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期-台西混搭裙|
◆蔣渭水的革命戀人,「陳甜」
今年八月,柯文哲所組成的「台灣民眾黨」正式成立,也使的1927年的「臺灣民眾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為了社群話題。
1927年的「臺灣民眾黨」是日治時期由台灣人成立的第一個政黨,目標是能為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帶來新的改革,「實現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自由」,可以說是在那個被統治的時代下,想透過社會運動與文化教育來實現理想的一群人。
其中,蔣渭水便是臺灣民眾黨的領袖之一。但許多人都不知道,除了那些學富五車的男子以外,蔣渭水身也有一個具有膽識聰慧的女性,在默默的支持他。
那人便是陳甜。在大稻埕最繁華的1920年代,年少的陳甜從清貧家庭來到台北,容貌清秀的她便在高級餐廳「東薈芳」擔任藝旦。而與友人聚會的蔣渭水,也正巧來到東薈芳聚餐。
一個是富有聲望的知識份子,一個則是炙手可熱當家紅牌,但過去沒有受教育的陳甜,竟與蔣渭水相談國家局勢頗為投機。兩人一拍即合,很快進入相戀,於是之後蔣渭水教導陳甜讀書識字,陳甜並加入台北青年讀書會,成為五十人中唯一的女性。
在以妾的身分嫁入蔣家後,陳甜改名「陳精文」,之後風風雨雨幾年,陳甜更是陪伴著蔣渭水從事社會運動。
1923年時,「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成立,然而當時日本法規管制政治集會結社,雖然後來活動轉移至東京舉辦,然而蔣渭水也因為這件事入獄四個月。
這件事情史稱「治警事件」,除了花蓮、臺東、澎湖外,全台都展開了大檢舉,總共逮捕41人、傳訊58人,有99人遭受迫害。當時台灣人心惶惶,而當蔣渭水入獄時,陳甜仍然頂住了壓力,持續地替蔣渭水宣傳演講。
『……你在內時,是靜養的好的機會,保守自己的身軀,以外的事請暫放心,這是我所希望的,你請。我親手寫的。阿甜。』
──摘自1924年陳甜予蔣渭水之信。
◆台西混搭裙
陳甜在照片裡的形象,總是文雅的大襟衫搭配西式膝下裙,這也是在一九二零年代時台灣年輕女性常有的穿著。我們在這裡參考幾張同年代女性的照片,還原當時的穿著。
[#鉸剪眉]
也就是瀏海啦!鉸剪眉通常是未出嫁女性前髮的樣式,但比較特別的是,那個年代的瀏海不只剪得平齊,還有像圖片一樣圓弧狀的。
[#麵線紐]
將頭髮如麵線繞曲梳紮於腦後,8-9歲到13-14歲女孩愛梳的髮型,較流行於南部地區。
雖然陳甜的年齡與地區皆不符合此髮型,然而由於過去沒有介紹這類的後髮髻,我們在這裡仍然是保留了這個設計。
[#大襟衫+#喇叭袖]
大襟衫是清制服裝的一種,「大襟」意指右衽的衣衫。在清領中期時,大襟衫有著寬袖和浮華的緄邊,到清末時則是袖子變窄,下擺變長。
而大襟衫到日治中期,則變為短至臂部,且略有腰身,還有七分喇叭袖。
[#西式裙+#皮鞋]
裙子由平面剪裁的馬面裙,變成西式套穿的直筒裙。相較於搭配行燈絝的綁帶靴,此時更常搭配的是女性的皮鞋與絲襪。
◆如果有人比蔣渭水偉大,我就嫁給他。
『……我不曉帶我的愛妻的寫真來這裡賞玩,很是可惜,幸得腦裡明明白白,還有印刻我妻影像,所以時時在腦裡,看得明白,聊可自慰的。』
──1924年12月31日,蔣渭水獄中日記。
蔣渭水先生在1931年因為傷寒過世,在8月23日的永樂町舉行「臺灣大眾葬儀」,那一天,有五千多個人趕來參加蔣渭水的大眾葬,而海外如上海、金陵、東京,也紛紛寄來了兩百餘件的弔慰電文。
而蔣渭水臨終前的攝影,陳甜坐在床邊,那年她三十二歲。
