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取材,各有所本:新聞定位比內容更重要
打AZ,在家休息,透過中華電信的MOD看國際新聞。除了CNBC Asia之外,還常看新加坡淡馬錫支持的CNA,德國的「德國之聲」,法國的「France 24」。
今天France 24的新聞頻道中,有一位法國的雕塑家,以流利的英文講解他的創作經驗。他說,創新不是憑空的想像,創新來自於人類最原始的念想,理解了每個物件、行為的細節,自然可以找到創作的泉源,其實服務業、媒體業亦然。台灣人有時候過於喜歡標新立異,但卻缺乏生活、思想的連結,最後流於感官刺激與情緒反應。定位對了,內容自然源源不斷。
新加坡是小國,但卻是聰明、靈巧的小國,CAN的新聞關注東協鄰國,台灣會做國際新聞嗎?如果連自己的產業特性都搞不清楚,天天講政治人物想對外宣傳的內容,海外的人誰會有興趣,甚至可能遭來反效果!
其實,我很少看CNN,因為「美國觀點」隨處可見,新聞人能脫離FB與Google的天羅地網嗎?台美關係事關重大,不必反美、反中,但得在美中的角度之外創造他們想不到的台灣價值。想要別人瞭解我們,先傾聽別人都說了些什麼,連新加坡都做的比我們好!
電信服務業英文 在 Emmy追劇時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馬英九總統期間基本上做了兩件大事,第一就是西進政策使大量台商轉進中國,導致台灣內部投資不足,薪資水準下滑(不要再推給金融海嘯,這個以前我已經駁斥過了,真的很丟臉)。
第二就是鬆綁開放中資。真的很棒,讓台灣資金去中國,使台灣內部投資空虛,然後大家就會覺得天哪我們好需要中資。這真的不知道該說是笨還是心機深。
馬總統時期真的是弱台八年無誤,真的不要再賴給金融海嘯跟歐債危機,房價漲最高就那時候,經濟不好房價高,真的不要再找藉口。
還好蔡總統調整了大方向,我支持蔡英文根本就是因為這些事情,我跟綠營沒有淵源,整個生活環境也沒什麼綠營的人(當然現在有很多了,以前沒有),但我有眼睛我會看。
———————
中資來台許可辦法 6 年未修、開放中資業別及中資控制力定義更近十年未檢討。他細數,製造業已有 95% 開放,包括關鍵的高科技積體電路製造業等,形同對中資「開大門」,「馬英九離譜的決定,為什麼不把它畫上句點?」專研資訊戰的沈伯洋警告,制度上的不作為,等於拱手把台灣的安全都讓給中國。待疫情穩定後,台灣反而會從最安全變成最危險的地方。
賴中強說,馬政府時期利用行政命令五次修正,不斷開放中資投資業別。在製造業的部分,已有 95%項目開放中資投資,包括積體電路製造業、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被動電子元件製造業等關鍵產業。
在服務業則累計開放 160 項、佔服務業項數 51%,涵蓋幾乎所有批發、零售業、電信業、電腦系統設計服務業等。在用 BOT 引進民間資金參與的公共建設部分,累計開放中資 43 項,佔公共建設 52%。在馬政府任內,認為可引進中資參與的項目包括:公立文化機構及其設施、依法指定之古蹟、大眾捷運系統、輕軌運輸系、轉運站、車站等。
資訊戰專家沈伯洋:中資滲透資訊業分化台灣人 是中共最想做的事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舉例,最近大同案沸沸揚揚,因為大同承包個人生物特徵系統、內政部移民署出入境電腦設備、全國戶政系統,甚至包括國防部參謀本部資通電軍指揮部公文管理系統。他反問,如果懷疑承包的公司是中資,會不會很怕?
