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台灣】台北國際藝術村—寶藏巖懷舊聚落與現代藝術
圖/郭文宏
寶藏巖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寶藏巖於2004年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以聚落活化的形態保存。從2006年底,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開始進行聚落修繕的工程。
2010年10月2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正式營運,以「#聚落共生」概念引入「寶藏家園」、「駐村計畫」與「青年會所」等計劃,用藝、居共構的做法活化保存寶藏巖,創造聚落多元豐富的樣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其歷史軸線除了包含市定古蹟的寶藏巖寺,更泛指從此廟附近延伸出的歷史聚落,此聚落主要由六〇及七〇年代所興建的違章建築所形成。這些建築依山傍水而建,蜿蜒錯落且複雜,呈現台灣特殊的聚落樣貌。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港朝天宮#龍柱#清朝龍柱 北港朝天宮除了擁有獨特的建築格局外 ,還存有兩對清朝龍柱。 一對在觀音殿立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 一對在拜殿刻於咸豐5年前後西元1855年。 首先觀音殿龍柱是全台現存最早的第二例龍柱, 也是全台首對刻有紀年款龍柱, 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 而且其出現 也替...
開元寺泉州 在 鹿港鎮長許志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廿九泉州街】
七月普度即將入尾聲,鹿港普渡歌中「廿九泉州街」指的是鹿港街區的西北隅,泉州街又分為前街與後街,地名緣起於清乾隆年間,福建泉州府移來的黃姓居民聚集而成的街衢。
而前後街之間建有鹿港八郊首富最大船頭行日茂行,目前屬彰化定古蹟,是為鹿港開港之歷史見證。
✅乾隆年間捐資成立鹿港第一個慈善組織敬義園
✅曾參與龍山寺、新祖宮、天后宮等修建工程
#鹿港 #Lukang #鹿港鎮公所 #鹿港鎮長許志宏 #許志宏 #傳統 #祭祀 #習俗 #普渡 #普渡歌 #中元節 #泉州街 #日茂行
開元寺泉州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父親節裡的旅行 | 吃吃喝喝的廈門景點 | 那些年我們帶長輩一起去的旅行 // 李長潔 feat. FOR TWENTY 的Crystal 👨👩👦
.
父親節快樂,近年跟爸爸一起去的旅行,通常是在中國,因為距離、語言的方便性,我們去過北京、上海、廣州、桂林、西湖、蘇州,今天則想跟妹妹Crystal一起聊聊「#我跟爸爸們一起去的廈門」,透過遊記的方式,一方面介紹福建、廈門的觀光景點,也紀錄一下我們與爸爸的旅行。
.
我們去的地方包含鼓浪嶼、沙坡尾、廈門大學、第八市場、中山路、永定土樓、泉州、開元寺、惠安等等。以前朋友們總戲稱金門、廈門的旅行為「#驚嚇之旅」。但我們認為,這裡真的是一個兼顧方便與地方特色的旅行好地方。
.
📌 #今天的節目有
.
▶ 為什麼一直去廈門
▶ 陸海空~如何小三通
▶ 忘記帶護照,直接留在金門
▶ 不住家裡,跑去住超美民宿
▶ 與爸爸的旅行矛盾大對決
▶ 福建一日小旅行的超推方案
▶ 廈門其實很好玩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19fuduqqp60890wf91b89v?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PaSCP_A4vBG_s353ms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jp/podcast/ep-53-%E7%88%B6%E8%A6%AA%E7%AF%80%E8%A3%A1%E7%9A%84%E5%BB%88%E9%96%80%E6%97%85%E8%A1%8C-%E5%90%83%E5%90%83%E5%96%9D%E5%96%9D%E7%9A%84%E5%BB%88%E9%96%80%E6%99%AF%E9%BB%9E-%E9%82%A3%E4%BA%9B%E5%B9%B4%E6%88%91%E5%80%91%E5%B8%B6%E9%95%B7%E8%BC%A9%E4%B8%80%E8%B5%B7%E5%8E%BB%E7%9A%84%E6%97%85%E8%A1%8C-%E6%9D%8E%E9%95%B7%E6%BD%94-feat-for/id1516956557?i=1000531300884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zKwPM8lPWQPVV3qo4PoWE?si=6E5kfvB2QZmxpXYl-0PSTg&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中國泉州與惠安我們的小冒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6SzrWYGqEg&t=444s
.
