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和BCG諮詢合作的「+AI改造者」系列:看看馬上贏如何在巨頭競爭下,用大數據驅動業務,實現傳統零售商和品牌商的雙贏。
改造者系列:科技巨頭下的AI企業制勝之道?-- 本文来自BCG微信公眾號,經授權轉載。
近期,創新工場聯合BCG波士頓咨詢旗下亨德森智庫,推出「AI融合產業:『改造者』如何促進AI普惠」系列研究。人工智慧在中國大陸有著明確的落地應用場景,大量的AI企業活躍於這些垂直場景中,我們定義這些企業為「改造者」。「改造者」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
作為擅於趨勢前瞻的TechVC,創新工場長期看好AI領域,深入佈局,至今已經投出了7只AI獨角獸。在系列研究中,我們采訪了數家創新系AI企業,通過這些「改造者」的視角,探究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馬上贏是創新工場投資的大陸領先的快消行業大數據公司,其定位是中國快消品行業的風向標,零售監測的新標準,成為中國的「尼爾森」。通過信息化賦能小規模零售商,馬上贏打通一個個數據孤島,以大數據的方式挖掘零售數據的商業價值,為品牌商提供產品動銷數據與競品監控服務。
為了讓數據更好地服務於新品研發和上市,馬上贏引入了PDCA(Plan, Do, Check, Act)循環,通過數據說話指導快消品快速迭代,提升零售商銷售收入。
具體來說,品牌商可以在零售商的渠道內測試包括售價、外觀、營銷、陳列等要素,通過數據回饋指導新版本,實現往復循環。
在采訪中,馬上贏創始人猴哥(王傑祺)表示,垂直領域內的AI創新需要符合企業自身的需求,要在巨頭的基礎設施之上,基於更好的訓練集和更專業的垂直行業知識,不斷突破行業壁壘,優化垂直領域的AI創新。
■系列導讀
本系列由BCG亨德森智庫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博士帶領的創新工場團隊共同推出,圍繞「AI融合產業:『改造者』1如何促進AI普惠」的課題,我們致力於探究傳統企業在應用AI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與合作夥伴,以及傳統企業擁抱AI的範式與路徑。
在零售領域,馬上贏致力於定義中國快消品零售監測行業的新標準,成為「中國的尼爾森」,通過免費為連鎖零售商提供市場情報和「零售數字化鐵三角」2,與零售商進行數據合作,將海量的線下快消品零售數據轉換成精准的市場洞察情報。
1 「改造者」 通過傳授其AI技術和垂直行業理解,極大地打破了傳統企業應用AI的瓶頸,充當產業中傳統企業應用AI的橋樑。「改造者」包括AI企業與成功轉型AI的傳統企業。
2 「零售數位化鐵三角」指通過PDCA循環迭代的方法提升零售商銷售收入。P=Plan:52周企劃;D=Do:會員營銷;C=Check:BI看板;A=Act:改進。
■本期受訪嘉賓:猴哥(王傑祺)
馬上贏正在建設覆蓋線下門店最多的零售監測網絡,為連鎖企業免費提供BI看板、52周企劃3、會員營銷和市場情報,推進連鎖企業數字化轉型。
猴哥(王傑祺)是馬上贏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清華大學學士,美國華盛頓大學碩士。他是原阿里巴巴集團資深產品專家,曾于美國UPS供應鏈部門擔任高級工業工程師。在創立馬上贏之前,他曾創業推出購物助手(如意淘),後被阿里收購。
3「52周企劃」指依托馬上贏的大數據AI技術説明零售商實現精細化管理。零售商可以瞭解一年中每周適合銷售什麼類目的產品,與陰曆節日、陽曆節日、節氣、特殊事件(如比賽活動)關聯,提升門店的銷售計劃能力。
■對談實錄
Q1 馬上贏為什麼選擇切入零售賽道?如何定義「中國的尼爾森」?
