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生最精彩的歲月,奉獻給心愛的台灣
1990年,我在林口長庚醫院時,當時羅慧夫(Samuel Noordhoff)醫師是整形外科的指導老師。
32歲就來台灣的他,雖然年事已高,但每天一大早的晨會、臨床教學及開不完的刀,讓很多的唇顎裂的台灣小朋友,從此有了正常的童年,綻放快樂的笑容,依舊使我印象深刻。
和羅慧夫醫師一樣的宣教士醫師們,默默的在台灣最偏鄉的部落,用他們人生最精彩的歲月,奉獻給台灣,一待就是數十年。
薄柔纜(Roland Perter Brown)醫師於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畢業後,繼承宣教士父親的志業,在1953年,27歲時來到台灣;歷經2年的募款與籌備,於在花蓮美崙成立基督教門諾醫院,當地的鄉親暱稱為「美國病院」。
此後近40年,薄柔纜醫師沒有離開過台灣一步。擔任門諾醫院院長25年間,沒有領過任何一筆錢;靠著宣教會的薪水,與妻子租屋過生活。
薄柔纜醫師最令人動容的,是他在決定於1994年返美定居的原因:不是他對這塊土地的感情淡了,正好相反,他不想讓自己成為台灣的負擔。他希望把台灣的醫療資源,提供給更有需要的人。
一生奉獻給台灣的他,回到美國時一度無力購屋養老,所幸在親友與學生的協助下,才得以在堪薩斯州有一個小小的安身居所,靜靜等待人生的終點。
就在前幾天,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醫師於美國逝世,安息主懷,享壽94歲。
羅慧夫醫師和薄柔纜醫師,真正愛著這塊土地的人,化成千風在他們心念所繫的地方,讓台灣人永遠感念。
謝謝你們,讓台灣更美好。
#陳其邁
--
照片來源:門諾醫院提供中央社
門諾醫院捐款方式:http://bit.ly/2z4C0ns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貞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中這些人,有志工、教師、教授,有的是國軍的彈藥庫處長、有通靈少女身兼台灣第一位國際女棒球裁判、有國際知名的服裝設計師、舞蹈家、和剛拿下台北公開賽冠軍的羽球好手,他們有甚麽共通點? 除了他們年輕、很努力,他們更要突破種種限制,闖出一片天,才能得到今年的 #十大傑出青年 。我除了當面鼓勵他們,我也...
「門諾醫院院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心靈舒果陳玉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情報] 門諾院長:看重每一個「與我無關」的生命 的評價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門諾醫院- Photos 的評價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門諾醫院歷任院長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Fw: [新聞] 門諾醫院的院長黃勝雄醫師- 看板specialman 的評價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門諾疫苗、門諾醫院院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 ... 的評價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門諾疫苗、門諾醫院院長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 ... 的評價
- 關於門諾醫院院長 在 花蓮門諾醫院創辦人薄柔纜醫生安息主懷 - 時事板 | Dcard 的評價
門諾醫院院長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為台灣人擺上一生,你肯不肯為你自己的兄弟捐獻一點點錢,讓這個慈善醫院能夠繼續幫助貧困的病患呢?》
#安息主懷
稍早遠方傳來不捨與難過的消息,為台灣奉獻一生,守護東部民眾健康四十年的薄柔纜醫師於8/17(六)安息主懷,已卸下勞苦重擔沒有病痛跟隨主到天國去了,我們也祈求上帝賜平安給薄醫師的家人,也願上帝安慰關心他的每個人,我們同心禱告也謝謝薄醫師一生奉獻與付出為花蓮這塊土地,我們永遠懷念您~~
薄柔纜(Roland Peter Brown) --為台灣擺上一生
從外科醫師到院長職份,雖不善言辭但以身作則,帶領美國門諾會醫護技同仁以醫療宣教,守護台灣東部民眾健康四十年。
