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閲讀:如果丘吉爾領導當下的美國,美國能避免衰落嗎?》
Niall Furgeson /英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原文刊載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8/21
當美國於一片混亂中撤離阿富汗時,它的衰落令人回想起一個世紀前大英帝國的殞落。
一位歷史學家警告:阿富汗只是開始,未來可能會因此導致更大的衝突。
「許多人仍沈浸在無知之中……而他們的領導人為了獲取選票,不敢點醒他們。」
在《集結風暴》(即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的第一卷)一書中,丘吉爾如此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英國。
他痛苦地回憶:「拒絕面對令人不愉快的問題,渴求人民的擁護和選舉勝利,不顧國家的重大利益。」
美國讀者看著他們的政府「丟臉的」離開阿富汗,聽著拜登總統緊張而努力地為他造成的不光彩撤離辯護,可能會發現:丘吉爾戰前針對英國的批評,有一些會令他們心裡不舒服、但卻似曾相識。
借用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Paul Kennedy 的一句話,當時英國的精神狀態是整個國家的疲憊和「帝國過度擴張」的產物。
自1914年以來,英國經歷了一次世界大戰和1929年大蕭條,並且在1918至1919年經歷可怕的大流行病——西班牙流感。
財政被堆積如山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
儘管英國仍然是全球主要貨幣發行國,但在貨幣方面,它已經不再是當年無可匹敵的角色。高度不平等的英國社會,促使左派政治家要求即使不實行徹底的社會主義,也要進行社會財富和權力的重新分配。
一部分知識分子在這方面走得更遠,他們選擇擁護共產主義甚或法西斯主義。
與此同時,凝固而無法變通的統治階層,傾向於忽略不斷惡化的國際形勢。英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在歐洲、亞洲和中東都受到威脅。集體安全體系——當時建立在國際聯盟的基礎上,它是1920年戰後和平解決方案成立的國際組織,也正在崩潰,只留下了一個鬆散的聯盟,勉強補足業已離散的帝國影響力。
但結果卻是另一場更大的災難式的失敗:英國人既沒有認識到極權主義威脅規模之大,也沒有積累出阻嚇獨裁者的手段。
英國的教訓,是否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下美國權力的未來?
美國人更喜歡從美國自己的歷史中吸取教訓,他們很少從他國歷史,看待世界。但將美國與上一任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對比,或許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啓發。因為今天的美國與戰時的英國,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
與任何歷史類比一樣,這樣的類比當然也有缺陷。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統治了廣闊的殖民地和其他附屬國,今天的美國卻沒有相同的統治區域。
這一點使得美國人在自我認知上認為美國並非一個帝國,即使他們的士兵和公民在阿富汗駐紮了20年才撤退:他們依舊如此認為。
儘管美國的新冠病毒死亡率很高,但也並沒有嚴重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經歷的那種受創傷的程度。當時英國有大量的年輕人被流感屠殺(近90萬人死亡,15至49歲的男性中,佔了大約6%,至少170萬感染者)。美國如今面臨的威脅也不像納粹德國對英國造成的威脅那樣明顯而迫切。
不過,某些相似之處還是很驚人,而且這兩個國家在阿富汗強行建立自己相信的價值秩序,都相繼失敗了。
早在1930年2月,在「過早的」現代化改革引發了一場叛亂之後,《經濟學人》雜誌已指出:「很明顯,阿富汗不會採用西方的東西。」
近幾十年來,預測美國衰落的書和文章已經太多了,以至於「衰落主義」已經成為一種陳腔濫調。
但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之間的經歷提醒我們,還有比溫和的、漸進式的衰退更糟糕的命運。
《以金錢為導向的價值觀》
我們從堆積如山的債務開始談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公共債務從1918年佔GDP的109%,上升到1934年略低於200%。而美國的聯邦債務與英國雖有所不同,但在規模上是可以比較的。如今她的債務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近110%,甚至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前一個高峰。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到2051年,它可能超過200%。
當今的美國與大約一個世紀前的英國有一個重要區別,美國聯邦債務的平均期限相當短(65個月),而英國超過40%的公共債務採取的是永久債券或年金的形式。這意味著,今天的美國債務對利率的變化,要比當初的英國危險且敏感得多。
另一個關鍵差異是財政和貨幣理論的巨大轉變,這很大程度上正是凱恩斯對英國戰時政策的建議。
1925年,英國決定以戰前過高的價格將英鎊回歸金本位,這使英國陷入了長達八年的通貨緊縮。工會權力的增加意味著大蕭條期間,工資的削減落後於物價的削減,這導致了就業機會減少。
在1932年的低谷期,英國失業率為15%。然而,英國的大蕭條主要還是因為英國在1931年放棄了金本位制,這使得貨幣政策得以放寬。實際利率的下降意味著償債負擔的減輕,為英國財政創造了新的迴旋餘地。