很多人勸還仍年輕的陳甜改嫁,但陳甜只說:「如果有人比蔣渭水更偉大,我就嫁給他。」後來她在台北慈雲寺出家,直到1986年病逝都沒有再改嫁。這五十餘年的青燈木魚,彷彿是為了這十年間兩人相遇的美好。
輾轉離1920年代已經接近一百年,那代知識份子的愛情故事也逐漸被世人遺忘,但這百年前的傾城之戀,卻是當時大稻埕裡最璀璨的一筆。
一百年算短算長?我們不知道,但這份愛隨著時間沖洗,在這霓虹絢麗的年代,讀起來卻是更刻骨銘心。
委託繪師:崔小熊
參考資料:國立歷史博物館「台灣女人」、《台灣早期服飾圖錄》、《臺灣服裝史》、吳奇浩〈洋服、和服、臺灣服-日治時期台灣多元的服裝文化〉
#補充:
雖然我們在文中介紹了陳甜女士與蔣渭水先生的故事,但主要繪畫形象並非參考陳甜女士,而是〈洋服、和服、臺灣服-日治時期台灣多元的服裝文化〉中所附的1920年末蘇何蜜女士的老照片,所以與陳甜的照片(比如髮型)有多處不同,但兩者確時都穿著台西的混搭裙。
#網友趁啵俺補充:
參考了《臺灣服裝史》、《白話圖說臺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台灣顏、施兩大家族成員服飾穿著現象與意涵之研究》等書籍資料,但因為這些資料都沒有對1920年代的髮型變化有詳細的解釋(但依稀記得在某本書還是其他網路資料有提到「側梳式髮型」)。所以我最後還是以網路可以找到的資料為主,自己試著在網路搜尋1920年代的照片,並藉由老照片把1920年代的造型歸納出來。先找出有確切年代的照片,然後再互相比對推論其他照片的年代。
最後得到的結果是,老照片中留有鉸剪眉的女性幾乎都穿著窄袖長下擺襟衫搭配直筒褲,因此髮型與服裝應視為一套。而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發現有穿著直筒褲的照片是標示拍攝於1920年代的,再從1920年代的團體照看不到直筒褲的狀況判斷,直筒褲應該在1920年代初年就被淘汰了。
1920年代流行寬袖上衫和西式裙,而穿著這種服式的女性多把頭髮梳成旁分或中分,除了
http://pic.pimg.tw/dotmanple/1404232792-727747732.jpg 這張照片還有類似鉸剪眉的瀏海以外,無法在穿著喇叭袖的女性身上看到鉸剪眉。而從1920年代的團體照可以看到當時服制相當一致,基本上都以喇叭袖上衣搭配西式裙為主,當中找不到窄袖襟衫搭配馬面裙的裝扮也不見鉸剪眉,從此驗證窄袖襟衫馬面裙搭鉸剪眉的造型結束於1920年左右,而1919年開始頒布了許多教育政策,教育逐漸普及引進西方文化進而影響傳統觀念,而這可能是影響鉸剪眉走向側梳式髮型及中分髮型的關鍵原因。
因此從服裝與髮型的搭配推論,1926~1930年的流行髮型裡應該不包含鉸剪眉的,或許有但應該只是極少數人而已。
「陳 甜 慈雲寺」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陳 甜 慈雲寺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陳 甜 慈雲寺 在 [心得] 音樂時代劇場:渭水春風- 看板BROADW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陳 甜 慈雲寺 在 蔣渭水的側室陳甜(1900年-1986年)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陳 甜 慈雲寺 在 陳甜曾經住過的慈雲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陳 甜 慈雲寺 在 陳甜慈雲寺、慈雲宮、慈雲素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陳 