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前接到朋友的來電問「如果陷入自己心裡的黑洞該怎麼辦?」
我們平常不是會閒話家常或互相八卦或是埋怨的人,我知道他這樣問 一定是有相當程度的困擾了,我問「你黑洞的問題來自哪裡呢?」
「對一切的煩躁與無奈、關於丈夫(前夫)、關於孩子、寵物都會讓我對這世界感到絕望甚至無法呼吸⋯⋯」
我用自身的經驗與我的朋友分享:
#你一定要找個人傾吐心事~有些自己鑽牛角尖的事,很奇妙 你一旦說出來了,它好像就變成小事了,尤其對自己信任且關心自己的人,(我常常有時候明明難過的要死,可是和閨蜜聊完後,嘻嘻哈哈中它好像又變成了一個笑話)
#適時的放手及斷捨離~孩子需要母親天經地義,但在安全的情況下,讓自己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讓自己喘一口氣也是必要的!
還有不想見人就別見、不想做的事就別做(當然你還沒能力的時候別說你不想見老闆、不想工作😅)前夫、前妻、前男友前女友都是過去的人,讓自己的生活簡單一點就沒有那麼多的恩怨情仇。
#適度的放鬆或談個戀愛~培養一些興趣及運動,追劇也是很好放空的方式。至於談戀愛,在我們這年紀不要被騙財就好了!(女人的談話有時候是比較口無遮攔,部分消音就不呈現了😂)
#吃得飽睡的好~別虐待自己,想吃什麼就吃、偶爾放縱吃點垃圾食物其實也很舒壓,但也要有所節制才不會橫向發展;然後不管什麼方式一定要睡好!!
#睡不好或是狀況一直沒有改善請尋求醫生的幫助~人會生病 心也會生病,看醫生是天經地義的事。
(短短的聊了二十幾分鐘,我的朋友告訴我他好多了,所以我想把它簡單的寫出來讓有同樣困擾的人可以獲得改善)
我也偶爾會深陷在自己挖的深淵裏,有時候會越鑽越深出不來,我知道那樣的無力感,還有茫然不知所措;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習慣把很多的東西自己扛,知道有些東西說出來也許別人會覺得自己小題大作或是無病呻吟⋯⋯但當我們處在低潮期的時候,尤其已經感受到身心疲憊快扛不住的時候,任何的不如意都會無限放大,找個人求救並不是弱者的行為!
#傾聽與發自內心的關心是最好的良藥
#黑洞製造機的經驗談希望大家都能開心快樂每一天🌞
#dior上衣及包 #hermes項鍊及手環 #alexandermcqueen手環 #majorica耳環戒指 #darkvenus褲 #bvlgari戒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愛麗絲的遊樂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溫馨小提醒:記得按右下角的HD觀看唷 【愛麗絲的星座會客室】土象星座下集來啦!!! 本集金牛處女男上線啦~~~ 固執到爆的金牛男 真的也是在問答裡被diss到爆 看到我真的不忍心把所有問答的題目放上來 我怕我會被所有的金牛男大討厭 然後被封殺XD 但每個星座真的都有好有壞啦 大家要客觀不要以偏概全...
「鑽牛角尖同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Angie 美麗遊樂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愛麗絲的遊樂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Charis Chu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心得] 感謝Mason GRE - 看板G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鑽牛角尖同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鑽牛角尖同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鑽牛角尖意思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鑽牛角尖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鑽牛角尖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庸人自擾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庸人自擾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對它會有不同看法;但若用同一觀點反覆推敲鑽研,就像同義詞 ...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打屁] 大家對單身的定義...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鑽牛角尖同義 在 [心得] 雅思一戰7.0 二戰7.5 - 看板IELTS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鑽牛角尖同義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過這本書。而這封信要和你介紹的《廣度》,恰恰提出了和《異類》針鋒相對的觀點。
簡單來說,《異類》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強調「刻意練習」、成為專才的重要性;而《廣度》這本書就如它的標題所言,更強調「廣度」在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本書的觀點,談一談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愛潑斯坦為什麼反對「深度」?
先簡單介紹一下《異類》和《廣度》兩本書各自的主要觀點。《異類》一書中有三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廣度》主要針對前兩個,我們就重點談兩本書有交集的地方。
先來看《異類》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大環境和起步的時間很重要。你生對了時代,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甚至你生對了月份,一開始比同年級同學大了幾個月,容易成為孩子王,後來就更有可能成為領袖。《異類》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什麼事情要做好,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
針對這兩個觀點,《廣度》這本書又是怎麼說的呢?