在未來幾年,美國似乎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償債成本的下降。以美國前任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mers為首的經濟學家預測,當前美國的財政和貨政策,將導致通貨膨脹的危險。
英國的實際利率在20世紀30年代普遍下降,而美國的實際利率預計將從2027年開始轉為正數,並穩步上升,到本世紀中期達到2.5%。當然對利率上升的預測,往往是錯誤的,而且美國聯準不急於收緊貨幣政策。但是,如果利率真的上升,美國的債務將需要更多的成本來償還,擠壓聯邦預算的其他支出,特別是國防等可容易調整的支出。
這將問題的關鍵,擺在我們面前了。
丘吉爾在20世紀30年代最關心的問題是:政府在拖延時間——這是英國綏靖政策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積極地重新武裝英國軍隊,以應對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國主義政府越來越多的侵略行為。丘吉爾反對英國綏靖主義者另一個關鍵論點是,財政和經濟方面的限制——特別是管理一個覆蓋斐濟、岡比亞、圭亞那、溫哥華的帝國,其高額成本使得快速重新武裝英國,變得不再可能。
稱美國今天面臨著類似的威脅——不僅是來自中國,還有來自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威脅——這可能顯得異想天開。
然而,僅僅是這一事實,就說明問題所在。
大多數美國人,就像二戰之前的大多數英國人一樣,根本不想考慮在國家已有大量債務下,如何面對希特勒正在發動一場重大戰爭。
如今的美國也正在走向相同的道路。預計美國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2020年的3.4%下降到2031年的2.5%。
這會引起丘吉爾主義者的驚愕。他們也將會經歷相同的敵意和指責——如同當年譴責丘吉爾在煽動戰爭一樣。
《力量是相對的》
美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相對衰退,和當初的英國另一個相似點: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遜估計,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產值不僅被美國(早在1872年)超越,而且還被德國(第一次在1898年,在經歷了災難性的戰爭、惡性通貨膨脹和不景氣的年代後,於1935年再次被超越)和蘇聯(1930年)超越。
大英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規模比英國大,特別是如果把各殖民地包括在內的話,也許是其兩倍大。但美國的經濟規模更大,儘管大蕭條對美國的影響更嚴重,美國的經濟體量,仍然是英國的兩倍多。
今天的美國也面臨著類似的經濟產值相對下降的問題。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考慮許多中國國內商品的價格更低,中國GDP在2014年已趕上了美國。按當前美元計算,美國經濟體量仍然更大,但預計兩國的差距將會縮小。今年,中國的美元GDP會是美國的75%左右,到了2026年,則將達到89%。
中國給美國帶來的經濟挑戰比蘇聯曾經帶來的更大。這不是什麼秘密,因為蘇聯的經濟規模在冷戰期間從未超過美國的44%。
在許多運用於國家安全應用的技術領域,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中國正在努力追趕美國,這也不是什麼機密消息了。中國領導人的雄心壯志也是眾所周知的。
這五年來,美國對中國政府的好感明顯轉變為負面。即便如此,公眾對於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也沒有多大的熱情。如果中國攻打台灣,大多數美國人可能會與英國首相張伯倫的觀點一致,他曾臭名昭地將德國在1938年分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描述為「遙遠國家的爭吵,而我們對爭吵的雙方都一無所知」。
在兩次大戰之間,英國態度軟弱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知識分子對帝國的反抗,以及更普遍的對英國傳統價值觀的反抗。
丘吉爾厭惡地回憶起1933年牛津大學辯論社在辯論中提出的動議:「我們拒絕為國王和國家而戰」。他指出:「在英國,人們一般會對這樣一個插曲一笑置之,但在德國、俄羅斯、義大利和日本,他們會有英國已經變得腐朽墮落了的根深蒂固的想法,這種想法也動搖了許多人的盤算。」
當然,這也正是如今中國新一代「戰狼」外交官和民族主義知識分子對美國的看法。
納粹、法西斯和共產主義者都認為英國人對自己充滿了憎惡。「我甚至不知道大英帝國正在消亡,」喬治·奧威爾在他的文章《獵象記》中記錄了他作為殖民地警察的時光。沒有多少知識分子能有奧威爾這樣的洞見,認為英國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許多人——不像奧威爾——他們選擇了信仰蘇聯共產主義,他們為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與此同時,令人震驚的是,大量上流社會的貴族精英還被希特勒吸引。甚至《每日快報》的讀者,也樂於取笑而非讚頌大英帝國。
《帝國的終結》
美利堅帝國不像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有英聯邦自治領地、殖民地和受保護國,但它現在所處的國際主導地位,以及過度擴張帶來的代價,完全與大英帝國相似。
現在美國的左翼和右翼都習慣性地嘲笑或謾罵美國帝國主義的計劃。《國家》雜誌的記者湯姆·恩格爾哈特(Tom Engelhardt)幸災樂禍地說:「美利堅帝國正在崩潰。」
對於右翼來說,經濟學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譏諷地想像著「美利堅帝國的衰落會是什麼樣子」。:
