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啟示錄 精華版】符家一門三后
在「五代十國」這亂世,
有個符姓的武將世家,
寫下了「一門三皇后」的傳奇,
而且還都是親姐妹,
在中國史上絕無僅有!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
符家長女
嫁給了自己的殺夫仇人,
才登上皇后寶座,
這有可能嗎?
而符家次女又是如何
成為後周皇帝柴榮的
下一任皇后呢?
那符家第三個皇后是誰呢?
那就要提到
宋太祖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據傳他得以黃袍加身,
成為北宋創業垂統的開國皇帝,
就得歸功於符家六女兒。
符家六女兒正是
趙匡胤的胞弟趙光義的妻子,
因為趙光義「兄終弟及」
登基即位為宋太宗,
而她也在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只不過符家六女兒
究竟在「燭影斧聲」
這樁弒兄篡位的疑案中,
扮演什麼角色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本週六(1月16日)晚間10點,
東森財經台57頻道,《現代啟示錄精華版》節目。
#現代啟示錄 #李佳玲 #東森財經 #一門三皇后 #符姓 #符存審 #符彥卿 #魏王 #武將世家 #五代十國 #宋太祖 #趙匡胤 #宋太宗 #趙光義 #符皇后 #陳橋兵變 #黃袍加身 #後周 #柴榮 #北宋 #兄終弟及 #燭影斧聲 #鯉魚焙麵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現代啟示錄 精華版】符家一門三后
在「五代十國」這亂世,
有個符姓的武將世家,
寫下了「一門三皇后」的傳奇,
而且還都是親姐妹,
在中國史上絕無僅有!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
符家長女
嫁給了自己的殺夫仇人,
才登上皇后寶座,
這有可能嗎?
而符家次女又是如何
成為後周皇帝柴榮的
下一任皇后呢?
那符家第三個皇后是誰呢?
那就要提到
宋太祖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據傳他得以黃袍加身,
成為北宋創業垂統的開國皇帝,
就得歸功於符家六女兒。
符家六女兒正是
趙匡胤的胞弟趙光義的妻子,
因為趙光義「兄終弟及」
登基即位為宋太宗,
而她也在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只不過符家六女兒
究竟在「燭影斧聲」
這樁弒兄篡位的疑案中,
扮演什麼角色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本週六(1月16日)晚間10點,
東森財經台57頻道,《現代啟示錄精華版》節目。
#現代啟示錄 #李佳玲 #東森財經 #一門三皇后 #符姓 #符存審 #符彥卿 #魏王 #武將世家 #五代十國 #宋太祖 #趙匡胤 #宋太宗 #趙光義 #符皇后 #陳橋兵變 #黃袍加身 #後周 #柴榮 #北宋 #兄終弟及 #燭影斧聲 #鯉魚焙麵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忘了十國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說起晚唐五代,總會想起那個春花秋月,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南唐李後主。不過,認真說來,李後主既不屬於晚唐,也不屬於五代,而是「十國」時人。
只懂「五代」,忽略「十國」,是「中原史觀」作祟所致。這就好像說中華文明源自黃河,卻忽略了長江文明;談兩宋,卻忽略遼金一樣。
晚唐至宋之間,有這麼一段分裂時期,而「十國」的歷史比「五代」其實還要來得長命。所謂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歷史課本記述「五代」較詳,盡是打打殺殺,喪權辱國之史。然而,對中原以外南方各地(聯同一個山西北漢)的「十國」歷史的講授卻略略帶過。哎!真不應該。
「十國」歷史怎能遺忘。至少南唐還有一個多愁善感的李後主。此外,「十國」裡還有一個閩國,它在中國海洋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當時的閩國有一個重要的國際商港:泉州,還有一群面向海洋,充滿冒險進取精神的閩商。
多年前,我在從事媽祖研究時,述及媽祖林默娘的出生年代,竟不知要用何個詞彙較為恰當。說林默娘是生於「五代末、北宋初年」,大家容易理解,但嚴格來說,與史實不合。
正確的說法,應是「十國末、北宋初」。公元960年那位「自導自演」的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後周,改國號為宋,終結了「五代」的歷史,但這時的「十國」中的東南諸國尚未被滅。
「十國」中的閩國歷史,要上溯自公元886年(晚唐光啟二年),王潮割據福建閩南的泉州、漳州說起。割據之初,王潮、王審知、審邦兄弟佔有泉、漳、汀三州,公元890年更北上並有福州和建州。王審知在公元907年於福州建都,國號閩。這個國家至公元945年才被南唐所滅。但爾後,留從效、陳洪進佔據泉漳,雖奉南唐正朔,實際卻為獨立國。直至公元978年(即宋朝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投降,前後90年的時間,福建泉州是處在獨立的格局中發展的。
李東華在《泉州與我國中古的海上交通》一書中指說,五代時期在中國歷史上雖然不佔重要地位,但在福建地區之發展史上,十國中的閩卻居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本的改變了福建往後的歷史發展。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海外交通與貿易的重大轉變。此種轉變的最大原因,一是福建地區的割據所造成的孤立,一是主政者的積極獎勵海上貿易。
90年來的地方割據與獨立,閩國不僅陸路交通斷絕,而且與其近鄰處於敵對狀態,加之於閩南地區山多田少,農業生產不足,閩之主政者不得不另闢蹊徑。其突破口即是發展海上貿易,泉州國際商港地位日顯重要。
《新五代史》稱王審知「招來海中蠻夷商賈」,而閩商亦為之崛起。文獻記載,他們為「大舟有深利」,不畏危險,出海經商,往北至新羅(今韓國)、契丹遼國,往南經營東南亞占城、三佛齊(室里佛逝)的長程海貿。陳洪進時期,南海番貨乳香、象牙、龍腦香更是成了他向大宋朝廷進貢,以換取和平的貢品。
晚唐以前,東西海上貿易以波斯、阿拉伯人、印度人、東南亞土著為主。晚唐「十國」後,在中國海洋發展史上卻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轉折期。除海貿商品(如中國絲綢和中國外銷陶瓷)量上激增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自「十國末、北宋初」,在這條頻繁的海道上出現了新的要角:中國海商,特別是閩南海商。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莊國土在其《華僑華人與中國的關係》書中論說:「閩南商人的崛起,應溯自五代時期。五代十國的閩國,是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獨立於中原的政權。閩國統治者為了鞏固其經濟基礎,大力發展海外貿易,並將海外舶來的一部分奇珍異物進貢中原朝廷,以便保持偏安局面」。莊國土認為:「就政治而言,福建為中國邊陲,而泉州和漳州又屬福建邊遠之地,遠離行政中心,朝廷與省府機構對其控制力較弱,對中央集權政府有相對離心力的私人貿易,也只能在這種較不易被監督的邊陲之地才有機會發展」。在這種情勢下,它「造就了閩南人航海、冒險、重商的進取傳統」。
福建閩南人的航海時代開始了。進入宋元,下續明清,閩商氣魄更是了不起。它掀開了中國人面向海洋,航向世界的序幕。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