甜 慈雲寺 在 陳甜慈雲寺、慈雲宮、慈雲素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陳 甜 慈雲寺 在 慈雲寺陳甜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陳 甜 慈雲寺 在 慈雲寺陳甜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陳 甜 慈雲寺 在 蔣渭水的側室陳甜(1900年-1986年)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陳甜 原為大稻埕臺菜酒家東薈芳的藝妲,與蔣渭水相識後,不久即於1919年結婚,成為蔣氏 ... (慈雲寺大正13年1924改成現在兩層街屋的樣式,也是伴隨陳甜女士最後的地方。). ... <看更多>
陳 甜 慈雲寺 在 陳甜曾經住過的慈雲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陳甜 曾經住過的 慈雲寺. 44 views Jul 31, 2020 … ...more ...more. Show less. 0. Dislike. Share. Save. 陳子瑜. 陳子瑜. 5.48K subscribers. ... <看更多>
陳 甜 慈雲寺 在 [心得] 音樂時代劇場:渭水春風- 看板BROADWA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Blog好讀版:https://jimmyblanca.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17.html
時間:2010.9.11 7:45PM
地點:國家戲劇院
名稱:音樂時代劇場 渭水春風
音樂時代劇場一路從《四月望雨》、《隔壁親家》,到《渭水春風》,講的內容都是台
灣的故事,也冠上了系列名稱:「台灣音樂劇三部曲」。早從音時製作《隔壁親家》時就
聽說將會製作蔣渭水的故事,2010年正式登上國家劇院,成為臺北藝術節的重點節目。只
是,身為音時的忠實觀眾,《渭水春風》的表現不如前兩部來得出色。
戲名《渭水春風》取自蔣渭水的名字與他所營業的「春風得意樓」。蔣渭水從學生時期就
是學校的風流人物,長相英挺帥氣,成績也優秀。身為醫生的蔣渭水,除了開設「大安醫
院」外,還經營「春風得意樓」(小酒樓性質,會有藝旦唱歌)。生意很好,文人志士常群
聚在此討論台灣現狀,生活過得是相當優渥愜意。或許是自身的熱血因子,蔣渭水後來與
一幫有抱負的青年決定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發表著名的「臨床講義」,以醫生的角度
針砭時事,認為台灣患了文化與教育不良症,需要從根本治起。
此外,在其身邊跟隨蔣渭水腳步的紅粉知己陳甜 (最後納為蔣渭水側室),一路扶持蔣渭
水從事改革活動。即便蔣後期錢財散盡,陳甜依舊不離不棄。蔣渭水在青壯之年辭世 (41
歲),當時年僅32歲的陳甜選擇帶髮修行,遁入空門,從此沒有再改嫁,因為她認為沒有
人能比蔣渭水更偉大。
好,歷史課結束。回到音樂時代這齣音樂劇《渭水春風》。此次的卡司多為音時的老班底
:洪瑞襄、江翊睿、程伯仁、張世珮等,還找來金曲歌王殷正洋飾演蔣渭水,演唱實力與
陣容無庸置疑。另外,此劇的角色人物眾多 (蔣渭水的好友們),即便是配角的演員們也
都是劇場的一時之選。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合作,現場Live作音
樂呈現,可說是氣勢恢弘!
