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星期一 絕對音樂】
「人,總是不可避免地被他人議論。
有些是背後傳來的閒言碎語,有些是直面抨擊的誹謗和指責,
可無論那些話再難聽、再討人厭,都不要隨便用自己的嘴巴去還擊。」
SO~~過好自己的日子,走好自己的路,活得開心痛快便是對他們最有力的回擊。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有一種感謝,叫謝謝你把我爸爸縫得很好…》
「我渴望見到爸爸,又怕看到他支離破碎的樣子。」在解剖臺上與父親重逢,是今年(二○一七)五月的事;已經過了半年了,但是一和我講起爸爸,朱美瞬間鼻子一紅,眼淚就在眶裡打轉。
父親在臨終前,就決定要把大體捐給國防醫學院。
這場大體課程,宛如朱美漫長的告別之旅,失去至親的痛楚,變成一堂堂的解剖課,一次次地讓她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的種種。
我相信,當我在進行採訪時,朱美還沒有從這場告別裡離開,因為她總是一不小心,就又會掉進那個悲傷的情境裡,流起淚來。
朱美是公共電視《誰來晚餐》的企畫編劇,今年十月,她參加了一個特別的企畫―「我的老公是大體老師」。節目來賓是大體老師陳俊明的一家人,拍攝團隊一路記錄陳俊明的家人經歷親人捐贈、解剖的整個過程。
只不過,這個編劇跟團隊裡的其他成員很不一樣,因為,在大夥兒忙著拍攝記錄解剖臺上的陳俊明老師時,她自己的父親、前越南大使館武官朱晉生,就躺在幾公尺外的另一臺解剖臺上。
拍攝的前幾天,一想到會看到父親被切割不成人形的模樣,朱美就感到呼吸困難,國防醫學院生物及解剖科暨研究所所長馬國興老師熱心地打電話給她,建議:「朱小姐,我看這樣,妳父親的臺子先蓋起來,這樣對妳比較好!比較好!」
我挺得住嗎?
朱美考慮了兩天,鐵了心回電:「馬老師,我們拍紀錄片就是要真實自然,同學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因此影響進度!相信我爸爸也是希望這樣的。」
掛下電話,朱美的手還微微抖著,她自問:國外文獻記載,目睹熟識的人被解剖,可能在心中會留下巨大的創傷,自己是否挺得住呢?
「爸爸過世已經兩年了,每當我感覺孤單悲涼時,就會夢見爸爸,他在夢裡不看我,也不說話,只坐在老位子上看電視。」
「清明節前,爸爸還是來夢裡了,我把臉埋在雙腳中不認他。他悲傷地說『這不是我女兒嗎?』我勉強把頭抬起來,夢就結束了。」
「我渴望見到爸爸,又怕看到他支離破碎的樣子。」在解剖臺上與父親重逢,是今年五月的事;已經過了半年了,但是一和我講起爸爸,朱美瞬間鼻子一紅,眼淚就在眶裡打轉。
今年(二○一七)四十八歲的朱美,大學念的是應用心理系,畢業後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當過記者,編過就業就學情報,做過傳播公司企畫,當過代課老師,甚至還發明了「精油占卜」,在網路上設館為網友算命。
三十五歲時,朱美與同事結婚生子,這場婚姻是短暫的,在一場激烈爭吵後,朱美帶著兩歲多的孩子回到娘家,從此再也沒有回去過。
如果人生也有主題,那麼朱美人生的主題應該就是「愛自由」;工作、婚姻的領地裡她自由來去,人生中唯一穩定不移的,只有爸爸。「他在我心裡是座不動的山,他離開,像是整座山憑空消失,頓無所依。」朱美說。
剪著短髮穿著職業女性的西裝,朱美總是打扮得俐落成熟,不過,在這成熟的外表下,朱美還是父母呵護的那個么女。離婚後長居娘家,和父母女兒組成了另一個家庭;連已經結婚離家的大姊都忍不住嫉妒妹妹占走了父母全部的疼愛,有一次還語帶威脅地對朱美說:「哎,妳的東西要放在自己的房間啊,不要放到爸爸媽媽的櫃子裡。」