1926年出生在中國河北省,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畢業,1953年9月以替代役來台參與門諾中央委員會在花蓮的山地巡迴醫療,並於現址創設門諾醫院,1956年返美,1960年再度來台長駐,前後擔任門諾醫院院長達二十五年,1994年正式退休返美。醫院初創期原住民看病採「一人一元」政策,在秀林鄉設置肺病療養院收治肺結核病患,在部落廣設「牛奶站」,十五年間二萬名學童受惠。為病友組織推輪俱樂部、洗腎俱樂部、開心俱樂部,設有早產兒基金、洗腎基金、血癌基金。退休臨別說:「我為台灣人擺上一生,你肯不肯為自己的兄弟捐獻一點點錢,讓這個慈善醫院能夠繼續幫助貧困的病患呢?」心心念念的仍是弱小貧病。#門諾人 #醫療奉獻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ycjftb3MA
門諾醫院院長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把人生最精彩的歲月,奉獻給心愛的台灣
1990年,我在林口長庚醫院時,當時羅慧夫(Samuel Noordhoff)醫師是整形外科的指導老師。
32歲就來台灣的他,雖然年事已高,但每天一大早的晨會、臨床教學及開不完的刀,讓很多的唇顎裂的台灣小朋友,從此有了正常的童年,綻放快樂的笑容,依舊使我印象深刻。
和羅慧夫醫師一樣的宣教士醫師們,默默的在台灣最偏鄉的部落,用他們人生最精彩的歲月,奉獻給台灣,一待就是數十年。
薄柔纜(Roland Perter Brown)醫師於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畢業後,繼承宣教士父親的志業,在1953年,27歲時來到台灣;歷經2年的募款與籌備,於在花蓮美崙成立基督教門諾醫院,當地的鄉親暱稱為「美國病院」。
此後近40年,薄柔纜醫師沒有離開過台灣一步。擔任門諾醫院院長25年間,沒有領過任何一筆錢;靠著宣教會的薪水,與妻子租屋過生活。
薄柔纜醫師最令人動容的,是他在決定於1994年返美定居的原因:不是他對這塊土地的感情淡了,正好相反,他不想讓自己成為台灣的負擔。他希望把台灣的醫療資源,提供給更有需要的人。
一生奉獻給台灣的他,回到美國時一度無力購屋養老,所幸在親友與學生的協助下,才得以在堪薩斯州有一個小小的安身居所,靜靜等待人生的終點。
就在前幾天,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醫師於美國逝世,安息主懷,享壽94歲。
羅慧夫醫師和薄柔纜醫師,真正愛著這塊土地的人,化成千風在他們心念所繫的地方,讓台灣人永遠感念。
謝謝你們,讓台灣更美好。
#陳其邁
-\-\
照片來源:門諾醫院提供中央社
門諾醫院捐款方式:http://bit.ly/2z4C0ns
門諾醫院院長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影片中這些人,有志工、教師、教授,有的是國軍的彈藥庫處長、有通靈少女身兼台灣第一位國際女棒球裁判、有國際知名的服裝設計師、舞蹈家、和剛拿下台北公開賽冠軍的羽球好手,他們有甚麽共通點?
除了他們年輕、很努力,他們更要突破種種限制,闖出一片天,才能得到今年的 #十大傑出青年 。我除了當面鼓勵他們,我也決定,政府要投入資源,把這些青年的故事拍出來,讓大家知道: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個人都不放棄,讓大家都覺得 #我也可以 。
這是這一代的年輕人用生命在講的故事,若有更多同樣打拚的少年人繼續努力,台灣一定會更有出息,在世界一定會更有一席之地。
#繼續衝 #繼續拚
#國家繼續向前進
—————
大家有空嗎?
都看完影片了不如再加一下我的Line:
http://line.me/ti/p/@eballgogog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YxMd9aU8-o/hqdefault.jpg)
門諾醫院院長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口頭質詢─
▶蔡總統承諾新政府上任後會優先改善並解決東部交通問題,而東部居民最大痛苦就是一票難求問題,除了票務系統已逾10年以上未更新;另一方面,今年五月底宣布實施實名制,保障花東居民可以優先購票的政策,雖然首次試辦時間倉促只適用身分證U、V開頭鄉親,很多長期居住在東部地區、戶籍也在東部地區民眾未被納入,希望在下個階段能納入所有戶籍設在東部地區的鄉親,同時希望實名制購票能常態化,不侷限於特定連假及特定少數班次,藉旅客分流方式,解決供不應求問題。