《廣度》的第一個觀點,就是認為早期優勢或者說早期的刻苦練習對於長期發展來講幫助不大。《廣度》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它的副標題,講在這個專業化的世界中,通才更能夠取勝。
簡而言之,《異類》強調起跑線上的優勢,一開始佔優,後面就越發展越好;而且強調人要投入大量練習,成為專業化的人才。《廣度》則認為,早期優勢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比起專業化,現在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通才。
《異類》的觀點你應該很熟悉了,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主流觀點。這封信我們介紹《廣度》,就稍微展開看一下《廣度》的作者愛潑斯坦是怎麼論述他的意見的。愛潑斯坦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愛潑斯坦把世界上的事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規則明確的事情,比如學鋼琴、打高爾夫球、做銷售、編程序,成功的標準非常清晰。在這些事情上,一萬小時定律是成立的。
但是還有第二類事,就是大量規則不明確的事情,比如創業。我在之前的信中講過,成為億萬富翁比登上珠峰更難,因為後者目標清晰,訓練方式固定,而前者沒有可以遵循的通用標準。愛潑斯坦認為,對於這樣的事,就算投入大量時間練會了一個單一技能,意義也不大。愛潑斯坦還特別提醒,要警惕那種「因為自己手裡有了一個錘子,因此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方式。
其次,愛潑斯坦講專業人士的判斷未必就更可靠。有的專業人士過於相信自己的訓練和固有的方法,結果有時候表現甚至不如普通人。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比如對股票的預測,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等等。
愛潑斯坦還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他說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心臟病專家聚集起來開年會的時間段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反而會降低。這項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心臟病專家忙於開會,沒時間做手術,而手術本身有風險,因此手術總量減少帶來了患者死亡數量的減少。換句話說,有些患者不做手術可能還能活過這段時間,結果因為做手術反而喪命了。這個統計結果提示,專家的判斷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第三,愛潑斯坦認為,方向比毅力更重要。愛潑斯坦也承認毅力是個好東西,但一味堅持、永不言退,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卻未必是美德。
愛潑斯坦講,世界上成功的道路千千萬,你怎麼知道自己選的路就是對的呢?如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那越有毅力可能越糟糕。
《廣度》這本書講了許多改變人生道路而成功的名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梵高。梵高年輕時做過牧師、傳教士、店員、藝術品交易員,對每份工作梵高都做得很認真,但就是做不出成績。直到接近三十歲,梵高才開始學習繪畫,並且迷上繪畫藝術。我們知道,最終他是作為畫家而流芳百世的。
最後,愛潑斯坦還舉出了很多實際案例,說明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只懂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廣泛涉獵的通才。這樣的例子你肯定也能想到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愛潑斯坦提出結論:面對複雜問題、特別是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問題時,廣度比深度更有用。人要懂得放棄和退讓,不要一根筋只知道往前走。後退一步看似多花了時間,但可能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反而省了時間。每一次拓寬人生道路的嘗試,只要處理得好,都會成為人生的閱歷,並不白走。愛潑斯坦舉了喬布斯的例子,講喬布斯當年旁聽的一門書法課,後來對他設計麥金托什電腦和其他產品發揮了作用,因為喬布斯對藝術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門課。
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介紹完愛潑斯坦的觀點,問題來了:我們該信誰的呢?是《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才,還是愛潑斯坦說的多加嘗試、追求廣度?兩位作者都舉出了很多現實案例支持自己的觀點。當然可能你也會覺得,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也可以並行不悖。
但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的問題往往更加實際。比如你剛下班,接下來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到底應該做什麼?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選擇,因為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如何選擇呢?其實還是要回到理性的分析上來,而不是聽信任何現成的答案。
我常常講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就想一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妨按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把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這自然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類人,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種人通常是天才,比如達芬奇、牛頓、愛迪生、喬布斯,還有用數學建模來進行投資的文藝復興公司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等等。不過,這類人的數量在世界上可能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雖然能講出不少這樣的名字,但這是因為他們站在聚光燈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看身邊,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也找不到。當然,如果把要求放低一點,只說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人,可能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再看第三類人,有深度,沒有廣度。這種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或許我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
第四類和第三類反過來,有廣度,沒有深度,這樣的人也比較多。
簡單分析一下:第一類人我們不用考慮;第二類人雖然你我都很嚮往,但很難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在第三類和第四類中選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要成為第三類或第四類,哪一種對你比較容易?此外,第三類和第四類人,在生活中哪一種相對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答案是第三類,也就是比起有廣度沒深度的人,還是有深度、但廣度有所欠缺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完全不贊成愛潑斯坦的看法呢?並非如此。我專門和你分享這本書,正是因為雖然愛潑斯坦和我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仍然給了我很有益的啓發和提醒。他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注意看方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要嘗試各種新東西。實際上,愛潑斯坦講的「廣度」也不是蜻蜓點水、多而不精,他也談到了在保持一顆開放心靈的同時,我們也要選擇某個領域往深里走。
怎麼讀書才能為我所用?