(接下來,要講不好聽的話了 :p)
我認為,音樂劇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一定要有讓觀眾可以印象深刻的歌曲。舉例來說,
講到Cats就會想到那隻老貓哀嘆激動的Memory、提到Phantom of the Opera就會響起同名
歌曲,魅影帶著小克穿越歌劇院底層的合唱,其他如Rent的Seasons of Love、Wicked的
Defying Gravity等。但看完《渭水春風》後,我看著節目單的歌詞,試圖想要哼出方才
聽到的樂曲,卻發現我的腦袋塞住了,完全想不起來任何音符。即便是主打的「世界恬靜
落來的時」,以及出現多次的「台灣文化協會會歌」(就是唱著台灣人的那首),我都拼湊
的支支吾吾。
「世界恬靜落來的時」是首好聽的歌曲,但歌曲強度不強,再加上《渭水春風》很貪心,
企圖將蔣渭水的各個事件都放進戲裡,導致每件事都只提到一點點。這首講述陳甜與蔣渭
水的動人定情歌曲,就在焦點過多的劇情中被掩蓋掉了,實在是難以讓人印象深刻。或許
是受到劇情影響 (蔣渭水忙著到處熱血 XD),整齣音樂劇的音樂感覺雷同,再加上歌詞較
不口語,一樣落入讓觀眾想不起旋律的問題,甚至有種在聽現場軍歌選輯的錯覺。至於下
半場唯一的搞笑歌曲「喇叭是我老大」,終讓平淡的劇情稍稍有了情緒起伏,但不得不說
,在一路走嚴肅平穩路線的音樂劇裡,突然插進這類歌曲,感覺真的很跳Tone。
誠如上段所說,《渭水春風》的重點太分散,平鋪直敘的順著蔣渭水的生平走過:開了春
風得意樓、遇見陳甜、碰到林獻堂、搞政治運動、坐牢、再搞政治運動、再坐牢、霧社事
件、引起日本總督府關切、還是坐牢,最後染上傷寒過世。這整段流程跑下來,弄得蔣渭
水好像是個熱血的暴走青年,不停的辦活動,卻不懂得理財與以退為進,最後淪得晚景淒
涼,理想未竟就離開了人世。劇情的最後雖然弄了個大眾葬,說明民眾對他的感念與愛戴
,但表現的太刻意,在之前就應該要鋪陳蔣渭水的偉大,將重點放在他啟蒙了台灣人民對
於自身文化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不該用「蔣渭水到處演講與辦政治活動」表現,而該著
墨於台灣人對於蔣渭水的想法與受到的影響。畢竟一個人的偉大,不是你一直說「他很偉
大」,他就真的很偉大,而是要有其他周圍的事件來佐證。
我必須很老實的說,整齣《渭水春風》裡,最令我感動、也是唯二感動的部份竟是霧社事
件 (另一個是家僕林寶財的那一跪)。 由張世珮領唱的歌曲,搭配上賽德克勇士的英勇奮
戰,是戲裡情感最滿的部份。舞蹈上還設計勇士們倒下再爬起射箭,接著,槍聲的音效響
起,側舞臺的日本軍隊進入,勇士們接連倒下,一氣呵成的難過頓時攀升到最高。
這次的舞台設計概念簡單,呈現出來的成果卻很大氣。將一座大型的佈景放在旋轉舞台上
,佈景的四面分別是慈雲寺、春風得意樓、大安醫院、貧民窟。當掛上不同的招牌與字帖
,自然就會轉換成不同的場景。整體來說,換景是自然流暢的,各個事件也能各適其所。
對了,在《四月望雨》時出現的古倫美亞唱片董事 (陳何家飾演),因為是日本人,所以
在角色設定上,故意讓他臺日語混雜,加上演員本身講話的喜感,形成獨一無二的笑點。
這個笑點也沿用到《渭水春風》上,由陳何家出演的日本軍官,逗趣說話的方式,逗得觀
眾是開心大笑。
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對音樂時代的期望很高,所以要求也越多。《渭水春風》保有一貫音
時堅強的製作群與演員群,在提升台灣音樂劇的水準上,絕對有一定的地位與正面的影響
。只是能否將這樣的優質延續,步步高升,並突破自我,在此次的《渭水春風》上,很可
惜我沒有看到。但對於音樂時代劇場,我依舊是保有信心的!
--
我是狂熱愛戀西班牙、音樂、表演藝術及電影的瘋子
Blog: https://jimmyblanca.blogspot.com/
Plurk: https://www.plurk.com/jimmyblanca
Facebook: JimmyBlanca Tse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227.107
※ 編輯: Atica 來自: 114.32.227.107 (09/17 10: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