📍 廈門排隊人氣商品試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HoPKNmBW8&t=84s
.
📍 廈門榴槤甜點試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zpipe_i-A
開元寺泉州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北港朝天宮#龍柱#清朝龍柱
北港朝天宮除了擁有獨特的建築格局外
,還存有兩對清朝龍柱。
一對在觀音殿立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
一對在拜殿刻於咸豐5年前後西元1855年。
首先觀音殿龍柱是全台現存最早的第二例龍柱,
也是全台首對刻有紀年款龍柱,
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
而且其出現
也替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提供相關的斷代依據。
目前立於朝天宮觀音殿前的乾隆龍柱,
左柱飛榜處刻有「乾隆乙未年臘月敬立」,
右柱書卷處則是「晉水弟子張植槐叩答」等字跡留存,
而晉水即是今日的福建泉州晉江。
若依照所刻字跡
應是事先刻妥才運送來台的,
故為乾隆40年西元1775的作品,
且當時應是立於正殿
,後因改建緣故才移至觀音殿
。
柱體未刻有仙人像
,左右龍頭造型亦差異頗多,
但龍髯屬於「中分式」,
而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亦有類似的龍髯表現形式,
此外因此龍柱是透過海運而來
,故龍身與柱體關係緊密,
但若與台南開基天后宮龍柱相比,仍是突出許多。
而雄雌龍頭造型有所差異
,這點在大同保安宮三川殿嘉慶龍柱上也能見到,
不過在清朝仍是屬於為數不多的柱例。
新港水仙宮的正殿龍柱立柱時間略晚於朝天宮5年,
且同樣刻有紀年款,
不過柱體明顯更為高大一些,
線條也更為銳利些,
不同於朝天宮
,水仙宮的龍柱是龍爪未抓住火球,
這點又與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相同,
朝天宮觀音殿龍柱強調前腿龍爪的部份,
則是與新港水仙宮和新莊慈祐宮相同,
這也是多數乾隆嘉慶龍柱的共同特點之一。
至於立於拜殿的八角蟠龍柱,未刻有紀年款
,其重要性在於其可能是現場雕刻的龍柱
,也是目前所知中南部廟宇中最早用八里觀音石雕成的龍柱。
在淡水龍山寺正殿也有一對咸豐 8年西元1858年所立龍柱,
同樣也是用觀音石雕成
。
至於現存最早的觀音石雕刻龍柱作品則藏於新莊廣福宮三川殿和正殿
,都是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作品
,顯示台灣匠師使用台產觀音石或砂岩雕刻龍柱的時間
,其實是非常早且與粵派匠師有關
。
為何拜殿龍柱是現場雕刻
?從龍柱的雕刻工法
偏重高浮雕及鏤空的表現方式,
就能理解。
而咸豐年間的龍頭
也改變了道光年間圓潤滑順的造型
,朝向更講究凹凸立體的風格邁進,
龍眼也從水滴狀的牛眼
轉變成外凸的柱眼,
但多數仍未彎曲,
而北港朝天宮拜殿則是特例,直到日治時期類似蝦眼的龍眼才大為流行。此外若將此龍柱與淡水龍山寺正殿相較,
兩者龍柱前腳鏤空手法幾乎相同,
不過柱下岩石的造型,則是大為相同。
與觀音殿不同的
,此咸豐龍柱後刻有八仙造像,
而八仙一直是台灣民間信仰相當喜愛的題材之一,
目前所知最早刻有八仙造像的龍柱
是藏於新莊廣福宮正殿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龍柱,
不過其屬於現場雕刻
,至於最早透過海運而來
則是關渡宮所藏乾隆48年西元1783年的升龍龍柱,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內容,
希望能對您在對北港朝天宮所藏龍柱有更多了解。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s0LCbHuQzQ/hqdefault.jpg)
開元寺泉州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國定古蹟的艋舺龍山寺,舉辦超過150年的中元盂蘭盆勝會則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祭典中其中「拜樹蘭花腳」、「祭五泉廟」則是艋舺龍山寺獨有。1853年艋舺頂下郊拼械鬥事件,頂郊三邑人以龍山寺作為指揮總部,事後傷亡者血衣被埋於龍山寺旁樹蘭花下,即使今日樹蘭花已不在,仍持續此祭典。此外,廟方會準備精緻的紙紮五泉廟,祭祀因漳泉械鬥犧牲的泉州人。
