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芒果佬留下的口號仲循環再用,可見村長此人幾無創新。成篇文章老調重彈又重彈,是老太婆的纒腳布一樣。對新世代潮流出現全無觸覺反思,人雖年青,固執守舊比老人家更甚,根本係個小老頭。
【不走別人的舊路 只走自己的路】
--黃浩銘敗選後感
「將來我當然會如過往一樣,去作一個支援的角色,在背後支援議會的抗爭,在街頭上大家一定會見到我黃浩銘,和大家一起並肩作戰,繼續衝鋒陷陣,這是我唯一能報答曾經支持我的選民,我是不會背叛我的理念,我也衷心希望我的支持者能夠相信我們還是會一如既往: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我對傳媒如是說。
九月五日凌晨三時左右走進點票中心,身體已極度疲累,在手機得知各票站的得票,已知道大概難以取勝。記起上一屆助選的時候,我並沒有到點票中心,因為當時已知是敗選了,沒有心情面對殘酷的現實;今屆由自己親身上陣,不能逃避選舉結果,我要面對敗選的事實,更加要勇敢地站在人們面前釋述原因,說出想法。我不是勝選者,是敗選人,本打算在得知所有票數後才回應傳媒,可惜我卻沒有可以等待的時間,每一支咪高峰都等待我說出即將敗選的看法,解釋為何不能勝利,彷彿面對着一場審訊,而事實上,這比我過去在法庭的審訊更加難熬。
腦袋沒有什麼空間思考,也不清楚實際票數,然而,有一點我很清楚的,就是不能怪責其他人。選舉是自己的,與其推說是別人的過錯,不如問自己可否做得更好。誰𠝹誰的票,誰搶誰的票,都是不忠誠面對自己的不足。客觀上,當然存在分票不勻,令建制派得利的問題,但選舉落敗,總不會單單是別人太強,又或選民太蠢。我們當然可以說選民「貪新忘舊」,但反過來說,也可以是舊的未有追上時代巨輪。如果稍為思考自己,就知道仍有更多可以進步的地方,可以是個人及組織形象、路線問題,也可以是選取的議題是否切中選民所想所求。
是時代扔棄了老民主派嗎?
新生代的興起,是時代扔棄了老民主派嗎?李卓人、何秀蘭、黃毓民、馮檢基落敗,梁國雄險勝,反之朱凱廸、劉小麗、羅冠聰等高票當選,更成為當區民主派票王,似乎意味着舊時代的終結。從前傳統泛民的地區樁腳模式受到嚴重挑戰,除了民主黨外,其他一如民協、街工的直選議席都未能在此巨浪中倖存,地區組織發揮的作用僅局限於區議會議席的區域,但面對大選區,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為先的立法會選舉,重視地區組織的政治組織幾近覆沒。的而且確,在選舉期間我所接收的資訊中,除了年輕人一般會支持較有素人清新形象的候選人外,即連一般中年人也有所轉變,由傳統泛民轉而支持自決派或本土派,籠統地說,就是想換點新意思,當是買個希望,支持新人云云,他們並非不知道新人可能會出問題,但相較之下,他們寧願容忍新人犯錯,也不想舊人再做,毫無希望。求新求變,也算是這次立法會選舉的一個很清楚的信號。
然而,新的是否就一定比舊的優勝?舊的不成功是因為路線徹底失敗還是行動未夠貫徹?新的是否就是與舊的有很大分別,還是只是舊酒新瓶?目前尚待觀察,我則樂觀其成,畢竟正如愛情都有所謂七年之癢,我們必須要試驗新的政治代表是否會比舊的更有政治智慧和魄力去對抗暴政,與此同時,也會推進舊的政治組織作出檢討,進一步更新政治力量,整體而言,也是一件美事。
求新求變
有傳媒問我,社民連及人民力量所得票數下跌,甚至我們痛失一席,是否代表拉布不受支持?顯而易見,大部分選民即使求新求變,都不是轉向更保守的溫和派及中間派,而是會選擇同樣支持拉布及議會抗爭的新人,支持積極抗爭的選民愈來愈多,甚至開始取代溫和民主派成為主流,足見梁振英在選前說要踢走拉布派的豪情壯語徹底破產,反而,選民期待議會加強監督政府,即使要透過拉布也在所不惜。因此, 「港人自主,暴政下台」之聲不絕於耳,梁振英花了四年激烈對抗都壓不住的抗議,反而引來更大反彈,稍有見識的中南海領袖也不應繼續支持梁振英的路線。梁振英下台,當然不代表抗爭結束,始終即管是梁下曾上,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也未得解決,港人一天未得民主普選,一天未有執掌制訂政策及立法之權,推行公義財富分配,我們只是又回到曾蔭權年代。如果繼續在「八‧三一人大決定」的枷鎖下,我們都只能俯首抗命到底!