適逢罷韓剛落幕,沈伯洋觀察,照理說台灣每次選舉之後容易歸於平淡,但從 2018 年到現在,每一次選舉後都造成更多族群的激化。從昨天到今天的觀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帳號在 FB 或 Dcard 上去分化台灣族群,而且只針對特定族群產生仇恨言論,希望有更多的抗議事件在台灣發生。
沈伯洋認為,只會在特定地方看到仇恨性言論,是因為中國對於台灣的個資蒐集不遺餘力,個資的蒐集越完整才可以針對人群做分類。做好分類之後,才可以知道哪一群人比較容易受到特定言論的影響。這種廣泛的個資蒐集,就要透過很多的公司在台灣做營運。
沈伯洋指出,更可怕的是,如果台灣本來可以蒐集到資訊的業者,直接被中資滲透。像是大同案,不要認為只是公司派還是市場派之爭。最重要的就是,今天購買大同股票的資金來源其實是很明確。若中資可以過來的話,根本也不用駭客,一天之內就可以把個資全部帶走。就更可以對台灣人做分類,然後再針對不同的族群來個別裂解、製造對立,這就是中國共產黨所想要達到的事情。
https://musou.watchout.tw/read/1CJ2rezTFhAoEXFstTOE
電信服務業英文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知道大家對中國提出的數據很排斥,但我希望大家去看看第二條線,也就是武漢普篩的結果。
我希望大家能暫時「忘記」這是中國做的事,假裝這是X國好了。
因為這新聞的重點,是在講X國為什麼要做普篩,究竟是打擊疫情醫學上必要,還是在重開經濟時,加強X國人信心必要?
這跟美國的狀況是可以做對照組的。美國的反對派一直呼籲要多做篩檢,認為美國現在做的篩檢量,根本不足拿來判斷疫情是否趨緩?沒有這個數據支持下,能讓美國人有足夠的信心,全力去衝經濟嗎?
我也想知道,在台灣,我們需要這個數據嗎?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英國5G如棄用華為會產生什麼影響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2806439
👉劃重點:英國首相約翰遜一月份批准在移動和寬帶網絡非核心設備中繼續使用華為技術,但須減少華為的市場份額。
現在他可能會傾向於改變主意。
這將有助於約翰遜防止贊成禁令的後座議員破壞即將發佈的《電信基礎設施法案》
此外,這有助於緩解與白宮的緊張關係,白宮此前表示,繼續使用華為將「對我們分享(安全)信息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約翰遜和特朗普可能在下月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上見面。拋棄華為可以幫助英國確保和美國達成脫歐後的貿易協議,但同時也會使英中關係更加棘手。
▪️亞洲:武漢如何在數天內測試650萬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0/05/26/world/asia/coronavirus-wuhan-tests.html?campaign_id=7&emc=edit_MBAE_p_20200526&instance_id=18791&nl=morning-briefing®i_id=23720330§ion=topNews&segment_id=29214&te=1&user_id=08a19cc17f86e0e6d0a4e22d3b5eff04
👉劃重點:在兩個星期內,中國衛生當局成功的執行了武漢約650萬人的冠狀病毒測試。武漢是疫情的初始爆發地,也是在同一個地點當局在兩星期前偵測到了六個確診,這喚起了人們對第二波感染的憂懼。
結果只有查獲約200例,大部分是無症狀患者。地毯式的測試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並且動員了數以千計的醫療和其他工作人員。
但這沒有威懾住中國政府,紐時記者寫到:因為它認為這些測試是恢復公眾信心、重啟經濟和重返正常生活的關鍵。
大規模病毒測試的支持者說這個「運動」真實的意義,不在於醫療,而是心理。
中國商業巨擘「復星集團」負責人郭廣昌說「如果沒有病毒測試,每個人會繼續憂懼。」,「許多公司找不到方法重啟,服務業也會沒有客戶生意上門。」
▪️台灣:香港《國安法》或影響台灣《港澳條例》與台港關係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2812042
👉劃重點:中國人大審議香港《國安法》引發軒然大波,台灣總統蔡英文說,如果香港局勢惡化,可能部分或全部不再適用《港澳條例》,批評者指責蔡英文「放棄香港」。
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說,中國人大會議打算繞過香港立法機制,制定《香港版國安法》,嚴重威脅香港前途,違背所謂的「50年不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
她說,如果香港的情勢一旦發生變化,台灣對香港的《港澳條例》可能停止適用一部或全部,「我們希望香港情況不致走到這一步」。
她還說,在協助香港人民方面,《港澳條例》已經有相關的規範,台灣將在既有的基礎上提供香港人民必要的協助。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五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電信服務業英文 在 手機吃到飽資費要用“unlimited 4G data plan“。 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文裡「吃到飽」原指食物無限取用的餐廳,英文稱為“(all-you-can-eat) buffet“,後來也沿用到其他無限量供給的服務上;但同樣是「吃到飽」,去電信門市時,千萬別和服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