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全球的離岸風電大國,也四面環海漁業盛行,如何兼顧能源與漁業共存?記者詳讀英國法規並專訪外國學者指出,英國有明確法源進行嚴謹海域規劃,官方保障公民參與,開發商從規劃期就必須提供完整資訊、在市政廳展示開發計劃等,在環評程序中,也必須承諾會諮詢特定的利害關係人,例如漁業、航運、環保組織及沿海居民,或者召開聽證會。
令人費解的是,我國官員多年來頻繁到英國參訪該國風電,台英再生能源交流會議更連開了15屆,為何卻未能借鏡他山之石,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並建立完備溝通機制?內文並附錄德國與日本的規範作法,一併瞭解他國經驗!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5678/
【重磅調查: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
https://www.newsmarket.com.tw/wind-energy/
台灣是世界級的優良風場,將風轉成電,是能源轉型契機,可惜台灣制度尚未完備,風電即已急行上路,導致海線居民生活生計與生態受到巨大衝擊。
《上下游》歷時一年田野調查與跨國採訪,發現相較風電先進國的良好規範,台灣陸域風機與社區距離規範過於寬鬆,噪音眩影妨礙生活,海上的離岸風機則因缺乏海洋規劃與專法管理,風場與漁場、航道高度重疊,重創以家計型漁業為主的沿近海漁業。
《上下游》調查,全球離岸風電最大國─英國,制度最為完善,不僅成立專責海洋管理單位,也極為重視民眾的早期參與,透過「漁業聯絡」制度,風電商在開發初期就與當地居民和漁民開啟對話,謀求共存共榮之道。
《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專題,由海岸的田野到跨國經驗分析,遍訪專家學者、政府相關單位、事件中各不同利害關係人,歸納出風電制度五大缺失和解方,企圖找出綠能與社區共存的可能解答。
https://www.newsmarket.com.tw/wind-energ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0的網紅吳志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志揚長期關注陂塘光電議題,終於迫使環保署發文建議能源局要進行「政策環評」。結果能源局卻大打筆仗拒絕政策環評,更誇張的是農委會竟擅自頒布規定,大開方便之門讓桃市府偷跑。三個部會不同調,賴院長卻完全狀況外! 同樣是能源政策,連數公里外的「離岸風電」都要進行政策環評,就在身邊的「陂塘光電」卻不用做,合理...
離岸風電政策環評 在 上下游 News&Mark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風電不只對人類帶來衝擊,對依傍海岸的生物們來說,也受到致命威脅,包含鳥類尤其是海上遷徙的蝙蝠受傷慘重,被高速打到的蝙蝠如落葉墜落,出血骨折死亡,然而目前卻無相關研究或因應措施。專家建議可在風場裝置蝙蝠偵測器,並連接風機控制器,在蝙蝠活動高峰時間,只要風機稍微減慢速度,就可大幅減少蝙蝠死亡。
受到風機衝擊的,還有海中的白海豚。風機施工打樁的噪音,恐對白海豚造成暫時性失聰、甚至永久性聽覺損害。然而目前風機噪音管施一片空白,環團更多次發現廠商未依規範施工,政府執法不利下,被迫提起訴訟。
施月英指出,當初離岸風電做政策環評,附帶條件之一是「遠岸優先於近岸,避開沿近岸密集的漁業活動跟生態敏感區」,然而政府為加速開發,最終還是開放成本低、施工方便的近岸先做。再加上岸上也佈滿陸域風機,彰化沿海生態系可謂腹背受敵。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5672/
(他國開發離岸風電如何兼顧漁業?請閱讀英國、德國與日本的良好規範: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5678/)
【重磅調查: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
https://www.newsmarket.com.tw/wind-energy/
台灣是世界級的優良風場,將風轉成電,是能源轉型契機,可惜台灣制度尚未完備,風電即已急行上路,導致海線居民生活生計與生態受到巨大衝擊。
《上下游》歷時一年田野調查與跨國採訪,發現相較風電先進國的良好規範,台灣陸域風機與社區距離規範過於寬鬆,噪音眩影妨礙生活,海上的離岸風機則因缺乏海洋規劃與專法管理,風場與漁場、航道高度重疊,重創以家計型漁業為主的沿近海漁業。
《上下游》調查,全球離岸風電最大國─英國,制度最為完善,不僅成立專責海洋管理單位,也極為重視民眾的早期參與,透過「漁業聯絡」制度,風電商在開發初期就與當地居民和漁民開啟對話,謀求共存共榮之道。
《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專題,由海岸的田野到跨國經驗分析,遍訪專家學者、政府相關單位、事件中各不同利害關係人,歸納出風電制度五大缺失和解方,企圖找出綠能與社區共存的可能解答。