「我爸爸好幾次都說,我去加拿大讀書時,應該多給我一點錢,讓我留在那裡,我就不會(遇到前夫)離婚了。」朱美小小聲地說。
爸爸一直覺得她一個女人離婚帶著孩子很可憐,可憐著可憐著,到後來,父親變成自責,在回憶裡到處尋找解決方法;因為他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爸爸。
朱美的爸爸朱晉生,十五歲就從軍,跟著軍隊來到臺灣,學歷只有小學畢業的他,靠著自學考上美國特戰學校、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大學正規班、美國三軍工業大學國防經濟系,成為國軍裡的留美派,還曾派任越南大使館武官。
一個十五歲就離家的孩子,完全靠自學,竟然英文好到可以當上「將官英文班」的英文教官!朱晉生有極強的自制力,以及不向命運低頭的決心。朱美回憶起自己的爸爸:「他很嚴肅,幾乎沒有笑容。」她用手掌在空氣裡畫個方,比出一張虛擬的桌子:「如果他身旁有一張桌子,在他臨睡前,你會看到桌上的東西都分類排好了。」
半生艱苦,「二十歲就在戰場上殺人」的朱爸爸,篤信打罵教育,「孩子不乖,打就乖了。」他是一個對子女要求甚高的爸爸,「如果我考九十八分回家,他就會問我,為什麼沒有考到一百分?」朱美說。
朱美是很活潑的,比手畫腳講得活靈活現,於是我眼前出現一個身高一百八十公分,英俊挺拔的軍人,少年流離失所的他內心非常需要這個家庭,雖然軍人少回家,但是公務外的所有時間,朱晉生都待在家裡,板著臉,埋頭整理剪報。孩子不乖了吵鬧了考壞了,這軍人爸爸冷不防,一把抄起竹棍就抽下去……。
但是也是有例外。朱美十三歲時念明星國中,被聯考折磨得每天昏昏沉沉,常常吃完晚飯,就睡倒在爸媽的房間裡。爸爸幾次告訴她,不要在這裡睡,回自己房間睡,她還是經常賴在父母的房裡貪睡。直到有一天,朱美又跑去爸媽房間貪睡時,突然身體一陣刺痛,原來爸爸竟然隨手拿起一條浴巾就開始抽打她的大腿、背……。
朱美哭哭啼啼地回到房間,枕頭濕了一個晚上。沒想到,當她第二天早上腫著眼睛吃早餐時,對面的爸爸開口了:「叫妳不要在我們房間睡,是要妳趕快上床,不要太累……」講著講著,這個鐵人老爸,竟然聲音啞了,朱美猛地抬頭,看到老爸眼中含著淚水。
「爸爸也會哭……」她愣住了。朱美從不曾看過父親流淚,這是唯一的一次。
而朱美那個時候再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將還給父親更多的眼淚。父親在臨終前,就決定要把大體捐給國防醫學院。過世後,為了撐起身體組織避免脫水,醫學院會先打入藥劑,密封起來放超過半年,才進行大體解剖,大體老師將為醫學系學生們上一個學期的課程。
二○一六年十月十一日,這是一○五學年度大體解剖的第一堂課,朱美的父親是第一組,陳俊明老師是第二組。根據大體解剖課的流程,先把皮膚打開,接著,觀察肌肉、上肢、下肢、呼吸系統以及胸腔,宿主防禦、腸胃、心血管,接著進入腦神經系統的顏面與頭顱。
整整一學期的課,每組的每位同學,都要負責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主刀解剖,其他同學就在旁觀察。
在解剖的過程中,對於爸爸的現況,朱美只偶爾聽到「旁邊組」的同學的轉述,「比如說,我爸爸有運動習慣,隔壁組切開時驚呼『這個老師的肌肉好大』,結果我們這一組的同學通通跑去看我爸爸之類的。」朱美回憶著。
二○一七年五月五日,朱美終於鼓起勇氣,親自走進實驗室和爸爸重逢了。在國防醫學院的大體解剖臺上。
好幾次來到夢中的爸爸,現在究竟變成什麼樣了呢?是否支離破碎了?
