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華藥投入抗疫行列 盤中強鎖漲停】
藥華藥(6446)加入台灣抗疫行列,提供長效型干擾素治新冠肺炎,盤中股價鎖在漲停板84.7元。
#新冠疫情 #藥華藥 #台股 #防疫股
長效型干擾素 在 凱基樂活理財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產業洞見 】
📝蛋白質藥物商機大探索
重要訊息
根據研究機構Business Wire預估,2020年全球蛋白質藥物的市場規模將達2,487億美元,隱含2015-20年年複合成長率7.3%。市場規模擴張主要係因醫界改採用蛋白質藥物作為多種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研究部檢視台灣的蛋白質藥物開發業者,並彙整其核心技術及產品如下。
評論及分析
蛋白質藥物具備安全性與藥效方面的優勢。蛋白質藥物透過與細胞內特定部位的交互作用緩解症狀並治療疾病。精準的交互作用能提升藥效,同時降低副作用。相較於小分子藥物,蛋白質藥物的安全性更高、毒性較低,因此已應用在各種缺乏有效治療選項的疾病領域。
免疫療法將是未來疾病治療的骨幹。抗體是免疫系統的主要調節因子,也是最複雜而有效的治療性蛋白質。強化免疫功能已成為發展未來療法的大方向,由近期增強病患自體免疫系統,產生PD-1/PD-L1單株抗體 (mAb) 成功治療多類癌症即可見一斑。台灣專注開發治療性抗體的藥廠包括中裕 (4147 TT)、浩鼎 (4174 TT)、聯生藥 (6471 TT) 與泉盛 (4159 TT)。
創新應用填補醫療需求缺口。隨著對疾病機制的了解增加,既有的蛋白質藥物亦可擴大應用至新的疾病領域。新應用提供病患治療新選擇,也為藥廠開創利基市場。台灣專注此營運策略的藥廠為藥華藥 (6446 TT)。
投資重點
蛋白質藥物開發不易,需投入大量時間與資金。製造蛋白質所需的多重技術增加了不同開發階段的風險。歷經十多年的研發投入,部份蛋白質藥物業者近期將邁入收割階段。凱基投顧較看好已有產品成功上市以及進入法規審查後期的業者,即中裕與藥華藥。
投資風險
藥物開發失敗,製造風險,無法得到主管機關認證。
合理的主題選擇、堅強的研發和製造實力為蛋白質藥廠的核心優勢
成功開發蛋白質藥物實屬不易,從鎖定正確目標、選擇具利基的適應症到考量市場規模缺一不可。另外,蛋白質係經由複雜的生物過程產生,期間須整合基因工程、細胞培養、純化與製劑等步驟。蛋白質藥廠亦需要堅強的研發能力方能成功推出產品。進入產品開發後期階段,藥廠則必須建立自有的生產設施。蛋白質生產過程容易受到周遭環境影響,如溫度、潛在的微生物汙染擴散,以及細胞培養過程中的各種關鍵因素。對於無自有產能的藥廠而言,外包生產或可作為暫時的解決方案,但技術轉移可能產生問題,且外包將提高生產成本。藥華藥已建立自家的蛋白質產線,且通過台灣食藥署與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認證,該產線將生產其長效型干擾素Ropeg (極可能於4Q18取得藥證)。中裕亦著手佈建廠房以生產其HIV藥物Trogarzo及後續產品,預計2020年可完工投產。
🔥(請參考圖一)
蛋白質可作為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且應用廣泛
蛋白質是身體中涉及許多重要生理功能的分子。它們由數百或數千個稱為胺基酸的較小單位構成。人體內可合成二十種不同類型的胺基酸,可以相互連接形成長鏈,並折疊成獨特的結構以形成不同功能的蛋白質(見圖二)。每種蛋白質都有各自的三維結構及特定功能。
🔥(請參考圖二)
蛋白質參與細胞之間的信號轉導,化學反應和調控生理作用。隨著對蛋白質功能失常及其與疾病間的了解增加,科學家們發現蛋白質很適合做為開發藥物的標的。有鑒於其調節人體內生物功能的能力,它們運作起來比傳統的小分子藥物更為直接專一,且副作用更小。尤其在增強免疫系統以對抗癌症等疾病上,蛋白質藥物格外有效。
目前已有超過70種蛋白質被FDA批准用於治療疾病,其中大部分是用於癌症治療的單株抗體(見圖三)。其他則包括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肝炎的干擾素,治療遺傳疾病用的酵素,糖尿病用的胰島素,血液相關疾病需要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和血液凝固因子,和疫苗。
