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斯靜物女神】
文藝復興時期因為人文主義興起,翻轉了中世紀以來的藝術創作主題與表現技法,權貴品味和藝術家才能的結合也造就眾多經典作品;然而藝文發展蓬勃熱鬧如文藝復興時期,肯定不會只有單一表現,除了眾所周知,圍繞在宗教主題、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和肖像畫等大師傑作之外,到了文藝復興晚期,靜物畫越加受到歡迎。
當時身為絕對少數的女性畫家喬凡娜・加佐尼(Giovanna Garzoni,1600-1670)就是靜物畫領域中的佼佼者,也是義大利藝術史上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人家不僅技藝高超,甚至成就傑出,收入豐厚,成為托斯卡尼第五代大公斐迪南二世・德・梅迪奇(Ferdinando II de' Medici,1610-1670)宮廷內的寵兒。
------------
喬凡娜是最早投身靜物畫的女性畫家,因為傑出表現獲得時人一致推崇。實際上喬凡娜作品非常多樣化,包含肖像畫、袖珍畫、宗教和神話題材,和古代大師傑作複製品,但她始終以風格獨特的靜物畫最為人熟知。
她最常使用的作畫媒材是蛋彩和牛皮紙、羊皮紙,那些色彩妍麗姿態生動,細緻入微栩栩如生又充滿感官趣味的動植物描繪,深深獲得貴族贊助人喜愛,梅迪奇家族就曾多次委託喬凡娜作畫,把她的作品拿來裝飾自家別墅和宮殿。
有了梅迪奇加持,喬凡娜作品身價更是水漲船高,眾人爭購。17世紀義大利藝術史學家利奧內・帕斯科利(Lione Pascoli,1674-1744)曾表示,喬凡娜受歡迎的程度讓她可以為作品隨便開價,但照樣還是有一堆人收購買單。
相異於同年代女子幾乎終生遵守傳統規範,甚至受教有限,謹守傳宗接代之〝重責大任〞,無知又封閉,才能傑出、性格更不凡的喬凡娜則是在義大利四處,如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那不勒斯和都靈(Turin)等地進行學習或者發展事業,或許還可能遠赴法國。她的一生見識之豐富,成就之豐碩,肯定曾經讓許多受限於古板窠臼的女子羨慕不已。
------------
喬凡娜的職業盛世,或許可以歸功於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條件配合得當而造就,當時的人文背景就是其中重要因素。
儘管之前許多藝術家都把觀察自然現象作為靈感來源,但是要到16世紀現代科學雛型誕生時,例如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天文學理論、數學、物理學、醫學、地理大發現和金屬活字印刷術發明等重要事件帶動科學長足進展,才提供了觀察和解釋自然世界的嶄新方式。
還有,托斯卡尼的自然美景和傳統,孕育當地人鍾情於植物花卉和園藝種植的興趣,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串聯科學發展,自然更有助於研究植物科學,再融合梅迪奇家族對於藝術的熱愛融合,便孕育出精彩的靜物畫成果。
梅迪奇家族的〝植物熱〞從早期的柯西莫・德・梅迪奇(Cosimo di Giovanni de' Medici,1389-1464),和有〝偉大的羅倫佐〞(Lorenzo the Magnificent)之稱的羅倫佐・德・梅迪奇(Lorenzo di Piero de' Medici,1449-1492)開始,都已經對植物學產生興趣並贊助植物學研究,再到200年後喬凡娜所服侍的托斯卡尼大公斐迪南二世・德・麥地奇,更是修復了曾經衰落的比薩和佛羅倫斯植物園,同時擴建比提宮(Pitti Palace)和波波利花園(Boboli Garden)。
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大公們長期對於自然科學和藝術的熱情支持,都滋養了喬凡娜創作靜物畫的有利環境。
梅迪奇宮廷向來有眾多知識分子、藝術家和科學家交遊往來,藝術與科學如此緊密交織,而17世紀宮廷中人對於科學研究和圖像都非常感興趣,喬凡娜剛好趕上了佛羅倫斯這股追求自然科學,尤其是植物學和園藝學的熱潮。她的作品迎合梅迪奇家族的藝術興趣,完美聯結自然科學與藝術,因而大受歡迎。
------------
從《有檸檬的一碗靜物》(Still Life with Bowl of Citrons,late 1640s),足以見識到喬凡娜功力如何強大。
一樣是敷彩於牛皮紙上的蛋彩畫,畫面中央有一大碗水果,這是喬凡娜的構圖特色。她也擅於運用細密精巧的微小色點,精心打造物體質感的差異性。兩種不同品種的檸檬連枝帶葉被放在略顯破損的陶瓷碗裡,檸檬表皮的粗糙質地、堅實的樹枝對照果實圓潤外形、精緻星形花朵和精描呈現的綠葉,在紋理和形狀都有彼此映襯之效。
喬凡娜刻意藉此展現她對自然的精確觀察、處理顏料的能力和嫻熟的技巧。而畫面前方的花朵和昆蟲都是為構圖增添趣味之用,而非如荷蘭靜物畫那樣隱含警世意涵。
然後,你看那輕薄透明如綢紗般夢幻纖細的昆蟲翅膀,不正是顯示她掌握顏料和筆觸的能力有多驚人嗎?