https://www.newsmarket.com.tw/wind-energy/
離岸風電政策環評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值得分享的好消息! ❤
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機臺中機艙組裝廠已經正式投產
西門子歌美颯( Siemens Gamesa) 今(3 日)發布快訊表示,西門子歌美颯臺中機艙組裝正式竣工投入生產,日前已組裝台灣第一座在地機艙,成為西門子歌美颯在亞洲第一個、也是目前歐洲以外,西門子歌美颯唯一的離岸風機機艙組裝廠。
除協助奠定台灣成為亞太離岸風電產業樞紐,也將帶動台中港工業專業區(II)產業發展。
西門子歌美颯臺中機艙組裝,面積達 30,000 平方公尺,廠區設有機艙組裝、測試、倉儲、辦公室、戶外倉儲區域。本廠首要任務是支持沃旭 900 MW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計畫,組裝 SG 8.0 - 167 DD 離岸風機的機艙。
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力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向臺中港承租3公頃土地,作為離岸風力發電機組之機艙組裝廠。該廠興建工程日前已經完成,如期在今年第3季開始營運,將率先成為臺中港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第一家營運的業者,也是西門子公司於歐洲以外第一個海外機艙組裝廠。
西門子公司機艙組裝廠於2019年9月18日開始動土,建廠過程歷經臺中市政府正式將臺中港特定計畫區重大建設列為都市審議範圍之政策變化,又遭遇自108年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外籍人員之邊境管制及隔離措施。西門子公司在眾多外在環境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仍於2年內完成建廠相關工程,順利開創臺灣離岸風電國產化的新里程碑。
西門子公司於臺中港之機艙組裝廠預計將生產8MW機艙,並首先供貨予沃旭能源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風場,預計裝置容量達900MW,每年能提供百萬戶家庭用電。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風場於本(2021)年 3月已完成相關許可及環評大會審查,已開始展開風場相關施工作業。西門子公司風機組裝廠加入投產,預期臺中港將進入繁忙的風電運轉階段。
目前在臺中港尚有世紀樺欣風能公司及天力離岸風電科技公司正積極投入建廠工程。臺中港作為離岸風電國產化生產基地,道路等基礎設施皆已針對離岸風機組件運輸之規格需求進行設計,並已於2020年第2季完成離岸風電國產化專區道路興建。未來離岸風電業者陸續進入營運生產階段,臺中港也將面對更多新興挑戰,臺中港務分公司將積極面對,並與政府相關單位及業者共同為離岸風電政策發展而努力。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WindTAIWAN/posts/4238733856215247
延伸閱讀:
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力國產化機艙組裝廠即將於臺中港完工營運
https://windtaiwan.com/ArticleView.aspx?ID=ART00003
♡
離岸風電政策環評 在 吳志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志揚長期關注陂塘光電議題,終於迫使環保署發文建議能源局要進行「政策環評」。結果能源局卻大打筆仗拒絕政策環評,更誇張的是農委會竟擅自頒布規定,大開方便之門讓桃市府偷跑。三個部會不同調,賴院長卻完全狀況外!
同樣是能源政策,連數公里外的「離岸風電」都要進行政策環評,就在身邊的「陂塘光電」卻不用做,合理嗎?桃園又稱為千塘之鄉,在志揚縣長任內桃園陂塘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台灣知名已故導演齊柏林就曾形容桃園的陂塘猶如閃閃發光的水晶,有這樣怠惰且違法的政府,《看見台灣》若有續集,桃園陂塘勢必成這塊土地哀愁的深刻印記。
聯合報:桃園陂塘特有文化 吳志揚批:地方與中央當陂塘殺手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02777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2IrEtSMLi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