敗選過後,我游走新界西四出謝票,不少曾投票支持我的選民特意走過來握手說感到很可惜,只是差數千票就可以趕走何君堯(我想,這是我最大的功用吧);也有不少投票給其他民主派候選人的支持者說後悔當日沒投我,有些是因為以為其他民主派不夠票,有些則是以為我已穩勝,還責怪我為何不告急。長毛常常說,亂告急害死街坊,民主派過去都多次出錯,因此,我不願走他們的舊路。長毛被譽為最慷慨的立法會候選人,因為他不但願意在選舉文宣上提出分票,不告急,不棄保,更在選舉當日先助其他盟友,最後才回到自己選區宣傳。還記得不少人在新界東仍在點算剩下十個票箱時,多人發出毒誓,又要禁食,又要改名,希望長毛能在立法會留下來,我希望大家要遵守承諾,兌現毒誓。即使長毛由新東票王變成為新東票尾,但也無礙他得到我們的敬重。亦因受長毛影響,我不願告急而影響其他民主派同道。我深覺得,如果支持者想我勝出,他們自然會積極為我拉票,為我緊張,而毋須我多番提醒。無論這個想法多麼天真都好,我始終認為能得到人家的信任,是要靠持續不斷的抗爭,不是靠一時三刻喊救命。寧可站着輸,都不要跪着贏。
留在議會外抗爭
誠然,今次敗選,的確對大嚿(陳偉業)、長毛(梁國雄)、社民連人民力量支持者及各位街坊抱歉非常,我唯一可以報答大家的只有堅持抗爭,繼續服務。選舉前,社民連堅持三路抗爭,不論是議會、街頭和法庭,我們都會抗爭到底,選舉後,即使我未能成功當選,我都會堅持抗爭。事實上,剛過選舉,法庭即已經向我發出告票,指我四月時在荃灣港鐵站抗議港鐵加價,不聽職員勸喻離開,因此違反法例,但我觸筆之際,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卻可到港鐵站內謝票,港鐵高層更向前線人員下達指令,以「行使合理彈性」包庇前九鐵主席田北辰,執法不一,混帳非常。
未來,到底本土派能否兌現承諾在議會內「大展拳腳」?自決派能否展開自決運動?傳統泛民又會否更加進取參與議會抗爭?一切都要受大眾觀察監察,我們拭目以待。而在隨後日子,我和社民連不但會一如既往在議會內外繼續抗爭,我們更熱切衷心希望可以與抗爭生力軍通力合作,加強議會對抗梁暴政戰鬥能力,同時,更希望注重勞工基層權益的團體進一步結連,在未來半年,議會內即將再次討論全民退休保障的話題,相信這也是最後一次去議論三十年來爭議的課題,希望左翼團體同氣連枝,全心全意,透過議會及街頭行動,致力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讓我們的老人家和打工仔女有更美好的生活!
明報 | 2016-09-13 | D04 | 副刊/世紀 | 世紀.選戰以後 | By 黃浩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人都知道張繼聰和白只是多年的好兄弟,這對兄弟相識近20載,最近終於可以合作,拍電影《今晚打喪屍》,共演的還有老戲骨萬梓良、白只女友顏卓靈與新生代演員王敏奕。...
