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飛行車、無人機、電動車、電動公車、電動滑板車等新一代電動運輸工具的新世代都市交通轉運中心即將出現,環保運輸網的無縫接軌可望實現。不知道台灣的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機車業者是否已經作好了解和卡位的動作!畢竟這兩類交通工具算是台灣的強項。
#無人機 #飛行車 #電動車 #電動機車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80&cat3=35&id=0000619696_CYK7GUUX8GO1IE70U1FH4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輸佔台灣排碳量17%,交通部預計在未來十年,推動全台市區公車全面採用電動巴士,讓台灣大眾運輸逐漸往零碳邁進。2021年天下經濟論壇CWEF邀請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分享他如何抓住這波減碳趨勢,搶攻全台1.5萬輛公車汰換商機。此外,車王電子將以TTP模式和世界合作,什麼是TTP模式?又該怎麼做? ...
電動公車台灣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齡駕駛死亡率逐年上升 靠反光條就能解決?】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今天新聞指出,今年1-9月,高雄高齡者車禍死亡人數已有53人(註:24小時內),高達全市車禍死亡總數4成。發生事故的時間多半是早上8-10時,下午16-18時。肇事交通工具主要為機車,接著是電動自行車。對於這項問題,市警局交通大隊受訪時,提醒民眾「留意長輩外出配備,建議裝設拇指燈、反光貼條或穿著鮮豔衣物」,並計劃到路上幫長輩貼反光條,贈送防護工具。立意雖然良善,但卻似乎沒解決最大的問題。
為了瞭解高雄高齡者事故的趨勢,我們進一步找出近十年的30日內交通意外死亡資料,結果果然發現,事故死亡中高齡者比率,確實從2012年的30.46%,到2020年竟然高達總死亡人數45%,呈現比人口老化更快的穩定增加趨勢。2019年後高雄交通意外死亡人數反彈,#成長最快的就是高齡死亡人數。今年若以上半年數據推估,交通意外死亡人數大致持平,但還沒有達到林副市長至少改善3%的目標。
這個數據雖然恐怖,但其實早有端倪。日本近年雖然車禍死亡人數穩定下降,但高齡車禍死亡比例與絕對人數,卻不減反增。2018年超過70歲以上的死亡車禍,已占全體22.8%。我們可以預見人口老化的台灣,會有類似的趨勢。且因為年輕人車禍下降幅度有限,高齡者車禍又逐漸增加,而導致更大的傷亡與社會成本。
然而,日本大力推行的幾項政策,台灣卻無法做到,包含:
■#加嚴高齡駕照更新審核與認知檢查,鼓勵 #高齡者駕照自主歸還,並給予各種優惠與交通配套。
■大力發展 #大眾運輸系統,除地鐵外也強化輕軌、公車等深入社區的交通建設。
■#良好的道路設計,包含人行道、自行車道、路口穿越設計、號誌、車道標線等,並配合嚴格執法。
我們認為,在交通3E(教育、工程、執法)之上,配合社會變遷與城市發展,進行城市結構與交通運輸網路的徹底改革,以改變使用者習慣,才是降低交通傷亡的長期基礎,也才能讓高雄成為「全齡友善」的宜居城市。這當然比貼反光條和穿鮮豔衣服困難,但能挽救更多生命,也能讓市民活得更安心!
電動公車台灣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煉廠產業園區基礎交通需妥善規劃】
高煉廠舊址用途近日明朗,將規劃為約55.49公頃的「#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專區」,以及約161.63公頃的6座台積電7奈米廠產業用地,總就業人口可能將超過兩萬人以上。
近日已有媒體將這塊地稱為「#唯一有捷運的台積電園區」,未來隨著經濟活動,交通也會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們期待,雖然高煉廠研發專區都市計畫變更案啟動,但都計僅包含整塊土地西側1/3。市府應提早因應後續台積建廠,儘速完成東側都計變更,並一併整合園區外的鐵公路系統,以下有幾點建議:
1.水管路打通接園區內主要道路,可一路連接到世運大道。
2.爭取台鐵在水管路口設一通勤站(#暫名材料園區站),並設置通過線(站內4股道),停靠通勤列車。
3.水管路/鐵路交叉口立體化(鐵路高架或公路高架都可以)。
4. 園區內貨運需往楠梓交流道疏導,須改善交流道周邊交通。
5. 建立區域內大眾運輸專用道系統,以電動公車/無人車,串連R17與台鐵材料園區站,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否則將造成省道與國道未來交通壅塞。
材料園區未來是北高發展重點,但台灣成功發展的科學園區,也都有通勤時間嚴重塞車的問題。為了未雨綢繆,構建完善的軌道與大眾運輸轉乘系統,也能讓此園區成為交通條件最好的高科技園區!