猴哥:馬上贏致力於定義快消品零售監測的新標準,做「中國的尼爾森」,為零售商和品牌商提供服務。面向零售商,馬上贏免費提供ABC服務,即AI、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服務),以換取訂單數據;面向品牌商,馬上贏基於零售商的脫敏數據提供大陸市場情報,賺取收入。
馬上贏發現,大陸的市場過於分散,零售的毛利又低,大量規模小的零售商缺乏足夠的IT費用以支援其獨立完成信息化應用,但他們對信息化的需求又是真實存在的。另一方面,品牌商有意願和能力為市場情報、動銷數據支付費用。馬上贏看到了零售商和品牌商的痛點以及購買力的巨大差異,嘗試通過為零售商和品牌商提供所需服務來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
馬上贏一方面向零售商免費提供差異化的信息技術服務,按零售商的需求提供BI看板和市場情報支援,另一方面向品牌商提供產品動銷數據與競品監控服務。此外,馬上贏還在著重提升AI演算法和大數據中台數據處理能力,以便支援更多零售商和品牌商的數據服務需求。同時,這些技術優勢和服務支撐能力説明馬上贏建成大陸覆蓋範圍最大的即時零售數據監測網絡。對於馬上贏和客戶而言,這是雙贏。
在數據治理中,馬上贏需要做的是建立相對統一的內容體系,實現統一的度量衡。比如同一個條碼的商品在不同門店的名稱寫法不同,傳統方法是通過人工進行校驗和修正之後才能統一名稱入庫。馬上贏通過自己搭建的超1,600萬條碼的商品庫,使用AI演算法對零售數據做分類、清洗,並基於完善的商品知識圖譜體系標記商品屬性,再由BI看板提供數據洞察服務。馬上贏的這套全流程自動化體系,極大地提升了數據處理和情報產出的速度和效率。
Q2 相比數據咨詢商、科技巨頭等其他類別的競爭對手,馬上贏的差異化優勢是什麼?如果品牌方想自己做零售大數據,馬上贏怎麼應對?
猴哥:以往零售商想實現信息化必須高價購買專門技術公司的服務,只有少數資金充足的大零售商可以負擔得起,零售行業中數量眾多的中小型零售商往往望洋興嘆。而品牌方一般很難獲取到這些生意占比很大的中小型零售商數據,因而會尋求數據咨詢商的數據服務。但出於成本和利潤的考慮,數據咨詢商往往只服務最頭部的品牌商,在大陸可能只有幾百個品牌商能消費得起數據咨詢商的服務。相比之下,馬上贏合作的品牌商更加廣泛,從新銳品牌、區域性品牌到成熟品牌、頭部品牌,馬上贏都可以提供符合客戶需要的數據服務。
數據咨詢商從少數零售商那裏提取商品月度銷售匯總數據,再將數據整合為大盤情報,賣給少數頭部品牌商。但馬上贏從「激活生態」的角度出發,説明零售商提升數據運營能力,獲得大量一手銷售訂單數據,可以為品牌商提供更詳細的數據洞察服務。此外,馬上贏由AI賦能數據清洗和BI交付,從而可以提供即時的、更細顆粒度的看板,可以提供細到省級、地級市級、業態級、SKU級顆粒度的數據。
相比電商巨頭,馬上贏選擇線下快消品零售行業,覆蓋更多的線下零售商,涉及更豐富的業態,有大賣場、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食雜店等等。在商品品類的選擇上,馬上贏暫不拓展美妝、服裝等電商渠道占比超過50%的品類,而選擇線上化率相對更低的品類,如食品、飲料、日用品。這些品類消費時效性高、頻次高、單價低,線上購物場景並不適合線下。
至於品牌方自己做零售大數據,馬上贏早前就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們和大品牌都聊過,如果建立品牌方自己的銷售追蹤網絡是否可行,得出的結論是不可行。一是單一品牌方來做大數據,做完了只能自己受用,成本攤下來很不合算,還不如投資AI企業,實現專業化分工;其次,品牌方還有一些技術壁壘解決不了,攻克下來只會對成本端造成更大的壓力,得不償失。
Q3 馬上贏在賦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猴哥:最大的挑戰來自於行業裏不透明的競爭——現在做AI的企業太多了,很多企業會虛報準確率,噪音特別大。
AI在每個垂直行業的落地需要很多行業知識,其次才是疊加AI演算法。但很多傳統企業對AI的期待特別高,導致市場上各種聲音魚龍混雜,每個企業都在講述「AI萬能」的故事。馬上贏不會激進地過度承諾,但這種冷靜和狂熱之間的衝突會帶來很多麻煩——當別的AI企業過度承諾其自動補貨的準確率高達95%的時候,馬上贏如果表示我們的準確率位於70%—85%的區間,傳統企業就會輕視我們的實力。現在,垂直行業裏缺乏行業組織或者專業機構來做客觀、公允的第三方普查。比如在圖像識別、自然語義處理領域,都有比較公認的訓練賽,大家用演算法的跑分說話,相對而言就比較客觀。落到垂直領域裡,每個企業自己報數據,很多時候就會有水分。
