過去,說妹妹來,也許是淺意識知道這是一個不好的經驗,萬一被奶奶知道一定又會罵亂跑沒規矩,然後外面的男生都是壞人,所以我只敢低著頭快速跑走,沒有受害。
有一段時間那位大哥哥再也沒有出現過,門口被貼著很像查封的字條,他家門旁的鐵窗塞著滿滿的信件還掉落在地上,我好奇的看了地上的信件封面,記住了收件人名字,後來聽奶奶爸媽說才知道他被警察抓走了。
一路平安到了國中,有一次和女生的好朋友相約出去玩,然後,女朋友的男友騎著車和她玩到不見人,據說是男友故意的。接著她男友的男性朋友說不然就解散也載我回家,卻騎到他家,說要回家拿東西,要我陪他一起上去再走,沒想到一到他們家,一個大人都沒,然後這個男生就像野獸一樣,在沙發上壓住我對我一陣亂摸狂親,男生的力氣大到我怎麼踢怎麼打都沒有辦法推開,害怕到一直抖一直哭,一直拜託他讓我走,沒有幾分鐘的時間,可能我死命掙扎,對方的一點點良心發現,被摸了上身之後因為褲子不好脫,對方鬆開我的手之後我逃離了。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抖,但心裡一直怪自己怎麼會那麼白癡那麼笨。
之後我變得很叛逆,經常剪著很短很短的小男生頭髮,然後我討厭和男生近距離接觸,我也經常忤逆大人,他們說什麼我都會說,對啦就你們的兒子最好最優秀,是你們把我生成女生的,你們以為我喜歡是女生嘛,然後對於身邊的男性朋友,我也一直沒有什麼好嘴臉,不是講話惡毒就,是鄙視再鄙視。
這種個性上了高中後,變得更孤僻,一個人也不太與人打交道,曾經一度還被一群學姊叫去辱罵訓話,差點被動手修理一頓,就現在而言應該也算霸凌了吧。因為我的冷、加上話少,所以追求者沒有間斷,因禍得福吧,我真的是對男生有種說不出來的害怕,每次和相處不錯的男生走的很近,但只要講到交往我就會拜拜,很抱歉這樣。
大學開始,我接觸到了宗教,這真的是我救贖的開端吧,我的內心深處其實對上帝不感興趣,可能因為覺得自己是男生吧,但很奇怪,我常常默默的坐在教會望著中間的十字架我就會感傷落淚,隨著時間過去,好像會有聲音在安慰著我,就是在那個時候的那幾年,我國小前的記憶被喚醒,我才知道,原來我經常跑去玩的眷村裡的爺爺不是只有抱抱我而已,當時的我也大學畢業了,那一段在教會的幾年日子,我也沒有對任何人提起自己的事,奶奶早已離開人世,我鼓起勇氣問了媽媽鄰居爺爺的事,沒想到媽媽說,奶奶經常都說那個爺爺很不好,還說那個爺爺都很誇獎我,其實沒有像奶奶說的那樣,然後最後還說那個爺爺很可憐,因為身體被病痛折磨,又是中風什麼的離開人世。呵呵,我當下才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釋放啊,但我還是提不起勇氣告訴媽媽他對我做了什麼事,因為我真的害怕一向疼愛我,對我有期待的媽媽很受傷。
出了社會工作中,我又再次遇到高大、汗操又好的變態露鳥男子,他會在我工作的地方隔著透明玻璃做猥褻動作,我的淺意識告訴我,妳不是小女孩了!這種人渣妳要反擊,所以我開始有防身工具在身邊,有一次看到,我就先電話報警,然後拿著武器作勢要追打,那次後對方再也沒有出現了。我訝異的是,警察對於幾次清晰明白的監視系統也一副他們抓不到人還是抓到了也是沒法可治的輕鬆態度讓我很火很無力,只是告訴我,盡量會加強附近巡邏讓我安心這樣。
宗教的關係我也漸漸的沒有那麼在意過去的這些痛苦,近來我開始也會關注一些男女平等的議題,開始也會期待這個世代的女生不再會隱忍甚至要反擊這件事。我應該也是幸運,我也有武裝自己強悍起來,絕對是初步保護自己的一個方式。然後對於以前家庭的教育方式跟觀念我相信我可能不是唯一的孩子,但對於壞人充斥的社會,我還是很怕生到女孩兒。
老師啊!對於身為男性的你,這段時間的作為,我很訝異,也反轉好多過去的想法。從心理醫生的事件、到最近媒體性騷擾事件,我想說的是,那些看似沒有什麼的或是玩笑、或是有意還是沒意的行為所帶來的影響真的要改變。然而真正身體上被傷害的人我不知道她們的人生是否也有像我一樣幸運逃離跳脫了,還是經常惡夢連連甚至影響著人生甚至難以呼吸⋯⋯又有多少人還再利用職權、位階、地位、在慢慢吞噬自己良心和無辜年輕的女孩們,我只希望在這有生之年這些加害者都可以受到該有的制裁和報應。
最後附帶一提,文中小時候提到的那個後來消失被警察帶走的大哥哥是因為做案殺了日本女留學生的那位劉先生,我一輩子都會記得他家門口掉落在地上收信人的名字。後來經過和長輩的證實,我們是住同一個村,然後他家的位置就是我上學都會經過的那一戶,後來看了社會檔案,那張裂開嘴笑的人就是他!