部長: 中秋節將擴大辦理實際設籍民眾,且除了專車外將針對某些列車按照實名制來辦理增加返鄉者座位的比例。再者過去網路票務系統是公家機關在採購上受制於廠商,現已經用技術上能力更強的廠商來代替,過去需要3年時間改善,希望能加速於明年年中把這件事辦理到一定程度,至於是不是全面改善取決於這段時間把試辦跟廠商周旋的情形。
▶台鐵接下來各項列車的採購,希望能以12節車廂的新車為主軸,會比現在8節車廂列車多1/3的運量,藉以提高民眾買到票的機會,同時地方觀光產業更依賴著讓每一位想要到東部觀光的民眾都能買到車票。
▶有關東部鐵路出軌問題,所幸無人傷亡,但如果發生在山區北迴線上或是橋梁上後果將不堪設想,這問題更凸顯花東鐵路單軌的困境,當事故發生時南北雙向火車全部會停擺,而花東鐵路目前以單向單線通車的情況下,限制了增加班次的空間,更是讓現在有越來越多普悠瑪、太魯閣號快速經過很多鄉鎮過站不停,以致於本來位居偏遠的小城鎮連搭火車的機會都沒有。花東線雙軌化及北迴線增軌計畫可行性評估已接近完成,希望交通部及行政院能盡速核定執行。賀陳部長上任前說不必要的建設就不要進行,這話原則是對的,但對東部居民來說鐵路建設的進行卻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的。
院長:一定會支持讓東部地區交通得到改善。
部長:關於票務之所以緊張,最主要是容量的問題,與其去買速度快但座位少的普悠瑪太魯閣號,應該要買車廂比較長的車種,但整個調度上要考慮到發車起點,未來有些班次變成主要來服務東部,在特別假期作這安排時,也需要全國老百姓體諒。路線容量因現在是單軌作業,中期措施要將北迴線先朝花東一些車站加強其迴車及評檢的改善,雙軌的案子還在進行當中,局部改善的部分可以先做。長期方案一定會按照既定時程加速辦理。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分三階段已經正在進行,期待明年開始能分段完工,目前的施工計畫是否按照原定時程進行?蘇花改工程是高難度的工程,在張院長卸任前才進行觀音隧道最後的貫通跟爆破,隧道裡面的工作人員是非常辛苦的,希望能給這些基層的隧道及蘇花改工程人員加油跟鼓勵,但更希望在政策上作督促盡快克服萬難加速完成,這確實是地方居民長期以來的期待,尤其這幾天幾乎每天下雨,落石坍方的問題也持續發生中,對於農產品運輸,一定要以汽車、公路的方式經過蘇花公路民眾的安全我們更有責任維護跟保障。
部長:蘇花改是完全按照既定時程,有關蘇花改是不是要進一步在某些路段再去增加其隧道工程,這除涉及到整個政策檢討外,也對於環境需要做新案子的審查,不過既定已經核定的蘇花改工作,會按照安全的標準下繼續進行。
▶為了改善花蓮到臺東之間的公路運輸,地方提出台 9 線花蓮南段拓寬計畫,這部分公路局也已經在進行了,希望交通部、行政院能夠以專案的方式繼續改善台 9 線南段,尤其是縱谷地區的相關交通工程。相對於蘇花改,其對環境的影響是相對單純的,相關的評估也已經完成了,尤其花蓮段的部分,這部分請以最嚴謹的態度、最積極的方式儘速辦理。
賀陳部長旦:台 9 線南段的局部改善,其預算都成立了,也已經用專案的方式在發包辦理當中。只有在必要的地方用拓寬的方式,其他部分規劃多用一些局部工程的方式。
▶大眾運輸系統在偏鄉地區,尤其東部,目前是一個三輸的狀態,政府花錢去補貼、業者賠錢、民眾覺得不方便,因為班次少,又沒有到各個村落去,很多中南區的鄉親往往要搭好幾個小時的公車到花蓮的門諾醫院、慈濟醫院,這個公共運輸系統的改善非常迫切,攸關民眾的生活,過去在我們爭取之下,交通部有幾個試辦計畫,但是這些試辦計畫的範圍太小,我們希望能擴大辦理。
賀陳部長旦:偏鄉地方不能用定點的方式,而必須是一種隨機、隨需求的方式,對這樣的供需必須有個規模才能做到。在今年年底以前把試辦範圍擴大,配合東華大學跟東吳大學兩個學校的建議來做擴大服務。過去我們都把重點放在「路」,最近會用客運補助的方式來做,未來更進一步對於偏鄉地區乘客的服務,不論是電子票證、優惠、轉乘上的鼓勵以及資訊的改善,都會做為第一優先,使得路、車、人整個結合的更好。
▶花蓮國際機場使用率低,尤其現在國內線班次減少,國際包機寥寥無幾,交通部應極力推動跟其他國際城市之間的直航。以善用東部地區的觀光資源,使遊客分流。
▶太魯閣國家公園既不收費,又沒有外溢的經濟效益。我們更希望有一些其他的觀光亮點,讓遊客可以分流,而不是造成每天下午國家公園裡面塞車的情境。其中本席曾經主張將現在行政院討論的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東部地區,雖然張前院長已經核定設在新北市,但是我希望林院長能夠重新考慮。當初直接排除花東地區,其它脫離了原來的土地,更弱化了跟原來文化的連結。應將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東部地區原鄉的花蓮,讓原鄉部落有強化文化跟歷史認同的機會、以及教育的功能。原住民族的歷史及文化不該只是一個要給人口眾多的地方消費的商品,它更是連結土地、文化及情感的重要象徵,本席希望這個因素能夠納入考量。我非常不認同過去只以人口因素跟交通因素決定博物館選項的思考方向,如果以這樣的邏輯,那所有的建設都只能在都會地區,完全少了區域均衡發展的考量。譬如故宮也因為人數過多,設置了故宮南院,這就是人潮分流的概念。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不只有新北市爭取原住民族博物館的設置,包括花蓮縣、桃園市,乃至於高雄市都在爭取。所以我們未來的作法是要把選地點的方式重新評估。我們會用最公平、最客觀,而且是實際需要的地方來做評選。
