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疼痛】
腰酸背痛不見得是病,但常常痛起來要人命!
腰痠背痛的原因雖有很多,但中老年人常因腰椎骨質退化,而日常生活作息常感腰痠背庝,有時甚至影響到睡眠的品質。對於這類慢性疼痛,「脊髓電刺激療法」雖非根治病根的療法,但它可以一種按摩般酥麻的感覺,來緩解患者的疼痛感,減少藥物的服用量及副作用,而恢復正常生活,這對於慢性病患來說,實是一大福音。
脊髓電刺激療法是一種以微電流刺激脊髓神經,抑制從患處傳送至腦部的疼痛訊息的療法;傳統上的作法,醫師會在患者背部適當位置放入1條細小的電極導線,並連接埋於下腹部的神經刺激器。神經刺激器會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流。
但美國St. Jude Medical公司現在開發一款可吸附身體且無天線的非植入裝置,搭配蘋果系列產品(如,iPad)使用,讓醫師們可以用App規劃療程並分析脊髓神經後的成效。
St. Jude Medical開發的這款系統,已獲CE認證,相信可以給慢性疼痛的人們帶來更舒適的生活。
#腰痠背痛 #腰椎骨質退化 #非植入裝置 #脊髓電刺激療法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上STB 網站瀏覽,閱讀相關文檔!!
@https://www.stb.org.tw/Page_News.aspx…
and Yahoo News
@https://tw.news.yahoo.com/%E8%85%B0%E9%85%B8%E8%83%8C%E7%97…
同時也有3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喝冰水、局部冰敷、洗冷水澡→抗發炎、穩定自律神經、改善慢性病」介紹 訪問作者:楊翠蟬 醫師 內容簡介: 從理論、臨床、保養,到自律神經運作, 透過33則以上的臨床案例分享, 讓你清楚知道,求助無門的病痛, 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 本...
電刺激療法 在 越野跑遍全世界-呐咓洪宏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識運動員的跟腱重要性 · 談跟腱的保護和治療
跟腱末梢病
是指在長期奔跑時,腓腸肌收縮使足跟抬高,前半足觸地.跟腱由於受到反復暴力引起炎症反應簡稱為跟腱炎。
劉翔的跟腱末梢病
北京時間8月18日上午11點50分,披著紅色戰衣和蹬著黃色戰靴的劉翔出現在110米欄起跑線上,但是在第一槍起跑之后,劉翔起跑之后悲情地一幕發生了,第一步邁出之后,劉翔的右腳明顯出現問題,在裁判示意有人搶跑之后,劉翔停了下來,然后無奈地將身上白色1號道標志摘了下來,踉蹌地低著頭走出了“鳥巢”。現場滿座的觀眾目瞪口呆,衛冕冠軍退賽了。
劉翔是因為什麼退賽的?賽後,他走出場地只說了兩個字“跟腱”。究竟跟腱的傷病對於運動員影響有多大?第29屆北京奧運會醫療經理在他的搜狐博客中進行了講解。
據報道,劉翔的腳傷已經有七年了,他的師傅孫海平說:“16日晚上我們進駐奧運村,通過在村裡面的醫院專家會診,拍了一個核磁共振,我們最後查出來他的傷實際上是跟腱末梢的問題。”
跟腱
是位於踝關節後方的一條大的肌腱,它連接小腿後方的肌肉群到跟骨,是人類行走、奔跑、攀登等運動不可缺少的工具。一般跟腱炎症分為細菌性和無菌性,但由於跟腱血液供應相對不充足的特殊原因,其愈合時間常比較緩慢。而據孫海平介紹,劉翔的跟骨比正常人突出,這裡也磨出過血泡,後來挑破留下了老繭。
在臨床上跟腱炎很常見,一般喜歡奔跑、爬山等負荷性運動的人群會發生跟腱炎,如果局部有皮膚破損,會有細菌存留,多是低毒性細菌,造成不利影響。注意避免反復激素封閉治療,以防發生跟腱自發性斷裂。
發病原因
下坡奔跑,因為落地遠和加速距離長,前足撞擊地面產生的應力比在平地時大得多.而上坡奔跑時,由於足跟比前半足位置低,因此腓腸肌必須作更大的功來抬高足跟.