長毛象新生代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走別人的舊路 只走自己的路】
--黃浩銘敗選後感
「將來我當然會如過往一樣,去作一個支援的角色,在背後支援議會的抗爭,在街頭上大家一定會見到我黃浩銘,和大家一起並肩作戰,繼續衝鋒陷陣,這是我唯一能報答曾經支持我的選民,我是不會背叛我的理念,我也衷心希望我的支持者能夠相信我們還是會一如既往: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我對傳媒如是說。
九月五日凌晨三時左右走進點票中心,身體已極度疲累,在手機得知各票站的得票,已知道大概難以取勝。記起上一屆助選的時候,我並沒有到點票中心,因為當時已知是敗選了,沒有心情面對殘酷的現實;今屆由自己親身上陣,不能逃避選舉結果,我要面對敗選的事實,更加要勇敢地站在人們面前釋述原因,說出想法。我不是勝選者,是敗選人,本打算在得知所有票數後才回應傳媒,可惜我卻沒有可以等待的時間,每一支咪高峰都等待我說出即將敗選的看法,解釋為何不能勝利,彷彿面對着一場審訊,而事實上,這比我過去在法庭的審訊更加難熬。
腦袋沒有什麼空間思考,也不清楚實際票數,然而,有一點我很清楚的,就是不能怪責其他人。選舉是自己的,與其推說是別人的過錯,不如問自己可否做得更好。誰𠝹誰的票,誰搶誰的票,都是不忠誠面對自己的不足。客觀上,當然存在分票不勻,令建制派得利的問題,但選舉落敗,總不會單單是別人太強,又或選民太蠢。我們當然可以說選民「貪新忘舊」,但反過來說,也可以是舊的未有追上時代巨輪。如果稍為思考自己,就知道仍有更多可以進步的地方,可以是個人及組織形象、路線問題,也可以是選取的議題是否切中選民所想所求。
是時代扔棄了老民主派嗎?
新生代的興起,是時代扔棄了老民主派嗎?李卓人、何秀蘭、黃毓民、馮檢基落敗,梁國雄險勝,反之朱凱廸、劉小麗、羅冠聰等高票當選,更成為當區民主派票王,似乎意味着舊時代的終結。從前傳統泛民的地區樁腳模式受到嚴重挑戰,除了民主黨外,其他一如民協、街工的直選議席都未能在此巨浪中倖存,地區組織發揮的作用僅局限於區議會議席的區域,但面對大選區,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為先的立法會選舉,重視地區組織的政治組織幾近覆沒。的而且確,在選舉期間我所接收的資訊中,除了年輕人一般會支持較有素人清新形象的候選人外,即連一般中年人也有所轉變,由傳統泛民轉而支持自決派或本土派,籠統地說,就是想換點新意思,當是買個希望,支持新人云云,他們並非不知道新人可能會出問題,但相較之下,他們寧願容忍新人犯錯,也不想舊人再做,毫無希望。求新求變,也算是這次立法會選舉的一個很清楚的信號。
然而,新的是否就一定比舊的優勝?舊的不成功是因為路線徹底失敗還是行動未夠貫徹?新的是否就是與舊的有很大分別,還是只是舊酒新瓶?目前尚待觀察,我則樂觀其成,畢竟正如愛情都有所謂七年之癢,我們必須要試驗新的政治代表是否會比舊的更有政治智慧和魄力去對抗暴政,與此同時,也會推進舊的政治組織作出檢討,進一步更新政治力量,整體而言,也是一件美事。
求新求變
有傳媒問我,社民連及人民力量所得票數下跌,甚至我們痛失一席,是否代表拉布不受支持?顯而易見,大部分選民即使求新求變,都不是轉向更保守的溫和派及中間派,而是會選擇同樣支持拉布及議會抗爭的新人,支持積極抗爭的選民愈來愈多,甚至開始取代溫和民主派成為主流,足見梁振英在選前說要踢走拉布派的豪情壯語徹底破產,反而,選民期待議會加強監督政府,即使要透過拉布也在所不惜。因此, 「港人自主,暴政下台」之聲不絕於耳,梁振英花了四年激烈對抗都壓不住的抗議,反而引來更大反彈,稍有見識的中南海領袖也不應繼續支持梁振英的路線。梁振英下台,當然不代表抗爭結束,始終即管是梁下曾上,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也未得解決,港人一天未得民主普選,一天未有執掌制訂政策及立法之權,推行公義財富分配,我們只是又回到曾蔭權年代。如果繼續在「八‧三一人大決定」的枷鎖下,我們都只能俯首抗命到底!
