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大丈夫 🇬🇧
以下分享幾點英國職場你會可能遇到的文化差異或要注意的事項,不過有些注意事項在台灣或者其他國家也適用的。
🇬🇧 下屬與主管間的層級感不重
基本上長官跟下屬之間就像朋友,很少會看到主管擺架子,至少在我當時的公司是如此。每次當主管在我辦公桌講話時,要對談需要一小段時間,坐在椅子上的我都會備感壓力,會趕快起身,但每次都被我主管阻止,覺得我很莫名其妙,不需要站起來跟他說話啊,但我就會覺得哪有下屬坐著聽主管交辦事情的,但我這習慣總時改不掉,我主管後來也都會主動拉張椅子坐在旁邊跟我聊。不過相信台灣職場生態有變,上下層級差異應該有越來越減少。
🇬🇧 員工有放假的權利
在台灣常聽到老闆不讓放假,員工被故意刁難,有時有假還放不完,但在英國只要提早講,確保其他同事沒人都同時放假,員工絕對有放假的權利。一名正職員工通常一年有二十八天以上的假(含國定假日,英國稱銀行日Bank Holiday),我還被老闆提醒不要忘記把假放完,不過英國假日算法不是年初到年尾,而是每年四月開始算起到隔年三月,這與我們的習慣不一樣。記得我面試時,好幾間公司都會問預期何時要放長假,公司需要先知道,不過通常長假是指兩週以上,我當時跟我老闆講我會在何時請一週假回台灣,他竟然說那個還好,時間不會很久,要是在台灣請一個禮拜的假,肯定是要早早預定,遇到壞老闆還要看臉色請假的。
🇬🇧 在家工作沒問題
聽朋友說倫敦一間全球知名旅行業的公司工作,公司的規定是每個人每週可以選擇一天在家工作,你沒聽錯,想睡晚點起來,穿睡衣上班,這不是夢想,而且很多公司也都可以申請在家工作,我當時工作的同事跟主管偶而也都會申請在家工作一天,我當時是新人又加上我其實比較喜歡在公司上班,不喜歡待在家做事,僅有一次我眼皮長痘不舒服才待在家工作一天。
🇬🇧 試用期可以長到半年
以上幾點聽起來都不錯,但其實也有令人比較詫異的地方,就是試用期,在台灣法規規定一旦聘用就是正式員工,即使三個月內要解聘也是要按照正職員工程序走,(雖然還是很多公司用試用期三個月後會調升等等方法做出與正式員工差異),但是英國試用期是合法的,而且除了三個月,公司甚至可以要求長達六個月的試用期,公司擔心聘用到不適用人員,半年要是不喜歡,不需要資遣,就像派遣員工一樣,時間到你就可以走,公司不用付任何資遣費。
🇬🇧 離職前付你薪水待在家休息
英國有一種假叫「花園假期(Garden Leave)」,公司會請將離職的員工馬上交出所有公司的文件,並讓他回家休息但還照付薪水,為了就是防止這名員工馬上到競爭對手公司,將公司重要機密和重要客戶名單帶過去。曾遇到一位在精品公司擔任主管的女生,公司就放她好幾個月的花園假期,她可以慢慢找工作也不擔心沒薪水,當然會賦予花園假期通常會是擔任重要職位或者掌握公司重要資源的人,如果是不起眼小職員大概也不會有這假期。
🇬🇧 小心使用電話跟電腦
在英國,公司可以監聽、監視你上班時的活動,可以在工作公共場合裝閉路攝影機查看你的活動,可以監看你電腦網頁瀏覽紀錄、信件和所有活動,電話也都可以監聽,台灣雖然也有聽說企業這麼做,但英國企業感覺上監視得特別嚴,尤其是要離職前或者有洩漏商業機密可疑性的員工,就聽過被監聽或監看的員工,當初合約簽載不能兼同性質工作被抓包而解僱。
🇬🇧 網路上不要亂說話
很多工作合約都會清楚寫到上班時間不能使用私人社群帳號,無論是不是上班與否都不能出現詆毀公司形象的言論,而且大概中型以上的公司,公司都會定期秘密檢查員工臉書等社交網站,當然不一定都是要抓賊,有時只是關心員工生活,但被監視的感覺總是不好。絕大部分公司在聘用新職員前,也都會查看此人在網路上的活動及言論,而且有很多軟體都可以輕鬆追蹤到,所以要是不要失去工作機會,在網路上要謹言慎行。
🇬🇧 只要站得住腳就要據理力爭
全世界都如此,公司畢竟都是爭取利益最大化的地方,可能會出現員工受委屈的狀況,只要公司有任何地方不合理的地方,都可以直接提出意見,甚至拿出法律條款爭取自己該有的權利,英國是一個法治國家,用法律當作依據,勝算會很大。另外要是自己表現很好,也絕對可以主動提出加薪和升職,好的公司不怕會爭取機會的員工的。
能分享的還有很多,之後還會陸續分享!