柔軟的鞋跟使足跟在鞋內過度移動,導致後半足不穩定.跟腱止點的不穩定,引起跟腱張力不穩定,增加跟腱撕裂的可能性.如果鞋底過於堅硬,第一跖趾關節不能彎曲,會使跟腱承受更大的張力.跟腱炎的生物力學因素包括過度內旋,足跟著地過遠,膝內翻(O形腿),腘繩肌和腓腸肌僵硬,跟腱張力過大,弓形足以及足跟內翻畸形.
症狀和體征
跟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腱鞘,而是由腱周組織(脂肪性間隙組織以分隔肌腱和腱鞘)包繞.跟腱炎早期疼痛主要是由於腱周組織的損傷所致.當患者起床或連續步行時,肌腱在腱周組織內活動增大,故疼痛加重.訓練時疼痛也會加重.用手指按壓跟腱有壓痛.
如果患者不顧疼痛繼續跑步,炎症會擴散至肌腱,引起退行性變和纖維化,產生持續性疼痛,活動時加劇.
治療
運動員應停止跑步,墊高鞋跟減少跟腱張力,只要不引起疼痛即應加強腘繩肌彈性練習,穿軟底鞋以保証第1跖趾關節的屈曲.但鞋跟要堅硬.若跟腱無疼痛,可做足趾抬高練習以增加跟腱肌力.跟腱愈合前應避免快速上下坡跑步.
跟腱炎的治療
物理治療是關鍵。最關鍵的方法是在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讓腓腸肌伸展,以及在膝關節略彎曲的情況下讓比目魚肌伸展。力量加強訓練、超聲療法以及電刺激療法也都可以被應用於物理治療之中。消炎藥物可以加速痊愈。用一個腳跟抬高器來對局部進行矯形有時可以幫助跟腱的放鬆。將踝關節固定在自然狀態(90度)的夜間夾板可以幫助你防止小腿肌肉的緊繃。在一些嚴重的情況下,行走時可能需要借助一些器械的幫助來減少跟腱上的張力。
電刺激療法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憂鬱?手機按一下就快樂了】
來自加州的新創公司Thync便將tDCS(經顱直流電刺激療法 )的技術,與手機結合再一起,成為新一代具備醫療功能的穿戴式裝置。
這裝置甚至可設定三種不同類型:精力充沛、保持平靜,及維持專注力模式。使用者透過手機的應用程序,選擇自己想要的刺激跟強度,一分鐘後,就有感覺,而依不同模式,時程約十二分鐘至四十五分鐘不等,這之中使用者完全可以自行決定起始與停止。
電刺激療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喝冰水、局部冰敷、洗冷水澡→抗發炎、穩定自律神經、改善慢性病」介紹
訪問作者:楊翠蟬 醫師
內容簡介:
從理論、臨床、保養,到自律神經運作,
透過33則以上的臨床案例分享,
讓你清楚知道,求助無門的病痛,
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
本書作者梁恆彰為疼痛科權威,在30餘年的行醫中吸收各種醫理,從日常對症的治療中逐步發展出無藥治療的醫術。本書為收錄其執業多年來的心得結晶,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破除大眾迷思,了解冷熱對生理的影響,不再視「寒冷」為萬病之源;二、臨床上以「冷刺激」應用於自律神經失調與各類疼痛的治癒案例;三、分享冷馴化的實踐方式,與善用溫度的保養之道等。
◤破除你對「冷底」體質的迷思
建構正確「吃冷或喝熱」的時機與注意事項◢
手腳容易冰冷、怕冷、吃了生冷食物會腹瀉,就是「冷底」體質?自律神經失調,該喝溫水還是冰水?喉嚨痛、鼻塞、氣喘、胃食道逆流可以喝冰水或吃冰嗎?喝冰水、吃冰,會使代謝下降或體質變寒嗎?冷水澡和熱水澡,哪個對身體比較好……針對一般大眾的疑難雜症,作者根據行醫多年的經驗,以生理學為基礎,用科學思維說明身體的生理機制,重新思考溫度對健康的影響。
→從科學角度來分析體質,揪出求助無門的真正病因
作者簡介:梁恆彰
˙ 學歷:台大醫學士
˙ 經歷:麻醉科專科醫師、婦產科專科醫師、前台大、國泰、北醫醫師、前台大麻醉部、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
˙ 現職:台大癌醫中心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癌醫中心疼痛門診醫師、身新醫學診所院長
