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路要開通囉!一起來參加說明會👋🏼】
我相信在 #關渡工業區 的朋友都有這個經驗:
好不容易可以下班了,但光是要從地下室開車出來,有時候都從6點等到7點了還沒開到路面,想到就覺得,有夠累😭
而住在北投關渡次分區的民眾都可以深刻感受到,立德路、立功路、大度路和中央北路的 #塞車狀況越來越嚴重,交通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夢靨。
除了目前的和碩、華碩、Costco、和信醫院外,未來包含慈濟人文大樓、中華賓士總部、台電北北區辦公室都即將進駐,帶動地方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盡快想出辦法解決這個區域內, #聯外道路過度仰賴大度路和中央北路之情形,特別是上下班的尖峰時間,車輛回堵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不能讓這裡變成下一個內湖科技園區。
我從上任以來,不斷找機會跟柯文哲市長、市府團隊討論這個問題,最後才終於促成 #立德路開通,讓關渡工業區可以多一個聯外的道路,疏解壅塞的車流。
明天(8/18)下午三點,就在一德區民活動中心,新工處將會 #召開說明會,跟大家說明工程怎麼進行。歡迎大家來參加!一起來改變關渡工業區的交通吧🙏🏼
我們明天見!
📣立德路底連接捷運忠義站工程說明會📣
時間:8/18(二)15:00
地點:一德區民活動中心(北投區中央北路四段538號一樓)
關渡科技工業區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104年8月20日召開第674次委員會會議,審議南港區中南段、位於中央研究院及胡適國小東側的市有土地興建公共住宅都市計畫案。市府為落實北市公共住宅政策,擇定本閒置之市有土地規劃興建公共住宅,適度調整土地使用強度,並規劃開放空間供公眾使用,一併改善周邊公共環境品質。本次會議計畫區南側老舊建物居民到場表達希望與市府公共住宅整體規劃,這是公共住宅基地附近居民希望能與市府一併開發的首例,民意代表也到場表達關切,希望都委會能夠聽取居民心聲。主席林主任委員欽榮表示,這是推動公辦都更很好的機會,故委員會結論請市府以半年時間積極與周邊住戶進行整合,並請民意代表也一起協助居民,若能獲南側建物100%同意,再將整合後計畫案提會審議。另本次會議都發局提出「臺北市工業區整體發展策略檢討研議案,就全市產業政策、工業區都市計畫檢討情形、目前所面臨包括工業區新建物違規使用,以及內湖南港傳統工業區更新不易等課題,委員會亦提供建議供市府後續檢討參考。
南港區中南段公共住宅都市計畫案,位於中央研究院及胡適國小東側,面積2698平方公尺,均為市有土地,目前使用分區為第三種住宅區,建蔽率45%、容積率225%。本次變更比照都市更新調整容積率為337.5%,以配合市府興建公共住宅,本計畫區是市府達成東區門戶計畫周邊地區8年提供約1萬戶公宅目標的執行計畫之一,部分委員也表示,本案之計畫內容已相當程度考量周邊地區需要,提供車行空間、無遮簷人行道及廣場式開放空間供公眾使用。惟計畫案公開展覽期間,計畫區南側、合順街8巷3弄北側住戶陳情表達希望納入計畫範圍一併更新之意見,今日並到場再次表達併同本公共住宅案整體規劃之意願。經委員會結論,對於市府公宅與民間更新之整合共創雙贏樂觀其成,請市府於4個月內提出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試算,與居民進行協調,若6個月內能獲南側居民100%同意,則請市府另提整合後之計畫案到會續審,然若仍未能獲居民100%同意,為兼顧市府公共住宅政策推動,則以本次提會內容續審。
另,市府為配合臺北市產業整體發展政策,擬全面啟動全市工業區使用檢討。本次會議市府說明,臺北市土地面積約27,180公頃,其中工業區面積約410公頃(約占總面積1.51%),主要分布於內湖及南港區(約76%)。臺北市近年的產業發展,包括開發已漸趨飽和的南港經貿園區、內湖科技園區與大內科、刻正辦理區段徵收作業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以及關渡工業區,已形成臺北科技走廊。然過去內湖南港地區包括蘆洲里、西新里、合成里等部分早期傳統工業區,住工混雜、環境窳陋,但因土地細分、更新不易,遲遲未能因應地區發展需要配合轉型。另市區內包括建國啤酒廠、臺北機廠等部分大面積的工業區土地,也必須配合都市發展辦理變更。此外,工業區新建建物違規作住宅使用,如何建立防範措施,長久以來也是是眾所關切的議題。
市府為整體考量工業區目前發展課題與未來整體產業發展策略,提出全市工業區檢討,並先提至本委員會徵詢委員建議以納入作為日後檢討作業的參考。有關市府本次會議所提,擬將全市工業區配合產業發展政策分為為第一類(政策引導型園區及支援型工業區塊)、第二類(單一街廓(權屬)已納入都計調整之工業區塊)及第三類(傳統工業區塊)來進行檢討,委員會認為此方向應屬可行,並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供市府後續檢討參考,(一) 市府應因應全球城市產業發展趨勢,並整合北台各行政區的產業發展資源,提出臺北市的產業發展政策,並著手進行全市性工業區通盤檢討。(二)工業區違規作住宅使用之取締應繼續加強執行,並分類作不同的處理。(三)積極協助內湖南港等地區傳統工業區內原有合法住宅更新,其回饋比例應檢討更合理化。(四)積極啟動工業區公辦都更或協助民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