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物單元,邀請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紀錄片導演 李建成來到空中,跟我們分享《再會啦白宮》紀錄片。
「白宮」是雲林縣水林鄉當地人對一棟美軍在台灣進行研究實驗的白色建築的稱呼,當年鄰戶間傳說只要進了白宮,小孩就會長成巨人。《再會啦白宮》紀錄片製作拍攝期間歷時五年,歷史記載時間軸長達五十年,當年在「白宮」工作的先生小姐們 如今已是回望青春的阿公阿嬤;而地理距離橫跨美國與台灣,12635公里,來自美軍的神秘營養研究計畫,在雲林村落悄悄進行。當時的嬰兒如今成了高壯的巨人,歷經不同國際情勢的的台美關係,神秘的白宮,現在又如何?
📻更詳細募資資訊按這裡!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eeyouwhitehouse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qxpm-bIMzlE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內容簡介:
「白宮」是雲林縣水林鄉當地人對一棟美軍在台灣進行研究實驗的白色建築的稱呼,當年鄰戶間傳說只要進了白宮,小孩就會長成巨人。《再會啦白宮》紀錄片製作拍攝期間歷時五年,歷史記載時間軸長達五十年,當年在「白宮」工作的先生小姐們 如今已是回望青春的阿公阿嬤;而地理距離橫跨美國與台灣,12635公里,來自美軍的神秘營養研究計畫,在雲林村落悄悄進行。當時的嬰兒如今成了高壯的巨人,歷經不同國際情勢的的台美關係,神秘的白宮,現在又如何?
《再會啦白宮》是一段橫跨半世紀的歷史。民國56年,駐臺北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NAMRU-2) ,於雲林縣水林鄉興建一棟純白色的建築物,開始長達七年的研究計畫,該建物白得潔淨明亮,當地居民稱它為「美國白宮」。研究過程中的種種,讓居民對這棟神秘建物感到相當好奇、懷疑,因此產生許多耳語,大人們甚至會提醒小孩不要靠近。但台灣對此研究計畫卻瞭解不多,相關資料都隨著計畫結束全數被帶往美國,經由調查與探訪,得知檔案都被存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於是拍攝團隊前進美國,希望找到研究資料並帶回台灣。
本片導演李建成的父親,即是當年研究計畫中的一員,因此,整個拍攝過程不僅是挖掘佚失的過往,也同時喚起這群長者們五十年前的青春回憶。
◎來賓簡介:李建成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對影視教育極為關注,多從事影像教學與推廣工作。曾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優等獎、新北市紀錄片優選、新聞局「優良頻道節目獎勵活動」特優獎、雲林縣文化藝術獎短片類首獎。代表作品《再會啦 白宮》、《走...該往哪裡走》、《我希望 員山戲夢少年》。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30的網紅TSD鐵四帝文化藝術創意團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鐵四帝受邀演出-側拍紀錄片》 #愛文化的不是只有傳統的刻板印象 #五條港安西府,是 #張李莫千歲的開基祖廟,在暌違25年後,今年連續擲出12個聖杯,再次啟建祈安護國七朝清醮。 記者會中邀請 #雲林縣長張麗善,與台西五條港安西府主委林清標,在五穀製成的麒麟上開光點睛,為11月22日到30的七朝清醮...
雲 林 縣 文化 局 活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發掘雲林之美👩🌾⛏️🌺
虎尾堀頭社區、古坑大埔社區
成為農村再生社區後
持續努力至今
發展出許多在地特色與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堀頭社區「落雨松秘境公園」
榮獲✨2021年建築園冶獎✨
這是建築界奧斯卡獎的肯定🤙🏻🤙🏻
今天(26)淑亞來參加
#虎尾堀頭社區產業推廣活動
以及
#古坑大埔社區竹筍節行銷活動
看到許多十分優秀的社區產物👍🏻
農村再生除了透過水保局、雲林縣政府的每年執行計畫來改造社區風貌,創造社區特色價值更希望社區能將計畫的效益延伸下去,提報競賽活動🥇如:建築園冶獎、農村好物、雲林良品…等將社區發展成果推向舞台,讓大家發現雲林社區的好物、好景、好玩的好所在、行銷推廣在地🌸
#雲林縣政府
#張麗善
#110年雲林縣社區農村再生專案管理及輔導計畫與培根計畫
雲 林 縣 文化 局 活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處長的日常
#騎福朝bike
#1799幸福公路
#金水164鐵馬尋寶騎
#2021自行車旅遊年
今天鐵處長陪同張麗善縣長一起參加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暨自行車聯合行銷,配合交通部觀光局推廣「2021自行車旅遊年」,今年也適逢是雲林的「 #運動健康旅遊年」,為推廣全民運動,搶搭自行車旅遊風潮,雲林縣結合中台灣區域聯盟推出雲林在地3條適合親子騎遊的自行車主題路線,包括「#與神同行- #騎福朝bike」、「#真愛密碼- #1799幸福公路」、「#顏思齊開台- #金水164鐵馬尋寶騎」。
