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0812 17:00貼文)
所以碳中和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舉例來說,蘋果在去年7月公告,2030年蘋果所有業務及其製造供應鏈都會實現碳中和。而蘋果在2020年的環境報告書中,提及旗艦產品iPhone所產生的碳排放量,近八成來自供應商,其中又以台灣廠商居多,像是台積電、鴻海等等。我們的企業如果想繼續吃蘋果訂單,就必須遵從蘋果的指示,使用綠電生產代工,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搶著買下台灣9成9的綠電憑證。
排碳者付費的時代來了,已有超過40個國家開徵碳稅,並每年調高,以碳稅最高的瑞典為例,買一包IKEA的經典肉丸,加碳稅後必須多付43元台幣,買一支iPhone,加碳稅後會被多收超過300元台幣。碳稅可以是企業吸收也可能轉嫁給消費者,但如果全部碳稅都由蘋果付,一年會多出500億元成本,若做到碳中和,就不用付這筆錢。
在台灣,我們的排碳將近一半來自工業(2019年環保署數據),十大排碳大戶佔了全台40%排放量(扣除肩負穩定發電任務的台電):台塑四寶佔了19%,中鋼集團佔了11%,剩下的是中油、台泥、台積電與長春石化。
歐盟宣布2023年試行碳關稅,2026年正式實施,經濟部預料台灣銷往歐盟的鋼鐵、水泥、石化及造紙產業等會受影響。可以預見世界各國要達到減碳目標的方法之一,將是透過貿易政策。現在台灣大企業動起來了,但小規模公司比較難有人力與資源因應。如同去年的口罩國家隊、呼吸器國家隊,我們也該有減碳國家隊,現有的指揮層級應該可以再拉高,比照疫情指揮中心設置,因為碳中和絕對是攸關國家與產業競爭力的大事!這個趨勢擋不住,政府責無旁貸要協助制訂標準、尋找方案,讓我們的企業順利減碳,特別是國營事業比如台電,這樣才有機會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未完,待續。
#農業民生立委
#碳中和超前部署很重要
圖片:今周刊攝影團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長春 石化 訂單 在 柯耀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第一隻手機--看世界的驚人進步)
這是我人生第一隻手機,「7.1萬元」買的,當時抬頭是「業務代表」,實領薪水2.2萬元,我同時買了「35萬元的筆電」,且不斷 百萬元計 上課進修...「投資自己,一心改變自己一生!」我要做跟有錢人一樣的事情--投資我自己!
這隻「3.2個月收入」的「古董」,功能只有「行動」二字,跟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相比,簡直是「笑話」!清晨我升級系統,「5G的軟體」是由「手機連線」取得...短短二十年不到,科技產業,進步驚人!
當時買這隻手機,最大的問題,是「不知打給誰?」因為多半的人,都買不下手!這隻「笑話手機」,卻改變我的一生!
到高雄建立經銷網,該「準」經銷商,聽了我簡報,就說「如果IBM系統這麼強,那您能結案示範看看嗎?!」「當然可以!」「這裡有一家高福化工,昨天剛跟NCE簽約,您能再把訂單搶回來嗎?」....
那一天,我「搶」下訂單的關鍵之一:在路上,我掛「行動電話」給總公司,問「有哪家客戶是化工業」...我一生第一次聽到二個名詞「高福化工、長春石化」...
哪一天成交後,這家經銷商,立刻全部投靠,幫我們拿下半壁江山!
這就是真實人生...沒有「籌碼」時,人家隨便出題目--「橫刀奪愛」,也一定要贏!沒有車上的「電話取得情報」,歷史就改寫!7.1萬元,改變了我一生!(續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