電動公車台灣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運輸佔台灣排碳量17%,交通部預計在未來十年,推動全台市區公車全面採用電動巴士,讓台灣大眾運輸逐漸往零碳邁進。2021年天下經濟論壇CWEF邀請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分享他如何抓住這波減碳趨勢,搶攻全台1.5萬輛公車汰換商機。此外,車王電子將以TTP模式和世界合作,什麼是TTP模式?又該怎麼做?
天下雜誌video製作 製作人/李洛梅 採訪/張涵青 視覺統籌/林有成
#天下經濟論壇 #CWEF #電動車 #車王電 #蔡裕慶 #華德動能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電動公車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行政院計畫在2030年全國客運公車要全面電動化,不過截至今年二月,大車電動車的領牌數只有500多輛,政策是否有可能跳票,業者坦言,交通部補助期程拉太長,以及目前國產電動車場站等配套不足,確實影響業者汰換意願。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16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電動公車台灣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4/13)】
#大潭電廠微型感測器設置
為監測空氣品質與污染源,工業區周邊會加裝微型感測器,但依照地圖分佈來看,相較於觀音工業區週邊遍佈的感測器,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廠的大潭電廠周邊,設置量卻寥寥無幾,即使大潭電廠是使用天然氣發電,但燃燒甲烷依然會產生PM2.5,難道大潭電廠周邊不需要做空氣品質監測嗎?
局長回答,目前微型感測器主要監測PM2.5(懸浮微粒)與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大潭電廠不會產出VOC,PM2.5產出量也不比燃煤機組,但智翔反駁,當未來發電量提升時,PM2.5的產出量一定與目前的狀況不同,環保局應該未雨綢繆。
況且大潭電廠目前監測PM2.5的設備在自己廠內,如果設備出問題,公部門即使有做連線,也無法及時得知污染的狀況,事後檢討難免又上演互踢皮球的戲碼。
因此智翔認為,環保局勢必要在電廠周圍設置自己的微型感測器,才能從另一方面得知空氣品質與污染源的現況,所以請環保局現在就開始研擬在大潭電廠周邊設置微型感測器的辦法。
#電動車火燒車救援廢水處理
前陣子桃園發生電動公車火燒車意外,無論以何種方式滅火,都會產出污染源,例如廢水流進溝渠,進而影響居民的問題。
而按照趨勢,台灣電動車數量是逐年上升,若一台電動車燒起來,撲滅鋰電池火勢的唯一辦法就是使用大量的水持續噴灑,按特斯拉滅火SOP需3000加侖的水(約13公噸水)。
若桃園市大力推廣綠能,也鼓勵機場的運輸車輛電氣化,那麼就應該及早做好功課,為將來著想,盡快來研擬電動車消防廢水的處理方式。
#噪音車聲音照相執法追蹤
持續追蹤噪音車科技執法的議題,今天智翔再次向環保局建議,採取深入鄰里的噪音熱點並架設更多偵測裝置來取締噪音車的方式。
由於目前的檢測器材,是採取移動式到路口監測,需要警察人力到現場守株待兔,因此有類似酒測臨檢的問題,噪音製造者可能從遠方得知,並提早迴避,環保局也表示,目前使用的器材桃園也才兩台,全國不過50台的數量。
所以智翔建議,如果換個方式,事先向地方里長搜集噪音熱點,並採用類似天羅地網監視錄影系統的作法,如果是大量採購也許有辦法向廠商來壓低價格,還請環保局再思考看看。
#桃園市成立化學檢驗處之必要性
延續昨天向衛生局提出的想法,也是智翔從上任第一個會期便曾提過的,由桃園市政府設立化學檢驗處,統一檢測所有在業務上涉及化學物質檢測的局處所負責的項目。
包括今天在議場中,聽到許多議員也有質詢到化學檢測相關的問題,例如龜山污水處理廠的水肥,在檢驗上就曠日費時,採樣加送外部單位化驗就要一個月,且其他局處同樣都有化學檢驗的需求,包括衛生局、農業局、環保局、水務局等,業務相當龐大。
所以桃園市應可整合資源,額外成立獨立檢驗單位,不僅可針對空氣污染、河川污染、土壤污染等進行採樣檢驗,也能加快檢驗速度,提升效率,也能省下許多送外部單位的費用。
雖今天局長稱要思考是否該為了一杯牛奶養一隻牛,但智翔認為比喻不對,以桃園市的牛奶來比喻,可能足夠養十頭牛了,且就是因為業務龐大,檢驗數量夠多,統整起來才有效益。
以上倡議,未來的總質詢智翔會繼續請教市長的想法。
#好桃器共享容器推廣追蹤
去年桃園市政府為推廣減少一次性餐具,推出好桃器方案,與十家業者合作,可租借容器餐具,並且可以A店借B店還,立意良善。
但隨著後續追蹤發現,合作店家現已剩五家,其中一家還歇業了,合作店家減少的原因為何? 是否環保局在推廣宣傳方面的力道不足? 今天由於時間問題無法完整質詢,希望會後環保局再提供相關資料。
而今天也聽到環保局稱今年會繼續推動,並與超商業者合作,那麼就拭目以待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