馬上贏曾經考慮把收集的數據脫敏之後貢獻出來,讓大家有一個公平的舞臺競技,但是很難運行起來。僅僅共享數據不足以激勵演算法團隊,需要行業組織定期舉辦競賽、活動等,或者像Netflix舉辦推薦演算法比賽,通過資本來激勵大家參與,僅僅靠社區運轉不起來。
Q4 你認為未來AI企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猴哥:有能力的巨頭要持續加強行業的基礎設施,讓開發AI的人能有更好的工具,讓雇不起博士生的企業也能應用AI,實現技術普惠。同時,垂直領域內的AI創新需要符合企業自身的需求,AI企業要在巨頭的基礎設施之上,基於更好的訓練集和更專業的垂直行業知識,不斷突破行業壁壘,優化垂直領域的AI創新。我相信這是我們的生存之道——「科技巨頭靠算力,我們靠設計」。
同時,大陸的零售行業在洗牌,有很多更具備數據化思維的新品牌在躍躍欲試。以前是渠道經濟,在社區裏搶到點位就能有流量,未來是有技術、數據和管理能力的品牌才能從老品牌手中搶到點位。此外,隨著許多快消品牌逐步上市,出現資本外溢,更多的人會開始創業,疊加當前快消巨頭的二代交棒窗口,零售領域將有新一波浪潮湧動。我相信,未來的零售行業會更加擁抱數據,擁抱AI。
■要點回顧
1. 不只是技術層AI要有標準,應用層AI也需要標準。垂直領域應用AI需要由行業組織或龍頭企業牽頭制定公認的行業標準,從而促進AI企業公平有序發展,這也將反哺傳統企業,促使傳統企業的AI應用提質增效。
2. 「科技巨頭靠算力,AI企業靠設計」,結合巨頭提供的行業通用基礎設施和「改造者」特有的垂直領域數據集和算法,各取其長,方能最大化傳統企業應用AI的效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萬的網紅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では、クルーズ船は大きな街のようですよね。全てが緻密に計算されていて、乗客が地上と同じくらいまたはそれ以上に快適に過ごせ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ます。シャワーを浴びたり、洗濯をしたり、プールで泳ぐこともできます。しかし、汚い水はどこへ行くのでしょうか? 平均的な船は、乗客一人に対し一日で180~230...
「陸域生態系分類」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國中生物 陸域生態系的種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陸域- 生物多樣性指標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陸域生態系- Explore 的評價
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巫師地理,感謝抽獎贈書活動 ]
公布得獎名單喔
不好意思,巫師小編消失一段時間。因為最近帶領學生在指導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然後自己又南北奔波在弄甄選。調整一下心情,又再次出現(笑)。這裡要分享這些優質好書,而且也是跟人文地理、區域研究,有所關聯的書籍,並且公布粉絲專頁感謝活動的贈獎名單。巫師掏腰包哦~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Vol.3】
這裡要大大感謝,出版社:野人。大力贊助!
簡介:本書直擊衝突核心,以最強大的地理圖表,解答諸多國際議題、地緣糾紛的根源。作者以歐陸視角分析、濃縮複雜資訊,用一張地圖就能展現政治、人口、經貿、文化等不同尺度的訊息,同時輔以極有條理的文字說明,清楚梳理事件的「歷史脈絡 →當前現況→演變趨勢→未來展望」,是所有關注世界局勢、重視國際觀的讀者,一手掌握地緣政治最新動態的圖解聖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92373
🎉恭喜抽中得獎者(兩位):江孟庭、鄭安安
📌一看就懂台灣地理
個人覺得,學好地理需要搭配圖解 😀
簡介:本書分為地質、地形、氣候、水文、生態系五大部分,每個主題再從不同分類及項目,作者黃美傳具有多年地理科的教學經驗,以文字敘述各項地理現象的成因,並藉由照片及插圖輔助,圖文並茂的方式,讓讀者易於了解,也不致感到艱澀枯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7112
🎉恭喜抽中得獎者(一位):孔昭翰
📌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農村、童玩、青草巷,我從亞馬遜森林回來,追憶台灣鄉土植物的時光
這本書讓人很驚艷,原來南美大陸跟台灣有深厚淵源!
