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
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台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為「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群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為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台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群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才有如今的景象。
將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眾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台南及台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通稱為「都」。
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百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台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21.2%,桃園市11.4%居次,台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為「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一百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為一百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為「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台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為考量,缺乏為台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台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為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1、 七都(或七州)
1. 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
2. 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
3. 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
4. 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
5. 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6. 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
7. 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2、 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
1. 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
2. 離島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鐵道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片中的台灣行政區劃變遷只是個大概,事實上台灣在歷史中的行政區變遷非常複雜,光是日治時期就進行了10次大規模的重劃,有興趣的觀眾朋友可以自行上網查喔~ 創作CC授權:https://imgur.com/Vw8JQvu •••🌙•••🌙•••🌙•••🌙•••🌙•••🌙•••🌙•••🌙•••🌙•••🌙...
雲林行政區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
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台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為「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群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為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台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群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才有如今的景象。
將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眾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台南及台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通稱為「都」。
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百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台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21.2%,桃園市11.4%居次,台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為「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一百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為一百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為「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台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為考量,缺乏為台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台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為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1、 七都(或七州)
1. 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
2. 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
3. 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
4. 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
5. 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6. 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
7. 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2、 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
1. 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
2. 離島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
雲林行政區 在 見域 Citilen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竹」到底包含哪裡呢?
《貢丸湯》Vol.25「新竹的日本,日本的新竹」即將上市!新刊裡有篇「好大的新竹!新竹州與臺灣行政區劃變遷」,正好可以提供這幾天大家都在討論的「合併升格」議題一些參考資料,讓我們來用系列圖片告訴大家,「新竹」區域範圍的消長!
📍清領時期
「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就蔭不得……」探險家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一文中,將這裡描述為一個「#非人類所宜至也」的鳥地方,當時是康熙36(1697)年,這是現今可考最早出現「#竹塹」一詞的文獻。雍正元(1723)年設淡水廳,雍正11(1733)年,淡水海防廳從彰化縣城正式移到竹塹,竹塹城成了北臺灣第一個有漢人系統性開發的城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淡水廳」管轄範圍廣泛——自大甲溪以北到宜蘭,皆是「淡水廳」的管轄範疇。光緒元(1875)年,於臺北艋舺設置臺北府,下設淡水縣與新竹縣,史稱「#淡新分治」。此時的新竹縣,管轄頭重溪以南、大甲溪以北的區域。後期隨著人口發展,又以中港溪為界,將中港溪以南劃為「苗栗縣」。
📍日治前期
1895年,甲午戰爭,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治前期,大致沿用清領後期發展完成之行政區劃。
📍日治後期
1920年前後,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基礎已相對穩固。在此年代前後陸續興築了許多公有建築。1920年日本政府在臺灣規劃了「#五州三廳」,其中新竹州管轄範圍包含了今日的桃園市、新竹縣市已及苗栗縣,下設包含新竹、中壢、桃園、竹南等七個郡。在同一州之中,可見其對於不同區域的目標設定,例如在新竹州中,新竹郡為重要軍事、研發基地,設有機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及天然瓦斯研究所等機構;桃園郡則以農業發展為主,於1928年完成興築桃園大圳,相當程度地改變北部地表景觀,讓水資源得以穩定利用、控制。
📍中華民國政府來臺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初期沿用日本時代的五州三廳制。1950年,在眾多討論後,實行「小縣制」,將全臺灣劃分為16個縣和五個省轄市。此時,僅有「新竹縣」。當時,討論一度因這裡常常風很大要將這區域定名為「#長風縣」(有夠謎,當時的雲林地區因為有很長的濁水溪而一度要稱為 #長溪縣);1982年,縣、市分家,原因包含族群與預算認知上的歧異,目前區劃沿用至今。
不難看出,區域的劃分牽涉許多層面:有些可能因統治基礎不足,所以劃分相對簡略;有些利用 #自然疆界 為界,依據不同區域特性設立不同治理單位;有些以 #資源利用 為導向,會設定目標、確立整體規劃;有些考慮 #人口因素;有些則有 #族群 上的考量。不同的時空條件下,會有截然不同的區域治理模式。你支持合併嗎?留言告訴我們!
雲林行政區 在 鐵道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片中的台灣行政區劃變遷只是個大概,事實上台灣在歷史中的行政區變遷非常複雜,光是日治時期就進行了10次大規模的重劃,有興趣的觀眾朋友可以自行上網查喔~
創作CC授權:https://imgur.com/Vw8JQvu
•••🌙•••🌙•••🌙•••🌙•••🌙•••🌙•••🌙•••🌙•••🌙•••🌙•••
鐵道事務所 - Tetsudo Jimusho:https://www.facebook.com/TetsudoJimusho/
合作邀約:tetsudojimusho@gmail.com
#鐵道事務所 #地圖觀察 #鐵道事務所地圖系列 #雲林 #斗六 #南投 #竹山 #台灣 #台灣地理
雲林行政區 在 李俊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李鴻源部長 VS 李俊俋委員
1.國土規劃、區域整合、行政區域重劃,是否都屬於內政部業務?
2.雲林縣、嘉義縣市,有沒有可能合併升格?
3.如何落實居住正義?
雲林行政區 在 雲林縣居民[年收入] 三分鐘搞定, 各行政區全排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