佛教傳統「盂蘭盆會」為紀念與超度已逝的親人,龍山寺盂蘭盆會由農曆七月一日「豎燈篙」揭幕,以七星燈迎聖並昭告四方孤幽,並於七月中進行「施食」、「放水燈」等儀式後臻於完成。現民間的盂蘭盆會或中元普度大都是融合佛、道、巫覡宗教、民間信仰等元素,除「普度」意義外,甚至還有團結地區、族群的社會功能。
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說,泉州府三邑人為主的頂郊與同安人,曾為爭取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的「頂下郊拚」,械鬥期間罹難者的血衣都會埋在舊時龍山寺周圍的樹蘭下,為弔慰衝突中犧牲的先民,龍山寺於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三日都會在廟西廂前埕,以豐富的金紙與祭品舉行「拜樹蘭花腳」儀式。
黃書瑋補充,為祭奠漳泉械鬥的泉州五縣人,龍山寺後殿原有「五泉廟」,五泉廟雖因龍山寺擴建而拆除,但仍約定於每年中元節以五泉廟紙厝取代,現置於廟埕,將於農曆七月十四日(今日)「牽 」、放水燈後燒毀,除深具在地性、歷史性和文化性意義,也彰顯北台灣早期移民開發奮鬥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LtmpccVIj0/hqdefault.jpg)
開元寺泉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圖說清代台北城(風華金典藏版)」介紹
訪問作者: 徐逸鴻
內容簡介: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三大著作壓軸
◎了解清代台北城建築的唯一選擇
◎邱博舜(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顏忠賢(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教授)專文推薦
Ë裝幀設計特色:典藏版以青花底襯復原建築繪圖,風華金精燙呈現清代台北城,方背精裝完全展開,跨頁手繪圖一覽無遺。台灣首善之都台北城,150年前並不存在;台北城的初始建設得追溯到中法戰爭,在隆隆砲火聲中,一磚一瓦慢慢築起。本書以史料為基,細心還原歷史現場,深入淺出勾勒清代台北城的建設始末、發展及風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台北盆地建城前,已經充滿蓬勃的市井活動,街巷熱鬧雜沓,自然而然發展出來豐富又多元的建築樣貌,如:土埆厝、磚砌合院、街屋、寺廟、書院。後因淡水開港通商,引進商館、領事館、洋樓、倉庫、教會等西式建築。泉州人在大龍峒建造的「四十四坎」街市與漳州人在今日士林一帶建設的「八芝蘭城」,儼然就是功能完整齊備的迷你城池,道路規畫井井有條,排水措施和防禦功能無不一應俱全。
選址、築牆、看風水
在這樣的背景下,清政府進行台北城的規畫與建造時,並沒有遵循「先有街市而後築城」的慣例,而是另行選定城池位址,然後才大興土木,構築城牆與城門,城內的道路規畫更經過審慎的風水考量後才擬定,讓台北城得以成為一座方正完整的城池。
繁華鼎盛的清代台北城
從選址、籌畫、開工興築到落成,台北城經歷道路重劃與中法戰火的波折,最終在劉銘傳親自坐陣下,成為台灣現代化建設的典範。讀者透過七十五幅細膩的手繪圖,一一走過西式城堡、平埔族聚落、漢人農村合院,再遊逛繁華的商店街屋、淡水洋樓。從設置台北城到興建公共建築的歷史場景中,穿越時空,來一趟清代台北城之旅!
作者簡介:徐逸鴻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1977年生,桃園縣觀音鄉人,進入古建築領域已有二十多年,曾任職李乾朗工作室助理。擅長攝影、繪畫,並從事許多建築測繪與插圖繪製工作。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目前在台北市主持「木也建築學堂」。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日治台北城》及《圖說清代台北城》三書。
作者粉絲頁: 木也建築學堂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JAtpui57b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