▶花蓮到台東之間整個縱谷地區我們還有很多很美麗的景點,希望在接下來整體觀光政策的規劃當中,也能將在地的文化、慢城的生活,甚至是地方部落的導覽等等都能夠納入下一個階段整個觀光政策的重新檢討。
▶政府所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當中,有很多是以地區性為主的,但是不論是生技醫藥的研發、亞洲矽谷、智慧機械之都、綠能科技以及國防產業等等,獨缺東部,以前講重北輕南,現在則是重西輕東,不只是交通的不便讓大家痛苦,更重要的是讓地方產業能有發展的機會。因為這是提供地方人民工作就業機會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農業跟觀光一直是東部的強項,但是在農業領域,花東地區一直缺少二級加工的相關設施,農民在好山好水的環境所種植出來品質優異的農產品,它的銷售管道跟時程都非常有限,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它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的收入。新農業政策的資源配置上,我希望能以東部的比例為重,因為畢竟相較其他產業發展的機會,花蓮當地的天然環境及現在交通的狀況,我們能夠發展產業的選項沒有像西部這麼多元。
林院長全:其實我們整個經濟發展模式裡面不是只有五大創新產業,新農業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也有請國發會做有關花東產業發展的規劃,特別是有機農業等等,這些都必須要有更好的整合。我們會把東部地區列為新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地區來考量。
▶有關綠能產業的發展,現在日本的 TOYOTA 汽車在發展氫能汽車產業,我們也看到具體的成果。台灣相較於日本,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沒有那麼強,但是我們可以用機車作為示範的重點產業。從循環經濟的角度來看,中華紙漿的廢氣能夠產生的氫能,足以滿足花蓮 5 萬輛機車一年的能源需求。然而沒有啟動相關計畫就難以達成,我們需要許多配套,也需要政府在法規上、政策上及資源上的支援。院長是不是能夠考量,以東部作為氫能產業的示範點?東部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成果,但是規模還是沒有辦法形成產業聚落,所以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林院長全:我們會讓經濟部跟工研院,做比較具體的評估
▶我希望行政團隊能夠重視的東部地區的另一個產業,是對國際學生的華語教育、教學產業。目前全世界學習中文的人口有上千萬,我們只要能夠吸引一部分的人,讓他們到全球公認最移居的東部 long stay、學習。這是常住型的觀光,對交通往來的負荷是比較低的,而且他們長期在當地居住、消費,可以挹注地方產業。但是現在依教育部的規劃,進入這個產業的門檻還是非常高,以致於目前只有一部分的大學機構能夠辦理,private sector 反而很難進入這樣的新興產業。綜觀全世界各種語言學習的經驗,包括瓜地馬拉、西班牙文的學習等,我們看到很多很好的範例跟機會。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的推廣上,除了教育部之外,包含外交部、僑委會,都可以在整體產業上及法規上進行輔導、協助,為東部帶來新興產業的機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uYHjxIKi0/hqdefault.jpg)
門諾醫院院長 在 心靈舒果陳玉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在花蓮門諾醫院長廊上看見的宣導海報:「記得寶寶是一歲又...個月長第一顆牙齒,卻不記得父親最後一顆牙是什麼時候掉的。」
不要只關心小孩, 也要關心父母親 有天我們也會老唷!