回
看完這封信
我久久久久坐在桌前一動不動
我彷彿看完了一部電影
原先以為的小事
後來變成殺人事件
本來被人說我是多想了
一度讓我自我懷疑
我隱隱約約覺得不平的情緒
居然是被洗腦了的矛盾
這麼錯綜複雜的故事要交疊起來
在最後一句
一針見血的繪出震撼人心的諷刺的小丑的變態笑臉
新聞挖挖哇
這封信我轉寄給你們
跟所有參與那天尾牙知道所有事的人
不管你們覺得事態嚴重不嚴重
不論你們覺得我是不是太執著
希望這封信的內容對你們是有意義的
希望有些嘉賓是有所警惕的
你們其中的騷擾者與被騷擾者與力圖把事情淡化者
或是在別的事件也做過跟蹤騷擾到求助於他的人家樓下自以為是名人的大頭症變態者
常常犀利批判他人但被騷擾卻噤聲的人
還有怎麼突然間失去專業同理心的心理專家
這封信完完全全讓我想起了那一天的浮世繪
自從我被你們質疑我是不是回了太多信生病了
自從我開始寫一百篇騷擾議題的自我轉移的書寫
自從我最近加倍收到相關的性騷性侵來信
我更明白冷漠的暗黑力量才是這樣的傷害最大的力量
我沒有病
我沒有要選市長
我沒有要爆料
我只是等了又等
是你們一再地累積力量要我說出
用勸的用求的用酸的用沒有道理的用不相干理由的用要我刪的
直到看到這封信
我才知道我為何遲遲沒有下筆
因為這是個沒有人要關心改變這問題的世界
而我以為有
大家在乎的是自己的私利與懦弱
才會有那麼多可笑的道歉與切割
好像加害者都是受害者
好像得意的笑容又僥倖了一次
討論過上千次這樣的議題的人對此議題竟然認知這麼淺薄
且根本沒有要關心的心
謝謝來信者的來信
給我這麼用力的敲醒了
這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在乎這樣的傷痛
雖然每一次重大事件發生大家還演的那麼氣憤不平
真是太假了太殘酷了太冷血了
我是該把信寄出了
寄到有人會揀起來看的各個角落
鐵窗切割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直新聞週一報】
1.北市大直1女反鎖屋內!《大直風華》社區,家屬心急報案…警消破門見她明顯死亡。→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603/1729291.htm
2.台北市中山區大直北安路巷內一棟大樓內《大直風華》,今(3)日下午傳出一名7旬老婦倒臥家中,四肢僵硬明顯死亡,警方目前已封鎖現場要調查老婦死因。→https://www.ctwant.com/article/54718
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鍾愛大直豪宅,5年前才砸下將近3億元,買下大直西華富邦的一戶,高樓層景觀宅,傳出今年(2020年)3月,夫人張淑芬也以偉儀藝術公司名義,再砸2億元,購入4樓的一戶,空間約165坪,扣除車位後,每坪單價達137萬元,未來打算作為慈善藝廊的空間。→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0528F03M1
4.今年第1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家族以偉儀藝術有限公司法人名義砸2億元再入手1戶北市大直豪宅「西華富邦」4樓,據悉,張淑芬積極從事慈善公益事業,也讓愛畫畫,因此新入手的4戶推測可能當作慈善藝廊。→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78674
5.大彎北屬商業區、娛樂區,都市計畫明載不能作住宅使用,卻有多達1678戶違規商業宅,市府於中山區通盤檢討時,允許繳回饋金每坪5.2萬元即可「就地合法」,市長柯文哲又自爆,指當地單一且自住的僅占16%,遭社會大力抨擊。→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75171255448.html