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朱美一步步走近解剖臺。看起來是人形啊。有軀幹、有四肢……但是總有哪裡不對,朱美想著。
「怎麼沒有臉?」
「朱美姊,這是背面。」
看著發愣的朱美,同學們七手八腳地來幫忙:「我們幫妳翻過來。」
怎麼還是沒有臉……朱美正思索著,一位同學熱心地捧著朱爸爸兩半從鼻梁正中剖開的臉:「我幫妳把老師的臉拼起來。」
於是,朱美真正看到爸爸了,應該是半個臉,因為上半部額頭連頭蓋骨全部都不見了。
爸爸的神情是嚴肅的,浸泡一年的福馬林,並沒有帶走他臉上的滄桑。大江南北、生離死別、故國山河、砲聲隆隆的記憶,仍然封存在他的腦子中吧。
有一種感謝叫「謝謝你把我父親縫得那麼好……」
作者:陳德愉
(文章來源: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006020030/157887/%E7%88%B6%E8%A6%AA%E8%87%A8%E7%B5%82%E5%89%8D%EF%BC%8C%E6%8A%8A%E5%A4%A7%E9%AB%94%E6%8D%90%E7%B5%A6%E5%9C%8B%E9%98%B2%E9%86%AB%E5%AD%B8%E9%99%A2%E3%80%80%E5%A5%B3%E5%85%92%EF%BC%9A%E6%9C%89%E4%B8%80%E7%A8%AE%E6%84%9F%E8%AC%9D%EF%BC%8C%E5%8F%AB%E8%AC%9D%E8%AC%9D%E4%BD%A0%E6%8A%8A%E6%88%91%E7%88%B8%E7%88%B8%E7%B8%AB%E5%BE%97%E5%BE%88%E5%A5%BD?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article&utm_campaign=2000806)
***************************
陸劇我的前半生2線上看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21 星期二 絕對音樂】
「生氣帶給我們的身體不少麻煩,此時不妨仔細想想:
究竟想要自己怎麼樣?捫心自問,真的希望過這樣的生活嗎?
那麼從現在起,不妨留意其他積極的事物,
而不要總是把焦點集中在負面的事物上。」
因為~~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真的一點都不值得…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http://www.kiss.com.tw/radio_hq.php?radio_id=238
*************************
《用文字和菜香交換愛~~忽忽味》
七年前,我和忽忽初識,相約在台北一間咖啡館洽談出書事宜。初次見面,她就告訴我自己的創業初衷,全都是因為媽媽。
她說:「我之所以經營美食宅配,無非是希望能讓媽媽的晚年生活更安穩,她的內心可以因為擁有事業,更有安全感。」
當時,忽忽和媽媽周碧蓮在網路上展開他們的美食宅配生意。這對母女,女兒擅寫,媽媽擅廚,是天生的好拍檔。
忽媽從1970到1990年代在中華日報附近巷弄開設人山餐廳,風光一時。人山於1990年代中期走入歷史,留下食客許多懷念。餐廳結束營業十多年後,少女時代成長於人山的忽忽,想把屬於人山的滋味和榮光再找回來,於是和媽媽聯手創辦網路宅配美食「忽忽味」,並嘗試在部落格上寫下人山的菜香和人情溫度。
忽忽本名林岱維,筆名林維。我讀了她寫在部落格上的文字之後,在部落格留言給她,希望洽談合作出版食譜書的可能性。
忽忽很快給我回音,熱愛文字創作的她,對出書這件事很感興趣。忽忽幾年前決定辭去工作、回家,正是源於對寫作莫名的熱情。她曾說:「我對作家一點幻想都沒有,寫作於我唯一真實的快樂,是可以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文字對我而言,不止是賺錢謀生的工具,文字承載了我太多的身世和感情,一直是我靈魂的救生圈。」