與此同時,進步的非裔美國哲學家康奈爾·韋斯特(Cornel West)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與反對美利堅帝國的抗爭殊途同歸」,還有兩位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瑞安·詹姆斯·吉爾·杜斯基(Ryan James Gir dusky)和哈倫·希爾(Harlan Hill)認為最近的新冠疫情揭露了「美國其實穿著皇帝的新裝」。
右翼仍然捍衛著美利堅共和國建國的傳統:與此相反,「覺醒」的左翼則試圖將美國歷史改寫為充斥著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的血淚史。但政治光譜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多少人渴望回到上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扮演全球霸權時代。
簡而言之,就像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人一樣,21世紀20年代的美國人已不熱衷於帝國主義——中國的觀察人士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並對此津津樂道。
然而,帝國仍然存在。
美國幾乎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的殖民地:只有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北太平洋的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以及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按照英國人的標準,這些殖民地根本不值一提。然而,美國與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軍隊遍布全球,無處不在。美國的武裝部隊人員在150多個國家都有部署,駐外軍隊總人數約為20萬人。
承擔如此廣泛的全球責任並非易事。但是,要想擺脫他們同樣不容易。
英國人為此吃過苦頭,美國人則要吸取英國人的教訓。
拜登決定從阿富汗進行「最後的撤軍」被認為是不明智的,這說明了美國想要減少其在海外所承擔的責任,並不容易。
歐巴馬曾經也做出了類似的從伊拉克撤退的決定,並於2013年宣佈「美國不是世界警察」。
川普的「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原則只是同一種衝動的民粹主義的版本:他太渴望離開阿富汗,並以關稅取代「反恐支出」。
在阿富汗發生的撤軍災難完美的說明,想要放棄對全球的主導權,這個過程是不太可能和平度過的。不管用何種措辭,宣佈放棄這場歷時最長的戰爭,就是承認失敗。
這不僅僅對塔利班,是他們的勝利。
中國也在密切關注,畢竟中國與阿富汗也有一段狹小的接壤土地。俄羅斯也在幸災樂禍的作壁上觀。
就在歐巴馬宣佈放棄做世界警察的幾個月後,俄羅斯立刻就對烏克蘭和敘利亞進行了軍事干預。
這並非巧合。
拜登相信美國可以像之前從越南撤軍、擺脫越南這個泥淖一樣從阿富汗撤軍。
越戰是段不光彩的歷史,美國在越南受到的屈辱確實產生了後果。它為蘇聯及其盟國以可趁之機,在其他地方製造了麻煩——包括非洲南部和東部、中美洲以及蘇聯於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
於是我們可以推論在喀布爾重演西貢當年的淪陷,未來也將產生類似的不良影響。
即便新保守主義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抬頭,狂妄自大到了頂峰的時候,美利堅帝國的終結也不難預見。
我在《巨人:美利堅帝國的興衰》一書中首次提出,當時美國的全球地位至少存在四個根本性的弱點:一是人力赤字(很少有美國人願意在像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樣的地方長時間工作);二是財政赤字(見上文);三是關注度不夠(選民在大約四年後就對任何大規模干預失去了興趣);四是歷史視角的缺失(決策者不願從前任那裡汲取經驗教訓,更不願意從其他國家吸取經驗教訓)。
但是曾經的大英帝國從來沒有這些事件。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這比財政赤字要深刻得多——是美國的負國際投資(NIIP),它佔GDP的比例是-70 %。
負的國際投資本質上意味著外國人對美國資產的所有權,超過了美國人對外國資產的所有權。相比之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儘管有大量的海外資產被清算以資助一次世界大戰,但它仍然有著龐大的正國際投資。從1922年到1936年,它一直保持在GDP的100%以上:到1947年才下降到3%。
拋售剩餘的帝國白銀(準確的說,是迫使英國投資者拋售海外資產,交出美元)是英國為二戰買單的一種方式。
但是美國作為一個債務大國,並沒有與之對等的儲備金。只有通過更多的公債出售給外國人,美國才能負擔得起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成本。
這對於維持其超級大國的地位而言,實在太不穩定了。
《丘吉爾:「我當首相不是為了主持大英帝國的葬禮」》
丘吉爾在《集結風暴》中的論點並不是在借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崛起這一不可阻擋的進程來譴責英國的衰落。相反,他堅持認為,如果西方民主國家在1930年代早些時候採取更果斷的行動,戰爭本來可以避免。
當小羅斯福總統問丘吉爾這場戰爭應該叫什麼時,丘吉爾立刻回答說:「不必要的戰爭。」
同樣的道理,中國的崛起也並非不可阻擋,更不用說俄羅斯了。從朝鮮到委內瑞拉,所有與他們結盟的小國都是經濟上的弱國。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勞動力正在萎縮。
居高不下的公營及私營部門債務正在拖累經濟增長。它也可能在氣候危機中,首當其衝,因為它無法輕易改掉依賴煤炭,作為工業能源的現象。
然而,一系列事件的發展又很容易導致另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最有可能是在台灣問題上爆發。