🔥(請參考圖三)
蛋白質藥的複雜製程為主要進入障礙
蛋白質是複雜的大分子,必須在生物體中製造(見圖四)。憑藉基因工程的長足發展,科學家已可以將所需的蛋白質序列放在一起,以提高安全性和效果。
🔥(請參考圖四)
製造一個蛋白質藥物可能包括超過五萬個關鍵的製程步驟(見圖五)。其中重要的第一步是確保細胞能製造出正確的蛋白質。接續的量產因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造成生產困難。由於生物體中存在大量的雜質,最終的純化過程亦極其複雜。再者,純化後的蛋白質是否能重新折疊成原本的三維結構,對於保持其功能至關重要。雖然蛋白質藥物的製造過程複雜且耗時,治療使用上的各種優勢仍促使著藥物開發商將重點轉移此一領域上。
🔥(請參考圖五)
自2006年以來,蛋白質藥物一直面臨專利到期,生物相似藥進入市場的威脅。不過雖然原廠藥物脫離了專利保護,生物相似藥廠仍無法獲得原廠的關鍵資料,包括生產過程中使用的DNA序列或細胞株; 而這些正是能否生產類似蛋白質藥品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不同的生產製程和環境,可能會導致蛋白質純度的問題,引發出安全疑慮。製造技術上的困難為新進業者造成了進入門檻,因此就算蛋白質藥物專利到期,競爭也不似學名藥領域激烈。有限的競爭減緩了價格侵蝕,蛋白質藥物的原始開發藥廠得以在較長時間內享有較高的利潤。
👉文章來源:凱基投顧研究團隊
📢 立即加入凱基官方帳號 📢
⭐LINE凱基樂活投資人:https://goo.gl/SIzVsD
長效型干擾素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業訊息>台灣首家!藥華藥PV新藥 通過EMA查廠
#歐洲藥物管理局 #EMA #P1101藥證 #生物藥 #PEG長效型干擾素 #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PV #愛治膠囊 #HU
藥華藥(6446)公告,歐洲藥物管理局(EMA)進行P1101藥證核准前的實地查廠結果,獲無重大缺失,順利過關成為台灣首家通過EMA查廠的生物藥新藥公司,力拚明年上半年取得藥證、下半年進軍歐洲市場。
P1101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該新藥的歐洲權利已授權AOP公司,不過美國和亞洲權利仍歸藥華所有,由於先前美國FDA已同意可採用歐洲的臨床數據,因此預期美國藥證取得時間約預計落後歐洲半年至1年。
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表示,P1101若獲EMA最終審查通過取得PV藥證,將是全球第1個被核准用於治療PV病患的干擾素且為第一線用藥,屆時將大幅改變醫師的用藥方式,愛治膠囊(Hydroxyurea,HU)可能不再被使用做為治療PV藥物,這對P1101未來拓展歐美PV市場具相當大的指標意義,同時在使用傳統干擾素治療PV的中國大陸市場更有激勵效果。
藥華指出,P1101在第一線用藥的方式下,隨著時間與劑量上的調整,呈現有效性與一致性,在治療第18個月時更可以明顯發現,使用P1101治療組別與HU對照組在完全血液反應率(CHR)指標上出現黃金交叉,P1101組別持續上升、HU對照組則迅速下滑,這表示P1101對PV病患的長期治療是有極大幫助的。
林國鐘解釋,這是因為P1101是新一代PEG長效型干擾素,除具低副作用、長效且可使用高劑量等特色外,更可以抵禦外來入侵的病毒、細菌達到調整病變基因,進行幹細胞修復,是具改善病程進展或延緩疾病進一步惡化的藥物。
就時程進度,P1101(商品名BESREMI)經歐盟人體用藥委員會(CHMP)審核程序和查廠後,藥華和AOP團隊將在期限內向CHMP提交相關資料,屆時EMA會再啟動第二階段審核並接續計時,目標期望明年6月前能取得EMA做出核發藥證的最終決定。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mobile/ViewCateNews.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