敗選過後,我游走新界西四出謝票,不少曾投票支持我的選民特意走過來握手說感到很可惜,只是差數千票就可以趕走何君堯(我想,這是我最大的功用吧);也有不少投票給其他民主派候選人的支持者說後悔當日沒投我,有些是因為以為其他民主派不夠票,有些則是以為我已穩勝,還責怪我為何不告急。長毛常常說,亂告急害死街坊,民主派過去都多次出錯,因此,我不願走他們的舊路。長毛被譽為最慷慨的立法會候選人,因為他不但願意在選舉文宣上提出分票,不告急,不棄保,更在選舉當日先助其他盟友,最後才回到自己選區宣傳。還記得不少人在新界東仍在點算剩下十個票箱時,多人發出毒誓,又要禁食,又要改名,希望長毛能在立法會留下來,我希望大家要遵守承諾,兌現毒誓。即使長毛由新東票王變成為新東票尾,但也無礙他得到我們的敬重。亦因受長毛影響,我不願告急而影響其他民主派同道。我深覺得,如果支持者想我勝出,他們自然會積極為我拉票,為我緊張,而毋須我多番提醒。無論這個想法多麼天真都好,我始終認為能得到人家的信任,是要靠持續不斷的抗爭,不是靠一時三刻喊救命。寧可站着輸,都不要跪着贏。
留在議會外抗爭
誠然,今次敗選,的確對大嚿(陳偉業)、長毛(梁國雄)、社民連人民力量支持者及各位街坊抱歉非常,我唯一可以報答大家的只有堅持抗爭,繼續服務。選舉前,社民連堅持三路抗爭,不論是議會、街頭和法庭,我們都會抗爭到底,選舉後,即使我未能成功當選,我都會堅持抗爭。事實上,剛過選舉,法庭即已經向我發出告票,指我四月時在荃灣港鐵站抗議港鐵加價,不聽職員勸喻離開,因此違反法例,但我觸筆之際,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卻可到港鐵站內謝票,港鐵高層更向前線人員下達指令,以「行使合理彈性」包庇前九鐵主席田北辰,執法不一,混帳非常。
未來,到底本土派能否兌現承諾在議會內「大展拳腳」?自決派能否展開自決運動?傳統泛民又會否更加進取參與議會抗爭?一切都要受大眾觀察監察,我們拭目以待。而在隨後日子,我和社民連不但會一如既往在議會內外繼續抗爭,我們更熱切衷心希望可以與抗爭生力軍通力合作,加強議會對抗梁暴政戰鬥能力,同時,更希望注重勞工基層權益的團體進一步結連,在未來半年,議會內即將再次討論全民退休保障的話題,相信這也是最後一次去議論三十年來爭議的課題,希望左翼團體同氣連枝,全心全意,透過議會及街頭行動,致力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讓我們的老人家和打工仔女有更美好的生活!
明報 | 2016-09-13 | D04 | 副刊/世紀 | 世紀.選戰以後 | By 黃浩銘
長毛象新生代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港聊聊] 台灣立法院委員有有什麼國際視野?