中國要統一台灣,而美國模糊地承諾要防禦中國——隨著東亞地區軍事力量平衡的轉變,這種承諾越來越缺乏可信度。
美國航母越來越難招架中國的東風-21D等反艦彈道導彈,而這還只是美國國防部無法解決的問題之一。
如果美國的威懾失敗,習近平發動突然襲擊,美國將面臨更嚴峻的選擇,要不然打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就像英國在1914年和1939年所做的那樣——要不然就像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那樣,直接認輸。
丘吉爾說他寫《集結風暴》是為了表明:
邪惡者的惡意如何因善良者的軟弱而愈發猖狂;民主國家的結構和習慣為何——除非與更大的有機體結合在一起——會缺乏為卑微大眾提供安全感的毅力和信念;甚至在自我保護的問題上……謹慎和克制的忠告反而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以及因為渴望安全和平靜的生活,而採取的中庸之道,可能會直接導向災難的中心。
他用一句精辟的格言作為這卷書的結束語:「事實勝於幻想。」
近年來,美國領導人過度熱衷於幻想了,譬如小布希領導下新保守主義者「全面統治」的幻想,還有川普想像出的美國「大屠殺」的黑暗噩夢。
隨著另一場集結風暴的到來,也許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丘吉爾看透了這一點:帝國的終結很難不伴隨著陣痛。
——圖片:美國運輸機撤離阿富汗難民、美國最後離開的軍事領袖、拜登在白宮發表演說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唐湘龍 × 陳鳳馨 主題: 1.中美貿易談判不樂觀 2.美國對庫德族用後即丟 3.為了NBA,龍鳳吵架了 節目直播時間:週一、週四 09:30 本集播出日期:2019.10.10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
「陳永峰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問卦] 有沒有陳永峰的卦?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陳永峰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2023/3/14【陳永峰】【台灣的國界與民界】【CC字幕可用】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陳永峰東海大學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陳永峰學歷 在 想問陳永峰老師的通識課- 東海大學板 的評價
陳永峰學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內心的太陽一直都在》作者序
今年是我從律師轉型為作家的第十年,這本書是我在這十年內出版的第五本書。
真心感謝你在數以萬計的書中,願意將你手上的這本書翻開。
我一直相信,這不是沒有意義的偶然,而是我們彼此間有著難得的、必然的緣分。
基於這難得的緣分,我想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
前幾個月,我在臉書粉絲團收到桃園啟英高中楊佳晃老師的信。
在信中他提到,他是我多年的忠實讀者,今年他擔任高二升高三的導師,全班的孩子也都是我的讀者。
這些孩子準備升上高三,要衝刺一年,為自己未來的大學打拚,很希望我可以錄製三十秒到一分鐘的小影片給他們鼓勵。
這封信寫得很長、很真誠,細細道來我每一本著作帶給他及他所教的孩子什麼樣的啟發與影響。
仔細讀完後,我很感動,內心浮現了一個隱微的、好的起心動念:我決定不錄製一小段鼓勵孩子的影片,而是直接衝到啟英高中資處二戊班,給所有師生一個大驚喜。
佳晃老師收到我的回信後,很驚訝;在得知我不收取任何費用時,更愣住了好幾秒,說不出話。
我只是很平靜地跟佳晃老師說,我只是做我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記得那天臺北、桃園都下著暴雷雨,雖然佳晃老師親自到高鐵站接我,我們兩個還撐著傘,但從停車場走到教室的路上,全身及鞋子都濕了。
當我走上二樓,遠遠就聽到教室內的所有學生用極為驚人的尖叫聲歡迎我。
讓我感到更驚喜的是,教室的黑板上畫滿了我所有的著作、講過的話,還有以漫畫造型呈現的我,手裡還帥氣地拿著羽球拍。
其實,當時學校已經放學,這些孩子全都自願留下來,沒有搭校車離開。這意味著,講座結束後,他們就要花更多的時間輾轉搭公車,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也許,很多人認為高中孩子可能聽不了多久的分享,但資處二戊班的孩子們足足一口氣聽了我分享兩個半小時,非常專注、非常安靜、非常有力量。
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問了孩子們一個問題:「大家知道為什麼老師今天會願意來到啟英高中,來到我們資處二戊班,既沒有收取費用,對象也只有你們四十位孩子?如果你們是我,會願意大老遠從臺北專程跑這一趟嗎?」
孩子們突然被這麼一問,陷入沉思……
我告訴他們,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是一個能夠超越金錢與地位,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的人。
接著我問他們:「如果你們在回家的大馬路上,看到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沒有爸爸媽媽在旁邊,自己一個人騎著小三輪車往大馬路去。眼見前面的砂石車直衝衝開過來,你們會怎麼做?會站在旁邊袖手旁觀呢,還是衝出去把小女孩抱回來?」
孩子們回答說,會衝出去把小女孩抱回來。
我又問道:「那你們可以回答我,為什麼你們會衝出去把小女孩抱回來嗎?是因為她的爸爸媽媽會包紅包感謝你,還是明天報紙頭條會刊登你的善行?」
孩子們回答,不是。
如果不是為了金錢,也不是為了出名,那又是為了什麼呢?
