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法治的基礎,法治是民主的實踐。沒有民主的法治是以法治人,無法有公正公平獨立的司法。沒有法治也不可能有真而永續的民主。
我認為遲早都要實施陪審團制度,對於有因人民素質不夠而反對,我是不認同的。若說我們還沒準備好倒是真的(不想做就永遠不會去準備)。
台灣的司法滿意度竟然一直那麼低,這事不急的話,請問該急什麼?
我在美國《台灣公論報》擔任經濟專欄與財經版主編時,曾全程親自參與一場審判過程。台灣公論報的委任律師是前司法部長世界知名人權律師(Ramsey Clark威廉·拉姆齊·克拉克,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美國律師、社會運動者及前行政官員。在林登·詹森總統時代,他曾服務於美國司法部,並於1967年至1969年間擔任美國司法部長。在他監督下起草並扮演重要推動角色的法案有《1965年投票權利法》與《1968年公民權利法》。)對陪審制度有相當瞭解。從雙方選任律師,互相同意雙方證人,陪審員到臨場攻防都還有深刻印象。專家們與政府應積極地教育鼓勵人民瞭解陪審制度,俾防範法官專業權威可能傲慢與偏見成見的fallacy與abuse。陪審員也不是隨機抽籤的,我也多次被法院徵詢參加意願,一旦願意,也有進一步的程序被雙方律師同意(這點,我的瞭解與記憶是如此。可能是不知名字,但有職業學歷背景)還有一系列的臨場前守則與該案法律重點講習等,在庭上法官會公開宣佈該案裁判的要點。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預告遊戲規則。當然會公開要求陪審員保密與客觀等守則(叮嚀連家人都不能透露或討論)等等。尤其在審判過程之緊湊順暢比電影還精彩真實。這案子因涉在美國發生的外國“agency”與美國公民對外國事務產生的利害衝突,雙方法律攻防還動用到語言(台語)專家、歷史(台灣史)專家等來讓法官與陪審團瞭解台灣的政治歷史等現實與背景,以判斷《台灣公論報》的這篇文章是否對原告(是醫生,有公眾人物或台灣國民黨政權當局的代理或任務或特殊關係嗎?)有惡意與跟事實不符的誹謗罪。所以後來被列為美國喬治亞大學法學院教案。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281260691896144&id=100000367366764
陪審團學歷要求 在 施正鋒的冥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特約記者林可妮報導】喜樂島聯盟政黨副主席、不分區立委提名人第二名施正鋒教授表示,蔡英文總統上台後,民進黨政府居然把公投跟大選脫鉤,這是嚴重背叛公投的行為,可以看出民進黨已經墮落了。
施正鋒教授為知名學者、獨派色彩鮮明,曾經擔任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院長。施正鋒教授1月4日上午接受News98主持人賴祥蔚教授訪問時憤怒指出,他在選舉公報上沒有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的學歷,因為他去中選會登記的時候,中選會說博士文憑沒有外館認證,不能採信。施正鋒批評中選會是故意刁難,他說他不但在台灣已經當教授教書幾十年,當過現任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的論文口試委員,2016年還擔任了蔡英文總統的全國競選總部族群政見小組召集人。中選會不讓施正鋒教授登記博士學歷,要求寫在經歷,但博士怎麼會是經歷呢?施正鋒反問:難道他先前都是用假的博士學歷在騙人嗎?