簡介:
日常生活中的拉美
從生活裡的各層面──田裡、夜市、供桌、青草巷、童玩、台語歌、俗諺、休閒嗜好……處處可見融入其中的糧食蔬果、鄉花野草、園藝植物,自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以來,它們如何風靡台灣的民生市場、擔負經濟貿易的重任,見證幾代人的回憶。
中西文獻裡的拉美
從西方植物學至台灣歷史文獻,探尋拉美植物自地理大發現後,來台的歷史淵源、當時人們的接受情形、它們又如何融入台灣鄉土?此外也探究拉丁學名的涵義,連結到台語的命名,以及從中衍生的趣聞。
胖胖樹眼中的拉美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大家熟悉卻不一定知道來自拉美的懷舊植物,二是作者實際到拉丁美洲的見聞,從植物學家的眼光,連結起鄉土植物與拉美原鄉。文中穿插介紹80種熱帶植物,記錄其生態特性及文化應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96324
🎉恭喜抽中得獎者(一位):Queenie Hsu
📌被隱藏的帝國:一部發生於「美國」之外,被忽略的美國史
美國為何可以成為如此?這是一本滿耐人尋味的書
簡介:
多數人都熟悉封面上方那張「經典」美國本土地圖;或許也都知道,美國以共和國之名自我標榜,同時卻大行「帝國擴張」之實,如今,它的世界霸權影響力依舊顯見。
但在本土之外,星條旗高揚的還有那些散落全球、住著許多「美國人」的島嶼、環礁和群島,卻一直以來備受忽略。
從建國以來,除了向西擴張,美國人也積極將觸角伸進中美洲,甚至拿下如波多黎各、美屬維京群島等地。而在靠近遠東地區,更有知名的太平洋領地,包括夏威夷、關島,以及二戰中至關重要的中途島、威克島、豪蘭島等多個軍事基地。
上述這些地方,有的是遭到殖民式資源掠奪,有的則是當地原住民承受來自本土白人的欺壓,甚至是被推上世界大戰的戰場。
長久以來,這些地方籠罩在美帝陰影之下,且常常為美國歷史所忽略,或不被承認為「真正的」美國的一部分。
本書作者──美國西北大學歷史學家丹尼爾.因莫瓦爾要為讀者講述的,正是美國自建國以來在這些地方崛起、擴張、活動的種種事蹟,這是美國成為「美帝」的關鍵,卻從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887
🎉恭喜抽中得獎者(一位):su_tingyu
📌跟以色列人做生意,和你想的不一樣!造就以色列成為科技強國的七大溝通和創新模式
這個是巫師加碼贈送!也是要感謝出版社:真文化
簡介:
Google導航系統、自動駕駛、通訊軟體、USB隨身碟、膠囊內視鏡、沙漠農業灌溉系統等,都是以色列改變世界、傲視全球的高科技發明。面積比台灣小、人口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的以色列,為什麼能夠發明出許多改變世界的高科技產品?
以色列是個移民國家,一間企業內,就可能包括了俄羅斯人、美國人、亞洲人、阿拉伯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如何在這樣多元文化的情況下,更有效率溝通、共同激發新點子,這就是以色列獨有的企業文化。
本書作者採訪多位以色列、以及和以色列人合作過的各國商務人士,整理出了以色列企業的七大特質,掌握這些特質,即使第一次和以色列人談生意,也能快速和以色列人建立起互信、友善的關係。本書亦適合不含以色列人的多元文化企業,尤其全球化企業,讓你更容易取得生意夥伴的信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8791
🎉恭喜抽中得獎者(一位):F-Wei Hsu
--
這裡,要再次感謝這些年來,喜歡巫師地理的粉絲朋友。可以了解到地理原來跟這麼多議題有所關聯,也讓更多人可以關注到許多時事與國際情勢。這次活動,包含291位網友在Fb留言參加,有2位表示打氣並讓出抽獎,以及有64位在巫師的ig留言(巫師的ig是 Wizard.geo)。我有很認真地把大家都留言都看完。然後我一一整理名單,運用Excel跟網路的抽獎程式,抽出這些幸運兒。
要麻煩這些幸運兒,私訊巫師地理喔!您的通訊地址、姓名、連絡電話,讓巫師小編可以在近期寄送給您。
感謝大家的參與活動,希望這個活動可以讓大家了解到這些好書,也可以持續關注臺灣在地跟國際連結的議題 :)