------------
關於喬凡娜的技藝養成過程,學術界尚未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她應該受到了義大利前輩畫家雅各波・利戈齊(Jacopo Ligozzi,1547-1627)所影響。喬凡娜和利戈齊相同,都為梅迪奇宮廷服務,以動物和植物標本作為繪製主題。這時期的藝術家,即使是義大利藝術家,依舊奉北方文藝復興大師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為自然主義繪圖大師,喬凡娜也是如此。
她可能收藏杜勒作品,並且跟著臨摹,另外也研究北方靜物畫大師如博舍爾特(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1573-1621)、范・德・阿斯特(Balthasar van der Ast,1593/94-1657)之作,這些都是為了更加增進技巧和表現。
其實就連大公本人也派人在歐洲各地收購荷蘭和法蘭德斯靜物作品,甚至延攬阿爾斯特(Willem van Aelst,1627-1683)和希里克(Otto Marseus van Schrieck,1613-1678)等北方畫家來到佛羅倫斯工作,進而使得北方的藝術風格影響了托斯卡尼本地畫家。不過相較之下,托斯卡尼的靜物畫卻更加自然主義,因而喬凡娜的靜物畫雖然師法北方藝術著重精緻細節,卻不帶有道德訓示之意味。
為了精準觀察詳加捕捉,喬凡娜肯定會在工作時使用放大鏡協助觀察物體和作畫。
儘管畫面不大,然而由於精工細描,過程複雜,往往耗時甚久,甚至可能在日復一日的繪製過程中,親眼見證眼前的水果麻豆們從青澀漸趨成熟的轉變。使得喬凡娜的靜物畫就主題或是尺寸而言雖屬小品之作,卻是精心打造絲毫不含糊,也具備極度賞心悅目的觀看效果。
------------
1651年,喬凡娜約莫51歲時搬移至羅馬定居,但仍為梅迪奇宮廷效力。托斯卡尼大公斐迪南二世和大公夫人,以及大公的兄弟們,都是喬凡娜遠在佛羅倫斯的忠實粉絲,他們依舊熱愛喬凡娜作品,並頻繁下訂單。
梅迪奇家族延續至斐迪南二世時,實力已經大不如前。這位個性溫和,卻在對外事務顯得無能的大公在那個紛爭不斷傾軋未停的年代,根本無法在羅馬教廷、法國和西班牙等強權之間捍衛利益,堅守佛羅倫斯的完全獨立,並且眼睜睜看著伽利略被教廷迫害,嚴重打擊了梅迪奇家族聲望和身為科學贊助人的聲譽。然而幸虧他老人家自己對藝術和科學充滿濃厚興趣,加上需要藉此作為加強聲望之手段,斐迪南二世從1628年掌權直到1670年去世,始終淋漓發揚家族贊助藝術人文的傳統,大力實施一連串文化政策,而喬凡娜正好躬逢其盛。
喬凡娜的畫作向來精心構圖,色彩鮮麗,具有強烈裝飾感,她常常會將相同元素以不同方式組合在許多作品中,再加入有趣細節和各種巧妙安排而創造出嶄新效果,營造視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新體驗,透過她的眼睛與畫筆重新打造自然本質。
另外,喬凡娜的靜物畫也反映時代趨勢,結合本地動植物和異國情調,像是東方瓷器、中南美洲植物花卉和來自平洋的鸚鵡螺等,增添欣賞的愉悅和畫面興味,也用來暗示金主梅迪奇家族的財富和園藝技術,另外更具有作為宣揚托斯卡尼物產富庶、物資豐饒之政治宣傳作用。例如喬凡娜筆下的朝鮮薊就有此意味,朝鮮薊原產於中東,15世紀便在義大利廣泛種植,尤其是托斯卡尼地區,畫出各種朝鮮薊,就是用來標誌托斯卡尼物產的榮耀。
既是美不勝收可愛多彩,又能強調政績發揚光大,喬凡娜也太惹人愛了,難怪一直被梅迪奇家族捧在手掌心~