最後,借著《廣度》這本書,再和你談一下讀書這件事。我們在閱讀他人想法和接受他人經驗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當那些想法和經驗特別符合我們的胃口,我們就會非常順暢、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
有的人讀了《異類》這本書,聽到了一萬小時定律,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就為自己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找到了理由;被其他人問起來,就抬出一萬小時定律當藉口。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讀了《廣度》這本書,就為自己不能在一條路上深入找到了藉口,說自己是要成為通才。很多人說是讀書,只是不斷為自己找藉口而已。
實際上我們讀書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觀點,既不應該輕易接受,也不應當直接拒絕。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的書,往往能給我們有益的啓發。
比如有人覺得一萬小時定律很有道理,但自己試了好像不靈,就不知所措了。這時你讀到《廣度》這本書,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立,還需要其他條件,比如只有對於可以清楚衡量、可以明確追蹤進步的目標,一萬小時定律才有效。這樣一來,兩本書中看似不同的觀點就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而且要讀不同的書。
一本好書,不在於它的觀點都符合你的心意,而在於它能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視角,啓發你的思考。因此,即使我不完全贊同《廣度》的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
小結
如果你自己讀這本書,也要記住我們讀它的目的是接受它的啓發,而不是聽了那些遙遠的故事就放棄努力。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廣度,更欠缺的還是毅力。成為通才並沒有錯,但更多人只是把「成為通才」當成了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對於格拉德威爾和愛潑斯坦的觀點是如此,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如此。我的結論應當是啓發你思考的材料,而不應該直接成為你的結論。瞭解了這兩本書,你更應當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審視,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進步道路。」
鑽牛角尖同義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攝影138] 細說分鏡 Vol.15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04
🖍在我心中,沒有那句「差不多這麼拍就好」
🖍每個參數都代表者
🖍心中當下感受的一項取捨
🖍既是為了創作與藝術,所做下的決定
🖍每一次次的決定,都是獨一無二
決定曝光構圖與曝光 (How),以及創作者身後的動機 (Why),兩者交接的地方,那就是照片故事 (Story),故事已經發生,且存在在那裡不會改變,身為創作者,或是說書人,對於相同的故事所能做的,就是找出自己如何理解故事,與故事的關係在哪裡,每個人對故事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是「創造力」讓這個世界更有趣豐富的地方。
🟥電影重播、重製與重拍
「重播」就是同一隻影片,原封不動的按下「播放鍵」,從中播到尾,任何一點改變也沒有,不會有任何新意在裡頭,你無論看上幾篇遍,影片永遠都是相同的內容,差的就是你多看幾次,心中解讀也會多少而有差異。
🔹在我心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電影「絕地任務 The Rock」, 描求一名軍官為了掙取為了愛國進行任務死去的同袍弟兄,得不到應有的撫恤對待,因為挾持惡魔島監獄的觀光客,以要求政府巨額的贖金來賠償那些死去的士兵將領,每每在第四台看到這部電影一再重播,我都會停下來看完它 (無論從哪一段開始),雖然劇情倒背如流,已經無任何驚喜與期待,但是每回看時都會對劇情中不同的片段,在心中就會對該片段,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是過去幾次沒有想到的部分,特別是裡頭,由「艾德.哈里斯」飾演的「弗蘭克」,最後對著手下傭兵說的那句話「士兵,任務結束」,有次看到這段,正是因為知道他整個恐怖行動目的為何,也知道即將發生的悲劇,特別看看他說這句話的態度神情,那時的堅定的神情是整部片中我認為最精采的一段,反而推翻了許多人心中 (包含我)最經典的橋段 – 尼可拉斯凱吉雙手握著信號火花,脆在空地,背對著觀眾面對二台投下炸戰飛機整個人被炸飛的經典畫面。🔹
重製電影就是將既有的內容,透過更好的數位修復技術,讓畫質、音響得到更好的品質,當你重看後,得到的感受差別不大,最多就是視聽的享受提昇一級,不過也能在閱讀重播的電影過程中,重新發現更有趣值得討論的空間,也能在畫質、音效提昇的空間下,發堀出一開始沒看清楚的電影細節。
重播、重製都可說是相同的元素、相同的畫面,最多重製後的電影,新增了過去因時空限制下沒放入的片段,讓整部劇情更加完整,甚至反轉了電影本身主指 (比如說銀翼殺手,因應不同播放地區,刪除、新增部分片段,使得既是重製,也更還原作品的原貌)。