施正鋒教授接受訪問時指出,喜樂島聯盟的重要政見包括了正名制憲、廢除一例一休、以及推動陪審團等司法改革。喜樂島聯盟的六大共同政見分別是:獨立建國、正名制憲、公投入聯、聯合美日同盟、廢除一例一休、建立公民陪審。
外界都認為喜樂島是深綠,施教授說喜樂島不是深綠而是「台灣翠青」。
施正鋒以前住蘇澳漁港附近,有些遭到船難的單親家庭生活很苦,小孩看到漁船就會拿水桶跑到港邊等著,漁夫就會在水桶放一尾魚幫助這些家庭。施正鋒用這個故事,拜託大家給8號喜樂島一個前景與未來,「懇請每個家戶分一票給喜樂島」。
https://www.i-media.tw/news/detail.html?id=16009
陪審團學歷要求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彈劾川普 還缺致命性證據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圖:歐新社
美國眾院經過冗長程序辯論,最終以兩百卅票贊成vs.一百九十八票反對通過彈劾案。身為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川普已締造多項歷史紀錄,包括二○一六年時為史上第四次普選票輸,但選舉人票贏的大選贏家、廿一世紀以來首位把美國帶向孤立主義總統,與史上第三位在眾院通過彈劾的總統。
由於眾院只要通過二分之一門檻即可「起訴」,因此在民主黨議員過半的眾院,結果不令人意外;但接下來要送往參院「審理」,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茲坐鎮參院,參議員搖身一變成為陪審團,此時就需要三分之二席次才能通過彈劾讓總統下台。但參院一百席中,共和黨占五十二席,民主黨占四十六席,要通過六十七席高門檻難度很高。事實上,史上從來也沒有總統彈劾案最終在參院通過的例子。
現在觀察焦點,其實是共和黨籍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接下來如何處理眾院通過的彈劾案,這當中涉及到複雜的參院議事規則與參院的憲法責任。
第一、麥康諾已先放話,參院會受理彈劾案,但要花多久時間是另一回事。事實上,一九九九年彈劾柯林頓案送到參院時,參院也曾經針對「不予理會」(dismiss)彈劾案進行過投票,雖然後來還是進行審理投票,但是就彈劾規則言,的確存在參院不予理會眾院通過彈劾案這個選項。
第二、審理總統彈劾案非同小可,所有參議員此時不論黨籍,都應該扮演一個超越政黨利益,並以國家前途為念的公正審理員。因此,如果麥康諾藉口拖延審理投票,譬如還要多加調查「濫用職權」及「妨害國會」新事證,則共和黨參議員的懦弱表現,會讓藍州的中間選民與開明共和黨員感到不滿。事實上,最新民調顯示,縱使是共和黨員都有六成想要看到這個彈劾案,走完審理這一關,並且用「反對彈劾」多數票來證明川普清白。另一方面,麥康諾還要安撫浮動暴躁的川普,害怕他狗急跳牆,一不小心就托出一些以對價關係施壓烏克蘭的新事證。同時,麥康諾往受理彈劾案方向走,就等於他正視川普犯罪行為,這將讓川普大為不悅。
第三、參院的個人主義高張,任何參議員都能杯葛法案進行,可以沒日沒夜討論議案,惟有六十票才能終止杯葛,並逕付投票。有趣的是,要廢除六十票這個高門檻規則,其實又只要五十票簡單多數即可,即所謂的「核子選項」(nuclear option)。過去川普曾針對自己想要強行通過法案,因害怕民主黨參議員強力杯葛而要求麥康諾逕行「核子選項」都遭拒。過去兩天,有不少共和黨參議員都在談以核子選項來修改送到參院的彈劾案規則,讓川普更容易開脫。但麥康諾是否會秉公處理,仍屬未定之天。
美利堅大學歷史教授李奇曼,過去曾以公式成功預測九任大選結果,他還是看好川普會在明年連任成功;然而他也提到除非眾院通過彈劾案,這個時候川普落選機率會大增,但用他的公式來看,現在還缺臨門一腳的「致命性證據」。
陪審團學歷要求 在 台灣採用陪審團制,才真的是會司法滅亡吧!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陪審團制,就我所知是選擇不特定之各界賢達人士組成陪審團然後大家在審案期間, ... 只會找大學學歷的人年齡要在21 歲以上只要達到以上要求, 便自動會在陪審團名單中 ... <看更多>
陪審團學歷要求 在 陪審團登記的學歷潛規則與程序漏洞?! (長文慎入但好L7重要 的推薦與評價
陪審團 登記的學歷潛規則與程序漏洞?! (長文慎入但好L7重要,以下會以*代表重要程度) *根據《#陪審團條例》入面嘅第四條,呢條應該都係大家討論得最多嘅一條,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