------------
終其一生,喬凡娜的事業始終維持不墜,可能還比許多男畫家來得出色,1666年,她立下遺囑,將全部遺產饋贈給羅馬畫家協會「聖盧卡學院」(Accademia di San Luca),條件式必須將她安葬在聖盧卡協會的教堂墳墓裡。4年後,喬凡娜去世,留下許多至今看來仍讓人動心不已又大感驚奇的精彩作品。
歷經數百年沉寂,從1960年代開始,喬凡娜又開始獲得注意,只要有她的作品出現在拍賣會上,通常都會造成多人競標的盛況。要是有機會,我也很想把喬凡娜筆下的美麗世界帶回家啊~
有趣的是,由於詳實反映17世紀托斯卡尼動植物生態,她的作品也常常被與托斯卡尼食譜並列設置,作為圖解說明,進而引發食慾。
下回如果你翻到一本古代托斯卡尼食譜,可能也會是欣賞佛羅倫斯靜物女神翩翩才華的好時機,順便想像數百年前,它們在梅迪奇家族別墅曾經擁有的風光歲月。
#佛羅倫斯靜物女神
#靜物畫太美
#梅迪奇原來是植物控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仕傑 內容簡介: 隱藏在自然界中的祕密,神奇的生物偽裝術! 自然界中有成千上萬種生物,除了常見的動物和昆蟲,還有許多不常見,且難得一見的生物。在演化的漫漫長路上,這些生物各自發展出各種讓自己隱身的方式,...
阿 奇 樹枝蟲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輾轉從朋友 A子 那邊聽來的故事。
她念大學的時候,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某次社團的聚餐上,來了一位陌生的朋友阿哲,他是其中一位同學的高中死黨,在別的學校念建築系,因為喜歡廢墟會到各地去探險,只要有聽說哪裡有荒廢的建築,他就會想辦法找到確切的位置,然後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隻身潛入。
他蒐集廢墟的方式就是用相機記錄他探索的過程。
因為聊起了廢墟,大家話題也跟著熱絡起來,有人聊起小時候家附近一棟鬧鬼的房子,也有人聊到位於山區的廢棄遊樂園發生的恐怖傳聞。聊著聊著,A子突然問阿哲,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對廢墟產生興趣?並且露出期待的眼神,等待他的回應。
阿哲歪著頭手中還叼著菸,若有所思地回答她。
這要說起來,應該是從念小學的時候吧,我們那所學校蓋在軍營的後方,聽說呢,以前這裡關押軍法局審訊的政治犯,常有人捱不住嚴刑的拷問逼供,就死在軍營的某處看守犯人的地方,這些是後來才聽說的,那時候年紀還小,只想找刺激,而學校的圍牆和軍營之間有一處縫隙,那是少數同學才曉得的秘境,只要爬過矮牆,再從比人還高的雜草叢底的鑽出來的一處洞穴穿過去,就可以抵達已經被廢棄的軍營。
當時啊,茂盛的藤蔓從營舍建築的外牆一直蔓延到屋頂,很多斑駁的痕跡,舖設的水泥地板到處都是裂痕,從有紗網的玻璃窗看進去,屋內有些東西還留在原地,像是煮水的茶壺和杯子,一些不曉得是獎盃還是勳章的東西,執勤人員的名牌和軍帽,牆上貼的標語,怎麼看都覺得是久遠以前的東西,所見之處都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顯然已經廢棄了好多年,都沒有人來整理。