「重拍」就是完全不同的作品了,重拍的「幅度」可大可小,小幅度的微調,比如說「倚天屠屠龍記」,每段時間就重拍一輪,小說依舊不變,差的是選角的適配性,或是劇情微調讓觀看的節奏更好一些,但故事還是相同;大幅度的改變是否還稱作「重拍」就有待商確,比如角色的「性轉」,男性變女性 (或反過來),黑人變白人等等,「性別、種族」等觀念大大影響一部電影角色意義與價值,雖然是對既有的小說改變成電影後「重拍」,但「小說歸小說」「電影與重重作品」等這三者,就可說是三個獨立的故事。
🟥照片故事與創作者
猴硐貓村,自早是有許多貓在那兒棲息,又再加上貓群的繁殖,因而聚集上百隻貓在那兒與居民共處,透過愛貓人士發起「有貓相隨、猴硐最美」等活動,再配合政府規畫、建設,在 2013 年與日本兩大貓島、美國、義大利、土耳期等地,有著「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美稱。
相同的故事,同樣前往貓村拍貓的人,背後動機可就完全不同,我相信大多是「貓奴」「愛貓人士」居多,前往這奇特景觀的小小村落,更多是像我這種純粹的觀光看,感到好奇去看看世界有名的「貓村」是什麼模樣,相同的故事,不同的動機,交織出來的「照片裡的故事」,自然不同。
🔹我認為呀,相同在貓村所創出每個照片,照片故事盡管大同小異,就算兩人用相同的構圖拍攝同一場景、同一隻貓,相同的照片故事,會因攝影者 – 也就是說故事的人,心中對貓村的「連結感受不同」,使得拍攝照片流程、動作、構圖一致,背後想訴說的故事也更有意思,若請這兩位發表分享一下「照片的故事」,我們能從二位創作者表達過程中,感受到「是純粹湊熱閙的觀光客?」還是「愛貓成痴的貓奴?」二者之間熱情的不同。🔹
不過呢,這故事還在進行,自 2009 年開始規畫、發展至今,這十多年間的變化不斷的改變「世界最佳賞貓景點」的樣貌,比如說一些惡劣的飼主在這裡遺棄動物,或是觀光客太多造成當地景觀破壞、居民生活被打擾,或是貓咪被人偷走、動物間的傳染的疫情等問題,都不斷的改變最初「貓村」的好意與樣貌,這故事持續改變著,相同創作者,在不同時空下前來的感受,那就更不一樣,若再刻意執著一些,找到相同一隻貓,相同的構圖原素,甚至是連「畫面」都完美複製出來,相信這二張不同時期拍攝的照片,訴說的照片故事也完全不同。
🔹若以這例子來看 – 刻意的在不同年代,拍出「完全一樣」,是「重播」還是「重製」還是「重拍」? 我認為「都不是」,貓村時空境遷改變了樣貌,最早的初衷也許也漸漸消失在人們回憶,僅保存於最早的文字、影像畫面裡,由於故事已經不同,拍攝出的「照片故事」,也應屬於新的作品,即使同一創作者,不同年代下心境路程也隨年紀增長有所不同,這創作者不同時期前來此處創作的「背後故事」我相信也是不同的故事。🔹
故事變了、人也變了,所有的事物都變了。
🟥回到攝影與攝影人
真的要問我「拍照,跟攝影有什麼不一樣」,這麼難的題目,要我用最簡單的回應的話,斬釘截鐵一點的說法,我認為是:
🔹「帶著主觀的意識,思維,並且追尋特定目的下的按下快門,這叫做 “攝影”;倘若只是隨手不經意的按下快門,那叫做 “拍照”。」🔹
相信這麼說一定會招來許多非議之論,若有機會我也許能再另外書寫一篇,我對這二者的看法,但這裡容我暫時取這樣子武斷的定義往下說。
這裡不談「不經意的拍照」,我們談談簡單的「攝影」,帶著主觀意識、思維,到了一場景追尋,心中抱持特定目標加以尋找,並且依當下的考量,決定了構圖與曝光所有的元素,最後按下快門產生照片,這張照片幅有著「故事」,與創作者有深刻的連結,說說這個「連結」,那就是創作者的「動機 Why」,也就是前面幾篇不斷說的「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
🔹為何總有人一個點、一個景追尋了數次,若水三千只取一瓢追尋的精神;反之他人不經意的按下快門,若這二人擦肩而過,都朝著相同點做出相同的拍照流動與動作,「作品意義與人的連結」大有不同,我想說到這兒,再配合前面數篇的分享,或許讀到這行字的任何人,能夠了解…,其實我說了這麼多篇、這麼多例子、觀念,我只是不斷表達一個觀念「照片故事確實是重點,但人與故事的連結才是深入照片的靈魂」🔹
單單是「照片故事」不是我最感興趣的,那個「創作者與作品的連結」可真的無法單純透過「一張照片搭配照片故事」就能清楚說明,談到那深入照片靈魂,並不是在照片裡頭鑽牛角尖,而是回到創作者個人的故事,才是最後一張照片的原點,我想我們更該在意這一點。
既然如此,那麼以上述「攝影」而不是「拍照」簡單武斷的定義下,攝影者所拍出的每張照片,除了「照片故事」外,也包含「攝影者的故事」,這兩個故事進而產生「連接與交集」,我們就可以說 – 在這樣子的交集之下,每一張照片自然沒有那個「差不多這麼拍」就好
🔹「焦距增減那 1mm,視角改變了一些,快門快慢一點、光圈大小一點、ISO 高低一點、白平衡 K 數左右偏了一些、最後焦點停留在哪」,這些細細的拍照流程裡的動作,都是每位攝影人「當下對場景的感知,透過內心的感受加以回應世界所做下的決定」🔹
再加上拍照條件總非十全十限,器材的限制、環境的條件,時間的壓迫…,甚至是身體的不適,都無法很難讓每張照片理想條件下誕生出來,但無論如何抱著攝影的心態下,每個參數的取捨,都是為了「創作與藝術」做的決定,任何一個決定、哪怕是重複一來再來的拍攝,我認為對自己都是獨一無二。
若是這樣,當我們表達分享一作品,自然就不會有「差不多,這麼拍就好」的說法,但表達分享過程,仍舊像是說故事分享的過程,而「說故事」這件事本身又是另外一項專有的領域,追尋精美的攝影作品後,也該花點時間在「表達、說故事」下點努力,畢竟我們知道「藝術,包含了前段創作的過程,也包含了後段分享表達的部分」,缺乏了前、後任一片段,都無法讓一張充滿靈性的照片,能被更多人看到、感受到。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鑽牛角尖同義 在 愛麗絲的遊樂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溫馨小提醒:記得按右下角的HD觀看唷
【愛麗絲的星座會客室】土象星座下集來啦!!!
