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他就加入他
--
以PTT 一堆憤青魯蛇的眼光
什麼地主寡占 不是供需決定 真的很無知
第一個問題:是誰決定哪塊地是農地,哪塊地是建地
應該PTT一堆人都回答不出來 整天只會土地正義 糧食自給率的喊
有在注意的話 台灣土地真是一大奇葩
舉個奇葩的例子:市區的鬧街 會出現農地跟住家相鄰
還有市郊一整片的農地 中間卻有一塊建地
到底一開始誰來決定哪些是建地,哪些是農地?
答:日本是有都市規劃的,但中國國民黨來了就爛尾
大概民國70年以前房子隨你蓋,70年以後 各縣市都市計劃法頒佈
在頒佈以前,只要有地上物的,哪怕再荒涼,就算建地,沒有地上物的,通通是農地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有這麼奇葩的現象
而農地要變更建地 除了一些特殊情況(一般就是找70年以前的空拍圖去舉證轉建地)
要變更地目 非常的困難 公務員也不敢辦 因為會涉及圖利他人
中華民國流浪政府套用在台灣的土地法 是1930年制定用在中國秋海棠的土地上
而今硬生生是要套用在台灣 而且加上時代變遷了將近90年 實在很可笑
一般變更地目 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重劃區" 或是"區段徵收"
這兩種都是由政府主導 也是有民間主導重劃的 但很少見
重劃區大概從第一次公聽會到完成大概要10-20年左右 地方有力人士要先卡位
台灣的人口結構、家庭結構、都市生活圈、商業圈等轉移或擴張
以現行的土地法根本無法應付這種需求 才會造成這種奇葩土地
規劃比較成熟的就台北市而已 哪怕是台北市 也有內湖這種工業地蓋住家的奇葩
隨便舉個例子 板橋、三重、五股、泰山、新莊 這些偏郊工廠林立
一條街 通通都是工廠 都是違章工廠 當初都是農地填土蓋好的
或是在河邊 以前會淹水 地價便宜
台中的潭子、豐原、神岡、大雅也是一樣 以前算是台中的市郊 所以有很多工廠
鹿港的頂番婆就是產業聚落 番花路也一堆 農地價也堪比建地
總之呢 會造成這種情形 就是政府土地規劃不作為
就大家只想炒地皮賺錢 沒人在乎怎麼規劃 這也是大家選出來的 沒辦法
所以就會看到 很多新設立的工業區 地點都不太好
像是彰濱 海風+鹽 機器耗損大 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導致招工困難
講這麼多跟你我有什麼關係?
房價要跌 就跟地價有直接關係 建地價格要跌 供給量就要增多
以目前的土地法 在市區內的建地 短時間內並不會增加
而在買不起建地的情況下 企業為了生存就買農地
也不一定只有大企業 像一些倉儲、物流、小本生意的修車廠都需要滿大的空間
只能打農地的主意 那位置好 出入方便 臨大馬路的農地 價格自然堪比建地
要務農的人 我是不懂啦 為什麼要選臨大馬路的農地種田 明明偏郊有一分地100萬的
農青大多數都一堆毛而已啦 要種田好賺 那大家就種田了 很簡單的道理啊
今天臨大馬路的農地 拿來蓋廠房租人 比種田好賺 誰要種田?
我舅舅種三分地的田 一年1收 扣掉請人耕田 收稻 等工錢 剩下的一年還不到20萬
我舅為啥不蓋廠房租人 因為農田沒臨路 地勢又低夏季易淹水
不然蓋個豬寮雞舍都比種田好賺 所以為什麼南部會興種電
這又要講到台灣農地破碎化 不像美加那種規模經濟 大家都是小農 大家都要餓死
所以說呢 都是供需關係 如果今天土地法ok 鬧區農地通通可以申請變更建地
那建地供給變多 價格自然下跌 房價自然也會下跌
大概就是這樣
農地變貴 建地變貴 只是必然的 因為建地不會變多 土地無法進口
大家看到的都只是結果 很少人去找原因
就算找到了原因 你我這種小咖也無能為力
既然打不過就加入他 這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電商倉儲ptt 在 台灣夯創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又週末了,小編今日很榮幸接獲 Poya Fu大大的邀約來到愛創業iStartup迷你倉儲,除了聽到PTT創業版創始人Amy對電商及品牌心得精辟的分享外,也參訪了 愛創業迷你倉儲的內部空間利用,從迷你倉儲,一路跨足到co-working space,以及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拓展、維運,其多角化經營的模式,又讓我們上了一課!
#現場人氣好旺呀
#私儲空間 #共享空間 #電子商務
#與許多小老闆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