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萬物聯網有效益也有威脅 建立可信任安全生態刻不容緩
掌控資訊基礎架構風險 5G物聯網未來前景可期
2021-01-26顏志仲
物聯網作為近年來最熱門的議題之一,在這個萬物聯網的時代,隱私與安全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物聯網的安全並非是靠單一廠商一蹴可及,必須由各生態鏈的廠商共同建立可信任的安全生態方可成功。
新世代5G高速網路的佈建,再次讓物聯網的應用飛速成長。隨著物聯網設備進一步深入我們生活周遭,物聯網的安全更必須被高度重視。而物聯網的安全,需要整個生態鏈包含系統晶片、機板、OEM以及其上的系統軟體開發商共同努力方能達成。
工業物聯網之安全要求大不同
2020年各大電信業者5G陸續開台,隨著「高速度」、「低延遲」、「多連結」的網路到來,各式應用場景的討論絡繹不絕,熱鬧異常。軟硬體廠商均卯足全力,希望藉由新的網路型態在低迷的景氣中打造全新的商業機會。然而,在這樣各類新型態的應用即將面市之時,更應回頭關注一下物聯網的基礎架構風險。
物聯網資訊基礎架構風險地圖。
與傳統的資訊科技(IT)及運營科技(OT)相較,物聯網的安全則集其大成,強調隱私(Privacy)、安全(Safety)、資安(Security)、可信賴度(Reliability)以及資訊韌性(Resilience)。對傳統IT而言,生命財產安全的要求是相對陌生的,但別忘了,2010年Stuxnet造成了伊朗核電廠的高度破壞,到了現今汽車、家電、各式感測器連網的IoT時代, 不安全的資訊基礎架構能對日常生活造成什麼樣的破壞?隨著破壞的「所需成本」與「其影響層級」的重新再平衡,隱晦式的資訊安全(Security by Obscurity)早已不該成為唯一的安全機制。
物聯網之資安風險控制框架
那麼在萬物聯網的時代,物聯網的安全相較於傳統IT/OT會有哪些重點?參考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IIC)以及相關先進的建議,以下的物聯網資訊基礎架構風險地圖可以作為初步的參考。
端點與嵌入式系統層
物聯網興起之後,安全上最大的不同即落在端點及嵌入式系統這一端。這部分近年討論熱烈即是信任根(Roots of Trust),亦即將安全之信任基礎建置於硬體上,減少韌體遭竄改而導致的安全風險,其常見技術包含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信賴平台模組(TPM)以及可信執行環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等。
總的來說,這些技術均透過端點硬體晶片上內建的安全設計,提供其上的系統軟體安全憑證、安全基礎認證、加密資訊儲存等基礎的安全功能。以此為基礎,就可以實作簽章以認證並授權核可的使用者或應用程式進行系統操作、比對Hash值嚴格控管開機程序,減低惡意程式預先載入系統的風險,或是以信任根驗證系統更新是否合法等等,進行各式端點的安全控管。必須特別注意的是,這樣的安全功能有賴各供應鏈包含系統晶片、機板、OEM以及其上的系統軟體開發商將其導入並實作,才能完備整個信任鏈的健全。
然而,現今許多正在進行的IoT專案有兩個共同難題,一是專案大多建置於多年前的基礎架構(Brownfield),難以將新式安全架構完整導入;另一難題則是受限的端點資源(Resource-constrained Endpoint),專案常因端點載具體積、耗能以及成本等多方考量,無法建置應有的安全功能。這時,只好仰賴資訊基礎架構風險地圖裡其他層的控管機制來緩解端點的安全疑慮。
通訊連接層
談到物聯網通訊,首先得提到其無所不在的網路(Ubiquitous Network)特性,亦即其網路已非傳統IT的多層式架構;再來就是其應用的通訊協定,多使用Fieldbus等通訊協定來連接各種不同的設備,這些歷史悠久的通訊協定因早期封閉式網路有著實體隔離的特性,極少內建安全機制。根據國外的研究,內建通訊加密與安全認證的工業用通訊協定不到十分之一。試想不安全的通訊協定連接上網際網路後可能對關鍵基礎設施(例如電廠、水壩)造成多大的安全風險?