同學們起鬨,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探險,當然好,我們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上午最後一節課開溜,還事先請同學幫忙領便當,其中一位同學曾經跟高年級的同學一起闖入廢棄軍營,所以由他帶頭,率先找到秘境的入口,因為聽說軍營鬧鬼的傳聞,我們幾個小蘿蔔頭都很興奮,當時還沒有智慧型手機,很可惜沒有拍下照片,不像現在這麼方便。
所以你們幾個有準備什麼工具嗎?例如手電筒什麼的,A子問。
那時候沒想那麼多耶,就一個直覺,決定要衝的時候,大家彼此掩護去上廁所,因為怕真的遇到鬼,萬一尿濕了褲子不就糗了,那天一起去冒險的不光是我們幾個,隔壁班的同學也有人揪,我忘記多少人,總之浩浩蕩蕩出發的至少有十名同學,大多是低年級生,好像也有高年級生,但我不大記得了。
有人說,半夜學校操場會響起阿兵哥們操練的聲音,回聲非常大,住在附近的居民經常會聽見,還以為是軍隊半夜利用空蕩蕩的學校進行訓練,但是軍營早已搬走了,哪來的操練,何況又是半夜,學校本身也有老舊到不堪使用的舊校舍,學校立了牌子,嚴格規定同學未經老師許可,不得擅自闖入,可是後牆那個秘密入口,老師們還不知道,所以沒有看見任何警告的標語。
我們並不是第一批去探險的隊伍,剛才說過,高年級生似乎是第一批,很多人回來告訴同學說,感覺那裡面好像還有人住,因為有同學聲稱在軍營裡有目擊到身穿軍服的阿兵哥,只是對方好像沒有注意到他,所以他見狀就趕緊開溜,不敢跟阿兵哥交談,因為他的手裡有步槍,小孩子看見槍會害怕很正常嘛。
你問我哪來那麼大的膽子,說真的,決定出發的時候,沒有想到會害怕這件事,是事後想起來,才覺得我們真的膽子很大,也許初生之犢不畏虎,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幾個在操場後方集合後,就由其中熟悉的同學帶隊,什麼工具也沒帶,因為路程並不遠,我們又不是當作遠足,所以打算去軍營逛一圈才回來睡午覺。
我們來到一棵生長茂密的樹下,原來他們說的秘境入口就藏在這棵樹的後方,視線的死角很巧妙地掩蓋住短牆,只要踩著同學的背,就能輕易的從短牆攀越過去,毫不費力,大家輪流一個接一個,總算全部都翻越了牆,開始往草叢深處前進,那裡有個像兔子窩的洞穴,是由雜草自然形成的,你必須貼在泥土地面匍匐前進,那附近有流浪狗棲息,雜草裡還混著落葉和狗大便的味道,蚊蟲也很多,畢竟接近夏天了,氣味瀰漫著洞穴的空間,每個人都聞到了,但不阻礙我們探險的意志。
過程當中,我的右手臂意外被尖銳的樹枝劃傷,也許是太興奮了,一點也感覺不到疼痛,起身後才發現傷口有流血,身旁的同學遞給我一張衛生紙,用眼神示意我拿那張衛生紙按住傷口止血,大家不發一語的往軍營方向走,想起來彷彿某種神聖時刻。
所幸前方不遠有亮光,我們沒多久就鑽出了那個兔子洞,抵達軍營外側的圍籬,年久失修的鐵絲網早已被掰開了,露出一個縫,只能容一個人通過的空間,每個人抓著生鏽的鐵絲網邊緣,順利來到軍營建築的後方。
我們很快地找到一間廢棄的宿舍,分頭進行探索,我們知道時間不多,這次的行動必須速戰速決。宿舍外邊的庭院被茂盛的雜草覆蓋住,明明是正午時分,天空也沒有下雨,軍營那邊卻異常陰暗,好像處於不同的時空,照理說早就沒人住的老舊宿舍裡,忽然傳來一陣咳嗽聲,那聲音離我們很近,絕不會是我們幾個小毛頭所發出來的咳嗽聲,那聲音聽起來相當沉重,還伴隨著類似吐痰的聲音。
緊接著,眼前的紗門突然「吱」的一聲自動打開來,不由得寒毛都豎了起來;大家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要繼續潛入嗎?還是退回去?