其中「顏思齊開台400週年-金水164鐵馬尋寶騎」活動全程40公里,這是全國唯一以地方宗教文化為主題的自行車路線,由北港運動公園出發,第一站到雲林信仰中心北港朝天宮,一路經過北港顏思齊紀念碑、164滯洪池、水林顏思齊故事館、口湖遊客中心、椬梧滯洪池、成龍溼地等知名景點。
雲林縣藉由透過網紅、名人帶路、部落客、香客變遊客、多元主題性等踩線智囊團,大力行銷雲林,策略奏效,根據2021年1~4月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雲林觀光遊客人次來到668萬人次,躍居六都以外第一,拔頭頭籌。
而這次張麗善縣長跟鐵處長還有一起參與的計畫處李明岳處長身上穿的是第一次亮相的 #2021雲林國際偶戲節顏伯駿以「#武林天下」為主題設計的主視覺專屬外套及T-shirt還有限量款口罩,2021雲林國際偶戲節將在10月1日至10月31日舉行,請大家敬請期待。
雲 林 縣 文化 局 活動 在 TSD鐵四帝文化藝術創意團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鐵四帝受邀演出-側拍紀錄片》
#愛文化的不是只有傳統的刻板印象
#五條港安西府,是 #張李莫千歲的開基祖廟,在暌違25年後,今年連續擲出12個聖杯,再次啟建祈安護國七朝清醮。
記者會中邀請 #雲林縣長張麗善,與台西五條港安西府主委林清標,在五穀製成的麒麟上開光點睛,為11月22日到30的七朝清醮活動,進行啟建儀式。期盼在後疫情時期,為地方消災解厄、祈求平安。同時也為宗教信仰,創造全新的藝術價值。
在這天 凌晨的我們就開始準備中午的演出
感謝此次邀約的演出 讓我們又多認識了一個百年古蹟
#鐵四帝記者會邀約演出 #文化部 #觀光局

雲 林 縣 文化 局 活動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北板橋 #府中 曾是當地發展最繁榮也最核心的地區和文教中心,許多特色建築古蹟像是 #舊板橋火車站、#鐵支路、#舊縣府大樓、#林家花園、#接雲寺、#慈惠宮 以及 #侯Sir 喜歡去的 #黃石市場 都蘊藏著在地豐富的歷史文化。這次結合市府15個局處和 #地方公所 等單位共同推動「#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專案,以 #新北市城市六大願景 中的「#新美學」出發,與在地學校、商家、文史工作者一起用創新的想法與概念攜手改造府中,包含六大面向:
🔺城市景觀美學提昇
🔺日常生活美學營造
🔺美學力培養
🔺公眾參與設計
🔺文化觀光體驗升級
🔺城市美學品牌建構
從 #美學觀察隊 的發起、#黃石市場 搬遷 和陸續將完成的各項工程,持續到下半年的 #兒藝節、#歡樂耶誕城 等重點活動,都將擴大延伸至府中舉辦。要讓微風、陽光、藝術進來,市府團隊要積極重建新北市打造為一座適合人們悠遊步行的城市,讓城市成為更宜居的所在。
#拚防疫也拚市政 #新北好好玩 #安居樂業 #侯友宜

雲 林 縣 文化 局 活動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日店家,中正路277號,祈麗資生堂華歌爾專門店(927)
在有台北迪化街之稱的中正路老街,經營60年以上的化妝品店。
中正路,靠近吳鳳北路這一段的老街,成了被遺忘的城市記憶。
嘉義市,在民國71年和新竹市同步升格為省轄市之前,有著比新竹市更風光的歷史,更繁榮的商業活動。
嘉義市的兩條主要大街 ,中山路,就是日治時代的大通。
中正路,就是日治時代的二通,不只用商業活動,記載了嘉義這一座300年古城 的歷史風華,也用曾經繁華的商業活動,記錄了雲嘉南平原,從雲林嘉義台南縣, 許許多多百姓的日常生活, 需要到嘉義市,採購的歷史經驗。
當時的嘉義市,就有如現在的新竹市,一樣的繁華。
所有的人,搭乘嘉義客運,到中山路和西榮街口的總站下車,先到西榮街和中正路路口的 嘉義藥局訂購藥品。
再沿著中正路,購買南北二貨,中正路就等於是台北的迪化街。
走完中正路二通, 可以滿足所有的日常用品,和南北二貨的採購需求。
穿過吳鳳北路,就到了百年的嘉義城隍廟,向老天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幸福,就可以穿過後面的巷子,進到有300年歷史,現在歐洲正在流行的露天百貨公司,有百年歷史的東市場,裡面吃的喝的,應有盡有,信手拈來都是百年老店,保存100年來不變的味道,用飲食文化,紀錄這百年來,居民和遊客,車水馬龍的歷史風華。
歐陽媽媽,用他60幾年的青春歲月,養大了自己的孩子,也滿足了近百年來,來嘉義二通,採購生活日常,和南北二貨,以家庭婦女為主的採購需求。
從毛線,內衣服飾,到彩妝, 六十幾年的展店生涯,看過嘉義,曾經風光的美好年代,連她都不免擔心,從門庭若市的採購人潮,到今天,只靠本地的消費人口支撐, 來客數有著極大的差距。
她也希望政府,透過文創產業的造街政策,透過路面的彩繪,能夠用視覺的動線引導,把文化路投中正老街的人潮,帶到吳鳳北路口,連接城隍廟和東市場,找回歷史的採購動線,從嘉義客運,經中正路二通,到城隍廟和東市場,完整的老街採購,和文化記憶。
這是一家,在百年南北二貨,和中正路(二通)歷史大街上,從事美的服務,超過一甲子以上,為美麗服務的商店,不只有從內在美,到外在美的美學設計,和美妝服務,更可以看到母女同心,共同守護老街歷史,與家庭幸福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