香港不少新科立法會議員當中有許多人擁有令人佩服的國際視野。台灣也有,但與香港比起來如何,這就見仁見智。
這邊聊聊兩個台灣立法院具有國際背景的立委。
第一個是民進黨籍立委蕭美琴,出生於日本,母親是美國人。蕭委員在回到台灣從政之前一直在美國念書。在美國有不少人脈,蔡英文選舉期間面對國際媒體也常由蕭委員打點。擔任立委期間待在外交與國防委員會內,監督政府不少相關施政。同時也發起立法院圖博之友會,關注西藏人權。近來深耕花蓮,成功從不分區轉為花蓮區立委,在立法院當中可謂少數外交在地都吃得開的立委。
這次新科立委當中,有一個新移民背景的國民黨籍立委林麗蟬。出生於柬埔寨的金邊市,1997年嫁到台灣,在20年不斷深耕在地之後,獲得國民黨提名成為不分區立委,為國會注入一股多元的面貌。上任至今關注新移民的各項議題。筆者曾在一次活動中見過她本人,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新科立委。
儘管立委多由地方選出,選舉促使立委需多關心在地事務,然而國際與在地往往密不可分。台灣立法院如果有更多立委有國際背景,想必對我們問政品質或者多元性,都有莫大的助益。
[#國際評論:國際學海迷津73] 始終是國際都會:簡評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的國際視野
(編按:這篇文章談及的每一案例,都曾分別在本頁介紹,假如只專注任何一人,都會見樹不見林,放在一起重溫,就能看到另一幅宏觀圖像)
香港立法會選舉剛舉行,筆者沒有研究香港政治,也不大了解候選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只是從國際關係研究的角度,發現不少候選人都有很獨特的國際經歷、國際視野,而這在世界各地選舉中,都是罕見的,依然擁有大量與國際接軌的資本。當局者迷,沉醉在選舉勝負時,很容易見樹不見林,但只要各陣營支持者抽離個人喜惡和人身攻擊,當能發現,香港畢竟還是一個國際都會。
立法會議員當中,最熟悉香港涉外事務的權威,始終是葉劉淑儀,而這和她的經歷大有關係,因為她在政府的每一個崗位,都適逢最需要涉外交涉的時候。在行政署時,她負責推廣居英權;在工商署,她向美國遊說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和設計對外經貿辦的過渡安排;在入境處時,推廣特區護照免簽證;在保安局時,除了處理一堆對外敏感議題,也要負責越南船民一類問題。加上她父親來自新加坡,自己早年留學蘇格蘭,辭官後在美國史丹福進修,師承Larry Diamond教授(雖然二人觀點頗不一樣),對如何在國際社會生活深有體會。這份履歷,在涉外關係層面,已經無出其右了。
說到國際經歷,陳雲的背景也十分獨特。網絡形象瘋瘋癲癲的他,除了中文根柢好,也在大學主修英文,然後拿法國的獎學金到法國讀法文,再在德國名校哥廷根大學博士畢業,該校校友包括俾斯麥、叔本華、哈巴瑪斯和朱德。他家人來自馬來西亞,輾轉到中國又輾轉來港,一家對國共關係、華僑身份、香港國際地位等有先天的觸角。而他的主張,其實是國際關係的典型現實主義,也能進出政府和學院、鍵盤和現實,可惜香港真正能明白的不多。在亂世中,這類背景的學者,足以成為時代的wild card。
候選人當中,真正國際關係科班出身的是黃梓謙,他讀書時代是AIESEC會長,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學士、牛津大學外交學碩士畢業,拿Chevening獎學金,然後到過印度班加羅爾工作,偶爾在報章評論國際時事。作為同業,完全感受到他的熱誠和真摯,可惜「第三道路」缺乏土壤是不能出現的。只要日後找到真伯樂,在合適的跑道,當前程無限。
另一位國際關係出身的候選人是朱凱迪,認識他很久,當時他是《明報》國際版記者,覺得在報館太「離地」,喜歡到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採訪,後來更走到伊朗進修一年學習波斯文。這種練歷和毅力,非一般人可做到。在左翼當中,他的視野最有宏觀格局,而且難得沒有由上而下的「老師」情結,又真的住在鄉村深耕七年還種菜維生,把查巴達游擊隊、菲律賓農民的模式引入香港,這和他的出身當有直接關係。
長毛在過去十年,對開拓香港人國際視野功不可沒,很多人都是從他身上認識革命英雄捷古華拉。他的國際經歷同樣有趣,早年加入的托派組織「革馬盟」屬於「第四國際」的中國支部之一;視捷古華拉為偶像,因為對方支援世界革命時,沒有國籍的包袱。長毛曾住在德國兩年,踢過業餘球隊,並到過古巴尋找捷古華拉的蹤跡,回港後做過舞台劇談捷古華拉。長毛很受洋人歡迎,曾幾何時,「長毛@九七吧」就是洋人眼中的香港。
不少人以為新界鄉紳只是「土皇帝」,其實不少鄉紳領袖都有另類國際經驗,例如參選的侯志強村長。他父親是海員,自小在碼頭工作,遠眺四方,年輕時曾在英國、荷蘭、美國度過十年歲月,更在芝加哥開餐館起家,然後買賣餐館開始致富,賺第一桶金後回流,起碼見過世面,粗獷作風自然也和從前書香世代的鄉紳不同。假如他出自傳,筆者會對那十年的海外日子最感興趣,而他曾對《南華早報》記者這樣談及他的海外經歷:"I did hundreds of kinds of work. I use my brain. I engage in whatever work that is lucrative, though nothing illegal."