本集金牛處女男上線啦~~~
固執到爆的金牛男
真的也是在問答裡被diss到爆
看到我真的不忍心把所有問答的題目放上來
我怕我會被所有的金牛男大討厭
然後被封殺XD
但每個星座真的都有好有壞啦
大家要客觀不要以偏概全哈哈哈
但金牛男確實是非常固執
總有一套你沒辦法理解的模式跟原則
跟土象星座相處交往
真的是要很有耐心才能破解
處女男就不用說了
真的是碎碎念之王(大概一百個人講)
每個問答打開都是說處女男超愛碎念
但那是愛你的表現啦
(可能偶爾有點煩哈哈哈哈哈)
我家人也一大堆處女男
唯一的共同點真的都是很龜毛
然後有夠愛乾淨
相比之下我很像亂源XD
哈哈哈哈哈哈
好啦,希望這個影片大家開心看
純屬娛樂
星座這種東西
不要太走心!
-
來唷!這邊也都可以找到我
愛麗絲的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aliceeeccc1030
愛麗絲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aliceeecccc
鑽牛角尖同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想對於任何一位有心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朋友來說,適時地把心靜下來,了解自己的現況,並且去提煉出哪些功課是自己需要再精進的,都是一個很必要的過程。
不然的話我們的努力很有可能只是努力「自己想努力」的部分,然而那些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我們可能會一直逃避它,甚至於會自我催眠,覺得那還不重要,或者是我現在還不需要去面對;只是當你在檢討你自己或者是回觀你自己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角度看待自己呢?你是用那種不斷地挑毛病呢?還是只是還原你此刻的真實?
為什麼談這個呢?因為啊,當我們在回觀自己的時候,如果你是用那種挑毛病或者是找出自己缺點的角度或方向的話,可能會為你帶來的壞處會遠多於好處的;世上呢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其實負面思考的天生習性,它是我們演化當中一個留下來的機制,因為當你能夠去看那些可能的威脅,或者是把焦點放在那邊的時候,你才能夠幫助你逃避一些潛在的危險,避免掉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只是當我們對於這部分少了一些覺察的時候,當負面的思考成為我們的慣性,我們就很容易進入一種「失敗主義」或者是「無能為力」的感覺,在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雪莉蓋博(Shelly Gable)和強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他們做的一項研究分析他們就發現了,雖然我們正面的生活經驗大概平均數上是負面的大概三倍之多,但是卻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聚焦在那些負面的經驗上面。
更有數據告訴我們,我們大概需要五次愉快的經驗,才能平衡掉一次同樣程度的負面經驗,所以如果你想要讓你的人生更平衡、更自在,那麼正面經驗跟負面經驗的比必須是5:1耶!然而反過來說,如果你覺得現在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樣值得太開心,但是也沒有什麼值得太抱怨的,那麼事實上來說,你很有可能是正面經驗跟負面經驗的比,大概就是5:1或者是4:1。
所以當你能夠還原你的生活的真實樣貌,你就會發現,其實你的正向經驗還挺多的,只是那些相對佔比比較少的負向經驗,很容易太過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所以讓我們忽略我們真正擁有的東西,那更不要說去享受我們的生活了,
進一步來看哦,因為這樣的習慣,我們也很容易把自己的成就視為理所當然,即便那是你花了很多年的努力才得到的成果,而當你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仍然不滿意,因為除了傾向接受負面的訊息之外,你也會逐漸地「適應」生命當中的那些好事,這裡的「適應」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叫做「習慣化」。
簡單來說呢,就是那些你第一次感覺到很棒的體驗,而同樣的狀況再來一次,你的主觀感受上就會沒有感覺到這麼棒,那你已經「習慣化」了,可是負面的經驗或感受它的「習慣化」的歷程,它就不像是正向經驗,它有時候會讓我們過分地聚焦,甚至於俗話說的「鑽牛角尖」。
所以回到今天開頭所談的,你想讓自己變得更進步、更好,你當然必須要去看那些自己不足的,可是你從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它呢?你是用自我批判的嗎?「覺得自己真的很糟」、「覺得自己真的很差」、「覺得自己真的完全不行」嗎?如果你是用那種自我批判的角度去看這些自己有待加強的地方,那麼我可以告訴你,你只會在努力的過程當中越來越挫折,
儘管客觀的條件已經是越來越好了,能力越來越強了,可是你的主觀感受卻完全感受不到成就感、幸福感或者是滿足感,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必須說,人沒有完美,我們一定有需要前進的地方跟我們需要好好地去改善的功課,只是啊,當你看待自己那些功課的時候,你的角度何不從那種嚴厲地自我批判、覺得自己不夠好,而轉向成「你只是了解自身現在的現況」,那這一份了解在實作上面到底可以怎麼做呢?
比如說吧,我是一個方向感不太好的人,不過我因為方向感不好這件事情,我進入了嚴厲地自我批判,我可能會這樣子說自己,叫做「你笨透了,長那麼大連個路都認錯,左右方向還會搞不清楚,同樣一條路走了這麼多遍,怎麼還是記不住呢?」
當我用這樣的內在語言來說自己的時候,其實哦,我會在找路的過程當中,只要有任何一次的錯誤或者是疑似的錯誤,我就會更加深加重,我的方向感真的很差,儘管我很努力,我似乎在這裡面感覺不到任何前進的成就感,
可是如果我只是說「是的,我認路認方向的反應比較慢,有時候還會判斷錯誤,可是我會願意去一步一步的建立起我對這個區域的認識,而我也很清楚知道,如果真的走錯了路,會有很多的輔助工具來幫助我找到正確的方向」。
好的,如果你是我,當你這樣的內在對自己聽完自己感受完,你會發現我從來沒有去扭曲一個真實,就是明明方向感真的蠻爛的,然後硬是要說成自己方向感很好,自己是有天分的,我也不會去扭曲這樣的真實,
但是我只是如實的去說,不用一種批判的角度、不用一種責罵的角度去說我現在在方向感這件事情我的程度是如何,而且我還點出了我有什麼資源,我有工具啊,我可能有Google map啊,我可能有導航系統,甚至於我有旁邊可以問,我有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嘛!