心靈舒果 溫馨 勵志文章 旅遊 風景欣賞
觀賞更多影片:https://goo.gl/rvS1UC
心靈舒果FB:https://www.facebook.com/anytime999
LINE@ ID :@jkf9464z 請加好友 接收新訊息
1.歡迎訂閱心靈舒果的Youtube頻道,這樣心靈舒果有了新影片,你就會第一個看到唷!(訂閱免費喔 )
2.歡迎到我的FB粉絲專頁【心靈舒果】按讚,這裡會有心靈舒果的最新動態!
3.每一則影片的留言心靈舒果都會親自看過,歡迎在心靈舒果的影片下方留言!(請在youtube影片下留言 我才看得到)
心靈舒果, 需要大家的支持和鼓勵 , 您的分享是我製作影片的動力,請分享影片給至親好友 在平淡的生活中舒發煩悶,增添小小的確幸。 感恩 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9PVsXysbs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YdS-6m8iYzg0ykggbXqXgqvQ6xg)
門諾醫院院長 在 門諾醫院- Photos 的推薦與評價
See photos, profile pictures and albums from 門諾醫院. ... 法人所屬機構員工聯誼運動大會,於上週六由總執行長趙福厚、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門諾壽豐分院長莊永鑣 ... ... <看更多>
門諾醫院院長 在 Fw: [新聞] 門諾醫院的院長黃勝雄醫師- 看板specialman 的推薦與評價
出席這場餐會的醫界人士包括北社社長吳樹民、長庚醫院前院長陳敏夫、台北榮總: 醫師石賢彥、門諾醫院院長黃勝雄、台大醫院柯文哲、不孕症專家李茂盛、前衛生署長涂: 醒 ... ... <看更多>
門諾醫院院長 在 [情報] 門諾院長:看重每一個「與我無關」的生命 的推薦與評價
門諾院長吳鏘亮:看重每一個「與我無關」的生命
2013/8/21 上午 11:00:00 記者張嘉慧/花蓮縣報導
「自己一生中最豐富的,
常是背負那些『與我無關』的重擔,
後來竟成為甜蜜的負擔。」
這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的名言,成為了這位「不一樣的醫生」
-花蓮門諾醫院新任院長吳鏘亮的生活寫照!
原本在北部從事醫療工作,他卻為了照顧後山弱勢族群,
舉家遷移到醫療資源較為貧乏的花蓮;大可享受優渥的物質生活,
他卻每天騎著腳踏車上下班,簡樸度日;每天超過15小時的忙碌工作中,
教會詩班和講台服事卻始終出現他的身影…,這些都反映出吳鏘亮不以賺錢為優先
,而是把「賺生命」當作已任。
「沒有信仰的人,做每件事是為自己;有了信仰之後,做的每件事是『為了神』!」
這就是吳鏘亮「生命不一樣」的答案。
用醫療專業守護後山14年,6月被賦予更重的門諾醫院院長一職,
談及這份甜蜜的負擔,吳鏘亮坦言有些沉重,但在每天的工作挑戰裡,
更多看見上帝的恩典;面對未來愈加嚴峻的醫療環境,
心中更是存著一份榮神益人的堅定使命。
參與生命的工作 珍惜醫生職分
參與醫療工作至今26年,吳鏘亮後14年都奉獻給了花蓮,在一般人眼中,
這或許是很傻的決定,因為花蓮雖然好山好水,但也相對「好無聊」,醫療環境、
薪資及孩子教育資源遠不及都市。
但正是因為看見東部有許多獨居老人、隔代教養家庭、喪失工作能力等弱勢族群,
讓他「一頭栽進需要裡」,即使過程遭遇許多不順,卻從未有過放棄念頭。
「往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醫療服事,從來都不是成功的經歷,而是
『和預期不一樣的治療結果』,這督促我更深思考:『如何能幫助病人更好』!」
「帶給病人更好的治療方式」,是他一直以來最深的負擔。吳鏘亮說,
醫療工作是「參與他人生命」的過程,並且有機會「扭轉」生命的結果,
甚至帶領每一個生命「看見上帝的榮耀」,因此很珍惜當醫生的職分。
這份「珍惜」也是來自於他的成長經歷,因為吳鏘亮並非出生富有家庭,
而是由開過計程車、卡車的父親辛苦栽培,每次想起父親的勞苦,他就更加感恩,
深知能成為醫生,絕對不是憑靠個人聰明才智,而是有神的恩典和父親對孩子的奉獻。
門諾董事會在這次院長接班人甄選上,用近半年的時間慎重多方遴選,
最後由醫院內部挑選吳鏘亮擔任院長,他們不僅是相信吳鏘亮的專業,
看重的更是他對工作的使命感以及一顆柔軟的心,期許吳鏘亮帶領門諾醫院傳承
宣教使命。
拓展照顧弱勢的服務 新事工不斷生成
一間以「巡迴醫療隊」開始的醫院,到底和一般醫院有甚麼不同?
