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理想與市場相悖,你願意繼續堅持嗎?
「給了對方7次名片都被丟棄,直到第8次對方才記起我們、認可我們,雖然推廣環保理念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卻是最有意義的事。」
20年前的臺灣,環保意識尚未深植民心,多數廠商仍停留在以石油提煉原料生產清潔劑的時代;羅允俊當時任職於一家日系公司,在日本老闆決定遷廠回國的當下,擁有電子製造業相關背景的父親看準不含螢光劑、漂白劑等成分、不會傷害人體健康、對環境不會造成汙染及負擔的天然洗劑,必將成為未來主流趨勢,因此決心承襲日本的環保精神與匠心技術,並給予羅允俊強力奧援,帶領他踏上充滿無盡挑戰的創業路。
然而,儘管清淨海擁有優質產品,一開始卻無法喚起消費者認同,直到現今環保意識高漲,加上政府大力倡籲、企業積積響應實踐綠色製造與民眾自發性落實綠色消費習慣後,公司才開始走出低谷,迎來一道久違的曙光,「當時的洗碗精只要銅版價,清淨海推出的環保洗潔劑,售價高出市場行情好幾倍。」由於初期消費者無法體會產品伴隨的環保理念,因此市場接受度並不高,讓羅允俊難免產生「曲高和寡」的無力感與挫折感,公司品牌拓展備受阻礙,通路上架也屢遭挫敗,「總被認為是銷售毒藥,浪費陳列空間,每次拜訪店家時,遞上名片後一定要先解釋10分鐘,才不會讓人誤認為自己是做直銷或販賣靈骨塔。」
走出低潮陰霾 迎來成功曙光
為了突破事業瓶頸,羅允俊積極向通路商家宣揚自家企業理念及優質產品,然而理想最終還是敵不過現實考驗,因市場開發窒礙難行,讓他多次萌生放棄念頭,直到某天向父親訴苦,卻惹來一陣嚴厲訓斥後,才讓他重新鼓起勇氣,征服事業重重難關,從此再也絕口不提「放棄」這兩個字。
「創業最困難的莫過於讓消費者認同你的理念,心甘情願掏錢支持我們。」在羅允俊辛勤耕耘、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事業終於迎來關鍵的突破轉機;當時因竹科餐廳需要使用洗潔劑,給了他拜訪竹科管理局的機會,「雖然價錢高了一點,在竹科的上班族應該還是可以接受啊,但你要如何證明你的產品有多好?」這句話彷彿當頭棒喝般,讓他過去從過去行銷的認知中驚醒, 於是他開始將產品送去行政院農毒所進行無毒測試,也積極向環保局申請環保標章及證書、食藥署做檢驗,用成分與數字來印證自家產品是真正的天然無害;順利取得竹科訂單後,清淨海逐漸在公務體系打響口碑,建立穩定的銷售網絡,公司也開始轉危為安、穩步成長。
2012年羅允俊開始投入大量資源與行銷預算,積極運作實體通路,希望將「清淨海」3個字,深深烙印在民眾腦海中;由於清淨海長年秉持對地球環保與消費者的承諾與堅持,提供價格親民的多元化商品,也贏得消費者一致的好評與迴響,為公司樹立優質品牌形象,目前在各大實體賣場與電商通路建構也近趨完整,讓清淨海成為優質的品牌的市場代名詞。
「我始終深信自己是在做對社會及環境有意義的事情,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清淨海堅持只做百分之百純天然環保洗劑,從原料採購、製程、產品,都緊緊圍繞著環境永續的核心價值,嚴格把關、不投機取巧、不偷工減料、生產線透明化,以最高標準自我要求,研製最好的產品,更在無形中激發出員工對組織理念目標的強大認同感與凝聚力,讓他每天走進公司,都能清晰感受到滿滿正能量與成就感。
聚焦綠色環保 迎接美好未來
目前清淨海已通過環保署開放國家環保認證標章多達165項的申請規格,遙遙領先同業,而新推出的環保洗車精,更取得臺灣唯一一個環保標章認證,今年也開始配合政府政策,與中油公司旗下的加油站洗車業務全面結合,解決洗車後排放廢水造成環境汙染的問題,不僅成為業界環保先驅,更躍居領導品牌地位。
除了積極落實綠色企業理念,羅允俊也致力以人性化管理,將清淨海打造成幸福企業,營造和諧、團結的工作氣圍,更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以身作則帶領員工和其眷屬長期投入植樹、淨灘、認養河川、捐助弱勢團體物資...等公益活動,用行動徹底實踐,企盼能為下一代承諾一個永續的美好生活。
清淨海的公司英文名Seamild,涵義是溫和的海,而羅允俊最重大的使命,就是為地球守護這一片清淨的海洋;忠於自然,源於自己的初衷,20年來對環保的堅持與傻勁,終於成就了現在的事業榮景,「創業一定要趁早嘗試走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才能創造出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羅允俊說,「夢想雖然會讓你充滿熱忱向前衝刺,但現實的殘酷,往往會像冷水般不時澆熄你的熱情,要找尋折衷之處,必須從細微處著手,放大自己的格局,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而那一條路,只有你才能走。」
#創業誌
#清淨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羅允俊總經理的創業故事
電子製造業 英文 在 M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式創業、中國式創業、台灣式創業】
【美國式創業、中國式創業、台灣式創業】
我在2003年年初創業,轉眼之間,竟然已經將近15年了。在創業的前期,我們曾經有一段非常辛苦的日子,在彈盡援絕的時候,我們也曾經找過台灣的創投公司。