-
🍷 記得將我的專頁設定為搶先看,才不會錯過我的分享!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bonjour.jerry/
🍷 website: https://bonjourjerry.com/
🍷 購買書籍【巴黎大丈夫:一個旅法男子的巴黎生活X文化觀察筆記】https://goo.gl/cVGmzn
離職前 請假 面試 在 女人進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篇職場寫實文,讓我從頭到尾點頭如搗蒜
「不要問公司為你做了什麼,先問你為公司做了什麼」不只是慣老闆的思維,而其實是強化自己軟性能力的正確態度。
以前常看到有很多人從早抱怨公司到晚,能偷懶就盡量偷懶,公司發獎金就說是領遮羞費,員工旅遊就抱怨不是去歐洲,主管罵人就說主管EQ不好,離職前還到處「塞郎」同事
真的很多這樣的人,而且通常這種人都會待很久,死不走,但到處賽郎同事離職。
我工作10幾年,跟每一任主管都是好朋友,都還有聯絡,隨時回前公司都還有一群朋友可以約吃飯。
職場生涯很長,是幾十年不是幾年;市場真的很小,到哪裡都會遇到。
你經營的標籤,不是職稱,是自己的名字。
來吧!我已有心理準備被眾人罵了!
(跟幾位朋友聊過後有感...)
..........................................
在職時不要擺爛,離職時儘量不要造成公司/部門的困擾, 因為如果你未來應徵主管職時,肯定會做 reference, 我面試一位經理後問了一下他之前主管與同事,立刻刷掉。
..........................................
專案經理與產品經理大多不是真正的經理,不要說你帶的專案管理多少人,我只問你直接打哪些人的考績與是否有絕對決定權可讓團隊的人晉升,一下子原形畢露。
..........................................
不要謊報前公司的職稱,尤其你待過的上市櫃或者知名的公司,一經reference後,保證GG,因為這是誠信問題。
..........................................
公司無情員工無義已成常態,與其抱怨,何不讓自己成長也幫公司成長,就算最後分手,你身上的經驗與能力是跟著你一輩子的,相同的你在裡面的不堪也會在某個你最不想要的時刻跳出來影響你的命運!
..........................................
絕大部分公司老闆都曾是他人的員工,張忠謀、郭台銘、王永慶、施崇棠、許文龍都是,但他們都願意承擔全部身家的風險,若你不想承擔風險,就不要靠北(抱怨的人太多了,還不如捲起袖子改善它),你自己的企業愛怎麼搞都可以,別忘了當時你靠北前老闆的事情不要再犯。
..........................................
很多公司機車或者不人性的制度的起因大多來自過去某幾位白目與斤斤計較的員工,而絕大數這些白目與斤斤計較的員工從來不認為他們是,馬的!
- 上班沒幾天就鬧離職,原因是為了延長失業補助
- 上班沒幾天,就申請產假、育嬰假
- 公司福利好年假先給,上班沒幾天就請假休完,還要求遣散費
- 工作數年後要求一週內要離職,完全不管公司/部門/同事 死活
- 公司花錢請你沒好好用你說公司無能,公司好好用你卻在那邊靠北
- 公司幫你成長是希望你幫公司成長,公司沒必要幫你成長,你要學習自己成長
- 公司/主管說的話一定要算話,自己說的話可以裝傻健忘當放屁
- 給多少錢做多少事,但真實的狀況是你做多少貢獻給多少獎勵
- 公司少發獎金給會覺得公司愧對你,當你擺爛發呆時可否想過愧對公司/部門
- 不把公司/部門的事當一回事我尊重你,也請尊重公司不把你當一回事
..........................................
結論:
1. 上述白目行為若一條都沒犯過,你已經贏過50%以上的對手了
2. 若自認那麼厲害,就去貸款創業,別忘了給你所有員工百萬年薪以上,就算他只有幾年的經驗
3. 除非你打算都在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當小員工,否則很多隱形的助力/阻力遲早會來的
4. 優秀不是你說了算,而是很多優秀的人說你優秀才是優秀
5. 累積自己有用的能力與經驗並且有好的風評,你可以選擇更好的,之前請閉嘴動手做出成績
6. 保險是為了降低風險,現在的勞資關係無信無義或者一些莫名其妙的制度都只是為了保險.... 避免再遇到這些白目的人,但同時也把九成以上的好人都算進去了。
..........................................
來吧!我已有心理準備被眾人罵了!
(轉換成溫良恭儉讓模式)
離職前 請假 面試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公司來打聽你,主管沒有義務幫你說好話,你怎麼辦?】
求職的時候,你會不會寫上推荐人?
在台灣,我看過的履歷中,八成的應徵者沒寫,只有兩成有寫。這個情形,和美國相反,他們很重視reference,在錄取前,向前公司做確認,了解應徵者的工作能力及道德品格,確保找到的是合適的人才。但是在台灣,看到應徵者沒寫推荐人,不少公司就跳過,只有少數企業會要求補上。
也就是說,沒寫推荐人,在台灣,小公司多,無礙求職,頂多後來被要求追補,再寫上還來得及。
但是現在越來越難這麼打混過關,有些大企業在面試時,會要求應徵者另外填寫紙本履歷,或是上線填寫個人資料,其中一項是推荐人,而且是必填!
