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夏日最後的花園》
* 冬是孤獨, 夏是離別, 春是兩者之間的橋梁。唯獨秋,滲透所有的季節。
——阿多尼斯《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 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們自身,一個人只要自己善於追求幸福,別人是無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慘的境地。—-盧梭《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
* 世態人情,可作書讀,可當戲看。—— 楊絳
* 最糟糕的不在於這個世界不夠自由,而是在於人類已經忘記自由。—-米蘭·昆德拉《生活在別處》
* 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樹,守靜、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經末梢,觸著流雲和微風,竊竊的歡喜。腳下踩著最卑賤的泥,很踏實。還有,每一天都在隱秘成長。—-黎戈《私語書》
* 努力想得到什麼東西,其實只要沈著鎮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而如果過於使勁,鬧得太凶,太幼稚,太沒有經驗,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個小孩扯桌布,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只不過把桌上的好東西都扯到地上,永遠也得不到了。—-卡夫卡《城堡》
* I like a man who grins when he fights.
我喜歡微笑著戰鬥的人。—-丘吉爾
* Nothing is more costly, nothing is more sterile, than vengeance.
沒有比復仇更昂貴、更沒用的事情了。—-丘吉爾
* 如果一個人能夠享有自己卓越的、與眾不同的精神個性所帶來的樂趣,那麼,普通大眾所追求的大部分樂趣對他來說,都是純粹多餘的,甚至是一種煩惱和累贅。
— —叔本華 《叔本華人生哲學》
* 我的確應該傷感,但是我沒有時間。
——亦舒《城市故事》
*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培根《培根隨筆》
* 當生活亂了套時,文學就出現了。——西蒙波娃
*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宮崎駿《千與千尋》
阿多尼斯下拉 在 南方家園出版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方家園11月新書
#被偷走的骨灰甕
#11月9日上市
「我把聽到我的詩被禁止的消息那天,作為正式開始流亡生涯的日子,詩代替詩人被殺死了。」
╭─────────────────────╮
被偷走的骨灰甕——楊煉文學訪談錄 楊煉、朱又可—著
╰─────────────────────╯
這本書談楊煉的血統、家世,在文革時的戀愛、階級鬥爭,在世界各地的漂泊,與艾倫・金斯堡、蘇珊・桑塔格、阿多尼斯、高行健等當代大家的交流。還有他不斷煉字煉意,不斷探察自我內在的幽暗。
▌楊煉是誰?
楊煉出生於瑞士,成長於北京,迄今共出版中文詩集十四本、散文集二本與一部文論集,已譯成三十餘種外文。
他在1983年寫的長詩〈諾日朗〉轟動詩壇,揚名國外,卻受到國內大規模批判,並於接下來一整年沒發表任何作品。1988年,應澳大利亞文學藝術委員會邀請,前往澳洲訪問一年,其後,開始了世界性寫作生涯。
楊煉雖離散於中國,但從未離散於中文。旅居世界各地二十餘年來,足跡遍及歐、美、澳洲各個角落,始終堅持中文創作。
他獲得的諸多國際獎項,包括義大利蘇爾摩納獎(2019);雅努斯・潘諾尼烏斯國際詩歌大獎、拉奎來國際文學獎、義大利北-南文學獎等(2018);英國筆會獎暨英國詩歌書籍協會推薦翻譯詩集獎(2017);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2012)等等。
▌眾生讚譽
「他的詩句觸及了關於我們存在的所有最重要提問……他在一種並非僅僅疏離於自己土地的漂泊中,把生存和寫作的景觀推到極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保爾
「楊煉把詩意的語言擴張到了語言學的極限。」——奧爾比斯國際文學季刊
「他令人震驚的想像力,結合以簡捷文字捕獲意像和情緒的才華,顯示出楊煉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愛丁堡書評》
▌《被偷走的骨灰甕——楊煉文學訪談錄》11/9上市
阿多尼斯下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夜.語錄. 京都嵯峨櫻花》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梵谷
* 如果今天不比昨天多做一點什麼,那麼明天還有什麼意義?—丘吉爾
* 人生太複雜,太寬廣,如果沒有一顆悲憫心,沒有一點所謂的生命的頑強,在人生面前,基本上是要敗下陣來。——麥家
*苦難會過去,恐懼會過去,傷痛、驚慌都會過去。春天是被祝福的季節,每一朵綻放的花都是為了祝福而來。—蔣勳
*我們多麼自以為是,傲慢自大,用自己小小的主觀與偏見對世界指指點點,疫病來了,徬彿無聲宣告:越傲慢,越自大,越指指點點,越擋不住排山倒海而來的病疫蔓延。我可以低頭反省自己的主觀與偏見嗎?人類可以在傷痛裡反省我們自以為是的「文明」的偏差嗎?—蔣勳
* 當黑夜來臨的時候,誰也留不住他那個角落裡的白天。要知道,深淵是每個人的深淵。—-雨果
* 《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孤獨是一座花園,但其中只有一棵樹。
絕望長著手指,但它只能抓住死去的蝴蝶。
太陽即使在憂愁的時候,也要披上光明的衣裳。
死亡來自背後,即使它看上去來自前方:前方只屬於生命。
瘋狂是個兒童,在理智的花園裡,做著最美好的遊戲。
時光在歡樂中浮游,在憂愁中沈積。
遺忘有一把竪琴,記憶用它彈奏無聲的憂傷。
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
向我襲來的黑暗,讓我更加燦亮。
孤獨,也是我向光明攀登的一道階梯。
詩歌,這座浮橋架設於你不解的自我和你不懂的世界之間。
——阿多尼斯
*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馬奎茲《百年孤獨》
* 人生的悲劇總可以用沈重來比喻。人常說重擔落在我們的肩上。
我們背負著這個重擔,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
我們與之反抗,不是輸就是贏。
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於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直至此時,她顯然仍未明瞭,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追求的終極永遠是朦朧的。
期盼嫁人的年輕女子期盼的是她完全不了解的東西。追逐榮譽的年輕人,根本不識榮譽為何物。
賦予我們的行為以意義的,我們往往對其全然不知。——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 風可以吹起一大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馮驥才
* 最通情達理的方式就是不要勉強自己。—-卡謬
* 天生人是教他們孤獨的,一個個該各歸各,老死不相往來。身體里容不下的東西,或消化,或排泄,是個人的事;為什麼心裡容不下的情感,要找同伴來分攤?聚在一起,動不動自己冒犯人,或者人開罪自己,好像一隻只刺蝟,只好保持著彼此間的距離,要親密團結,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錢鐘書《圍城》
* 一生或許只是幾頁,不斷在修改與謄抄著的詩稿。從青絲改到白髮,有人還在燈下。—-席慕蓉《以詩之名》
* 生活上一切,包括清或濁,愛或恨,順或逆,都需要我們親手處理,逃避是要付出代價的。—— 亦舒
* 對有些人來說,生活就是不斷破牆而出的過程,而對另外一些人,生活是在為自己建起一座座的圍牆。——西蒙•凡•布伊《愛,始於冬季》
* 有些人,他們的心田只能耕種一次,一次之後,寧願荒蕪。後來的人,只能眼睜睜看它荒蕪死去。何必可惜?曇花一現的驚艷,只要出現一次已經可以。荒蕪的本身就是一種保留。因為靜默,你永遠不會了解它蘊藏了怎樣深沈如海的情感。—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京都 | 舊嵯峨御所 大本山大覚寺(請橫屏看)YouTube 精選「後世、花を賞づるもの、宜しく之をもって範とすべ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