所以呢,回觀我們的人生,真的有太多事情你可能需要前進,你可能需要幫自己優化,可是呢,有一些人他是越優化越覺得自己很棒、越來越開心。
儘管呢,他真的還是要面對一些有點難的挑戰哦,但是有很多人哦,就不是這樣子,他心裡永遠有更多的需要去圓滿的事情,但是即便他用盡全身的力氣圓滿了很多很多部分,他仍然對自己不滿意。
因為他一直在批判他自己,他從來沒有用一個更適當的方法去還原真實、去瞭解他的現況啊,那麼當你聽到這裡,我邀請你思考一下你是哪一種呢?
我想你會聽我的內容,一定是對自己的成長跟前進有所期許的,我很鼓勵你哦,既然有這樣的期許,何不用一個更「還原真實」的方法說自己,而不是批判自己,不是去拼命的找到或點出自己的缺點,而是如實的去看見你現在的現況是如何?你有什麼、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給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談的,你用什麼樣的內在語言跟自己對話呢?
你如果想要調整自己的內在語言,給自己更多的支持跟溫暖的話,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加入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這門課呢,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主講,他會運用潛意識工作跟隱喻的方法陪伴你,不只是跟他人連結,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可以先跟自己好好的連結,透過他最溫柔的聲音,我相信你可以找到跟自己連結的那個入口,期待你的加入。
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鑽牛角尖同義 在 Charis Chu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haris Chua 蔡佳靈 2019 全新創作專輯 「小心眼 #Soulfilter」
數位專輯 聽 Listen 起來: https://lnkfi.re/soulfilter
買Buy 起來:
蝦皮(TW): http://sho.pe/MCN5Z
iTunes: https://pse.is/LUNZP
Bandcamp: charis.bandcamp.com
古典與流行是她的養分 靈魂與爵士是她的本能
放克節奏渾然天成
華語樂壇再添靈魂女伶生力軍
Charis蔡佳靈
2019創作專輯 《小 心 眼》#SoulFilter
小心 你的眼
騷動 你的耳
專輯同名主打《小心眼 #SoulFilter》是蔡佳靈初來到台灣創作的第一首歌曲,歌詞中以異鄉人身份觀察寫出複雜的感受,道盡種種陌生疏離的寂寞、挫折感。編曲卻選擇揉合了靈魂、放克、節奏藍調,聽來活潑輕快,就像在告訴自己:人生低潮中,難免無法控制自己的鑽牛角尖與情緒起伏,甚至受不了自己的小心眼與計較,但何不轉念思考,一切好的、壞的都是真實的自己,透過每個時期不同的情緒濾鏡,也許能夠發現世界有更多不同的色彩!
這首歌由蔡佳靈與原本就熟識的優秀樂手老師們一同以jam的方式現場創作,創作現場的火花激盪也讓蔡佳靈印象深刻,完全沒有reference、沒有框架的創作方式,拋開複雜的和弦,選擇以節奏為重的形式,與蔡佳靈初來到台灣時對自己的期待不謀而合:「拋開過去、人生按照自己的步伐展開全新篇章」。「小心眼」這個詞彙雖然在中文上有些負面,但也象徵了每個人都會有不完美與軟弱無助的時候,當我們能接受自己的小心眼,也許就能發揮自己的無極限。除了曲風及創作意涵令人印象深刻外,更因為蔡佳靈在經歷多年的和聲歌手身份後,終於在台灣發行首張個人的華語流行專輯,將這首歌名作為專輯名與主要概念,也特別具有意義。
《小心眼 #SoulFilter》歌曲以jam的方式現場創作,且有著國際化的音樂製作團隊,歌曲內容則描述人在異鄉的感受,因此企畫團隊與新銳影像創意團隊GJ94 Film Studio合作,除了找來樂手助陣,赴宜蘭知名頂級清水模打造的自然風格民宿拍攝之外,也在日本東京取景。同時這也是蔡佳靈第一次踏上東京這個融合文化與時尚多元的城市,不但象徵自己回到當年創作初心:在異鄉的適應與融入,也如同她的首張流行創作專輯一樣,融合多種音樂元素的多元精彩與豐富的精神。最讓蔡佳靈難忘的是,本次拍攝接連遭遇了兩個颱風的試煉,九月的「米塔」讓全台大放颱風假,為顧及人員安全因此延後拍攝;10月則再度遭遇日本百年強颱「哈吉貝」,所有工作人員的航班不是取消就是延遲,所幸最後團隊都以超強的凝聚力將危機一一化解,順利完成拍攝!