6.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一帶,不但臨近內湖科學園區,還擁有眾多豪宅、商場和許多重要建設,響亮的名聲讓網友戲稱它為「大直國」。對此,有網友就好奇在PTT發問:「大直是不是很多有錢人阿?」文章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熱烈的討論。→https://www.chinatimes.com/hottopic/20200531001062-260804?chdtv
7.專賣珠寶及保健食品的文森保羅免稅店,2018年間因欠債致王姓債主進入台北大直、高雄夢時代店「搬貨」。事後,文森保羅負責人謝正杰因侵占店內寄賣鐘表的雅典娜公司28只手表遭起訴,台北地檢署另查出謝同意搬貨,卻控告債主涉強制罪,今依誣告罪將他起訴。→https://udn.com/news/story/7321/4594955?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2-news
8.京華城熄燈後,大直變成新的親子客聚集地!業者把室內引進史努比跟Baby Shark樂園,11點百貨剛開門,就有爸媽帶小孩報到,業者說最近假日業績多了五成,另一家百貨在戶外打造卡丁車道,周六第一天開幕,吸引超過200位,其中多達六成都是家庭客。→https://news.tvbs.com.tw/life/1332359
9.宜華國際副總經理、台北萬豪酒店副總經理蘇慶福表示,「西華富邦」總銷達450億元、共198戶,西華飯店、台北萬豪飯店和宜華國際大老闆劉文治,保留的10戶,自己和家族成員居住,不對外銷售,因此實際上可售戶數為188戶。→https://ctee.com.tw/news/real-estate/281428.html
10.2020台北端午龍舟錦標賽,如期於6月25、26日登場,預計在基隆河大佳段河道大直橋下舉行。為符合防疫指引,台北市體育局縮小比賽規模,僅開放大型龍舟公開組,包括男子組32隊、女子組8隊、混合組40隊,已全數報名額滿。→https://udn.com/news/story/7323/4588373
11.這幾個月被悶壞了?隨著梅雨季與初夏的到來,火鍋和燒肉的飯局也瞬間排滿,這回我們拎著幾瓶美酒,來到大直萬豪酒店一樓的葫同燒肉十號店,一解對燒烤的食欲,從燒烤風格到搭酒學問,讓短暫的午間時光萬般精彩。Add/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99號一樓。→https://www.carnews.com/article/info/996d270c-9f22-11ea-ad31-42010af00004
12.6家誠品收店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對書業影響較大之處還是通路生態的改變。比如士林店及大直實踐店收掉之後,台北市圓山、大直以北的書店只剩下天母的金石堂及紀伊國屋書店。→https://www.twreporter.org/a/saturday-features-independent-bookstore-used-books
13.北市一名年約50多歲的張姓男子,去年跨年夜去T.G.I.Fridays星期五美式餐廳(大直店)消費,結帳時掏出1200元小費並跟其中一名服務生說,「You Fucked Up!No tips!」接著暴走狂罵「王八蛋」等不雅用語,挨告公然侮辱。台北地檢署調查時,張男辯稱是指「搞砸了!」檢方不採信,今依法起訴。→https://udn.com/news/story/7321/4607339
14.大直的藥師說他光這幾天訂單就收到160盒,最主要維持客源1片5元幾乎沒賺,另間藥局藥師跟廠商訂3萬多片口罩,因為太多人要買,中衛很夯的彩色,7月才能到貨而且還會漲價。→https://news.tvbs.com.tw/life/1332914
15.北市消防局大直分隊員 薛皓文:像如果在比較低樓層,可以運用我們雙節梯,三節梯的情況下,那我們會使用我們的圓盤切割器。我們會直接把這個帶上去,然後直接對鐵窗做破壞。如果它鐵窗沒有很堅固的話,也是可以直接用破壞剪,對,我們可以直接用破壞剪把它剪掉。→https://www.peopo.org/news/4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