「快進去啊!」原本帶頭的同學催促著,我們嚇得腿軟,沒人敢往裡頭走。他一臉輕蔑說道:「這樣就不敢走了嗎?」其他同學則是在原地發愣,好像被什麼未知的力量震懾住。
恍惚中我看見他們尚未成形的喉結上下動著,我囁嚅地說:「不然……你先進去好了,我跟在後頭。」於是帶頭的同學拿起手電筒往裡頭一照,除了幾張破床和簡陋的木桌之外,地上散落著舊報紙和忠黨愛國的精神標語,還有些沒帶走的日用品,像是牙刷牙膏鋼杯毛巾什麼的,隨意棄置在各個角落,並沒有看見什麼阿兵哥,或是被闗押的政治犯,啥人影也沒有。
出發前還有人提議,說不定可以從軍營裡帶些紀念品回來,所謂的紀念品,當然就是代表著自己到此一遊的證據,比方說照片或是日用品什麼的,總之像是軍營裡該有的東西,要展示給其他同學炫耀自己冒險成功,總要有個可以證明的東西,其他跟著進來的同學既害怕又興奮,眼前有很多戰利品可以帶回去作紀念,只是到底要拿哪個好呢?選擇困難症似乎很會挑時間。
蚊蟲真的很多,穿著短褲的我們簡直成為飽食的大餐,忍住被叮住的癢痛感,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因為心血來潮的衝動感到懊悔,這是難得的人生初體驗,沒有任何事可以阻擋我們的熱血。
宿舍的門框上有一面八卦鏡,還貼著黃色的符咒,不曉得是從什麼時候留在這裡的,小學生的我們還不懂那些是鎮邪用的,還有人說要不要找個梯子,把那面八卦鏡帶回去作紀念,可是我們還來不及找到梯子,那面八卦鏡就自個兒從牆上摔下來砸碎一地,我當時就傻住了,沒料到會發生這種事,感覺好像會有不好的厄運,沒有人敢把地上的摔碎的鏡片撿起來。
就在此時,一個極尖銳的聲音劃破耳膜,玻璃碎裂的聲音此起彼落。我們一行人趕緊從屋內衝出來,看看外頭發生了什麼事,只見空無一人的房舍,所有的窗戶同時間被破壞,地上到處都是散落的玻璃碎片,連同之前的八卦鏡,這是第二個不祥的徵兆。
我和死黨不信邪,前前後後四處察看,果然沒有一片窗戶的破璃是完好無缺的,像發生瓦斯氣爆那樣,是什麼造成巨大的聲波把玻璃震碎,沒有人知道,或許真有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存在於這個空間裡,但小學生的智慧只知道要往回走立刻逃,刻不容緩。
接著,我們又聽見踩著碎玻璃發出劈啪聲,像是看不見的厚重軍靴朝我們的方向直逼而來,一股寒意直透心脾,大夥兒聽見那聲響,立刻做鳥獸散,從原先的那條祕道回到學校操場,頭也不回地直奔教室。
在我決定跟隨大家的腳步從秘道離開之前,我目睹了第三個怪異的現象發生,是那個宿舍的紗門,有隔壁班的同學被困在裡面,他們發出求救的眼神,但是聲音卻傳不出來,我不確定是自己耳朵有問題聽不見,還是他們被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擋在紗門裡,有的同學急到快哭了,用手試圖拍擊紗門,時間僵持了兩三分鐘左右,我站在原地試著把紗門拉開,但完全動不了,我也不知道能做什麼,先逃再說吧,我永遠記得他們臉上驚恐的表情,而他們背後站著的黑影,聽不見他們的哭聲,卻傳來陣陣濃重的咳嗽聲。