然而,物聯網的趨勢總是得走下去,還是有一些方法來控制這些問題,包含網路實體隔離、透過虛擬機隔離作業系統核心、應用程序隔離等方法來控制風險,在架構允許的情況下,也應建置加密通道(例如MPLS)或是使用IPSec等加密技術來建立安全的傳輸通道。
此外,傳統的Gateway端防護依然是有效的,只是須特別注意的是,傳統的防火牆僅針對IT環境常見的設備建立預設的防護,對於工業用通訊協定的支援相當有限,另外也欠缺第七層應用層的關聯規則,這部分未來將有賴IT廠商、OT大腕及各業界專家們通力合作來完成了。
雲端平台與應用
基於地域性與可擴充性考量,現今越來越多的應用放置於雲端服務業者,這時候可以思考使用雲端安全聯盟的CAIQ(Consensus Assessments Initiative Questionnaire)來評估自身導入雲端服務的安全水準。而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也必須遵行Security by Design的精神,早期將安全需求內建於系統中,其中,Right-size Security是相當重要的,必須考量安全遭破獲的嚴重性與影響層級,建立相對應的系統安全控制,方能說服主管機關與投資者。
而在最後的安全測試上,也必須著重End-to-End的安全測試,也就是從雲端平台一路到端點的安全測試,而非只是針對端點產品的安全測試與認證。需要知道的是萬物聯網的時代,任何一個節點的安全漏洞均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全面性的破壞崩解。台灣身為ICT產業大國,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業已參考國際標準制定網路攝影機等設備之資安檢測標準,政府亦積極發展物聯網資安認證標章,我們樂見各應用領域之安全檢測基準能夠順利地推展開來。
風險治理流程
在整體風險治理架構上,首要之務是進行風險評估,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IC)已經建立IoT Security Maturity Model,將安全要求分為風險治理、安全功能與系統強化三大面向協助組織進行深度評估。另外,建立完整的安全組織與流程亦是絕對必要的,須知物聯網可能牽涉的是生命財產的安全議題,因此安全組織不能只是產品與IT人員,還須包含法務、公關、總務、客服等各單位,並進行完整之緊急事件應對演練,以備不時之需。 而在具規模的組織,建立相當的風險智能功能團隊亦是必要的。需要了解的是,物聯網設備多是專業領域之特殊應用,因此資料需要大量的領域專家進行分析解讀,這時亦可以應用機器學習技術使用監督式學習尋找錯誤資料,並進行風險評分,甚至可進階使用非監督式學習進行資料分類與異常分析,尋找系統優化之契機。
最後,這些風險分析的規則,最好能適度轉換成Machine Policy,建置安全智能於端點,使資料中心與端點通力合作,形成一個正向輪迴,持續強化安全偵測,阻擋威脅於機先。
物聯網安全之未來
物聯網作為近年來最熱門的議題之一,在這個萬物聯網的時代,隱私與安全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物聯網的安全並非是靠單一廠商就能一蹴可及,必須由各生態鏈的廠商共同建立可信任的安全生態方可成功。這個生態鏈中包含硬體製造商必須建立信任根,解決方案商基於硬體安全方案實作安全功能,系統維運商精實管理維運安全,最後加上安全認證的導入方能健全。
現今,已經看到硬體製造商提出多樣的安全晶片,政府亦積極推展物聯網安全標準,目前包含視訊監視器、無線路由器以及智慧運輸等,均有相對應的檢測單位。
放眼未來,樂見更多資源投入,發展更多領域的安全基準,更重要的是希望民眾能提高安全意識,方能促使廠商將相關安全要求導入產品與日常維運中,建立起更為安全、便捷的物聯網新世界。
資料來源:https://www.netadmin.com.tw/netadmin/zh-tw/viewpoint/26443E6FD1EE49CEB4A565A6F3A5A0FF?fbclid=IwAR0r3Vk8jZ784d2FzIyFT0tO03sJlt3wjh4K-eTxX6e70GSoVigky4HPFF4
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近では、クルーズ船は大きな街のようですよね。全てが緻密に計算されていて、乗客が地上と同じくらいまたはそれ以上に快適に過ごせ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ます。シャワーを浴びたり、洗濯をしたり、プールで泳ぐこともできます。しかし、汚い水はどこへ行くのでしょうか?
平均的な船は、乗客一人に対し一日で180~230リットルの水を使用しますので、このシステムがある事でたくさんの水が有効に利用されます。世界の最も大きなクルーズ船、ハーモニー・オブ・ザ・シーズが、5.500人の乗客と2,300人のクルーメンバーを乗せているとしましょう。1,418,000リットルの汚れた水を毎日排出されます!