孩子們又陷入沉思,內心好像知道些什麼,卻又說不太出來。
我告訴他們,答案就是,沒有為什麼。原來,沒有答案,就是答案。
因為,我們之所以這麼做,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名,而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著一顆充滿向善驅動力量的太陽。
我們只是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當火災發生時,火場的出口,就是消防弟兄的入口。
他們要衝進火場前,會不會感受到恐懼的情緒?會不會有一絲想要逃避的情緒?
會的,都會的。他們既會感受到恐懼,想到家人也會有想要逃避的念頭,但,他們依舊超越所有負面情緒,勇敢地衝進火場救人。
因為他們知道,危險的火場裡面有人需要他們去救,如果他們猶豫了、逃避了,裡面的人就會死,而接受過多年專業訓練的自己無法見死不救。
當消防隊員真的冒著生命危險將火場裡的人救出來,記者訪問他們時,他們往往只是簡單地回答:「沒什麼,這只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消防隊員超越自我的大勇氣,來自他們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我問孩子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陳樹菊阿嬤可以做出如此不平凡的慷慨?是因為可以賣更多菜、賺更多錢嗎?還是因為可以出名?
我相信都不是的,我相信如果讓沒有念過什麼書的陳樹菊阿嬤回答,她可能只會簡單、靦腆地說:「我沒那麼了不起,這只是我覺得應該做的事。」
陳樹菊阿嬤超越自我的大慈悲力,來自她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著一顆充滿向善力量的太陽,無論金錢、地位、學歷或能力,你我都有的,一直都在的。
內心的太陽會提示我們、暗示我們、驅動我們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無數讀者的回饋告訴我,我的生命故事深深感動了他們,讓他們產生深刻的共鳴,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
但其實,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只是在成長歷程經歷的生命責任中,我沒有選擇逃避。
雖然承受著超越常人的壓力、恐懼情緒,我依舊承擔並履行了一個又一個生命責任,走到今天,成為今天的我。
我的成長、成就、蛻變與轉化,甚至是我內心所有力量的根源,就是我一直專注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情。
一天天的累積、一年年的堆疊,我完成了數百場的演講、寫了數十萬字的文章。
我一直走在自我命定的人生正途上,這讓我內心的太陽逐漸顯露。
縱使負面情緒的烏雲遮蔽,但我從不失去盼望,因為我知道太陽一直都在;再大的逆境、低潮與挑戰,都是一時的,最後的結局一定是好的,因為太陽一直都在。
我問那些孩子:「你們覺得自己是個成熟的人嗎?你們覺得什麼樣的人,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好手好腳、會跑會跳、會講會吵,就是一個成熟的人嗎?還是自己會穿衣服、吃飯、洗澡、逛街,就是一個成熟的人?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一個願意在自己肩膀上承擔超越自我責任的人,是一個能夠勇敢去做內心深處覺得應該做的事的人。
「就像你們的父母親,也許只是平凡的水果攤販、水泥工或清潔工,但只要他們用自己大半的珍貴生命去養育你們,沒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擔、履行命中注定的責任,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把你們扶養長大,在我認為,他們就是一個成熟的人,就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我告訴他們:「今天你們願意好好坐在下面聽我分享,把我說的話聽進心裡,並對你們的生命產生正向影響,哪怕只有一句話,這代表我們彼此有著很難得的好緣分,代表從今天起,我們彼此的生命有了某種程度的正向連結。
「這就是我今天願意出現在這裡的原因,我只是做了我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當一個人能夠持續專注地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他內心的太陽會逐漸顯露,他內心本質的良善潛能會逐漸綻放光芒。他將能夠承擔超越自我的生命責任,利益無數人而活著,並擁有超越時間及空間的正向影響力量。
「現在的我們只要將自己的生命視角一百八十度轉向,從自私自利轉向感恩的生命視角,去看待我們擁有的一切,內心自然會湧現一股想要回報父母與老師的責任心。高中時的我就是從這種感恩的生命視角找到為何而戰的理由,也讓我順利考上臺大法律系。」
內心的向善驅動力量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我有,你也有,因為這是我們身而為人的本質。只要我們活著的一天,這股力量就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太陽一直都在。
絕大多數的人之所以無法擁有那直覺的、向善的驅動力量,只是因為一時被自私自利的負面情緒遮蔽了。
然而無論烏雲再深厚,太陽一直都在的,只要我們專注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就會有撥雲見日的感受;而當內心的太陽逐漸顯露時,我們的生命就會朝光明的人生正途前進與轉化。
講座結束後,隔了一個多星期,我收到一個讓我感動到眼眶泛紅的小禮物:啟英高中資處二戊班所有的孩子分別寫給我的感謝卡片。
每張卡片不是隨便敷衍地寫一、兩句感謝的話,而是寫得滿滿的,每個孩子都將自己內心深處的體悟回饋給我。
孩子們感謝我讓他們明白,人的一輩子就是應該履行每一個命中注定的責任,就是應該勇敢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縱使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看得起自己的人,因為無愧。
這本書裡的幾十個小故事,每一篇故事都是獨立的,是我這幾年一個又一個的生命經驗與體悟。
每一篇故事背後的中心思想,都直接或間接聚焦在如何專注去做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以及當我們持續履行後,會帶給我們的生命力量。
感謝現在翻閱著這本書的你,更感謝你花了幾分鐘把這篇序文的小故事讀完。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歡迎你把它帶回家;如果沒興趣,也沒關係的,我還是真誠地感謝你願意好好讀完這篇序文的故事。
我很珍惜生命中一個又一個像這樣小小的、難得的好緣分。
我的每一天只專注做一件事,就是在每一個有緣與我相遇的人心中,留下一顆小小的慈悲力量的種子。
我只是做了內心覺得應該做的事。
《內心的太陽一直都在》
博客來 http://bit.ly/fayu005-B
momo購物網 https://bit.ly/3uqdFTp
律師作家許峰源系列作品:
《年輕,不打安全牌》
《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被支持的力量》
《做一個簡單的好人》
《內心的太陽一直都在》
《積善》
作者親筆簽名書線上團購連結:
合計滿10本&75折&免運費
https://www.booklife.com.tw/special/13
陳永峰學歷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來好幾個戰學歷的
#已經吵一個月的那個要找我來電的法學博士我懶得講他
#來認真回應跳出來喊政治學專家的
「台澎法理地位」是每個台澎人都需要了解的,所以我從未說過需要什麼資格才能來談論。
👉🏻法理建國派的目標 https://wp.me/pd1HGm-3U
唉,馬英九也法學博士畢業啊,人家還哈佛的喔,所以馬英九的水準如何呢?