其他就沒什麼印象,我衝回到教室,假裝若無其事的從抽屜裡取出同學幫我領取的便當,小心翼翼地把便當內的飯菜吃完,後來學校知道了這件事,要各班的導師協助找出當天潛入軍營的同學名單,率先衝回來的同學都很有默契的絕口未提我們的冒險行動,幸好沒有抓耙仔把我們的事情抖出來。
可是,那幾個被封在紗門內的同學可就沒有這麼好運,聽說後來紗門有打開,嚇哭的同學踉蹌著從秘道,就是那個兔子洞爬回來,有人受傷了,有人身上沾到狗大便,有人掉了鞋子,回到學校操場剛好又被巡視的老師發現,被帶到保健室擦藥,並且受到嚴厲的訓斥,他們真的是有夠衰的,有人回到家就高燒不退,有人晚上頻繁做著惡夢,還會說夢話,什麼鬼來抓我了,快救救我!有人連續請病假,沒有來學校上課,成天都恍神恍神,父母很擔心孩子的狀況,找了醫生檢查,卻查不出具體的原因,後來帶去廟裡收驚,精神方面才稍微有些好轉。
說真的,我心裡是有一絲愧疚,明明可以幫忙的,但我也會害怕呀,我當時嚇到腳軟,腦筋一片空白,我也試著想拉開紗門,絕非見死不救,可是只要想到那個黑影在暗處,似乎看著我發出陰險的笑聲,抱歉是我的腦補,我就感到冷汗直流,到底為什麼廢棄軍營裡會發生奇怪現象,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其中有個同學不曉得是不是跟這件事有關,他從自家陽台摔下去,足足有三層樓高,好像昏迷不醒,從那天算起恰好是第七天,後來聽說死掉了,好像就是試圖要拍擊紗門的那位同學,我記得他的臉。
其實還有個我沒有跟任何人說的秘密,你們也千萬別說出去,我當時清楚地看見,宿舍裡那個站在他身後的黑影,用一隻手牢牢的掐著那位男同學的脖子,逃出來的當下,有人見到他的脖子上有一道青黑色的痕跡。
後來軍營被怪手剷平了,原地建起了一棟棟國宅,很少人還記得廢棄軍營發生的事,距今已經是四十年前的事,那棟國宅連續幾年都有人從頂樓跳下去自殺,不知道是不是跟軍營的凶煞之氣有關。
阿哲就說到這裡,A子和其他社團同學沉默了一會兒,大家看著他,用眼神問道,這故事是真的嗎?
他沒再說一句話,只做了一個掐脖子的動作,翻了個白眼。
下巴往上抬,做出極為不自然的扭曲表情,大家心裡都明白了。
文 / 銀色快手 20201031 AM 09:07
最近在追動畫《鬼滅之刃》好喜歡裡面的配樂。
圖 / 位於日本的一所廢棄學校
阿 奇 樹枝蟲 在 Hunny 韓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幾天跟半年沒見的朋友出來走山😉
她說這座山只是個步道啦半小時就完勝
所以我們約五點集合
當然~~賴床一下吃個東西我們六點半開爬🤣🤣🤣
恐怖喔 恐怖喔~~~~🤔🤔
整座山一個人都沒有捏!!!
真的會怕怕
第一次這樣沒有山友打招呼
平常每座山都一定會遇到人說早安 等等之類的
但是這座山爬得好孤獨阿~~~😭😭
然後騙我說是步道
一路上都是坡哪裡是步道啦!!!!
還有三四段要拉繩攀上去耶
我必須很老實跟大家講~
有體力有腳力有手力再來喔💪💪💪💪
來回大概兩個半小時內
比想像中累滿多的~~~(|||゚д゚)
📍沒有人爬的山也有很多好處:
我看到好多平常沒看過的昆蟲 跟蝴蝶
都長得好特別喔
還有一個竹節蟲根樹枝長得好像超神奇的
蜜蜂也很和藹不會來追我ヾ(●゜▽゜●)♡
#然後到山頂也不用排隊等拍照哈哈哈哈(重點!!)