至於海外留學的人數更是極多,自由黨主席鍾國斌是目前少數尚有英式紳士風度的議員,這和他的出身自然不無關係:預科開始他就在蘇格蘭留學生活,然後在Aberdeen的Robert Gordon University建築物料測量學士畢業,再在當地Stirling University完成工商管理碩士,前後七年,蘇格蘭獨立公投、英國脫歐公投都會找他訪問。他也帶領自己的公司率先投資緬甸,當時緬甸尚未改革開放,但商機處處,我們也曾訪問他的緬甸觀。無論政治立場如何,氣質是很難模仿的。
與歐洲淵源更深的,自然還有久違的洋人政客司馬文(Paul Zimmerman),他可能是歷史上「荷蘭-香港」樞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生平很多地方很值得思考:出生在鹿特丹、畢業於荷蘭名校Erasmus University,而長大的地方卻是一個小鎮。當時荷蘭民主運動風起雲湧,他曾在中學「佔領校園」抗爭。他到香港是為了逃避兵役,卻從此留了下來,最終連荷蘭籍也放棄。這種浪漫情懷,教人想起數百年前到台灣的荷蘭傳教士。
不少參選的香港新生代強調本土,其實本土之餘也臥虎藏龍,例如候選人當中的頭號「知日派」,大概是民主黨的區諾軒。他曾在日本留學一年,日語有N1程度,並在網台主持日本文化節目,筆者也上過去一次當嘉賓。每逢有日本新聞,例如南京大屠殺週年、安倍推安保法等,他都會被訪問,立場一般以反安倍為主軸。其實從政的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間,日本研究明顯給了他一個精神放鬆的空間,這也是我們經常推廣國際關係作為second identity的原因。
雖然葛珮帆常為泛民支持者揶揄,但她的確是民建聯議員當中最關心國際視野的一人,在立法會的主打項目是國際集團走私象牙,私人議案《加強打擊走私野生動物的罪行》獲跨黨派一致通過,也親身到過北極宣揚環保,這都是不能爭選票的個人選擇。因為她的這些國際關係工作,我們相識十年,然而她這些工作在網絡時代都被按下不表,也不大為人知,這就是政治了。
還後一位,意想不到,具有,國際身份的候選人,沒錯,是他。鄺俊宇的背景,雖然,很本土,但鄺俊宇,卻極為台灣受落,因為他的文風,很八十年代,和台灣口味,天衣無縫。台灣人,會買他的小說,會請他做節目,而鄺俊宇,不會怕。認識鄺俊宇,很久,曾共同見證一些事,知道他對朋友很可靠,能守秘密,就像他筆下,那些,老老土土的男生一樣。台港關係,靠你了。
#立法會選舉2016 #香港國際都會 #國際視野
延伸閱讀:重讀《1984》的平行時空,重構國際關係的香港
http://bit.ly/28Qzuq4
長毛象新生代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很多人都知道張繼聰和白只是多年的好兄弟,這對兄弟相識近20載,最近終於可以合作,拍電影《今晚打喪屍》,共演的還有老戲骨萬梓良、白只女友顏卓靈與新生代演員王敏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f4G1OS3p2w/hqdefault.jpg)
長毛象新生代 在 所有的服勤課程項目 的推薦與評價
【2018小小古生物導覽員培訓】招募中~ 各位爸爸媽媽看過來~您家中有非常喜愛古生代的三葉蟲、菊石,中生代的翼龍、特暴龍、中原龍,新生代的長毛 ... ... <看更多>
長毛象新生代 在 除了猛犸象,冰河時期還生存有哪些巨獸?丨亞洲篇丨冰河世紀 的推薦與評價
除了猛犸象,冰河時期還生存有哪些巨獸?丨亞洲篇丨冰河世紀 ... 你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看到 長毛象 四處走動 ... 猛犸象,刃齒虎!丨盤點10大 新生代 巨獸丨恐龍之最0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