《小心眼 #SoulFilter》
▶歌曲製作團隊
作曲Composer: Charis蔡佳靈
作詞Lyricist: 柯智元 Chih-Yuan Ko
專輯製作人Album Producers: Charis蔡佳靈、周顯哲Theo Chou
編曲Arrangement、吉他Guitars: 周顯哲Theo Chou
配唱Vocal Producers: 朱敬然Andrew Chu、林啟安Ray Lin
鋼琴Keys: Charis蔡佳靈
貝斯Bass: Sam Martinez
鼓Drums: Jaben Pennell
合音Backing Vocals: Charis蔡佳靈
主要錄音師Main Recording Engineer: 周顯哲Theo Chou
樂器錄音室Band Recording Studio: 野人創意工作室Savage Creative Studio
人聲錄音室Vocal Recording Studio: 新歌錄音室 New Song Studio
混音工程師Mixing Engineer: 周顯哲Theo Chou
混音室Mixing Studio: T&C Music Factory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 Sangwook "Sunny" Nam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Mastering Studio: Jacob's Well Mastering
▶MV製作團隊
GJ94 Film Studio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 Jizo
導演 Director: Z.L
攝影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Boru
製片 Producer: Taro Kono
剪接 Editor: Z.L & Ai Chen
調光 Colorist: Boru
司機 Driver: Yuseke
標準字 Logotype: Yenpoppy Liu
企畫 Creative Supervisor: Kun-Ta
執行
Creative Cooperation: Ka Ka
化妝 Make Up: 朝日光輝 Mitsuteru Asahi(Tokyo)、黃菀瑜Wan Yu Huang @Diva Beauty(Taipei)
妝髮協力及口譯Make Up Assistant& Interpretation: 秋葉星名 Seina Akiba(Tokyo)
髮型 Hair Stylist: 朝日光輝 Mitsuteru Asahi(Tokyo)、洪文慈Hima葵(Taipei)
▶更多 Charis蔡佳靈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rischuamusic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riscl
Weibo微博: http://www.weibo.com/charischua
常懷疑事有蹊蹺 皺眉又苦笑
一再地反覆煎熬 疲憊卻睡不著
無奈啊
不熟悉的城市 發什麼發牢騷
努力收斂小心眼 踏上忙碌街道
住在異鄉的泡泡 學習別人的時髦
需要增加安全感 就買幾頂鴨舌帽
我好奇 上扶梯靠右 為趕路的讓走道
觀前不顧後 是否有一天 走得到目標
厭倦自己得不到就發飆
沒有幽默感 又特愛計較
誰在耳邊 拚命吵鬧
我還不敢太隨性地發表
事有蹊蹺 皺眉又苦笑
一再地反覆煎熬 疲憊卻睡不著
無奈啊 不熟悉的城市 發什麼發牢騷
努力收斂小心眼 還是有太多煩惱
我還不明瞭 怎樣做才會最好
就算有好口條
還是只能看著 陌生人幸福的擁抱
事有蹊翹 皺眉又苦笑
一再地反覆煎熬 疲憊卻睡不著
無奈啊 不熟悉的城市 發什麼發牢騷
努力收斂小心眼 踏上忙碌街道
鑽牛角尖同義 在 鑽牛角尖同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tw中文( ... 彩虹旗眾所皆知但 ... 鑽牛角尖| 鑽牛角尖【钻牛角尖】意思- 成语词典成语[钻牛角尖]的详细解释,拼音:zuān niú jiǎo jiān…钻牛角尖的意思…钻牛角尖出处○ ... ... <看更多>
鑽牛角尖同義 在 鑽牛角尖同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tw中文( ... 彩虹旗眾所皆知但 ... 鑽牛角尖| 鑽牛角尖【钻牛角尖】意思- 成语词典成语[钻牛角尖]的详细解释,拼音:zuān niú jiǎo jiān…钻牛角尖的意思…钻牛角尖出处○ ... ... <看更多>
鑽牛角尖同義 在 [心得] 感謝Mason GRE - 看板G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GRE 320/ V 152/ Q 168/ AWA 3.0感謝Mason GRE
求學背景:工業設計系 指考:88.5
大學四年沒什麼機會接觸英文 最近一次念英文是一年前為了考托福
準備時間:2016/9月~2016/10/30
準備教材:Mason GRE講義 考滿分 花兒閱讀 17天搞定GRE單字
序言:先說準備時數,我9月底上完課,十月一整個月都是每天大約10小時左右,
偶爾耍費可能8小時。但是最後成績跟同個補習班其他神人強者相比,
320就只是剛好跨過門檻而已,所以我考完以後重新檢討自己的準備方式並比對考到
325或330神人們的方式後所歸納的一些心得,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首先,從模考成績講起
PP1 155 165
PP2 153 167
至少有兩個補習班的同學提到自己PP1 PP2的模考成績不理想,