事實就是,有些人就算是拿到博士,知識程度、文字理解跟邏輯能力仍舊只有幼稚園大班程度。
哈佛大學法學博士馬英九說: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他也博士啊,那就正確嗎?
重點不是學歷,是談論的客觀史實好嗎~
台澎(領土)主權未定(沒有論:https://www.facebook.com/258660130833607/posts/4046594352040147/?d=n)在《舊金山和約》就是說明的很清楚,日本放棄對台澎領土所具有的權利名義(title),相關的一切權利(right),及一切的主張請求(claim)。
對有簽《舊金山和約》的48個國家與日本來說二戰都結束了。一堆國家依照《舊金山和約》第 26 條簽了子約來結束跟日本的戰爭關係了 ,這邊不存在漏洞跟瑕疵,你個人怎樣想也不足以改變具有國際法效力的和平條約。
《舊金山和約》在所有簽約國之間是有效的,誰有出席沒出席(中國誰代表)根本不是重點。
按國際法狀態下,中國主權國家(法人格)內部的兩政權戰爭的確還沒結束。
我們在直播中說過了:九二共識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89153922666496/
(⚠️ROC政權片面宣布動員戡亂時期終止,PRC政權不承認的話就表示中國內戰還未結束;如果已經結束了那就不需要提什麼和平協議了,協議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戰爭無法片面結束,而且中華民國政權軍隊到現在還是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認定為敵人呀٩◔̯◔۶)
延伸閱讀Q&A95:和平協議是什麼?https://reurl.cc/KxoLYe
我們法理建國派從未主張要從中華民國中獨立喔,因為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不屬於任何國家,因此不需要從中華民國政權想代表的中國中獨立。
天啊你也太可愛完全沒了解我們的論述。
台灣不是統獨問題,是建國的議題。
👉🏻Q&A29獨立是什麼?建國獨立跟獨立建國不一樣嗎?:https://www.facebook.com/258660130833607/posts/4090633357636246/?d=n
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是具有國家法人格(statehood)的政治實體。台澎只是實質自主運作的單位而已,欠缺國家法人格,這個要透過國際法法理程序來完成才會法理獨立de jure,國際法上不存在事實獨立這種政治詞彙。
👉🏻Q&A21國際法是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258660130833607/posts/4069042586461990/?d=n
👉🏻Q&A23國家的各項屬性有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258660130833607/posts/4074186395947609/?d=n
你要知道的是在國際上喊了「台灣是中國的一省」的是中華民國政權想代表的中國,但實際上「台灣光復就是騙局」。
透過國際法法規路線是為了二戰過後沒能處理到的問題,去把它釐清,國際上會關注我們的行動是否能產生法理上的效果,目前國際間也根本搞不清楚台灣人要幹嘛,國際間也根本不想管那麼多,更別說介入中國的內政(國際上看就知道ROC政權跟PRC政權在爭代表政府),但對有參與二戰的同盟國國家都是清楚知道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事實,只是不會特別出來幫腔什麼,因為最重要的還是台澎住民要怎麼想怎麼自決。
再來,聯合國並不是國際政府,其實就只是讓各國聚在一起討論事情的組織,國際聊天室的概念。那是否要將台澎依照聯合國託管制度處理要由當時盟軍全體成員決定。既然盟軍之中簽署《舊金山和約》的成員僅決定將台澎主權歸屬問題留待日後處理,並沒有說要依照聯合國託管制度處理,所以聯合國這個國際聊天室自然沒有主動插手干涉的資格。而聯合國2758號決議,只是正式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是中國主權國家的代表政府,中國從沒退出聯合國,只是換一個中國代表政府而已,這個也與台澎地位無關。
聖峰在演講有說過~
👉🏻聖峰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聖峰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在國外念國際法都一定會討論到台灣的問題,因為台灣的例子實在太特別了。主權母國的放棄,然後沒有下一步,住民也沒完成去殖民化行使住民自決權。
之前我有寫一篇新加坡,你可以看看很有趣。新加坡怎麼獨立?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3263978922157/?d=n
台澎剛好是在新加坡被趕出馬來西亞聯邦(主權母國放棄)到新加坡人自決的中間這個階段。
在國際上,台澎法理地位就是與金馬法理地位不同,這個國際上很明確知道,美簽就很清楚。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1595519089003/
台澎人在國際上拿著中華民國政權的東西,一直喊我是台灣,這種方式是不可能改變台灣地位的,不可能把「台灣等於中華民國」跟「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放在一起。
#腦力激盪