談到門諾未來展望時,吳鏘亮提到的是「希望照顧更多弱勢族群。」
花蓮有許多獨居長者、身障者和隔代、單親教養家庭,擁有60多年在地服務歷史
的門諾醫院,已經發展出許多愛心事工,同時有花蓮最優質的婦幼醫療服務,
每年全縣超過6成產婦選擇在門諾醫院接生,並針對每年數百萬的廣大觀光客
禾場優勢,發展「觀光醫療」。
但在現有的服事下,他們仍盼望「做得更多」。 吳鏘亮指出,未來醫院希望提升
「照顧能力」的服務,如急性醫療、身障者復健,以及機構性質的安養照顧。
例如一些遲緩兒童,其實可以藉著復健得到更好的生活改善,
但由於父母不知道這項醫療知識,造成遲緩的通報率偏低,
錯失孩子的關鍵治療期,因此醫院興起「早療團隊」,
供治療師及復健措施服務,幫助遲緩兒能完全趕上正常同齡孩童,
或減輕殘障程度,如此也能改善家庭發展、減少社會負擔。
原本門諾醫院已提供30~40床的老人安照顧服務,並推出老人送餐、沐浴事工,
但遠遠不夠應付需求量,因此現於壽豐分院正新建一棟200床的護理之家,
預計年底落成,明年啟用。
「人們的需要往往比我們提供的服務更多!」就是這份看見,
讓門諾醫院新事工不斷生成。
台灣醫療環境5大皆空挑戰 門諾提出3大因應方案
台灣醫療環境「內、外、婦、兒、急診5大皆空」的現象已成事實,
沒有人力,就無法提供病人更佳的服務,但非一日之寒的「醫生、護士荒」問題,
短時間內無法獲得有效解決。
吳鏘亮表示,醫護人員人力不足的狀況在偏鄉「更加嚴重」,
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門諾醫院針對這部份,先召開內部檢討會議,
確保「不虧欠同工」,盡力給予與一般醫院同水平的福利,
在管理上考量醫院的負擔作調整和修正,使他們能「安心工作」,以留住現有同仁。
再者是從「澆灌種子」做起,培育新人才。由醫院提供獎助學金,
幫助在地孩子投入醫療相關學習,為的是增加更多從花蓮出生的醫療生力軍,
未來他們學成後,回到家鄉服務的意願將比外地人高。
最後透過多元管道,呼召更多人員投入花蓮醫療工作,吳鏘亮表示,
門諾醫院的護理人員職缺從來沒有少過,歡迎願意付出的人才加入團隊。
放棄窮人就是放棄了神 賺靈魂的故事不止息
每周一天,門諾醫院各單位會進行小組時間,吳鏘亮在當中時常有聖經分享;
身為美崙基督長老教會會友的他,也參與在教會詩班、司會和講台的服事;
信仰和教會生活,是吳鏘亮工作得力的源頭。
「現在工作變多、變複雜,但每天感恩的事也變多了!」過去,
吳鏘亮只需專住在照顧病人的工作上,但自接任院長後,每天還要管理行政、
機構事工、對外關係等事宜,體會到自己很需要「團隊」的協助,
因此看見同仁們「忠心擺上」,讓醫院沒有因為院長換人當而兵荒馬亂,相當感恩。
在現今看似愈加艱難的醫療就業環境中,吳鏘亮勉勵所有醫護人員,
應當看見這份工作在神在人的眼中是很有「價值」的,能成為醫療人員是神的賞賜,
但賞賜不是為求自己益處,而是為了「服務人群」。
花蓮美崙浸信會牧師蕭平就曾分析,當地的基督徒比例很高
(2011年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資料指出,花蓮基督徒比例為17.12%,
是全台第二高),不只是因為原住民多,更是因為當地福音機構以宣教使命,
在此長期深耕生命的工作,其中特別點出門諾醫院的服事功不可沒。
資訊來源:今日基督教報
https://news.dhf.org.tw/News.aspx?cate=11&key=377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67.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