📍但是缺點就是:
很多地方都有蜘蛛網(╭ ̄3 ̄)
我走在第一個 臉上都黏滿蜘蛛網了嚇死我了~~
然後因為太少人爬吧都沒有什麼路標
只能憑感覺走😶😶😶
"跟著感覺走 緊抓住夢的手
藍天越來越近 越來越溫柔
心情就像風一樣自由
突然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
(阿妹的歌~~~)🤘🤘🤘🤘🤘
還好是大白天不然晚上真的會嚇死
當然~
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夢湖啦
好美好美
很多人只會到夢湖拍照✨✨✨
建議可以爬爬新山很刺激喔
然後我穿我的獨家球鞋完全沒有滑倒
抓地力很強耶
除了下山我覺得這雙有點太輕
跟我平常穿DISCOVERY的比起來這雙稍輕
如果爬大山還是建議買高級的鞋子
我們球鞋適合慢跑 輕運動 還有這種小山喔!!
真心分享給大家啦~~✨✨✨✨✨
⭐球鞋 https://bit.ly/2CVvZP0
⭐套裝 https://bit.ly/2WJAUtu
阿 奇 樹枝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仕傑
內容簡介:
隱藏在自然界中的祕密,神奇的生物偽裝術!
自然界中有成千上萬種生物,除了常見的動物和昆蟲,還有許多不常見,且難得一見的生物。在演化的漫漫長路上,這些生物各自發展出各種讓自己隱身的方式,以變色或變形的特殊偽裝能力,化身為花朵、樹葉、樹枝等,融入周遭環境中,讓敵人不易發現牠們的存在。
本書在開頭說明「偽裝」和「擬態」的差異,再以偽裝生物為主題,介紹昆蟲、鳥類、爬蟲類、兩棲動物、節肢動物、海洋生物中的偽裝高手。想知道牠們隱藏在哪裡?看起來像什麼嗎?跟著阿傑老師到不同的生態環境,找出這些神祕又可愛的偽裝生物吧!
★介紹昆蟲、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動物、節肢動物、海洋生物等,共33種偽裝生物。
★先從自然環境中觀察生物的偽裝方式,再細看牠們的外觀及特徵。
★超震撼的生物圖片,可清楚看到平時不易觀察到的生物樣貌、顏色及花紋。
★依生活環境、種類不同,各自發展出特殊的偽裝技巧,令人驚奇。
★文字說明淺顯易懂,讓孩子喜愛閱讀,並增加更多關於自然生態的知識。
★找一找遊戲,進階的眼力大挑戰,再次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偽裝生物大集合,將所有出現過的生物,再對照名稱複習一次吧!
作者簡介:黃仕傑
1973 年生於臺北,從小熱愛自然觀察,但不愛念書,國中畢業後選擇就業。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四根手指遭截肢,成為人生的轉捩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並努力自學原生動、植物知識。近年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拍攝動、植物原棲地的照片。目前時常舉辦親子自然觀察、生態演講等活動,專注於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網站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曾任國科會生態影片昆蟲顧問、臺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入圍第 5 3 屆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負責撰寫的專欄有「國語日報科學版」、「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著有《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霸王甲蟲小百科》、《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蕙蓀林場100 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鍬形蟲日記簿》、《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昆蟲臉書》、《帶著孩子玩自然》、《螳螂的私密生活》、《好家在森林》、《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CjoLravO1E/hqdefault.jpg)