請先看這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rotpnetwork&set=a.2763561250403580
1912.2.12建立,可被承認是中國代表政府的中華民國政權,為它想代表的主權國家「中國」取的國號叫「中華民國」;1949.10.1建立,可被承認是中國代表政府的PRC政權,為它想代表的主權國家「中國」取的國號叫「中華人民共和國」。
解釋一下,假設具有國家法人格(statehood)的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是一個機器人,需要駕駛員才可以駕駛。
這個機器人叫作China,在1945.10.24由ROC政權擔任駕駛將這個China機器人開進聯合國這個club取得席次。在1949.10.1之後China出現了另一個具備駕駛機器人資格的駕駛員PRC政權,要跟ROC爭奪駕駛位子。後來1971.10.25,聯合國club決定在這個club裡的China機器人應該改由PRC政權擔任駕駛員。
很多人說中華民國是國家不是政權,那就請問,假設中華民國假設不是駕駛員(代表政府)而是機器人(具有國家法人格的主權國家),那它離開聯合國之後,有讓club少一個國家(席次)嗎?沒有啊!club中還是有China機器人存在,只是駕駛員換了而已。
好的,中華民國政權是在「中國主權國家法人格」內自1912.2.12.建立的政權,中華民國政權作為中國代表政府待在聯合國26年,坐在「中國席次」上,雖然離開聯合國中國席次,但仍舊可以被其他國家「承認」其為中國合法代表政府,法律上資格仍舊存在,所以現在就還有15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合法代表政府哦!
-
最後。
我不是用「企圖說服」的方式,我是從了解國際法才開始展開對話的喔!當然別人有別的辦法,也許是抬高公民意識加入公民團體,而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這不是不切實際,是我能力所及範圍全心投入的真諦。
我也不是要說服你,來讓你對我本人支持,我的談話對象就是台澎人。正確的史實可以被檢視,真理可以越辯越明。
再者,所謂的「正確史實」並不是沒有客觀標準的,什麼事情曾經發生、什麼事情不曾發生,就是有客觀標準。
中華民國政權依據盟軍《一般命令第一號》中的安排到台澎接受日軍投降,並為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這就是客觀史實。
依照國際社會所遵循的規範,「佔領無法移轉領土主權」,所以中華民國政權口中的「台灣光復」並不存在,這就是客觀史實。
中華民國政權1946年行憲後第一任總統蔣介石於1949年親筆寫下「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告誡陳誠,白紙黑字有憑有據,這就是客觀史實。
48個同盟國成員跟日本在1951.9.8簽署《舊金山和約》,和約內只要求日本放棄台澎主權,這就是客觀史實。
中華民國政權跟日本在1952.4.28簽署《中日和約》,和約內只提到承認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對台澎所具有的權利名義(title),相關的一切權利(right),及一切的主張請求(claim)。這就是客觀史實。
中華民國政權跟美國在1954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參議院在批准該和約時,明白聲明該和約不會影響台澎法理地位,這就是客觀史實。
並不是「台澎人立場講的才是史實」,而是法理建國派以「足以佐證歷史發展脈絡的事證」為根據發言,而我們的「台澎人」身分則是依據這些事證來認定。
換句話說,我們並不是「因為我是台澎人,所以我說的這些是史實」這種我說了算的霸道態度;而是「依據這些事證,實際上發生的狀況應該是這樣,因此,看了這些才知道其實我們是台澎人,並不是中華民國人。」
你必須知道,你現在持續把中華民國當成台灣,就是讓一中兩政權框架無止盡的強暴台澎與台澎人及其後代。李明哲事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83204039928151/
你所謂的所有國家利益,我之前也說過了,透過《舊金山和約》建構出「台灣地位未定」這個法律狀態所要達成的「將台澎跟中國切割」的目的,是持續保護台澎近七十年的法理狀態。
美國立場也始終如一。對美國來說,最符合它利益的並不是台灣繼續延續維持原狀,而是在台灣上面存在一個不會與中國糾纏不清的政府,(與中國有經濟往來不算),又能親近美國,並且願意與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建立緊密合作關係,讓台灣這艘不沈的航空母艦永遠不會與美國為敵。
可以來看看其他國家立場。感謝 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 http://www.rotpnetwork.tw/reference.php?LAN=TW
👉🏻英國
1966.12.19
答覆英國對台灣法理地位的政策
外交國務大臣 Walter Padley 表示:
是的。Caradon 爵士 11 月 28 日就我們在聯合國大會中對中國代表權議題的投票內容進行說明時,指出了我們對福爾摩莎地位的立場。其陳述複本可在圖書館找到。我們仍維持「福爾摩沙島的主權未定」的觀點。
HC Deb 19 December 1966 vol 738 cc185-6W
#涵義:英國認為台灣島主權未定。
👉🏻 1955.02.11
英國外交部提交內閣傳閱之密件
外交部 Foreign Office 表示:
將蔣介石放在那裏(台灣)的安排是讓他到那裏負責為同盟國全體進行軍事占領,等待與日本簽署的和約。或如果和約未對福爾摩沙的地位作出最終處置(實際上沒有),則等待對福爾摩沙的最終處置-這也尚未發生。這項安排並不會讓台澎成為中國的領土。
CAB 129/73/38; Former Reference: C (55) 38
#涵義:蔣介石在台灣是負責為同盟國全體進行軍事占領,等待最終處置。這項安排並不會讓台澎成為中國的領土。
👉🏻法國
1964
關於台澎主權歸屬,及此問題的處理方式
總理 Georges Pompidou 表示:
在對日和約中,「福爾摩莎(台灣)從日本分離,但並未歸屬於任何國家」。所以,福爾摩莎未決定的狀態「必須在某一天決定,並將福爾摩莎居民的願望納入考量。」
N.Y. Times, Apr. 24, 1964. at 4, col. 4. See also Editorial, Sell-Deterininalion for Taiwan, N.Y. Times, May 19, 1964, at 36, col. 2 (supporting Pompidou's statement).
#涵義:台澎主權不屬於任何國家,未來決定時應考量住民想法。
👉🏻印度
1951.08.23
印度對舊金山和約中未明定將台灣主權歸還中國表示抗議
印度政府 表示:
印度政府認為在條約中規定福爾摩莎島應歸還中國是最重要的。其歸還的時間與方式可以另行協商。但在企圖對日本和所有交戰政府間的關係進行規範的文件中無視過去的國際協議,讓該島嶼的未來處於未定狀態,在印度政府眼中,既不恰當也非權宜之計。
India Refuses To Be Party to Treaty, Memorandum of India
#涵義:印度政府認為舊金山和約未將台澎主權移轉給中國。
👉🏻埃及
1951
關於在舊金山和約中未明定台澎主權歸屬的原因
埃及政府 表示:
吾國政府相信此項省略背後的原因,是要提供依聯合國憲章處理此問題的機會,並將自決 (self-determination) 原則及這些領土的住民表達的要求納入考量。
CONFERENCE FOR THE CONCLUSION AND SIGNATURE OF THE 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 RECORD OF PROCEEDINGS (Dep't of State Pub. 4392, 1951) at 93
#涵義:埃及政府認為舊金山和約未決定台澎主權歸屬,此問題之後可依聯合國憲章解決。
——————
在國際發聲的台灣人必須清楚知道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危險,絕對不能忘記中華民國是中國流亡政權的這個本質,不要想「正名修憲、制憲或是國籍正名」這種屬於內部自決權的範疇都不具有國際法效力。
內部自決權 vs 外部自決權、民族自決權 vs 住民自決權、自決權的行使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96986638549891/
我會持續揭露客觀史實,即使你慧根無法理解,我也會持續努力,你這種跑來我版上亂罵的人才是對言論自由的汙辱,才是不尊重。
我是法理建國派,我主張 #終止代管自決建國
👉🏻[英語繁中字]台灣在國際上不被承認的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陳永峰學歷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唐湘龍 × 陳鳳馨
主題:
1.中美貿易談判不樂觀
2.美國對庫德族用後即丟
3.為了NBA,龍鳳吵架了
節目直播時間:週一、週四 09:30
本集播出日期:2019.10.10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陳永峰學歷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唐湘龍 × 陳鳳馨
主題:香港已是戰爭,但黎智英要跑了
節目直播時間:週一、週四 09:30
本集播出日期:2019.10.07
-----
按讚【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陳永峰學歷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人:唐湘龍 × 陳鳳馨
主題:台北法案真偽善,大興機場真瘋狂
節目直播時間:週一、週四 09:30
本集播出日期:2019.09.26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陳永峰學歷 在 陳永峰 的推薦與評價
男,人,1968年生,但是屬羊,不屬猴。畢業於大甲國中。無可救藥的手球迷。代表政大打過3次大專杯。第一次預賽淘汰,第二次闖進四強奪銅,第三次進軍決賽取銀。攻擊,穿透 ... ... <看更多>
陳永峰學歷 在 2023/3/14【陳永峰】【台灣的國界與民界】【CC字幕可用】 的推薦與評價

陳永峰學歷 :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法學博士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法學碩士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士現任: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兼執行長中經院IRCT國際 ... ... <看更多>
陳永峰學歷 在 [問卦] 有沒有陳永峰的卦? -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