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重新開館大展 #湯尼奧斯樂展覽直擊
歷時八個月修館的 高雄市立美術館,於今日隆重開館,呈現自去年4月起睽違已久的重量級國際特展「黑盒-幻魅於形 : 湯尼・奧斯勒」,同時推出四大展覽,包括:為與致敬奧斯勒同步推出平行典藏展「 #歐布澤宇宙」,呈現高美館典藏新媒體藝術,展出藝術家包括:余政達、崔廣宇、楊俊、陶亞倫、張騰遠等。
陶亞倫 藝術家 在 蘇匯宇 Su Hui-Y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未來的衝擊》回娘家,今天開始在高美館「#歐布澤宇宙」聯展展出。
#高雄拍
#未來的衝擊
參展藝術家 Artists|
王雅慧 Wang Yahui
余政達 Yu Cheng-Ta
金雅瑛 Ayoung Kim
吳其育 Wu Chi-Yu
洪素珍 Su-Chen Hung
致穎 Musquiqui Chihying
袁廣鳴 Yuan Goang-Ming
陳敬元 Chen Ching-Yuan
陶亞倫 Tao Ya-Lun
崔廣宇 Tsui Kuang-Yu
張騰遠 Chang Teng-Yuan
許淑真 Hsu Su-Chen
章光和 Chang Kuang-Ho
楊俊 Jun Yang
蘇育賢 So Yo Hen
蘇匯宇 Su Hui-Yu
阿羅拉與卡札德拉+姜峯楠 Allora & Calzadilla, Ted Chiang
策展人 Curator|
方彥翔 Fang Yen Hsiang
-
「我們的時代或許可以稱為諸物的疫情時代」(特里斯坦.加西亞,2011)
今日,各種物與技術物於我們的星球內部再度編織出一道道密佈的星體軌道,由全球資本體系所驅動之商品物、數位物與災難物如同日復一日、反覆出現之天體,一再地循環在生存世界中與我們激撞。從奈米微觀世界到星體巨觀宇宙的觀看,「歐布澤宇宙」嘗試去描繪此資本-媒介世界一種物與物共存的宇宙學。
展名「歐布澤」一詞來自「Object」(物體)之音譯,原脈絡在指稱超現實主義藝術中,那些透過無意識、自動性、擬態、神祕主義等路徑現身與從現實常態中歧出的特殊物體,這裡我們則是將之放置在當代思辨性的論述語境中——環扣於從物自身到技術物的工具-存在論、非相關性(non-correlation)與關連性網絡的辯證、虛構物世界與認識論的界限等相關議題討論,提供我們對如此臨近卻又不可企及之對象物的思索,同時也是讓這些物躍出它們所屬之「域」被認知與行動的想像性探索。
「歐布澤宇宙」同時具有兩種思辨性方向:一是事物本身或其內部自身的存在狀態,一是物被連於「全球」這個今日巨大技術物的尺度。從人類中心的意識轉向理解之外的事物,注視這個生存環境——「全球物」地球本身與那些休戚相關之萬物,關於生物、非人、媒介物、數碼物之間的溝通;透過物,想像重構我們既在其內部同時又在外部的關係。
作為一則對象導向的探索,「歐布澤宇宙」比較像是一場事物的詩性聚會而不是展示。在這裡晶圓、礦物、克隆體、貓頭鷹、波多黎各鸚鵡、南洋松、攝像機、餐桌靜物、電子郵件、艾菲爾鐵塔、望遠鏡、阿雷西博天文台、星叢、巨神碑與近未來城市,這些看似未關聯之物形成一個「平」的世界;透過這些影像物與技術物連結入「歐布澤」的推測宇宙內部,被邀約進入時即成為此物叢林中的一員,彼此共振、捕誘、排拒、撤退、融合、增生。
本展透過調閱高雄市立美術館不同時期之典藏,以及邀展議題相關之作品形成新的對話聚合。在不同的脈絡演繹下,關注這個由擬像、技術與人類世界間的相互塑造且分歧的環境,我們生存世界背後的物質軌跡與媒介網絡,重新去意識與思考人與非人、生物與非生物、實在物與虛擬物之間的連結關係。
陶亞倫 藝術家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特約企劃:到底,什麼才是真相?】
今年的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Microwave)(下稱微波藝術節)以「後實錄」(Sharp Chronicles)為主題,透過節目總監鄺佳玲(Joel)所策展的不同範疇去尋找「真相」。
當中包括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品,在以藝術家、科學家、科技人員等組成的藝術團隊下,尋找催淚彈、福島核爆、水源等國際議題背後的真相。
其中參展的台灣媒體藝術家陶亞倫,將展出其著名的虛擬實景之作《科技威權》和《徘徊的幽靈 No.5》,從藝術及哲學的角度反思觀眾的世界。
在 Project Room 實驗 L 場《生死牆》中,四位來自台港兩地的創作人方序中、吳仲倫、鄺佳玲、及趙浩權共同合作創製跨媒體作品,讓觀眾穿梭於 Joel 寫下的四個故事,思考「生活」。https://bit.ly/35FBBss
😽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 小端也有玩推特,歡迎關注我們:@initiumnews
#端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