タイムスタンプ:
グレーウォーターとブラックウォーター 1:28
汚水を洗浄する方法 1:42
一つの海域から別の海域に海水を移動させるべきではない理由 2:52
他の廃棄物 4:11
船上の水はどこから来るのか 6:35
#船 #仕組み #ブライトサイド
概要:
-まず、乗客は気づいていなくとも、船上の水供給システムは、控えめに水を使用するようにデザインされています。通気メカニズムによって、蛇口から出る水を空気でいっぱいにします。
-平均的な船は、乗客一人に対し一日で180~230リットルの水を使用します。
-グレーウォーターは、洗濯物、シャワー、浴槽、キッチンからの水、そしてブラックウォーターは、トイレの水です。
-多くの汚水は、グレーウォーターで、この水はブラックの水と一緒に、バイオリアクターに送られます。
-塩素やその他の化学物質は、海の生態系によろしくないため使用されません。
-初めの段階でろ過された固形の廃棄物は、船が港に着くまで特別なタンクの中で保管され、地上にて処理されます。
-バラスト水をとある海域からくみ取って、他の海域に捨てることは生態系にとって良くないということを、科学者たちが発見しています。
-プランクトンの種類や他の海域に住む生き物は、場所によって異なります。「見知らぬ生物」が「固有の生物」を破壊してしまうこともあり得るわけです。
-敏感な検出器では、水の中の油の量を測ることができます。これが少しでも規定値より高いと、水は再び洗浄されます。
-どんな船にも、廃棄物を4つのカテゴリーに分類する特別なスタッフが乗船しています。食品廃棄物、紙、金属と硝子、プラスチックです。
-ほとんどの食品廃棄物は、天然と考えられている為、海の生態系を害することがありません。
-家庭ごみ、料理の油、固形廃棄物は、船が港に着くまでに船上で管理します。その後、陸にて処理。
-金属やガラスは、ただ船外に捨てられます。びっくりしました?これらはただ単に海底まで落ちて、特に海に害がないのです。
-乗客に対しても、厳しいルールが課されます。クルーズ船のデッキには、自分で船外に物を捨てることを禁じる、特別な指示が掲げられています。
-どうやら、すべてのクルーズ船には脱塩場械が搭載されているようです。船が陸から40キロ以上離れた際、船は海水を取り込んで、何層にもなっているフィルター、強力な紫外線ランプ、脱塩機に通されます。
-脱塩場は、一部屋ほどの大きさで、すべての乗客とクルーに十分な水を賄います。
ストックマテリアル (写真、動画など):
https://www.depositphotos.com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https://www.eastnews.ru
エピデミックサウンド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落書きキングダム https://bit.ly/2Sy1lPk
123 GO! Japanese https://bit.ly/2JUFBwB
私たちの実録日記 https://bit.ly/2OHK5sk
わんぱくスライムサム https://bit.ly/2PheoFI
----------------------------------------
声の出演:加賀美祥(Studio Kiw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9eFT7zOlsE/hqdefault.jpg)
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科學廳
今天是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由館方展示教育組的研究人員 #彭海鯤博士,來為大家介紹這個常設展。
「海洋科技博物館」談海洋科學是名正言順且不可或缺的項目,但基於一般民眾生活在四周充滿科學的環境中,但又常聞「科學」而色變、對「科學」感到疏離高深又難親近,因此本廳的目的在於讓民眾消除對於海洋科學的排斥,進而產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本廳將以活潑有趣的互動方式,呈現出海洋科學中已經了解與尚待探索的課題,同時也讓參觀者感受到海洋科學的發展對人類帶來的福祉,也希望藉由參觀者提出觀後省思,共築海洋可能的未來。
展廳主題:
海洋科學廳包含四大主題。為了讓參觀者從地球整體的角度了解所看到的海,同時也循著歷史軌跡介紹海洋的誕生,因此我們安排第一個主題為海洋面貌。在設計成海洋研究中心的空間裡,將以重視體驗的方式多元地呈現展示。為了呈現海洋波浪產生的情形,海中光線與聲音的傳遞方式,模擬深海水壓的實驗裝置、實際運用於海洋調查與資源探勘的儀器等,介紹海洋的科學特性以及海洋科學的現狀,我們安排第二個主題為「海洋探索」。為了展示日常生活中利用海洋資源製造的產品與一些半成品的原料實物,提醒參觀者其實在各種情形下我們不知不覺使用了許多海洋資源,生活中更少不了海洋資源,藉以說明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我們擬定第三個主題為「海洋資源」。在對海洋科學有些瞭解後,民眾可能會對現況有些好奇,因此我們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安排第四個主題為「海洋資訊」。
主題一 海洋面貌:
利用七塊LED 柱狀的顯示板顯示裝置,以燈光與聲音製造出波浪、冰山、海嘯與海中生物等的海洋意象空間效果,稱為Data Pole。「海水的運動」是從不同的時間點、尺度,呈現海水的各種動態。「海洋生態剪影」呈現飛魚躍出水面、浮游生物群在海中徜徉、大鯨鯊在海上覓食、淺水的海藻隨波漂動、深海巨大的魷魚身影晃動、帶著螢光的水母群等。「海嘯」顯現海底發生地層斷裂大水激湧,跨越大洋的海嘯衝上海岸,形成一片汪洋滾流。「海冰與冰山」展現冰川與海水匯合處的大片崩落冰山,激起如山高的水花並形成一座座大型的冰山。北極熊帶著小熊追逐著海獅,最後出現一路挺進的破冰船。這四段重複播放的影片,讓參觀者一進展廳就感受到海洋的氣氛。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地表有七成是海洋。這裡要從全球的角度介紹海洋的分布,海洋的寬度與廣度,同時讓參觀者與陸地作比較。另以「海洋相簿」來「重現古代海洋環境」與認識「海洋環境的變遷」。接著介紹水的行星、地球上的水、海的分布與深度、地球剖面與地殼厚度、全球海洋拼圖、從空中看地球(SOS)等課題。其中SOS 球型劇場是以「海洋與地球」為主題介紹全球性的現像,例如全球的洋流、海溫、海風、海面高度、海底地形、溫室效應等。
主題二 海洋探索:
將模擬研究中心創造空間感覺,以體驗型的展示方式介紹海水的性質與運動等等。
「海水的特性」是讓參觀者了解海水所具有的各種性質(溫度、鹽分濃度、壓力、光線、聲音等),同時也透
過海洋生物的生態學習海水所擁有的各種性質。「海水的成份」是介紹海水中含有哪些物質、多少份量,及各佔多少比例。比較海水所含物質與人體所含物質,可以發現主要成份的種類十分類似。「海洋生產力」是介紹在海洋生態系的最底層是微小的植物浮游生物,二氧化碳與陽光等無機物會產生養分供應給其他生物。另在全球物質的循環上,海洋與海洋生物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介紹海洋與海洋生物所扮演功能的重要性。
「海水的運動」介紹海中發生各種運動,同時利用實驗裝置讓參觀者體驗、學習該性質。過去在研究海洋時,必須實際到海上才能進行調查,但是由於遙測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在不必到海上即能進行觀測,並且將觀測的結果應用到許多領域,「海洋遙測」將介紹相關內容。
「海洋調查船探勘」是以我國最新建造的海研五號為題,介紹研究船的結構、船內研究室所從事的活動、調查儀器等,引發參觀者對海洋調查的興趣。
主題三 海洋資源
呈現可從海洋取得各種資源的圖像,並利用影像與實物介紹人類對各種海洋資源的利用
其中海洋的非生物資源包含海洋礦物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海洋能源等。海洋礦物資源的應用,包含化工、紡織、造紙、染料、治金、陶瓷、肥皂、玻璃、醫藥、農漁業、食用等。海洋深層水以水產養殖與農業為應用重點,並用於漁牧、食品醫療、觀光休閒與溫差發電等相關產業。空間資源指可以利用的各種海洋空間,例如人工島、海上機場、海底隧道、海上度假村等。海洋能展項介紹溫差發電、波浪發電、海流發電等。
主題四 海洋資訊:
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
海洋的未來:
是以越來越熱的地球,引出全球暖化下的海水溫度上升等海洋的危機,作為本區的引言,讓參觀者警覺「我們僅有一個藍色地球」,開始關心海洋。然後針對人類與海洋關係的四大主題(環境、科學、科技、能源)一一介紹,讓參觀者了解世界各地保護海洋、研究海洋、運用海洋的各種未來可能的海洋願景,而達到「築夢海洋」。最後以「向海洋立約」為題,讓參觀者以自己的話或畫,寫「給海洋的一封信」,傳達對海洋未來的反思與展望。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80FDgIjaR0/hqdefault.jpg)
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陸域- 生物多樣性指標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生態足跡. 陸域綠資源. 覆蓋面積. State. 生物物種. 多樣性指數. Benefit. 生態系產物 ... 育、復原、合理利用,並維護生態系服務,維持永續 ... 指標分類(PSBR). ... <看更多>
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陸域生態系-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陸域生態系at Facebook. ... 你知道陸域生態變遷對你我生活的影響嗎? ... 民眾對於水面太陽能板的設置有許多的疑慮及擔憂,並可以分類如下:. ... <看更多>
陸域生態系分類 在 國中生物 陸域生態系的種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Deep Sea vs. · Wheels on the Bus (Playground) + More Nursery Rhymes & Kids Songs - CoComelon · Wheels on the Camper Van | CoComelon Nursery Rhyme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