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魯灣的歌聲
前段時間去台東池上音樂節,當時第一位表演的就是原住民族歌手,他的聲音裊裊漫漫,深邃遼闊而自由灑脫,讓天地、稻穀和人共鳴共振,那次以後,我更喜歡從這樣的歌聲中吸取靈氣和養分。
因此,當我前幾天在捷運上看到了「娜魯灣文化節音樂會」的表演廣告,立刻就安排了行程,畢竟自己當初會來台灣讀書,跟原住民族的歌聲有直接的關係呢,我還把活動資訊分享到陸生群,大家都非常感興趣。
#當晚
演出的主角——台北市原住民族合唱團目前分為基礎班、合唱班和古韻班,依照學院能力及年齡分班練唱,合唱團經常收到邀請,代表台灣去世界各地參加活動、演出競賽,將色彩斑斕的原住民族歌聲和文化傳遞給所有喜歡合唱音樂的人⋯
這一次音樂會的主題是「六族聯動,圓滿呈現」,分別是賽夏族、邵族、葛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卡那卡那富族及拉阿魯哇族,而演出者中不止這六族人,表演曲目也不限於這六族的歌,不同的族群聚在一起已是難得,奇妙的是,他們還可以唱其他族群的歌謠⋯
合唱團裡並不全是原住民族臉孔,主持人介紹,其中還有很多「平地」孩子,例如來自客家文化、閩南文化的孩子,大家聚在一起,和樂相處,一起學習不同部落的傳統古謠。
開場表演是祖蔀樂舞集撒奇萊雅族的迎賓曲、男女生古調,演出者除了合唱,還展現部落的儀式和禮儀,在吶喊、呼喚和歌唱中,我們進入了自然與人和諧同一的情境當中。
基礎班是國小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孩子們,我可太喜歡他們了!當他們穿著各色民族服飾、光著腳丫子走上台前,雙手乖乖地垂放在兩邊,將自己的聲音推出來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卑南族音樂代表母親之愛的《媽媽的花環》讓我想起了魯冰花,同樣催人淚下。阿美族的《娜魯灣宴會歌》又讓大家感受到賓至如歸的喜悅,達悟族《小胖豬》讓人彷彿在海邊,踩著浪花一朵朵⋯
小孩子的聲音彌足珍貴,除了聲帶基礎,還因為他們的心靈純澈美好,聲音中了無雜質,偶爾的「跑調」或因緊張而微微顫抖,彷彿天然去雕飾的原石⋯
孩子們表演完,出場的是古韻班,我本來以為「古韻」是要表演傳統老歌的意思,沒想到卻看到一群長者緩緩走上台來⋯其中還有一位頭髮全白的阿嬤呢,我真讚嘆她們,自己年老時,是否也能這樣,生活依然充實,心靈依然豐足、美滿?
其實還有原住民族的歌手來獨唱流行歌,雖然歌者唱功一流、也很會帶動氣氛,但在這次音樂會的氣氛之下,流行音樂環節在兒童的天籟面前,真是一不小心「瞬間遜色」。
原住民族音樂的生命力和故事張力,與天地互動而帶來的從內而外的爆發和共鳴,實在是技巧滿滿的流行苦情歌曲所差之甚遠的⋯
今晚最讓我感動的,其實是兩個穿著達悟族服飾的大男孩,達悟族的衣服的下身只有「一條內褲」,還露屁股蛋子呢!
而他們正處最「要面子」的青春時段,卻依然可以落落大方地穿上演出服,走上台前獨唱,他們的歌聲中透露出的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堅定,讓我的恭敬油然而生,甚至開始感到羞愧:我用本位主義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穿著打扮,實在是一件很失禮的事。
為了祝福聖誕月的到來,孩子們還特別準備了福音歌曲,隨著背景螢幕的雪花片片飄落,我們彷彿置身於教堂琉璃玻璃窗前,正在祈禱上帝的恩典,獲得心靈的平靜。
最後全場一起合唱《明天會更好》(哇,我最喜歡的歌),場景更是殊勝,所有的演出者都擠到台前來,色彩繽紛一大鍋!
看到台前台下所有人燦爛的笑容、閃爍的眼睛和熱情的擁抱,我知道,歌聲和愛所能穿透的,是任何的族群、語言和文化,是任何的隔閡、誤解和衝突⋯
2020.11.28
原滿的夜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布農族:與月亮的盟約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阿浪•滿拉旺(布農族作者) 本書特色: 布農族知多少? ‧美妙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 ‧生活在1500公尺以上高山(所以小腿最粗壯) ‧「木刻畫曆」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的文字表徵 ‧典型...
阿美族服飾男女 在 楊清順 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東縣池上鄉大埔部落109年度原住民文化傳體驗營💕
#阿美族傳統文化豐年祭介紹
#阿美族年齡階層介紹
#認識阿美族男女傳統服飾
#阿美族母語教學
#阿美族傳統歌謠教唱、舞蹈練習
#阿美族傳統竹炮緣由介紹
#阿美族傳統八卦網撒網練習
阿美族服飾男女 在 李文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使用與如何使用?若不小心 或 無知 就會有爭議?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檢索系統,正在陸續增加中...