但最後實際考試都拿到了非常高的分數,而我那時候看到這個訊息,
我就有了一個錯覺:模擬考會不會是比正式考試要來的難,那我豈不是V要170了。
事實證明,一切都只是幻想。其實看了蠻多篇心得,有人最後成績比模擬考高,
有人比模擬考低(像我),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小結論:如同MASON所言,模擬考是讓你熟悉作題感覺跟方式的,
請不要因為分數不理想或分數蠻理想影響你的心情。持續準備直到考完才是真的結束。
字彙:
檢討1:單字背的不夠熟
背景:字彙在GRE考試裡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再多提,引述很多前輩的話;
「GRE是一個以語文為載體的邏輯考試」,做題目做到最後就會發現,
有時候單字都認識還會選錯。換個說法,當你單字不會還要考慮邏輯,
那根本就是瞎子摸象。所以我對MASON的說法是贊同的,把2000個基本單字背到滾瓜爛熟,
至少先確保自己有對付大部分題目的能力。
但請注意是「滾瓜爛熟」,不是翻過去是反覆一直背。
解決方案:Mason的字根字首背法真的好用,上課期間,背單字照著Mason的方式背法就
對了(一邊作題一邊背)。上完以後,Mason推薦的Quizlet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把mason2000分成100個字一個章節,再用17天搞定GRE單字裡的週期背法。
尤其在最後的一個禮拜請確保自己真的每個單字都可以反射出來,
才能在考試時有穩定狀況。因為這就像練習投籃100%命中率,上場大概剩下50%。
P.S.其他在題目裡碰到但不在2000單裡的字也要用Quizlet打起來複習
檢討2:花太多時間整理同義跟反義字
背景:同義字,當然是重要,因為在10題單字題裡面有4題是等價。
但請不要重蹈我的覆轍,過於鑽牛角尖。一直想到底誰跟誰同義阿,
然後每看到一個字就想他的同義到底是誰阿,我明明記得有五個同義阿,
天阿第五個到底是誰想不起來。如果你也有上面的狀況,請參考解決方案。
如果沒有,直接跳過,不用浪費時間拉~
解決方案;請參考mason的單字本,裡面很多都列好了。
看個人習慣選用Excel打,或者是筆記本一個種類一頁,碰到的時候就寫進去,
Quizlet也可。總而言之,就是把他們好好的分類好,而且要確保你找的到,沒事看看。
填空:
檢討:沒有把考滿分上的GG全部做完,我只做了一半
背景:我只能說Mason教的很好,抓主詞動詞補語,正負號判斷,轉折語氣等等。
有問題也可以在line群組裡發問,總會有大神幫忙。
重點是,遇到第一眼沒看過或看不懂的題目不要慌亂,GRE的題目都有很強的邏輯性,
無論同義、反義、語義,答案一定是跟題幹裡的字最相關的,
很多時候會覺得,明明念起來很順,為什麼這答案不能選,
多半都是題幹裡的資訊推不出這個答案。
把GG做完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慢慢歸納出GRE考試的邏輯,發現其中有一定的脈絡可循。
解決方案:請確實遵照Mason的課前課後讀書計畫,把GG做完!!!!
把補充講義也做完,裡面的解題邏輯必看!!!
邏輯閱讀:
檢討:看不懂的字很多時整篇閱讀會很慌亂
背景:我很認同Kory說的,看一個句子要思考他重不重要,如果重要他在文章中代表什麼
意思,接下來文章可能的發展。GRE文章的架構有脈絡可循,
有些地方特別容易出成考題,例如:缺陷、不同點、比較、列舉、態度等等。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統整能力很差,明明知道要分析,可是字都不會時就是不知道從何
下手,可以參考以下方式
解決方案:請把閱讀講義做完,如果發現真的不知道從何歸納起,
我覺得可以看一下花兒閱讀,雖然裡面在講舊GRE但是文章架構、解題邏輯跟一些考點
我覺得是蠻有參考價值的,題目就不用做了。
看完花兒閱讀之後再回去把閱讀講義的題目分析一遍,會有很不錯的效果。
以下提供我練習分析的方式
1.把大架構先整理出來:觀點對比、實驗、闡述單一觀點、問題現象解釋等等
2.再去看一次題目 然後把錯誤選項的原因都寫出來
3.回到文章裡把考點找出來:考缺陷、考不同點、考比較、考列舉、考態度...
4.看文章裡,考點前後的連接詞是哪些,記起來,多留意
數學:
檢討:沒拿到170無話可說
背景:我上一次算數學大概就是在高中吧,大學都在做設計,很多觀念都模糊了。
如果你跟我一樣請乖乖去KH的基礎數學。
GRE考的數學有些真的很觀念,如果數學基本定義學的不牢固會卡卡。
另外我想分享我在考試的時候第一個Q比較難第二個Q比較簡單,我那時候心裡想說完惹,
是不是剩160了,結果證明好像也不是這樣阿,所以請不要緊張做完就是了。
解決方案:乖乖聽KH的話,數學保持手感,比最後一天狂練100題有用多了,
把解題時看到不會的數學單字打進去Quizlet裡,考前可以複習一下
AWA:
把高頻的優缺都用英文打出來,練習舉例,打字速度。
另外Mason的作文顧問,能夠的話就參加吧。我參加了四次,自己是覺得很有幫助,
因為報了就會逼你至少在討論前寫出一篇作文,但請記得一定要記時阿,
不要花個兩小時狂打600字,這樣有點失真。
結語:GRE考試跟當天的生理及心理狀況有很大的關聯,看到不熟的字不要慌,
好好的找線索,真的不會就選個答案跳過去吧。
絕對不要像我一樣跟一題閱讀奮戰十分鐘最後還是看得沒有很懂,
反而喪失掉解長篇的時間,到後面整個崩潰只想快點選完。
請一定要相信自己,奮鬥到最後一題為止。祝大家考試順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40.2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E/M.1481105364.A.0C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