阿 奇 樹枝蟲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阿傑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桃園縣復興鄉的「羅馬公路」。羅馬公路是沿著鳳山溪上遊河岸所開闢的,靠近羅浮的那一段,在石門水庫集水區上游南方。因為連接桃園「羅浮」及新竹「馬武督山」,而得名。整條公路除了陡峭挺拔的山壁、綿密層疊的山巒,還有廣大茂密的桂竹林,景致十分優美。沿途行經慈湖、錦山森林國家公園、三民蝙蝠洞、小烏來瀑布、復興吊橋等,是條自然景觀豐富而多變的生態公路。
1.魏氏奇葉螳螂:魏氏奇葉螳螂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但數量不多。體長29 -34m m,體色深褐色,胸部細長。特徵是頭頂上方有一枚刺突狀的犄角,外表酷似環境中的枯葉,會倒掛在樹枝上,習性十分隱密,一般不容易發現。成蟲出現於7-11月,夜晚有趨光性,但很敏感。
2.黑枕藍鶲:為台灣特有亞種。身長約15公分,因為頭後方有一明顯黑斑,且全身為美麗的寶藍色,所以得名黑枕藍鶲。也有「台灣鳥界中的藍寶石」的美稱。是棲息在低海拔的山林裡的留鳥。在台灣普遍分布於丘陵地帶的雜木林、果樹林或竹林中。黑枕藍鶲叫聲宏亮,常發出像「回!回!回!」的連續叫聲。
3.兩點赤鋸鍬形蟲:兩點赤鋸鍬形蟲是台灣特有亞種,分布於海拔1800公尺以下山區。與一般深黑色的鍬形蟲不同的是,兩點赤鍬形蟲體色呈黃褐或橙褐色,前胸背板外側的黑點是牠的重要特徵。大顎有 5-6 個齒狀突起就像鋸子一樣,雄蟲的大顎可以當作打架的武器。以吸食樹汁或腐爛的果實為生,多半躲在木頭的縫隙之中。兩點赤鋸鍬形蟲的幼蟲以朽木的纖維組織及真菌菌絲為食,因此母蟲會找枯木或腐木產卵。
4.小啄木:小啄木是台灣特有亞種,也台灣體型最小的啄木鳥。會發出「嗶、嗶」的響亮叫聲。由於體色黑白相間,保護色佳,不易被人發現。喜歡攀附在枝幹上,快速敲啄挖取藏匿在樹皮裡的小昆蟲,是有名的樹醫生。啄木築巢不使用任何巢材,先在枯木樹幹上挖個洞,再把巢築在樹洞之中,卵直接生於樹洞裡。
5.黑腹虎頭蜂:黑腹虎頭蜂的頭部為紅褐色,腹部和翅膀為黑色 ,第一腹節下方兩端有不明顯的褐色環紋。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 3-4月初巢築於接近地面的土穴,5-6月族群龐大後會遷移到約10公尺的大樹上。巢型為球狀,築巢的速度很快,只要數個月就能造出如藍球般大小的巢,巢房高達40,000多個。冬天黑腹虎頭蜂會分散到地底過冬,等春天暖和季節再回到原來的巢裡群聚。習性凶猛,受到騷擾時,會攻擊任何移動的對象
6.雙金環虎頭蜂:主要分布於低、中海拔500-1,500公尺地區,高海拔則是零星分佈。主要特徵為腹部每一、二腹節為暗黃色、並有一黑色環帶,第二腹節隻環帶分成三段,第三腹節以後為黑色,因此也稱黑尾虎頭蜂。雌蜂體長3.6 ~ 3.8 cm,雄蜂3.0 ~ 3.2 cm,工蜂3.6 ~ 3.8 cm。是台灣體型第二大的虎頭蜂。
7.黃腳虎頭蜂:體表有絨毛,特徵為腳跗節有明顯的淺黃色,也因此被稱為黃腳虎頭蜂。
別名叫「黃腳仔」、赤尾虎頭蜂。分布於中海拔1,000-2,000公尺的山區,高、低海拔都能看見牠們的蹤跡。雌蜂體長2.9 ~ 3.1 cm,雄蜂體長2.1 ~ 2.3 cm,工蜂體長2.0 ~ 2.2 cm。
8.台灣大虎頭蜂:與黃腳虎頭蜂不同,台灣大虎頭蜂體表絨毛較少,特徵為頭部呈淺黃褐色;每一腹節後緣都有黃色環紋,末端數節呈黃色。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虎頭蜂。主要分布於中海拔1,000-2,000公尺山區,高、低海拔零星分布。雌蜂體長5.0 cm,雄蜂為3.9 cm,工蜂為4.0 cm。又稱土蜂仔、大土蜂(台語)。
9.長臂金龜:台灣長臂金龜是台灣體型最大的金龜子,體長為4.2~6.7公分,主要特徵為特別發達的前肢。前胸具有強烈的金屬光澤,呈現黑紫、黑綠或黑褐色,翅鞘上因為個體差異有著數量不一的不規則狀黃色碎斑。分布於海拔200~1800公尺的山區林地。成蟲出現於夏季,活躍期為5月~10月。由於特徵特殊,避免被不肖業者大肆捕捉為考量而列入保育類。是台灣八種保育類甲蟲中唯一被列入保育類的金龜子。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w3Gr_iADk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