1.馬太鞍(Fata'an)部落男性傳統服飾:五片流蘇裙(O fohkad i ilisinan no Fata’an a niyaro' )
2.馬太鞍部落部落領袖大禮冠盤帽 ( O pakowawan no Sapalengaw no Fata'an a niyaro')
Palakaw-巴拉告傳統捕魚技藝工法
3.鄒族特富野社tohpxngx(歷史頌)
4.yxsx no cou 男女傳統服飾
5.sapah cbiyaw/sapah cbeyo/sapah sbiyaw傳統家屋(構造形式、 外型特徵、室內格局)
6..Mashtatun邵族儀式性杵音、Mashbabiar邵族非儀式性杵音與Izakua歌謠、taturtur長木杵
7.阿美族奇美部落勇士(Ciopihay)服飾
8.Pawali─Ciopihay舞蹈、歌曲
9.Ci Sera a ci Nakaw─阿美族奇美部落始祖傳說及歌謠
10.Kahahayan—阿美族奇美部落送靈祭歌
11.Kanakanavu Mikong (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
12.Kanakanavu tamna tikuru(卡那卡那富族傳統服飾)
ekaibe (一起來跳舞)
siyo siyo sii / siyo siyo siey / siyo siyo sii (你能,我能,你看)
ohnay (誰是我喜歡的人)
oyos na oyos (分享獵物歌)
yonodoni ta da/ndutudi ta da/endtuji ta da (我們一起來跳舞)
o bale/o balay/o balay(呼喊的還工歌)
tiyakelruwan鞦韆
sizung
13.望嘉部落嘉羅芙岸頭目家族祖靈雙面石雕柱
14.噶瑪蘭族木雕圖紋temiqal
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工藝)
kisaiz(除瘟祭)樂舞
tibay(女子禮裙)
15.paSta’ay巴斯達隘(矮靈祭)(含paSta'ay kapatol巴斯達隘祭歌、katapangasan臀鈴、kilakil、lingling’ara肩旗、sinaton十年大祭祭旗、babte蛇鞭、romhaep竹占儀式)
’a’owaz祈天祭(含Siloe’貝珠)
pase'el(賜福成長)
hinoroSa’an(日字紋)
16.sapilitemoh to nani riyaray a kapot no sefi a radiw (馬蘭阿美飲酒歡樂歌)
17.拉阿魯哇族聖貝祭之「malalalangu準備歌」、「lualikihli薯榔歌」及「mitungusu跳舞歌」祭歌
18.鄒族特富野社meesi no ton´ u(粟作祭儀)
kuba no cou tfuya/鄒族特富野社男子會所
19.魯凱族達魯瑪克鞦韆talraisi
rukai taromak alakowa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會所制度
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報訊鈴(rukai taromak dawding)
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歌謠aingarongoi(讚頌達魯瑪克之歌)
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歌謠-oniyo
20.Mushadaiash(邵織紋)
Shmadia wa lalawa(邵族傳統貓頭鷹傳說故事與文化意義)
inkahiwan qmaqutilh mapuzipuzi a lhkaribush a qnuan a lalawa(追逐白鹿的傳說)
21.kaumaqan a cukes i kaviyangan ni zingrur ti mulitan (排灣族佳平部落金祿勒家族祖靈主柱姆麗丹)
kaumaqan a palarulj i kaviyangan ni zingrur ti muakai(排灣族佳平部落金祿勒家族祖靈側柱姆媧蓋依)
sapilekal no pakarongay a radiw (少年報訊曲)
(資料來源:原民會)
阿美族服飾男女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布農族:與月亮的盟約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阿浪•滿拉旺(布農族作者)
本書特色:
布農族知多少?
‧美妙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
‧生活在1500公尺以上高山(所以小腿最粗壯)
‧「木刻畫曆」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的文字表徵
‧典型的父系社會
‧沒有最高信仰的神,但祭典最豐富
‧男女服裝辨識(附圖)
‧金曲歌后秀蘭瑪雅是布農族人
布農族神話與傳說
1. 與月亮的約定:布農族規範與祭典的起源
兩輪熾熱的太陽讓萬物萎靡,一對父子為了全人類的生存,合力將一個太陽射瞎成為月亮,並且與月亮有了神聖的約定,這就是布農族規範與祭典的美麗起源。
2. 布農之女阿朵兒:以機智勇氣與尊重治理部落
美如天仙的阿朵兒懷著身孕時,被阿美族人擄走為妻,請看她如何能以過人的機智與勇氣,帶領兒子迪樣回到故鄉?阿朵兒又為何幻化成夜鶯悲泣離迪樣而去?迪樣如何成為部落推崇的領導者?
3. 憤怒的百步蛇:以誓約化敵為友,融入服飾花色
布農族婦女帶回一隻小百步蛇,作為編織服飾的參考圖案,卻因為不知珍惜與一再說謊,引來雙方世代挾怨報復;幸好最後布農族人和百步蛇以智慧共同化解危機。
4. 獵人的信仰:「人定勝天」以致帶來死難
好強的獵人們不顧颱風侵襲冒險趕路而遇害,留給後人教訓:要嚴肅敬重大自然無窮的神祕力量,唯有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才是人類之福。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