而創投在跟我們談完之後,總是會問:「你們一年的營業額多少?每股賺多少錢?」
當他們這樣問的時候,我就知道應該是沒機會了,因為台灣的創投公司熟悉的是電子製造業。而電子業新創公司找創投的時候,通常營業額已經不小,甚至已經開始賺錢了,他們找創投,往往只是需要資金來擴廠而已。
遇到那種狀況,我也只能悻悻然的說:「我們公司現在的營業額很小,而且在賠錢。但我們是一家軟體公司,軟體公司的特性是研發成本很高、製造的成本幾乎是零。因此,軟體公司要賺錢不容易,但是一旦開始賺錢,那將是一本萬利的事情。我們今天找你們投資,就是因為我們的營業額很小、還沒有辦法賺錢,如果我們公司已經有很大的營業額、已經能賺錢了,那我們還找你們做什麼?」
但是即使我這樣說了,創投還是不會買帳、不會投資我們公司。這是在台灣軟體創業者的悲情之處。
[美國式的創業]
在美國做軟體創業,只要有一個好點子,做出一個好產品,然後證明這個產品能賣的出去,那自然就會有一堆國際媒體爭相來報導你,自然會有一堆天使投資者跟創投基金拿著錢來找你,希望資助你,把這個產品賣到全世界去,變成壟斷性的產品。
在擴張的這段期間,美國的新創軟體公司不用急著賺錢,自然會有燒不完的錢,創業團隊也可以領很高的薪水,因為投資人在乎的不是為你現在賺了多少錢,而是五年、十年後可以賺多少錢。
[中國式的創業]
在中國大陸做軟體創業更幸福,只要創業的點子是中國還沒有的,那不管國外有沒有類似的產品,還是會有一堆天使跟風投捧著錢來找你。因為只要配合國家政策,政府自然會將國外的競爭者擋在牆外。
就像中國政府擋住了谷歌,成就了百度;中國政府擋住了eBay,成就了天貓跟淘寶;中國政府擋住了臉書跟Twitter,成就了微博跟微信。
在擴張的這段期間,中國大陸的新創軟體公司同樣不用急著賺錢,自然會有燒不完的錢,創業團隊也可以領很高的薪水,因為同樣的,投資人在乎的不是你現在賺了多少錢,而是五年、十年後你可以賺多少錢。
[台灣式的創業]
相對的,在台灣做軟體創業非常辛苦。因為台灣的市場太小了,就算壟斷了台灣市場,也賺不了什麼錢。
此外,因為台灣人的英語不夠好,所以一般的大學畢業生沒辦法寫出好的英文廣告文案,把軟體賣到國外去。而且,台灣在國際上也不是個強勢文化,所以不會有一堆國際媒體跑來台灣報導我們,幫我們做免費的國際宣傳。
所以,就算台灣的新創軟體公司有一個好點子、有一個好產品、在台灣賣的嚇嚇叫,那未來這個產品也未必能打入國際市場。而通常一旦美國出現了類似的產品品牌,台灣的新創公司就會在國際市場上一敗塗地。
於是台灣的天使跟創投就變得很謹慎,他們在投資軟體公司之前,會三番五次的跟創業者確認,這個新事業究竟能不能賺錢?究竟會不會讓他們的投資血本無歸?他們最在乎的,是你這家公司會不會在五年內倒掉,而不是你們在十年後能賺多少錢。
於是台灣的軟體創業者很可憐,在公司一成立的時候,就必須想辦法儘快賺錢,想辦法儘快養活自己,不能期望創投會捧著錢來讓他們燒。而在賺錢之前,新創公司通常都很窮,創業團隊都只能領微薄的薪水,只能寄望在公司賺錢之後一舉翻身,麻雀變鳳凰。
抱怨歸抱怨,我們公司畢竟還是用「台灣式創業」的方法走過了15個年頭。現在我們的MyET軟體已經打入了國際市場,公司開始賺錢了,而我們也不再需要找創投了。
這些年來,我也深刻的理解到,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抱怨也沒有用。就算我們當初去罵台灣的政府、台灣的投資者、台灣的社會、甚至把台灣成名的企業家們都罵一圈,講的好像全世界都欠我們一樣,那也是於事無補。
因為台灣的創投公司有他們的合理考量;因為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政府不可能拿國家的資本去資助私人企業。而如果我們當初負氣出走,跑到美國、中國大陸、或是日本去創業,那也只會更辛苦而已。
做人要甘願,身為一個台灣人,就必須有這個覺悟,要用台灣式的方法創業。因為抱怨跟罵人真的是沒有用的。
電子製造業 英文 在 電子製造,工作狂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文複習》工作熊雖然在電子製造業打滾了許多年,但自知前輩還是很多,班門弄斧來分享自己知道的一些關於SMT焊錫性缺點的中英文對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電子製造業 英文 在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ODF] 行業類別中英文對照表其他金屬製品製造業. Other 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26.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Electronic Parts and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 ... <看更多>
電子製造業 英文 在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ODF] 行業類別中英文對照表其他金屬製品製造業. Other 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26.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Electronic Parts and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 ... <看更多>