˙ 特殊專長:疼痛與身心症的非藥物治療法,包括:一般疼痛、神經痛、手術後疼痛、癌症疼痛、婦女疼痛、演奏與運動傷害後疼痛、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失眠、情緒、記憶、眼花、鼻塞、心悸、呼吸、腸胃、泌尿症狀、身心藥物戒斷
˙ 著作:《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
作者簡介:楊翠蟬
˙ 學歷:陽明大學醫學士
˙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科醫師、台北市立忠孝醫院醫師、蘇澳榮民醫院醫師、書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
˙ 現任:新北翰生診所主治醫師、台北市身新醫學診所兼任醫師
作者粉絲頁: 身新醫學診所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電刺激療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禁兒少變性」vs.「知識+關閉」。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禁兒少變性」獲得56.3%的票數。美國阿肯色州最近立法禁止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跨性別者,進行賀爾蒙療法與性別置換手術是全美首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電刺激療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兒童居家芳療:打造天然防護力!用20款精油對症調配按摩、擴香、洗沐用品,溫和照顧你家0~12歲的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楊昕諭(小霓)
內容簡介:
★爸媽必備!芳療師的香氛實踐全書,給寶貝溫和不傷身的全方位呵護!
★用20款常備精油,從裡到外解決「孩子最常見、爸媽最困擾」的不適症狀!
腹痛脹氣、過敏搔癢、缺乏安全感、注意力渙散……
孩子的身體和情緒,總是大小問題不斷,不想讓孩子受苦,
又不希望小小的身體承受太多藥物傷害,該怎麼辦?
◎二寶媽芳療師,帶你打造天然防護力,從植物精油找解方!
本來從事舞蹈工作的楊昕諭老師,自從經歷孩子一場緊急住院半個月的大病後,
為了挽救孩子低弱的抵抗力,開始鑽研用植物精油提升免疫力的「芳香療法」。
多年來,她不僅取得專業認證,更深入鑽研精油,試驗、實踐「兒童芳療」,
以孩子的肌膚、發育狀態、症狀需求為考量,
挑選出20款具抗病、殺菌、舒緩功效的「低刺激性精油」,
依照「6個月以下/7個月~2歲/2歲以上」三階段「分齡調整配方」,
用植物的力量幫孩子舒緩症狀,減少日常藥物傷害,健康長大!
◎30款對症配方╳20種清潔保養品DIY,在生活中守護孩子的身心!
全書以檸檬、薰衣草、薄荷等平價、溫和的精油打造「精油醫藥箱」,
讓孩子們睡不好、吃不下、有感冒症狀、沒有安全感時,都能即時處理、避免惡化!
另收錄20款精油DIY,教妳自己做洗髮精、防曬乳、護唇膏等清潔保養品,
帶孩子遠離市售品的化學毒害,時刻開啟全方位的香氣防護罩!
作者簡介:楊昕諭(小霓)
在成為芳療師之前,是專職的舞蹈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自從大女兒在不滿一歲時因感冒惡化,緊急住院半個月後,開始找尋並鑽研各種自然療法,希望利用天然的方式幫孩子增強免疫力,減少藥物的傷害。後來接觸到精油的神奇功效後被深深吸引,致力研究各種精油的運用,並實際驗證於生活之中,也順利考取芳療師的證照,開始從事芳香療法的推廣與教學。相關著作:《5分鐘深層肌肉鍛鍊術》(蘋果屋)。
作者粉絲頁: 楊昕諭-小霓老師
出版社:蘋果屋
粉絲頁:台灣廣廈姊姊妹妹粉絲團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