這時候,再來想,要寫誰是推荐人,已經來不及…
更有甚者,有些人在這時候,會嚇出一身冷汗,因為前老闆、前主管、前同事未必會幫自己說好話,因為離職前,嚴重的有和老闆翻桌、和主管叫罵、和同事吵架等,輕微的有未完整交接、請假太多、不告而別等,怎麼辦?
這樣說,也許很刺耳,但是就是活該!
還好,多數的人都是好聚好散,問題不大。即使如此,仍然未必寫得出推荐人,怎麼說?
因為,沒有跟對方打過招呼,首先不確定對方要不要成為推荐人,其次不確定對方會不會幫你說好話,很可能對方說的是壞話,不就越幫越忙嗎?這是杞人憂天嗎?絕對不是!
這種情形,的確會發生!我就遇見過…從此我才明白到,不是所有老闆或主管都會祝福屬下一路好走,迎向大好前程 ,所以不能不當心與提防。
故事是這樣的:我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在找人,來了一個不錯的人選,因此在錄用之前,他打電話請教此人的前主管,包括過往的工作能力,以及人格特質、道德品性等,奇怪的是,不論他問什麼,這位主管的回答都是這些:
「嗯,怎麼說?」接著,保持沈默,沒有下文。
「這不好說吧!」接著,保持沈默,沒有下文。
「或許還可以,不過要看情形而定。」接著,保持沈默,沒有下文。
雖然啥也沒說,你認為他的前屬下應徵得上新工作嗎?當然是難如登天!不過我的朋友是個死硬派,不容易屈服,於是透過關係,問到這家公司的另一名主管,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別理這位主管說什麼,因為他不會說出好話的!為什麼?
「因為他自己沒處去,走不了,對於屬下可以離職高飛,都充滿嫉妒。」
這個理由令人驚訝,不過要知道,這世界上,什麼人都有,沒有人可以確保,不會碰見這樣見不得屬下好的主管,所以離職的時候,該做的要做,而且要做到位、做到好,不求加分,至少不減分。
遺憾的是,多數的人在求職時,用盡心思;離職時,心想反正要走了,我最大,誰也奈何不了,就隨便了,甚至擺爛。其實這種人最傻,想想看,求職再用心,就只有眼前這一份工作好,可是離職用心,等於後面每一份工作都好。這就是為什麼老人智慧,勸大家留下美麗的背影,讓前公司的人幫你講好話,找到好工作。
再拉回來談推荐人,怎麼寫?我有三個提醒:
1. 一定有兩位推荐人
--應徵公司要不要去打聽是一回事,但是寫了,就表示你是值得打聽的。光是這一點,就可以多拿幾分。一般來說,寫兩位即可。
2. 一定要和專業有關
--我看過有人寫他的父母,因為他在父母的公司打過工,你想企業會參考家長的意見嗎?建議寫前公司的主管或老闆、或重要的客戶,選擇標準是這個人可以具體說出你的工作表現、道德品性。
3. 一定要打聲招呼
--這是做人的基本禮貌,原本沒什麼需要多說的。目的是讓對方有所準備,挑選有利於你的內容,不至於答不出來,出現不該有的沈默,讓新公司有所疑慮。
最近有粉絲來問我,他才退伍,前一個工作做不到三個月,因為志趣不合,想要另謀高就,企業要求他提供前公司的reference,很擔心地來問我,萬一老闆不幫忙說好話,怎麼辦?我就指引他兩條路:
1. 老闆沒有義務要幫他說好話,他必須有這一層心理準備。
2. 如果他擔心老闆不幫他說好話,就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怎麼解決?
不就登門拜訪,帶個小禮物去,向老闆表達謝意,感謝他在這三個月的教導,自己從老闆身上,學到哪些事,至少舉出三個具體的事例。老闆再兇惡,也是有血有肉,一定感動,心想,原來這小伙子這麼崇拜我!原來這小伙子這麼有上進心!等到有人來向他打聽,他不僅會幫忙說好話,還會誇大一些。
就算這三個月有些不愉快,這一趟更是不能省!至少要做到讓老闆盡釋前嫌,不講壞話扯後腿。和前公司不睦,這個結最好是打開,一趟不行,走三趟也會慢慢行的。劉備都三顧茅廬,更何況自己既不是劉備,也不是諸葛亮,只不過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尤其需要別人提攜,因此先學會彎腰做好這件事吧!
推荐人,很重要!公司在決定錄取你之前,還有所猶豫,或是出現兩名競爭者,取決不下,就會想要去打聽你在前公司的實際表現,幫助他們做成決定,因此推荐人是臨門一腳,決定錄取與否。
所以求職之前,除了履歷自傳外,在安排推荐人這件事上,也請務必用心。
攝影Teresa Shih
----------
洪雪珍的最新力作《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
在各大書局及網路書店都可以購得:
●博客來 https://goo.gl/iBHnHV
●誠品 https://goo.gl/eMDCME
●金石堂 https://goo.gl/QqWDPA
●TAAZE https://goo.gl/BCywDe
●時報悅讀網 https://goo.gl/7miwRC
電子書獨家預購
●樂天KOBO https://goo.gl/Gaj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