不過,作家之路並不好走,長年住在淡水寫作的她,出版過小說集《明明不是天使》。堅持幾年後,想到媽媽已老,自己年紀漸長,收入卻不穩定,忽忽決定先把自己的「作家夢」擱一邊,和媽媽一起投入美食宅配的創業之路。
熱愛創作表演 更愛淡水街貓
忽忽的工作經驗豐富,少女時代她在自家開設的餐廳打工。1984年因為愛演戲報考蘭陵劇坊,跟著金士傑上了一整年表演課。後來加入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1987年屏風第二齣戲《婚前信行為》就由她擔綱演出,演出地點是新象小劇場,當時她還在新象擔任企畫,白天上班,晚上演戲,老闆許博允見到她都不忘調侃:「喲!我們的大明星來了。」她也參與劇本創作,曾經寫過表演工作坊的《圓環物語》。
忽忽說:「我還滿喜歡自己的演員性格,很歡樂開朗很三八。」除了寫作、演戲,她做過唱片企製、寫過歌詞、在電視台擔任執行製作;網路時代興起,她也在藝術網站擔任過企畫行銷經理,工作履歷洋洋灑灑。經營宅配,縱然不是她的興趣和夢想,卻是扎實的謀生方式。
然而創業過程中,最令她疲累的是她和媽媽像坐雲霄飛車的母女關係。忽忽告訴我:「過多的語言磨擦,令我們疲憊不堪。媽媽好累,我知道也很心疼,但我的累,她卻不想明白。 」忽媽希望女兒可以搬離淡水,搬到她家附近隨叫隨到,甚至希望女兒放棄街貓。忽忽說:「我要怎麼告訴她:街貓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已無法放棄了。 」
忽忽在淡水住了十年,感情豐富的她,很快和流浪在街頭小巷的貓咪建立起情感。不但家裡陸續收養了八隻街貓,她還擔心那些街貓餓肚子,天天帶著食物大街小巷尋貓餵貓去。甚至她和淡水的愛貓人士一起為街貓請命,呼籲以TRN-Trap捕捉、Neuter絕育、Return放回取代捕捉撲殺,更爭取讓街貓變成淡水最有人情味的風景。
出版食譜《忽忽味》 母親重生的力量
2009年陰冷潮濕的冬至夜,忽忽在餵食街貓的途中不慎被車撞倒意外身亡,一時間媒體爭相報導,淡水街貓頓失牠們最親密的朋友。2010年友人與新北市政府邀請雕塑家王秀杞,在淡水河畔為她與街貓塑像,成為淡水的風景之一。
忽忽一走,「忽忽味」匆匆畫上句點,我和她的書約被迫中止。然而屬於「忽忽味」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2012年,我在臉書上看到同學張小雯為林媽媽開的粉絲團「林媽媽的忽忽味」。小雯分享好朋友忽忽和忽媽的菜,也提及「忽忽味」重新開張的背後緣由:忽忽過世後,忽媽經歷了吃錯藥送醫急救、洗腎等一連串磨難,又因兒子公司營運不佳,生活陷入困境。小雯打電話給她,忽媽在電話中哽咽道:「我老了,病了,好怕好慌,我想再把忽忽味重新開張,不然日子怎麼過呢?」
小雯要忽媽別慌,拍胸脯保證會幫忙讓忽忽味重生。在眾多好友幫助下,林媽媽的「忽忽味」誕生了。我特別傳了一通訊息給久未見面的小雯,告訴她關於「忽忽味」的故事。小雯回應,除了感嘆世事無常和人生的奇遇巧合外,也提及希望能讓《忽忽味》這本書重生,「就當成是忽忽送給媽媽的一個紀念禮物吧!」她當時是這麼寫的。
於是,停擺了六年的《忽忽味》一書又動了起來。忽媽挽起衣袖,為食譜也為忽忽烹煮她愛吃的菜餚,忽媽說:「我愛做菜,因為食物裡有愛。」
思念化作菜香 愛沒有終點
一生熱愛寫作的忽忽則在書中寫到:「母親是我能夠寫作的一個重要的理由。她教養我的方式一直充滿了詼諧與愛意,在我青少年的時候,家裡的大門是從來不鎖的;因為母親要我知道,我永遠有家可回。後來母親漸漸明白了她的女兒只對孤獨這件事有興趣,身為母親她當然著急啦,但她卻沒有一般母親的那種控制慾,她永遠尊重我的選擇,支持我的決定。從小,母親就給了我追逐自己的權利,直到這兩年我才知道,那是她小時候極度缺乏的;母親用她半生的痛苦,成就了我這一生孤獨的自由。」
忽忽走後七年,這對母女用文字和菜香交換對彼此不渝的愛,縱然死亡都不能阻隔,忽忽味就是最好的見證。
(文章來源:http://www.verymulan.com/…/%E5%BF%BD%E5%BF%BD%E5%91%B3%E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